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女女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7508724218
作者:汪忖芝
页数:421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看山是石头,看水是血浓  1.父亲从堡子上掉下去了  十一岁那年,我和奶奶坐在院畔的槐树下,听奶奶讲着古经(地方语,故事)时,一个人在坡口吆喝道:“方家奶奶,秀秀爹从堡子上掉下去了,赶快去救人啊!”  奶奶大吃一惊:“从堡子上掉下了?啥时候?”  这个人喊道:“刚才来,我听见旺子村人在吆喝,赶快来给你报信。”  送话的人叫邹维福,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虽不是我们村上人,可是一个公社的。我们这个公社叫彭阳公社。他是彭阳公社解家沟人,和我们青龙村隔了两条大沟。如果转塬走,大约得走二十几里路。虽然隔着村,但我们经常能见到他。一是他喜欢到我们青龙村来跟集,在集市上摆个小摊,配钥匙,卖火石等日用品,人都称呼他为“邹货郎”;二是他还能演节目,当个老头、说个快板什么的。一次,他在公社参加演出,那晚人山人海,邹维福可能见场面太大了,在说快板时竞忘了台词,摔打着快板在戏台上来回走动,一句也说不上来。

前言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六部门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系列公益文化活动之一:百部农民作品陆续出版了。首批推出的20部不同体裁的作品,记录着农村改革30年的雨雪风霜,散发着神州广袤大地的泥土芬芳,令人为之振奋120部图书中,有农民作家的小说14部,农民诗歌、散文、剧本、民间故事选各1部,农民书画集两部。这些不同体裁、不同门类的文学艺术作品,从不同侧面忠实记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通过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我们不仅看到了30年来在我国农村发生巨变的现实,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还看到了在物质方面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已经开始了新的精神文化追求。在新中国的创作史上,还很少有过这样全方位展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的集群式作品;在新中国的出版史上,也很少有过这样成规模出版的农民作者的系列佳作。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这些作品的集中出版就不容小觑。  这些农民作家艺术家笔下的作品是当代农民记录农村改革开放历史、倾诉自己人生体验的作品,视角独特,意义不凡。30年的改革风云,是一个民族凤凰涅槃的整体记忆,是一个国家天翻地覆的历史嬗变,它的伟大贡献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尤其是它镌刻在丰饶沃土、广阔农村的深深履迹,更让我们叹为观止。今天,这些农民作品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巨变的现实——从北国的山村到南国的水乡,从西部的黄土高坡到东部的新兴市镇,30年的改革使中国农村换了人间,新一代农民正英姿勃发地前行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农民作品还让我们理解了巨变的深度内涵。他们诉诸笔墨,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言说自己的喜悦,勾画自己的憧憬,抒发自己的感喟,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些作品是改革在场者农民自己的切身感受。  首批出版的20部图书也是中国农民表现自己独特审美追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的作品,风格是质朴的,文本是厚重的。作者特殊的精神站位和农村丰富的文学资源,彰显出农民创作一种独特的审美效应。作品自然流露出的乡土色彩,朴素乡音土语的恰当运用,也是这些作品的一个亮点。  “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意义重大,新农村建设的蓝图非常动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翼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民。了解农村、熟悉农民的这些作者,他们所创作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农民读者喜闻乐见。因此,只有农民作者队伍壮大了,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才可能持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可能获得绵绵不绝的文化原动力。而帮助他们提高创作水平,则是专业作家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本次活动中,许多作家和农民作者结成帮扶对子,热心辅导农民作者的创作。这既提升了农民作者的文学水准,又使作家自身获取了鲜活的生活素材,创作的艺术灵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真正实现牵手双赢。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添一份力量,中国作协还将把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同时,中国社会出版社大力发现、培育、扶持农民作者,挖掘、抢救、保护农村民间、民俗文化精品,出版百部农民作品,为新农村建设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更是一项意义非凡之举措,我很高兴应邀为之作序,更看重这些农民的作品本身即是镌刻在农村丰饶大地上的改革履迹。

媒体关注与评论

  独特的生活,奇特的视角,鲜活的人物; 作者用心血、泪水和智慧耕耘出这片神奇的、仅属于自己的“文学特区”,每个读者走进来都会惊叹不已。   ——上海著名文学蝙辑、评论家 张斤夫 作品透过两代“女女”的魂魄和对美的追求,体现出了他们充满原始生命力的激情和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持有的希望,带出了西北农村妇女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刻画出了她们特有的善良、宽容、质朴、勤劳和坚韧的品质。戏剧冲突自然而密集,叙事充满张力。尤在语言方面,语言的个性化、生动化是少见的,展示了黄土地的地域风情、地域文化的特色,很有味道。  ——中央电视台著名文艺评论家 李准 《黄土女女》叙述节奏徐疾得当,通过一家人心灵的微妙变化,折射出中国农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的变迁,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农民30年的精神史!作者写得沉重、厚重、深重,文笔扎实有力,细节描绘绵密而质底辉煌,人物性格逻辑坐得很实,遵循坚实的生活依据,这一切得之于作者厚实的生活底子……   ——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副编审 孙见喜 这部集中反映庆阳民俗、民间文化,特别是富有浓厚地域特色的黄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文学作品“黄土女女”已被注册成商标,期待以此来挖掘具有甘肃印记的“中国女红”教育资源。  ——记者郭兰英新闻报道

内容概要

  汪忖芝,1966年出生于甘肃省庚阳市西峰区彭原乡邵寺村一个农民家庭,仅念了5年书就辍学。在20多年的自学和奋斗中,出版了以《挣钱》、《黄土女女》为代表作的近120万字的小说。2008年3月15日,根据其小说《黄土女女》改编的2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在作者的家乡庆阳市拍摄。这部电视剧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等几家单位联合打造,将在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看山是石头,看水是血浓父亲从堡子上掉下去了在黑漆漆的夜里,我看见了很神奇的东西心系女红我听到了一个新鲜的词——“民间艺术大师”山体滑坡了有人勒了羊的睾丸新娘跑了,爹被娶走了姑娘的心里有几十几道弯梦断桃花塬一条锁锁挂在了我的脖子上瞅你瞅得眼仁仁疼妹妹身上有朵花第二章 石山不如男人骨,水流不是女人情一个双耳又短又尖的家伙眼睛一乜一乜地看着我夜半,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五尺长的辫子。我家来个长得像“济公”一样的男人公公踩塌了人家的鸡窝你知道蚂蚁拉木锨是怎么回事吗墙上挂着一件黑大衣城市人抢劫了我家的日子第一次获奖他把我心上的肉割去卖了在“枪林弹雨”中,我走出了会场羊肚肚手巾山道道红第三章 山尖尖上搁不住老棺材,混水沟里飘来了五彩线他来了,像个登场的模特,惊艳,抒情,光芒四射给棺材上绘画时,奶奶哭了他把我拧了一个圈儿深圳啊,你是弟弟心中的梦一股新鲜的风吹进了山村赤冠黑鹇,你是什么妹妹走啊走,走不到你跟前气得奶奶心口口疼我穿越了他心灵的隧道袅袅的二胡声在村里回荡家里变了,村里乱了你的猪把我的猪耳朵咬烂了我的人把他的人打了山沟沟里的风,钱眼眼里的火第四章 水在山中转,山在水里哭奶奶心中的“月月灯”我像燎疳似的燎着女儿“螃蟹耳枕”与“一无所有”山脊上的皮影人在“敲碗叫魂”中,我试图挖掘精神的底蕴我也要让鸡生蛋,蛋生鸡我的眼前伸来了像画张一样的世界我的精神导师魂归西天冬日的太阳照在了我的门前家家户户亮红灯,十二生肖扭秧歌在展销会上,一个来自台湾的老人泪流满面在绣金匾的旋律中,我越走越远后记

编辑推荐

  民俗到底向我们揭示怎样的文化密码  这部反映陇东民俗的奇书,出自甘肃农家女汪忖芝的创作  首次以命运生态的形式讲述中国女红故事  《黄土女女》已被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  小小香包深藏的恩爱情仇  薄薄剪纸剪出的骨肉生态  绵绵针线绣出的世纪壮歌  奶奶说,有爱就有过日子的信心  就像窗前的油灯灯  需要点燃的火苗苗  奶奶说,有爱就有了一切

作者简介

《黄土女女》已被改编为20集电视连续剧。方秀秀从小承传了奶奶的剪纸和刺绣艺术,她和奶奶一样身怀绝技,但生活给予她的却是种种磨难。但这个庆阳女子始终不放弃不抛弃,勇敢直面人生。在她的带领下,轰轰烈烈的民俗产业形成了,那些富有特色的刺绣、剪纸和香包产品打入了国内,走向了国际市场。作品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巨变与农民的人生及其命运的深度关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社会的进程和农民在社会发展中的精神风貌。 这部以改革开放30年为背景,以陇东高原青龙村为故事发生地,以庆阳特色的刺绣、剪纸等民间工艺品为切入点的长篇小说是陇东地区民风、民情和社会各个时期农民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的全面展示.是当代农民的精神史。

图书封面


 黄土女女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很故乡地景、很故乡地人、很故乡地事,读起来还是蛮亲切的。作为黄土庆阳的一个民俗文化和人文的记忆,作品本身已经是开创性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