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通史

出版日期:2014-12
ISBN:9787552007281
作者:哈全安
页数:372页

内容概要

哈全安  1961年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回族。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1991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市政协常委、天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主讲《世界上古中古史》于2004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世界宗教研究》、《西亚非洲》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所著《中东史610—2000》(上、下卷)于2011年获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著作奖。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安纳托利亚的古代历史
一、赫梯文明
二、吕底亚与乌拉尔图
三、地中海世界古典文化的遗存
四、君士坦丁堡与拜占庭帝国
作者点评
第二章 突厥人的西迁
一、伊斯兰教传入中亚
二、塞尔柱突厥人称雄西亚
三、安纳托利亚的罗姆苏丹国
作者点评
第三章 征战中崛起的奥斯曼帝国
一、奥斯曼国家的兴起
二、对基督教世界的圣战
三、伊斯兰世界的征服
作者点评
第四章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制度
一、苏丹与宫廷
二、御前会议与桑贾克
三、奴隶政治
四、西帕希和耶尼切里
五、宗教与神权
作者点评
第五章 奥斯曼帝国的社会与经济
一、疆域与人口
二、米勒特制度
三、封邑制度
四、农业与农民
五、城市与行会
六、商业与商人
作者点评
第六章 奥斯曼帝国的文化成就
一、奥斯曼帝国文化的演进氛围和历史地位
二、文学
三、史学
四、哲学
五、建筑艺术
六、科学技术
作者点评
第七章 奥斯曼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
一、苏丹权力的式微
二、包税制的兴起
三、商路转移与价格革命
四、对外战争的败绩
作者点评
第八章 自上而下的新政举措与宪政运动
一、塞里姆三世与马哈茂德二世的新政举措
二、花厅御诏与坦泽马特时代的改革
三、宪政运动
作者点评
第九章 传统经济社会秩序的衰落
一、西方列强的贸易扩张
二、市场化进程的启动
三、智力的觉醒
作者点评
第十章 从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到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一、巴尔干起义
二、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三、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作者点评
第十一章 土耳其共和国的诞生
一、从伊斯坦布尔到安卡拉
二、从色佛尔条约到洛桑条约
三、从大国民议会到1924年宪法
四、凯末尔时代的威权体制
作者点评
第十二章 凯末尔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从奥斯曼帝国的意识形态到凯末尔时代的民族主义
二、共和主义与民众主义
三、世俗主义
四、国家主义
五、凯末尔主义的时代特征
作者点评
第十三章 威权政治的终结
一、伊斯梅特·伊诺努与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二、一党制时代的结束
三、1950年大选
作者点评
第十四章 民主化进程的艰难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民主党的执政历程
二、1960年军事政变与1961年宪法
三、20世纪60年代的民主政治实践
四、1971年军事政变与70年代的议会选举
五、多元化的政党政治
六、暗流涌动的伊斯兰主义
作者点评
第十五章 民主制框架下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消长
一、1980年军事政变与1982年宪法
二、祖国党执政:文官政治的重建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三、伊斯兰政党的崛起:从繁荣党到贤德党
四、政党政治与民众参与
作者点评
第十六章 异军突起的政坛奇葩——正义与发展党
一、埃尔多安与正义与发展党的建立
二、2002年大选
三、正义与发展党的施政举措
四、2007年大选
五、2007年大选后的政治走向
作者点评
第十七章 凯末尔时代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人口的变迁
二、从温和到激进的经济政策
三、工业的缓慢进步
四、农业的发展与土地改革的初步举措
作者点评
第十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共和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一、农业的进步
二、乡村社会的变革
三、产业结构的转变
四、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经济政策
六、城市化进程
作者点评
第十九章 土耳其共和国的文化成就
一、传统与现代——土耳其共和国文化的主题
二、语言文字
三、教育改革
四、宗教思想
五、艺术成就
六、文学成就
作者点评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奥斯曼王朝苏丹世系表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追溯了安纳托利亚的古代历史,即安纳托利亚自赫梯文明时代、爱琴海东部沿岸希腊诸城邦时代、罗马时代至拜占庭帝国时代的历史变迁及其横跨欧亚和东西交融的历史特色,全面叙述了自突厥人西迁至奥斯曼帝国崛起和征服的波澜起伏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尤其是奥斯曼帝国的由盛转衰、新政举措和宪政运动,最后论述了自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土耳其共和国诞生至21世纪正义与发展党执政的土耳其现当代历史的发展,包括凯末尔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艰难的民主化进程,民主制框架下世俗政治与宗教政治的此消彼长,土耳其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和文化成就,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贯穿古今、脉络清晰、内容翔实的土耳其通史。


 土耳其通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有人说,所谓一个国家的建立,就是一群人先和别人打一仗,再关起门来自己打一仗,土耳其的历史也许可以做为一个佐证。 从远古时代的赫梯文明开始,在安纳托利亚所处的亚非欧交界处,地中海的风就一直吹拂着这片土地。突厥人的西迁,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这片土地逐渐热闹起来。为圣战而生的伊斯兰教徒,不断地西方的基督徒世界进行战争。英勇善战的奥斯曼崛起于战争,势力范围囊括西亚,北非和部分欧洲,以奥斯曼冠名的帝国最闪耀的时刻定格于1453年,默罕默德二世攻陷罗马的拜占庭。西方欧洲基督世界结束了黑暗的中世纪,奥斯曼帝国也在征战中迅速走向辉煌。 以圣战的名义劫取异教徒的土地和战利品,帝国的版图持续向欧亚非扩张,地中海,黑海俨然成为帝国的内湖,相对宽松的宗教政策,使得不同的宗教象马赛克一样镶在这片土地上。金角湾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欧亚非的咽喉之地。东西方贸易的繁荣,使得死海里千帆相竞。 当西方的基督世界完成了文艺复兴,尖舰利炮足以摧毁帝国的铁骑。帝国在傲慢与偏见之中,逐渐被西方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并被最终战胜。《色佛尔条约》使奥斯曼帝国带着耻辱走进历史,《洛桑条约》下,土耳其共和国艰难地诞生。 从大国家民议会议到1924年的宪法,土耳其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共和国的国父,但他建立的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权威体制。经过了伊斯梅特以及后来民主党的执政,土耳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从社会上层和精英阶级向社会下层和民众延伸,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同时世俗主义和民族主义此消彼长。 按照“自己关起门来再打一架”的说法,土耳其并没有大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战争,但军方干政俨然成为土耳其的一个传统,或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一个陋习。军事政变成了土耳其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事情。 地处东西方的交界处,东西方的文化也在这里交汇和碰撞。土耳其在200年前就决定走西化之路,但至今仍然在路上,而帝国思想,宗教思想和东方的文明,是他的行囊。
  •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土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又译基马尔,1881.5.19~1938.11.10),土耳其的国父,被赐予Atatürk(阿塔图尔克)就是“土耳其人之父亲”一姓。从1895年升入玛纳斯提军事预备学校,到1916年,凯末尔晋升为将军。在1918年奥斯曼帝国卫国战争中,凯末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国的斗争中,在他的推动下,议会在1920年1月通过了庄严的土耳其独立宣言《国民公约》。      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土耳其语:Mustafa Kemal Atatürk,1881年3月20日-1938年11月10日)是土耳其的军官、改革家、作家和领导人,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被誉为现代土耳其的肇建者。生于萨洛尼卡(今希腊境内),木商家庭出身。1934年11月24日,土耳其国会向凯末尔赐予“Atatürk”一姓,在土耳其语“Ata”就是父亲,“Atatürk”(阿塔图尔克,又译阿塔图克)就是“土耳其人之父”之意。中文学术界在论述时习惯上仍称为凯末尔。   凯末尔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时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崩解,他带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并以杰出的优越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在他就任土耳其领导人的时候,凯末尔进行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凯末尔带领土耳其现代化的作为被称为凯末尔主义。   1881年5月20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萨罗尼卡。1887年先后就读于法特玛太太区立小学和沙姆西先生小学。1893年转入萨洛尼卡幼年学校,学习成绩优异。因与一位老师同名,被该老师命名为凯末尔·穆斯塔法。1895年升入玛纳斯提军事预备学校。1899年进入伊斯坦布尔军官学校,1902年进入哈拜参谋学院,因数学成绩优秀,获得“凯末尔”之称(阿拉伯语意为“完善的”)。1905年毕业,授上尉军衔。凯末尔因参与政治活动被逮捕,后被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放逐到大马士革第五军营服役。1911年,凯末尔因批评当局而被调离伊斯坦布尔,不久参加了土耳其与意大利在利比亚进行的战争,晋升为少校。1912年10月—1913年5月,调任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武官,晋升为中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被任命为新编第19师师长。1915年晋升为上校。1916年8月,因保卫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获得“伊斯坦布尔的救星”和“帕夏”的称号,名扬全国和欧洲。后被任命为第二军团司令,晋升为将军。然而,凯末尔的军事天才并不能挽救土耳其战败投降的命运。1918年10月底,奥斯曼帝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昔日的殖民地被协约国瓜分得干干净净。老谋深算的英国还鼓动土耳其的周边国家,妄图将它肢解分裂。 国难当头,凯末尔挺身而出,“不独立,毋宁死!”他着手把全国各地分散的爱国组织统一起来,他向战友们发出呐喊:“祖国的领土完整和民族独立正处在危机中”;他号召战友们:“只有民族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拯救民族的独立”。不久,凯末尔毅然辞去军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国的斗争中。在他的推动下,议会在1920年1月通过了庄严的土耳其独立宣言《国民公约》。宣布土耳其应该享有完全的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废除治外法权。这一文献,被称为“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   但是,协约国很快正式占领了伊斯坦布尔,驱散议会。妥协的苏丹政府决定解散议会,逮捕凯末尔党人。凯末尔抓住时机,于4月23日在安卡拉发起召开大国民会议,成立了以他为首脑的国民政府。他开始组建正规军,并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建交,缔结了友好条约;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黑云压城城欲摧。1920年6月,希腊军队在英国的支持下,大举进攻,企图扼杀土耳其的独立运动。危难时刻,凯末尔出任国民军总司令,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突破希军防线,把希军赶下了地中海,活捉了敌军总司令。 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最终赶跑了外国侵略者,协约国不得不于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签订了洛桑协定,正式承认土耳其的独立和主权。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凯末尔当选为共和国首任总统,安卡拉被确定为首都。两天后,大国民议会根据凯末尔的提议,废除了封建的苏丹制。   土耳其国父纪念馆(Memorial of Mustafa Kemal)是为了纪念土耳其共和国的创始人穆斯塔法·凯末尔(Mustafa Kemal)而建的纪念馆。 该馆是一座茶色的巨大石质建筑物,墙壁上刻有凯末尔劝勉民众的嘉言,内殿中有列柱围绕,而且在内殿之中有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纪念馆于1953年完成,之后凯末尔的遗体也迁移至此。在纪念馆中所设的博物馆中还展示着凯末尔的个人遗物。   土耳其有一项特别的规定:任何来访的国家政要,都要首先到凯末尔的墓前敬献花圈。这也是所有来到土耳其访问的外国国家领导人所需要进行的第一项正式活动,来表达对这位土耳其民族英雄的敬意。   穆斯塔法·基马尔对于土耳其的影响可谓巨大,至今在土耳其,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宣称自己是基马尔的继承者。纵观近现代中东地区的历史,也没有任何一个能与其比肩的人物。在土耳其,凯末尔无处不在。家家户户、各家商店,以及邮票、钞票上都有他的肖像。他的话被镌刻在主要的建筑物上,雕像也很多。土耳其的政治家们无论属于哪个党派,都宣称是凯末尔的继承者,但无人可以和他的高瞻远瞩、奉献精神和忘我无私相比。 凯末尔执政期间实施一系列社会政治与经济改革措施,并逐步形成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体系——凯末尔主义。当今土耳其国内最大机场——伊斯坦布尔的阿塔蒂尔克国际机场即以他的名字命名。    凯末尔说:“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我不为舆论做事。我为国家和我自己的满足而奋斗。 ——摘自《土耳其之父》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厚今薄古
  •     共和国时期简直就是流水账
  •     最炫编译风
  •     写的比较乱,在船上草草读完了
  •     挺全的通史,记忆深刻的是凯末尔对土耳其的贡献和当代多政党的博弈。
  •     作为知识普及 这本还是比较全面 厚今薄古有点蛋痛 近代史实在提不起劲 。但是比起《奥斯曼帝国闲史》更喜欢这本 。
  •     土耳其,以前是西亚病夫,最后选择与历史完全割裂来实现现代化,以前的军方还能控制不让宗教实力做大,但是前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表明宗教已经大到军方不能控制了,而且还没有实现发达国家的梦,而且对新疆还伸手,应该让它乱
  •     1.跟中国近年来出版的外史一样,厚今薄古;2.写现代土耳其政治史的时候就像在作票数统计报告;3.反反复复强调凯末尔搞“极权”,还认为他的文化改革让土耳其人在西方人面前没有尊严;4.把赫梯帝国、拜占庭帝国都算上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     从现代史上各势力的此消彼长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凯末尔再世,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一只彻底绿化的土鸡
  •     写得一般,缺少对军事部分的记述,不知道是否属于敏感部分。
  •     这本书可以作为入门书,但是古代史写得太简了,都是一句话过,战役也不细讲,作为入门汉可以选择看看。
  •     都是这种书读多了才会讨厌历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