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新版)》书评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35447340
作者:余秋雨
页数:287页

忠实梦想

余秋雨,不管是单字还是全称,都是我喜欢的字眼。然而之前也都是听说过芳名,对其作品根本不熟悉。今日读完《文化苦旅》,竟不觉红了眼眶。首先是余先生的勇气。竟敢为人之先,走遍天下之古今文明,开眼界,明异礼,于未知险恶之中体会人情冷暖,大部分收获感动。当然,得迈出那第一步。能带着自己的妻子走遍天下,寻找文明之源,探古今之变,实在是让我觉得自己的渺小。再就是余先生的智慧。博学古今,历史典学信手拈来;面对恶意诽谤不乱阵脚,忠心于学识,实在是佩服之至。本书最后的《天人对话》,更是看出了余先生对自己的要求以及对他人的宽容大度。明显,我跟随不了余先生的脚步,但是从他的书中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希望我也可以以对世界充满好奇,以美好的心愿望景这世界。我也想去去西藏,去去青海,去看看大千世界的风土人情,是怎样地值得人怀念。

系列摘抄集

摘自<山河之书>1. 这一切,构成了我世界观的基础:一种彻底看破了周遭功利的宏伟悲观.但是,这种悲观中的”悲”也被看破了,因为悲喜本是人类的作态.2. 本性之一是聚集,本性之二是延续.3.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4.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5.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文明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文明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摘自<何谓文化>1. 书卷气,长风者,裁断力,慈爱相.2. 衣貌整洁,声音温厚,用语干净,逻辑清晰.3.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4. 真正起控制作用的,是酷爱谣言的群体心理,是闻风而动的斗争哲学,是大假不惩的法律缺失,是无力辨伪的文化传统.5. “文革”中全国废学停课,是中华文明数千年来在非战争状态下唯一的一次.至今,因早年失学而终身哀叹的人,还大量存在,都可证明.摘自<文化苦旅>1. 家人急忙开门相拥,拭泪而问,方知其于漫漫岁月间,浪迹宇内,周济天下,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家人遂烧水为沐,煮米为食,裁布为衣,整榻为憩.2.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3.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4. 陆游说:”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是权力地图中的千古雄关,这样的雄关在中国成百上千.但消解它们的,只是雨,只是驴,只是征尘,只是酒痕.5. 英雄史诗也会变成文字存之于世,顾炎武说:”常将<汉书>挂牛角.”你看,足以包容千般评述,万般赞美的堂堂汉代,也就这么晃荡在牛角上了.那牛,正走在深秋黄昏的山道间.6. 青城山是道教圣地,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大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把水作为教义的象征.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7.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以后总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术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溪流汇成了湖.8. 中华文明缺少一种宏大而强烈,彻底而排他的超验精神.9. 拥挤的闹市可能更加荒昧,密集的人群可能更加野蛮.10. 孔子说,我历来主张有节制的愉悦,与天和谐;墨子会说,我的主张比你更简单,反对任何无谓的耗资和无用的积累;荀子则说,人的自私会破坏世界的简单,因此一定要用严厉的惩罚把它扭转过来……11. 微笑不语的是老子和庄子,他们似乎早就预见一切,最后终于开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眼前,文明只选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比赛什么?要讲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12. 勇于在一切公共领域运用理性.----康德13. 当这种无休止的苦干由群体行为演变成心理惯性,就陷入了盲目.而这种盲目的最大危机,是对公共空间,公共生态的隔膜.14. 悠闲很可能是一种清醒,而忙碌则很可能是一种糊涂.15. 财产必须体现为义务,自由必须体现为责任,这就是现代经济的文化理论.16. 财富无限而生命有限17. 中华文明在本性上具有一种开阔无垠的天下意识.民族国家的概念,则产生于遭受内乱和外力的威胁之时.18. 巴金正是在忧郁过程中享受着生命.19. 他让人明白,以一种色调贯穿始终,比色彩斑斓的人生高尚得多.20. 忧郁,透露着他对社会的审视,他对人群的疏离,他对理想和现实之间距离的伤感,他对未来的疑虑,他对人性的质问.忧郁,也透露着他对文学艺术的坚守,他对审美境界的渴求,他对精神巨匠的苦等和不得.21. 他的心,永远是热的;但他的眼神,永远是冷静的,失望的.22.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23. 上海永远不会缺少文化人,也不缺少话题,也不缺少名号.缺少的,往往是让海内外眼睛一亮的文化尊严.这种尊严来自于高度,来自于思考,来自于忧郁,来自于安静,因此看起来与喧嚣的市声格格不入.24. 一座普通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地上有多少热闹的镜头;一头高贵城市的文化,主要是看天上有几抹孤独的云霞.25. 华发已生,暮雾已沉26. 最美丽的月色,总是出自荒芜的山谷;最厚重的文物,总是出自无字的狂野.27. 妈妈拒绝一切群体化的悲伤,避过一切模式化的情感.我们今天,也要顺着她.那就让我们在心底,为这独一无二的生命,唱一首独一无二的送别之歌.28. 但是,这个机会再也没有了,她把一切答案都带走了.于是,我心中的难题,也就成了永远的难题,无人可解.29. 肩头,妈妈的肩头,更是我家的风雨山脊.30. 妈妈一生的微笑和腼腆,绝不是害怕,躲避,无能,平庸.恰恰相反,她完成了一种特殊的强大.31. 妈妈让我懂得,田地间有另一种语言.32. 妈妈固守的,是另一套做人的基本道理,也就是天道天理.只有沉默,才能为天道天理让出位置,才能为历史裁判留下空间.33. 妈妈,您知道,我为您选定的归息之地,就在那条山路边上.爸爸已经在那里安息,山路的另一侧,则安息着祖父,祖母,叔叔,以及您的父亲----我们的外公.因此,您不会寂寞.34. 妈妈,这是我们的山路,我们的山谷.现在,野兽已经找不到了,山顶上的凉亭早就塌了,乞丐的家也不见了.剩下的,还是那样的山风,那样的月亮,那样的花树.35. 虽然我并不保守,但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总需要守住几分忠贞,其中一份,就是对笔.36. 看自己,并不是执着于”我”,而是观察一种生命状态,能否扩展和超脱.这是佛教的意思.37. 且拜且祭,且忆且思,且喜且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这句话印象很深刻。每篇文章细细品味都能联想到一些人生哲理,比起一时心灵鸡汤而言,这种底蕴深厚的文学作品更值得深夜里独自一人细细揣摩。关于牌坊,个人理解是大多数的逃婚女子假死大多远走他乡当老师。最后的一句,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种胸怀天下的儒家气魄让人赞赏钦佩,在封建思想下的女子有如此之智,并教导传承给下一代,不愧是好老师。但是作为封建思想迫害的产物,对她们又抱有深深的同情,所幸一切都能够重新开始。例如都江堰,问道青云山,拜水都江堰。道家作为本土宗教的生存方式,崇尚水的灵性,或许在人与人的相处交往中,更多的是要像水一般,既透彻,又能融洽。山水之道,一动一静,正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在莫高窟、敦煌壁画中,又能够把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大气恢弘尽展在读者眼前,但是又为国人不懂珍视文化表示深深的叹息。想起高中语文老师给我们念到莫高窟时对书中道士还有那名翻译的仇恨的样子。国人的麻木不仁真真切切是件可怕的事情,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沉睡的人。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待这本书,真的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文化苦旅应该也算是对中华五千年文化出彩的挖掘,能够让后人更重视传统文化的遗迹以及思考如何保护祖先给我们的馈赠。属于我们的历史需要我们去捍卫。

精神+文化的苦旅

开篇余秋雨引用文言文的自序,苦道了曾经文化界对他的误会。这本新版,改变和删节了一些。中外文化的旅行考察见闻,确实很苦,看《道士塔》时,我去特意看了世界遗产在中国记录片的《莫高窟》,《宁古塔》清朝官员抄家的流放地,《远方的海》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黑褐色咸苦的海水。《抱愧山西》票号“走西口”的沉浮。《杭州宣言》白居易、苏东坡、以水利学家和城建专家的风姿。曾经的文化,无论是消失的还是残存的,那些历史承受的太多了。事实和沧桑有着眼泪和苦盼,政治的变迁的无可奈何。余秋雨曾经用自己的脚“丈量”国内外,从遗迹问过去,写历史实则在道人生。那些历史的遗憾、辉煌都消失在风沙中,荡气回肠。

余秋雨姐姐

余秋雨是个小人,至少说,是个喜欢沾沾自喜的人,这一点我在他的两外两本书里着重说过,今天,在本书中,他对于“我”的处理,让我想要重拾这个老话题。有句话说,别人的老婆,自己的文章,就是不一样。文人对于自己的文章,多半是极爱惜的,就像自己的儿子,当着别人面当然要谦虚的说犬子,内心还是奉为掌上明珠。这样一来,在半虚伪半谦虚的氛围中,别人恭维,自己谦虚,就成了天经地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平白、毫无深度的自吹自擂时,如此反感的原因。举个例子,叔本华。在他的论说文集选里,他无数次提到了他的“获奖论文”——《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本书的价值姑且不论,但就这种行为而言,叔本华这个吃他妈喝他妈的“二流子”始终是想要向母亲证明自己的小男孩。所以,他才一个又一个作标注,注上他的“获奖散文”。我们的余秋雨姐姐,在抒情到流泪之余,对自己的获奖记录也是毫不含糊,件件报来,唯恐配不上这个大师的头衔。这是两个在装逼方面失败的家伙,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塞万提斯的手法,他说“虽然我是堂吉诃德的爹,可我是个后爹”。高下立断。只剩下那个走一路讲一路小故事的余秋雨姐姐在风中哭泣。为啥人家都不觉得俺是大师捏?

行走在文化路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想出去走走,想在自己能动能跑的年龄,翻越祖国名山大川,跨过无数小桥流水,但一直未能成行,总是因为这这那那,放弃了。余老师是我小时最喜欢的作者之一,我人生中买的第一本文学书籍就是《余秋雨全集》,那时只要有时间总要翻翻,至今那本书还在书柜中搁着。这本书给人一种超越精神,超越年代的期盼,当读到道士塔,莫高窟,苏东坡,山西的远行者等等,心里就有一种莫名的哀伤,总有着一股想哭的冲动,如果能早生一个世纪,我想去牵住运满经书的马车;想去阻止士兵乱涂乱画;如果能穿越到北宋,我想去一趟黄州,去陪苏东坡说说话告诉他有很多人关心他,一切都会好的;如果能早点出生,我要去送送山西的远行者,告诉他们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家人始终都牵挂着。这本书从某个局点穿连了中国的历史,虽说不全,但却能让人学到很多,了解很多,其中有很多历史,大家都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听本书娓娓道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其中的原委是这样的,书中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无论是地域还是时间,都整整穿连了中国史诗。这本《文化苦旅》代表着一种文化人淡泊的精神,面对指责,面对猜疑,能淡然释怀,面对困难时,忍耐度也高于常人,我们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最后以书中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吧。They have said.What said they?Let them say.

get到了作者的思想,却对作者和该书爱不起来

《文化苦旅》是一本很著名的书,这是真的。原来一直没看,因为不怎么喜欢散文这种题材。读了这本书,我可以get到作者的文笔和作者“所描述的他自己的情操”,但是这本书我看不下去。原因2点。1.本书不如改名《余秋雨游记》。游记=旅游过程的记录+感想。难道不等于这本《文化苦旅》?想想现在的一些包含游记的旅游网站,如马蜂窝什么的。集合起来也能出一本这样的书好么?当然因为余秋雨是名人,所以显得这本书高端了一些。2.作者的态度有些狂妄,并不谦虚。不用举例,字里行间吧,应该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我喜欢谦虚的学者。真正谦虚的学者,字里行间都会流露出对未知的敬畏,对于自己不确定的句子不会说死。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作者在大山大河里寻找本源,感到自己很牛逼。我不知道这种自信来自于哪里。

我只是被书名欺骗了

许是少有这样的作品,每读一章,泪湿一重。许是笔者游览山水,足迹广阔,文字也大气,让人开了眼界。许是这份洒脱恣意,无视诋毁,自我生长着的宽容,学了几分释怀。《文化苦旅》读下来,认为内容大致分了三部分,中国景点、外国景点和中文文化名人。当然也有作者的前言后序,祭笔和悼念父亲和母亲。从牌坊开始,其实我不太懂作者想要写些什么,只是浅显地了解了地方特有的“牌坊”文化。之后的我的山河、都江堰、道士塔等,大概觉得作者是要写写游记之类的文章。莫高窟这篇文章印象比较深刻,毕竟自己的东西被他人轻而易举地偷去、夺去,心里无论如何是不好受的。沙原隐泉、阳关雪直到西域喀什,这算是讲到大新疆了。之后的几章确实没什么印象了。到宁古塔吧,知道了它在东北地区,是个古时流放官员的地方。抱愧山西这篇,我想起了以前看得电视剧《走西口》,晋商诚信经营的精神令人敬佩,只是好像做生意积累起来的财富都用做仕途了,最终没落有些可惜。风雨天一阁,真是看到一代藏书世家的可贵与坚守。“鱼尾山屋”开始讲外国景点了(原谅我用景点这个词,词汇有限,囧)。北极寒夜留下足迹,远方的海就结束了本部分。接下来是我感触最深的部分,一代文人。谢家门孔,家有瘫儿,一对老夫妇。不需他人怜悯同情,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托起重担。巴金先生,跨过世纪,活过百年,看尽人间沧桑,见证社会变迁,个人荣辱坎坷折射国家历史。印象深刻的是那一个小信箱,是信任,也是友谊。左临遗言和寻石之路记不太清了。读之有幸,好书不怕遇到的晚。早先我只是被书名误导了(笑)。

22年后的《文化苦旅》 12年后的我

第一次读余秋雨的文章,是十二年前,刚刚小学毕业,那个暑假,又热又冗长,开始几天没有作业的惊喜过去之后,被漫长的无聊取代。于是那年,扎着两个麻花小辫的我,穿着花裙子和塑料凉鞋,踩过小溪里凉凉的水,去住在河对面的表哥家里寻书看。那个暑假,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便埋头在一本叫做《文化苦旅》的大部头中不可自拔。年少的我,深深地被余秋雨那如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气势磅礴的气质,以及满满当当深厚的历史感,还有悲天悯人的作为知识分子对整个民族、整个文化、整个历史甚至整个人类的关怀而震撼。在我伺候磕磕碰碰地尝试着写文字的过程中,余秋雨对我影响颇深,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刻意去模仿他,写大段大段的排比句,明明是个简单的句子,偏要绞尽脑汁用上很多比喻隐喻互文拟人,写历史,写文化,用一种故作深沉的语气,动辄上升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的高度,而且喜欢煽情,动辄对着山河历史大发感慨,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意外的是,这样的文字风格深受老师们的欢心,给我莫大鼓励。现在想起来,幼稚的我,颇有些东施效颦,但那时候的我,又怎会懂得,这样的文字的风格,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和融会贯通的人文历史观,又怎会模仿得像?上个世纪90年代末的余秋雨,当真是声名鹊起,如雷贯耳,他的散文,炙热得不像话,“妓女手提包里都装着《文化苦旅》”与其说是人的恶意攻击,倒不如说,余秋雨,真真儿地引起了全民热。今时今日,恐怕没有一个作者,尤其是一个纯粹写文化写散文写历史写纯文字的作者,能够达到余秋雨的高度。他写的书并不媚俗,甚至不算通俗易懂,却是难得的不仅畅销,而且长销,1992年出版的《文化苦旅》到了2014年,隔了整整22年,却依旧闪烁着文化的光芒,依旧在读起来的时候,让人被他的文笔折服,被他的思想折服,被他的悲天悯人折服,被他这个人所折服。新版的《文化苦旅》与旧版相比,改动大得,几乎可以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不仅仅是内容的变动,原版中很多收录的篇章被直接删除,比如我很喜欢的《寂寞天柱山》《废墟》等,不仅篇章有变动,而且,留下来的这些熟悉的文章《牌坊》、《都江堰》、《道士塔》、《风雨天一阁》等,原文也有大幅度的改动和删减,简直是让我怀疑这和我12年前看的那一本书,除了名字相同,其他简直没有多大关系。改动后的篇章,删除了很多描述和历史背景,文章内容大幅度缩水,连余秋雨原本的那种看起来很牛掰很气势汹汹的大段排比段落,也几乎消失不见,我记得我小时候,还很装逼地背诵过很多念起来朗朗上口的段子啊,这会儿怎么都木有了啊摔!与原来的篇章相比,新版中的文,无疑是更加简洁,更加明快爽利的。但即使如此,作为文字控的我,还是在新版中找到了独属于原来余秋雨风格的几个句子,分享一下聊作为纪念吧:“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院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有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阳关雪》钱镠这个人的存在,让我们对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产生了一些疑问。他,不是抗敌名将、华夏英烈、不是乱世枭雄、盛世栋梁,不是文坛泰斗、学界贤哲,因此很难成为历史的焦点、百世的楷模。他所关注的,是民众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涨落、湖水的浊清。“——《杭州宣言》”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黄州突围》(BTW,我记得这篇文章原来收在《山居笔记》里,并且叫做《苏东坡突围》的,明显是原来是名字更好啊,为啥要改名啊,怒!苏东坡是我男神啊!)原来我印象中的余秋雨,文字风格几乎就是这样的,用大量文化意象的堆积,构成一段段精妙的排比,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仗工整,颇有气势,关键是,读起来,真的装逼指数一级啊有木有?!!!也许是到了年近古稀的余教授,不再执着那些文字的花头,也不再认为一段精彩绝伦的排比对整个文章是必不可少的了,他更在意的,是文章中的骨骼框架和精气神,他已经过了在乎文章皮肉的时候了,只有当年被他的文字惊艳到的我,还在耿耿于怀吧?新版的《文化苦旅》,在删减了大量原文后,也补充了很多新的内容,比较值得一读的是,《谢家门孔》《巴金百年》《佐临遗言》这几篇,尤其是《佐临遗言》,叙述了著名的戏剧家黄佐临的坎坷一生和他为中国的戏剧事业奉献出自己的热血,读起来令人不得不为中国老一辈优秀学者的风骨和气度所感动。尤其是老人在文革前后,面对中国文化圈里的种种乱象时候所坚守的萧伯纳的名言:”they have said。what said they?let them say!“,真是叫人忍不住大喝一声:好!总体而言,新版与原版相比,可读性更强,文字更加精简,设计范围更广,不仅仅是撷取了中国几个颇有代表性的文化历史现象,这种反思和探讨,及至今日,仍旧具有现实意义,发人深省,而且从更全面的范围探讨了全球范围的文化现象和意义,虽说在这么散文集中只是蜻蜓点水,但也可以稍微领略秋雨叫兽全球文化考察的一番成果了。唯一我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在这本散文集的最后,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了,秋雨叫兽,在面对这些年文化圈里对他的攻击和质疑的辩驳和澄清。关于余秋雨被人攻击的事儿,我亦早有耳闻,可从未在意过,这些年也是继续读他的文,也未觉得有何不妥。余秋雨在这本书中用了好几篇文章来辩驳,虽然觉得被攻击了这么多年都不让人说道几句,未免有些残忍了些。但是,仍然想说,秋雨叫兽,这么多年都没辩驳,如今为何还要在一本纯粹的文化散文集中叨叨这些如今的读者早就不在意甚至都不了解的破事儿呢?您的境界,可是比不上黄佐临前辈哦!何不更加潇洒一点,let they say?再多嘴一句,多年前是真心觉得余秋雨文采斐然,隐然有大家风度,如今重读起来,倒是没觉得有那么好,甚至对他的很多观点不置可否,但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是从余秋雨开始的,在这一点上,他是最大的功臣。

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重塑

从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重塑1992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之后,中国文化圈似乎掀起了一股寻访传统文化的热潮,这股热潮伴随着旅行的风气传扬起来,中国的当代文人变得更加有情调,也更加的以“文”自居。事实上,早在鲁迅时期,就已经开始对传统文化的东西进行重塑。首先是对经典的重造,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以及王小波的唐传奇变革(《万寿寺》、《红拂夜奔》等创作)等,展现出传统经典与现实社会的结合。这些文化传承与改造可以说是新瓶装了旧酒,然后发酵成新的佳酿。此后,舒飞廉写的《绿林记》可以说是当代中国奇幻界的高峰。不过,我国的文学界总是矜持的可爱,“正统”的评论家对舒飞廉的《绿林记》这种“非正统”的东西总是以轻蔑的眼神给与否定,不过《绿林记》中所展现出来的西方环形小说结构、中西方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如《柳毅传》、《嫦娥奔月》、《龙宫》等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虚无主义相结合等)以及意义先行1等已经展现出中国奇幻的实例。其次便是于丹、余秋雨等人的文章。我把这两个人的文章摆在一起是想说明这两个人的书籍都是抒发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于丹写的东西自不待说,把自己对孔子言语错误的理解强行灌输给读者。虽然,于丹极力说这种心得式的东西本来就是各家之言,但是作为一名学者,在没有弄明白义理和考据的前提下而把自己的心得对社会进行传播,本身便是极不道德的行为。而本人在研究于丹《论语心得》传为何成功的时候,偶然发现于丹跟中华书局的亲密关系,再联系中国当代出版社的窘境,便能稍稍理解书商和作者的“良苦用心”了。而余秋雨的文化随笔可以说把孟子的“以意逸志”观念发挥的淋漓尽致,不过却是用自己的“意”发挥古人的“志”。也许《文化苦旅》虽然论据错误百出,但好歹还能说文笔优美,但是作为对文化的寻根,对古人的凭吊和对现实的阐述如果不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反倒会使民众再次陷入迷茫。第三是加工利用古代的文化以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这方面已经以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为典型,有关耶稣与圣杯的传说、莫大拉的玛利亚等本身是基督教的异端理论,但是任何一种传说或者说法本身便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而空穴则肯定不会有风。当然,任何传说或者说法总是经过了数代人的加工和转化,人类也总是经历一个神——英雄——人的发展过程,所以很多说法还是靠不住的。不过,这种阐释文化的方法却逐渐影响到中国的出版业,从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到何马的《藏地密码》都采用了这种诉说方式。本人认为,这种方式在短期内仍然可以在市场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不过,猎奇始终是猎奇,满足了读者一时的心理,但仍然没有强大的思想文化沉淀作为靠山,这只会造成读书的饮鸩止渴。那么,我们对经典的文化究竟该如何重塑,继而推而广之让普通人都了解呢?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难以解释。首先,我们所认为的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难道是文化的原貌吗?这些问题恐怕任何学者都难以回答清晰。中国的文化总是口号先行,说道孔子的思想,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仁义”等,而说道墨家的思想,也总是知道“非攻、尚贤”等口号而已。但是,在这些符号化的概念背后,对于个人或者这个学派系统、完整的理论,我们又知道多少?比如圣西门,我们都知道他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但是仅仅是“空想社会主义”这个口号这么简单吗?圣西门是欧洲最大的贵族查理大帝的后裔,也是一位伯爵,本身可以享受贵族的一切待遇,但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投身运动,并随后否定了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的压榨,开始帮助劳动群众。穷其一生,他变卖了全部家产,一直试验新的理想社会。这样一个人,放在现代社会中也是一位热血青年,最不济我们也应该对他的实验精神表示肯定,但是以“空想社会主义”以一概全,不是断章取义或者口号的行为又是什么?!因此,中国经典文化的阐释究竟是什么的确需要商榷。反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固然是解释和重塑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也是其一家之言,但是不管如何,至少让大家了解到这个地方还有这段历史,这段文化。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意义了吧。注释1:说道意义先行,让我举个例子吧:很久以前,一个家庭的儿子说要学习屠龙之术,父母很高兴,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就是龙,儿子学成后一定很有出息,便到处给人炫耀。而有一个邻居却嗤之以鼻,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龙,学成了又有什么用呢,根本是无用之学。这家父母听了之后深表同意,回去给儿子说不要学习了。儿子却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龙,但是可以创造龙。父母觉得这样也对,不过儿子却犯难了,龙该怎么创造呢?这个时候一个江湖人听说了这件事,对这个儿子说,我们自己都是龙,因为我们是龙的子孙。——而这个故事的意象化便十分突出。

不再苦的文化苦旅

图片来自网络“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总会苦一阵子”。《文化苦旅》新版,不再“苦”了,而是“淡”。很多年以前我读《文化苦旅》时真的是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那个年代,读书都是难的,别说旅行了,所以在余秋雨的文字里去了解云游四海,边走边吟的生活方式,他的词藻华丽而繁复,情感澎湃又旖旎,对于那时的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我家里现在还有两本原来的《文化苦旅》,可见,我当时是何等喜欢。这本书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原来敦煌有着如许瑰丽的过去与苍凉的现在,都江堰并不只是普通的水利工程,通过这扇窗口,我窥探到了大千世界的神奇,心甚慕之不可自拔。涉世未深的当年的我,单纯地认为世界很复杂,很热情,很伤感,被那些文字激得阵阵悸动。现在,年纪大了,不再耽于乱花迷人眼的绚烂,冲动的热情渐渐内敛成深沉悠远的意志,只为灵魂的悸动而形诸神色。再读《文化苦旅》,发现自己无法再逐字逐句地阅读,只能一目十行地浏览,读“道士塔”时,我不再随着作者拍案而起义愤填膺;还是那些熟悉的字里行间,可我竟读出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我再读《文化苦旅(新版)》时,文中提到的95%以上的地方我也都走过了,很多的历史我也都读过或了解过了,就能体会到余秋雨再版的修改和删减,还有就是他也变成了一位平静和恬淡的老人,平心静气,不漏声色了!所有完美的感受,都需要内心来成全。我又找出了旧版和新版对照读下来,增加和删减很大,也说明余秋雨先生对文字和读者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一本好书,推荐阅读。【美好的摘句】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2.真正结束中国文革灾难的,是唐山大地震。中国,突然窥得了人类生存的底线。3.路,就是书。4.中华文明的三条天地之线,是黄河,长江,长城。5.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产生于异态对接中。小文在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6.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7.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这便是道。8.真正的欢乐不可能重复,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9.唐宋之间,还算有一些呆滞的华丽。到了宋代,则走向了一种冷漠的贫乏。10.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11.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有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12.西域是几大文明的交汇中心,喀什则是中心的中心。13.历史很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比历史更漠然的是自然。14.无非是极度的繁华,极度的丰富,极度的奢侈,又加上极度的文雅。杭州由此被撑出了极度气韵,西湖随之也极度妩媚。15.人间之美的基础,是生态之美,尤其是自然生态之美。16 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挤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17.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18.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19.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20.山庄的营造,完全出自一代政治家在精神上的强健。图片来自网络Eva772016.9.10

苦人苦语

北至东三省的宁古塔,西至丝绸之路要冲喀什的阳春雪,南至杭州西子湖畔,东至宁波天一阁古塔。域外放迹地中海、中东、南亚各国,遍历欧洲96座城市。一路走来一路问,问询中华文明的特质,问询域外文明的长短;边思量来边得道,得道中华文明的来之不易,得道中华文明的无以伦比!记得白岩松曾经也发出类似的感慨:在校期间,对外国文学喜爱有佳。参加工作以后,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随着个人思路的拓展,最终发现个人、家、国、社稷等各种问题的终极思考,诸子百家处已有答案,中华文明史里已有实例。白岩松、余秋雨殊途同归!中华大地西部高原、沙漠就是最好的屏障,为打造中华文明的独立性创作了良好相对闭塞的外部环境。内部以长江、黄河、长城(与400毫米等降雨量线基本吻合)为界,华夏发源于黄河流域,两晋时期,逐步迁移至长江流域,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加速民族融合。长城外的游牧民族历来被看作威胁,相对独立演进,两汉、隋唐时期被压制,两晋、两宋、明末则越发猖獗,元、清时期为盛。三条界线不断的推演,造就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为何唯独伟大的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呢?是思维的惯性,是游牧民族洗刷的不彻底性,是当权者的选无可选,是中华文明广域的包容性。一句话,无论谁主政,不造方抓药,就没得混。即使在满清,存在满汉之分的芥蒂,无论再如何打压汉臣,无论如何大兴文字狱,不尊儒术、不尊法术,就没有康乾盛世,就没有二百年大清帝国。除上述大命题外,小而言之,余秋雨自始自终,就对自身的处境,自身所受的社会舆论攻击,久久难以释怀,尽个己之所能,尽情挥洒,尽情宣泄,尽情控诉。以无需辩解为幌子,质疑南方周末等媒体报道的失实,质疑个别个人的动机,质疑国家监管部门的不作为、不主持公道,质疑当前的世风日下。同时,对文革夜有微词,却又一笔带过。无意间,显现出其区域的狭隘性,自恋海派独树一帜,以谢晋、陈逸飞、巴金褒奖为表,实则抬升自我,肯定自我,宣扬自我。这种自恋,着实令人无法忍受,有些小人得志般的炫耀,这获取是余大师不合群,被孤立、被攻击的主要原因吧。余大师,只所以被大众所推崇,并不是其学问的一骑绝尘,或许是其文字比较接地气,相对读者比较易懂。因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师,孤芳自赏的居多,乐于传道解惑的少之甚少!这也获取与余大师上海戏剧学院老师的出身有关系,接近学生,接近大众。PS:谢晋导演致死未完成的桃花扇,有空研究研究,其生前的电影代表作,抽时间品位品味

余秋雨太喜欢下定义了。

余秋雨太喜欢下定义了,言之凿凿,但是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有准确的解释的。从头到尾,余秋雨都在强调一个词:文化。世间百态都是文化,这么喜欢下定义就有点过分了让人处处烦心。他把所有的东西都夸大了,太弘扬别人了。我对他所谓的文化,严重产生了质疑。那些排比句让人感觉很刻意,给事物戴帽子下一大堆定义,这让人看着很恼火。并不喜欢他的文风和思维。

烂尾的书

我差点就为了这本书的封面而错过了它,其中虽有几篇精品,但是到了后面就世俗化了,完全没有前几篇的文人习气。但是,他的思想还是非常值得人赞赏的,作为一个学者,在读完万卷书之后选择用自己的脚步去感受文明,不得不说是一个勇敢的文化人。

我怕理性变成冷漠

长久以来,我都觉得就影视作品来说,新版的总是比不上旧版的,比如,新版的《红楼梦》,光是其中那位来自天上人间的林妹妹,就足以把人雷得一直里嫩外焦。所以,如果某影视作品打着“新某某”的旗号,我是不太想看的。而就书来说,我理解的新版,不过就是换了家出版社,换了封面,换了纸张,当然,也换了价钱而已。最多不过是在封面上加上“未删节”几个字来显示它与旧版的区别,说白了,它就是换汤不换药。可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新版《文化苦旅》之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原来,文学作品的新版也可以是换汤又换药;原来,文学作品的新版的质量也可以比旧版差,而且还差了不少。也许是经过了岁月的淘洗,余秋雨先生从热血的青壮年变成了温和稳重的老者。 就拿他的名篇《道士塔》来说吧。原先那些诸如“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那样充满感激的句子不见了,那些细致描写王圆箓无知地破坏莫高窟壁画的句子不见了,那些如“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直言官员无知无耻的句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句平静、平淡地叙述,就像一位医生,在平静地告知家属病人的死亡;像是一位警官在平静的分析死者的情况,这样的话语虽也将情况说了清楚,但坦白地说,听了这样的言语,我不生气。没错,余先生的新《道士塔》告诉了我,王道士把壁画弄坏了,外国人把大量文物弄走了,民国的官员不保护文物……但,我还是不生气,我,生不了气。我不明白,为什么新书中会有这样的变动。难道真是岁月消磨了人的火气,还是人在现实中变得更加理性,理性到发一句火也不行,骂两句人也不行。如果“新”就是让一杯烈酒变成一杯清水,那么这样的“新”我不喜欢。

文化,真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化随随便便就那么”乐“

很不好意思得说,中学时代并没有什么老师向我们推荐余秋雨的书,反而对余秋雨最初的印象还是来自于中学时代课本上摘抄的那些作文必备余秋雨语录。比如下面:1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2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圆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真正开始读余秋雨的书是在高中。记得是有一天在书店随手翻到他的《文化苦旅》,还是老版本的,当时心里还是 觉得这些关于中国各个景点的游记文章好读又有文化韵味,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读完了很多余秋雨的书。当我知道外界对余秋雨的争议如此之大时,其实心里很讶异,只是在我看来个人觉得他很有才,只是人红是非多,各种平常人都能忍受的缺点却被放大一万倍被无数人教唆批斗。其实咱们一般人没必要站在那些学者的高度去指责批评什么,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如果真的有意见说说也没关系,只是看到很多短评动不动就是一个星的评论没有一句解释还是觉得很无语。还是觉得老版本的《文化苦旅》涉及的地方更多文章更广泛,对我们这些旅行得不多的人来说,看余秋雨的文章能够提前感知一下,但是切记不要盲从!历史书上的文章,删简得让人感觉就是为了考试而准备的文字。读来甚是无趣。读余秋雨一些写的好的不夹带个人私人情感的文章,真的可以说跟着他游览了一番,还能收获很多的文化知识。不过让我失望的是新增的几篇文章还是没有《都江堰》《道士塔》那么读来经典,也许可能是人的成长对不同的表述有了不同的感觉吧。我一直是很钦佩余秋雨环球旅行探寻中国文化的精神,不管外界怎么评判怎么批斗,总之我觉得起码比现在的很多成天坐在家里写鸡汤再加上点颜值就能火得不行的写书的人好得多。其实文化自古以来就是难以争辩的东西,没必要去争个好坏。虽然文章中还是夹带着很多余秋雨个人的被外界质疑过于矫情的情感,虽然有时候我自己也很难弄懂,但没事啊,把自己这个年纪喜欢的能看懂的打包带走,几十年后在回味这些,相信又是一番感受!所谓的苦字,相信不仅仅是行走的苦,写文字的苦,更多苦是要将这些富于民族情感的文字更全面公正得交代给世人的不容易,如今成年之后行走了更多的地方,才开始真正感悟作者文笔的大气和面对江山的坦然。同样很喜欢的三毛,撒哈拉的三毛。不过世人对三毛应该没有很多的争议吧,除了她的死因。三毛更多的是自由,心里天生的自由,随世界浪,不畏世俗,她笔下洒脱悠闲的文字,是最好的证明!希望将来能做一个勇于行走的人!

摘录

文字摘抄: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2.真正结束中国文革灾难的,是唐山大地震。中国,突然窥得了人类生存的底线。3.路,就是书。4.中华文明的三条天地之线,是黄河,长江,长城。5.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产生于异态对接中。小文在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6.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气勃勃。7.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这便是道。8.真正的欢乐不可能重复,就像真正的人性容不得刻板。9.唐宋之间,还算有一些呆滞的华丽。到了宋代,则走向了一种冷漠的贫乏。10.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11.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有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12.西域是几大文明的交汇中心,喀什则是中心的中心。13.历史很漠然,在多数情况下不讲曲直,不讲感情。比历史更漠然的是自然。14.无非是极度的繁华,极度的丰富,极度的奢侈,又加上极度的文雅。杭州由此被撑出了极度气韵,西湖随之也极度妩媚。15.人间之美的基础,是生态之美,尤其是自然生态之美。16 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哄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挤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17.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18.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19.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20.山庄的营造,完全出自一代政治家在精神上的强健。2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22.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23.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24.有的人,不管如何追赶潮流或身居高位,却总也掩不住内心的卑贱。25.当富裕和罪恶真的画上等号了,他们的努力也就失去了通向富裕的目标,因为那里全是罪恶。26.人类成熟文明的传承,主要是靠文字。27.一个再自信的人,也无法对自己的儿孙有过多的奢望。28.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成不同的性格。29.拥挤的城市可能更加荒昧,密集的人群可能更加野蛮。30.人类不可以对同类太嚣张,更不可以对自然太嚣张。31.即使珍珠宝贝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时候也应该舍得卸下,因为当人力难以承担的时候它已经是一种非人性的存在。32.中国文化在最高层面上是一种做减法的文化,是一种向往简单和自然的文化。33.悠闲很可能是一种清醒,而忙碌很可能是一种糊涂。34 好汉人格很容易转化成暴民人格,荼毒社会。35.当中国终于大踏步走向国际社会的时候,既可能因视野打开而显出气度,又有可能因竞争激烈而倒退回狭隘。36.二十一世纪的最根本冲突,产生在文明与非文明之间。

大师的力量

初见新版《文化苦旅》觉得非常熟悉,迷糊中有一种疑问,是否我以前读过这本书?但是很快我被自己的感受推翻了。打开《文化苦旅》,其中讲述的一个个历史文明的兴衰,作者用自身特有的文化解读,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我熟悉却陌生,知道却不了解的文明,和消失在茫茫沧海中的孤寂。在如此多文明和遗迹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直面文明的没落,一直以来,我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可以说知道但并不热衷,我并不喜欢谈论和深入了解这一段甚是屈辱的历史,但是在作者的笔下,文明另有解读,用一种敬畏的目光看待文明,看待历史,一切过去变得肃穆而伟大。我为其中的大格局般的文化胸怀所感染,体味到了一种通达智慧的文化感动,内心充满感激,顿时间,我对于很多漠视的文明和轻视的过去,有了一种温热的感受,这种感受来自于一种文化的苏醒,起初并不强烈,但是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不断燃烧,灼热炙烤我的文化感知。一方面大师唤起了我的文化感知,另一方面也让我认识了一位真正的大师黄佐临。从《文化苦旅》中才知道这样一位如此伟大却又如此不被人知的大师,不免有些心酸。老师随口说的已被世界接纳的通识真理,来自这样一位大师,但是中国戏剧史却甚少提到他的名字,不免令人唏嘘。但是了解大师的为人却又发现,世界知道与否,又有多少关系呢?不受中国待见,世界未必会让他委屈。只是被一个自己深爱的土地伤害,总是最让大师心痛。《文化苦旅》的最后,回归到了人,那些创造了文明,引领了不朽的伟大灵魂,那些作者真正熟悉和了解的大师,也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大师的魅力,来自文化深处的心灵叩问。

文化苦旅与文化苦旅

起初,我并不想写了。粗浅地认为昨天就可以为这学期“祭笔”了,我也怕写出来有失偏颇,或显得稚气,更主要的原因是此刻我心潮浮涌难耐,怕是钱塘江大堤也会为之战抖紧张。刚刚带着《文化苦旅》下楼吃饭,一位大叔俯下身子看来看去,我以为他在看窗口里是谁在忙碌,就故意趔开身子让他看,却发现他悻悻地走了。不时,又折了回来:“余秋雨?···文化···”我笑而答道:“文化苦旅”。他始终一副虔诚的表情。“我能看看吗?”我为之讶异,打量着他一身脏兮兮的工作服,满脸的皱纹像是剃刀雕刻出来的一样。“可以,可以。”他平静地双手接住,欲走又回。“我就坐在那里。”我点头以示会意。我真的有些讶异,知道余秋雨出名,却不知道他竟然如此出名,也许那位可爱的大叔,只是昨天看了他的节目,也许他本来就关注文学,只是老天爷给他开了个玩笑,让他到餐厅打扫卫生了。但总之,他是让我吃惊了。刚接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真的很失落。学习委员说要我相信她的眼光,不会让我失望。接到的那一刻,我心里嘀咕了一句:这就是我给你的信任?太低估我了吧。我早在四五年前就读过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了。我想和谁换换,但却想到她是专门为我挑的,想到这,我就释怀许多,又看到是新版。就自言自语道:再看看吧。了解余秋雨是在高中时代。早在更早的时候,就听老师说过一个叫余秋雨的老师,值得我们学习,他有本书叫作《文化苦旅》。到了开封我就开始接触真正的书籍了,《文化苦旅》也正式进入了我的世界,但它对我的影响并不大。里边的几十篇散文说实话至今我应该也没读完,只是粗浅地读过十几篇。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很潇洒,走了很多地方,再则就是他还了解很多东西。而在后来我才看出些他对中华文明的再宣传,和对传统文化的哀叹的深层一面。到了高二时候,波波(我给一个同学起的外号)买了一本《行者无疆》,那时候我就真正开始对余秋雨着迷了。换成的第三感觉是:秋雨老师!太潇洒了!他去欧洲了!佛罗伦萨,地中海文明,一个伤感的故事:爱琴海的名字由来。还有水上城市威尼斯!我真的喜欢上了那本书,我想买,但不想拾人牙慧,步人后尘。《千年一叹》成了我买的余秋雨的第一本书。但就在刚刚前不久,我还对《千年一叹》带有微词。认为:秋雨老师真的商业化了!日记也拿来发表。难道名人放个屁也就真的有人说是香的吗?因此,《千年一叹》一放就被我放置了三年之久,若不是学习委员的新版《文化苦旅》救了它,它也就得千年一叹了。新版《文化苦旅》分为三个板块,“中华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前两个板块,我不赞一词,余秋雨在我心中依然是文化义士,学识渊博,落笔有风。但后一个板块我就自我斗争了好长时间。是站队还是不站队。其实,我所谓的站队与不站队,根本起不到一丝涟漪的作用,无名之辈,妄图参与这场口诛笔伐之争,也没资格。说到这儿,我还真有些悲哀。而余秋雨就截然不一样。但我仍想发声,同时也决定发声,也不代表站队。与老版较之,新版的篇目也有较大差异,虽然在写作的纬度上有了跨越,这一点赢得了我的认可,但在数量上却减少了不少篇目,而又奇怪的是字数却多了近万字。总之,新版《文化苦旅》是与老版有着较大迥异的,因此我对它的态度也发生了逆转性的改观。在“人生之旅”的篇目中,余秋雨道出中国社会有股风气,扎顿凑热闹,以骂倒比自己厉害的人为乐(表述可能不够精确)而在中国文艺评论界也是随风一吐的口水,还有什么传媒暴力帮。对于此,我不无苟同,中国社会历来备受诟病,对于像余秋雨这样的高层人士道出这样的话来,我也本应该深信不疑的。但突然一种审美扭曲让我有些腻口,这种讲诉中华文化卑劣的一面理应是值得称赞的,也理应让这个民族反思。例如他在《谢家门孔》讲到文艺界和“老天”对谢晋的不公,在《巴金百年》《临佐遗言》中道出文革期间人们对那些大家们的迫害。听来确实让人义愤填膺,也不得不让中华子女反思自己民族的卑劣性,和可成长性。我个人觉得写到《临佐遗言》余秋雨完全应该收笔封棺了,但人性的利己主义,让有苦难的人不吐不快,但我又觉得这种事情自己为自己辩解,只能让自己更说不清,甚至让人更加反感。余秋雨在最后的四篇分别为:《寻石之路》《天人对话》《为妈妈致悼词》《祭笔》其中四篇有一个词用的特别扎眼,特别频繁。他在好多处提到了,别人对他的“诽谤”谈到别人对自己的诬陷,令他遭受不幸。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诽谤”应该是一种罪,而且诽谤二字谈论起来好像总使人不得轻松。而他自己还得出自己之所以被诽谤是因为自己被嫉妒。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十年连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早年职称评定的秉公行事。都成了他被诽谤的因由,父亲的死,妻子多年事业的不顺也和诽谤相连,甚至是主要原因。后四章,我感觉完全成了他的一纸状书,和诉苦簿。我看的都“不忍卒读”了,甚至觉得别叫《文化苦旅》了,干脆叫《秋雨苦旅》算了。我所理解的文化,是不能够掺杂个人利益得失的,即使它能够反映真实,但被冠名文化,就应该关乎的是普遍意义的东西,若要以小见大,也切莫拿自己的悲情史来换取别人的信服,这样反倒得不到别人的信服,因为别人会怀疑你,你有利益参与其中,就不见得你会客观公允。而又有时候某些言论是不会空穴来风的。余秋雨称那些“诽谤者”为“啃余族”这个词用的有些狠,甚至有些让他有失风雅了。他说他们靠打击自己来获得生存,是何其卑劣。而且透漏自己被诽谤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辞去了公职,不再有什么权势了。这真让我唏嘘不已。他极其辛辣的指出社会的丑陋,而这一切再也难以使人与《文化苦旅》联系在一起了,对于我这个只是单纯渴望审美的人来说,余秋雨已经遭到我的厌弃了,当然审丑是审美的特殊情况,但以反对“攻击”自己就为丑,这很难让有些渴望思想火苗的人接受,而对于那些真正的思考者,恐怕就更难使其信服了吧。余秋雨在四篇中的其中一篇谈到,他听到一位“前辈”的劝诫:让他们说去吧去。他开口应允,但他还是没有做到。且不论那些“诽谤”是否真实,但他的不淡然必会使他身陷囹圄。也许不论搁置在谁的身上,坦然面对,拿出一副宁教天下人负我,我也绝不负天下人的心态,是万分不易的。相反的话,却会容易很多,甚至人人做得到。但余秋雨可曾知道他的《文化苦旅》在之初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他不知道,或者是已经被愤怒击昏了理智和原先的聪慧。老版《文化苦旅》的成功,我个人觉得不无是他站在历史的,民族的,超然物外的,悲天悯人的角度,感知中华文化的脉络,感悟中华文化的悲情,并朦胧中给人以指向性,得到了中华儿女的普遍认同,甚至蜚声于外。但新版后四篇却显然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俨然还南辕北辙了。但若真的委屈了秋雨老师,天下人都负了他,他就真的该忍气吞声或者真的达到至圣的地步超然物外,只专心做自己的文化研究吗?如果能这样,他必将成为杜少陵,陶渊明之类的人物,但显然他不是。那么他就应该选择等待,或者寻求更好的方法。历史会应该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判,总有人会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就像他替谢晋,巴金,黄佐临,徐扶明说公道话一样。如若不能,也不必遗憾,因为这个样污浊的一个世界配不上圣者的名声。而他没等到这样的人出现,也没去寻找这样一个人,不免有些令人有些遗憾了。其实,我一点不会在乎余秋雨的为人如何。虽然我看到了余秋雨的激愤,但直到现在我仍不知道,他那些所谓的“诽谤”是什么。也不想知道,我只关心他的文章写得好不好。因为我认为人终归有七情六欲,有着数不胜数的人性弊病,这早就应该为人们所承认,接受了,但人又有又有死不认账的人性弱点,或者有高要求别人低水准安排自己的诟病。因此做不到圣人的名人就“理应”被唾弃了。这真是人类,或是中国人的悲哀。我想我的言论到此应该结束了。我仍要感谢罗新同志,她又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机会,千万别抱怨,抱怨只能让别人更烦。是什么,你抱怨不抱怨,它还是什么。因此我戴个“紫手环”警戒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切莫去抱怨什么。是的,戴上很娘炮,别人问我:玉剑,你出柜了吗?我说我是想从“柜”里出来。而对于题目而言,我想说的是:《文化苦旅》和《文化苦旅》的区别就在于多出的那一万字。如若剔除,《文化苦旅》还是《文化苦旅》,余秋雨还是余秋雨,甚至会更好。

最后还想说些什么

当拿到新版《文化苦旅》时我去豆瓣搜索了一下书评,发现这几年来余秋雨似乎已“声名狼藉”,或许早就已如此,我只是一直迟钝的未知。回家问老公,为什么这么多人骂余秋雨?老公瞟了一眼我手中的书说,他就像郭沫若,你说该不该骂?他来我们学校演讲时,我就坐在第一排,但是我都不屑于找他要签名!你竟然还看他的书!听完我略有明白,当然读完全书,在人生之旅这一章,我也能找到一些答案。然而这却不是我关心的,就像歌手,只要歌好听又管他什么八卦新闻呢?一位作家、学者,只要能写出好文章又管他其他什么问题呢,你和他又没有一丝丝生活的联系。老公听后连连摇头。我看书一向很简单,作者的风格是否能让我读下去,是否能让我嗷嗷待哺似的读下去,是否能让我读完一节久久不能回过神来的读下去,《文化苦旅》就是这样一本书,甚至读到几处我有些差点涌出眼泪的感觉,描写着实动情。全书分成了三个部分,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铺天盖地袭来的大气与磅礴,每篇文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却又有着共同的联系——那就是文化。沉浸在其中的时候,我跟着他一起感受,看他去过的地方,翻到下一页,讲到的也一定是文化相关,没有爱情的描写、现实的雕刻,远离了都市的喧嚣,静静感受纯粹的文化描写,着实过瘾。余秋雨说他“不满足于文本钻研而寄情于现场感悟”,正是因为这一路的旅行与考察,才能写出底气十足的文字吧。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之旅,看着是最有认同感的:牌坊、尼姑、都江堰、王道士、莫高窟、月牙泉、昆仑第一城、渤海国、杭州、苏东坡、承德山庄、宁古塔、日昇昌、天一阁,我想说一说的是宁古塔和天一阁。在宁古塔那一篇,我看到各位莫逆之交一路相伴被流放的友人,特别是顾贞观为了救出流放的老友而下的那番苦工,令我钦佩,我不经想到我会为了谁而这样真心付出,想了想还是有的,幸好还有。还有就是不少流放者在艰难困苦之中克服种种困难,书写出不朽的文章,照样可以活出自己的世界。天一阁,范钦认认真真做官,小心翼翼对付朝廷,藏书是业余爱好,最后垂名千古的却是藏书,余秋雨的那段总结“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谓公务和事业,很可能不少你对这个世界最主要的贡献;请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觉得是不务正业却又很感兴趣的那些小事。”受到感触是因为自己一直有着和写字毫不相干的工作,打下这段字,包括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也都是在上班时间,而自己对于工作的那份热情远不如和这些文字打交道,我要如何选择呢?世界之旅里对《远方的海》最喜欢,里面的潜水夫妻,隐居于小岛的中国人,只因太爱海,太爱岛了,没有海就没有他们的家。放弃我们以为最重要的东西,凭着自己的喜好而生活。还有对欧洲考察过程中中西文化的对比,对全人类整体文明保护的呼唤,都稳稳的娓娓道来。说实话看人生之旅时除了对故事中的人物的感触,对于余秋雨自己的解释没太多感觉,甚至和他们写在一起都有些捣乱了整篇文,显得有些多余。《谢家门孔》《佐临遗言》都是感人的故事。阿三还在的时候成天在门孔里看着,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在那里迎接爸爸,因此眉毛都被磨得稀稀落落。最令我感动的描写还是末尾阿四,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任务就是为爸爸拿包,拿鞋,爸爸死后他什么都不懂,不知道爸爸已经不会再回来了,只是有点奇怪,却还是耐心等着爸爸,突然发现一排排白花把爸爸的拖鞋遮住了,他弯下腰去,拿出爸爸的鞋,小心放在门边。 我想我遗憾的是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无法准确描述出在阅读这本书时自己内心的平静,就像黄沙被风轻轻拂过,最后还想说些什么。

与书为友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往往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同样一部好书也是如此。读过许多书,余秋雨的文采着实让我敬服。那样细水温情,那样婉转缠绵,又那样大气磅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那般冲击灵魂,令人读完有酣畅淋漓之感,只想大呼痛快!当然,还有那文人的气节,同样使人敬佩。书中的《黄州突围》一文,写的是苏东坡一生荣辱,终造就了中华文学史的辉煌,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悲剧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这之后是浴火的重生,从而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余秋雨笔墨浓厚地写了苏东坡因才气太胜招小人迫害的过程,也许也是在暗暗诉说自己吧。关于作者我也听过许多褒贬不一的评价,但一个将中华文化的担子挑在肩上前行的人,必然值得尊重。从古至今有才情之人往往遭人妒忌,但是却依旧无法掩盖他们的丰功伟绩。读书很重要,读好书更重要。中华所蕴含的几千年文明,照耀着我们脚下的中华大地。也正因为有着许多像余秋雨这样的人,我们在黑暗中前行,依然毫无畏惧;我们在大浪中前行,依然一无所惧;我们在荆棘中探步,依然目视前方。所以,读书,传承。值得我们华夏子孙为之奋斗,一直一直。

年少不知事

当年还是小毛孩的我,常年经受试卷上的阅读理解的摧残后,异常厌恶余老所有的文章,恨屋及乌的,同样对余老本人恨得深沉;然而现在自由了,却又买了余老所有著作,原因是我想深入了解一下无辜被我怨念的作者以及作者所有的孩子们。许是我年龄增长了,亦或是我心界放宽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拜读后我一改之前对它们、他的偏见,反之觉得受益颇深。总之,我以后不会再对它们抱有怨念了。反正我再也不用做阅读理解了。

一本让我纠结的书

《文化苦旅》是最让我纠结的一本书。这本书我在它刚出版的时候就看过了,过了这么多年再版,看的时候感觉依然没变,依然让我纠结挣扎。一方面,我很喜欢看它。我喜欢它的内容。新版的《文化苦旅》在内容上包含了三个方面: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时间上从古代到现代,空间上从中国的内地到边陲,从国内到国外,从陆地到海洋到极地,上下五千年,纵横捭阖;理论上从具体到抽象,从中国的莫高窟经卷到西域喀什的商品集散地到人生、历史、文化的拷问和自省,都浓缩在作者的笔下。看这本书仿佛跟随作者做了一趟免费的文化之旅,让人眼前一亮,心胸为之开阔,真是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知识,让人既惊叹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感慨文化的无处不在,同时也深深被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所折服。我喜欢它的风格。《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集,但看的时候,总有一种抒情小说或诗歌的感觉。这可能跟作者的叙述方式和风格有关系。比如《牌坊》和《寺庙》,你说它是悬疑小说也可以,因为不论是人物出场的方式还是描写都充满了冲突和悬念;再比如《宁古塔》中那些被流放的大臣们看到“渤海国”遗址的情境,生动的画面感简直让人觉得像看电影。我想,这是不是和作者对戏剧的研究有关系。而且,常常会不断地转换时间、空间,甚至人物,让散文变得愈加生动美丽。我也喜欢它的语言。《文化苦旅》文辞优美,充满感情。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充分利用通感、比喻、拟人、排比,等等修辞手法,把一个个历史遗迹,一件件历史事件描述得让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其中细腻的心理描写更是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写出了作者对文化、对人生的思考。不论是对景物的刻画,还是对人物的缅怀,文字都是典雅优美,饱蘸深情,字字若花绽放,别有一番韵致。我不喜欢它是因为读这本书太伤心、太费神、太痛苦了。虽然《文化苦旅》中也有让人自豪和骄傲的地方,比如大唐盛世,比如苏州繁华,比如海洋的美丽,极地的神奇,等等,但它的总体基调是“苦”。余秋雨先生在《巴金百年》一文中说,巴金是很忧郁的。其实,我觉得,余秋雨先生也是忧郁的。那深情款款的叙述中总能让人在盛世中感受到一种将要来临的、绝望无助的悲哀。不喜欢看到中国文化的散失和落后。每次看到《莫高窟》心里都会被一种深沉到无望的愤怒和悲伤击倒。那灿烂的中国文明啊,那价值连城的历史经卷啊,怎么能那么随随便便就让外国人带走了?只是看看那几行字,心里就已经出离愤怒,可是又能怎样呢?历史不能倒流,事情已然发生,一切都无可挽回,即使穿越回去,那时候的政治,那时候的环境,实在不是可以凭一己之力就可以改变的。此时,除了深深的悲哀和无奈,你还能怎样呢?在历史面前,你只会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卑微:我什么都做不了!我也不喜欢看到人性的泯灭。说实在的,中国的文人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存在,人性也是一个复杂和善变的东西。但这又是人生而为人的一个特点,无法规避。“乌台诗案”让一个伟大的诗人发配的缘由竟然是文人的妒忌,其始作俑者中竟然有我们在历史书中看到的“正面人物”沈括!历史的真相让我们寒心!巴金在百岁高龄依然受到舆论的攻击;“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一系列悲剧大多是人性黑暗面造成的!这种种悲剧让人真是伤心欲死却又无能为力!这书中的种种一篇篇读来,总是给人带来一种压抑的沉重和憋闷,心中的不平汹涌激荡却又无处释放!可不读,你又放不下,因为你觉得有必要探究造成这种伤心和痛苦的根源,希望能在以后的岁月中不再让后代子孙有类似的痛苦。这是一本脱离了文本文化,走向生态文化、人生文化的书,这是一本让人喜欢又让人沉痛的书。我在纠结中读完,也在纠结中思索!

丰厚的旅行

这本书太丰厚了,以致于我读完这本书好几天,却迟迟不能落笔写下点什么。对于一个在阅读上半路出家,几乎人到中年才开始大量阅读的人来说,我没有读过及要读的书实在太多,恨不得时间停止流动,好满足那颗如饥似渴读书的灵魂。每个人的人生遭际有别,此刻能够自由自在阅读,对于我来说生命已足够幸福满足。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于1992首次出版以来,便为他赢得了无数的光环和数之不尽的麻烦。正是誉满天下,“谤”亦满身。看看豆瓣里大伙儿对这本书自出版以来持续连绵至今褒贬不一的评论,就足见这书之火热程度了。我没有读过旧版,现在读到是余秋雨老师自己修订后的新版。没有读过,也就无从对比。同时本着一颗对文字虔诚之心,亦也不受众说纷纭的影响,只一心一意读我书写我感。第一次读《文化苦旅》,对于我来说,这些文字给我首先是惊艳。惊艳于这飞扬的文采。书里那些磅礴大气的句子,修辞运用之精准,营造出句段的气势与美感,让我深深欢喜。就如《阳关雪》中写到“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咆哮时的怒目,丢盔弃甲后的军旗。”这一连串的排比短句,使文字有了热烈的生命,读着眼前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幅塞外沙场画面。写字手法之变化灵动,从开篇到结尾读来,一直使我惊叹不已。其次,就是别人模仿不来的,余秋雨老师丰厚的知识,坚实的脚步,寓历史文化情怀于散文的能力。每一篇章,在这些美妙的文字里,将我们一步步引入历史文化长河中,引领我们去触摸历史,思考现代文明的建设。新版《文化苦旅》有三部分,包括“中国之旅”、“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不管写哪一部分,其中都渗入了余秋雨老师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警醒与思考以及对人生的哲思。我随这些文字了解世界文明历史和中国文明历史的同时,也领悟到一些生活的智慧。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不是一次就能完全读懂的书,它需要也值得我再次或再再次去细细研读,才能真正吸收到其中的精髓。读这本书,无疑是我一次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文明的旅行。

喜欢的地方就多读,不喜欢的地方就略过。不论喜欢与否,都应该尊重作者

没有爬过的山,没有走过的路,没有看过的海……总能对别人笔下的风景、民俗风情读的特别投入、新奇着。没看过老版,所以刚开始读的很好……但是有一些地方我实在是想跳过……文字狱、被嫉妒才华而诬陷、直击文人的棒子……用这些故事折射自己所遭受的那段历史嘛,有点自怨自艾,文章里怨气充斥。这难道是一本控诉书吗?字里行间诉说自己的冤枉,对那些诬陷他的人的指控。读着心累,觉得作者一点不豁达,还大家呢。但是后来又想一想,自己割破手还会念叨两句来缓解自己的疼痛。而那件事情比起割伤更加严重……对余秋雨的家庭、生活、工作造成多大伤害。尤其是父亲因此事活活气死,恨意难平,气难消多么正常。所以作为读者应该理解、体谅。艰苦岁月熬出来的文字早已因为时间而挥发了不少,当初的苦定不及作者所受的万分之一

万水千山走遍

余秋雨是个文人,用文人的眼光看待着中国各个角落的历史,他写的是历史遗址,但从中却又透露着文人的点点滴滴的气息。他用自己的一双脚,在古代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地方,用自己的笔流泻出一串兼具文化和历史的文字。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不同的年龄经常会在心头打架,有时还会把自己弄得挺苦恼”,而他便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透过自己的双眼,把看到的表象展现给世人,并融入自己的历史观,以“中国文化的命运和中国文人人格构成”为己任,而他“本为追回自身青春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苍老。”负重的自我更加重了生命历史的厚度。而阅读他的文章不仅寻着他的脚步走遍了中国的千山万水,同时也体验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文化苦旅》首先得是苦旅,于是余秋雨开始漫长“田野式创作”,去到那些文人先辈曾经驻足的地方,寻找文化的遗留,寻找文明的碎片。于是他走到祖国大西北,写下了《莫高窟》、《道士塔》、《阳关雪》。看莫高窟,那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看道士塔,夕阳西下,朔风凛冽,整个塔群的凄凉;去寻阳关,感受那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犹如壮汉啸吟,与自然混和,却夺人心魄的意境。他走着走着走到了西南蜀,在《都江堰》,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更要问道青城山。再走吴越春秋,看杭州的极度气韵,西湖的极度妩媚,感受白蛇娘娘站在人和非人的边缘上郑重地告诉世间人:什么是人。走在苏堤上,朝拜自然生态,领略水光山色,阴晴寒暑。吟苏东坡赤壁千古杰作的鸣响,这是专属东坡的赤壁。看承德避暑山庄风云数百年,以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的最后一个句点,却常常是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再走过东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赏古代流放名地——宁古塔。走着走着就走出大中国,跨过了喜马拉雅山,游历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的古文明遗址。对于这些古遗址他有自己深切的体验——一切生命都会衰老,尤其是那些曾经有过强劲勃发的生命体,衰老的更加彻底。于是他在尼泊尔看,雄伟,雄伟到无法在雄伟;柔和,柔和到无法在柔和,天地融为一体的风景;在克里特岛上感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的元素;在埃及看金字塔隐藏着的千千万万个令人费解的奥秘,看它是如何以最通俗最简明的造型直逼后代的眼睛;看中东两河流域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走到北欧,看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看德国柏林费希特、黑格尔的墓地,也感受歌德和康德的思想;在法国里昂的博物馆里看,这座城市十九世纪的创造和发明;在英国皇家温莎堡,感受英国的温和、渐进的改革,而非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般激进;去冰岛看了辛格韦德利火山岩间的那块巨石——法律石。在欧洲及中东的各文明的游历,在漫长的历史上发生了很多事,以余秋雨的话来评价即,当历史不再留有伤痛,时间不再负担使命,记忆不再承受责任,它或许会进入一种自我失落的精神恍惚。在走往东边就越过了太平洋,千百顷的海风从从毛孔里涌进,在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太平洋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感受海水的颜色。千奇百怪的体验吸引着余秋雨一步一步走下去,不仅环游了地球,更体验额地球上各个地方的文化深度。看着《文化苦旅》那些精美的文辞,似乎我也曾到过那些个地方,感受到过那些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迥异风俗,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的吸引着我。在余秋雨之前另一位曾经让位着迷的作家是三毛,她也曾神游过欧洲,特别是西班牙——他丈夫的故乡,她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居住在西班牙加纳利岛,记录了她和荷西的甜蜜生活。但更为让我赞叹的是《撒哈拉的沙漠》和《万水千山走遍》,分别记录了他在撒哈拉的日子以及游历拉丁美洲经历的人和事。她所写的生活简单、朴实,不是春花秋月,绵绵细语,只是生活中平淡的一点一滴:做饭、洗碗、看海、赏夕阳、画石头、吹吹冷风、发发呆、晒晒太阳、看看书。三毛的文字里贴切、细腻,也更为私人化,但也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她是那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的奇葩,至今也还是我梦里的一朵落花。三毛身上所呈现出来的是:她那种勇敢无畏随意的心,坚忍不拔的品质。当她行走于拉丁美洲众多我连名字都念不出来的小国家之时,她所心爱的荷西早已不在人世,但她还是踏上了征程,如今仍能从她的文字里看出她的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扎着麻花辫子,穿棉布长裤素面朝天的她情感细腻,善于观察;她对人及人生看似冷淡,内心却常怀感激;她怕见生人,却总是引起陌生人的好奇;她文风冷清,淡淡语言映射出波澜不惊的内心,人们偶尔会揣测她失去荷西的痛苦,我曾经也以为她会写一篇深痛哀悼荷西的文章,但是每每都是一笔带过,却又让人有无限的感伤。她经历奔波却向往平淡安定,“谁喜欢做一个永远漂泊的旅人呢?如果有一天手里捏着属于自己的泥土,看见青禾在晴空下微风里缓缓生长,算计着一年的收获,那份踏实的心情,对我,便是余生最好的答案了。”三毛的这一段描写让我想起日本森淳一导演,桥本爱主演的《小森林》,我想里面描写的生活日常,会是三毛最好的归宿。三毛和余秋雨一样,他们走过了世界的众多大河山川,看过不同的蓝天和不同颜色的海水,踏上过同一片或灼热或彻寒的土地,但和余秋雨比起来就显得较为秀气小资,而且三毛叙述的是旅行中的人和事,但余秋雨却是透过事物直接以文化底蕴为背景,这便是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在《文化苦旅》新版中填入的新篇中,他说:“在读了很多很多的书,经历了很多很多灾难之后,我终于蓦然醒悟,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说准确一点,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走过这许多地方总是让人羡慕的,更可贵的是能从中有所感悟,或许余秋雨本身也是一部沉重的文化历史巨著。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大散文,其独特的地方便是作品赋予其中的不是个人的恩恩怨怨或小情小调,而是一种气势磅礴的深沉悠远的民族之情,敦煌、阳关、避暑山庄、宁古塔、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天柱山、苏州等这一个个历史遗迹,都笼罩着几千年中国文化的意绪,漂浮着古代文化人那苦难的生命情丝,灿烂辉煌的山水文化风景背后,掩映着的原是一个个让人倍感沉重的苦难灵魂。他纵横古今,领引读者探索历史、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因由所在。他努力地寻求中国文化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向自立,他的文章处处包含着对中国古代文人命运的思考,彰显着对中国文明未来走向的关注。

余秋雨配不上他的名声

一个人拥有自己配不上的声望,就像用非法手段获得财富,难免成为众矢之的。余秋雨便是这“名不副实”的典范之一,好在他并没有因此“妄自菲薄”,他依旧自信满满,时不时就会夸耀下自己的哪篇文章一不小心又开了先河、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同时装模作样的谦虚一下,做出承蒙错爱的样子。文人雅士太多如此,只是,余先生本不必这样扭捏作态,拙劣得令人有些反感。对余秋雨劈头痛骂的人不在少数。有对他人品大加质疑的,有说他“恬不知耻”的,也有学者将为他的成名视为中国文化界的耻辱。从《文化苦旅》来看,余秋雨更像一个披着文化外衣的畅销书作者,浅显易懂、情感丰沛,自有受欢迎的道理,就像微博鸡汤作家也有各自上千万的粉丝一样。至于治学水平如何、传授的知识是否货真价实、学术内容是否存在抄袭,本该由专业人士该指出的问题——当然,他们确实指出了,但一概被作者以“小人的嫉妒和恶意中伤”视之——孰是孰非真是难以定断,毕竟人一旦名气大了,说黑是白的也有人信。总之,研究“余秋雨现象”比读他的书更有意思。我不知道作者本人是否真的以文化大师自居,若是的话,我们倒是能学到一个于己有用的道理:做人脸皮还是要厚,厚到原子弹打不进的时候,“始可与言诗已矣”!

“苦”在何处

初次接触到余秋雨的作品,是在高中时期。那个时候,他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书就已经卖的很火,是市面上的畅销书。大家都竞相购买,甚至会将书中的话摘抄下来当作写作素材。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也是作者唯美的文字、灵活的结构、独特的视角以及运用自如的写作方式。原来散文可以这样有魅力!同时,当了解到余秋雨本人为了实地走访世界几大文明故地,曾经历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就更被这种敢于冒险的精神所折服。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心路历程,都寄托了作者对中国文化前途命运的隐忧。到底我们的文化,能否顺利接过传承厚重历史的重担?这是作者在探访一处处人文山水之后发出的感慨和疑惑。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在文化创新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多年后,再次拿到这本新版《文化苦旅》,有些“惊讶”。这本书与旧版相比,增加了一些篇章,也对既有的一些篇目进行了大幅删减和修订。虽然还被称为《文化苦旅》,但已经算是一本“新书”了。本书的编排大致分为“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三个部分,删减旧版文化苦旅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世界之旅”和“人生之旅”让出一定篇幅。由于是自选集的缘故,作者这样安排肯定有他的考量。比如,“世界之旅”部分收录的两篇文章:《鱼尾山屋》就是亚非文明的总结;同样,《北极寒夜》是对欧洲文明的总结。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两篇总结性的文章与中华文明进行比较阅读,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这样安排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在“人生苦旅”部分,有些篇目的安排就让人难以理解。比如《寻石之路》。针对近年来,一些媒体和个人对余秋雨的攻击和质疑,这篇文章原原本本地还原了这场“纷争”。但是对读者而言,尤其是喜欢作者的粉丝而言,对那些质疑和批判完全可以置若罔闻。作者本身表明的也是这样一种态度,可为何,在这次精选集的时候,又再次要把这些辩驳细节予以澄清呢?难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没有真正放得下?还有一个疑问是,《文化苦旅》究竟“苦”在何处?在书中,余秋雨这样描述:“我所说的‘苦旅’,并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成了人生旅途,这便是文化的宿命”。如果没有足够厚重的人生经历,想来也是无法真切理解这种“苦”的。

再读“文化苦旅”

读这本新版的《文化苦旅》,依旧能够让我想到这句“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叹息中讲述苦旅。”虽然余秋雨先生对《文化苦旅》这本书做了删补修改,但其充满文化特质的美依然吸引着我。也许是是文字的美,也许是意境的美,游历在祖国古迹的文化与历史中,无意中也感觉到了每一段历史故事的伟大与不凡,又或是古迹背后遗憾与叹息。再一次阅读《道士塔》,少了对王圆箓的责恨,更多的是对那些所失去瑰宝的叹息与无奈。也只能像余秋雨先生所说的那样: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莫高窟这个地方遗留下的伤心事,也将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物光彩的一页。这些日子读了《苏东坡传》,当再次看到余秋雨先生这篇关于苏轼的《黄州突围》;仍难抑制心中之愤慨。“乌台诗案”让人伤透了心,纵使苏轼有千张能辨之口,也难抵这“欲加之罪”。怎奈小人当道,贤良君子难居。“乌台诗案”从这里开了“文字狱”之先河,虽然让苏东坡遭受了牢狱之苦;但也让他名震于后世。自“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寄情于田园,虽过的清贫了些,但其用诗句向后人表达了自己的豪壮。访名胜古迹,论古圣先哲,本就是一种对古代文化的一种品读。在新版《文化苦旅》这本书中,我想你更能感受到文字魅力中的中华文化的特质。

大气磅礴

很好的书,确是大家之作,不仅脉络清晰地展示了中外文化,更是娓娓阐述了其来龙去脉,语言亲近稳健,读来可敬。只是最后几篇,揭示了当代文坛的内幕和纷争,虽也体现了文化旅程之苦,但毕竟不如前几篇只关乎生态、自然和史实,牵涉了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情绪,实把作者从神拉回到人,读者的思绪也从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拉回到了现下,真心不舍!

至少,读起来不会使人打瞌睡

无论具有如何的争议,我都认为余秋雨的散文是值得一读的,因为之前也算是略文艺,所以很早之前读过,最近闲下来又翻了翻,觉得作者还是无愧于“学者”二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家,学识渊博(至少相对于我要渊博太多),态度谦卑,充满人文主义情怀,满齿生香不为过的感觉。9分推荐吧!

摘抄

《文化苦旅》摘抄/自看供回忆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考古学家来到沙漠深处,只要见到一点点古代的遗迹就会急速地跪下双腿,用双手轻轻地扒挖,轻轻地拂拭。很久很久,还会跪在那里。如果仅仅从动作上看,考古学家,是在代表现代人跪身谢恩。一切诬陷者都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某种“险恶用心”的发现者,苏东坡指出,他们不是发现者,而是制造者,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承担。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对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少了含蓄的美

我是先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旧版的《文化苦旅》,感觉很感动,所有的思绪都涌上心头,化成笔尖的文字。当我再买来新版的时候,觉得新版的文章删掉了很多内容。他说已经可以更加直接的表达出来他内心的感情了,可我觉得,他以前旧版的的《文化苦旅》的委婉与含蓄和诗意化的语言更加能够表达出文化的情感。

岂只仆仆文化苦旅,更是滚滚甜蜜“钱”途!

80年代以后的读书人,谁能回避或躲开余秋雨呢?关于他、关于他的文章的争吵,从未烟消云散。不恰当地比喻一下,他有点像中老年读者圈中的郭敬明,推崇的,奉之为文化散文的圭臬;喜欢的,藏之于心并成为可诉说心灵独语的偶像;拥趸的,参考他的感受,将旅行系上一片亮色文化丝巾,有别于驴友的粗糙;不喜欢的,嗤之以鼻其缺乏专业的厚度、缺乏史学眼光、以点代面、愧对大师的称号;揭老底的,不断提供或抄袭或历史遗留的证据;嫉妒的,斥责其又文又商且资本市场偶有身影但总大获全胜的手段。余秋雨,这个诗意的名字,从不曾离开读书人的视线。在那个有思考的可贵的80年代,文学正散发蓬勃的青春气息,1987年,上海文艺社的一套“文艺探索书系”,让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大放异彩,而余秋雨的《艺术创造工程》虽赫然在列、但风头稍弱,不过却为其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埋下伏笔。随后,穿着蹩脚西服、紧蹙着眉头的余秋雨(首版书中照片显示),偶然走入西北,心随境迁,思随见动,再次落笔,一股“大漠风沙里,长城雨雪边”的西北苍凉之气,一扫某些散文写作中无力无气无心无语的态势,让人为之一震;偶尔又落笔一转,夹杂着香甜软糯的江南水乡私语,让人心中一酸。1988年,随着《收获》开始连载《文化苦旅》,《阳关雪》、《道士塔》、《莫高窟》、《风雨天一阁》、《三峡》,一篇篇独到感受,又传达出大量信息的旅行笔记立即吸引了人们目光并为人喜欢。文章依托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借景叙事抒情,又把目光投向到历史洪流中个人的命运沧桑,进而引发联想议论。叙事极具画面感,通常会有一个剪辑得很好的故事,还有不需太专业但足够读者领略的专业知识普及,走的是抓“眼球”的路子;抒情则有生活、有细节、有动情点,还有芸芸众生心底最想表达却不会说的话语,走的是“走秀”的路子;而议论则更多的是感悟人生、感慨命运,走的是“走心”的路子。《三峡》中对舒婷朦胧诗的绝佳引用,让人潸然泪下;《寂寞天柱山》(单独首发,后收入)对心灵家园的联想也直指当时当下知识分子、读书人的人心;而《风雨天一阁》虽然有那么多枯燥的数据,但却几乎将默默无闻的宁波天一阁创造成了一个旅游景点。成书后,饮誉海内外,旋即洛阳纸贵。其后,余秋雨乘势而上,再借《收获》优质平台,再开《山居笔记》,书写出《一个王朝的背影》,成为其“文化散文”的最高峰。可以说,余秋雨是依托其对艺术理论、戏剧理论、历史文化的专业理解与跨界应用开拓,将其独到的艺术感悟力以独特的全新的书写方式予以呈现,成就了“文化散文”的艺术创造工程。虽然其后有一些类似的作品,但无人能出其右,经过二十几年的沉淀,“文化散文”,几乎成为他独有的LOGO 标签。这么多年,除了武侠、禁书、教辅,余秋雨的书可以说是盗版最多的!所以,这哪里是什么风尘仆仆的文化苦旅,这简直就是金浪滚滚的甜蜜“钱”途!不仅是余秋雨的“钱”途,也是书商书贩的“钱”途!对余秋雨而言,一段苦行的旅途,却开启了事业颠峰的征程,不禁让人惊叹:文化,真的蕴藏孕育着无数宝藏!但,你要有挖掘的能力,才能既将它发扬传承,又会收获丰厚名利。这是无数文化人的梦想,但正如那句话:事业、机会垂青于为她准备好的人。从这一点说,余秋雨是明智的、是有准备的,他懂得在现行意识形态下对传统文化又继承又批判,又利用又保护的不二法则,所以才能实现对苦尽甘来的现实诠释。我们不必苛求,余秋雨所书写的只是一篇散文,只是从尊崇文化的视角、以个人感受角度来书写对历史风云变幻的感悟,对人物不可把握命运的唏嘘,对文明盛衰的感慨,对健康健全人格的向往。它不是史学论稿,也不是课题研究,只是自圆其说的一家之言,留下的是启迪是思考,而不见得是结论。我们也不必计较商业对文化的暧昧,商业不是高雅与低俗的界限,商业就象润滑剂,会让文化与时代、社会、人更和谐地磨合出高潮,焕发又一春。何必让它们束之高阁、孤芳自赏,自消自灭呢?余秋雨的作品与《收获》,就象名品进名店,实现了双赢、甚至多赢。在余秋雨众多的作品中,《文化苦旅》可以说是口碑最好的。而这次再版,余秋雨改写了许多,甚至删掉了好多篇我喜欢的文章,或许有更理性、严谨的思索,但我更偏爱首版的《文化苦旅》,因为毕竟是感性色彩的散文,而不是严谨理性的学术著作。早期的首版作品,作品中更多的是性情的真流露与近乎原生态的思考,少了些后期作品中那些目的性的写作、精雕细琢的打磨和越来越过于自我的风格。

《文化苦旅》中的传统文人形象

《文化苦旅》 传统文人形象解析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重点指向中国文化人的文化灵魂。中国传统文人受儒、道、释三家影响,既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执着,也有道家“无为而治”的飘逸,更有佛教“超然物外”的洒脱,形成了他们复杂的人生观,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别具特色。因此,余秋雨关注的并不是各处的风景名胜,而是风景之中蕴藏的文人精神。正是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切关注,才使得他在寻找着散落在各地历史山水间的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勾画出一系列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人形象。   一、忧国忧民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古代文人自小就被培养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民族忧患意识。中国的文人学士,是历朝历代所有阶层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身体羸弱,手无缚鸡之力,却有钢铁般的意志,一身的傲骨,不管是面对外族的侵逼,还是权奸的挤迫,始终坚守着一种特定的文化精神,保持着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百姓的关怀之情。翻开中国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自中国第一朝夏朝开始,就出现了许多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远有商纣时期的比干丞相,剖心求谏;近有清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他们在灾难、痛苦乃至死亡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大勇大智,无不是出于自觉承担的神圣使命感。这可以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鲜明的印记,也是每一个浸染于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学士抹不去的烙痕。《文化苦旅》中《道士塔》、《莫高窟》等作品正是此类精神的代表作。   二、敢于突破自我,成就非凡一生中国文人历来追求“学而优则仕”。当官,是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最终途径,而中国文人的自我价值并不只有这单一的路可以走。《柳侯祠》中主角柳宗元,作为一位贬官,而且是已在永州呆了10年的贬官,“日子孤寂而荒凉”,他的人生价值何以体现?正是在这些荒凉的日子里,他作为官员的一面隐退了,露出他最朴质的文人这一面,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并在再次贬到柳州后,为当地挖井、办学、种树、修庙、放奴婢,按照一个正直文人的心意,实践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算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的贬官文化。柳宗元或许可以说是他无奈之余的对策,而《都江堰》中的李冰则是另外一种境况,但他们追求的是同样一种精神。秦始皇筑长城,半是壮胆半是排场,而都江堰只是个纯粹的水利工程,却在几千年后仍然“水淋淋的流动着”。   三、笑面挫折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百炼成钢先秦儒家强调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人格尊严的不可侵犯,他们提倡松柏气节,主张“当仁不让”,“舍生取义”,中国传统文人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也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势单力孤,被社会不公正的礼俗压抑着,却不甘这压抑,他们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志向,用生命发出自己弱小却坚定的声音。《牌坊》中住在小乡间的庙宇里几个外地女教师,在她们读诗的声音中,在占了整个尼姑庵的四分之一的大花圃里,在屋梁上藏着的一叠绣品中,传出的振聋发聩呐喊。如果说《牌坊》里的抗争只是一圈小小的涟漪,那么《西湖梦》中白娘子的抗争,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了。白娘娘只有一个平凡而灿烂的理想: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法海逼白娘娘回归于妖,天庭劝白娘娘上升为仙,而她却拼着生命大声呼喊:人!人!人!   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中刻画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继承以及对中华大地文化内涵的挖掘,使得他的散文带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同时,他深具思辩色彩的语言,感性而丰富的联想,别具一格的见解,常常让读者在被他的睿智激活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产生一种深沉的焦灼感,感受到他所说的“呼唤着远离商业文化的另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属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文化回归”。翻开他的散文,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位智者在低首沉吟,在吟叹长歌。

干嘛非要爬得那么高来过日子?

这本书大名早已如雷贯耳,80后一代的略有些书可读的估计没谁绕得过余秋雨和《文化苦旅》。最近又读起来这本书,是以后捧着书,一手查着网上的资料读的,不过查的不是鸣沙山月牙泉敦煌窟,查的是余秋雨其人。我承认原来很少站在书的外面看书,本次的一番尝试挺新鲜,只是看完后觉得索然,这种批判,总像是站在山巅的美景面前,聊些家长里短。书中靠前的文章很有些韵味,说的不在文字堆砌考究,不在旁征引用广博,只在于字里行间能渗透出一点人的味道:一如《牌坊》中的老师傅对化尸飞升并不在意,只说人死了总归让人伤心;一如《宁古塔》中政敌在均被流放后的相逢一笑。单凭这个文人走遍这些地方,却能用心从脚下的土地中汲取这些营养,他值得我们这些晚辈学习。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旅游过,踏上过有故事的土地,有谁如他一般把残垣断壁里的故事带到脑子里,再把脑子里的故事带到心里?我们只是到此一游,拍一些照片,传到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上去期待人们的评论而已。游玩一圈从来只是觉得哪里景色漂亮,却再难讲出心中的那份震撼,换言之,旅行一如浮光掠影,不走心的旅程和看一部肥皂剧没什么二致。国外的部分自认为没写出什么力道,当然这是和前面的部分对比而言。对于没出过国的人来说,国外都是神秘,而其实外国人过得无非是另一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秋雨老师没有把国外的当做自己的生活,所以这段就有些苍白而流于纸面。当然我对后面那些攻伐式的,辩解式的文章是不感兴趣的。那十年内的动乱我们不曾亲身经历,想要代入难免找不准位置,可是总觉得那十年以及后来的种种攻讦不应该成为散文的一部分,虽然种种牢骚愤怒都代入了情景,却难免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秋雨老师想要打这些仗不妨写杂文,准备些“匕首与投枪”,别把一座圣洁的花园毁了。我看过好多书评,依然不乏骂秋雨老师是虚伪文人,品评作者人品作风之类的评价。我未做过关于秋雨老师的太深入的研究,只是单从他的文字和简单生平来看,书与人都值得一睹。想想也可见我们多少有些病了,喜欢把美好的东西毁掉时碎裂的扭曲快感。一本书大体都是一座矿,带着寻找价值的眼光去总能找到价值;带着批判狗屎的眼光去看必定满眼狗屎。大家都是柴米油盐,以求在书中慰藉或者放松,干嘛非要爬得那么高来过日子

去旅行前,多去了解曾经存在过的人事物

早在上大学之时,就已对《文化苦旅》垂涎欲滴,那时大多看的是雪小禅的书,还没有机会碰触余先生的书。今日得以拜读,真是庆幸。一了心愿。旅行书,我看过不少,有介绍如何吃喝玩乐的书,有纯粹介绍所见所闻的书,也有教人如何省钱旅行的书,大多是时下热门书籍,而余先生,不问世事如何变迁,依然保持着特立独行,做着他喜欢的文化探索。我时常感概自己的历史太过于薄弱,尤其是在读此书时,更是应验了那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真的,我去过不算多的地方,看过文人古迹,但却不知其典故,只能皱着眉头,悻悻然离去,恨自己来时应该多看些书,多了解旅行之地。余先生走访各地,探寻着前人踪迹,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莫高窟,当然,我并没有去过莫高窟,想象着,如果是我去莫高窟,我可能只会,看着石壁,感慨其精致,感慨其历经千年的沧桑,却不知其蕴含的深刻含义,渊博的余先生就懂得,在莫高窟,犹如眼前出现一幕幕,从唐,到宋,再到元明清。我不会说,大家赶紧去看看此书,只想说,在读《文化苦旅》时,我是跟着余先生探索着古国文明。而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也会多去看看这些曾经存在过的人事物。

诱你入红尘

有人说,阅读一本书就是在了解一个世界,而有的书却徒给你一个空壳。没错,有的书籍就是把你带入一个活色生香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你喜欢的却触碰不了的,又或者是你未曾感受过,让你惊奇不已的。它是充实的,饱满的,你沿着它的街道行走,看着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就像触摸着自己的脉络那般真实,好像这个世界的生命在你手心跳动。而有的书籍,只给了你一个华丽神秘的外壳。你被它表象吸引,满怀期待地走进,却发现里面空无一物。后者总是饱受诟病的,但我认为,好的书,并不一定都要给你一个世界。阅读的本身,就是要你自己去感受文字里散发出的魅力。给你一个空壳,是要你自己步步深入去丰富这个世界。倘若这个壳能让你愿意,走入这个世界,那么它也不枉费是一个壳了。没有人能确保自己建造出的世界是最完美的。诱发读者的思考,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入这道门,这个世界才可能是丰富多彩,各具魅力的。所以,不必担心这一腔的感叹无从发泄。能从壳里引出自己的思考,你就能看到专属于你的世界了。

相通的文化

这篇书评时隔两个多月,姗姗来迟。整个阅读的过程经历了母亲的生与母亲的死。这两个多月的时间,生命在我的心上刻画了浓重的一笔,也着实体会到什么是“苦”,什么是“珍惜”。与其说是书评,不如说是一种记录,把不同时期所看到的书,所接收到的信息与感触记录下来。这样的记录成为自己成熟路上的一种见证,日后看看来时的路,原来也是一步一个脚印那么地不易。余秋雨,文坛界重量级的人物,最早知道他是缘于凤凰卫视的鲁豫,在鲁豫的自传书中得知她与一位文化学者共同前往中东完成文化界里一次特别的“旅行”。接触到余秋雨的文字,这还只是第一本,但是足以体会他渊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历了。这版《文化苦旅》是新版,所以增添了部分近期的散文,让人了解到作为文化人的余先生的一些周遭。从余先生的文字中,我读到了孤独,这里的孤独并非贬义词,文化人难觅知音的孤独。有时候心中的沉重与苦楚难以言说又难遇知心人时,那些情绪就借着文字传达到千万人的眼中,而后在那些一个人静阅的时刻,在读者的心中起着化学反应。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并非前半部那些经典的旅行文字,而是书末的《为妈妈致悼词》一文。当时我妈妈还在,但是即将要面临手术,不知道是冥冥之中的天意还是巧合,母亲真没撑过这最后一次的手术。我曾想学习余先生把母亲生平事迹化作文字在告别会上向来得宾客致词,但是不争气的我仍然担心自己无法控制住情绪,长长的文就作罢了,让大家静默送她。余先生的文字有一种能力,就是能贯穿我的心,把忧伤化作平淡的文字,记录下来,变成永恒。

最后的沉默者

“感受着痛,虽无消痛之方,却也不要否认痛的存在。那就带痛而行,并把它交付给下一代。以痛握脉,以痛传代。”文化的旅途岂止是痛苦和漫长的。也不是仅凭只言片语就能说清的。越是受苦最深的人越是最后的沉默者。我跟着余秋雨老先生走马观花地领略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很喜欢信客的巧合,那是梦的起点,也是文化追寻的开始。而后对苏东坡的缅怀,对西域的崇敬,对都江堰的伤痛等等,都是一位旅者作为文人去看每一处的高度。文中涉及了文明与野蛮和世界文明与中华文明的概念,我特意翻出易中天先生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他说了中华文明的三个唯一:1、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2、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3、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的确,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和湮灭,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我们的文化却遭受着危机,并逐渐被污染和侵蚀。从“敢说”到“不敢说”,从“不敢说”到“无话可说”,很难切身体悟那种环境下的“仪式化造假”、“运动化的整人仪式”、“设计互窥情节”和“滋养歹戏拖棚”。文化的断层与封锁,永远是一个难题。

能遇到这本书真的很好

前半段,作者通过亲自到当地以进行对中外(主要是古代的)文化的探寻,感悟到了不出游则不能够感受的相关文化的壮观、内涵、以及现状,并将其很好地传递给了我,在开拓了我的眼界的同时,也使我感受到了喜悦;后半段,主要是对发生于作者自身,以及作者所钦佩的人上所发生的事,来使我对现实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此感谢余老师将这么好的作品呈现给我。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和幸运,来拜读余老师的这本书。

此情可待成追忆

《文化苦旅》出了新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有着特殊记忆的,是它,让我开始阅读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那个时候的我,单纯而有点狂妄,固执地认为中国文坛已经没落,西方文学才是经典与深邃的代表。于是,我跟风趋雨地大量涉猎外国文学名著,因为自觉“高大上”而就算似懂非懂仍乐此不疲。一个对社会和人性懵懵懂懂,甚至可称为一无所知的小女孩,捧着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伤春悲秋,这样的画面至今想起都会令我莞尔。但可笑表相的下面,是对于文学单纯的热爱,我时刻警醒自己永不可忘初心。言归正传,当时被“高大上”的深邃文学弄得有点阅读疲劳的我,偶然读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简直可以说是一拍即合,相见恨晚。作为一个成功的文人,他的词藻华丽而繁复,情感澎湃又旖旎,正满足了那时的我对于文字与情怀的需要。而且,要知道,这本书中传达出的云游四海,边走边吟的生活方式,对于十几年来都被锁在“两点一线”之中的学生党来说,是多么致命的吸引力!在这本书中,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原来敦煌有着如许瑰丽的过去与苍凉的现在,都江堰并不只是一个呆头呆脑的水利工程,而在宁波,有那么一座幽深、庄严,而又充满神秘气息及历史厚重感的天一阁。通过这扇窗口,我窥探到了大千世界的神奇,心甚慕之不可自拔。我计划着来一场郑重且背负探索生命前路的敦煌之旅,沐浴在大漠落日余晖之下的我在那一刻听到亘古的梵音,领悟生命的奥秘;我将书中提到的至死无法登上天一阁的范家媳妇的悲剧经丰满、润色,浓墨重彩、珍而重之地写在作文中,宽慰自己躁动的灵魂与如诗般忧伤的情怀……为赋新辞强说愁,成了那一时期我的标志性“文风”。涉世未深的少女,单纯地认为世界很复杂,很热情,很伤感,满满的感性化作胸腔内一泡眼泪,被那些文字激得阵阵悸动。现在,长大了,不再耽于乱花迷人眼的绚烂,冲动的热情渐渐内敛成深沉悠远的意志,只为灵魂的悸动而形诸神色。再读《文化苦旅》,发现自己无法再逐字逐句地阅读,只能一目十行地浏览,仿佛那些文字若经我的眼与心仔细揉搓,便会零落一地碎红,徒留光秃粗短的枝杈。一本近三百页的书,一下午就翻得差不多了。读“道士塔”时,我不再随着作者拍案而起义愤填膺,读“风雨天一阁”,我亦无法再潦草地附和作者对其价值下的定义。还是那熟悉的字里行间,可我竟读出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当年读余秋雨那些“我与某某相熟”,“某某对我甚为推崇”的语句时,在感到一丝异样的同时更多的是崇拜与羡慕,可现在读来,则感到不值一哂。文人、学者、思想家,三种境界,进阶的关键便在于人格与思想深度。早期《文化苦旅》时的余秋雨,仅是个文人,而到了《千年一叹》、《行者无缰》时,才勉强算是个学者。在“鱼尾山屋”一文中,他粗粗总结了“中华文明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的五大原因,在我看来陈腐有余,深度不足,连他自己亦称其为“归纳性的粗浅感受” (只是不知他是自谦还是自知?)。而在“北极寒夜”一文中对欧洲的体认与感受,有不少我虽十分赞同,但仍叹其限于“发现问题”及“提出问题”的阶段。如何“解决问题”?作者只有短短一句话:“面对这种状况,我们在学习欧洲文明的时候,不能继续像文化前辈那样一味抱歆羡和追慕的态度,而应该作一些更深入的总体思考。”回过头来想想,我又不禁暗笑自己:每本书都会有自己的位置,每个文人都会有属于他的定论。余秋雨若满足于做一个行走于山水之间,吟哦感叹的文人学者,我想这样挺好。而《文化苦旅》,作为一本给高中生启迪的书,也挺好。对人,对书,若赋以过高的期许,反而不美。何必苛责!

一个未出茅庐的大学生眼中的《文化苦旅》

初读《文化苦旅》实在高三,每天晚上在做完试卷后都会读几篇文章,读书的时候内心非常平静,白天压力很大,晚上跟随余秋雨大师在多情的中华文化里神游一番特别惬意,记得当时还背了《阳关雪》的前三段,现在特别熟悉,《文化苦旅》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文章写得特别美,非常普通的汉字在余秋雨大师的排列组合下,变得非常灵动(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崇楼华堂早已沦为草泽,那一杆竹管毛笔偶尔图画的诗文却有可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患);《文化苦旅》中的文化是多情的,富有感情的,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就是这样一本书,给了我内心反思的苦旅

《阳关雪》里写到‘文人的魔力,竟能把诺大的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余秋雨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文人。梁启超曾告诫已到美国留学三年的梁思成:"你该挤出一部分时间学些常识性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稍稍多用点工夫就能有大的收获。"所学太专一,会把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过于单调,则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书宜杂读,业宜精钻。作为一个工科女的我以前只顾埋头于理性,确实把生活过成了单调的日子。所以,尚为年轻的我虽然领略过祖国的几处灿烂风光,但当别人想从我这里了解对他们的印象时,“哎,也就那么回事‘成了我对任何景点的万能评价。当我初读《都江堰》的时候,我便开始承认,原来无趣的不是风景,而是看风景的我。从而也对曾经想去都江堰而被我一句也就那么回事打破计划的朋友感到深深地愧疚。我去都江堰,直奔着”深掏滩低作堰’的科学原理而去,想着可以利用自己所学到的水利知识来与李冰做一次穿越时空的思想交流,奈何知识有限,所以看完想完仍然似懂非懂,于是游玩变得索然无味。在《都江堰》里看都江堰,受余秋雨的提醒才想到了它今天还执掌着千万人的生计的伟大,才看到了如同被人类驯服的猛兽的岷江之水,才听到了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的滚滚浪声。再读《道士塔》,一种为民族文化流入外人之手的愤恨贯穿始终,有人说余秋雨在任何名胜古迹之前都有嚎啕大哭、长跪不起的架势真是做作,而我相信,读过道士塔了解过这段令人愤恨的历史的人,来到藏经阁一定也会跪倒在沙漠里,大哭一场。最着迷写敦煌《沙原隐泉》,整片文章一口气读了第三遍。“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进行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粹的毫无斑驳。”满足了我对沙漠的一切幻想,用尽了我能对沙漠想到的一切形容。而登沙山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对人追求欲望过程的隐喻。也对应着今天的心情,任何事情都不会有想象中的美好,也并没有担心的那么糟糕。坦然面对心怀满足就好。

最大的感受

以前听过这个作家,余秋雨。而且觉得很熟悉却一直都没有去看过他的作品也一点都不了解这个作家的背景。看了文化苦旅,发现里面有我几个兴趣点,一个是他去游历的城市,有些是我所向往的从他的描述中让我获得我想要的,二就是历史,让我更多的了解文革时期这个历史,可能还是很片面但至少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三是里面提及了我所读过了解过的文人或者是历史名人,当然不能说了解多少,但至少是一个去了解的一个入口。其实我并不觉得他的文字有多吸引我,或许是我的文学细胞还不够,又或者我喜欢的写东西的文笔有所不同。但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还是能吸引我给我养分。里面还谈及到波罗蜜心经部分,让最近抄心经的我也非常感兴趣。

这种苦,还有多少人在乎?

这几年,余秋雨先生似乎被咱们的传媒遗忘了吧——已很久没有看到他的消息、听到他的言论了。不过,文化名人与娱乐明星毕竟不一样,人物曝光率高低与作品销售量大小可不一定成正比。无论你见或是不见、念或是不念,他的著作就静静候在书店一角,等待着愿意带她回家的人。这是修订版的《文化苦旅》,余先生很认真,说“修订”,就真对老版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不论是篇目的选择重组,还是具体内容的充实与删减。遥记当年,他还是风头正劲的学术明星、大众景仰的文化学者,于是我也跟风买了本厚厚的《余秋雨作品集》来看(在小摊上收的盗版,表鄙视偶……)。盗版嘛……字很小,还时不时蹦出来几个错别字,但这并不妨碍那些文章给我带来认知以及随后而来的感慨、唏嘘、还有震撼。印象中,秋雨先生喜欢用长句、排比句,往往词藻华丽、意境雄浑、激情四射,常常催得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如今再读,那些经典作品还在、秋雨风格还在、读书的人也还在,可那份心绪、那份感慨、那份激动却再难寻着了。不是说新版没有老版好看,而是,在时间的打磨、岁月的积淀、俗务的羁绊中,我们的感官系统越来越钝、越来越难以被取悦、被感染了。虽然不再会有当年的激情,但不影响我依然认为这是本不错的书,值得一看,有所收获。改版后的这本书已不仅仅是文化苦旅,也是作者的人生苦旅。只是,在各种负面消息不绝于耳的当今,在一连发生三起飞机失事事故的当月,在再三直面生命呼唤的当下,所谓探寻文化之苦、生存之苦,似乎真成了一般人衣褶里的微尘。

这本书有一些东西很让我触动,道士塔的故事因为有些不尊重史实,所以不作评价,说一说印象深刻的吧。苏轼的遭遇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官场的无奈,文人的不易,统治者的不识,有才之人的境遇,磨难给人的成长。还有巴金,一个百岁老人,他经历了许多,文革真的摧毁了许多东西,真的,善的,信仰的,坚持的。幸而有些人仍坚持着,没有放弃,可是那些被迫害的,家破人亡的,孑然一身的,被迫接受的,都不能抹去。

苦旅不再 狗尾续貂

一、初中时看的初版《文化苦旅》,虽然对书中某些文化元素不甚了了,至少对写作文帮助很大。毕竟感情如此浓烈到煽情的文笔,再加上对人文情怀的升华,的确不多见。当时,这本书在学校里广为传播,包括年轻的班主任,也在看。二、十几年过去了,在金庭图书馆,又看到了这熟悉的书本。于是,想拿回家找找回忆。三、然而。想和我一样通过这本书找找学生时代回忆的人,要失望了。这个“新版”的改动那是相当大。几篇朗朗上口广为流传的名作,有了不小的改动,甚至算得上是重写。竟然还加上了人生苦旅,世界苦旅。没必要这样吧。这样一改,一新版,顿时落了好几个档次。将原来《文化苦旅》在心中的地位,一下子拉低不少。尤其是,有些篇目后边,还加上前些年对作者诽谤攻击的回应,这样一来,简直没法看了。四、总之还是原版的好。现在想找一本原版,好好收藏。


 文化苦旅(新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