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5-9-1
ISBN:9787539908236
作者:林语堂
页数:374页

书籍目录

林语堂自传
弁言
一、少之时
二、乡村的基督教
三、在学校的生活
八十自叙
第一章 一捆矛盾
第二章 童年
第三章 与西洋的早期接触
自传拾遗
第一辑 我的信仰
第二辑 关于幽默
第三辑 我的工作
后记


 林语堂自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大家都看看这书吧!80后笔下的生活让人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这里的生活却让人觉得灿烂,舒适,好像在明媚的下午,双腿蜷在舒适的沙发里,捧一本清幽的散文,细细品味一般。这才叫生活!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几段关于教育的话,太精彩了。若是说到他自己如何学习就好了。
  •     可读性大概只有三星,毕竟多是那个年代的咿呀碎语。而正是林语堂不拘一格的幽默文风令人对其洒脱可得一瞥。永远追求真诚,“有所不为”。有所收获。
  •       引用的很多古代经典看不懂,感觉作者写得有点仓促,有些想法没有好好梳理一下,主题也不突出,更像是断想的堆积
      
      
      
      要满多少字才能发表啊???????????????????????????????????????????????????????????????
  •     幽默,信仰,中西思想异同,早秋,辜鸿铭,苏东坡,儒释道。
  •       余秋雨说,谢谢读书笔记,概括全书的神采和脉络,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这种读书笔记,既是在描述书,也是在描述自己。我也应该好好写写自己了,有些东西不能再次逃避了。
      
       看完《林语堂自传》,我觉得林语堂有几个地方是让人羡慕的,或者说值得我去拜读他的作品以及尊崇他的为人的。
      
       林语堂少时也是一个穷小子,但是,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事实证明,他确实不是一个一般的人。骨子里面有这种感觉,什么时候都不会放弃。
      
       林语堂的老婆也是令我羡慕的。这么好的老婆在现在这种社会,应该比较难找的吧。不过并不是因为她是一个富家小姐,而是因为她是一个富家小姐,竟然还可以跟着林语堂这个穷小子跑来跑去。(不知道有没有怨言,但是从文中看不出不和谐的声音)。
      
       有幽默会让生活更美。林语堂就是这么一个充满幽默的人。我是一个缺少情趣,缺少幽默的人。在大学之前更不值得一提了。死板的生活,在家庭的管教之下,丝毫没有什么度量与大气。不过到了大学,我觉得已经改变了很多了。至少,别人和我开玩笑的时候,我可以厚着脸皮,或者坦然的接过话题,自我调侃他一番。其实这种感觉没有什么,过去了就过去了,根本不需要回想。
      
       林语堂算是一代大师,文章名扬天下,人格也是高尚无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来没有为任何写过一篇自己不想写的文章,连一句话都没有。太强了。自由的人格。
      
       林语堂的幽默、周润发的洒脱、刘德华的认真。
  •         国学现在是一个很虚的词,尤其是现在的所谓各位国学大师,自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干大师们纷纷逝去以后,国学已经变成了一个虚词,大家都在雾里看花,处于这个目的,探究一下林语堂的相关。
        
        看的电子版本,分为4个部分: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我的自传/八十自叙(80高寿时编撰)/自传拾遗,断断续续的看了大约半个月。前三部分其实都是比较完整的自传,所以放在一起看,感觉就把林语堂自传复习了很多遍,尤其是林先生重点落墨的童年和游学阶段。第四部分,从几个角度,将一些散文归集成册。
        看这本书意外的发现:
        1/是林先生自圣约翰期间之前,居然对于国学部分的学习是比较浅的,一直以教会学校的方式在学习;
        2/勤于发明,热衷中文打字机
        
        文风朴素又不失风雅,果然是大师风范。对当前人的最大启发,文理兼修啊。
        
        注:这本纸板图书,只有我上面提到的前三段。
  •     才子多娇
  •     手机看的电子版,重新编排过的没有版权页,估计是这个版本吧!整部书内容磅礴,既有林先生本人,家族的自述和回忆,也有其对社会,文化,生活的看法和评价,所谓磅礴而不是博杂是因为林先生的确是文化大家,无论西方文化还是他所惭愧良久的东方文明,都能以其“林氏幽默”生动写来,没有点耐心和分析力的确不太好读的一本书。但是绝对值得!读起来困难,但是是一种真正的享受!这才是好书的标志之一。说起来,看这本书的主动原因有二,当年读高中时候老师说林语堂被鲁迅批判过,这是其一,其二,有个好朋友强烈推荐我读他的《信仰之旅》,我偏拧着读了这本自以为更全面的,呵呵。虽然不会信仰基督教了,还是推荐有缘人读读,体验一下脚踏东西方文明的文化大家的幽默吧!
  •       1、和乐,你有机会去读大学,你的姐姐,因为是一个女孩,不能去。不要糟蹋了你的机会,立定决心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著名的人物。
      2、其实人到哪一所的大学读书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图书馆。
      3、我猜,如果他们(某些中国文人)写得清楚一点,他们会显露出他们实在没有什么事情要说。
  •       最喜欢的就是林语堂的幽默,这不是滑稽小丑在舞台上的摔猴把戏,更重要的是文人骨子里文化蕴含。哪种智慧的幽默虽不至于到笑死不负责的地步,但还是能够笑的敞开胸怀,放声大笑。
      
      林语堂此人也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文人雅士之一,在如今刮起民国风的今天,林语堂的那些文人趣事无不使人关怀民国走过的短短38年历史。
      
      38年,短短的38年,历史的变迁,政局的变化,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又忘却了什么?无人告知的以及难以倾诉的历史岁月中,大师已经离我们远去,还有什么值得留念,尚且在往昔中著作中寻找他们的踪影。
      
  •     不喜此人。
  •     自传一般都比较自恋么?
  •     出版商的七拼八凑
  •     很有味道!甚合我意。个人观点出入之处,一笑而过。
  •     很久没看过那么纯净的文字了 没有过多的修饰词 没有过多的评判 没有过多的感情波动 娓娓道来 看那个年代的事情 看一生走来的脚步 心很安静
  •     真的很喜欢 !
  •     我老了能那么细致回忆起那么多事么?如果可以我也肯定笑着好好吹嘘
  •     深有同感,现在真的难以望其项背。
    只叹我们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光,但时长浪费时间,没有多读经典。
    唯那永生的确信。
  •       在这本书的前五章,林先生走出基督教神殿的神殿,将中国文化智慧的大流儒、道、释巡回游历了一遍。他曾经惊异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这与他曾经接受并且坚信的固化的宗教神殿如此的不同,以致于从这神殿中离家出走。
      
      当他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已经在心中重建了神殿,而可以不受阻碍的遍览这世界了。而为什么回归的理由,似乎要到后面三章中间才会明确的给出,而在前面的章节中,则可以看到许多蛛丝马迹,他曾引用萨姆赛特毛姆对辜鸿铭的评价:“他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之有助于满足他所谓智慧只能在儒家经典范围内找得到的那种想法。”其实同样的事实完全不需要用这么尖酸的语气表达出来,一个人可以不自我设限的阅览整个世界,但同时他也可以选择某种方式将它所有看到的事情梳整起来,如果这种梳整被看作一种局限,那么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你要么看着滔滔东去一无所获,一旦你动手去舀,你永远只能得到勺子里的那一部分。辜鸿铭用了儒家的勺子,而林语堂先生在文中用的勺子则是他信仰的宗教。他在评述儒释道三家的时候是相当客气的,既没有痛批“吃人的礼教”,又没有嘲弄“愚昧的玄学”,只是正性的把他认为有意义的部分加以阐释。另一方面,他总是尝试寻找这些思想体系中间与基督教的精神契合的地方。从这中间,却也可以窥见他如何建设他的“道心”的。
      
      林语堂的三次自传都提到了他的童年,他曾经说,乡村的童年经历,让他一辈子亲近生命,崇尚自由,并因此轻视官场的尔虞我诈,不信任“为国效力”的空洞口号,反感文以载道的教条,对庄子的逍遥自由有着天然的亲和。同时,从小受到的基督教教育中间充满父性(既包含独断的教诲又充满爱与关怀)的教义,又随时可以给一个游荡到疲惫的心一个安稳的居所。道家的自由天性和基督教的绝对价值成为他灵魂中间的两条线索。
      在年轻的时候,第一条线索首先展开,经院哲学的思维方式开始让他感到武断荒谬,而教会学校越是神经质地把他们认为“异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隔绝,当他发现的时候,他越觉得自己因此错过了中国文化中的太多精彩(他最觉得可惜的是中国人的民间传说和戏曲)。中国人满足(反过来说是麻木)而充满生命律动的生活,让他忽然发现了一个上帝之外的活的文明,而当时正值中国文化新与旧的激烈冲撞的年代,这样的撕裂让他反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他一边关注着那些改革的先锋,一边又被那个著名的顽固老头辜鸿铭的各种见解吸引,作为当时正在被猛烈批评的儒家的学者说的话,他却能够听得进去。“爱应该直接面对爱的对象,而不是为了向第三者(上帝)负责。以作为人类的尊严也要做个好人”。中国人的以人为本的精神取向让他很受打动,他就以此为舟楫,在他追求自由的心底呼声的推动下离开了基督教的港口,开始了他的自由思想之旅。
      
      他在儒家那里首先看到的是对人的自身德性的追求。他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志愿中间看到,儒家思想者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完善之上的。这与我们通常理认为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泯灭了个体的人性刚好相反。他没有把这种道德完善看做纯粹的统治工具,而是从“仁”的标准里面找到了人性的基础,他认同孟子的性善论,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爱他人的种子,这是人皆有之的善端,而社会总体的改良,就要依赖于每一个个体都去寻找心中的“仁”。甚至法律的强制都是不被完全信任,他们认为,外在的强制与内在德行的完善相比都是舍本逐末。而孟子关于“天爵”“人爵”的理论更是让个人道德标准的高贵能够堂堂正正的藐视当局者授予的荣誉,“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在我的理解中,社会发展的脉络之一就是个人能够从从集体利益中逐渐获得个体发展的空间,而林先生似乎也是从这个角度上在寻找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在林先生那里,儒家的道德追求,部分地是在与基督教道德的类比中获得合理性的,而孔子与“天命”的交流,让他感到孔子似乎也对上帝的意旨和宇宙的灵性有所关心。因此“敬鬼神而远之”在他看来简直就是瑕疵了。而事实上儒家所谓的天,大半的涵义只是世界运行的客观规律与人伦的道德法则的合体,是不会像基督教那样派使者来传递具体的言语的。而由时代所限,这个“天”仍然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含义,但孔子并不愿意纠缠于无法被实证的鬼神论证中,所以才有“未知生,焉知死”。
       对于儒家将家庭价值与社会价值、忠与孝的类比,林先生并没有从社会学角度论证它有没有可能实现,而是从思想的角度说,这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理论,是用人的理性而不是神的感召来完成人的道德。而这时候他发现,仅仅有理性与道德的心灵是不完整的,人天生有自由幻想的渴求,这样的渴求厌倦任何的约束和干涉,包括理性的束缚。所以,在中国会出现浪漫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动,“在中国,浪漫主义对儒家理性主义及仪文礼节的反动,是以道家的形式来临的”。
      
      儒释道三家当中与林先生的心灵最接近的是道家。所以,他对道家的解读最深刻,最倾注灵魂。确切的说,中国诸子先秦诸子中最被他引以为知己的是庄子。虽然老庄被同归为道家,但是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文理气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林先生解读老子的时候,把老子的抱雌守弱的哲学观点和对生民的悲悯与基督教中间的谦卑与爱的道德说教相类比,而事实上老子的得出“守弱”的结论,是直接来自他对“道”的本性的判断,而并非说教而来的教义。老子的“道”是来自对大量事物的观察之后得出的规律,至于这规律之上还有没有原因,老子不知道所以不说。这与教徒们认为有个人格的神通过使者教导大家要谦卑,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哲学。
      
      而庄子,作者最喜欢的庄子,当文笔行到庄子的时候,却与我预料的内容大为不同。林先生常以道家自居,他说过,童年的乡村生活影响这他的一生,让他一直将心灵的自由看作最不能失去的东西,而与生命的亲近可以让他看淡一切名利喧嚣。这与庄子追求自由的“逍遥游”态度,“以无厚入有间”养生理念多么契合。然而林先生说起庄子,音调却并不是自由与生命的亮色,而是不安。当庄子论证知识的无穷与认识的局限,对立与标准的相对性,甚至逻辑的失效的时候,林先生首先感到的是孤独与无所适从。当人类发现自己在求知上面有多么无能为力的时候,是会感到恐惧的。而解除这种恐惧的方法之一,就像林先生所作的,就是假设有一个创造世界的神,人类无法弄清楚的事情,他是清楚的。人无法掌握的命运,就俯首帖耳留给上帝作决定了。而庄子其实选择了另一种解决方式,那就是顺其自然。世界有他的法则,就算不能完全了解它,却也可以接受它,顺应它,这样的态度可以不依赖任何假设,也不依赖于有没有世界的创造者存在,我们不需要为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徒生烦恼,所以我们的无知是现实,那么就正视和接受这种无知。
      这样说来,我们发现林先生的看法与庄子其实很像。庄子说,人与自然相比很渺小,人的认识能力很也渺小,所以人要接受这样的现实,顺其自然。在林先生那里,这种接受的对象成了上帝,要聆听基督的教诲,对上帝谦卑驯服。可见,在驯服的态度上,他们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林先生仍然想要一个答案,就算明知由于人的认识能力局限,其实得不到这个答案,但是“要一个答案”的信念仍然驱使他猜也要猜一个,所以他只能“坚信”存在一个世界的创造者,并且认定这就是基督教的上帝。这就是为什么他会说庄子是神秘主义。其实另一个角度说,与其说神秘,不如说谨慎,是不愿意在不知道的地方多下结论而已。
      
      至于佛家,林先生对佛家比较欣赏的是佛家的思辨。对于接受了西方“生来脑子里就有把刀”的思辨传统的人,这样的逻辑论证过程自然令人神往。当然有与前面所述的原因(一定要一个答案),他是不会接受佛家的彻底不可知论的。另外他还以非常委婉的方式提出了另一个不接受的理由:“如果任何一种宗教是教导人从现世生活中间逃避出来的,那么我将与它对立。”他是提到基督教某些不近人情的教派的时候说这些话的,但是正统佛教的教义显然符合这个标准。佛教的“业”与基督教的“罪”有相通之处(来源不同,但是“解脱”和“救赎”却有可类比之处),然而无论“罪”还是“业”是林先生不愿意接受的。
      相比较而言,他比较欣赏佛教中国化之后的版本——禅宗。禅宗继承了佛教对方法、语言的不信任,和追求空和解脱的目标,但是,至少在林先生看来,禅宗并不刻意逃避现世生活,而是把生活的每一刻都当作修行,都当作生活对自己的礼遇,这样的生活的热情正是林先生所喜欢的中国人对现世生活的勇敢接受,他认为,这应该是不同宗教文化的共识。
      
      
      这就是林先生对儒释道三家的巡礼,最终回到基督教之后的他愿意承认这些思想体系中间有价值的一面,然后援引教义,让它们与基督教的教诲兼容。然而这些加起来,仍然有让他觉得不满意的地方,这些不满意曾在对道家的描述中间泄露出一些。最终,他在基督教中间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那么这对他重要的一环在哪里呢?我要开始看下半本书了。
      
  •       林语堂的文字,虽然不及他的英文那么扎实的功力,但也不称之为平庸,看他的小说也知道,此公的心思缜密,也看得出他的情意浓浓,至情至深之处,所以用典雅论述其文不足为过,唯一觉得难已接受的,可能就是他的那本《吾国与吾民》,见识到知识分子特有的,对政治的幼稚及其单纯的想法,其实许多作家对于时政都属于无知或刚刚懵懂的小孩,常常是不曾关心,埋头于自身的创作天堂,对于许多无味的是非,不枉下断言甚至于不屑,但终究在那个年代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典型代表莫过于沈从文,他的“边城文学”终究在新中国的大环境里放弃,在另一个领域里,延续着这位作家独享其乐的况愈!
       话回如题,谈谈去年暑假看过的这本《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上周再次翻出做笔记时,还是保持了起初对于宗教的崇敬与向往,首先我要惭愧的是,往往世俗的人以一种很肤浅的态度,看待那些皈依信仰的信仰之徒,其一不理解甚至是怪异好玩来看待,其二忽视这种有大境界的一个领域,甚至是亵渎他们的信仰,以前的我也亦如此,但之后就变得很虔诚,我很怕自己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因为这种狭隘是种茫然,这种情绪是种自私,正因为世俗的欲望往往污浊了信仰的纯洁,因为贪婪晦涩了原本信念的坚定!
      和尚不能吃肉,这是大家以为在正常不过的常识,谁曾想这样的想法,才是自以为是的无知,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分,大乘佛教追求普渡众生子度为度人的手段,小乘佛教强调修炼自我自度而不求度人,所以小乘的信徒们,一边大信特信,一边大吃大喝,直到梁武帝出现,通读了涅磐经,才提倡全国都吃素,最后和尚们只能捞的大脑里小乘,小嘴里却大乘了,即便如此现在就算吃素也破了佛家的戒,也就是大部分僧人还是占荤,难道又是荤食,不尽然。荤是指“臭菜”,葱、韭、蒜等都算,吃了这些,被认为耗散人气,使人精诚有问题,难以通于神明,所以要查禁。至于大鱼大肉,实在叫“腥”,不叫“荤”。所以我们不曾了解他们的心境自然就没有资格枉下评论,更不会懂得这类人的高尚所在!
      一帮臭和尚、道士、信徒有什么高尚可言?不食人间烟火,不粘花捻草?这只是回答对了一半,所有的欲望都是罪恶的源泉,之所以有不断的要求,就是欲望之火不断的进行掠夺,信仰的皈依遏制了对事物迷恋,不是远离尘世,只是心如水般的否极泰来,宠辱不惊的释然,而更深意义上讲,信仰者是以无信仰作为最终的信仰去实现,平日看过的种种,只不过是走马观花的观察,那种大的精神领域是无法用拙笔写出,我也没有那么高的境界去参透玄奥,说回到书的内容,不妨零星摘录几句体会其韵味所在~
      真的雄辩轻视雄辩,真的道德轻视道德没有规律的判别的道德轻视知识的道德
      一切东西都是从无而来,而具有向无限的特性
      禅基本不信任用意义已被决定的言词,来解释未定的真理
      林语堂在梳理自己的信仰的历程是,也用自己的理解诠释了他对于一些思想、教义、信仰的同与异,可以说光丛书的内容而言,我能写出6、7千字的心得体会,但这样亵渎了禅机的本意,玩忽了许多不可言会的深奥,也轻视了林语堂本人,我只是粗浅粗糙的谈论自己的一点心得,其一是要尊重比自身高深莫测的深邃的意境,不能轻下狂语,其二了解其中的奥妙及其乐无穷又会有大彻大悟的愉悦!
      人类史是从野蛮到文明,从文明又到无知,在今天往往正是退化的演变,人的内心的空虚,时间的虚度,无信仰的行尸走肉,更是不可避免的悲剧所在,而宗教是从无知到良知,从度己到恕人的高级自虑,曾几何时,基督徒也对他们的传播者,以色列人进行杀戮,宗侣们也曾利用虔诚去满足私欲,直到现在还有一些道行不深的人士亵渎神灵,但宗教始终代表一种博大精深的精神领域供给给人去参悟,我向往释迦摩尼用七天可使自己做到无想定,那种境遇岂可是俗人所能及?
  •     我偶像
  •     幽默机智的老顽童。
  •       读林语堂使我想到王小波曾在《我的师承》中不无悲望地说“假如中国现代文学尚有可取之处,它的根源就在那些已故的翻译家身上。最好的作者在搞翻译。”而林语堂则更恰似一位顶级的翻译家在思想,在写作。这是一本接近非私人的自传。没有过尊的自我主义,而更像是一道中西方文化和宗教的盛餐。使得浅薄的我们思考的热情得到助燃,灵性被催化。林语堂是一个集科学气质和宗教气质于一生的温柔而神采奕奕的诗人--除了诗人找不到更合适的称谓。
      
      和极大部分的中国现代受过基础教育的学子一样,对于宗教的概念始终含糊不清。沿袭着老一代人“膜拜偶像”的多神主义,无论是趋向于形式的佛教还是已经退化和变质的道教,都一代一代简落成许愿和祈福的空泛过场。于是成为一个信奉物质的尴尬的异教徒。
      
      许多引导而来的形而上学的问题看上去永远都找不到标准的回答。而能够被实践而得到的其实都还称不上“真理”。人一旦开始思考生死的问题,都普遍表现出一种严肃的可笑。我极其喜欢庄子的浪漫,但这并不代表我相信人死后真的会变成鸡的翅膀,昆虫的腿或者小孩子的弹弓。我甚至无法说服自己相信更高级的人的转世轮回,无法说服是因为找不到理由去相信。
      
      现在我开始明白自己一直排斥基督教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不喜欢一切理所当然和居高临下的声音,哪怕被说得优雅而自然,透射出无法抵抗的尊严。和异教时期的林语堂羡慕他的妻子一样,大概是本身不够谦卑,而只能对那些驯服而内心虔诚的人报以敬意。而更让我厌恶的是教条被无止境地苛刻和滥用。那些道貌岸然和狐假虎威使得基督教原本可爱的圣洁的部分被掩盖,未被真正的宣扬。
      
      有一点,也许我一直都是错的。那就是始终将“信仰”放在“理性”的对立面上去评判。事实上,一切科学的证据永远都无法证明宗教的对错,而又被倾向性地将“无法证明”定义为“非事实”。这是关于何种方式的问题,而更是由于缺少对生命本身的赞赏和惊叹的激情的缘故。那些让人脑神经打劫的化学课上的内容,不过是说一个“怎样”,而再也没有谁继续追问“为什么”。这就是教育所能承转给我们的全部内容。我们的心依旧是蛮荒的沙漠。而我们就像是骆驼一样不停地跋涉并且心安理得。
      
      语言对于精神的意义是多么乏力。直觉在物质的世界里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旁观者。新闻上最多的内容不过是核武器,战争,和自然灾害。而人类忙于解决看得见的问题和制造被人看见的问题,远远多于对思索的热衷。上帝不过就是在开炮前喊的口号。习惯到肤浅和卑微。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思想家。更多的是因为日常柴米油盐而心烦,因为死亡的笃定而岌岌担忧的世俗的人群。而我只是希望可以有能力管中窥豹地望一望更高处的景色。哪怕望一望也好。
      
      而我们又不用过于悲伤。因为禅就是生命的细枝末节。听上去,很美好。而那些看不见的东西就像是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电视机,是一台奢侈品。你打开它,有时候只能看到一片白茫茫的雪花。
  •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按4世纪,在此之前不乏伪教甚至邪教蛊惑人心。
    在人和人的社会关系中也不乏此类:很多人和人的关系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正像佛教一样,不过佛教的利益出发点是惩罚或者轮回。
    我现在在拉萨,很容易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信徒。磕长头的藏民,他们的愿望很简单:磕够了,圆满了,便可还清罪,来世可以继续做人。所以我认为佛教不是信仰,是交易。
    那么人和人之间怎样的关系才是值得称颂的?是爱。古往今来,多少文字在赞美爱情、赞美亲情。那是因为人是追求爱的,不管你是否承认,爱从我们出生那时起,便是人类所渴望的。一个婴儿醒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亲人。
    除了爱,人类还有什么特别?便是人类关于爱的回应。比如旅游,人类会惊叹于大自然的美妙、被同伴的帮助说感动、反过来同样也会感到孤独……而且,我们会通过某种途径把这些回应表现出来,比如文字、语言、歌声、绘画,这正是其他生物所不能的。
    人类为什么如此特别?这个涉及到人类起源的问题。进化论是达尔文的一个假设,他在晚年认为自己这个假设非常可怕(参考达尔文自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我认为正是这些狗屁理论导致中国社会的的畸形发展。尤其是教育行业,无论老师、家长,还是孩子自身都认为不去适应这个社会,将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我相信人是被造的,每个人之所以如此特别,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神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
  •     是有多喜欢林语堂呢。自己也不知道。只知道每次去图书馆,抱回来的书里一定要有一本林语堂,只知道每次读他的书绝对不可以是偷偷在课上,只知道要静下心来坐定,才能好好去说“hi,林先生,long time no see."
  •     有所得。 更喜欢前一部分。 自由,随性,才学。
  •       这本书很不错,怎么不错就不说了,因为有无数的人在说。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下我自己的看法。我没读过林的其它书,也不是特别了解他,这本书也看的比较粗糙,可能会有些误解,请谅解。
      
       我的背景与林的背景挺相似(高攀下),所以我很希望能从这本书上得到启发,林自己也说了,他写这本书就是为我这种人写的。
       “我这本书并非为那些没有时间谈及宗教、且永不会加入寻求队伍的人而写,因为这本书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我也不是为那些完全满意于他所晓得、那些自觉已有可靠的拯救、那些永不会有任何怀疑的自满、自足的基督徒而写。我和那些自信在天堂上已有定座的人们不起共鸣,我只是对那些问及:"在这次旅行中我们到那里去?"的人说话。在每一条航线上,都有些旅客,为求心安,认为有必要先看看船上的测程仪,并找出他们的船所在的正确经纬度。我是对这类的人说话。”
      花了一两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粗糙的浏览了一遍。林首先谈及的是他的童年,但并没有过多的谈及当时的信仰状况。我觉得这时候的林是信耶稣的,而且信耶稣就像信’1+1=2‘一样,只因为这是父母说的,也许这种信仰是比较粗浅的,但往往对人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这时的信仰有时比较功利(耶稣啊,使我睡了之后明早会醒过来,不能醒来的话就让我上天堂!我小时候的祷告),但也往往比较纯洁,有私心但杂念很少,只是单单的仰望,怪不得主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随着年龄的增长,往往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迷惑。比如大概上初一的年龄,当牧师说信上帝不是我们选择信而是上帝拣选我们时,我就想,为什么上帝拣选我,而不拣选不信的人,这是不是不公平,不信的是要入地狱的!林显然也被类似的问题所困难,林说,他不信善良的上帝会使人进入永远的地狱。各种各样觉得不合理的教义,以及各种思潮的吸引、,使林逐渐远离了耶稣。尽管林不信了,但童年的经历已在林心灵深处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虽然我自称为异教徒,像罗马酒神节日这样的东西,那时仍非我的能力所能理解,至于现在仍是如此。在一种罗马将领的宴会中,斜倚在卧榻上吃用金盘送上来的一束葡萄,我依然永远是一个观察者。至于女人,在清教徒教育中的训练则有某些益处。当礼拜天我的某些同事去嫖妓,我却在清华大学主持一班主日学,而清华是一所非基督教大学。一位同僚教授称我为一个处男,直至结婚时我仍是如此。”此时林的不信,是因为林不愿意信,因为林不愿意信善良的上帝会如此邪恶,不愿意信荒唐的逻辑“有一位教授想用如果这里有A及B,则二者之间必有一条联系线C,来说服我相信圣灵在神学上的必要”。我家乡教会的长老也常常会说”世界上90%的科学家是基督徒,周el是基督徒,甚至温jb也是基督徒”。不愿意信+荒唐的逻辑=不信。
      接下来,林讲述了其儒、道、佛的经历(牛逼,如果再加个魔,就可以跟诛仙中的张小凡有的一拼了,当然这是林所不屑的),最终剥去神学的包装,觉得还是耶稣最有高度,于是就回到了耶稣的环抱。
      问题就出现在了这里。林从开始的信》不愿意信》不信》愿意信》信,最后一步的愿意信》信的心里历程感觉阐述的不是很清楚。这其实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许是基督徒对他的感触(如船上的老妇人),也许是他老婆,也许是对儒、道、佛的仰望及失望,也许是最后提到的那个牧师的影响?“现在我必须找寻一间我坐在我的座位上不会局促不安,而能由始至终用高兴的注意来倾听的教会。我听过戴维?利达博士第一篇证道词之后,我每个礼拜天都去,因为我每次都得到丰富的酬报。被容许走到上帝的面前像我常常想崇拜他一样来崇拜他,是一种如何万虑皆释的轻松的感觉!它自然地发生,因此当正式参加教会的问题被提出的时候,甚至未经过一次家庭讨论。在我参加见愉快地参加之前,我们曾每个礼拜到麦迪生街长老会教会去了半年之久。我只想说利达博士在他的证道词中常固守基督徒生活上的问题;他不像在哈佛纪念教会的牧师,当我数十年在那里时,有时用乔治?哀利奥特做他的讲道词的题目。有这么多基督徒生活上的问题可谈,没有必要去讲一些不相于的话。因此到礼拜堂去便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因为在教会是等于接近耶稣基督的真精神。我相信在纽约及其它地方仍有现代及曾受教育的人可进去及崇拜,而出来时因为有新的接触,觉得成为一个较好的新人,而不是更像一个由于别人的努力而幸逃罪责的被定罪的罪人的教会。否认这种可能等于否认基督徒生活,及基督世界的丰富。基督的奇异之处,不正是他使一个人在他面前觉得自己更好、更有价值而不是罪人吗?”
      全书看完,有点小失望,虽被大光在林身上的散射间接的照射了下,但却没有直接感受到那威严的大光。也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确信在这种对最高贵真理的探索,每一个人都必须遵由他自己的途径,而这些途径是人各不同的。”希望每个人最终都能找到那大光。
      
  •     您又读书鸟。
  •     读着读着感觉林语堂先生挺小气的,有自己的狭窄的心里世界;但又感觉他很大方,横跨东西两岸。
  •     好像是这个封面的。。忘记小时候看了多少了
  •     用诙谐调侃自己,调侃的那么彻底。
  •     n多短篇的集合,很多重复的内容,可以直接看看《生活的艺术》
  •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终于看完《信仰之旅》,叹服林语堂不愧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学古今文章”的大家。
       《信仰之旅》是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出版的有关基督信仰的书,中国的全译本翻译得很好。不过林语堂的文笔深之又深,几乎每一个句子都包含着N多的文化底蕴和高深见解。文中既有中式的深沉与思考,又有西式的调侃和放松。让人惊诧,原来中西文化可以融合得这么完美统一。
      
       整部书是对整个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后,神悟其中奥妙与实质,并对各种思潮进行了自己的评价与思考。读林语堂,就必须跟着他在中西文化中跳来跳去、跨越历史的长河上下求索,面对N多不了解的思想和人物,颇有神游之趣。不过林语堂的论述总能让你大概摸清个中实质,现成的馍馍送到嘴边,不用再去读晦涩难懂的经典史集或大部头的哲学专著。
      
       在他的一个句子中,你可以知道老子与耶稣的是如何在思想上成为兄弟,禅宗与道家的共通、柏拉图的理想国与老子无为之治的比拟……记忆深刻的是,他以时间为一个横断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的佛、老子、孔子,公元前5世纪的墨翟、苏格拉底,公元前4世纪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孟子、庄子。 让人对中西文化史豁然开朗,并了解了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和文化下的思想异同。
      
       当然,营养太高级了,总有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感觉。不过林语堂的见解又有多少肠胃硬朗的人能完全消化得了的呢?我不过是匆匆一瞥,捡点高级营养品略补空乏的脑子而已。这是一部需要反复咀嚼的好书,林大师的见解,对于无知小辈无疑是一幅人类思想导游图。你可以按着指引的方向找寻,不用再晕头杂脑摸不清方向。同时,有了这么精辟的论点指引,少了许多探寻实质的时间。
      
       不过,我幻想,如若一天等我也读完了中西文化、古今文章,一定会看得更加酣畅淋漓。就怕寿命有限,尽力而为吧。
      我的空间:http://www.jinbifun.com/春风化雨/
  •     名气很大,但文笔一般啊。京华烟云跟流水账差不多。在自传中说自己很大了,还要摸着母亲的乳房睡觉,我已经被震惊得吓傻了。即便童年有这个癖好,西方教育多年后也不该“如实汇报”吧。他能出名,大概是因为用英语写作,西方人都叫好,落后文化且努力追赶西方的东方人也必须得说赞了。
  •     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越的旁观者,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       国学现在是一个很虚的词,尤其是现在的所谓各位国学大师,自新文化运动前后一干大师们纷纷逝去以后,国学已经变成了一个虚词,大家都在雾里看花,处于这个目的,探究一下林语堂的相关。
      
      看的电子版本,分为4个部分: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我的自传/八十自叙(80高寿时编撰)/自传拾遗,断断续续的看了大约半个月。前三部分其实都是比较完整的自传,所以放在一起看,感觉就把林语堂自传复习了很多遍,尤其是林先生重点落墨的童年和游学阶段。第四部分,从几个角度,将一些散文归集成册。
      看这本书意外的发现:
      1/是林先生自圣约翰期间之前,居然对于国学部分的学习是比较浅的,一直以教会学校的方式在学习;
      2/勤于发明,热衷中文打字机
      
      文风朴素又不失风雅,果然是大师风范。对当前人的最大启发,文理兼修啊。
      
      注:这本纸板图书,只有我上面提到的二/三部分。
  •     那是个好时代
  •       有小孩的人可以深入的研读下这本书。
      
      
      
      
      林语堂的传记更多的让我意识到教育重要。孩子需要广泛的想象空间,扩开思路,接纳更多更广的思想,自己才有积淀。
      
      
      
      像林语堂的其他作品自传补遗,人生的盛宴,都没有使我连读几小时不愿意 停下来的,它做到了。
      非常值得细读!
  •       到图书馆借书的时候,由于书名的翻译的混乱,我一开始借到的是另一本书,这本书集成了林先生的两部自传,分别是他四十多岁和八十多岁的时候写的。同样的经历在不同的人生阅历下,观察他坚持着什么,积累了什么,摒弃了什么,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林语堂出生在中国本土的基督教家庭,父亲是神父,从小接受基督教的教育,在前一篇自传里,他刚刚从基督教的中间脱离出来,他信仰的理由一个一个的被自己破解,他好像从一层硬壳里面逃脱出来。可是后一篇自传里,在序里面他就说,他以异教徒自居,灵魂深处里却是个基督徒。这样的变化与我想找的那本书的书名刚好契合,如果说那本书描写的是他这种信仰之旅的思维过程,那么这本书则是这个旅程的两个断面。
      
      可是问题仍在那里,这是我从一开始就关心的问题,基督徒从他的信仰里面得到了什么。在林先生前一篇自传那里,当他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时,很多以前毋庸置疑的事情开始被怀疑,神迹与传说早就不能绑住他,他的父亲要他登台讲道,他说,旧约本事一个民族的传统神话文学形式,后来才成为更多人信仰的神,把老头子吓得半死,他父亲作为牧师在乡里受到的尊敬,被他看来是任何一个善意助人的人所应当得到的,而为善的理由,这个最后的堡垒在他与别人交谈时被攻破,他发现,人对被人的爱应该是直接的,而不是对上帝负责的结果。作为人类的尊严计,也应该爱别人,应该“做个好人”。当神话,道德,爱都不成为信仰的理由的时候,这种信仰失去了必要。
      
      然而,为什么他会回头去?
      
      我看到了这样的线索:在他后一篇自传提到萨特的时候,他特别说了一句,他们存在主义者,是否定人生的意义的。但至少他们还认为人要有目的吧。OK,线索大概就在这里,他最后找到的理由,是人生的目的。人在喧嚣的时候不容易想到这些,熙熙攘攘只想达到当下的所求,当他累了想要休息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找一个理由来安顿自己:我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林先生在这里绊住了脚,然后回到了他童年的故乡。
      
      我对这个过程的比喻,好像人的心就像一潭湖水,在人的一生中,它一定不会风平浪静,心湖泛起的波纹就是生命的展开。如果波纹遇到阻碍,他会感到不自由,会想办法越过这阻碍,激荡到更远的地方去。然而有一天,心力到达了极限,这时它需要的不再是没有阻隔的自由,而是一围沙滩,让水不会流走。这沙滩恰好在心力达到的最远距离之外,所以不会因此感到不自由。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空间来挥洒自由,也会选择不同的沙滩来作为依傍。庄子以无厚入有隙,包夹“有隙”就是他的沙滩。孔子年七十可以从心所欲不越矩,这规矩就是它的沙滩。林语堂是第一爱自由的人,他最终仍选择了他的信仰当做他的沙滩。
      
      对于我来说,我似乎更加倾向于相信这个世界本身,吃肉必须吃方的,的确让我感到不自由,让我相信古代发生的奇怪的事情,也确乎让我感到不自由,我更愿意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有隙——至少现在的我是这样。虽然目的不同,但是我信任林语堂先生,他会在没有预设前提的自由空间中间去延伸他的这段旅程,而我也想要这样。所以,我要跟他一起同游。
      
      这是我开始看《信仰之旅——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之前说的话。
      
  •     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
  •     我古文实在太臭,这部分读得好吃力。。。真的要认真读过那些书的人,看起来才比较顺畅吧。
  •     林语堂真是个有趣的人。
  •     豆瓣阅读买了电子版,近期忙完好好看看。
  •     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他的智慧,他的坦诚,他的幽默,他的文笔,对于年轻时的我启发良多。
  •     林语堂先生的确很博学,他对西方哲学的一些描述我都不是很懂,不过林语堂先生还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他对于佛教的认识我认为是不对的,而且对于他对道、儒的一些看法我也不敢苟同。
  •     声名在外的中国作家~~传奇!
  •     genius writer~~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