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草根谈

出版日期:2015-6-1
ISBN:9787534975646
作者:王德康
页数:749页

内容概要

"王德康,六代世医,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注册执业药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45年。
曾师从北京协和医院祝谌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3医院李士峰、王春华、陈仁。河南中医学院庞青治、王子平,河南省人民医院潘延坤,开封地区名医赵琛等。
擅长辨证施治经、带、胎、产等妇科疑难杂症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等。
发表医学论文多篇,编著有《土单验方报》、《一德堂济世锦囊》、《嵩山秘验方》、《赵琛医疗经验》、《养生荟萃》、《长寿宝典》、《德道》等。
"

书籍目录

"内科
第一章 传染病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 肺结核
第四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第五节 慢性肝炎
第六节 寄生虫病
第七节 破伤风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第三节 肺气肿
第四节 肺炎
第五节 肺脓肿
第六节 胸膜炎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高血压
第二节 冠心病
第三节 心律失常
第四节 心肌病
第五节 心包积液
第六节 心力衰竭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胃炎
第二节 消化道溃疡
第三节 胃脘痛
第四节 结肠炎
第五节 肝硬化
第六节 慢性胆囊炎
第七节 胆石病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泌尿道感染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三节 慢性肾炎(含肾病综合症)
第四节 肾囊肿
第五节 泌尿道结石
第六节 尿白(膏淋、白浊)
第七节 尿血(精囊炎)
第八节 瘀胀
第九节 顽固性口渴症
第六章 血液系统病
第一节 贫血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第三节 微量元素缺乏症
第七章 新陈代谢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
第二节 肥胖病
第三节 高脂血症
第四节 痛风症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第二节 面瘫
第三节 癫痫
第四节 痛证
第五节 麻木
第六节 震颤症
第七节 重症肌无力
第八节 低血压
第九节 眩晕
第十节 汗证
第十一节 骶坠
第九章 精神系统疾病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第二节 老年性痴呆
第三节 癔症
第四节 神经衰弱
第十章 体质因素病 (含虚劳)
第十一章 男性病
第一节 阳萎
第二节 遗精
第三节 早泄
第四节 不射精(强阳)
第五节 男性不育症
第六节 前列腺炎
第七节 前列腺增生病
第十二章 肿瘤
第一节 癌症发生的原因
第二节 癌症的早期信号
第三节 不同癌症的早期信号
第四节 癌症的治疗
第五节 中医中药治疗
第六节 中医其他疗法
第七节 生物治疗
外科
第一章 疮疡感染
请注意:用款下的腮腺炎等内容一到那里了?
目 录
第一章 疮疡感染 2
一、概述
二、用药凡例
三、分期选方
第一节 痈 2
一、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三、下颌蜂窝织炎
第二节 疖 16
第三节 疔 16
第四节 有头疽
第五节 化脓性骨髓炎 24
第六节 淋巴结结核 26
第七节 深部脓疡 31
附1:外用药的配制方法 67
一 药粉的配制要领 67
二 膏药的熬制要领 68
附2:常用膏药 69
附3:简易疡科包 74
第二章 外伤病(理、化、动物伤) 31
第一节 外伤出血 31
第二节 跌打损伤 34
第三节 骨折 36
第四节 烧伤 36
第五节 冻疮 42
第六节 动物伤 45
第三章 筋伤病 47
第一节 落枕 47
第二节 颈椎病 47
第三节 腰痛 48
第四节 良性关节炎 49
第四节 风湿性关节炎 52
第五节 骨性关节炎 52
第六节 坐骨神经痛 55
第七节 游走性疼痛 57
第八节 软组织扭伤 58
第四章 溃疡及瘘管 60
第一节 褥疮 60
第二节 慢性下肢溃疡 61
第三节 足跟慢性溃疡 64
第四节 无名水肿 65
第五章 周围血管病 65
第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骨疽) 65
第二节 血拴性静脉炎(静脉曲张) 66
第三节 无脉症 67
第六章 急腹症 79
第一节 阑尾炎 79
第二节 肠梗阻 82
第三节 胆道蛔虫症 85
第四节 胆道感染及胆结石 86
第五节 泌尿系结石 87
第七章 生殖系统疾病 88
第九章 肛门病 92
一 痔疮 92
二 肛瘘 100
三 肛裂 102
四 脱肛 102
五 肛门痒 105
第二章 外伤病(理、化、动物伤)
第一节 外伤出血
第二节 跌打损伤
第三节 骨折
第四节 烧伤
第五节 冻疮
第六节 动物伤
第三章 筋伤病
第一节 落枕
第二节 颈椎病
第三节 腰痛
第四节 良性关节炎
第五节 风湿性关节炎
第六节 骨性关节炎
第七节 坐骨神经痛
第八节 游走性疼痛
第九节 软组织扭伤
第四章 溃疡及瘘管
第一节 褥疮
第二节 慢性下肢溃疡
第三节 足跟慢性溃疡
第四节 无名水肿
第五章 周围血管病
第一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骨疽)
第二节 血拴性静脉炎(静脉曲张)
第三节 无脉症
第六章 急腹症
第一节 阑尾炎
第二节 肠梗阻
第三节 胆道蛔虫症
第四节 胆道感染及胆结石
第五节 泌尿系结石
第七章 生殖系统疾病
第八章 肛门病
第一节 痔疮
第二节 肛瘘
第三节 肛裂
第四节 脱肛
第五节 肛门痒
下册
妇科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妇女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 妇女的病理特点
第三节 妇科病的诊断要点
第四节 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第五节 体格检查
第六节 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与治疗
[附] 德康国医堂门诊表式病历(由印刷厂重新设置)问
第七节 妇科病治法概要
第一章 月经病
第一节 月经周期失调
第二节 月经经期失调
第三节 月经经血失调
第四节 闭经
第五节 排卵期子宫出血
第六节 卵巢早衰和无反应卵巢综合症
第七节 经期前后多发症
第八节 绝经过渡期综合症
[附] 月经病常用中成药
第二章 带下病
第一节 外阴炎
第二节 外阴瘙痒
第三节 外阴白色病变(外阴营养不良性疾病)
第四节 非特异性阴道炎
第五节 滴虫性阴道炎
第六节 霉菌性阴道炎
第七节 萎缩性(老年性)阴道炎
第八节 细菌性阴道病
第九节 子宫颈炎
第十节 盆腔炎性疾病
第十一节 盆腔瘀血综合症
第十二节 性传播疾病
[附] 妇科炎症治疗室开展项目简介
第三章 妊娠病
第一节 先兆流产
第二节 习惯性流产
第三节 早产
第四节 不全流产
第五节 异位妊娠 宫外孕方
第六节 妊娠剧吐
第七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第八节 母胎血型不合
第九节 胎位异常
第十节 羊水过多(子肿)
第十一节 羊水过少
第十二节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第十三节 妊娠合并症
第四章 产后病
第一节 产后恶露不绝
[附] 谈谈“生化汤”
第二节 产后腹痛
第三节 产后发热
第四节 产褥中暑
第五节 产后尿潴留(尿失禁)
第六节 产后缺乳
[ 附] 回乳
第七节 产后血栓性静脉炎
第八节 产后便秘
第九节 产后关节痛
第十节 产后胃脘痛
第十一节 产后抽搐
第十二节 产后腹泻
第十三节 产后口渴
第五章 妇科杂病
第一节 女性不孕症
第二节 女性性功能障碍
第三节 阴冷
第四节 阴吹
第五节 梦交
第六节 蝴蝶斑
第七节 痤疮
第八节 特发性浮肿
第九节 癔病(歇斯底里)
第十节 吊阴痛
第十一节 骶骨坠痛
第十二节 子宫脱垂
第十三节 卵巢囊肿
第十四节 子宫肌瘤
第十五节 宫颈癌
第六章 乳房疾病
第一节 乳汁溢出症
第二节 急性乳腺炎
第三节 乳裂
第四节 乳腺增生病
第四节 乳房纤维腺瘤
[附] 妇产科常用英文缩写

皮肤科
第一章 化脓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疮(黄水疮)
第二节 毛囊炎
第三节 甲沟炎
第四节 丹毒(火丹)
第二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足癣
第二节 手癣
第三节 头癣
第四节 甲癣
第五节 体癣
第六节 阴癣
第七节 花斑癣
第三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带状疱疹(缠腰火龙)
第二节 单纯疱疹
第三节 疣
第四节 疥疮
第四章 神经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皮肤瘙痒症
第二节 神经性皮炎
第五章 过敏性疾病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结节性红斑
第三节 慢性湿疹
第五节 天疱疮
第六节 单纯糠疹
第六章 汗腺及皮脂腺疾病
第一节 汗斑
第二节 出汗不良症
第三节 手汗
第四节 脚汗
第五节 痱子
第六节 脚臭
第七节 腋臭
第八节 酒糟鼻
第九节 痤疮
第七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手足皲裂
第二节 鸡眼
第三节 胼胝
第八章 色素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癜风
第二节 黑痣
第三节 雀斑
第九章 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银屑病
第二节 鱼鳞病
第十章 毛发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发
第二节 斑秃
第三节 脂溢性脱发
第四节 虚劳脱发
第十一章 甲病
第一节 甲剥离
第二节 甲病
第三节 甲下血肿
第四节 手足逆剥
第五节 灰指甲
第十二章 囊瘤性皮肤病
第一节 坐骨结节囊肿
第二节 腱鞘囊肿
第三节 血管瘤
第四节 脂肪瘤
第十三章 原因不明的皮肤病
第一节 硬皮病
第二节 皮肌炎
五官科
第一章 眼科疾病
第一卷 麦粒肿
第二节 霰粒肿
第三节 睑缘炎
第四节 泪囊炎
第五节 结膜炎
第六节 角膜炎
第七节 电光眼炎
第八节 眼肌痉挛
第九节 弱视
第十节 近视
第十一节 远视
第十二节 夜盲症
第十三节 产后视物昏花
第十四节 乌珠疼
第十五节 视物变形
第十六节 青光眼
第十七节 白内障
第十八节 玻璃体出血
第十九节 前房积水
第二章 耳科病
第一节 外耳道疖肿
第二节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三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四节 耳内出血
第五节 耳道异物
第六节 耳鸣
第七节 耳聋
第三章 鼻病
第一节 鼻道炎
第二节 单纯鼻炎
第三节 过敏性鼻炎
第四节 鼻窦炎
第五节 鼻息肉
第六节 鼻出血
第四章 咽喉病
第一节 急性扁桃腺炎
第二节 扁桃腺周围脓肿
第三节 急性咽炎
第四节 慢性咽喉炎
第五节 喉炎
第六节 误服金属物
第五章 口腔病
第一节 口中异味
第二节 复发性口腔溃疡
第三节 多型渗出性红斑
第四节 疱疹性口炎
第五节 白色念珠菌病
第六节 唇炎
第七节 舌肿
第八节 舌裂
第九节 舌出血
第十节 舌下腺炎
第六章 牙病
第一节 牙龈炎
第二节 急性牙周脓肿
第三节 慢性牙周脓肿
第四节 急性牙槽脓肿
第五节 智齿冠周炎
第六节 下颌骨骨髓炎
第七节 坏死性龈炎
第八节 坏疽性口炎
第九节 过敏性牙疼
第十节 龋齿疼
第十一节 牙龈出血
第十二节 牙齿松动
第十三节 拔牙
临床医学100悟
第六卷 临床感悟
目录
1学好“中医基础理论”是打开中医之门的金钥匙
2师承是快学中医的捷径
3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总纲领
4衷中参西,是出成果的一条道路。
5西医学习中医的诀窍
6高度重视体质因素。
7健康长寿的三大要素
8心态好是防病的关键
9无病防病,有病防变。
lO发现疾病征兆,掌握转变规律。
l1扶正是治病的法宝
l2最好的治法是锻炼。
I3营养是最好的药物
I4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法
15泻下排毒是多种疾患的克星。
l6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I7男女的异病同治
l8外病内治,内病外治。
19有钱难买老来瘦。

20女子以肝肾为本
2l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可导致多种妇科疾病
22发挥中医优势,克服激素、抗菌素弊端,提高治病疗效。
23刮宫过度导致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
第二节 “法”悟
l汗法治疗破伤风
2泻下药治疗完谷不化。
3胆囊炎的主要治法是通便。
4温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5骨盆寒冷的中医治疗。
6温肾法是治疗膈肌痉挛的主要方法。
7清热安胎法不适宜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
8感冒不解表。
9有汗发热的治法。
lO补益可减肥
11补益可降压
I2补益治疗贫血
I3大补治疗胎位不顺
l4补肾治疗瘀胀症
l5补脾益肾治疗结缔组织疾病
16补、固五脏治疗多汗证。
l7老年病的治疗原则。
l8心脑血管病用同一个方剂。
l9保管九法
20 症状繁多的脑震荡后遗症以活血为主。
21 治疗崩漏的三结合
22安胎诸法
23破法治疗喉科急症。
24外洗方治疗痔疮。
26意念“旋转”治疗失眠症。
27转腹法治疗便秘。
28热熨法的临床应用
29拔罐治疗椎间盘脱出
30耳穴贴豆治耳呜。
31治咳药也治泻。
32治不寐不一定运用安神药。
33利尿能治渴顽固性口渴证
34利尿治疗眩晕症。
35胃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的内病外治
36完带汤一方多用
37熬制膏药绝招及水银入药方法。
38分期、分时用药
39血瘀崩漏症的四步治法:
40点刺治疗化脓性扁挑腺炎
41内病外治。
第三节 方悟
1紫白大补阴丸治愈肺结核空洞咯血。
2桃红六味地黄汤治疗舒张压升高。
3凉膈散治疗胸闷证
4十枣汤治疗完谷不化
4调经诸方的应用区别
5鱼腥败酱虎楼汤的临床应用。
6圣愈寿胎丸治疗羊水过少
7 ABO的中医治疗
8参芪益枳生化汤广泛应用于产后病
9得生丹(减抗汤)治疗精子不液化
l0补肾调冲汤治疗精子活动力下降
1I芍柴脂六味地黄汤治甲病。
l2土单验方,疗效显著。
I3祖传膏药
l4内外结合治愈慢性骨髓炎
l5儿科散剂之临床应用。
第四节 药悟
1不要过于强调中药的色、味归经。

2按现代药理研究应用中药与辩证施治应用中药相结合。
3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高效、易得、价廉的中药。
4甘草号称国老,应用广泛。
5五味子类甘草,调诸药而解百毒
6羊肉治阳痿。
7大黄是长寿药。
9马钱子治疗心脑血管病、结石症、囊肿等
lO多糖产生的渗透压治疗食道癌饮食不下。
l1麦麸的功效。
lO白津类药的抗过敏作用。
l2治痤方理探讨
l3熘油的脱敏作用。
l4痔肿消
l5蛋黄油的临床应用
l7单方效无穷。
第五节 中西贯通。
1 “亡阴”“亡阳”不是绝症。
2发作性头晕用交感神经兴奋药。
3高度重视水、电解质平衡。
4末梢神经炎疗程不短于3个月。
5中药通经优于黄体酮?
6强心药的应用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详细目录及记忆方法
第一章 传染病
第一节 感冒
一、感冒的发病机制
二、感冒的辩证要点
1.辨涕
2.辨汗
3.辨寒热
4.辨兼证
三、治疗感冒取效关键
1.掌握分寸,中病即止。
2.清热之法,贯穿始终。
3.区分轻重、部位、新久。
4.因时选药,因人制宜。
1.预防感冒
(1)祛邪:白虎菊丁汤
白(大白)虎(虎杖)菊(野菊花)丁(紫地丁)汤
(2)扶正:油蛋糖盐汤
油(芝麻油)蛋(鸡蛋)糖(白糖、冰糖)盐汤。
2.轻型感冒
(1)风寒型:白菜砂糖葱姜汤
(2)内热外寒型:白虎菊丁荆防汤。
白(大白)虎(虎杖)菊(野菊花)丁(紫地丁)荆(荆芥)防(防风)汤。
(3)风热型:白虎菊丁清解汤
白(大白)虎(虎杖)菊(野菊花)丁(紫地丁)清解(薄荷叶 蝉衣 生石膏 甘草)汤
(4)伤食型:山神香醋汤
山(山楂)神(神曲)食香(藿香)醋。
(5)表湿型:紫萍汤
(6)流行性感冒:白虎菊丁达原饮
白(大白)虎(虎杖)菊(野菊花)丁(紫地丁)达原饮(厚朴、黄芩、 白芍、 知母、草果仁、甘草。)
达原饮用朴槟芩,白芍知甘草果仁,邪伏膜原瘟疫发,疏泄宣壅急先行。
1)表里型:防风通圣散
2)三阳(太阳、少阳、阳明)型:黄解元禹壳汤
四黄(黄芩、黄连、黄柏、大黄)三解(表荆防,里知黄,半表里,小柴胡汤。)园(元参)鱼(禹孙即泽泻)壳(枳壳)汤。
3)华盖(升降失常)型:升降散
升(升麻)降(大黄)散,僵(僵虫)黄(片姜黄)衣(蝉衣)。
4)胸膈型:凉膈散
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竹叶蜜煎疗膈热,中焦燥实服之消。
6)胃肠型感冒:藿香正气汤
4.虚感:
(1)气虚型(反复感冒):玉屏风汤
(2)血虚型(久感不愈):归芍桂姜甘草汤
归(当归)芍(白芍)桂(肉桂)姜甘草汤。
(3)阴虚火旺型:六味地黄丸
(4)阳虚型:加桂玉屏附子理中汤
加桂(桂枝)玉屏(黄芪、防风、白术)附子理中(附子、甘草、党参、白术、姜)汤。
(5)男性精亏表虚型:姜苏玉屏熟牛肉汤
江(生姜)苏(苏叶)玉屏(黄芪、白术、防风)熟(熟地)牛(怀牛膝)肉(山萸肉)汤。
(6)女性经期易感型:小柴胡汤加味
(7)正虚邪恋型:地丹花楂补中汤
地(地骨皮)丹(丹皮)花(密二花)楂(山楂)补中汤。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一、湿热痢:
1。基本方:归芍楂花三黄汤
湿热痢糖山楂,三黄(黄芩、黄连、大黄)连翘榆二花,归芍活血护肠壁,香枳调气痢疾除。
2.偏方:杨马楂卧车汤
洋(大杨花)蚂(马齿苋)蚱(山楂)卧(地锦草)车(车前草)汤。
二、瘀滞痢:归芍汤
瘀滞痢,重归(当归)芍(白芍),白(大白)萝卜(萝卜子)干(甘草)十(枳实)辆车(车前子)。
三、疫毒痢(阿米巴痢疾):香连苦参楡翁汤
香(木香)连(黄连)苦参渔(地榆)翁(白头翁)汤
四、虚寒痢(噤口痢):姜草附椒汤
姜炒(甘草)麸(附子)焦(花椒)汤。
五、久痢:车术两皮糖米汤
车(车前子)术(白术)两皮(石榴皮、椿根白皮)糖(红糖)米(小米)汤
附:辨病治痢
(1)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期:木耳散
(2)结肠粘膜溃疡期:薏地石姜汤
一(薏苡仁)地(地榆、地骨皮)湿(赤石脂)姜(炮姜)汤。
(3)肠壁增厚期(噤口痢):糖枣花胡胃风汤
糖(红糖)枣(枣树皮)花(白花蛇草)胡(胡桃)胃风汤。胃风汤:胃风十全大补汤,去熟肉蔻附米姜。
第三节 肺结核
一、活动型:紫白大补阴汤
紫丹参、白芨加大补阴汤(大补阴汤相火衰,地黄龟板合知柏。)
二、空洞型:百白参粉汤
百(百部、百合)白(白芍、白芨)参(沙参、元参)粉(钟乳粉、珍珠粉)四对汤
三、结核慢病缓治方:龟鳖芨冬丸
第四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一、热重于湿型:
1.经验方:退黄汤(白虎蒿酱仙仁平姜汤)
白(大白)虎(虎杖)好(茵陈蒿)将(败酱草)仙(焦三仙)人(三仁:薏仁、杏仁、蔻仁)平(平胃)姜汤
2.传统方: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治黄疸,栀子大黄合成方。
3.单方:白虎蒿酱玉栀汤
白(大白)虎(虎杖)好(茵陈蒿)将(败酱草)玉(郁金、玉米须)栀(栀子)汤。
二、湿重于热型:茵陈五苓散
三、湿热并重型:银翘散
银翘散治温热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拮芦根清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第五节 慢性肝炎
一、肝郁型:金佛汤
玉(郁金)金(金樱子)佛(佛手)面前,两壶(柴胡 元胡)三柱香(木香 香椽 香附)。
二、肝瘀型:归芍二金三甲散
归(当归)芍(赤芍)二金(郁金、鸡内金)三甲(穿山甲 鳖甲 龟板)散。
三、肝虚型:补肝汤。
四物(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羌(羌活)防(防风)汤。
四、肝热型:石龙芍羊汤。
十(石决明)龙(龙胆草)十(白芍)羊(羚羊角)汤。
五、脾呆型:退黄汤(白虎蒿酱仙仁平姜汤)
六、脾气虚型:加芪减夏香砂六君子汤
七、脾热型:生脉蒲地花甲汤
生脉(人参、麦冬、五味子)蒲(蒲公英)地(生地)花(金银花)甲(鳖甲、内金、元胡、麦芽、神曲代替穿山甲)汤。
八、肾阴虚型:去楝加金一贯煎
九、肾阳虚型:附理八仙长寿汤
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子为八仙长寿丸。
第六节 寄生虫病
一、蛔虫病:使君楝乌汤
二、胆道蛔虫病
1.气滞型:安蛔汤
安蛔二白乌梅连,麻醉杀虫椒苦楝,茵陈藿香枳实共,更用大黄驱虫顽。
2.虚寒型:乌梅丸。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魂寒厥剂。
二、绦虫病:大白石榴根皮汤。
三、钩虫病:榧子大蒜汤
四、蛲虫病
第六节 破伤风
一、风毒表证型:柴葛解肌汤
节庵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二、风毒袭肝型:南天黄虫蜕一两汤。
南(南星)天(天麻)黄(黄酒)虫(全虫、僵虫)腿(蝉蜕)一两汤。
三、风毒里证型:加减大黄保命丹
南天黄虫蜕一两,黄龙青白防薄银
南(南星)天(天麻)黄(黄酒)虫(僵虫、全虫)腿(蝉蜕)一两,黄(大黄)龙(龙胆草)青(青黛)白(白附子)防(防风)薄(薄荷)银(银花)。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一、分清轻重缓急,把握虚实相兼。
二.无论病进或退,贯穿“祛热”始终。
三、外感要止喉痒,内伤应滋肾水。
四、掌握季节时令,视察老少强弱。
五 究是何脏咳嗽,治病当求其本。
六、重视土单验方,力求选药精良。
1.扶正:
2.祛邪:
3.祛痰:
4.治咳: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一、基本方:九五止咳饮。
九(九香虫)五(五味子)止咳饮,冬(冬花)部(百部)紫(紫菀)杏(杏仁)云(木蝴蝶)。
二、单方:五味子汤
三、辩证施治:
1.寒咳:艾椒糖姜汤
2.热咳: 马蝴海龙汤
马(蜂房)虎(木蝴蝶)海(大海)龙(地龙)汤。
3.干咳(燥咳):母蝴五仁汤
母(川贝母)虎(木蝴蝶)五(五味子)仁(杏仁)汤。
4.痰咳:皂苈橘梗汤。
6.肝咳(木火刑金型):升降逍遥散
7.肾咳(阴虚火旺型):白紫大补阴汤
白芨、紫丹参加大补阴汤
大补阴汤相火衰,地黄龟板加知柏。
8.小肠咳(下元不固型):参梗茴香芍药甘草汤
三(人参)更(桔梗)茴香芍甘汤,缓急升陷振元阳。
9.膀胱咳(气化失职型):人参五苓散
10.下寒上热型:乌梅汤
乌梅丸用细辛桂,人参附子椒姜继,黄连黄柏及当归,温脏安魂寒厥剂。
第二节 支气管哮喘
一、热型:调胃麻杏石甘汤
二、寒型:炮参牛角汤
四、外寒里热型:定喘汤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杏苏黄芩兼甘草,肺寒膈热可通尝。
五、外寒内饮型: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哎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六、脾肾虚弱型:果味核桃增力汤
增力汤。欲增力,市场走,买(麦)三(参)五(五味子)熟(熟地)牛(怀牛膝)肉(山茱萸)。
第三节 肺气肿
一、基本方:九五止咳饮
二、辩证施治:
1.肺脾两虚型:加芪参苓白术散
2.脾肾两虚型:果味核桃增力汤
增力汤:见支气管哮喘。
3.气阳两虚型:灵紫参芪艾椒姜桃汤。
灵(灵芝)紫(紫河车)参(党参)芪(黄芪)艾(艾叶)椒(白胡椒)糖(红糖)姜(干姜)核桃汤
4.本虚表实型:九五止咳饮
第四节 肺炎
一、热毒型:加味鱼腥败酱虎楼汤合泻白散
二、休克型:姜桂香椒六君汤
第五节 肺脓肿
第六节 胸膜炎
一、渗出型(悬饮):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二、干型:加减柴胡龙骨牡蛎汤
柴胡龙骨牡蛎汤,黄芩人参茯生姜,铅丹桂枝与大枣,柴胡龙牡夏大黄。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
第一节 高血压
一、水不涵木型(动脉硬化型):桃红六味地黄汤
降压桃红六味汤,自(紫丹参)兄(炒川芎)下(夏枯草)地(地骨皮)独种(杜仲)粮(良)。
二、气滞血瘀型:川芎汤
三、血虚生风(中风先兆)型:芎乌归土麻风芎僵虫汤
雄(川芎)乌(蒸首乌)龟(当归),土(土茯苓)蚂(天麻)蜂(防风),僵(僵虫)虫(蝎子)汤(钩藤)。
四、肝阳上亢型:石杜龙牡芍丹肉汤
石(石膏)杜(杜仲)龙(龙骨)牡(牡蛎)少(白芍)担(丹皮)肉(山萸肉)汤。
五、肾元不足型:斛杜萸地巴菟汤
糊(石斛)涂(杜仲)一(山茱萸)地(熟地)八(巴戟天)兔(菟丝子)汤。
六、冲任不调型:香杜白果二仙汤
香(香附)杜(杜仲)白果二仙汤
二仙汤:二仙(仙灵脾 仙茅)之(盐知母)伯(黄柏)已归(全当归)天(巴戟天)。
七、肝火上炎型:夏枯去甘泻白汤
汗(旱莲草)下(夏枯草)泻白(地骨皮、白桑皮、甘草)去草汤。
八、脾肾两虚型:枸杜桃红圣愈汤
枸(枸杞子)杜(杜仲)桃(桃仁)红(红花)圣愈汤(党参、黄芪、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九、心肾不交型:柏枣核桃红糖泥
十、脾虚肝旺型:薏车山牛五苓散
一(薏仁)车(车前子)山(山药)牛(怀牛膝)五苓散。
第二节 冠心病
一、预防心脑血管病方:养管汤
英(金樱子)雄(川芎)骑(黄芪)马(马钱子)担(丹参)三金(白金、郁金、鸡内金),东(东楂)明(决明子)桃(桃仁)红(红花)七(三七)寸(六寸曲)肉(山芋肉)。
二、辨证施治
1.气滞血瘀型:活管汤:
金(白金即葛根、郁金)元(元胡)牛(牛膝)马(马钱子)凶(川芎),香(降香)山(山楂)紫(丹参)桃(桃仁)红(红花)。
2.寒凝心脉型:黄红菖枳栝蒌薤白白酒汤。
黄(黄芪)红(红花)肠(石菖蒲)子(枳实)栝蒌薤白白酒汤。
3.脾肾虚弱型:三参五骨麦仲精汤
三参(党参 丹参 三七参)五(五味子)脉(麦冬)中(杜仲)精(黄精)汤
第三节 心律失常
基本方:英苦丹甘麦大枣汤
辩证施治:
1.阴虚血热型: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与茯苓,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归身共养神。
2.脾肾阳虚型:附片三七复脉汤
3.阴虚瘀热型:安神复脉汤
安神复脉滋阴方,诸般安神药相商,单(丹参)找(枣仁)慈(磁石)神(茯神)杀(砂仁)狗(勾丁)虎(琥铂),心衰烦热服之康。
第四节 心肌病
一、热在营血型:二连牛角地黄汤
二连(黄连、连翘)牛角(替代犀角)地黄(牛角、生地、赤芍、丹皮、甘草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堪治,热在营血服之安。
二、气阴两虚型:人参两肉两仁龙牡汤
人参两肉(龙眼肉、山萸肉)两仁(柏仁、枣仁)龙牡(龙骨、牡蛎)汤
第五节 心包积液
一、气血虚弱型:苓骨补中益气汤
苓(茯苓)骨(地骨皮)补中益气汤。
二、心阳不振型:黄血防己苓桂术甘汤
黄(黄芪)血(血参)防己苓桂术甘(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第六节 心力衰竭
一、气阳两虚型(右心衰竭):黄芪参附五女葶车汤
黄芪参(人参)附(附片)五(五味子)女(女贞子)停(葶苈子)车(车前子)汤。
二、阴虚瘀热型(左心衰竭):安神复脉汤
安神复脉滋阴方,诸般安神药相商,单(丹参)找(枣仁)慈(磁石)神(茯神)杀(砂仁)狗(勾丁)虎(琥铂),心衰烦热服之康。
三、阳虚水泛型(右心衰竭):苈姜糖牛红枣汤
二丑姜糖红枣汤,黑白二丑各一两;枣二糖四姜一斤,助阳行水疗效彰。
四、心肺亏败型:五味蛤蚧参附汤
第四章 消化系统疾病
一.纳呆(萎缩型胃炎)
1.升降失常型:枳术胡甲芎汤
枳(枳实)术(白术)胡(柴胡)甲(穿山甲)芎(川芎)汤
2.脾阴不足型:麦参金熟牛肉汤
3.脾气不足型:芪药姜枣四君子汤
芪(黄芪)药(山药)姜枣四君子(党参、茯苓、白术、甘草)汤
4.顽痰结聚型:十枣汤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二.反胃(恶心)
1.寒型:生活平胃散
生活平胃散,姜蜜小麦盐。
2.热型:甘黄汤
三、呕吐(含神经性呕吐)厚白草二陈汤
厚(厚朴)白(大白)草(草果仁)二陈(半夏、茯苓、陈皮、甘草)汤
四.多食善饥病(胃疸)莲栀花药茵陈汤
莲(莲籽)栀(栀子)花(花粉)药(山药)茵陈汤
五.嘈杂(肥厚性胃炎):枳术橘连神竹姜汤
消补化痰嘈杂方,枳(枳实)术(白术)橘(橘皮)连(黄连)神(神曲)竹(竹茹)姜。
六、泛酸 乌贝瓦椤甘草汤
乌(乌贼骨)贝(浙贝)瓦椤甘草汤
【辩证施治】
1.胃寒型:吴茱萸(党参、吴茱萸、姜、枣)汤或益仁配六君子汤。
2.胃热型:双皮汤(橘皮、栀子皮、沙参、麦门、竹茹、元胡、川芎、川楝子)。
3.胃湿型:左金六一五苓散去桂加藿汤。
4.胃虚型:香砂六君子汤加附片、炮姜。
5.胃实型:调胃承气汤(甘草、芒硝、大黄),一般1剂愈。
6.木旺型:左金六一散(西滑石、生甘草、吴萸、黄连)
7.寒热错杂气血失调型:调理汤。左金香砂曲元胡,卜枳叩仁黄莪术,寒热食气血能调,胀嘈便秘服之消。
七.腹痛:腹痛方
腹痛方用归芎芍,郁金香附元桂佐。
八 呃逆(膈肌痉挛):边姜党骨附半芍甘香汤
边(企边桂)疆(干姜)当(党参)姑(补骨脂)夫(制附片),半(半夏)勺(芍药)甘(甘草)香(丁香)汤。
九.水泻(急性肠炎):杨马楂卧车汤
洋(大杨花)马(马齿苋)蚱(山楂)卧(地锦草)车(车前草)汤(谐音:洋蚂蚱卧车汤)
十.便秘:归芍乌云三仁汤
归(当归)芍(生白芍)乌(何首乌)云(田大云)三仁(瓜蒌仁、火麻仁、杏仁)汤。
十一.腹胀:消胀汤
加味枳术丸合加味乌药汤加厚朴、佛手。
1.脾胃不和型:枳术胡甲芎汤
炒枳实、炒白术、穿山甲、醋柴胡、炒川芎
2.肝脾血瘀型:香郁汤
醋香附 醋郁金 广木香 鲜良姜
3.脾虚生热型:参苓白术散加减
4.脾阳不振型:选千金温脾汤(党参、制附片、南肉桂、上干姜、全当归、炙甘草、独丁香、醋大黄)。
5.脾虚热盛型:选变相白虎汤
党参 生石膏 生知母 生甘草 山药 元参 滑石 芒硝 姜
6.肝脾不调型:选香苏散(香附、陈皮、苏子)加党参、青木香。
7.脾虚气滞型:香砂枳术汤(广木香、砂仁、炒枳实、土白术)。
8.胃寒肠热型:附子干姜栀子汤
9.升降失常型:消胀汤
消胀汤乃枳术(枳实、白术)方,厚(厚朴)手(佛手)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药、甘草、元胡)。
10.腑结化热型:净腑汤(鲜良姜、醋柴胡、条黄芩、姜半夏、潞党参、炙甘草、土白术、云茯苓)
十二. 呕血
藕血海仙驴皮汤
呕(藕节)血(血余炭)海(海螵蛸)鲜(仙鹤草)驴皮(阿胶)汤
第一节 慢性胃炎 虎蜂丁厚白金汤
虎(虎杖)峰(蜂房)顶(丁香)厚(厚朴)白(大白、白豆蔻)金(鸡内金)汤,各种胃炎疗效彰。
1、热型(浅表性胃炎):藿贝朱连汤
藿(藿香)贝(川贝)朱(朱砂)连(黄连)汤。
2.积滞型:梭莪山楂柴苓汤
3.湿型(返流性胃炎):代藿左金四苓汤
代霍左金四苓散,左金茱连六一丸(吴茱萸3克,黄连18克),白术泽泻猪茯苓,吞酸嗳气可安然。
4.脾虚型(萎缩性胃炎):吴萸香砂六君子汤
第二节 消化道溃疡
白榆乌贝乳没散
白(白芨)榆(地榆)乌(乌贼骨)贝(浙贝母)乳(乳香)没(没药)散
第三节 胃脘痛
一、寒凝气滞型:五香散
寒痛五香散黄酒,乳(乳香)木(广木香)独(独丁香)南(南沉香)豁(广藿香)子(灵脂)口(蔻仁),寒重加元(元胡)良姜桂(肉桂),止痉十(芍药)屋(制乌头)歇(蝎子)工(蜈蚣)会。
二、热伤胃府型:白虎竹栀芍药甘草汤
三、气虚致滞型:补中益气汤
四、停食气结型:草蔻枳术二陈丸
草蔻(草豆蔻)枳(枳实)术(白术)二陈(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丸。
五、胃滞血瘀型:茴香元甲牛皮汤
茴(茴香)香(木香)元(元胡)甲(穿山甲)牛(牵牛)皮(陈皮)汤,酌加甘草与红糖。
六、肝气犯胃型:加味正气天香饮
见《方剂学》正气天香饮。加味正气天香汤,乳木苍芷川芎姜,疏肝理气兼和胃,痛哕泛酸服之康。
七、瘀阻胃络型:加味失笑散
加味失笑灵蒲黄,元胡赤芍木通姜。
第四节 结肠炎
一、脾肾阳虚型:加减胃风汤
胃风十全大补汤,去熟甘加附米姜。
二、肝木乘脾(肠道激惹)型:痛泻要方
痛泻药方陈皮芍,防风白术煎丸酌,调理肝脾力能止,若作食伤医便错。
第五节 肝硬化
一、血瘀重型:归芍三虫四甲散
归(当归)芍(白芍)三虫(蝉衣、僵虫、土元)四甲(穿山甲、鳖甲、龟甲、牡蛎)散
1.肝热:清肝汤
2.肝郁:和肝汤
四物汤加柴胡 栀子
3.肝瘀:樱元汤
金樱子 元胡 柴胡 甘草
4.肝滞:香郁汤
香附 郁金
5.肝虚:补肝汤
四物汤(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加羌活 防风
6.肝外伤:疏肝汤
桃红四物汤(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加青皮 柴胡 枳壳
7.脾气虚:香砂六君子汤
8.脾血虚:归芍汤
9.脾阴虚:参地汤,党参20克,熟地、麦冬、红花、神曲、麦芽、山楂各10克,穿山甲(先煎)、鳖甲(先煎)各10克。
11.肝热肾虚:参芪五味汤,黄芪30克,熟地15克,山萸肉30克,竹茹15克。
二、血瘀轻型:活肝健胃方
臌胀活肝健胃方,茵陈青腹橘砂王,归芍桃红二金甲,活血软坚效堪夸。
三、气滞轻型:舒肝调气饮
舒肝调气青柴蔻,姜黄沉香厚朴有,枳术加味乌药汤,硬化气滞疗效彰。
四、气滞重型:千金化铁丹
千金化铁乌梅八,巴二椒六倍于它,青陈丁香萝卜子,均是五钱(15克)米汤下。
五、湿热型:清热去湿活肝饮
清热祛湿茵黄连,木鳖木通大白兼,参归三甲金厚朴,梭莪糖引臌自痊。
六、失养型:蒲金胡连曲麦三甲散
蒲(蒲黄)金(鸡内金)胡连(胡黄连)曲(神曲)麦(麦芽)三甲(龟板 鳖甲 穿山甲)散
七、脾虚湿困型:消水去胀汤
消水去胀汤方良,白术云苓大麦芒,再加二两赤小豆(60克),臌胀水道自通畅。
八、水运失常型:三五汤
五苓散合五皮饮合五子汤。
第六节 慢性胆囊炎 黄香兰茵栀四苓汤
黄(大黄)香(藿香),兰(佩兰)银(茵陈)子(栀子),四苓汤。
第七节 胆石病
一、蕴热型:马棚打柴汤
黄金皂马硼,虎穿大柴路汤。
黄(芩、连、黄、黄金草)金(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造(皂刺)马(马钱子)棚(硼砂),虎(虎杖)穿(石见穿、穿破石)打柴(大柴胡汤:枳实、茯苓、柴胡)路(路路通)汤。
二、热毒型:黄金柴枳硝石汤
黄(芩、连、黄)金(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黄金草,黄金草又名石斛)才(柴胡)子(枳实)消(芒硝)石汤。
二、瘀热型:马棚青莪汤
黄(大黄)金(郁金、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造(皂刺)马(马钱子)棚(硼砂),虎(虎杖)穿(穿破石)青(青皮)莪(莪术)路(路路通)。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泌尿道感染
一、膀胱失化、热毒结聚型:三金槐米五苓汤
三金(金钱草 郁金 海金沙)槐米五苓(白术 泽泻 猪苓 茯苓 桂枝)汤
二、湿热结聚、膀胱失渎型:八正导赤汤
肾阴不足,热邪结聚型:
银翘茅车六味地黄汤
四、肾阴不足,毒热内结型(急性淋病):通芨石葦汤
通(木通)芨(白芨)石葦汤。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苡车金土茅草防汤
一(薏苡仁、益母草)车(车前子)金(金银花)土(土茯苓)盖间茅(茅根)草(甘草)房(防己)汤
第三节 慢性肾炎
一、湿毒瘀结型:土苓药米银红汤
土苓(土茯苓)药(山药)米(玉米须)银(金银花)红(红花)汤。
二、脾肾阳虚型:附桂鸡金五苓汤
附桂(附子、肉桂)鸡金五苓(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肉桂)汤(富贵基金)
第四节 肾囊肿 茴元甲六味汤
茴(小茴香)元(土元)甲(穿山甲)六味汤
第五节 泌尿道结石
黄金皂马硼,牛苓通石汤
黄(大黄)金(金钱草、海金沙、附桂鸡金五苓汤
(含肾病综合郁金、鸡内金)造(皂刺)马(马钱子)棚(硼砂),牛(川牛膝)玲(五苓:白术、泽泻、猪苓、桂枝、茯苓)通(路路通)石(穿破石)汤
第六节 尿白(膏淋、白浊)
一、湿热下注型:车茯萆木菖柏石汤
车(车前子)夫(茯苓)闭(萆薢)目(木通)尝(石菖蒲)白(黄柏)石(石韦)
二、脾肾虚弱型:加减补中益气汤
三、冲任失调型:棱莪郁血巴大仙汤、石韦)汤
第七节 尿血(精囊炎) 白旱茅车汤
白(百草霜)汗(旱莲草)毛(茅根)一车(车前子)治血尿。
棱(三棱)莪(莪术)郁(郁金)血(血参)巴(巴戟天)大(大云)仙(仙灵脾),虚肾济生脾升陷。
第八节 瘀胀
一、气滞血瘀型:归芎术苓青陈葶汤
归(当归)芎(川芎)术(白术)苓(茯苓)青(青皮)陈(陈皮)葶(葶苈子)汤。
二、肾气虚弱型:楂肉六味地黄汤
楂(山楂)肉(山萸肉、龙眼肉)六味地黄汤。
三、冲任失调型:棱莪郁血巴大仙汤
棱(三棱)莪(莪术)郁(郁金)血(血参)巴(巴戟天)大(大云)仙(仙灵脾),虚肾济生脾升陷。
第九节 顽固性口渴证 人参五苓散
人参五苓散(白术、泽泻、猪苓、茯苓、桂枝)
第六章 血液系统病
第一节 贫血
一、轻型:补脾益肾生血汤
补脾益肾生血汤,参芪茯归甘草姜,萸地果子有五味,或加鹿茸疗效彰。
二、重型:炙甘草汤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贫血
1.胃虚型: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2.脾虚型:独参汤
3.肾虚型: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兔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4.元亏型:龟鹿二仙胶
龟鹿二仙最守真,补人三宝精、气、神,人参枸杞和龟鹿,益寿延年实可珍。
二、发热
1.阴虚发热:青蒿鳖甲散
青蒿鳖甲知地丹,阴分浮热此剂攀,夜热早凉无汗者,从里达表服之安。
2.气虚发热:保元汤
保元补益总偏温,归草参芪四味珍。
3.外感发热:扶正养阴,清宜疏解。
三、出血
1.阴虚血热型:水牛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2.气不摄血型:归脾汤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 黄牛膏公鹤紫皮蝉僵汤
黄(黄芪)牛(水牛角)膏(生石膏)公(蒲公英)鹤(仙鹤草),紫(紫丹参、紫草)皮(丹皮、地骨皮)蝉(蝉衣)僵(僵虫)汤。
第三节 微量元素缺乏症
第七章 新陈代谢疾病
第一节 糖尿病
一、气阴两虚型:山地玉金汤
黄(黄芪)山(山药)黑(黑元参)苍(苍术)地(生熟地),紫(丹参)白(白金即葛根)玉(玉屏风散)金丹(女金丹:广当益芍芎)。
二、阴虚内热型:花石白术麦味地黄汤
第二节 肥胖症 金咖啡山楂泻肥茶
金(金樱子 郁金)咖啡(决明子)山楂泻(泽泻)肥茶
第三节 高脂血症 白金咖啡山楂泻肥茶
白(白矾)金(金樱子 郁金)咖啡(决明子)山楂泻(泽泻)肥茶
第四节 痛风症 黄柏苍术天南星汤
黄柏苍术天南星,桂枝独活及威灵,桃仁红花龙胆草,羌芷川芎神曲听,中风湿热与痰结,上中下通一方通。
第八章 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 中风后遗症
一、气虚血瘀型:石丹金还吾马勾牛汤
十(石菖蒲)担(丹参)金(郁金、葛根)换吾(还五汤)马(马钱子)狗(钩藤)牛(川牛膝),不贵(桂枝)吗?
二、气阳两虚型:二乌断狗还五汤
还吾(补元还五汤)两只大黑(川乌、草乌)断腿(川断)狗(狗脊)。
第二节 面瘫
一、气虚络阻型:独芎牵马芪汤。
独(独活)芎(川芎)牵(全蝎、白附子、僵虫)马(马钱子)骑(黄芪)汤
二、气滞络阻型:顺风匀气散
顺风匀气术乌陈,白芷天麻苏叶参。木瓜甘草青皮合,歪痹偏枯口舌音。
三、阳虚络阻型:国老双钩黑白芎汤
国老(甘草)双钩(钩藤)黑(川乌、草乌)白(白芷、白僵虫)熊(川芎)汤。
第三节 癫痫
一、脾虚痰盛型:桂附参苓白术汤
肉桂、附子加参苓白术散。
二、痰热迷心型:温胆汤
二陈汤加竹茹、枳实。
三、痰瘀热结型:白金散
郁金 白矾
四、肝胃火结型:军丑治痫汤
军丑治痫山楂白,麻僵陈虫甘草凯。
五、外伤络阻型:通窍活血汤
第四节 痛症
一、头痛
1.肝气郁结型:夏国明藁香芎汤
夏(夏枯草)国(国老:甘草)明(草决明)皋(藁本)香(香附)芎(川芎)汤。
2.瘀久化热型:川芎茶调汤
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风上攻,偏正头痛悉能攘。
3.脾虚肝郁型:茯人山香花六七汤
富(茯苓)人(人参)山(山萸肉、山药)香(川芎,别名香果)花(菊花)六七(六味药,七两重,故名六七汤。)朵汤。
4.肾虚风动型:乌归土麻风芎僵汤
乌(首乌)龟(当归)土(土茯苓)马(天麻)蜂(防风)芎(川芎)僵(僵虫)汤,双勾丁全虫甘草飨。
二、偏头痛
1.肝气郁结型:夏国明藁香芎汤
夏(夏枯草)国(甘草)明(草决明)皋(藁本)香(香附)芎(炒川芎)汤
2.心脾肾虚型:枣国苓芷云芎汤
枣(枣仁)国(甘草)灵(茯苓)芝(白芷)云(大云)芎(川芎)汤。
3.冲任不调型:香巴二仙汤
二仙汤:二仙(仙灵脾、仙茅)当(当归)伯(黄柏)母(知母)。
三、三叉神经痛
芎芷丹芍乳没辛汤
芎(川芎)芷(白芷)丹(丹参)芍(白芍)乳(乳香)没(没药)辛(细辛)汤。
四、眉棱骨疼痛 桂附补中益气汤
五、胸胁痛
1.气滞血瘀型:丹苏青芎小柴胡汤
2.脾肾阳虚型:通草升降固本汤
3.水热互结型:大陷胸汤
六、胃气痛
1.寒凝胃络型:乌沉参甘姜枣汤
2.痰阻胃络型:七气汤
七气汤,苏(苏叶)姜枣,参(人参)朴(厚朴)元(元胡)桂(肉桂)二陈(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好。
七、腰痛
1.脾肾虚弱型:益气强督汤
四君(党参 白术 茯苓 甘草)骑(黄芪)马(马钱子)断(川断)脊(狗脊)梁,骨碎(骨碎补)补骨(补骨脂)马(升麻)狗(狗脊)牛(牛膝)。
2.肾气虚弱型:云戟汤
云(田大云)戟(巴戟天)汤,叁(人参)仙(仙茅、仙灵脾)阳(锁阳),中(杜仲)企(枸杞子)补骨(补骨脂)熟(熟地)牛(怀牛膝)肉(山萸肉)。
3.湿困脾土型:黄苓拴术薏斛桂酒汤
黄(黄芪)绫(茯苓)拴住(白术)一(薏苡仁)壶(石斛)贵(肉桂)酒(烧酒)。
4.肝气郁结型:加佛天台乌药散
天台乌药木茴香,青楝槟榔巴豆姜。
八、关节痛
1.气滞寒凝型:舒筋汤(术海沉香蠲痹汤)
舒筋汤,选蠲痹,沉香酒泡术海宜。
2.脾肾虚弱、兼有外邪型:加芪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艽防辛,地芍归芎杜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曲能伸。
3.气滞血瘀型:身痛逐瘀汤
身痛逐瘀膝地龙,羌秦香附草归芎,黄芪苍柏量加减,要紧灵脂桃木红。
4.肝肾虚弱型:无价保真丸(云仲四双黄羊汤)
云(云苓)中(杜仲)四双(四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子:复盆子、杞果、金樱子、菟丝子)黄(小黄草即石斛)羊(淫羊藿)汤。扶(覆盆子)起(杞果)金(金樱子)兔(菟丝子)。
5.顽症难愈型:乌马汤
乌马汤用麻草沉,三妙红蝎乳没参。
九、类风湿性关节炎 养活止痛逐水汤
灵(威灵仙)活(独活)鸡(鸡血藤)动(去风药:秦艽、防己)地(生地)一(益母草)勺(白芍)香(乳香)药(没药)。
十、腓肠肌痛
血不养筋型:防木牛芍甘汤
防(防风)木(木瓜)牛(怀牛膝)芍(白芍)甘(甘草)汤
2.肝经郁滞型:木牛逍遥散
木(木瓜、木防己)牛(牛膝)逍遥散。
十一、足跟痛
1.中气下陷型:乌樱壳倍补中益气汤。
2.脾肾阳虚型:益气强督汤。
3. 肝肾阴虚型:增力汤合三妙汤。
第五节 麻木证
一、脾肾虚弱型:参芪六味汤
二、痰瘀互结型: 八珍苡芥夏沥汤
三、气血不和型:土甲香瓜红糖酒
土(土元)甲(穿山甲)香(小茴香)瓜(木瓜)红糖酒。
四、湿邪下注型:白术薏米佛茴汤
第六节 震颤症 加味参附汤
震颤参附芪,香果红果桂。
第七节 重症肌无力 加量加味补中益气汤
无力食龙(续断,别名龙豆)猪(山茱萸)狗(枸杞子),补中参芪超量走。
第八节 低血压 升压汤
黄(黄芪,黄精)甘(甘草)陈(陈皮)桂(肉桂)参(党参)附(附片)汤
第九节 眩晕
一、气阴两虚型:参芪六味地黄汤
二、气血不足型:八珍汤
三、痰湿阻闭型:半夏白术天麻汤。
四、瘀血内阻型:加减递增活血汤
五、阴虚阳亢型:加味羚羊勾藤汤
愈氏羚羊勾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内动急煎尝。
第十一节 汗证
一、汗证汤
汗证汤用参芪术,龙牡芋芍五味麸。
二、辩证施治
1.脾肺虚弱型:玉屏风散
2.脾肾虚弱型:芪萸芡竹熟地汤
芪(黄芪)萸(山茱萸)芡(芡实)竹(玉竹)熟地汤。
3.营卫失调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4.阴虚火旺型:六黄汤
火炎汗出六黄汤,芪柏芩连二地黄,泻火固表复滋阴,麻黄根加效更强。
第十二节 骶坠 加味强督汤
第九章 精神系统疾病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一、心脾肝虚型:甘麦大枣汤
二、气血瘀滞型:巅狂梦醒汤
三、痰瘀热结型:栀翘白金调胃汤
第二节 老年性痴呆 远志益智汤
远志益智常(九节菖蒲)吃肉(龙眼肉,山萸肉),香果杏仁与参附。
第三节 癔症
一、笑不休
1.水不济火型:牛石六味地黄汤
牛(水牛角)石(石膏)六味地黄汤。
2.气虚痰迷型:定志丸(人茯甘菖志):
人(人参)腹(茯苓)肝(甘草)肠(石菖蒲)子(远志)。
二、欲哭(脏躁症)甘麦大枣汤
三、心烦 泻青丸
泻青丸用龙胆栀,下行泻火大黄资,羌防上升芎归润,火郁肝经此方宜。
四、恐惧症 温胆汤
二陈汤加竹茹、枳实。
五、呕饭症(神经性呕吐) 厚朴大白二陈汤
厚朴大白二陈汤, 草果(草果仁)枇杷韭汁姜,脾阳不振呕饭症,气降痰祛疗效彰。
六、奔豚
1.肾不纳气、下虚上实型:连辛苏子降气汤
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2、气阳两虚、气血不和型:奔豚丸
3.卫虚气逆型:黄芪桂枝汤
4.肝郁血瘀型:瓜蒌薤白合血府逐瘀汤
5.肾寒型:神保丸
七、抑郁症
1.肝气不和型:逍遥散
2.郁久致瘀型:血府逐瘀汤
八、胃(肠)中痒 花栀四逆散
天(天花粉)栀(栀子)四逆散(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九.胃中热 加味归脾汤
归脾汤加川断、菟丝子
十.横痃 蒲地花甲乳没桃红汤
蒲(蒲公英)地(地榆)花(金银花)甲(穿山甲)乳(乳香)没(没药)桃(桃仁)红(红花)汤
十一. 百合病 百合知母汤
第四节 神经衰弱
一、轻度神经衰弱
1.热扰神明型:蒲银汤
金银花 蒲公英
2.心肾不交型:
归芎交泰增力汤
归(当归)芎(川芎)交泰(黄连、肉桂)増力(麦冬、元参、熟地、牛膝、萸肉、五味子)汤。
3.痰热上扰型:温胆汤
4.肝失疏泄型:加减杞果四物汤
5.肝阳上亢型:决明杞菊四物汤
6.肝肾阴虚型:麦砂乌紫熟肉汤
买(麦冬)仨(砂仁)斤乌(首乌)紫(紫丹参)熟(熟地)肉(山萸肉)汤。
7.阴虚风动型:乌龟麻风土僵芎汤
乌(何首乌)龟(龟胶)蚂(天麻)蜂(防风)土(土茯苓)僵(僵虫)芎(川芎)汤。
8.血虚有热型:二连四物汤
9.血瘀元神型:郁丹递增活血汤
10. 脾肾虚弱型:归脾加熟汤
11.五脏俱虚型:参元五安汤
营养五脏健脑汤,枣柏龙齿洋参尝,茯神龙眼配百合,五味甘草共养脏。
二.中度神经衰弱
1.脾肾两虚型:全真益气汤
归附白术增力汤 增力汤,麦参(斤)熟牛肉。
2.真精亏虚型:人参两胶杞果汤
西洋参、枸杞加龟鹿二仙膏。
3.真元亏虚型:无价保真丸
府(茯苓)中(杜仲)四双(四物: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四子:复盆子、杞果、金樱子、菟丝子)黄(小黄草即石斛)羊(淫羊藿)汤。四子:扶(覆盆子)起(杞果)金(金樱子)兔(菟丝子)。
三.重度神经衰弱
1.髓海不足型:肉胶芥油六味地黄汤
肉(龙眼肉)浇(鹿胶、龟胶)芥(白芥子)油(竹沥油)六味地黄汤。
2.心虚肝郁型:三宝丹
神经衰弱用三宝,生熟枣仁益柏桃,南天龙琥茴归路,杜芸勾丁朱砂好。
3.心脾肾极虚型:加减脑灵素
4.五脏俱虚型:枣仁河车大造丸
河车大造地天冬,黄柏人参牛膝从,龟板麦冬川杜仲,阴虚劳伤此方宗。
第十章 体质因素病 (含虚劳)
一、气虚体质:四君子黄肉皮汤
四君子(党参 茯苓 白术 甘草)黄(黄芪)肉(肉桂)皮(橘皮)汤。
二、血虚体质:四物汤
三、阴虚体质:加味六味地黄汤
四、阳虚体质:萸车五骨,覆杞金菟汤(八子汤)
一(山茱萸)车(车前子)五(五味子)谷(补骨脂),扶(覆盆子)起(枸杞子)金(金樱子)兔(菟丝子)汤
五、痰湿体质:苍(苍术)附(香附)二陈(半夏、橘皮、茯苓、甘草)三仁(杏仁、蔻仁、薏苡仁)汤。
六、湿毒体质:二三白虎菊丁汤
二皮(丹皮、地骨皮)三仁(杏仁 白蔻仁 薏苡仁)白虎菊丁汤(大白、虎杖、菊花、紫地丁)汤。
七、气郁体质:新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神合欢丹百合。
八、血瘀体质:香丹郁金递增方
香(香附)丹(丹参)郁金递增(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方。
九、过敏体质:过敏煎
国老(甘草)的屋(乌梅、五味子)像风(防风)衣(蝉衣)。
十一章 男性病
第一节 阳萎
一、脾虚型:归脾汤
二、肾虚型:云仲四双黄羊丸(无价保真丸)
云(云茯苓)仲(杜仲)四双(四物汤;四子汤:覆杞萸兔)黄(小黄草)羊(淫羊藿)丸
三、脾肾两虚型:参熟香断补益阳肉汤
参(人参)熟(熟地)香(九香虫)断(续断)补(补骨脂)益(益智仁)阳(淫羊藿、锁阳、阳起石)肉(狗:枸杞子,兔:菟丝子,鹿:鹿茸,鸡:巴戟天,猫:仙茅,马:海马,)肉(肉苁蓉)汤。
四、瘀血型:母牛双血当归汤
母(益母草)牛(怀牛膝)双血(血竭 鸡血藤)当归汤
五、湿热型:龙胆泻肝汤
附:性功能低下的西医治疗
第二节 遗精
一、实热型:五白夜黄金龙汤
五(五味子)白(白矾)夜(夜交藤)黄(大黄)金(金樱子)龙(生龙骨)汤
二、虚热型:知柏地黄汤加龙骨、牡蛎。
三、湿热型: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可排。
四、瘀热型:桂枝汤加煅龙骨、煅牡蛎。
五、脾虚型:聚精丸
六、肾关不固型:水陆二仙丹合金锁固精丸
第三节 早泄
第四节 不射精(强阳)
第五节 男性不育症
一.精子不正常(少精、无精或死精)
1.肾虚型:加味八子汤
一(山茱萸)车(车前子)五(五味子)谷(补骨脂),扶(覆盆子)起(枸杞子)金(金樱子)兔(菟丝子)女(女贞子)汤
2.瘀血型:得生丹(又名女金丹)
广(广木香)当(当归)益(益母草)芍(白芍)芎(川芎)
3.瘀毒型:鱼腥败酱虎楼汤
二.血精(精囊炎):荆槐栀地泽蓟茅汤
京(荆芥炭)淮(槐米)之(栀子)地(地榆)擇(泽泻)鸡(大小蓟)毛(茅根)汤。
三.精子活动力下降
四.精液不液化
1.肾阴亏虚型:加味知柏地黄丸.
2.肾虚血瘀型:减抗汤合补肾调冲汤
五.免疫性不育 加味桃红四物汤
六.精索静脉曲张 少腹逐瘀汤
第三节 前列腺炎
一、脾虚气陷型:补中益气汤
二、清浊不分型:萆解分清饮
萆薢分清石菖蒲,草梢乌药智仁具,或以茯苓盐煎服,淋浊流连自可除。
三、湿热下注型(尿白):加味四苓散
第四节 前列腺增生病
一、血瘀气隔型:归芎棱峩胡麻甲汤
二、热蕴膀胱型:车前肉桂汤
癃闭车前肉桂汤,知柏苓泽萹蓄匡。
三、腑实痞满型:黄芪肉桂汤
黄芪肉桂益气阳,知柏甘草标的畅。
第十三章 肿瘤
一.癌症发生的原因:
1.吸烟可引起癌症
2.致癌性食品可引起癌症
3.环境污染可引起癌症
4.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
5.生活方式与癌症
1)肥胖与癌症:
(2)多盐与癌症
(3)饮酒与癌症
(4)食品添加剂与癌症
(5)饮水污染:
(6)空气污染:
(7)环境对于癌症发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8)慢性感染与癌症:
附1:世界卫生组织谈引起癌症的原因
附2:遗传学异常是肿瘤高危人群
二.癌症的早期信号
1.消廋:
2.发热:
3.疼痛:
4.不常见的出血与分泌物:
5.大小便规律的改变:
6.溃疡长期不愈合:
7.不消的肿块和结节:
附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癌症警号:
附2:防癌建议
三.不同癌症的早期信号
1.肝癌:
2.胃癌:
3.宫颈癌
4.大肠癌
5.乳腺癌:
6.肺癌:
7.食道癌:
8.肾部、膀胱肿瘤:
9.头颈部肿瘤
10.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系统肿瘤
11.肝脏肿瘤:
12.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13.骨骼系统肿瘤
附1:排癌检查
附2:癌前病变
四.癌症的治疗:
1.手术治疗:
2.放疗:
3.化疗:
4.中医中药治疗:
(1):对症治疗:
(2)对病治疗:
1)食道癌、胃癌:明月四糖汤
明(明矾)月(硼砂)四糖(冰糖 白糖 蜂糖 霜糖)汤。
2)肝癌:加味当归龙荟丸
3)肺癌:甘桔花豆五味消毒饮
4)子宫癌:黄蜂土鸡薏[一]天莪[鹅]汤
宫颈癌用解毒药,黄蜂土鸡薏[一]天莪[鹅]。
5)白血病
4.中医其他疗法
(1)常用肿瘤食疗方
(2)穴位注射:
(3)穴位放血:
(4)王不留子外贴耳穴:
(5)中药泡脚防治化疗引起的失眠。
6.生物治疗:
附1:过度治疗问题:
附2:治疗不足问题:
附1:常用中药功能介绍
附子 干姜 大黄 地骨皮 大白 五味子 杏仁 山楂 金樱子 决明子 路路通 枳壳 青皮 香附 郁金 甘草 黄芪 党参 茯苓 女贞子 黄精 合欢皮 麦麸 丹参 川芎 橘皮半夏 山药 锁阳 狗脊 川断 枸杞子 补骨脂 白芍 熟地 丹皮 山茱萸
泽泻
总论
一、妇女的生理特点
1.现代医学理论
(1)胞宫
1)肾、脾、肝与胞宫的关系
2)经络与胞宫的关系
3)天癸与胞宫的关系
(2)月经
(3)带下
(4)妊娠与分娩
二、妇女的病理特点
1.脏腑功能失调
2.气血失调
3.冲、任、督、带损伤
三、妇科病的诊断要点
1.问诊
(1)问月经
(2)问带下
(3)问婚产
2.望诊
3.闻诊
4.切诊
四、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
1.阴道出血:
(1)妇科:
(2)产科:
2.腹痛
3.肿块
4.白带
五、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
2.腹部检查
3.盆腔检查
六、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与治疗
1.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2.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3.女性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4.输卵管通畅实验
5.常用穿刺检查
6.羊水检查
7.妇科肿瘤标志物检查
8.影像检查
(1)超声波
(2)x线
(3)计算机体层扫描(CT)
高分辨显示组织密度,主要应用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4)磁共振成像(MRT)
(5)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9.阴道镜检查
10.宫腔镜检查与治疗
11.腹腔镜检查与治疗
12.输卵管镜检查与治疗
13.胎儿镜检查
14.优生八项检查
附:德康国医堂门诊表式病历(由印刷厂重新设置)问
四、妇科病治法概要
1.辨证用药
(1)经病
1)经期失常
2)经量失常
3)气血瘀滞
(2)带下病
(3)安胎:
(4)乳病:
2.辨病用药
3.辩证用方
(1)月经病:
(2)带下病
(3)妊娠病
(4)产后病
(5)妇科杂病
(6)乳房疾病
4.辨病用方:
5.土单验方(歌赋)
6.特殊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九香虫
(2)重楼
(3)虎杖
(4)野菊花
(5)槟榔
(6)苡仁
(7)地骨皮
(8)山楂
(9)五味子
(10)蜂房
(11)土茯苓
(12)地榆
(13)地锦草
(14)苦参
(15)金果榄
(16)白矾
(17)马钱子
(18)黄芪
(19)灵芝
(20)何首乌
(21)麦麸
(23)鳖甲
(24)三七
(25)川芎
(26)丹参
(27)杏仁
(28)益母草
7.妇科常用血肉有情之品
8.地道药材
9.分时而治
10.妇科病常用方剂
(1)四物汤
(2)六味地黄丸
(3)归脾汤
(4)逍遥散
(5)二仙汤
(6)五子衍宗丸
(7)二陈汤
9.体质分型处方:
10.妇产专科处方
(1)调经方剂:
1)调经汤:调经总方归丹参,郁金香附红花群,卷柏木香泽兰叶,行气活血功效准。
2)定经汤:定经归芍活血先,柴胡荆芥来疏肝,健肾地苓薯菟丝子,临症加减效卓验。
3)稳经汤:稳经四物益丹香,柴金舒肝气血畅,萸地巴菟疗肾虚,临证仔细分阴阳。
(2)治带方剂:三仁完带汤
三仁:芡实 白果仁 薏苡仁
完带汤中土术多,山药人参酒白芍,苍术车前陈皮草,芥穗柴胡服之妥。
(3)安胎方剂:圣愈寿胎丸
(4)产后方剂:参芪益枳生化汤
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
(5)调冲方剂:补肾调冲汤
调冲总方用归芍,萸地巴兔黄精药。
(6)养任方剂:
1)益雌汤
一(薏苡仁)担(丹参)益(益母草)雌汤,二(女贞子、旱莲草)四(四物汤)气(杞果)断(川断)魂(茴香)汤。
2)润阴汤(三二四六汤)
二至(女贞子 旱莲草)二仙(仙茅 仙灵脾)二紫(紫石英 紫河车)四物(当归 川芎 熟地 白芍)六子(覆杞车菟脂味:补骨脂 五味子 车前子 菟丝子 复盆子 西杞子)汤。
(7)温督方剂
1)温督汤
温督归(当归)芎(川芎)益(益母草)丹(丹皮)香(香附),柴(柴)金(郁金)巴(巴戟天)菟(菟丝子)归(肉桂)仙(仙茅 仙灵脾)姜(干姜)。
2)益气强督汤
四君芪马断脊梁,骨碎补骨麻枸牛。
3)益黄汤
四(四物汤)二(仙茅 仙灵脾)寿胎丸(川断 菟丝子 桑寄生 阿胶)。
11.中医十大类方在妇科领域内的应用
(1)桂枝类方:
(2)麻黄类方
(3)柴胡类方
(4)大黄类方
(5)石膏类方
(6)黄连类方
(7)干姜类方
(8)附子类方
(9)黄芪类方
(10)半夏类方
12.妊娠禁忌药
(1)禁用药:
(2)慎用药:
(3)其它慎用药:
13.哺乳期禁用药:
三七、花椒。
14.针灸、耳针、割治疗法
德康国医堂妇科门诊病历
第一章 月经病
第一节 月经周期失调
一、月经先期
1.虚热型:三二槐紫芍汤。
经早热型槐(槐米)紫(紫草)芍(白芍),二至(女贞子 旱莲草)二地(生地 地榆)二骨(地骨皮 乌贼骨)合,气虚选用升陷汤,肝郁丹栀逍遥妥。
2.实热型:清经汤
3.肝经郁热型:丹栀逍遥散
4. 气虚型:补中益气汤
二、月经后期
1.实寒型:后期饮
后期圣愈去熟甘,桂姜吴萸牛膝添,三棱莪术化瘀血,诸虚滞瘀当细辨。
2.虚寒型:益气强督汤
3.气滞型:加味乌药散
4.瘀血型: 血府逐瘀汤
5.血虚型:圣愈汤
6.肾虚型:七子汤
一(山茱萸)车(车前子)金(金樱子)兔(菟丝子)五(五味子)狗(枸杞子)盆(覆盆子)。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稳经汤
稳经四物益丹香,柴金舒肝气血畅,萸地巴菟疗肾虚,临证仔细分阴阳。
第二节 月经经期失调
一、经期延长:断榆牡茜芍枳汤
断(川断)榆(地榆)牡(牡蛎)茜(茜草)芍(白芍)枳(枳壳)汤,瘀加三丹(丹皮、丹参、赤芍)合七(三七)黄(蒲黄),气虚参(党参)芪(黄芪)血二胶(阿胶、龟胶),二至(女贞子、旱莲草)二仙(仙茅、仙灵脾)修宫墙。
二、经期缩短:
第三节 月经经血失调
一、月经过多:芪归萸海榆汤
经多芪归萸海榆,茜草醋引最为宜,八纲辨证分证型,清逐涩补治法异。
二、月经过少:人参归地五禽汤
经少虚型参(潞党参)归(全当归)地(熟地),狗(枸杞子}兔(菟丝子)羊(淫阳藿)鸡(鸡血藤)猪(山茱萸)肉齐,血瘀杏红气香乌,引经益通川牛膝。
三、崩漏:
1.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补肾调冲汤(缓用)
补肾调冲汤归芍,一(山萸肉)地(熟地)八(巴戟天)兔(菟丝子)黄精药(山药)。
2.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补脾固冲汤
补脾固冲选补中(补中益气汤),一(山茱萸)海(海螵蛸)鱼(地榆)龙(龙骨)木(牡蛎)棉(棉酚)功。
四、闭经
1.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性闭经
(1)治标:通经方(治标方)
通经方,董(东楂)桂(当归)香(香附),雄(川芎)牛(川牛膝)双鸡(鸡血藤、鸡内金)充(益母草)宫腔。
(2)固本:紫云寿胎丸(治本方)
闭经方依经量少,虚甚紫(紫河车)云(田大云)寿胎(川断 桑寄生 阿胶 菟丝子)好,苍导(苍附导痰丸)虎(虎杖)车(车前子)治肥胖,瘤用牡(牡蛎)甲(穿山甲)夏枯草。
(3)人工周期:四物汤合寿胎丸
(4)辩病治疗闭经
2.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马路皂刺稳经汤
见经期失调症款下稳经汤。
3.溢乳闭经综合征:麦椒红膝稳经汤
4.黄体功能不全:益黄汤(四二寿胎丸)
四(四物汤)二(仙茅、仙灵脾)寿胎丸(川断 菟丝子 阿胶 桑寄生)
第四节 排卵期子宫出血:补肾调冲汤
第五节 卵巢早衰和无反应卵巢综合征
一、肝肾不足,气血不和型:稳经汤
二、肝肾不足,元阳虚衰型:益黄汤(四二寿胎丸)
三、气血阴阳俱虚型:圣愈补肾调冲汤(促性腺激素汤)
第六节 经期前后多发症
一 、功能性痛经 痛经方
痛经方,归芎芍,归香郁金元胡佐,膜样棱莪加血竭,异位加军琥珀血。
二、子宫内膜异位症
瘀在胞宫:马甲棱莪通经方
马(制马钱子)甲(鳖甲)棱(三棱)莪(莪术)通经方(东楂、肉桂、香附、川芎、川牛膝、鸡血藤、鸡内金、益母草)
2.瘀在宫外(倒经):逆经方
逆经方用荆芥茜,丹芍栀草蚯旱莲,牛膝泽兰芩母饮,童便引血血归原。
三、经前期综合征(PMS)
1.乳胀 乳胀汤
乳胀桃红四物

作者简介

该书是一位草根老中医的行医手记,作者将其一德堂家族六代、其师赵琛七代中医之真传、秘传,其从师首都、省、市专家的体会,以及主编《土单验方报》期间收集的民间验方,结合自身40多年中西医结合治病的临床经验,历时20余年编撰而成。


 杏林草根谈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