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负丹青》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艺术家 > 我负丹青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
ISBN:9787020045594
作者:吴冠中
页数:336页

更欣赏他的文字

时下画家的笔只会在画布上抹或者在宣纸上涂,真正会写文章的人不多。吴冠中先生的文字却很令人佩服,既有中国传统文字的古雅之美,又有某种意识流的感觉(但不是那种很晦涩的),大有行云流水之意。说实话,他的画在下看得不多,更谈不上懂,但他在书中表达出的对艺术的见解特别是对自己艺术的执着,让人折服。这本书也有一个缺点,因为多是旧稿新辑,部分内容难免重复,算是白璧微暇。

不是书评,且志书缘

与美之缘——邂逅吴冠中凡是大师之作,必然有鲜明独特的风格。即使把他的画和许多人的画放在一起,芸芸浑浑之中,你仍能一眼辨出。我相信,画品的高低,只需一瞥就能得知。吴冠中的画,是那种在一瞥之中就能吸引人注目的艺术。高中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但我仍保持着看闲书的习惯。阅读,漫无目的。爱去逛书店,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单凭书的封面决定是否阅读。那时候在一排人物传记书架前面逛,看到厚厚的白色一本,书的开本比一般书要大,书脊上印着四个墨色大字“我负丹青”。我一下子就被这样素朴的外表吸引了,觉得“我负丹青”,这四个字,念起来是平实的,却似乎有一种悬念在里边,细念之下更有一种谦卑感。而“负”字,又似乎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以及回忆往事时的无尽感慨。总之是寥寥四字,给我的联想太丰富了。这种联想,促使我拿起了这本书。把书放在眼前,“吴冠中”三个字的手迹就映入眼帘,一笔带过的连贯气势,竟有些眼熟。书的封面是一副江南水乡图。线条简洁,风格清新,第一次见到这种风格的画。翻开书,发现书里收录了很多和封面风格一致的丹青作品,一页页翻下去,爱不释手。想买这本书,39元的定价让我觉得奢侈,没有买。但是从此就记住了“吴冠中”这三个字,以后到书店,都会去翻看这本书。过了一段时间,看到新世界出版社为吴老出版的一本散文集《短笛无腔》。书的装帧风格与《我负丹青》很相似。书上一样的作者签名手迹的“吴冠中”三个字。一样的在书里附了很多吴老的丹青作品。这时候,我再也抗拒不了这种形式美的诱惑了,决定奢侈一回。通过这本书,我才想起来,为什么会对“吴冠中”这三个字感到眼熟,因为我曾经在一本美学书上看到他的一篇画论《笔墨等于零》,原来我早就读过他的文章了,如今这篇文章就收录在《短笛无腔》这本散文集里。“笔墨等于零”这句话曾经在美术界引起很大的争论,其实如果是认真读了原文,相信大家都会赞同吴老的观点。吴老说的是“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即是否定没有思想内涵的单纯的笔墨技巧。大学的时候,我和两个好朋友一起创办了一个文学社团。社团要出报纸,有时候由我负责辅助院办的苏老师一起对报纸进行排版。在替报纸上的文章选插图时,我想到了吴冠中,于是就选了很多他的画作为报纸文章的插图。这当然是我的私心,只是因为喜欢,就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他的画,就愿意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种美。结果报纸印刷出来了,整体效果还不错。记得苏老师当时还惊讶地问我,怎么你选的图片都那么美?当然,因为我知道吴冠中嘛。——只是这句话,我没对她说。吴老的作品,陪我度过了最压抑的高中生活,也见证了我最美好的大学时光。虽然我对吴老所知甚浅,但是从他的作品里,我知道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是那种让人在一瞥之中,就能判断好坏的艺术家。如今吴老走了,我们这个世界又少了一位朴素的人。因为我也算是吴老的读者吧,所以写这篇文章纪念一下。

自家江山墨里看

今天是要去书店的。之前却有个地方不能不去。最后一天的展出。吴冠中先生的画展。而9月的时候希尔顿酒店专门为他的两幅画作策展,这是何等的致敬!但在我看来,他的作品和人格绝对配得上这样的殊荣。和宋一起去。在网上偶然碰到宋,她说,明下午有空吗?我答,去看吴老的画展?然后欣喜微笑,真是想到一处去了。她问我,青青,博客很久没写了嘛,上次我去财大,和老师、校友吃饭,他们说起你的博。我惊讶,不可能吧。她笑,著名女文青噢。我挑挑眉毛,你是知名女艺青。于是,女文青和女艺青相约去了美术馆。有预感,这会是个美好的下午。入口处是吴老的自述“一个情字了得”,他这样说:“年轻的我,抛弃浙江大学的工程学习,宁愿降级,转入了杭州艺专。从家庭的贫穷着眼,从我学习成绩的优异着眼,从谋生就业的严峻着眼,所有的亲友都反对我的荒诞之举。我当然也顾虑自己的前程,但不幸而着魔,是妖,是神,她从此控制了我的生命,直至耄耋之年的今天。。。。。“他的文字让人眼眶湿润,那种真挚的对艺术的投入,对生活浓浓的爱与热情。在《我负丹青》的文字里也同样能感受到的“心甘情愿、下定决心”。是午饭和午休的时间,美术馆很安静。我一幅一幅地看过去,低声和宋作交谈。他的画充满了让人心折的爱,也有天真和童趣,洋溢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比如《大海》中色彩斑斓的鱼,比如《母子豹》的抚幼之情。非常喜欢吴老在每幅画旁所配的文字,写他作画的心情和缘由。有俏皮的,有深思的。爱极老爷子的文风。比如那幅取材自《韩熙载夜宴图》的画作,他写“夜宴越千年,歌声远”,《痕迹》他道“多少事,遗忘了,那是老人脸上沉淀的印记,也许有人珍惜”;而《鹤舞》那幅画,他说“意在舞,而非鹤。笔墨洒脱之舞”。都是印象深刻的语句。吴老画祖国山河,黄河、长江、丽江、乌江,他爱用“自家江山”的字眼,可以想见满腔的自豪和博大之情。笔下反复出现的很多小村镇、古建筑。有对古建筑的留恋,但不固守。“笔墨当随时代。对于传统,益处在于启发。坏处在于单一的模仿。”说的真好。油画色彩秾郁,水墨画风格清新,明快、宁静,流淌的诗意。具像和抽象的融合,万物自然的和谐,点和线的运用拿捏得极妙。《映日》的圆熟构图和鲜亮的色彩,《灯笼》《羊圈》中灰黑色调里别致的一抹亮色,是画中醒目辉煌的眼,我的内心震动。仔细注意到每幅画作的下方,都有先生写的一个小小的“荼”字,在印章旁边。问宋是什么意思,她摇头。回来赶紧翻书,知道是吴老的笔名。“如火如荼”,一如他喷射的创作热情,蓬勃的生命状态。洁白茂盛,浩瀚无际。他就活在激情中。画展才看了大半,准备去第二展厅。入口处似是来了一群人,我和宋扭头望过去。听到有人在说“这是我们馆长李磊”,馆长身边是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发老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进来,有工作人员推着轮椅,老人身后,看的出来是夫人和亲人。我当然知道不是吴先生,因为见过照片。可是,这时,我和宋期待而又惊喜地相互看了一眼,心中定是默默响着同样的声音:“该不会是他吧?”我当然知道不是吴先生。可是,他会是谁?这时,我和宋期待而又惊喜地相互看了一眼,心中定是默默响着同样的声音:“该不会是86岁高龄的朱德群先生吧?”因为十月中旬会有朱老的画展。我前几日还电话到美术馆,问询座谈会的席位,早已报满。一时怅然。只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呢。结果真的是他!没有进行清场,也没有提前通知,他就这样随兴地来了,在我们中间。大师站在身边,我激动得要发疯,却也不敢造次,不忍心打扰,只是跟随着他静静地看画。宋也不肯相信自己地眼睛,默默庆幸,真是一场奇遇馆长说:“朱老先生一下飞机,直接从浦东国际机场,过来看吴先生的展览了。”而非常有意思的是,九月的时候,吴老来上海参加自己画展的开幕式,要做的第一件事竟也是去大剧院看德群先生的巨幅画作。可以想见两人的感情。同龄国宝级艺术家70载情深。 朱老自然是大师级的人物。97 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士,成为该院的第一位亚裔院士。他们都是江苏人,又同在杭州学画,后先后赴法国巴黎留学,取得国际殊荣。《我负丹青》里这样写到 “我甚至拼命,要抛弃电机科,转学入艺专从头开始。朱德群影响了我的终生”“因转学换专业损失一年学历,我比德群低了一个年级,他成了我的小先生,课外我俩天天在一起作画,如无艺术,根本就不会有我们的友情。” 要说朱老和吴老的情谊,真是一句话也说不完的。因为腿脚不便,开始是由工作人员推着轮椅,让朱老慢慢看。可是,老人家兴致越来越高,坚持要下来拄着拐杖走。朱老的夫人和儿子紧随左右。夫人董景昭生得慈眉善目,雍容优雅,十分贵气。他们曾冲破重重阻力,走在一起,十分不易。老先生在两幅喜爱的画作前拍照留念。一幅是《黄河》,一副是《白发之花》。《黄河》自然雄浑壮阔,《白发之花》是吴老2003年的作品,已经非常抽象。我和宋都不曾看懂,但是朱老非常喜欢。在这副画前,凝视良久,拍了很多照片。也许,他这样的年岁、阅历、艺术之路的跋涉,才能深悟其中的意涵吧。白发之花。人生亦是难解,艺术如此玄妙。美丽的一天也以美味结束,和宋找了一家小馆子吃饭,很便宜却异常美味。吃完饭,慢慢地走,夜色中穿越过浓郁桂花香的校园。校园的夜晚。平静和美。回寝拿到今天的《文汇报》和《青年报》,整版的朱德群报道。而青青,有幸带着相机,做了一回见证人。此刻却依然记得,站在朱老身边“怦怦”乱跳的心。呵呵。你猜对了吗?

我负丹青,丹青负我

人到了老年,会逐渐恢复一些童年时的性格特征。缺点如贪吃、贪玩、任性,优点如可爱、执着、明净。当一生即将走过,拾点往事,最令人不舍的,会不会只是童年时吃过的一碗豆腐脑,放过的一只风筝,或者家门口的那条蜿蜒小河?长长336页的吴冠中自传《我负丹青》,阅毕掩卷,一个满头华发的倔老头形象久久挥之不去。“艺术选择了艺术家”,恐怕是吴冠中艺术生涯的真实写照。自小家贫,从考试到考试,继而出人头地,许是每一个农家子弟的梦想。中学毕业,考入浙大高工的电机科,工业救国,生活亦有保障,吴冠中来到了命运的转折点。军训时结识了国立艺专的朱德群,偶然一次参观,吴冠中被“美”之女神俘虏,从此踏入艺术之门。36年考入国立艺专,47年留学巴黎,50年回到祖国时,吴冠中正是而立之年刚过。他准备根植于的祖国土壤中,走一条“洋为中用”的艺术蹊径。采撷最美的风光,往往需到悬崖峭壁处。派系斗争,十年动乱没有能够摧毁艺术家执着的心灵,磨难是一块试金石,见证并煅造了这位中国的“印象派”大师。凡高是吴冠中一生之中最为倾心的画家。一见钟情,终生陶醉。相近的心灵才能相互吸引。凡高的画,情之火热,色之华丽;凡高的文,真诚质朴,豁达直白。生命与热情,是艺术家创作的永恒主题。燕子的意象多次出现在吴冠中的绘画作品中。从八十年代的《双燕》、九十年代的《秋瑾故居》到二千年的《往事渐杳,双燕飞了》。燕本良善,是吉祥与希望的象征,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念。都说艺术家是最不通人情世故的那类人。对艺术对美的执着,容易使人忽略自身乃至周围人的存在。他的刚直,他的真诚,得罪了不少人,也吸引了真正的挚友。30年的远隔重洋,不能割断他与朋友之间的友情。81年吴冠中回到巴黎,与老友熊秉明重逢:“额头的皱纹对着额头的皱纹,两个年轻人在这咖啡店里老了三十年。”正如吴冠中的恩师吴大羽所言:“怀有同样心愿的人无别离。”吴冠中与熊秉明、朱德群的友谊没有因为时间,因为距离而冲谈,却象窖中的陈年美酒,散发着沉郁的芬香。艺海茫茫,无涯之舟,无以系缆。艺术上的探索永远没有穷尽。七十岁的吴冠中,开始关照生命。相濡以沫的老伴,退休后陪他走天涯,四处写生。老伴因冠心病住院,吴冠中审视内心:老伴的淡泊与善良始终是他精神上的保护伞,他再也离不开这保护伞了。八万字的自传,既是作者心灵的写照,又真实描绘出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徐悲鸿、卫天霖、苏弗尔皮、潘玉良、江丰等人的历史影像。吴冠中笔触间流淌着真诚与坦荡,却也夹着一股天然的硬气,是“无欲则刚”,也是倔强的天性使然。“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吴冠中慢慢走近,又渐行渐远,直到融入那一片山水间。

执着、坚持、真诚的大师

吴老以真诚的笔触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读来深受触动。同为农村出来的,当读到吴老说因选择艺术而萌生过希望父亲早逝时的想法我就被彻底地感动了,吴老这样的人原来也对自己失望过。而读到他和她时再一次被深深打动(没电,待续)好长时间了,晚上看到就再写一句古往今来,不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有人做出了巨大的成就!生于斯世,我等更应努力。

为什么吴冠中只用三种彩色!?

吴老的作品中,中西合璧的水墨画很吸引眼球。其中,读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除去黑白,吴冠中的画里总是用红黄绿三种颜色?为什么很少再有颜色碟里面的其他颜色?我认为,这和吴老先生爱国,并愿意承担起推动我国艺术发展的志向有关,可从其自传题目看出一二:吴冠中写有自传《我负丹青》。这个题目,很有意思。怎么有意思呢?在我所能看到关于吴冠中自己阐述和解释的文字里面,还没有提到为什么他为自传起这个名字。本人认为, ”丹青“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朱红色、青色,称为“丹青”,是国画里专有的色泽,”丹青“是专用称谓,并含有我国传统的指代之意。虽然吴老先生年轻主攻西洋画,但回国后创作的水墨画也很精彩。而且他总是能很稳定的使用这三种颜色结合,巧妙的配搭和平衡色彩,色少却意不衰。由《我负丹青》可见,吴老先生对祖国和对艺术负有很强烈的责任感。这里的”丹青“,出了颜色,还包含他希望自己对祖国艺术发展做出贡献的要求。

我负丹青从此还

一部美术家自己写的关于自己寻美过程的美好表述的美文!全书可用一个字贯穿:爱。但在书中却从未出现过一次!!热爱一切,热爱一生——于是拯救了艺术世界,拯救了自己一生!他一生都在追求的点、线、面、色。他的作品就是这些简单要素的艺术结合,于是美了。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右线、人面、本色。通过平实的文字描述,设计出又一幅作品人生。看上去很美!文字中灵光的感悟让人读得热血喷张,更理解到他画中恬静的深刻!——最深刻的笑是悲中喜。——最深刻的美是平中奇。

对吴爷爷的钦佩更深一层

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从未输却自己对形式的追求!吴冠中爷爷屹立于鱼目混杂的当今社会里最艰难的坚守!里面有铜版印刷的吴冠中爷爷部分作品,中间是自传类型的人生经历,随后是他出版过的部分论述!最让我感动的是吴爷爷对艺术的执着。他把自己的追求当做自己的信仰,实属人生一大幸事!对于学习艺术的年轻人为一部鼓舞励志优秀书刊!

热烈的真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62f94b0100q6pn.html吴冠中的自传,是无意中拿的。只知道这老头敢讲话,况且书的封面素朴而雅致,于是我让他作林语堂和黄仁宇的替补——林和黄谈的都是沉重题目,时不时要放松下。所以,对他并无特别期待。吴冠中和黄仁宇只差一岁,比丰子恺小二十岁。吴冠中的自传,比黄仁宇要简洁多了。这简洁,不全是厚度,更是语言;黄仁宇有些絮叨,翻来覆去的,难怪《黄河与青山》的译者张逸安压力大。吴冠中的风格,也不同于丰子恺,尽管俩人都来自江南水乡、都与杭州有不解之缘、都是画家、也都擅长散文;他俩还真有点文如其人,丰子恺是悠闲、些许小资的,你会觉察他的聪明和正值,却也明了他的融于世事;吴冠中是急躁的、拼命的,却也是热情、真诚的,他更像一个被艺术魔鬼蛀蚀了灵魂的苦力,永受创作的折磨。读吴冠中的自传,比黄仁宇轻松多了。我可以吃着花生,翘着脚,或斜躺着,随意翻,不经意已过大半。若是黄仁宇,则需清空脑筋,带着上一个问题,再提口气,边读边理,甚至还需返回前部,接续上一个话头——他真有些絮叨。吴的自传,给我的印象,是四个字:热烈,真诚。他对艺术,对恋爱,对人生,都体现了这四个字。读他的自传,你真可以接触到他的人,一个能够让人理解、同情、遗憾、难过、欣慰的普通人,他的爱和恨,苦与乐,才智与缺陷。整部自传,最感动人的,怕就是那篇《他和她》了。讲他和他的妻,那个美丽的湖南女子,不小心嫁给了他,忍受他的急躁甚至暴躁,忍受他为艺术的疯狂和苦干,忍受贫苦,忍受他的直言人怨,忍受文革批判,直到年老相伴,却严重脑血栓住院。她曾气他作起画来就不吃饭,气他放着清闲日子不过苦巴巴画个没完;他则怨她不理解他的为艺术的(名,或认同)的苦,他们并不是十分般配,好像两条道跑的车。然而,他们老了,她住院了,曾经她总说“下辈子一定不再嫁你!也就是我,谁都和你没法过”,但即使住院,她担心着他的起居、他的担心——让他回家去画画,只有这样他才能忘记一切,放松自己;曾经他是“要艺术不要人”,是凡高说的“苦难永远没有终结”那种背上艺术十字架的苦行僧,如今,他却发现,是她一直以来在他头上撑开来一把小伞,为他遮风挡雨,而如今,他根本离不了这小伞——她在医院,他根本作不了画,他抱着枕头哭出声,反正她听不见。他和她的恋爱,她是有过犹豫的。他太急躁甚至暴躁,而她的父亲认为画家都是很穷的(的确如此!)。我观察他们年轻时的照片,尽管他是江苏人,却更像湘乡山夫,粗而硬,看上去也不是十分聪明,然而,却很有一股冲劲,什么都不服气的架势;虽然她是湖南人,却更像来自江南,不是那种小巧婉约,却是那股善良和柔顺。照片中的他俩,一个充满理想,一个脚踏实地。面对他的恋爱,她差点要分手。然而,他是热情的,他是真诚的,他那么得热情而真诚,她心软了,她不忍伤他。这就是吴冠中和朱碧琴。吴冠中,这个江苏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背景,没有靠过任何人,只凭自己的热情真诚,只凭自己不停歇的刻苦专注,赢得事业,也赢得生活。我愿以吴冠中自传中的一段话,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她终于出院,他和她分别都穿着儿子媳妇专门买的红色上衣,手挽着手,散布走回家。一个正在打网球的姑娘,可能是刚搬来,冲着他们大声喊:爷爷和奶奶真幸福!

停一停,聽聽吳老怎麼說

這部大磚頭是畫家吳冠中的自傳,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他。他棄理從藝,典型考霸,考什麽上什麽,最早在杭州國立藝專從藝,之後抗戰隨校西遷,到了重慶在沙坪壩結實了未來的妻子,之後又獲得全國僅有的兩個繪畫留法名額。感慨其能力的強大的同時,也感慨于他所面臨的總總困難。筆者對於自己的困境總是很平實的描寫,對於自己的成功也如實的幾筆帶過,十分誠懇。我一頁一頁的翻閱,跟著這位繪畫大師回顧他的從藝生涯。他是一位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家,他的許多觀點放到現在也還是高瞻遠矚的,他提出的許多問題現在還是存在的,不免令人歎息。最讓我感動的是筆者對於“風箏不斷線”的堅持。他認為抽象藝術是要學的,是要研究的,是要表達的。以他的能力,我相信如果繼續留在法國從藝,他的繪畫意境是會高於留法定居的同窗朱德群的。可是他放不下祖國,他放不下江南水鄉,他放不下那些樸實的鄉民。所以一條萬里的風箏線將他拉了回來,捨弃了法國優越的創作環境,勵志在祖國的土地上在陽春白雪和婦孺能辨中尋找平衡點。他說他就相當李商隱和白居易間的那個人。所以每當我看見吳冠中水墨那抽象的大膽色塊間的幾個黑點,細看原是兩隻春燕:在他狂草飛動的線條間,猛然發現有小亭翼然的時候:當看見他將嘉陵江垂掛,黑白灰的方塊組合間的一坡窄窄的梯坎時,我是多麼的感動!最終他沒有因為回國而變“土”,他受到了國際的認可,他是公認的大師。然而書中最後老人提出了許多中國繪畫的未來的擔憂,我認為老人的許多觀點真是精准而大膽,讀的讓我真想自己操起筆來大幹一番,這當屬玩笑了,現在我也很彷徨踟躕,找不到自己的語言。但是老人的文字讓我清醒不少,思想運動遠比盲目的動筆重要吧,我著急并冷靜著。總之,我覺得那些崇拜寫實畫術的人都來看看吳老的書吧,那些還在腐朽的教育模式下揮毫的人停一停吧,看看自己到底走得有多偏了。

我看吴老

在香港文化中心时偶然接触到吴老的作品,这次回来特意收索了一下他的艺术背景,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有机会一定要拜读他的自传作品 “ 我负丹青” 。他身上透着鲁迅先生的品格,同时他一生崇尚- 说真话(即便在过去也遭到压迫),艺术要不断创新的理念一直收到世人的赞同。以下他的一些语录我很欣赏(即便我不是文人)1. 一百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2 美协多是官僚机构,国家出钱养他们,他们借机抓钱。3. 艺术活动就和妓院一样4 艺术家不是培养出来的,是在苦难的环境中是靠不断的打压慢慢煎熬出来的。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和这位花甲老人比起来真差距太大,所以一个人是否与时具进不时论年龄而是他的想法和理念,当这位老人在艺术观点和政治观点冲突时,无奈中他忍受着,而当曙光来临时,正是他的坚韧与追求迎来了艺术的最高顶峰,对于他的恋国情怀,他的艺术第一,追求完美(毁画事件)理念深深地感染着我。从他的人生特质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他的离去是中国现代画派世上的一个巨大损失,我们需要更多这样大胆说,大胆做的人。吴冠中- 他已不是一个画家而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他是画魂!

推崇备至

对他的画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买书来看,同样精彩。其画其文其人,都令人敬佩。感觉是很真实的叙述和表达,喜怒悲欢一一道来,富有感染力。太喜欢,反而感觉说什么都有点词不达意了:-)。

正在读

认识一个人可以通过他的书,特别是自传。但是很担心许多人因为根本就活不明白,写的书也不见得真实客观,要不说大师就是大师,能够清楚的审视自己的人生,所以比起自我迷失,要不就是自我膨胀的人来说,能在《我负丹青》中与吴冠中老人见面,是享受和感动。

《我负丹青》

吴冠中的自传,谈自己的生平、艺术观点、和爱憎。我看的版本封面是他的《双燕》。看他的文字,源于去年十月《苍桑入画》的画展,喜欢他的线条和色彩,和着看到的他写的介绍文字,觉得着实不错,所以找来有代表的自传看。我想写点什么,谈他对艺术的热忱和一种文字的精准。热忱是一种天性吧——我一直认为人的热情源于天性,艺术家对绘画的热情更是一种不能质疑的天性,能用之天性的吴冠中,有留法科班的背景,和新中国成立后回国几经变迁的经历,对绘画的理解和实践的过程较之在欧的同学更为复杂、混合,更添乡土的情感,艺术上的成就来之更加不容易,所以文字中饱含血热感情和人生的体会,艺术的美丑和人性美丑大而同之,看之,不觉得文字是一个画者的额外的作品。虽是自传,作者很多次谈到艺术的见解。吴先生有谈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谈到他推崇的石涛画语录……虽只看过一回他的画,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画中遒劲有力的线条,而他分明说自己在求学时并不喜欢崇尚线条的老师;吴先生还画了很多江南的民居——他亦在自传里着墨写对鲁迅的印象,大叹绘画的影响力不及文学的广阔。同是江南之子的他们在文字和绘画的体会中心有戚戚焉吧!

读《我负丹青》

读《我负丹青》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啥起了一个这样的书名?因为我不明白作者的“负”究竟指什么?是“肩负”,还是“辜负”?也许你觉得我在玩弄文字游戏,不过,请你先别急着烦,静下来想想,我的疑问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仔细读过这本书,你也许有着跟我类似的感受,那就是吴冠中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有着双重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他怀着深切的使命感,矢志不虞地追求绘画艺术;另一方面,在他的坎坷的经历中,他同时又在种种创伤和遗憾当中,感受到不能尽兴的恐慌。吴冠中对自己的生活变迁、工作调动和艺术追求,都有着壮志不逞的委屈,这一方面来自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来自内心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挥之不去的距离。所以,从读者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吴冠中在这部带有明显的主观意志的传记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艺术家的心路历程。总的感觉,不错。这本书,很值得我们好好研读。我也不想说其中还包含着一个时代之类的套话,不过我相信就算我不说你也知道的。

真实,很美

读了此书,感慨很多。吴冠中能成为大家,除了智力超群之外,在性格上也确实具有独特之处:早熟。对待事业,早早的就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遵从内心的感受去选择,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且会为了目标而不懈努力;描写爱侣和与之相关生活,篇幅都不长文字也平淡,却可见其同妻之间用情之切,维情之坚,重情之深,他和她都让人心生艳羡。强烈的自尊自重意识。这种意识包括对个人、家庭、师长、朋友乃至到对民族、国家的尊重和维护。书中多处的描述都有这种意识的体现,这也是书中唯一有激烈词语出没的地方。这种尊重和维护又是源于对其所看重的事物的自豪,最终就是源于对自我最大的肯定。这种勇气和坚决是经过了千百次的拷问甚至磨难孕育出来的。他的被肯定归根到底是源于自己对自身的自信。懂情重情。一切文语皆情语。全书描述的感情很多,既是自传也是作者对自己人生中经历过的至今难忘的一些感情事件的回忆录。因为用情真实,读来确是感人。只是描述这些事件用的篇幅都不长,有许多甚至都是匆匆几笔一带而过,许是到了他那种境界,有些情感越是深厚,越觉得无须费墨过多壮怀激烈吧。总之作者并不是滥情煽情之人。平等。他的眼中很少有“美盲”,就算观者是大字不识几个、经常满脚泥泞的农村老汉,在他的描述中也有着惊人的对美的感受力。真实。最喜欢他书中反复提到的一句“因为真实,所以很美”。这个真实不是指绘画中的实描,应是指不管是文字或者绘画都要写出或者画出真实的生活体验,不盲从、不做伪,这样才是很美的作品。同时也是对真实应成为人性基础的一种肯定。画由心生,真实也应是其绘画立意的灵魂所在。有描实,有写意,有留白,有满墨。笔笔皆用心。其文如其画,真实,很美。

梦想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终于明白为什么吴先生画里可以把美表达的这么立体和热烈。一生对保持梦想的执着和坚持——我们做的到吗?老人的睿智,凝练又真实的笔墨和老人画的风格差不多。

苦瓜大师吴冠中

自传就像一个醒来的人在梦里说梦。人的一生说漫长很漫长,说短暂很短暂。“生命之流”这章,吴冠中以长镜头的方式复制了一遍八十多年长长的长长的生命历程,不过短短八九万字、薄薄百来十页!几个小时就浏览了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幅画,作者“搜进千峰打草稿”,呕心沥血,观众一眼就看完!我没有去重新翻找,他在哪里提到说自己是挂在枯藤上的苦瓜,凭记忆写下他的“记忆的记忆”。1919年,吴冠中出生在江苏农村,父亲是一手教书一手务农一身两用左右互搏的穷教师,母亲是文盲。在吴冠中的印象中,父母亲之间没有爱情,他们俩只是在一起互相帮衬着养活一帮子女。吴冠中用简笔和放大镜,描绘了父亲的节省和舐犊情深,母亲的要强和失眠症。吴冠中说,年轻时因为怕父母看他落魄样,父母的担心给他压力,他宁愿父母早逝是个孤儿。他的自传是至诚的,不放过那些看来大逆不道但在某个时刻非常真实的想法,他提到妻子临产阵痛时,他还在画画(劳模题材)。年轻时的吴冠中,像大多数艺术家年轻时一样,急躁,拼命,野心勃勃。吴冠中对自己的判断非常准确,确认自己能干这活,远远的目标看得很清楚了,但是到达的方式还要苦磨。他是一个背着艺术十字架的苦行僧,十分明白目的地在哪里,但是要爬的山峰太高要去的地方太远,别人也许花半辈子就可以站到山顶到达尽头,他就可能要花上一辈子。吴冠中是家中长子,他的身上肩负着重望,他改变自己境遇最拿手的法宝是考试,从村子里的吴氏小学、考到镇里的、县里的、无锡的、杭州的学校,乃至考到法国留学……中学的时候,他想从文,超级崇拜鲁迅,这个崇拜一生未变,但是,命运安排他走上绘画的“歧途”,接着又走上风景画这条“歧途的歧途”,就像弗罗斯特在《林中路》的咏叹,歧途难返,我们的一生只能一次性地走一条路。文字,变成了吴冠中的画之余,他的文字大巧若拙真挚感人,喜欢的大有人在。艺术是苦工夫。吴冠中在绘画上,聪明人下足了笨功夫,他的画轻灵飘逸,看似毫不费劲,但看他自传就能明白,他正面强攻实打实地下了多大的苦力。他的写生一生都没停过,年轻时拖着病体,年老时良好的身体也是负累,走遍山河,积累丘壑万千,创作时施移山倒海之功,把最美的材料以最对的方式组合。典型的吴冠中的画,画面上的点、线、面、色、光、彩,融汇交通不择手段法无定相气概成章。吴冠中一生对艺术的苦恋、苦思和苦求,又饱受身体之苦,在农村下放劳动时,得了严重的痔疮,记得他的形容好像是,红肿得像个桃子,只得用夹裆的背带托着。他又得了肝炎,严重失眠,如果不是有妻儿,他打算自杀了事,最后是画画救了他,索性不管这条命了爬起来作画,谁知过了几个月,病竟好了,不养虎,虎自己归山了。吴冠中喝过东家的茶,也喝过西家的咖啡,口味很广眼界很宽,他致力一生的“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干的就是融会贯通的事儿。他就像通渠和立交桥,要在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抽象和物象、“群众和专家”之间做一个传递的风筝,一只“不断线的风筝”,既飞到天上去,又不飞得过分无牵无绊。他是个面子上可以退让的人,就像读书时借钱做的招摇的红袍,因为校方的反对,他可以自己去染黑,但他心里使足了劲,方式上可以风吹草动,原则上稳如泰山。吴冠中为他真实的艺术观点付出代价,架空,转校,下放……他显然是个藏不住真话的人,这从他的自传内容也可以看出,没有结果的初恋、被伪作纠缠浪费“万两黄金”般光阴的痛苦、对不珍惜他画作的人的谴责,等等,尽述笔底,他掠笔提到了林风眠、潘玉良、潘天寿、徐悲鸿、卫天霖、梁思成、林徽因、他的法国老师苏弗尔皮等等,也几乎毫无掩饰地表达了喜憎。吴冠中刚进杭州艺专时,林风眠任校长,他觉得那时的学习很正规,同学都会崇拜教授,后自吹自擂的自称凤先生的吕凤子上台,虽吕欣赏他,他仍对吕反感,感叹林风眠的时代结束了。他去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徐悲鸿任院长,还保留这民国时待人接物的规格,请新教师上家做客,“徐先生”和他虽然是宜兴老乡,但没有共同语言,此后,他俩也很少见面。他受潘天寿的影响,和朱德群常常开夜车研习国画,他一直惦着潘师的好。吴冠中的笔下,可看到民国时的江南的风土人情,水田、桑林、竹园、祠堂,去桑园里采桑葚吃,跟着父亲去卖茧子,逛庙会听戏文,看踩高跷的,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钓鱼捕鸟粘蜻蜓粘知了……也要藏在渔船上躲避兵灾,那时军阀正在混战,“常常听说孙传芳和吴佩孚或什么人打仗”……童年像昨夜的梦,梦里说梦的人刚刚梦醒。(稿子)

一世画缘

第一次看到吴冠中的画,是在广州红砖厂的专门展厅里。当时就很受震动,对绘画不怎么通,不通的好处在于可以全凭直觉来看。美就是美,这种语言是世界性的,无需解释。但我也必须承认,其中的某种触动,恰恰是因为绘画与配词的相得益彰。这也可应和自传里常常提到的中国画更接近于文学,西洋画近似于建筑的说法。当时看了吴冠中给画的简要题词,臆想这应该是位画文兼修的大家才是。看了自传之后,觉得这种想法可能有些偏高了,但里面关于艺术的见解还是相当高明和诚实的。“艺术中的公式是1+1=1”,“重于培养慧眼,轻于训练技术”,绝妙。吴冠中常强调“文盲不等于美盲”,比如他在李村当“粪筐画家”的年代,每次在庄稼地里作了画拿去给大娘大伯看,假如画失败了,他们仍旧说“很像很好。”但假如画成功了,他们一见画就叫“真美呵!”农民不懂理论,但能区别“像”与“美”。他又说“有些非文盲却是美盲”,这在解放后兴起的各种文艺整风运动中可见一斑,他的画被认为丑化工农兵,又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堡垒”。但也许因祸得福,索性转向风景画之后,后来才有《双燕》、《高昌遗址》这些好作品。晚年吴冠中和当年一同巴黎求学的老同学熊秉明相见于台湾,他说“我们一同用青天白日标志的护照出国,今天在青天白日的旗帜下相遇,世事、人生数十年,别是一般感触。”大概世事变迁,这是再高明的画家也画不出来的吧。说起当年一起留学巴黎的故友,朱德群和赵无极都留在法国颇有成就,一念之下回国的吴冠中倒是经历几番起落,生活、作画的条件简陋,这倒也算了,还有人在你的画笔上边扎了一条箍,一不小心就越界了。当年选择回国,吴冠中也是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纠结的,但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首先考虑的不是国内的妻儿,而是回国能贴近“艺术创作的源泉——生活”。对于艺术家,你是不能用常规的人情理念来揣测的,更极致者有《月亮与六便士》里的天才画家思特里克兰德,在某一天仿佛佛光顿悟般的抛家弃子,只追随一个命运般想要去完成的“绘画梦想”。所以如果真的是艺术家,要原谅人家是疯子这一点。有件吴冠中在国外求学时发生的小事,永远像尖刀刺入他心脏拔不出来,那是1949年去英国伦敦坐公共汽车,用硬币向售票员买了票之后,她撕下票硬币扔捏在手中,想顺手找给另一位买票的“绅士”,结果“绅士”大为生气,拒收中国人出手的钱。多年后吴冠中在大英博物馆举办个展,英国王储来剪彩,还深的《先锋论坛报》艺术主管的好评,但他回忆起当年公共汽车上受辱的烙印,仍旧说“潜意识中有雪耻的心态,但我们的现代文化还未能超越人家。”这是一种很难做到的不卑不亢的气度。不禁让人想起电影《中国合伙人》中以“尊严”为噱头的成功学,有钱了之后回到纽约打工受欺负的餐厅大模大样吃顿饭,去以前当不成助教的学校捐一个实验室,这样赢得了对方的堆满笑意的一句“Thank you”就是找回尊严了么?电影有电影所需要的情节表现手法,无疑,这样做解恨、煽情,有不错的艺术效果。但大多数让人敬佩的人生,是在该隐忍的时候隐忍,有了成就反而更豁达,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人生里最专注的一件事。

真正的艺术家

看完非常感动,虽然吴冠中很多抽象画看不懂,但是看了这本书,我才了解到真的有那么一些人,执着的用自己的生命去追求艺术。吴解放前就可以留在法国,而且他的很多同学也留在了法国,最后也都成为了非常著名的画家。但是他有自己的艺术使命:艺术应该扎根在自己的土壤。尽管这里满是贫瘠,而且还有随后几十年的社会动荡。因为这个选择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但对他来讲不能画画才是最最痛苦的。

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这个高尚的人,这个纯粹的人,这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深切缅怀吴先生,鞠躬 再鞠躬 三鞠躬

推荐吴冠中《我负丹青》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家,这个无须多言,看看高昂的画价和累牍的评论就一目了然的。但是,我认为吴冠中先生还是当今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家,他的文章亲切、自然、奔放、深刻,闪烁着艺术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辉,一扫文坛酸腐之气,令人心大块。读了这本书不但有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种美的熏陶。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闲暇翻阅,我很爱读。其实,最早知道吴冠中先生是因为他的作品连连创下纪录,成为富豪的宠儿和财富的象征,所以也从书报上看过一些画作,但是总是感觉背离了中国画的传统根基,不甚讲究笔法,线条比较单薄,所以内容也就显得空洞。但是在看了《我负丹青!丹青负我!》这篇文章,给了我强烈的震撼。自古以来,诗书方为正途,绘画不过末技,当今社会本末倒置,时也运也。一般而言,现在善于创作的画家已经算是难得,而且能将自己胸中的沟壑用文学或者艺术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更少。吴先生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艺术感悟出发,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从“笔墨等于零”到”风筝不断线”,一次次美术界的轩然大波,并不是高位者、高调者胜,需要时间,需要沉淀,大浪淘沙,沙里淘金,孰是孰非,一目而了然。吴冠中先生崇拜石涛和梵高这些天才,往往以其为例,反衬自己的观点,而天才不易得,更不会被世人理解,惟“一意孤行,独持己见”方达人生顶点,而其中艰辛酸楚,富贵云烟,冷眼旁观,哪堪与人言。

一生只做一件事

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个美盲,小时候上美术课,名人名家的作品,老师说好,那就是好了,没有自己的判断,美术作业也是照猫画虎还不像,还记得初中时候美术老师的一句评语:对色彩无感,色彩搭配很差。长大以后,买衣服也不会搭,而对吴老,此前也没什么关注。买这本书,还是在某期三联生活周刊中看的节选,才会动心。事实上,拿到书后,从西安拿回杭州,置于桌上,再放到书橱,一直没翻过。直到有人来借,虽然心里面不愿意,宁可替她买,又开不出口,那就先看了吧。毕竟多年经验,借出去的书是还不回来的,所以找了个借口,推迟了几天,把这书看完了。文字很直白,而且本书只要看第一部分生命之流就好了,后面的都是重复和展开。让我冲击的是两个,一是吴老改开以后携妻再赴巴黎,和友人夫妇的合影,对比强烈,以致有些心疼,一方是生活优渥不显年龄,另一边却是历经沧桑,看淡一切的平和。吴老说,他没有悔,至少在离开时,心是平静的。另一个是,贯穿其一生,对道路的坚持。从立定对艺术的追求后,就不再动摇,即使在建国后那段不平的岁月,也没有放弃风骨,这真的不容易。也许这就是——他没有悔的原因,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个人找到自己的追求不容易,有人穷其一生也不知道这辈子为了什么活。但是找到自己所求的,又坚持下来的,更不容易——苦难可以造就人。人下意识都会趋利避害,都喜欢过平安的生活,这要看梦想对自己的重要性。(很多家长都强调当时自己的无奈,因此总把很多事情压在孩子身上,这就没意义了)记得曾在一个知乎神回复里看到“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练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我对这个有不同理解,为了梦想经历的苦难都是值得的,不管最后是否取得世俗标准下的成功。不要悔。

一代大师

是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才看到了关于老先生的采访,听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本来是个不愿意写自传的人,写自己的传记没有什么意思,但是后来我看到了别人替我写的传记,发现里面有些内容不符合真实的情况,所以我决定自己写一本。”

画作更精彩

吴大师的画作自不用多说了,吴的墨彩和画风独树一帜,可谓东西贯通的当代大家了。这自传读来一般啦。感觉有些东西在大师的心中涌动,窃以为,已经是大家了嘛,应该是超脱状的说。…… 我的画家朋友也有这样的,可能是一股劲吧,不得,不懈,不竭。很难说绘画不会受到气氛的影响,其实,绘画向来就没有脱离过气氛的影响。那么,是时代使然,作者使然啦。这样看来吴大师的心绪应给予理解。全书有许多内容重复几次出现,可能是作者发表的文章多次谈经同样的事情。还是多看吴先生的画作吧,画作更精彩。

一种浑身散发着境界超然的大师

灵动的线条自成一格的风格徽派特有的建筑与树冠中大师人如其名他的人生在自己的笔下如流水淙淙 如云端之上既朴实无华 又无限神往那是对徽派建筑的一种精神提炼那是对人生道路的一种抛砖引玉从他的作品里看到的是内心的一种静谧与安详正式如此平静水面上的一尾涟漪让人联想无境……

你负不负丹青我不知道

老吴写的文字说的话和他画的画不一样嘛~~~画得美,说的却不怎么好听。整本书读着就像一个老人在唠叨一些陈年往事,不断地重复。一夜读完,烦了,烦得我跟老吴一样,失眠了。有些人越老越开明越达观,有些人却越老越糊涂越偏执。窃以为老吴是属于后者的。我怀疑近现代中国的文艺人,尤其是经过了文革,是不是大都有受迫害妄想症。老吴的人生线索是“苦”,他写得果然很苦,哪怕他有钱有名有子女。论他的画,我必须称他为吴老;论他这本书,我还是叫他老吴吧。老吴啊,我花39闷买了一一大箩筐的唠叨与诉苦,你说说我俩哪个更苦一点呀?你负没负丹青我没懂,但是读了这本书,我有点被你负了的感觉。

画家还是要靠作品说话

这本书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喜欢这个人的画,就买了这本书。以前说过,读传记的目的很可疑,但对吴冠中的自传而言,肯定是没有什么八卦的。之所以要看他写的字,还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他的画。 吴冠中是少有的那一种画家,即受到东西方广泛的喜欢和关注。吴冠中也是那种稀有的画家,即可以把水墨和水彩两种技法都提升到第一流的境界。 但是,就写字而言,目前最牛的画家还是陈丹青,他以《多余的素材》、《退步集》俨然成为了畅销的杂文作家,风头远远超过了他在绘画上的成就。甚至,他对高等教育的看法,以及自身从清华辞职,几乎让人们把他看作新的知识分子。而吴冠中的这本自传,虽然由他的人生故事和一些观点性文章组成,但内容都是围绕着绘画和对绘画的心情展开的。 和吴冠中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他的国画。这里提供两幅他的代表作。第一幅是《双燕》,作于81年;第二幅是《狮子林》,83年完成。第一幅的意境很中国,但构图和形式却是西方的,神似蒙德里安;第二幅大面积的前景很西方,但边角和水中的细节很中国,最终的整体意境即符合中国山水藏而不露的追求,也深得抽象派的趣味,你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波洛克和康定斯基的影响。回头说这本书,掩卷深思,我得到了两个结论: 第一个是执著的追求和实践。如果真想成为大师,天分自然重要,但兴趣和努力也缺一不可。这个时代的诱惑太多,能够把绘画当成毕生的追求,才有可能以绘画的名义在历史上留下一笔。 第二个是学贯中西和创作土壤的重要性。一味的强调西方的月亮圆,肯定不行;一味的固守传统意趣,也会被历史的车轮淘汰。1950年,吴冠中从巴黎回到中国,在灾难深重的土地上,对中国和西方艺术的交叉思考和融合,终于使他的作品成为了东西方审美艺术的桥梁。图文版见:http://blog.donews.com/laobai/archive/2006/04/24/844254.aspx

我负丹青,丹青莫负我

这本书封面是吴冠中的代表作,双燕。点,线,面的完美组合。他笔下的江南,黑白灰,间或加一点五彩。实在是中国文化里,最抽象最慑人的美。这幅画开创了他东西方绘画揉合,后来还有更简约的更抽象的,都好看。对于他的创作理念,我非常共鸣。比如,对于绘画来说,形式美是首要的也是唯一的。先有受再有知。也就是心里先有感觉了,再去探求其构成寻找知识逻辑。他钻研过石涛画语录,“一画之法”,其中暗合的一切笔法画法技术,都是为当时感受当时创作的那幅画服务的。可谓是法无定法。每一幅画又都定义一个特定的法。实在很有意思很只得揣摩。他对于写生的强调,对于抽象和形式美的重视,给我很多启发。他画写生,中年一天不吃饭。长途跋涉,画一天,画完回去的路上啃个干馒头。实在让人佩服。而身体,都能调整到那个状态。创作的忘我状态,真是让人沉迷。他跟学生出去写生的时候,曾经背学生劝说,中年吃点午饭,结果胃里难受。写生不仅提供丰富素材,更是给人带来很多奇妙的感受。比如,他提到过有一次写生,在汽车里看到风景极美。再回头去找那风景,遍寻不见。原来是高速行使的车辆,把许多风景整合在一起,他早年写生,要画大的,都是先整体构图好,再局部写生细节。这样既有大的气势,画面分布也合理,有细节。等到后期,就是写生收集素材,回到家后再根据印象,重新构图整合素材。他对色彩的感受和运用。从灰,白,到黑。这三个时期,各有个的美。以前不怎么了解。他文章利多次提到,徐悲鸿对中国美术界的控制力。或者徐派,或者就没有生存空间。吴冠中的学术观点,跟徐相对立,两人无话可说。后来他从中央美院调去清华建筑系,教素描和水彩。因为建筑注重形式美,他可以强调这些,而不被批判为毒害学生。这倒帮他躲过文革时文艺圈的风起云云。他曾邀请潘玉良回国,但潘说只要徐在,她就不会回去。后来五十年代,他给潘玉良写信,说徐去世了,她可以回来。但是因为反右等运动的兴起,潘回国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据说她在法国,晚年也颇清苦。他写的,远不如画的好。从文字里,感觉他隐忍多年苦心创作,之后心胸不怎么阔达。尤其是他留在法国的那些朋友,朱德群,赵无极,都已经有了国际知名度。自己还连画都不能尽情的画,连个能展开画大画的画室都没有。清贫,恪守,的确很难心理平衡。中间最为痛苦的,估计还是因为他的人物画,被批判为丑化工农兵。为逃避,他从学画时一直画的人物画,转为风景画。这倒也许是,因祸得福。他的形式和抽象,油画和水墨的结合,用在风景上简直是最美。从文革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有才华,又隐忍,真是造就了很多这样典型的性格。在他晚年成名之后,七八十岁还到处飞来飞去参加各种展览,荣誉访问。还是他妻子劝他,老了,多去山水间安度晚年。名啊利啊,都是过眼烟云。但身在其中,谁都不容易。


 我负丹青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