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

出版日期:2013-10-1
ISBN:9787101094309
作者:张志公
页数:257页

书籍目录

一、导言
(一)为什么要研究传统语文教育和教材
(二)为什么要从研究历代的语文教材人手
(三)社会背景和语言文字
(四)对传统语文教育的理解要更全面一点
(五)几点说明——本书与1962年《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的关系
二、初期识字教育和写字训练
(一)集中识字教材
1.《急就篇》及其他
2.《千字文》源流
3.《三字经》源流
4.《百家姓》源流
5.“三、百、千”
(二)另一路识字教材
1.《开蒙要训》及其他
2.杂字——《新编对相四言》及其他
(三)写字训练
(四)经验和问题
1.三项重要经验
2.问题和教训
3.回顾清末的改革
三、识字教育与思想教育知识教育相结合
(一)思想教育和知识教育
1.儿童守则——从《弟子职》到《弟子规》
2.妇女守则——从《女诫》到《女儿经》
3.格言谚语—一从《太公家教》到《小儿语》,到《昔时贤文》
(二)轶闻掌故
1.《兔园册》
2.李翰《蒙求》和王令《十七史蒙求》
3.《纯正蒙求》等
4.《幼学须知》和《龙文鞭影》
(三)历史知识
1.韵语通史——从《史学提要》到《鉴略》
2.多种断代“蒙求”及其他
(四)各科常识
1.《名物蒙求》
2.“新学”——《算学歌略》等
(五)书法训练
(六)经验和问题
1.使用韵语和对偶
2.向阅读教学过渡
3.严重的缺点
四、初步的读写训练
(一)阅读散文故事
1.名物掌故——《书言故事》等
2.人物故事——《日记故事》等
(二)读诗
1.《咏史诗》
2.《千家诗》——“三、百、千、千”
3.《神童诗》等
4.《小学弦歌》
5.经验和问题
(三)属对
(四)语文知识和工具书
1.文字、声韵、语法书
2.工具书
五、进一步的读写训练
(一)阅读训练
1.教材——古文选注评点本、自学读物等
2.阅读训练的原则和要求——“文”“道”不可偏废
3.阅读训练的方法——要求熟读、精思、博览
(二)写作训练
1.一般写作训练的原则——“词”“意”并重
2.作文训练的步骤——先“放”后。收”
3.作文训练的方法——多作多改
4.从模式到程式化——八股文

参考引用书目
附录
1.关于改革语文课、语文教材、语文教学的一些初步设想——从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再认识谈起
2.试谈《新编对相四言》的来龙去脉
蒙学书目
书影

作者简介

《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针对张志公先生语文教育的思想来源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并从总体上概述张先生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式。
第二部分是张志公先生的旧作,按照传统语文教育的四个步骤——集中识字、识字教育、读写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逐一整理和评介了历代蒙学语文教育的教材和方法,系统地总结和探讨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教材和方法,系统地总结和探讨了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和问题。


 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最初,接触张志公先生这本书,不叫这个名字,应该是1962年出版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的角落里找到的。后来,又看了一遍1992年电子版的《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曾经发愿系统梳理一番,传统语文教育中的精华,但后来发现这番梳理,实非个人所能胜任,不禁对张志公先生又多了几分敬意。前些天知道了这本书在2013年再版后,马上买了一本,又重新温习了一遍,感慨依旧。不禁找出了当年半途而费的旧文,作为消灭此书零评论的砖头。 写在前面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中国融入世界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融入世界既是机遇也是危机。的确世界的范围正在缩小,贸易的全球化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无限的商机,但在我们融入世界的同时也要承担被世界同化的风险。这种风险体现在文化上尤其严重。 有的学者认为这种风险是子虚乌有的,他们提出中华民族历来是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所以不会出现这种风险。但这种说法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文化历来是由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单向交流。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单向的交流曾经多次出现,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唐代文化的繁荣、元代文化的发展,清代的满汉融合等等都验证了这个单向的交流规律。这就意味着我们如果现在讲与世界的交流时不能不先分析一下,我们现在是属于文化的强势状态还是属于弱势状态。当这个问题明确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时,其答案也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处在弱势状态。之所以处在弱势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点就是教育的断层使得中国文化的发展出现了断层。为了改变文化上的弱势,就必然需要我们重新认识自身的文化建设。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想避免在融入世界过程中被同化的可能性,就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民族性。这个民族性并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含义,而且更应该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行动上。 由于不同国家在文化基础上的区别主要是在语言和文字上,所以语文课程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主要责任。但语文课程由于百年来的历史原因和认识原因并没有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主要责任,甚至对西方教育模式的沿用已经使得语文在实际的教学中失去了重要的文化传承的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遗憾。为了解决这种语文课程的断层,重新找到符合汉语特殊属性的教学方式,就必然要对传统语文教育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虽然我们距离完全废弃传统语文教育已经百年,在了解传统语文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困难,但幸而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而且张志公先生在书中严谨务实的研究作风和深入细致的思考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宝贵经验。张志公先生这本书第一版是在1962年出版的,书中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梳理和思考现在看来非常有价值。只是限于当时人的思想认识和社会情境,对有些内容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肯定。这次研究就是想使用更加科学的眼光去了解、去分析古人留下的教学遗产,力争为语文找出一条“回家之路” 在此我们不得不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下基本的研究原则。以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的主要研究为基础,使用现代的先进理论予以结合,力争发掘传统语文教育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良好经验和教学形式。在这里借用新儒学的代表人物冯友兰先生在《与印度泰戈尔谈话》一文中对东方文明的研究方法,“我觉得东方文明无论怎样,总是该研究。为什么?因为他是事实。无论什么科学,只能根据事实,不能变更事实。我们把事实研究之后,用系统的方法记述他,用道理去解说他,这记述和解说,就是科学。”在这里冯先生谈的是哲学,但我想也适用于传统语文教育。 最后,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同仁一起来加入这个艰辛而枯燥的行程。同时,由于个人的能力有限在研究过程中的失误在所难免,也希望各位老师的批评与指正。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呕心沥血,筚路蓝缕,却无人倾听,令人唏嘘。
  •     就想知道底下那篇泪流满面的书评到底在说些啥?
  •     就算不太感兴趣, 但是被这治学态度都感动了……
  •     没感觉
  •     这么好的一本起来居然评分不足,好吧,待我重读几遍,再一次感叹自己学识的平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