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新版)》章节试读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35447340
作者:余秋雨
页数:287页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14页

既然大树上没有一片叶子敢于面对风的吹拂、露的浸润、霜的飘洒,那么,整个树林也便成了没有风声鸟声的死林。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34页

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沙源隐泉 - 沙源隐泉

再稍用力 ,如入慢镜头 ,跨步若舞蹈 ,只十来下 ,就到了山底 。实在惊呆了 :那么艰难地爬了几个时辰 ,下来只是几步 !想想刚才伸脚时的悲壮决心 ,哑然失笑 。康德说 ,滑稽是预期与后果的严重失衡 ,正恰是这种情景 。
以此推衍 ,人生 、世界 、历史 ,莫不如此 。给浮嚣以宁静 ,给躁急以清冽 ,给高蹈以平实 ,给粗犷以明丽 。唯其这样 ,人生才见灵动 ,世界才显精致 ,历史才有风韵 。因此 ,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 。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时 ,明晨 ,即可借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 。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时 ,抬头 ,即可望望灿烂的沙壁 。山 ,名为鸣沙山 ;泉 ,名为月牙泉 。皆在敦煌境内 。
读来似觉敦煌名景,却被生动的描述摄取了心魂,全然忘却这是何山,那又是何水。只顾随先生一路攀爬,回头感慨于脚印若盘绕在沙山上的丝带一般,翩翩起舞。一路与心就夜晚寝还是不寝相较量,最终将目标抛置脑后,一步一步爬的扎实,便很快到达了顶峰。忽闻山底有溪流,又不出十步就滑了下去。于是先生引康德的话抒写心中的滑稽。
是写景又非大肆描述景色,是写文化又揉入了丰富的体会,是写游记又能读出人生的哲思。最后告诉我们,这里是鸣山沙和月牙泉。
试问,还有何种笔触能更加精彩?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21页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60页

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牌坊 - 牌坊

几个村的大人都在讨论,这些女教师是从哪里来的呢?都说是大户人家的小姐,那么她们的“大户人家”在哪里?怎么老也不回家?父母亲为什么也不来看看?谁也不敢问老师本人。她们像是一批降落人间的天仙,有云有雾,看不清才对。先是男人们着迷,接着,是女人们着迷了,而且比男人们迷得更细、更浓、更久。女人们几乎天天都用发呆的眼光注视着女教师的发式、衣着、腰身、步态。走近一点,再打量她们的笑容,她们的安静,她们的声音。看过了这一切,还在心里嘀咕,同样是女人,她们却识文断字,到哪里都有饭吃。这么一想,女人们觉得自己不是矮了半截,也不是矮了一截,而是整个儿都埋在地底下去了。女人们倒也不抱怨,觉得自己能够从地底下伸出头来看都这么一群仙女,已经算是好命。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55页

冲突的任何一方都有痛切而铿锵的理由,极端主义的吸引力就在于痛切和铿锵,这就使任何一方都无法后退。这种群体性的极端情绪再与各自的宗教、历史、文化一拌和,冲突立即变成了不可动摇的信仰。大家都拒绝理性,拒绝反思,有时看起来似乎出现了理性与反思,其实都只是斗争策略。这样,每一方都被自己绑上了“精神盔甲”,表面上强大而勇敢,实质上狭隘而气闷。更麻烦的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的人群,是无法照料好生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结果都因生态沦落而失去真正的个体尊严。失去个体尊严的人群,对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价值评判都很低微,恐怖活动、自杀炸弹、绑架威胁都可以不假思索乃至兴高采烈地进行。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93页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涮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我的山河 - 我的山河

真正结束中国“文革”灾难的是唐山大地震。一场天降的自然灾害,从根子上否决了人为的政治灾害。数十万生灵的刹那殒灭,使原先陷于极左痴迷的中国惊呆了。当时还有人想把“天灾”引入“人祸”,继续在血泊废墟上闹点政治话题,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已经决定不理他们,而是补了一门有关“生存底线”的“天地之课”。
中华文明拥有三条最大的天地之线,第一条线是黄河,第二条线是长江,第三条线是四百毫厘降雨量的分界线。第三条线与万里长城多方重叠,因此,这是天地之力借秦始皇之手画下的一条界线。
黄河、长江是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长城代表着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隔墙对话”,而海洋文明始终未能成为主角。这一直成为某些中国评论者的批判热点。他们赞颂古希腊、古罗马的海上战迹,羡慕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列强的海洋霸权,嘲笑中国对此完全漠视,直至十九世纪在诸多海上侵略者面前屡屡惨败。这种批判忽略了一个宏观前提:地球不存在一种“全能文化”。中国确实有太多太多的缺点,但是如果从远处看地球,却会发现蝼蚁般的人群在不大的星球上跨海侵害同类,是多么无聊。
有趣的事情是探寻,探寻不到便猜测,猜测不到便想象。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象都生机勃勃。
陆游说:“细雨骑驴入剑门。”剑门是权力地图中的千古雄关,这样的雄关在中国成千上百。但消解它的,只是雨,只是驴,只是征尘,只是酒痕。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文人之魂 - 文人之魂

简而美,是对这本书的封面一个最好的注释。
而这,也是我读的余秋雨的第一本书。苦旅,是的,透过那漫长的荆棘之路,我们才能领略那博大的文化。作为从文化大革命中走过来的人,有着一种本能的警觉。居安思危,思则有备。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53页

真正的强健不是呼集众人,追随众人,而是逆反众人,然后影响众人。“大勇似怯”,“大慈无朋”。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60页

喀什的每一寸空气,都熔铸过男子汉低哑的喉
音。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64页

人类不可以对同类太嚣张,更不可以对自然太嚣张。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93页 - 黄州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伸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69页 - 废井冷眼

我伸头一看,它波光一闪,就像是一只看得太多而终于看倦了的冷眼。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05页

杰出作家的长寿,与别人的长寿不一样。他们让逝去的时间留驻,让枯萎的时间返绿,让冷却的时间转暖。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75页 - 杭州宣言

大诗人(白居易)在这里用泥土和石块写诗,把笔墨吟诵交给小诗人。他自己的诗句,只是躲在水草里、石缝间掩口而笑,绝不出声,以防小诗人们听到了颓然废笔。
(对于钱镠) 当中国历史主要着眼于朝廷荣显的时候,他没什么地位;而当中国历史终于把着眼点更多地转向民生和环境的时候,他的形象就会一下子凸显出来。
很少有人想到,(杭州的)全部精彩维系在一条十分脆弱的生态茎脉上,就像一条摇摆于污泥间的荷枝,支撑着田田的荷叶、灿烂的荷花。
连最伟大的世人来到这里也无心写诗,二是立即成了生态救护者。
在杭州,如果离开了自然生态之美,什么文化都不成气象。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86页

作者一直声名在外,也早有耳闻,但除了一篇《道士塔》一直没有好好看过其他文章。虽然没有拜读,心里却时常惦记着,这次终于决定完完整整看上一看了。第一本是《千年一叹》,大概作者一路奔走没有多余的时间伤春悲秋,所记所述基本都没有离开文明的兴起和衰亡。作者确实有不错的文化底蕴,作为文化常识型书籍可以说深入浅出,不艰涩、不肤浅,又足够亲眼所见,亲身所历,各种文化间的对比衔接也是信手拈来。看完后真有点相见恨晚。所以迫不及待找来了《文化苦旅》。
有些内容比较众所周知,那么换个角度再看看也可以看到不同的部分,还有一些,真的不曾了解过,但又真的应该被知道,所以我很高兴能增长点见识。但是几篇好文章积累起来的好感总是轻易地又全部失去了。虽然作者确实有不错的资本可以津津乐道,但一遍又一遍历数自己的成就、强调受过的委屈,明明很在意却偏偏要表达出不在意,字里行间都在叫嚣:我很伟大,很有才华,很了不起,说我坏话的都是嫉妒啊嫉妒!
我一直觉得看一本书就是认识一个人,虽然人很复杂,有很多张面孔,甚至还很善变,而书中传递出来的样貌不会完整,但总是真实的。有些书不一定有很高的才华,却也会令人亲近、喜爱、敬佩,这里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的体现。而这一本书,我想说的是,书,是一本尚值得一看的书,人,就未必了。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寺庙 - 寺庙

离尼姑庵一箭之遥的西北边,是吴山庙。
同时晨钟暮鼓,却一衰一荣,一静一动,一冷一热,对比明显。尼姑庵废弃时,风光全都到了吴山庙。等到尼姑庵变成了小学校,一切又都变了。衰的,静的,冷的,是吴山庙;荣的,动的,热的,是学校。
多少年了,乡村夜间,只有匪灯和佛灯。一邪一正,一野一文,在进退交错、消长明灭。终于,匪灯渐黯,佛灯故悬,幸而又加入了学校的灯。
村名半夜起身,朝窗外一看,即使睡眼惺忪,也笑了一下。
窗边竹几上,放着老太太念经要背的香袋;边上,是小孩子上学要背的书包。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93页

那是对每一个感性细节小心翼翼的捧持,是对每一个未明意涵恭恭敬敬地让它保持未明状态,是对作品的有机生命不可稍有割划的万千敏感,是对转瞬即逝的一个眼神、一道光束的震颤性咂,是对那绵长多变又快速运动的镜头语汇的感同身受,以及感同身受后的气喘吁吁、神驰心飞。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53页

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都江堰 - 都江堰

世人皆知万里长城 ,其实细细想来 ,它比万里长城更激动人心 。万里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 ,展现了一个民族令人震惊的意志力 。但是 ,万里长城的实际功能历来并不太大 ,而且早已废弛 。都江堰则不同 ,有了它 ,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 ,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 。有了它 ,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 ,才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 。说得近一点 ,有了它 ,抗日战争时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 。
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 ,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 ,付之于企盼 ,付之于众目睽睽 。
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 。但是 ,以使命为学校 ,竭力钻研几载 ,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 ( “深淘滩 ,低作堰 ” ) 、八字真言 ( “遇弯截角 ,逢正抽心 ” ) ,直到二十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
即使不是 ,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 。一位现代女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 ——“没淤泥而蔼然含笑 ,断颈项而长锸在握 ” ,她由此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 :活着或死了 ,应该站在哪里 ?
看上去 ,是人在治水 ;实际上 ,却是人领悟了水 ,顺应了水 ,听从了水 。只有这样 ,才能天人合一 ,无我无私 ,长生不老 。
同是游览过都江堰的人,不曾在广阔的江面上,震荡的索桥上由衷的敬佩这一工程,其中的人和他们的年代。郡守他也不懂水利,就奉命勤勤恳恳的劳作和调度,这其中多少汗水和智慧啊!而当年的我,只是淡淡的知道,李冰父子于秦国治理巴蜀水患有功,一路乐呵乐呵地嚼着干辣椒和花生的小吃。恨不能早些读到,也恨即使早年读到,也未必读得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前以为行过的路就化作了几张照片,现在看来,走过地每一步,只要用心寻找,就可以发现伟大的人曾书写过的情怀。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61页

宗教会让一个文明在较短时间内走向伟大。但是,当宗教赤向极端主义,又会让一个文明在较短时间内蒙上杀伐的阴云。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14页 - 黄州突围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53页

真正的强健不是呼集众人,追随众人,而是逆反众人,然后影响众人。“大勇似怯”,“大慈无朋。”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33页

水,看似柔顺无骨,却能变得气势滚滚,波涌浪叠,无比强大;看似无色无味,却能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万紫千红;看似自处低下,却能蒸腾九霄,为云为雨,为虹为霞……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93页

一段树木靠着瘿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是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79页

然而,这种精彩也容易给人造成误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天造地设,本来就应该这样。很少有人想到,全部精彩都维系在一条十分脆弱的生态茎脉上,就像一条摇摆于污泥间的荷枝,支撑着田田的荷叶、灿烂的荷花。为了救护这条时时有可能折断的生态茎脉,曾经有多少人赤脚苦斗在污泥塘里。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35页

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是让别人受了苦。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6页

干燥和湿润发生了摩擦,寒冷和温暖拔出了刀戟,马鞭和牛鞭甩在了一起,草场和庄稼展开了拉锯……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8页

趁还有点时间,我觉得比较有趣的事情是多走走,探寻各种历史选择的生态理由。探寻不到便猜测,猜测不到便想像。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摆脱局限,摆脱执着,让所有的选择、探寻、猜测、想像都生气勃勃。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2页

真正结束中国“文革”灾难的,是唐山大地震。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文化“苦”旅 - 文化“苦”旅


我读的是新版的《文化苦旅》,令我诧异的是,第一页居然是余秋雨写的一篇自记叫“关于这座雕塑的事情”。我不太理解他为何要写这篇自记,难道仅仅是“觉得有趣而以作留念”吗?在这里面是否有宣传或炫耀的意思?在小序中也同样,提到这本书的销售量和读者数,余秋雨似乎有一种洋洋得意的姿态。这些,让我感到费解和反感。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本正儿八经的书就应该有庄严肃穆的气质,而不是靠刻意的包装来使人们认可它。
文化“苦”旅究竟苦在什么地方?”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常常思考的问题。是苦于环境恶劣,还是苦于路途遥远艰难?是苦于古迹终究变成废墟,还是苦于文化的流传步步惊心?相比起身体的劳苦,内心的痛苦才真正是苦吧!
从西北大漠到江南小镇,从石窟寺庙到山庄废井,无不传达着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种感同身受的体会。它有似水柔情却又错综复杂的《风雨天一阁》,有巍峨陡峭却又温柔可爱的《沙原隐泉》。对我们而言,最熟悉的莫过于《都江堰》,我们在课堂上深深的被震撼,作者说那是比万里长城更加令人激动的工程,是归功于郡守李冰的谋才大略,充分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意志力,我想这是一种凝聚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骄傲感。作者将李冰捧上了天,却把莫高窟文物的毁损怪在一个小道士身上。莫高窟是佛教圣地,是先人的信仰和崇敬。里面的历史文物不计其数,最终也被那些强盗毁于一旦。可是将责任全推给一个道士,好像也说不过去。作者只是“恨”,可是恨得太肤浅。他大概是苦于民族的懦弱,苦于强盗的残暴,苦于自己也无能为力吧!
而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宁古塔》,我好像跟着那些被流放的人们一起来到了宁古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铁链把我的双手压得生疼,早已坏得不成样子的草鞋支撑着我走完这一段路程,我有幸活了下来,可是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才觉得如临深渊,还不如在路上死了的好。可是生命啊只有一次,也就把希望寄托在了一群心照不宣的友人身上。灾难这种东西好像只对常人起作用,作为文人,在哪不是一样。所以说文人和苦旅是分不开的,苦涩之后才会有回忆,对历史的感悟、对现实的无奈、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也就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了。
文化“苦”旅究竟苦在什么地方,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苦”是一次触目惊心的经历,是痛心疾首的忏悔,是无能为力的懊恼,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文化之上。
而现在的文化越来越大众化,当我们对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淡时,这个“苦”字一直提醒我们“历史沉痛,勿忘初心”。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01页 - 山庄背影

一切军事争逐都是负面的,而事情到了要摇撼某个文化生态系统的时候才会真正变得严重起来。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种,其最终意义不是军事的、地域的、政治的,而是文化的。
陈寅恪挽王国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值程量愈甚,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深;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在政治、军事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他们的生命,只有靠生命拥抱文化了,别无它途。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58页

体制是一种力学结构,就像一个城堡。身在其中,即使互相嫉妒,却也互相牵制,获得平衡和安全。不知哪一天,有一个人悄悄地打开城门出去了,城门在他身后关闭,而他骑在马背上的种种行为又经常出现在城里人的视线之内。他的自由,他的独立,他的醒目,无意之中都变成了对城内生态的嘲谑。结果可想而知,他必然成为射箭的目标。由于城门已关,射箭者没有后顾之忧。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我的山河 - 我的山河


气候变化与朝代更迭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69页 - 北极寒夜

中国的一次次进步和转型,都容易流于急功近利,忽略了新的精神文化基础的建立,还误以为暂时牺牲文化是必要的代价。其实,社会转型的成功关键,恰恰在于必须集中权力资源、财富资源和文化资源,一起开创致中国新文化。
历代中国文人哪怕是最优秀的,都与权力架构密切相连,即便是叛逆与逃遁,也是一种密切的反向相连。因此,他们的“入世”言行,解构了独立的文化思维;他们的“出世”言行,则表现出一种故意。知道今天,中国文人仍然在政客式的热闹和书蠹式的寂寥间徘徊,都带有自欺欺人的虚假。
172页:较少腥风血雨,较少声色俱厉,也较少德国式的深思高论,只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过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走,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这种社会行为方式,已被历史证明,是一条可圈可点的道路。
173页:因为只有在休假种,才能使杂务中断,使焦灼凝固,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现。也就是说使人暂别异化状态,回复人性。
因此,悠闲很可能是一种清醒,而忙碌则很可能是一种糊涂。中华文明注重实用理性,绌于终极思考,在经济发展道路上较少关心人文理想。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98页 - 山庄背影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唯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44页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93页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140页

大而言之,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人群就失去了远近会聚的理由;小而言之,没有书籍,任何个体都很难超越庸常的五尺之躯,成为有视野、有见识、有智慧的人。

《文化苦旅(新版)》的笔记-第231页

艺术的最佳背景,不是金色,而是黑色。


 文化苦旅(新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