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社会学

出版社:仓桥重史、陈凡、秦书生、 王秋菊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8-08出版)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205061593
作者:仓桥重史
页数:242页

章节摘录

关于技术文化社会学问题之所在,提出了不少,这里特别想从技术的评价、意见等方面加以阐述。对现代的称呼是多样的,其中将现代称为技术时代已经普遍化了,这·点毫无疑义。产业革命以后,获得急速发展并给予社会各方面重大影响的正是科学和技术。特别是进入20世纪,科学发生了重大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或其之后的科学和技术给所有的产业部门以深远的影响,对于社会的冲击也相当大。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各种技术成果常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技术自古伴随人类的产生而存在,并与宗教和艺术一道发展至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东西。既然如此,为什么将现代称为技术时代、宗教时代呢?另外,我们把技术和“技”、“伎俩”、“技能”、“技艺”这些词语并用,外语的也含有技术与艺术这两个意思。但是在今天,这些含义似乎正在分化为截然不同的领域。例如,一般认为艺术是我们的感情世界,技术是没有感情的世界。艺术同情绪、感情的生产相关,而技术同“物”的生产相关。技术这个词本身就存在着广义上的意思和作为与生产有关的这一狭义上的意思。把今天称为技术时代是特指在文化整体中与生产相关的技术。生产技术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其自身的发展,而是给予了社会各方面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生产技术以外的广义技术,例如统治技术、交流技术、军事技术等的影响也是如此。再者,技术对我们的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也产生了强有力的作用,影响波及到了全体文化。奥德姆把这理解为技术表现,这是与以民族和人性的自然欲求为基础的个人表现相关的。所谓技术表现不是技术学本身,而是与技术学相适应的方法和技术学的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动样式①。就这样,生产技术对其他技术和整个社会,进而对文化的各方面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使之更加便利。但是,生产技术同时也带来了我们并不期待的结果,例如技术所导致的破坏、无秩序和病理现象等。这些主张从常识上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就是关于技术的悲观论和乐观论。这两种见解各自对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结果一分为二。悲观论主张技术的发展本身是客观事实,不能否认这一点,但是在关于技术今后的发展中否定这一点;或是考虑技术施加的各种影响,欲阻止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乐观论的主张主要是积极评价技术的发展和它的结果这两方面,并通过技术以外的其他事物来驯服引导技术的发展及其结果。否定技术发展本身这一观点当然在现实中无法立足,所以可以将其主张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注技术发展致使我们的生活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人类非人类化,把技术引起的灾害和破坏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技术自身。这种情形之下,存在着一种主张,即对技术过去的发展加以批判,并对现在和未来的技术发展加以某种限制,甚至阻止其发展。这时就必须作出选择,是带来所期待的结果的技术,还是并非这样的技术。

前言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一经常被世人引证的至理名言,不禁使我们联想到:石与玉、他与我、自然物与人工物、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本体与价值、存在与意识的关系等重大哲学问题。在任何一个文明时代,对哲学的重新研究与定位,都是一个不需要提供合法性证明的正当要求。雅斯贝尔斯说过:“自由是人类的时间之路。”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接着说:哲学是自由的思想之路。同其他具体学科相比,哲学的对象域和定位似乎总是一个开放的问题,每一时代的真正哲学都是人的生存意义的自我澄明与显现,哲学不可能固守不变的问题域和不变的定位。哲学总在途中,哲学是一条没有尽头的生存之路、思想之路、创新之路和开放之路。哲学研究是人类一种生生不息涌动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因此,“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不啻是哲学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逻辑。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生活、生命、生态中的显象,科学技术哲学合乎逻辑地成了人类社会知识百花园中的一门显学。特别令人感叹的是,技术哲学和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研究独辟蹊径,异军突起,捷足先登,方兴未艾,在20多年的发展中,技术哲学与STS在中国这个有着深厚而肥沃哲学土壤的国度里已经生根、发芽。

后记

马科斯·韦伯所说的合理,便是众所周知的在跨经济、法律、政治、宗教、学问、社会等方面,西欧国家所固有的特征。宗教社会学的合理化表明了宗教消除巫术的程度,它在支配的正当性上则出现了这样的特征:相对于神授的、传统的、成为条款的法,宗教以支配成员信念的形态为特征,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在技术的合理性问题上,以可计量性为基础的技术才是目标。这个合理性技术,是最追求完全形式的目的合理性,试图用计算来支配一切事物。这个方法脱离了经验主义,而是数学方法,表现为重视有正确测定可能性的量。近代技术在这一点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在与科学的结合的方面取得了成果。这个事实的具体例子表现为,自然科学的发明和其实用化的期间缩短了。贝克尔列举了各个缩短的事实,即1821年发明电动机的原理,在1886年被应用、完成、实用化,这个期间用了65年,与此相对,真空管的原理和实用化是在1882年和1915年期间,前后有30余年,无线电广播是从1887年到1922年的35年,各个原理的实用化时间都缩短了。

内容概要

作者:(日本)仓桥重史 译者:王秋菊 丛书主编:陈凡 秦书生王秋菊,女,1962年生,教授,现任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日语系主任,科技与文化(STC)研究所所长,哲学博士。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编辑辞书两部、教材五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五项。陈凡,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技术哲学学会理事长、科技与社会(STS)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解析技术》《技术社会化引论》等,并在《哲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总序总序(英文)前言第一章 技术文化社会学的问题第二章 文化与技术一、文化理论与技术1.文化中的技术2.文化的概念_3.文化的哲学4.文化比较与技术问题5.关于文化与技术的讨论二、文明论的问题1.西方的没落2.反技术主义3.文化病理学第三章 关于技术的问题一、技术哲学1.技术是什么?2.亚里士多德的技术观3.康德的技术概念二、技术的概念规定1.技术论的领域2.技术概念的规定3.技术的实体概念4.技术的功能概念第四章 人类与技术一、人类“定义”的内涵二、homofaber(“制造”意义上的“人”)1.“制造”的含义2.制造工具(tool-making)的动物3.使用工具(tool-using)的动物三、工具与语言1.工具的发展2.语言·工具·人类四、会说话的工具1.作为奴隶的人2.电子计算机与人类第五章 技术的社会学研究一、社会学与技术研究..:二、综合社会学与产业社会1.孔德的社会学与产业期待2.斯宾塞的社会学与产业型社会3.综合社会学与技术问题第六章 社会变动论与技术一、社会变动与技术二、技术决定论的主张1.马克思主义的见解2.技术统治论三、社会变动与文化第七章 文化社会学中的技术研究一、文化社会学与科学、技术的问题二、社会·文明·文化三、科学的社会学与技术第八章 文化人类学的技术研究一、进化论与技术二、传播论与技术三、功能主义与技术第九章 合理主义的产生一、合理主义与技术二、希腊的科学与知识分子阶层三、知识分子对技术与旗手的评价第十章 合理主义的成长一、中世纪的科学二、工匠的周边第十一章 近代合理主义的发展一、文艺复兴与技术二、工场手工业的思想三、产业革命四、技术人员的周边与技术教育第十二章 近代技术与合理主义一、19世纪的科学与技术1.近代技术的成熟2.19世纪的科学3.19世纪的技术二、近代技术的概念1.前近代技术与近代技术2.桑巴特的“合理性技术”的概念3.马科斯·韦伯的“合理性技术”的概念后记——产业化与技术索引

编辑推荐

《技术社会学》:国外技术哲学与STS译丛

作者简介

《技术社会学》从技术、文化、社会三者关系着手,力图明确技术社会学、技术文化社会学的研究立场、视角及其对象,揭示了社会学视野中的技术的本质与特征,特别是从文化视野对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该书的翻译出版,将促进我国技术社会学领域理论研究的深入。


 技术社会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