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之地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61369241
作者:张剑峰
页数:232页

章节摘录

山居耕读从劈柴运水开始山居需要熟悉几样工具:钁头、砍柴刀、一管竹笔、一孔洞箫或者一架古琴。在中国古代,耕读传家是一切的根本。耕可以格物致知,体察万物;读可以明心。只耕不能通达,只读则不能明道之微妙。中国人的智慧是活的,正如水,左右逢源。一边耕地,一边读书,俯仰之间万物与我合一。在传统农业文明时期,农夫会打铁,还会造房子,农闲时还可以去做小生意。读书时,偶尔把头伸出窗外,看云识天气。他们凭自身的智慧,看初一的天气就知道半个月的天气变化。七十二行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所有的分工都从泥土开始。清晨推开窗,草堂山门外水塘里的水汽刚刚散去,鸟鸣像春天播撒的种子似的,雨后苏醒,一个个蹦出来。我们亲眼见过,那只在草堂筑巢的喜鹊,它在院子里的核桃树下衔起一枚核桃,悠闲地藏在屋脊的茅草丛里。我猜这招它肯定是跟小松鼠偷学的。它不仅聪明还很勤勉,每天会在早饭前啄窗子,叫醒最后一个赖床的人。山中的一天从生火打水开始。清晨,当水面上雾气未散时,早起的人已经打柴归来。懂得住山的人,会在天气尚不寒冷的季节就将松毛收集起来,用来引火。山中山岚云雾往来,四季潮湿,变天的时候,山谷中水汽在空气中上升,生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山中做饭吃饭,经常会被浓密的烟呛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引火的松毛如果没有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则要花费更多时间点火。烧火时,火心要空,会生火做饭,山居的滋味将会变得朴素而绵长。砍柴有季节,凡是取用都应有法度。眼中有柴的人,总能在走路的时候顺便捡到柴。打柴忌讳砍屋子周围的柴。看似遍地是柴,但不是都能做烧柴,松枝宜烧,花椒和竹子则不能烧。劈柴的功夫日渐纯熟,住山才慢慢品出滋味。对于住山者来说,手上长茧是基本特征。很多住山者看起来与山民没有太大区别,除过独居的茅屋山洞之外,有些山居还经常有人来挂单。终南草堂在第一道山门前的木简上刻有山规,每一个入驻草堂的人,都会在山门前稍息片刻,把山规朗读一遍,默记于心。每当有远客来到草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如果体力不够,或者没有经验,则可以不带砍刀,去山林里捡拾被风吹掉的枯枝。每一位住山者都会在离开草堂前,攒一些柴火给后来的人。山中的食物,仅仅是面粉、玉米、土豆、大米,以及各种豆类做成的,菜就是满山遍野的野菜。没有酱油,没有味精,但即便是用泉水煮野菜撒上盐,味道也足够回味。在山中,早饭常常是一碗土豆汤,一碟咸菜,几个馒头。清淡的味道、山野的清香流连于齿唇间,你会不由地笑起来。一位山中隐士在他的茅棚里写道:野菜连根下,松毛带枝烧。山中的野菜能进入釜中的大约有上百种,叶上花是一种树的叶子,叶片中绽放出洁白的花朵,它味道甘甜,是山中岩穴之士的佳肴。另一种叫“糜糜稍”的树叶,可以用来磨成粉做成凉粉,味道也是清甜的,山中人叫它神仙粉。宋朝的时候,终南旱荒,韩湘子为救济黎民,告诉人们食用这种树叶,人们才得以度过饥荒。劈柴运水,在烟火中,一天的时光袅袅而上,生活简单才慢慢知道,除了吃饭、睡觉、劳作,闲中能充实,忙里能偷闲,悠然喝一壶茶已经足够,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成了多余的,过于奢侈容易使人迷失。要获得宁静并且使精神清洁,食物也要做得接近自然,清淡的饮食使人心灵清净。能够嚼着菜根品味出滋味的人才配称得上精神高洁,进而能淡泊名利。明代时,一位山林中的隐士正是嚼着菜根,从容地洞彻世界,留下了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菜根谭》。清洌如水,淡至于无味,人的心灵才足够空旷寂寥,人生也就无限蔚蓝。

名人推荐

淡泊,空无,清贫是一种享受,仙佛洞府的终南山,让修道的人有个精进的地方,终南山的茅蓬生活我也学习。——星云大师读这样一本书犹如沐浴阵阵松风,忙碌的都市人可以在吃饱饭之后推开朝南的窗子遐想——那是终南山的方向,那里有人在替我们坚守着一片古老精神家园。——电视节目主持人 梁冬终南山是中华传统文化本源之山。现在,仍有一些现代隐士在山中修行问道。此书记录了山中地貌和真实隐士故事。读后让人心驰神往。——著名出版人 路金波《问道》和它所分享的终南山田园耕读以及隐居修道生活,是现代人心底里被压抑的梦,同时也是一种生命的智慧。简单、朴素、清洁、是每个人本有的生命状态,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随我一起上终南山。——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个终南山,那里是中国文化的圣地和隐逸的天堂。终南山需要《问道》,当今的中国需要《问道》,为这个浮躁的时代注入一丝可以清静的凉风,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让《问道》更好地生存发展,也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刘绥滨(青城派掌门、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得主)

媒体关注与评论

淡泊,空无,清贫是一种享受,仙佛洞府的终南山,让修道的人有个精进的地方,终南山的茅蓬生活我也学习。    ——星云大师    读这样一本书犹如沐浴阵阵松风,忙碌的都市人可以在吃饱饭之后推开朝南的窗子遐想——那是终南山的方向,那里有人在替我们坚守着一片古老精神家园。    ——电视节目主持人  梁冬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中国有个终南山,那里是中国文化的圣地和隐逸的天堂。    终南山需要《问道》,当今的中国需要《问道》,为这个浮躁的时代注入一丝可以清静的凉风,希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让《问道》更好地生存发展,也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刘绥滨(青城派掌门、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得主)    终南山是中华传统文化本源之山。现在,仍有一些现代隐士在山中修行问道。此书记录了山中地貌和真实隐士故事。读后让人心驰神往。    ——著名出版人  路金波    《问道》和它所分享的终南山田园耕读以及隐居修道生活,是现代人心底里被压抑的梦,同时也是一种生命的智慧。简单、朴素、清洁、是每个人本有的生命状态,如果你愿意,可以跟随我一起上终南山。    ——身心灵作家  张德芬

内容概要

张剑峰,终南山文化行者。2008年于终南山下创办《问道》丛书,并建立传统文化传习基地――终南草堂。2011年出版《寻访终南隐士》,“终南山5000隐士”被多家电视、杂志、报纸报道,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话题。2012年“问道”系列先后推出《道家内证与生命科学》、《寻访武林》,致力于弘扬茶、道、武术等中华传统文化。

书籍目录

辋川寻梦
——王维故居辋川地理寻访
幽幽南山
——终南民间采风
白云出岫
——岩穴之士与终南岩穴地理
山居煮茶
——南山亭茶谭
山居诗钞
高士行迹
山居札记——寻梦桃花源
问道书简

编辑推荐

《问道:终南山•隐士之地》编辑推荐:星云大师、主持人梁冬、出版人路金波、身心灵导师张德芬、青城山掌门刘绥滨、汉学家比尔•波特联袂推荐,中国第一本隐居生活指南,真实记录终南山5000人隐居生活。《寻访终南隐士》作者张剑峰主编,展现白云深处的心灵秘境,重返古老中国精神的秘密家园!远离尘世,发现美好,探访中国最适合隐居的地方!

作者简介

在终南广袤的群山中,生长着松竹,在松竹和岩穴之间住着一些高洁之士,他们栉风沐雨,箪瓢而居;他们出作入息耕读修身……
自古以来的终南山中,茅屋与洞穴之间的炊烟从未断绝,耕读与山居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消失。如今,在大部分人向着越来越拥挤的物质世界涌动的时候,有一些人却守住了终南山中一处处诗意盎然的山野。
分享当代山居生活,阅读他们书写在石头或树木上的文字,你会闻到松针的清香或菜根的味道……


 隐士之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向往隐士的生活,但也只是向往清净,清贫却是不行的,终究还是俗人一个
  •     心向往之。
  •     印刷精美,书香味浓,内容精彩,芥子纳须弥。
  •     封面设计的不错,内容看了更棒,繁忙的生活,静下心看看此类内容的书也是一种享受,一种释怀,一种放松。。。。。。
  •     刚刚收到,配送很快,书得慢慢看。
  •     值得一看。心灵栖息地。
  •     很好的一次心灵之旅,很好的一本书!
  •     问道系列,不论书里内容是否真实,但书的格调很是不错,带人向往仙人的生活
  •     与最初出版的《寻访终南隐士》相比,其用心程度远远不及。不值得推荐。网络文章拼凑罢了。
  •     给现在身处红尘的人们无限向往
  •     山居远没有相像中的浪漫,相反,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     隐士,寻找精神的乐土,“云在青天水在青山”,简单又真实。
  •     书不是很好看,很晦涩
  •     前部辋川寻访很有味道,后面时不时插入诗抄,挺有意思。再后来好像就乱了,只讲终南修行人故事了。
  •     三颗星是给后面关于虚云法师的叙述。
  •     终南向北 心若鸿羽
  •     隱居山林之樂,心向往之而不能,讀此書能安慰一下。
  •     读后,很向往终南山隐士的生活!!
  •     这本书编排有些杂乱,主题也并不明显,像是一部终南山山洞简介,也像是修道人一览,我最喜欢的是煮云草屋。文字还可以,内容有些重复。
  •     看过之前张军峰的《终南山归隐》了解了多位隐士藏身终南山,过着千年前生活,有白云、青松、流水陪伴,让人神往的地方。这次张剑峰同样引人关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人生就是一场修炼,无论是隐士,还是俗人,也都必须不断追问自己最本真的人生命题。
  •     每次翻看,会忍不住一页页看下去,忘了周遭的嘈杂心变得很静,让人远离现实片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