沙郡年记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05733192
作者:[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页数:252页

内容概要

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1935年,他与著名的自然科学家罗伯特·马歇尔一起创建了“荒野学会”,宗旨是保护面临被侵害和被污染的荒野大地以及荒野上的自由生命。1948年4月21日,因领居的农场起火,利奥波德在赶扑火的途中心脏病猝发逝世。如今,利奥波德已经被认可为野生动物管理研究的创始者。

书籍目录

初版序言
增订本序言
**部分沙郡年记
一月 一月雪融
二月 优质橡木
三月 大雁归来
四月 潮水来临
五月 从阿根廷归来
六月 钓鱼田园诗
七月 庞大的领地
八月 绿色牧场
九月 小树林的合唱
十月 暗金色
十一月 如果我是风
十二月 家园的范围
第二部分随笔――地景特质
威斯康星州
伊利诺斯州和衣阿华州
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奇瓦瓦和索诺拉
俄勒冈州和犹他州
曼尼托巴
第三部分关于乡野的沉思
乡野
闲暇时间
环河
大自然的历史
美国文化中的野生动植物
鹿径
大雁的音乐
第四部分结论
土地伦理
荒野
环保美学
附录Ⅰ:作者生平
附录Ⅱ:本书中出现的动植物名称(英汉对照)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沙郡年记》被认为是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不朽之作,是自然史文献中的一部经典,还被认为是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沙郡年记》描写入微,语言优美,感情细腻,意义深远,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对每一种野生动植物的长期观察与刻画,对乡村、对荒野的眷恋,值得每一个人深思。他提出的土地伦理在几十年后,在荒野渐渐稀少、自然界向“进步”敲响警钟、而人类开始再度反思人地关系的今天,更能唤起人们“对土地的爱与尊重”,更加为人急需、发人深省。


 沙郡年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初拿到这本书,感觉不是很好读,特别是看见封皮写着“与瓦尔登湖媲美的书”,那本我三番五次想要读下去却未遂的书。。然而书的前大半部分读起来非常轻松且让人觉得特别美好,特别是那些好玩的比喻,橡木与历史,河流与画家,松针与政党等等,感觉只有可爱又有趣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拟人幽默的文字。但是,读着读着我发现,作者有种莫名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所见过的自己所思考的都是别人没办法见到的或者感知的,“我很庆幸自己不必在没有荒野的时代度过年轻的岁月”,这句话读着有点堵心,不过是因为他早出生了一百年,为什么这样揶揄?也或许是翻译的原因让语气变得如此?感觉作者是个有点激进的保守派,可不一定要求所有人都要做到跟他一样热切又细致的跟荒野在一起生活,好吧,也许我也是个爱揣摩别人的人。最后作者的观点,关于观念思想与真的感知,确实是蛮切实可行的建议,如果他知道现在的环境情况,恐怕会绝望吧。另,书中的空白真是多。。感觉像是盗版。。
  •     老实说,我在刚刚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有些失望的,不管是土地伦理还是生态平等主义,这些在此前至少都不是我所感兴趣的领域。事实上,我带着对此书以及此翻译版本的些微怀疑而开始了阅读。毫无疑问,结果是惊喜的。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二很美,后三分之一发人深思。砍倒一棵橡树、在雪融之际观察鼹鼠等小动物,大雁南飞之时观察雁群……这些都太诗意了。这让我想起来我差不多已经忘记的那些旧日时光。在我人生中晦暗的那几年,颇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伤。那时我寄宿在姥姥家,豫南的小山村,每到傍晚我便经常独自上到姥姥家破败小楼的二楼平台,看着对面高大的杨树,地面农田里的农作物,那是难得的平静日子,却也让人心生疲倦。我也经常在夏日傍晚独自一人去到家附近的小河游荡,汛期过后留下的草木痕迹,以及那些年久失修的小桥,偶尔有野猫跑过,河水清澈,能看见下面的彩色小石子和游来游去的小鱼儿。旷野里空无一人,我有时候觉得有趣,更多的时候则是觉得单调乏味。那时我不免带着某些年少时候的傲慢,又希望借由高考而离开那个生活了十八年的小村庄。后来,我如愿以偿,在上海的这么些年,我很少回到老家。每年在过年时节匆匆忙忙待过的那几天,所到之处尽是冬日萧条之气,往日清澈的小河如今堆满垃圾,这些年来青壮年皆外出讨生活,村子里只剩下老年人和小孩,更显衰败之气。就在前不久,我回了趟家,一路火车换汽车,最后行驶在少年时期走过无数次的那条通往家的道路上,我惊觉初夏时节,道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散落进来,微风吹拂,车子慢慢前进,仿佛永远没有尽头,那景色美好的令我震撼。想到自己这么多年都忽略了那些就在眼前的美。这一年来,我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变故,不停的生病,长期低热头痛持续不断,不光是自己,连身边亲人朋友都心生厌倦了。然而也正是在这一年来,我第一次产生了想要回到家乡的念头。回到《沙郡年记》这本书中来,这本书的后三分之一有很多闪闪发光的地方,除了对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举动如户外休闲、生态保护的惯常做法提出了令人恍然大悟的批评之外,这本书还提到了很多具有普遍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即使到现在也是值得注意的。对闲暇时间和嗜好的见解,在我看来是与古希腊的“休闲”传统以及近代以来愈发消失的那些贵族精神一脉相承的;对教育的反思;风格、气质、美学这些都不无法通过教育简单的寻得。我猜,这些大概是世相所一直推崇的属于“河床”的那些东西吧。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这是本好书,但这个版本太不负责任了,很多字不会写留了空白。
  •     一本关于大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活随笔。 作者将自己生活之地的农场一年十二个月记录了下来,视角锐利,言辞优美。最难为可贵的是,可以看到作者的虔诚赤子心:他热愛,所以他观察,于是他用实际行动去发现并总结,并给予最大的关怀与呵护。这也是我此次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这本书看得很慢。会惊讶,原来在你不经意间有这么多故事在发生;会懊恼自己的视而不见的瞎;会忍不住回忆自己儿时的相关经历……而且,书中时不时飘荡着令人无法抗拒的哲思,忍不住在心中一字一词的念。 作为收到的「新世相」第一本漂流书,我很欢喜。总随身带着,有点儿舍不得看太快,因此花了好长时间。 书的布局方面,居然附有作者的生平,很欢喜出版者的用心。翻译者李静滢也是非常用心的写了后续。都有助于对书的了解。点赞,好评!
  •     收到的第一本世相图书馆的书,自己创建的豆瓣条目,别样的感觉呢。
  •     新世相图书馆寄来的第一本书。各种生物的存在皆有其特别的意义,把人类自身或者把经济利益放置在世界中心,是不能更傲慢的事。
  •     对于开阔思路有好处的书。关于人与自然の关系,关于“自然伦理”的超前见解。至于描写感觉中等水平,不功不过,没有传说中的神乎其技。
  •     #来自新世相图书馆,不过封面是白皮的#
  •     看不下去···这种絮絮叨叨的风格···
  •     缓缓展开,流畅、优美、诗意感很足,读的人自然而然会产生对自然、对土地的喜爱和赞叹,毫无说教的感觉。在叙述中,加入的自己的观点虽然是自己的经验总结,但可以感觉到客观公允,并且非常的缜密。这果然是一本不会过时的好书。
  •     这一本1948年就已出版的书中倡导的理论,在今天也没有看到被实践。所有的荒野保护都是欺骗,所有的土地资源管理者都是盲人。但这本书其实挺让人读不下去的
  •     一本集文学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环保主义著作。作者笔下的大自然太美好太灵动了,文笔不输梭罗,也有幸得到了用心的翻译。即便是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书中所提到的人类对自然的毁坏显然愈演愈烈,金钱与物欲社会对环保也需要经济性的理由也是呵呵哒。(另外这个版本有很多空字是怎么回事,面对生僻字没打出来的bug强迫症编辑表示不能忍啊!)
  •     新世相第四本..弃。
  •     太美了。看的时候多花了一倍的时间。
  •     恩新世相轮到的,同时我又在大喜奔闲逛,回来的时候当做夜读书,犯困外加树的前半段真的很悠闲,就比预计时间多了很多。。(提前睡着)有看到现在还在保持的伦理,还有时代局限性的伦理,整个都是游牧民族精神,理解了很多知识点,大家一起爱地理。
  •     新世向推薦,但是不喜歡,散文裏都是“優美”的比喻,形容,感覺就像在看小學課文…… 沒看完……
  •     愿我们都有感知美的能力,即便在最空闲的时候也能让美充盈自己。
  •     不知道是自己已经欣赏不了散文了还是欣赏不了这种生态作品。学相关专业是不是就会对它文学化的描述免疫呢。一如我读寂静的春天一样举步维艰。几句描写让我忽然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秋天。编辑实在太不走心,空着好些字都不补上去。
  •     这是第三本。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好远好远呐 然后我还没看
  •     最喜欢第一部分,目录也像诗篇一样美,很美妙的散文
  •     文字虽然有点拗口,有些语句看着费力,但是很美很美……新世相最后一本,没读完,要补。
  •     不知道是自己已经欣赏不了散文了还是欣赏不了这种生态作品。学相关专业是不是就会对它文学化的描述免疫呢。一如我读寂静的春天一样举步维艰。几句描写让我忽然开始期待即将到来的秋天。编辑实在太不走心,鸟的名字 字太复杂了就空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