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未剃时》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宗教人物 > 恨不相逢未剃时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2
ISBN:9787507534085
作者:白落梅
页数:368页

『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文/易安若倘若偏要用一句诗来为你做墓志铭,或许我亦难免同旁人那样落了俗套地选取那句——『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纵然这世上再多出多少僧人、诗人、或是书画家,却再没一个能成得了苏曼殊。便是你,也只有你,才如此轻易,如此儿戏,空许了当朝后世,万万人的相思。却再无结局。佛说因果,许多结局早在开始时便有定数。苏曼殊正是。漂洋过海却不被承认的身世,或许早在一开始便为他风雨飘零的旅途,落寞寡淡的人生,埋下谶语。他三度出家,亦真亦假。或为避情,或为避愁,或勘破红尘,仓惶避世。每一次看似无可奈何的抉择,其实都心有成竹。没有人做得了他的主。有人说苏曼殊像一只孤雁。然而于我,他更像是杜鹃。断肠词莫问,空啼到天明。他自有他的向往、他的执着,及至他的浮世哀歌。 如果偏要给出一个长久凝望苏曼殊的理由。那便是他的璀璨令人久久地移不开视线。大可不必笑我痴傻,于我,璀璨并不意味着才高八斗声名鼎赫,即便这些他都拥有。璀璨之于苏曼殊,在于他的率性他的情,他的愁思他的心。落日沧波,悲笳一曲徒伤神。短暂的一生中,从不缺少落寞孤旅。『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时常在想,那些有幸被你爱上的女子,便该是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鬓新簪白玉花 ;又或是蝉翼轻纱束细腰,远山黛眉不能描。总归是静坐廊下,纤纤十指细剥荔枝的那一类。不泼辣蛮横,不无理取闹,甚至是懒作蛾眉,慵妆高阁,无须再多言语,只浅笑鸣筝,便觉倾城。你爱她桃腮檀口,香肌胜雪;她亦不厌你芒鞋破钵,枯骨禅心。 如人所料,故事的结局总不会是才子佳人倚楼相和,弄琴吹箫。人都爱江山如画美人相陪,却不想落花如雨乱愁多。多少次午夜梦回,你次第呢喃佳人名讳。可惜风雨偏厄,清泪湿怀。猜你一定也最怕,凌晨时分,莫名地失眠。韶光二月空辜负,春梦愁煞柳如烟。可惜。你愿意为他们奋不顾身,却不肯轻易许下终身。始终不敢猜想,多少次你转身离去的背影有多决绝,怕是和我梦中的风景如出一辙。惊人地雷同。『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你最爱混迹秦楼楚馆,欢场浪荡。于秦淮灯影里,摇橹打捞人生。宿命当真可笑。或者你无心,伊人空许佳期误。或者你有意,翠鬟冷黛都辜负。总之是求之不得,不得而求。年华尚好的旧日时光里,你只沉吟纵情,却不追逐挽留。终于过尽千帆后,芳草如梦月如烟,罗带秋光薄玉钿。暮烟疏雨,萍踪浪迹。棠梨秋千,罗幕春残。独赏烟花漫天。终究,莫愁还自有愁时。烛影深,夜色沉。惜惆怅,忆芳容。红尘春梦老,花草太匆匆。所以你不快乐,因为其实一直都只是一个人。凭栏也好,弄萧也罢,都不过自斟自饮,自说自话。一个人拨弄流年,从生到死,虚度日。人在俗世,心却皈依。『禅心一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你总以为空色无殊,白云与我共无心。偏偏有人记得,心心念念你受的每一次戒,啜的每一口酒,亦或是匆忙含下的每一缕烟丝或是每一块饴糖。若说革命家或是僧人不过是锦上添花的点染。偏偏是这些,衬得你更加不羁愈发无邪。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自煎番茶,潸然涕冷。莲台持偈,顿悟平生。照不见五蕴皆空,却依旧深信你的一番赤诚。如同在我心底,也渴望能够有这样一个人,如我这般,深信不疑。而不只是我独自唏嘘。『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已灰。从此飘蓬如我,浪迹烟波。就连死,也偏要演一出千古憾事。赚尽天下多少善男信女的眼泪,也算盆钵体满。才情胆识徒留后人深道,死后却也带不走半生孤苦半生梦。苏曼殊死后葬入西泠桥,与苏小小墓南北相对。可叹宿命的安排果真教人枉自哀怨,徒生嗟叹。一个痴男,一个怨女。且待后世的完满。“一切有情,都无挂碍。”存于人世的最后一刻,忏尽情禅,你终究还是深悔晤卿。倾尽魂梦,于暮时的鹧鸪声里,了却残生。【跋】我想,是有很久没有这样喜欢一个人了。喜欢到天空都为你放晴。雪后初晴,心情同天气大好。在整理琐碎的同时,突然想到你就心惊。很久没有这样尴尬地写一篇文,像是为了良人容悦而小心画眉。忐忑之余,心中窃喜。可惜终究柔情都辜负。今日之情,远非本心。 没有退路的时候,我们都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可一旦真正迈上了征途,却很少有人能够坚定地永不回头。分明知道昔时种种不过昙花蜃景,可又如何忍心擦拭曾经。

寻骨找肉的传记,安静闲适的散文

一个饼的味道,经由两个人的口,就会尝出两种味道,可是经由一个人的口,却仍然是两种味道。如果这本书,是一张饼,我吃出来的,还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本书打的宣传是苏曼殊传记,那么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是失败的,它的失败,在于让我看到了苏曼殊的骨头,可长在骨头上的肉,却是东拼西凑的肉,没了美感,取而代之的是恐怖。通篇读来,你能看到作者尽力将这个情僧的一生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讲述给大家听,但描绘出来的这一生,却是干瘪瘪的。就像讲故事的人在给我们画一幅画,可她只画出了对象的骨架,而这个骨架,其实只是几句话:苏曼殊出生在日本,是他父亲与小姨子的孩子,小姨子即其生母死后随父亲回到中国老家,但父亲的妻子们蛇蝎毒妇,虐待其在16岁出家,后因破戒被逐,随后赴日本留学,与名为菊子的日本女子相恋,但因家人阻挠,菊子自杀,苏曼殊为疗情伤回乡剃度,再次为僧。但年轻的心禁不住红尘的撩拨,未留只言片语,再次踏入红尘。时值反清,但其办的报纸被停,遭受打击的鸿雁再次感受到孤独无助,只得再次叩响佛门,这一次的皈依,又能持续多久?未满一年,经过冬眠,苏和尚踏入江南莺莺燕燕的红尘,过着亦僧亦俗的日子~这就是这本书呈现给我们的骨架,可为什么几句话能表达完的,却能成就一本厚厚的书呢?因为骨架的恐怖之感需要用血肉填充。可这血和肉,她填错了,或者说,苏曼殊的肉,她没找到,所以凭着主观认知,为这幅骨架,填充了血肉。而这血肉,完全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的个人感触……那么这样看来,以传记为主打的这样的一本书,能不失败吗?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把它当做一本散文来读,却又是安静,闲适,像阳光一样明媚的文章,能安抚你躁动的心,温暖你冰冷的手,晒干你发霉的灵魂。如果文章流行起来归类的话,那么,它应该是小清新类的文字。每个笔触,每个小情节,让你觉得落叶的小情小调,饮茶望天的安静闲适,都让你觉得,我没做到,可有人替我做到了,那感觉,彷佛自己在经历着一样。就是这样的文字,这样的一本书。一如作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同样的两种味道,分开来看,褒贬各异。可能是生存于江南的原因,作者的文字,是江南的味道。如果,你想闻闻江南的味道,那么在阳光撒欢儿的跑进你的床上时,不妨慵懒的翻开看看。但请记得,这本书,是散文,不是传记。

好书须细品

白落梅是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解读情僧苏曼殊这个人物。正因为如此,关于苏曼殊的那些故事情节,本来在网络上都可以搜索到,因此,这不是白落梅要叙述的重点。重点在于,以白落梅的视角和情怀,去解读、剖析苏曼殊这个人物。看过白落梅散文的人,都会对她散文中淡淡的禅味印象深刻。正是这个原因,大家有必要看看白落梅是如何解读情僧苏曼殊的。

踏过樱花第几桥

《恨不相逢未剃时》,白落梅著,华文出版社,2011年2月第1版。以心理分析而论,苏曼殊大约因为幼年只不幸无依、生活于冷眼中,故才成年后形成对外界极不信任、极无安全感的心理。因此,忽僧忽俗,忽而青灯古佛,忽而放浪形骸,忽而流连红尘,忽而意气风发,忽而自怨自艾。一些本来看似两极的,极矛盾地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又是历史上极为变动的大时代。一个人的命运与一个时代的命运,既有那么多的相似性,又彼此为因果。难以设想,在当前的社会中,会出现这样的人物。也难以想象,现在社会中的人物,能成就那个时代。如果说红颜薄命的话,才子也是。所谓连城易脆,花样者必不久长,无论是良辰美景,还是才子佳人。苏曼殊于1918年35岁时病逝,正如戴安娜死于车祸,才更留给世人无尽唏嘘。否则,可以想见,他66岁以后若还在世,当是何等景象。还是早些成为历史的好吧。突地想到,这个年纪,于自己已是历史。

真是天地一情僧啊

苏曼殊不是一个一般的禅僧,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僧。但他的情总是有种欲说还休的感觉。有那种朦胧的纠缠不清的味道。白落梅的文字有种散文的感觉,本来么,感情就没有一个泾渭分明的标准。你懂或者不懂,情这东西就在那里。 读完这个小册子,心绪难平。苏曼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没人能给出一个评价,有人爱,有人恨。你可以当百助,也可以不当。苏曼殊就那样在逃情和逃禅之前游走,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还是之重呢?苏曼殊的诗一方面红妆女郎、温柔甜蜜,另一方面又悟透禅意,感慨万千。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苏曼殊,白落梅算不上一个学术专家,但她像一个温柔的知己。文字很优美,淡淡的,有种不想又不敢打扰了苏曼殊的味道。也许苏曼殊真的是只能淡淡的读。       


 恨不相逢未剃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