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胡适传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4
ISBN:9787216023467
作者:易竹贤
页数:434页

章节摘录

  几乎做了基督徒  胡适去国赴美,虽是浪子回头,抱有很大的决心和希望;但毕竟又是摔过跤的人,意气仍旧相当颓唐悲观,旧染一时也难以尽除。酒虽然一口也不喝了,却还时常打牌,纸烟也屡戒屡抽;偶然在《小说月报》上看到旧日上海相好妓女的小影,犹割不断怀恋之情。胡适自己也慨叹说:“吾年来意志力薄弱极矣,即戒纸烟一事,屡戒屡复为之,真是懦夫无志之为!”①为此,他下过多回决心,写过多回“自誓”与“座右铭”;又逐渐接受了西方人道主义和伦理道德的影响,专门写了“提倡禁嫖”一则札记,其中说:今日急务,在于一种新道德,须先造成一种新舆论,令人人皆知皮肉生涯为人类大耻,令人人皆知女子堕落为天下最可怜之事,令人人皆知卖良为娼为人道大罪,令人人皆知狎妓为人道大恶,为社会大罪,则吾数千年文教之国,犹有自赎之一日也。吾在上海时,亦尝叫局吃酒,彼时亦不知耻也。今誓不复为,并誓提倡禁嫖之论,以自忏悔,以自赎罪,记此以记吾悔。②胡适改过的决心是大的;然而洗心革面,改造恶习,又是多么不容易啊!  为了改过,胡适也开始接触西方的基督教,读《圣经》,常出入于美国基督教家庭,对基督教竞大感兴趣。  1911年夏天,学年大考结束,基督教学生会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孛可诺松林区(Pocono Pines)举办夏令会。中国学生到会者35人,美国学生约200人。胡适虽不是基督教徒,也应邀参加了这一活动。连日听耶教会的名人演说,讲《马太福音》,并开讨论会。同来的留美学生中有一位陈绍唐君,是胡适在中国公学时的同班同学,后来受洗为基督徒。他们分别三年了,这次在孛可诺山相见,自然格外亲热。这位陈君笃信教义,令人可惊,学问见识也很不错。胡适觉得他简直“如程朱学者,令人望而敬爱”。一天下午,他对胡适大谈耶教教义,谈了三个多小时,胡适大为感动,竞决心要做耶教信徒了。他在6月17日给朋友章希吕的信中写道:连日聆诸名人演说,又观旧日友人受耶教感化,其变化气质之功,真令人可惊。适亦有奉行耶氏之意,现尚未能真心奉行,惟日读Bible(按,即《圣经》),冀有所得耳。当时的胡适,远在异乡,第一学年课程结束,终日无事,又得知好友程乐亭病故,思想正处在一种愁苦悲观的境地。他这次到孛可诺山来参加夏令会,正是想“借彼中宗教之力,稍杀吾悲怀耳”。因此,胡适便很容易被耶教的宣传所打动,希望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  这天晚上,耶教会又安排了一个美国教徒名叫梅西(Mercer)的为中国留学生演讲,述说他一生的经历。梅氏在大学时曾染有种种恶习,无所不为,被父亲逐出家门,从此流落在外,身无分文,无以为生,便投河自尽,被水上巡警救起。后来当了基督教徒,从此改恶从善。数年之后,他又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经历,宣传耶教教义,事迹登在报纸上。他的父亲看到报纸,知道儿子果然能改过,便恢复了父子关系,和好如初。梅西的演说很会以感情打动人。当讲到他们父子重见时,更大加渲染,父子如何抱头痛哭。讲演者声泪俱下,胡适这些青年人听了,也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当场即有七个中国留学生感情冲动,站起来说自己愿意当耶教信徒,其中之一就是胡适。6月21日,他写信告诉他的好友许怡荪,说“昨日之夜,弟遂为耶氏之徒矣”!  然而,胡适并没有成为“耶氏之徒”。他后来冷静了,觉悟了,看透了耶教会用“感情的”手段俘虏青年人,‘探恨其玩这种‘把戏’,故起一种反动”,对耶教会很反感,当然就不会再上当,不再信洋迷信,当耶教徒了。③  胡适虽然没有当基督教徒,但基督教的‘圣经”却对他的思想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使他成为一个极端的和平主义者和不抵抗主义的忠实信徒。  原来,胡适早年就已经深受老子“不争”哲学的影响。这位中国古代哲学家一生主张不争,认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些思想对胡适影响很深。前面说过,1907年,他曾作过一首小诗,题为《秋柳》,便正是老子“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写照。④P63—64

书籍目录

题辞[3]三版序[4]修订版序[8]初版前记[10]第一章 少年时代(1891--1904)l 家乡口家庭[1]2 年轻守寡的母亲[9]3 入家塾,拜孔夫子[15]4 "□先生"讲故事[20]5 从拜神到打菩萨[24]第二章 上海求"新学"(1904--1910)6 乡巴佬变成"新人物"[29]7 读《天演论》、《新民说》[34]8 作者、编者、记者[40]9 脚气病与做诗[46]10 浪荡子痛改前非[51]第三章 西乞医国术(1910--1917)11 弃农学文[58]12 几乎做了基督徒[63]13 对美国生活和政治的兴趣[68]14 共和与帝制问题[73]15 从杜威攻实用主义哲学[78]16 真博士,还是假博士?[83]第四章 在新文化运动洪流中(1917--1921)17 《新青年》、北大、陈胡[91]18 娶了一位小脚夫人[99]19 打孔家店[112]20 教"中国哲学史"[119]2l 赞扬毛泽东和孙中山[126]22 林纾笔下的"狄莫"与"秦二世"[132]第五章 文学革命(1917--1922)23 首举义旗[137]24 文学观念的革新 [143]25 最先"尝试?"白话新诗[149]26 翻译有功,创作无力[158]27 造一个中国的"娜B拉"[162]28 为无名青年立传作序 [167]第六章 整理国故与考证小说29 "国粹"与"国渣"[173]30 疑古精神[179]31 用历史演进法考证小说[183]32 对金圣叹"一分为二"[187]33 开创""新红学"[193]34 与鲁迅的交往[204]35 "考据癖"的乐趣[208]第七章 在歧路上(1919--1926)36 "问题与主义"之争[212]37 《努力》谈"好政府主义"[218]38 "不想替帝国主义辩护"?[223]39 二进宫[227]40 在孙、陈、段之间[233]41 女师大风潮前后[239]第八章 欧美之行(1926--1930)42 在莫斯科[246]43 海外读敦煌卷子[250]44 往西去![255]45 经日本返国途中 [259]第九章 《新月》、人权及其他(1927--1930)46 在上海重整新月社[262]47 中公校长偶作冰人[267]48 "人权运动"始末[274]49 "五鬼乱中华"[285]50 "传记热"与《四十自述》[289]第十章 "独立"的诤臣(1930--1937)51 "人权"余波[294]52 《独立评论》的"独立精神"[300]53 与民权保障同盟的分歧[306]54 他所希望的蒋介石[3 11]55 唱对日不抵抗低调[316]56 大青山抗日战死将士公墓碑的遭遇[323]第十一章 新文化余晖57 白话文与"大众语"[327]58 孔子的再评价[331]59 南游的风波一[336]60 "全盘西化"与"充分世界化"[342]6l "一二·九"运动[348]62 与苏雪林论鲁迅[352]第十二章 过河卒子(1937--1949)63 由低调到抗战[356]64 赴美欧作国民外交[361]65 书生大使[365]66 旧金山--伦敦--北平[374]67 北大、"国大"两副乱摊子(379)第十三章 飘零的晚年(1949--1962)68 纽约寓公[389]69 《自由中国》的风波[398]70 热闹背后的孤寂[406]71 学者与小贩[415]72 在"围剿"与欢会中倒下[418]第十四章 传余73 丧葬[427]74 遗著[431]跋[433]

作者简介

胡适,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他是新文化的战士,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思想历久而弥新,他的影响在海峡两岸十分深远。本书易竹贤教授以史家之思、作家之笔为胡适立传,使读者对胡适的一生有深入的了解,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图书封面


 胡适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这本书伏在身边已久,今天终于看完。胡适先生一生可谓德学俱隆,得过36个博士学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才情多堪、文章捭阖。。先生为学术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言论的自由,东奔西走,敝精劳神,值得尊敬。只可惜意识形态蒙蔽了人,先入为主难辞其咎,先生的业绩在最需要信服的地方却没有得到追求,甚是遗憾!先生晚年容身无故土,天乎痛哉!有人说近代五十年才兼文武的只有两个人,惟适之与中正。先生形骸虽化灭,但台北墓中的那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     30年代时,当一生都在认识真我的西方心理学大师荣格,向一位来自东方的学者请教《易经》时,后者却给这种热情泼了冷水。这位学者就是当时怀着救国救民的梦想,极力主张西学强国的胡适,在他看来,《易经》不过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巫术总结而已。然而,这并没有打击到荣格的信念,因为在他看来,误解、敌视和纷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好是整合的开始。这就是人类的使命——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身,身体与心灵,东方与西方——当一切深及到“人类”这一层面时,一切二元的对立都将被灵魂这一主题所无限包容。借助现象学的方法和对原型理念的阐释,作为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将其几乎所有的热情都全然地倾注在了对神秘学、宗教、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与探索中,这也让他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蒙上了一层精神层面所特有的质朴的魅力。最终,荣格还原了那个充满着传奇故事与私我神话的内在世界,引领高度工业化和社会化背景下,倍感孤独的现代人回归到了对自我与灵魂的思考和探寻中来。
  •     一个学者,在研究胡适时,充斥着极左的思维,全书贯穿着荒谬的“政治正确”,还不如一些中共官员写的胡适研究客观、活泼。实在非常糟糕。遗憾的是,这么一本至为糟糕的胡适传,还是销量比较大的,这本书的畅销,对读者了解一个真正的胡适极其不妥。越畅销,祸害越大。在这里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胡适传》《无地自由——胡适传》(沈卫威)《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罗志田)《舍我其谁:胡适》(2011年4月新出,江勇振)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垃圾书一本!写传记书,作者有自己的主观看法、个人见解并不过份,但像易竹贤这样硬把自己的主观强加于观众,那只能用二逼来形容了。不管你对胡适持正面还是负面看法,这本魔幻小说都不值得一读,它除了浪费你的生命什么都不能办到。
  •     这人太纠结
  •     以1937年为界,之前的写得比较详,之后的就比较略,而且越往后越略,可能作者是追踪不了胡先生后来的行踪了,胡老随老蒋跑了嘛;就史料而言还有很有价值的,评价也算中肯,读起来严肃了点。
  •     有时候,适当的读点名人传记,受益匪浅!
  •     还算中肯
  •     作者以体制内的意识对传主做了太多主观判断 另外结构上给人感觉很凌乱
  •     了了
  •     看见有人对这本书洋溢着极左的思想,但是销量极大感到不满。我实在有点难过,我看了几本胡适的传记,这本应该是使用一手材料最为丰富的。关于胡适之先生这个“新”人物,对于自己的“旧”婚姻的真实看法,作者竟然翻出了适之先生与其好友胡近仁的信件来佐证他本人的“不乐意”,话说要是没了这封信(适之先生说要烧掉的),岂不是永远无法探求先生的真实想法了。另外,作者的中文出身,也使得这本书的可读性得到了保证。话说有的历史著作真的很枯燥。恩,作为学历史的,其实我不该这么说!
  •     胡适离开大陆后,其最早的大陆版本的传记了吧。
  •     令人敬佩
  •     一本初识胡适的入门书籍
  •     我的启蒙读物,让我进入文学领域
  •     看了2012.21的三联生活周刊,就觉得这本书写的也太扯淡了。
  •     要写好一本传记是很不易的。
  •     充斥着意识形态的评判,有失公正、客观
  •     我觉得胡适就是个好人。
  •     这本书伏在身边已久,今天终于看完。胡适先生一生可谓德学俱隆,得过36个博士学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才情多堪、文章捭阖。。先生为学术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言论的自由,东奔西走,敝精劳神,值得尊敬。只可惜意识形态蒙蔽了人,先入为主难辞其咎,先生的业绩在最需要信服的地方却没有得到追求,甚是遗憾!先生晚年容身无故土,天乎痛哉!有人说近代五十年才兼文武的只有两个人,惟适之与中正。先生形骸虽化灭,但台北墓中的那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     资料翔实,论说公道。
  •     还比较通俗易懂〜但感觉太偏政治了。
  •     一本流水账 索然无味 这么有故事有思想的人 作者给出的文字的感觉就跟写隔壁家二狗子的生活一个味道。。。
  •     一位学者,一本自称“公正客观”的反应被述者生平的传记,全书大篇幅充斥着“政治正确”的思想,以偏概全,遑以引用胡适之先生的原话以论证自己观点,断章取义不说,甚至连先生原话本意都不能猜测。“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的胡适之先生,谨言慎行,沉稳冷静,睿智理性。然,其对考经据典之事略显随意,白璧微瑕。
  •      我们现在在用的白话文肯定是有他的功劳。没有和胡适处于同一时代自然不能体会他起的作用。从他的经历,著作及所获荣誉也能体会到一些,尤其是思想上的。 他留学美国没有去选择实用的工科或农科,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哲学,并一直读到博士,回国后加入了白话文运动中。但他支持国民党抨击共产党,实在让人有些不解。但他为中国发展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     记得书里有委员长为胡适写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     看了评论我只能说同样看一本书,你自身狭隘,看到的就只有狭隘。一本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书,追求政治正确难道很奇怪?且不论作者的“政治正确”在我看来只不过流于形式上的敷衍,故作文字游戏,就拿那些后世的读者来说,看不到有价值的东西,眼里只剩下那些所谓的糟粕,恐怕才是真正的悲哀吧。
  •     读的第一本胡适传记
  •     哥大北大人都是自由风和实用派的衍生品。国人文化运动确实必要,并能distract经济增长减慢的危机。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因为好玩就搞个文动-但是”打扮“的概念可圈可点。鼓励温和改良的大胆假设,可以先从文化圈“鸳鸯蝴蝶“类似的清谈开始。
  •     1990年读过初版,记忆犹新
  •     写的中规中矩 没有比较 暂打三星 可能打低了吧
  •     细致度很够,但是作为传记作者连一个公正客观的姿态都没有,全篇充斥着意识形态味儿,实在是失败中的失败。诚如作者自己所言,见识有限,两星不能再多。
  •     用手机下载的,名字叫《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封面是唐德刚的《胡适杂忆》,内容是这本非常草蛋而且还自以为公正中立客观的洗脑书......历史就是在这些人无耻的笔下被隐藏和歪曲的。
  •     有陈陈相因之感
  •     其实写的还不错。
  •     几个感受: 一.90年代前编的书颇为严谨,脚注一摞一摞的,有的篇章甚至比正文还多; 二.语言精炼、到位,作者的文学功底可见一斑,至少在看过的传记中堪称上乘; 三.不足之处:政治立场过于鲜明,“为骂而骂”缺少论证,有讨好利益集团的调调。 不过,文中也有比较客观还原胡适的部分。总的来说,87年的书能把异见分子写至此已难能可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