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日记25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53800165
作者:星云大师
页数:252页

章节摘录

热闹场中作道场精华语录◎尽管这是个紧张忙碌的工业时代,但只要有生老病死的问题,大家就懂得要学佛!◎有出世心念的人,学道比较容易入门;反之,则不易入道。◎世界上什么是你的?只要心里能容纳,大千世界都是你的。◎佛教并不是否定金钱,而是要净化钱财!◎名关利关对一般人而言,还容易通过考验,情关则不易通过。发菩提心学道,要将“情”字净化、升华。◎打球的意义乃在于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认错的勇气、感谢敌人的成就以及主动出击的生活观念。◎学佛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不是一句话而已,而是一种修行,一生所要奉行的慧命。◎佛门中的信仰,不是要大家信佛,而是要对自己肯定、认知,对自己有信心。◎“无我”才能与人共生,与人同体,才不会有纠纷争执。◎心如工厂,产品的好坏,完全来自“心”念的转换。◎我执不除,与大众不能和谐共处;法执不除,真理不能了然于心。◎企业团体想要发展成功,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工作效率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九月  一日    星期三为了参加中午在台北体育馆举行的“盂兰盆节供僧大会”以及“佛光山北区道粮功德回向法会”,昨晚特地从香港赶回,住在台北紫竹林。今早七时,正在用早餐,普门寺的知客告诉我,基隆市长林水木先生来访。林市长因为公务在身,中午不能参加供僧大会,一早特地拨空赶来,送我一个大红包。以他一个在家信徒,且为从政人员,能对出家师父如此尊敬,可见他对佛法的信仰与虔诚。林市长向我谈到他近日在佛法上的体悟,希望我能到他府上家庭普照,尤其希望我近期内能到基隆主持皈依典礼或佛学讲座。古代称县市首长为父母官,林市长不仅在市政建设上造福人民,尤其关怀到人民精神上的信仰生活,可谓“爱民如子”,真不愧是“父母官”。当下便答应他,并订于十月十四日到基隆极乐寺举行一场皈依三宝典礼。中午十一时,供僧大会暨道粮功德回向法会准时举行,由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主持。会中,心平要我和大家说话,我以“皆大欢喜”与“六度六事”对大家说——一、皆大欢喜:1. 前年我腿伤,不能应供;去年我拄着拐杖参加供僧;而今天我不用拐杖就能参加,大家为我欢喜,我见大家欢喜,心里也很欢喜,岂不皆大欢喜。2. 出家人仰仗修行,在家信徒凭借供僧功德,福慧增长,借此法会回向大家健康长寿,如是皆大欢喜。3. 今日出家众、在家众一同供僧、用斋,齐享禅悦法喜,大家皆大欢喜。4. 过去大家挤在小佛堂中供僧,现在改在大体育馆中举行,大家都可以参加,都能看到庄严的场面,岂不皆大欢喜。5. 能够参加一次如法的法会,如同灵山胜会的重现,大家当然皆大欢喜。6. 当初目犍连尊者的母亲,毁谤三宝,堕落地狱。佛陀为开盂兰盆方便之门,启示众生超拔先世父母的法要,今日吾等佛子,累世宗亲皆得同获利益,更是皆大欢喜。二、六事六度:1. 国际佛光会第二届世界大会将于十月十七日举行,大家可以发心参加,与世界人士结缘(布施)。2. 佛光山将于十月份传授三坛大戒暨在家五戒、菩萨戒,并建水陆法会,希望大家能戒品增上(持戒)。3. 佛光会将于下年度举办“净化心灵新生活运动”,希望大家一起来诫毒品、诫暴力、诫贪污、诫酗酒、诫色情、诫赌博、诫烟害,这些不良习性需要大众忍耐改进(忍辱)。4. 佛光山台北道场即将落成,希望大家发心护持,参加共修(精进)。5. 佛光山禅净法堂将于下半年度开始启用,希望大家都能勤修禅定(禅定)。6. 佛光大学将于十月十七日破土,这是一所佛教所办的社会大学,提供学子进入智慧之门,需要大家明智地支持(般若)。会后,弟子告诉我,在我说话之间,信众共鼓掌四十八次,我想这真是一次皆大欢喜的圆满法会。在法会会场,遇到采风出版社的姚家彦居士,他说:“我以大师的言行语录、文字著作而辑录出书的《星云禅语》,才刚上市数日,现在在金石堂书局已经买不到了,销售已登上排行榜。”我听后直为他高兴,我想,菩萨发心,龙天都会护持。晚上适逢黄丽明居士五十寿辰,为其祈福祝祷。深夜返回寮房,掏了长衫口袋,才想起中午供僧法会圆满后,有一位老婆婆在我步出会场时,冲向前送我一个红包袋,当时也没来得及看,现在打开一看,竟是沉甸甸的黄金手镯、耳环、项链、戒指等。我没有看清楚老婆婆的脸,也不知道她的姓名,实在不知如何处理这些黄金,只好代为捐给佛光大学,作为建校基金吧!信徒发心供养的诚意,最令我感动。经常有人将要供养我的红包放在皮夹中,一年二年都难得找到机会,等到法会结束后,好不容易硬挤上前,终于把红包往我手中一塞,才松了一口气,露出灿然的笑容。我是不喜欢信徒送我红包的,但是看到他们如此诚意,只好接受。那位送我黄金的老菩萨,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是,却留给我无限的感动。九月  二日    星期四负责为佛光大学校地作整地规划工作的中兴工程顾问公司,今早假佛光会“中华总会”会议室作第一次的工作简报。出席的有该公司的协理林功位、副理廖乾荣,工程师朱希山、陈秀如、梁洪波、林哲昌,以及佛光大学筹备处主任慈惠法师、校长龚鹏程教授、“中华佛光会”秘书长慈容法师等人。佛光大学自从校址底定,决定设在宜兰礁溪以后,各项筹建工作随即展开,有关水土保持、环境规划等初期的整地工作,委由中兴工程顾问公司负责。今早十时,该公司的林协理特别带着相关人员到佛光会,作了第一次的工作报告,内容包括:工作计划内容、工作预定进度、工作执行情形、基地自然环境因素、开发的限制状况、空间的需求条件、规划配置初步构想等。为了让我们充分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林协理特别带了厚厚的一叠图片,并配合幻灯片,做详尽的介绍说明。我觉得在今天的社会,一个企业团体想要发展成功,专业知识、敬业精神、工作效率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会中,我也提出一些我对佛光大学的初步规划与构想——1. 校区设计应具备中国式园林规划之美。2. 建筑物不宜过高,以三层楼为宜。3. 现有基地内的溪谷景观良好,可规划为人工湖。4. 将来校区内可采巡回式交通车,以解决校区内道路过长的问题。5. 基于地形因素,图书馆以院系之需求分散配置,待第二期开发时,再规划总图书馆的设置。未来的佛光大学,将因应时代的需要,以培育管理、人文、艺术人才为主,所以它是一所社会化的大学,是佛教贡献给社会的大学。我希望就着校地原有的自然景观,把它建设成一所“森林大学”,以大自然的山光水色来陶冶学生的心性,我相信在一个充满宁静祥和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学生的身心必能得到健全的发展。中午邀约钟荣吉、蔡坤荣、周燕菱小姐见面。钟荣吉等人在佛光会创立之初,便给予许多的协助、帮忙。今天邀约,主要是希望钟先生出面,代为邀请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一贯道等宗教领袖,出席参加即将于十月十七日举行的“国际佛光会第二次世界大会”;同时也邀请钟先生参与筹办佛光会目前正在积极推展的“净化心灵新生活运动”。承蒙钟先生热心,一一应允。晚上七时,在慈照(李武彦)安排下,于荣民总医院的讲演厅做了一场开示。慈照是跟随我三十多年的在家弟子,目前服务于荣总,是X光的资深技师,多年来一直对我的健康十分关心,好几次为了请我到医院作健康检查而跪地恳求。尤其前年我腿伤以后,更不断安排我作医疗与健康检查,他的恭敬与热诚,令我十分感动。今晚的开示,有一百多名医护人员、病患家属参加。我就如何处理生老病死的问题,为大家作了一个小时的开示,会后留下一些时间给大众发问,所提的问题有:1. 如何利用公务闲暇修行?2. 回向的意义是什么?3. 打坐时应保持什么心境?4. 佛教对安乐死的看法?5. 人死后为什么要助念八小时?尽管这是个紧张忙碌的工业时代,但只要有生老病死的问题,大家就懂得要学佛!演讲结束后,连夜驱车赶回佛光山,抵山时已是凌晨三点,望着满天星斗,竟然毫无倦意,只觉宇宙大地,拥抱在怀。夜,好静!星空,好美啊!九月  三日    星期五徒众永霖、满航之母徐褚格夫人,日前往生,告别式前,先安放在佛光山万寿园内的安宁病房(往生堂)。上午,特前往灵前上香诵经。佛光会泰山分会督导许卉吟、新庄分会会长载碧云(新庄市长夫人),及会员吴胜隆、游登瑞、陈玉山、陈顺义、杨碧云、陈树海等人今来山,随缘请大家到法堂一起用自助餐,谈话内容都离不开佛光会。国际佛光会之所以能在海内外各地区纷纷成立分会,都是靠会员们的共识及努力,看到分会会长、会员们的热心,对国际佛光会未来的会务发展,更具信心!由内政主管部门举办的记者参访团,今南下台南、高雄两地,巡视古迹管理维护情形,并拜访捐资兴办慈善公益事业的绩优团体。吴伯雄先生率其属下及记者团一行五十余人,下午四时三十分抵山,吴先生立即前往奉安在万寿堂的陈诚先生灵前上香。陈履安先生也专程从台北南下,在灵前答礼。同行者尚有高雄县长余陈月瑛、高雄市警察局长余玉堂、高雄县警察局长陈嘉隆、高雄县仁武分局局长陈书田。晚六时三十分,在竹林一室以素斋招待大家,餐后并在双园堂和记者们座谈。我首先向大家作简介:佛光山开山已二十七年,这些年来,“佛光山做了些什么?”1. 建立两序现代教团制度。2. 促进佛教国际化的发展。3. 推动佛教文化教育事业。4. 各宗教间的融和与交流。之后回答记者先生小姐们的发问,如:两岸佛教问题、佛教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安乐死、优生保健、出家人可否从政、器官移植)、在佛门工作与在社会工作有何差别?晚十时多,座谈会才告结束。隐约中还可以听到从学院那儿传来的安板声,山上已开大静,但对从事记者行业者而言,现在正是疾笔赶稿开始工作的时候。祈祝这些无冕王,在静谧的夜空下,每天都能写出精彩的报导。九月  四日    星期六昨天,佛光山丛林学院一九九三学年度举行开学典礼,学院设有十个分部,今天则一起在本山举行为期一周的联合讲习会。新的学年开始,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新的面孔,这是学院永保朝气的原因,特在讲习会上,和近千名的学生们开示——同学们又进入一个新的学年,新生们也本着“因求真理登净域,为学佛法入宝山”的心怀,割爱辞亲,来山求学,相信在决定要来山学佛时,内心必萦绕着很多问题。这些烦恼皆源于不了解的关系,等到了解时,对于人生的境界必定会有更宽广的看法,我提出几点来和大家谈谈,以帮助新生对佛门的了解:1. 在家与出家未上山之前,大家过的是拥有父母、亲人、眷属等世俗感情的家居生活,各位已有二三十年的经验,是好?是坏?心中有数。现在来山发心学佛,虽没有出家,但想法和居家生活的人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在家要发增上心,丛林生活则要发出离心。在佛教学院求学读书,院方完全尊重个人的意愿,随个人自由。因此出不出家并不重要,但是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要将佛学作为终身依止、成功立业的基础。佛学院的生活方式和在家完全不一样,大家要将过去的一切习气丢在门外,重新展现一个新的自我,如同一张白纸,让师长们依需要彩绘成画或书写成文,因为“真金仍须红炉炼,白玉还要妙手磨”。一个人要经过多少的磨练考验,才会成金如玉有所成就。有出世心念的人,学道比较容易入门;反之,则不易入道。学佛要有别于世俗的观念想法,过去的生活多往“有”看,现在要往“无”看;过去过的是心外生活,现在要过心内生活;过去以自己为重,现在则要以他人为重;过去重视物质,现在则要重视真理。总之,要将过去的五欲六尘看轻看淡,不要个人而要大众,不要是非而要真理,如此才能将佛法道念提起,进而发菩提心,普利群生。2. 常住与俗家人有来去、生死,常住则接纳十方,永久常在,因此称为“常住”。到学院来求学,学院就是大家的常住,俗家长养我们的色身,常住则长养我们的慧命,慧命的增长要依止常住的蕴育才能成就。有限的生命依存在常住的生活里,要有什么样的想法与认识?首先要将常住看成是自己的家一样,甚至比家还要重要!我常问一些来山学佛或发心出家的人:“佛光山是谁的?”对方的答案往往是:“佛光山是大师您的!”我又问:“如果佛光山是我的,那么你只能算是暂居的过客而已,桃源虽好,终非久留之乡。”怀着寄客的心境在此出家学佛,怎能安心?俗云:“金角落,银角落,不如自己的穷角落。”把佛光山看成是自己的,就能拥有佛光山,能如此才能安住。世界上什么是你的?只要心里能容纳,大千世界都是你的。心中能包容父母兄弟,那么父母兄弟就是我的;包容不下,再亲的手足也形同陌路。因此,大家在此学佛,要肯定佛光山常住是每一个人的,能够如此,任何事都可以容忍,任何委屈都可以接受。佛光山是我的,自然能安住身心。3. 男众与女众社会里男女有别,尤其是正在学佛的人,彼此要尊重不能随便,随便非指男女清净不清净的问题,而是在佛门戒律中,还是要有界限——讥嫌戒,因此基本上彼此要自重,不可轻心,要建立一种除了公事之外,没有必要往来的原则,如此便可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4. 金钱与感情世上每个人追求的目标都不一样,有的追求金钱,但是钱并非万能,一样会有很多烦恼,不能真正解决人的问题。佛教并不是否定金钱,而是要净化钱财!更何况学道者在过多金钱及丰富物质的供养之下,道心不易成长,学道者所要追求的是法财,如真理、众生、常住、因缘……这些财富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缘入佛门修道,要认清“情”是障道因缘,名关利关对一般人而言,还容易通过考验,情关则不易通过。发菩提心学道,要将“情”字净化、升华,对三宝、常住、戒律、自己具不坏的信念,培养对佛陀的感情,学道才靠得住。5. 合群与孤独学院生活要合群,不能孤独,有孤独性格的人,不适合学佛,因为佛道要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众生则成不了佛道。想过清净的生活而一个人住山、闭关、隐居,真的就可以清净吗?世间上没有所谓“清净”地方,热闹场中作道场,只有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清净。佛门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要发菩提心、慈悲心,随缘随分给人方便,但是方便并不是离群索居。佛教传到中国二千多年中,除了隋唐时代非常鼎盛之外,其他时代没落不振,就是佛教徒不讲究发心,不入世,只想一个人独善其身做自了汉,自然没有人弘扬佛法。修道者,有的人不吃万家饭,只吃一家饭,如果入佛门只是为了生活而已,那跟豢养一只狗、一只猫又有何不同?普度众生要发大心,发上弘下化的菩萨心。因此性格孤独者要合群,不可有偏执的思想,不可离群独居,独木不成林,建房子也要有沙、水、泥土等混合,在僧团中,怎可孤独离群?僧团中没有个人思想、个人自由,只有团体思想、团体自由,想要享受特权,与人不同待遇,都是不如法。佛陀讲经四十九年,没有一天是离群生活的,每天都跟大众一起作息。有名的翻译家玄奘大师、鸠摩罗什等人的后半生,几乎都在译经团中度过。四大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峨嵋山),每天都有无数香客朝山;阿弥陀佛的圣号,不知有多少人在称念。佛法在众生身上求,要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人成即佛成,人道不居,如何成佛道?入佛学院来求学,就是要学菩萨学处,学菩萨的觉悟、慈悲、忍耐、智慧、健全与圆满,因此大家应该培养群众性格,不要有孤独个性!在往后几天的联合讲习会上,我预备继续为学生们讲:6. 神通与命运7. 自修与度众8. 宗派与立场9. 政治与宗教10. 精神与物质11. 邪知与邪见12. 是非与得失13. 情绪与安住14. 技艺与前途15. 怨言与不满16. 发心与自了17. 道念与慈悲18. 佛法与商业

前言

世间有情•红尘有爱张亚中过去,我们总认为出家人是独炼其心,自修其行,脱离世间,抛尽红尘星云大师毕生的肝宵辛劳、人间关怀,却告诉我们走进佛光山,不是脱离世间,而是深入世间作为佛光人,不是抛尽红尘,而是走进红尘一本本大师的日记,让我们感受到风尘仆仆,南北奔波,为的是给世间留下大情席不暇暖,东西飘行,为的是给红尘留下大爱在世间,众生是迷惘的在红尘,生命是混浊的世间与红尘生生不息它是必然的劫,但也是永生的机缘全在能否真正看清与面对你我的劫与缘大师的人间佛教,向天地展现着大愿不入世间,如何能解众生的迷惘,结众生的缘不入红尘,又如何能度芸芸众生,化众生的劫一本本日记,记录着大师的大愿它并不只在传播佛理的精奧更在感动众生如何行佛的道不仅要度有缘人要度的是世间红尘所有人你我能得识大师应是五百年共结的缘但你我能得与大师共行大愿何尝不是数生的约定,千年的缘

名人推荐

星云大师写日记的风格,不同于一般人所写的日记,仅是柴米油盐、爱恨情仇等等。他是用“心”去观察世间的千妍百态,更是从“心”的深度去作评论,引导世人向内心世界作深层的探索。《星云日记》所揭橥的真谛,即是要人们以佛在心中的态度,去看问题、提问题和评论问题。也就是明白指出,只要善心所至,即能广度众生。因此,我对《星云日记》是以超脱尘俗的价值观去欣赏的。——中国国民党荣誉党主席 吴伯雄    我非常敬佩星云,因为他是一位最不像出家人的出家人,最不像高僧的高僧。佛教讲“障”,事实上我最怕和出家人或高僧接近,因为他们好像也有“佛障”,高高在上的姿势,使我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慈悲,而我这位基督徒却很喜欢和星云大师接近。——著名作家 柏杨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五百年前是马丁•路德,现在是星云大师。——著名史学家 唐德刚教授    当前这个社会最缺乏的就是令人仰慕的身教与言教;当前社会最需要提倡的就是大我与大爱。《星云日记》正是融合了星云一身的身教与言教、大我与大爱。这套《星云日记》是人生的大书,它不只是个人成长的写照,更是内心深处的省思,它透漏了作者的热心、关心、用心。任何人读了这些日记一定会获得领悟、获得启示。——台湾天下远见文化事业群总裁  高希均

媒体关注与评论

星云大师一生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消除了寺庙佛教和人间烟火之间的鸿沟。这无疑让佛教这一流传了两千五百年的古老宗教,在我们现代的信息社会显示出了新的活力和意义。——凤凰卫视 《文化大观园》

后记

编辑后记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12岁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选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师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会。星云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祖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已在大陆出版8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最初陆续刊登于《普门》杂志“星云日记”专栏,后结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两次出版,共计44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此次岳麓书社出版《星云日记》,分三辑先后推出,第一辑收第1册至第15册,第二辑收第16册至第30册,第三辑收第31册至第44册。各册书名不变,对原版编排格式作了简要调整,极个别文字作了删节处理。此次出版除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外,对有些不便大陆读者阅读的词语用法也作了改订,如原版中“计画”“规画”改为“计划”“规划”,“连络”“连系”改为“联络”“联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径改,不出校记。但原版中专名(人名、地名等)之译名,无论常见或稀见,皆一仍其旧,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为避免转译之误也,读者诸君明鉴。台湾某些与大陆名称相同的大学或文化事业机构,或其他容易产生歧义误解的机构名称等,加引号表述,如台湾“中山大学”“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涵盖全国性称谓的报刊名称,加引号表述,如“《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

内容概要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十二岁礼志开上人出家,1949年赴台湾,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大陆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释迦牟尼佛传》《佛学教科书》《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六祖坛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迷悟之间》《人间万事》等八十余种。

书籍目录

目 录自 序 星 云 /1世间有情•红尘有爱 张亚中 /7热闹场中作道场(1993年9月1日—9月15日) /9接受的习惯(1993年9月16日—9月30日) /75感动的修行(1993年10月1日—10月15日) /123同体与共生(1993年10月16日—10月31日) /179编辑后记 /249

编辑推荐

岳麓书社出版的《星云日记》是星云大师的全套日记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融合星云大师一生身教与言教、大我与大爱,是星云大师人生励志类经典作品的集大成之作,详实记录了大师生活哲学和智慧语录,是一代高僧行仪风范的完整典载。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 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星云日记》也可每册单独阅读,从星云大师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

作者简介

岳麓书社出版的《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这也是星云大师一生所写的全部日记,详细记载了他每日的弘法行程、演讲、活动、心得、计划等,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本书为第25册。


 星云日记25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