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流》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社会各界人物 > 民国风流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
ISBN:9787540318604
作者:句芒
页数:222页

俱往矣

题记:虽然大部分的故事都在天涯上看过,但是有民国情结的又何止文科生呢?对于有文艺情怀的理科生来说,那魏晋风度再现的时代亦是令人向往的。我们还是先来讲讲书吧。首先这本书的封面很好,这样的装帧很有史学范儿。作者的文笔较为平实自然,没有过分的渲染,逻辑性较强。本书最可堪玩味的是那一幅幅老照片。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那一代人的故事不用言语,因为故事通过那些生动的影像已经跃然纸上了。大部分的故事我在天涯上都有看过,所以这里不再赘述故事情节。唯一要指正的是一个编辑的错误,那张金岳霖的照片其实是老年时候的梁思成,然后合照中站在林徽因后面的大高个才是金岳霖。然后我想讲讲我的“民国情结”从何而来。曾经我有“北京情结”,那时候我一直不知道我心心念念北京的什么。直到08年,与友人同游清华北大,站在清华园的建筑系前,想着梁思成与林徽因这么一对伉俪,我想我大抵明白了我的何所向往。我的“北京情结”其实可以修正为“北平情结”。在那个最好的年代亦是最坏的年代,有一批被后人称为“新青年”的年轻人,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德赛两位先生,那种强烈的初次震撼激发了他们的真性情,乃至今天我们看来他们是那样自由甚至恣意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或者理想。我闭上眼睛,仍然能够感受彼时那种心灵的剧烈震荡。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初次的强烈震撼,让这些处在新旧交替的动乱时代的人们具有了真正的叛逆精神。而现今,随着进步了的时代而成长的应该也是进步了的我们,大约是已经耐受了,所以产生的效应曲线也趋于平缓。以至于我们需要被询问,“你还记得你的理想吗?”如果二十岁的时候没有朝着自己的理想而活,那么我想,你三十岁的时候就不必再谈理想。其实,有很多东西不能去抽丝剥茧地分析,特别是情感。因为一旦剥开,也许里面什么都没有。就像,这种情结。我并不向往那个时代,但我憧憬那样的精神。回过头来,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路要走,而他们,站在我们身后。

刚刚好

之前看过一大堆讲名国人士八卦或者生平的书,过分煽情,过分戏说,把主人公捧成琼瑶小说男女主角。。。(就是说你啦,林徽因那堆)特别怕。但是这本的分寸就相当好,客观,适度的煽情,实实在在的感想,刚刚好。

废墟上的妖绿

我已经很久没有买书了,不知在什么时候起,生活中就失去了旧日买书的闲暇和乐趣。只是有时匆匆的在购书网上浏览一下新书,感觉适合自己的读的书越来越少了。那些畅销的新书十之八九是一些经济、商业和人际关系的书。在这个经济无处不在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现实,于是现实的作者和读者造就了这些出版社的新宠。无意间发现了句芒的一本名为《民国风流》的书,长久不买书的我一时动了买书的念头,因我看到句芒在第一章前言中的一句话,“一个漫长的封建王朝已成过去,它的阴影却固执地投住世间男女身上”。我一直钟情于民国那段历史,在我眼里,短短的几十年的民国却是一段声光绚烂的过去。因这个时代有一串光辉的名字:鲁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郁达夫、张爱玲等等。这些名流们的人生光芒无疑是点亮这种绚烂的光源。但他们身上是不是也有一种旧时代不祥的“阴影”呢?我隐隐的感觉句芒是对的,而关于这些我的头脑却一片空白。放入购物车,填写地址,第二天便接到了卓越网送货人的电话,于是我拿到这本书。翻开封皮,静静的读了第一章。我很惊讶句芒的识见和眼力,她选择了一个新鲜的角度剖开了民国那些风流人物的婚姻和爱情,于是关于他们感情生活的纹路便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跟随着句芒的笔触,我的眼前展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在一场暴风雨之后,旧的文化已然崩塌,废墟般伏于大地之上,活跃在那段历史舞台上的名流们宛若在废墟上疯长的青草,他们的根扎在旧文化的腐尸之上,受着它的滋养,但也带着它的诅咒一日日的疯长,并最终用自己的妖艳的绿色掩盖了旧日的废墟。长久以来,我们只看到这种绿色,而句芒的《民国风流》却让我们透过那片浓密的青草看到了他们连接废墟的暗色的根部,这也就是旧时代留在他们身上的“阴影”。他们向往自由的婚姻和爱情却总是身不由己的旧式的婚姻纠葛不清。鲁迅和许广平的师生恋笼罩在朱安这个小脚旧式妇女的阴影之下,胡适的结发妻江冬秀让胡适的浪漫恋情终成泡影,徐志摩虽与他的发妻张幼仪的“文明离婚”,但也并没有把他心仪的林徽因带入他的怀抱。很久没有看到句芒这么优秀的讲述者了。我热爱激烈澎湃的抒情,也喜欢语调冷静的讲述。因为抒情是关于未来和想象的,热烈一点也无妨,而讲述与过去相关,冷静的讲述无疑是一种智慧,有一种沧桑过后的淡定,令人动容。那种吵杂的叙述,我一向是看不下去的。那个喋喋不休的作者,总让我对他的文字生出一些怀疑。句芒是一个冷静的叙述者,她似乎故意与故事隔开一定的距离,俨然一个秉笔直书的史官。因为她的冷静,其文字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人生出信赖的感觉,那些旧日风流人物的悲欢也就更加的动人,于是那些尘封已久的风流往事,在这一个冷静的底色中再次获得的生命。前日给句芒留言,大体是赞她的《民国风流》思想出色,文字精彩。她读后略带不满地说,怎么你的称赞有些奇怪。我没有回复,独自笑着想奇怪自然是难免的,因为我由衷的赞赏里面也包含着由衷的嫉妒。

一本好书,民国风流

双休,在书丛中偶遇一本好书《民国风流》,刚开始以为和历史差不多的书应该无趣吧,某日,实在无聊,偶然翻翻,熟悉的名人,浪漫的故事,吸引了我,一口气读完了,居然,和我读的上本刘瑜的书《送你一颗子弹》速度有的一拼啊,原来,历史上这么有名的人的情史这么有趣,原来他们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啊,特此将感受给大家,共享。民国作为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余温尚存。民国知识分子们的风流轶事在岁月的洗涤中也逐渐消逝无痕,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民国风流》正是做了这样一件补憾之事,它重现了当年文化名流的风流轶事,让我们有机会重新走进民国名人的感情世界,体会他们那时的风流。  民国当年的知识分子们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不幸的是整个国家都在遭受磨难,覆巢之下,难有完卵,他们被迫背负了太多民族的负担。幸运的是他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彼时西风东渐,使他们有机会不但深谙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深受国外的自由精神和独立意志的影响。因此,诞生了一批古今中西兼得的大师和创现代学术先河的学者。他们的感情不断在传统和开放之中饱受煎熬,传统要求他们成为完人,成为像神一样的存在,而他们的内心感受却不断有声音呼唤他们遵从自己的感情,爱自己所爱。他们之中有人屈从传统,从一而终;有人遵从内心,“朝秦暮楚”;有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尽管表现不一致,但是他们都活出了一种率性的人生,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  读古方能通今,民国虽然距今虽不遥远,然而民国的风流却早已被雨打风吹去。

《民国风流》始末

“民国风流”是一个作文题,毋庸讳言这点。彼时我刚到杭州,人生地不熟,春寒料峭,镇日关在小房间里,瑟缩着写小说玩,不,是写小说开头,写了上万字后丢开是常有的事,就是写长了也没指望过出版。朋友的朋友找我,说计划出一套民国系列丛书,其中一本要写婚姻恋爱,叫“民国风流”,要求既生动有趣,又不能八卦猎奇、无中生有,问我是否愿意接下这个活儿。我们这些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的人,或多或少有民国情节。现代文学三十年,当代文学六十年,当初读研时选研究方向,班上十一个人,十个选了现代文学。现在每每有人问我读研读的什么专业,我不大好答中国现当代文学,因为常常被反诘,现当代有文学吗?扯远了。相比起当下,我们是更愿意把目光投回过去,在文字、影像堆里追忆和想象那个飞扬、激荡、焦虑的年代的。所以,在为《民国风流》列目录时,我不自觉地将之与现代文学靠得很拢。我列出的提纲中,有不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鲁迅、徐志摩、梅兰芳、沈从文等人的故事。如果按照合集法子,一个接一个地写下去,固然容易,却没有任何新意和吸引力。于是我想出一个点子,把这些往事一个个分了类。婚姻和爱情是可以分类的吗?不严格的话,可以的。我分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忘年之交,师生之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以及“门当户对,举案齐眉”这五类,分别指代旧式婚姻、师生恋、一见钟情、了解之爱以及匹配之爱这几种类型。然后,我又将其中几人的往事拦腰截断,分成两个部分来写,并归入不同的类别,比如鲁迅先生的恋爱故事,与朱安的那一段归入到旧式婚姻中去,与许广平的归入到师生恋里去。当然了,这个分类肯定是不严密的,比如鲁迅与许广平之间除了是师生恋,难道不也是了解之爱吗?但是我意外地发现通过分类,得出了一些以前没想过却很有意思的结论,如我为“忘年之交,师生之恋”写的导语:“总体上来说,民国时期知识新女性的诞生比起男性整整晚了一代。因而,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文学家、艺术家,常常会在他们的女学生那里找到共鸣和爱情;而那些勇敢大胆的新女性,也更容易被她们成熟、睿智的老师所吸引。”将一个故事砍成两段来写的想法遭到了编辑的质疑,不过我坚持一万字左右篇幅的故事读起来有愉悦感,太冗长则令人困倦,而且,我自信能做好故事之间的衔接。选题通过,我马不停蹄地开始收集资料和写。发自肺腑地说,那是充实、愉快的半年。编辑催稿急哭过,词穷暴躁过,更多的时候是心里妥帖的,因为有把握写完写好它,因为重新进入了民国和现代文学。写一本这样的书我原本以为容易,着手去做才知道不是,不是因为信息少,而是信息太多太杂,我不是要编故事,而是要史实,所以没有史料根据的逸闻,我都一一舍弃了。翻了多少本资料没数,印象很深的是重读了《两地书全编》,重读了《胡适口述自传》,重读了沈从文的《从文自传》、《湘西》、《湘行散记》,重读了郁达夫的大部分散文和小说,戴望舒和卞之琳的诗以前浅尝过,借着这个机会也读了一遍,还读了两人的几种传记。我得再次承认,这书跟文学离得很近。全书脱稿后,编辑告诉我,丛书出不了了,因为其他几本找不到合适的人写,先给我把这本出了再说。一个多月之后,编辑又说,这本也出不了了,他跳槽了。而我在动笔前竟没要求跟他签个合同什么的,而且,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写书!我很快为书稿找到第二个婆家,编辑还是挺好的朋友,并且,签了合同。三个月后,我接到通知书稿被出版局枪毙了,因为涉及敏感人物(指的是蒋介石),按照合同,除了灰溜溜地拿回书稿,我也别无他法。之后,书稿的样章和目录被送到了好几家出版社的编辑手上,有的编辑很好心,安慰我说就算他们不要也不代表我写得不好,有的编辑想一口价买断版权,有的说选题还在上报中你能不能再降一降版税和首印量……最悲观的时候我想过,全发在博客上算了,就当练了半年笔。如你所见,它最终还是成为了一本书,好心的编辑收留了它。我用等待和妥协换来了它面世,等待时间加起来前后一年多,妥协包括删掉全书七分之一篇幅、进行结构调整,和不计较经济收入。拿到书后我看了,一直在想要给它几星。经常上豆瓣的缘故,看完一本书总是习惯性想它是几星级别的。但我完全没法给它评星,有时候我觉得真不错,真的,有些章节我个人很满意,写的时候也有入戏的感觉。更多时候我是自卑的,甚至害怕它被人读到。有时候我不免为它将来可能被打成纸浆而焦急,于是厚着脸皮吆喝几声,更多时候我灰心丧气地想,算了,就让它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吧!拿到实体书的人会发现,它没有前言和后记,不那么完整。皮皮同学今天看到了书,夸了它几句,我于是想起来,这事没完,我还欠它一个后记。谢谢编辑朱勇慧女士,谢谢所有帮助它面世的人。谢谢我们家的程序员曾经冒着酷暑骑自行车去图书馆帮我借书。最后我决定,还是给四星吧!2010.10.10

爱情仇恨诗人

痴迷某事、某物、某人,先前叫“粉丝”,现在叫“控”。百家登神坛,全民国学控。按理说,学校里没教给我们的东西,有个大师蹦出来愿意给普及一下,好耶!可惜,普及往往给搞成传道洗脑加传销,听几回下来,脑盘又被格式化了。私下以为,若真心喜欢,以至于“控”,不妨亲力亲为,切莫道听途说。现当代诸人物,年代尚未久远,资料尚且易得。有偷懒的,随手翻翻,搞几条段子去哄人,说自己是民国控。可缺陷也在所难免,近世不少当事人,抑或当事人的子嗣尚且在世,要脸面的。更有些史料,涉及白色档案、红色秘辛。有些话,不方便说,不能说,也不敢说。陈丹青大胆,前不久谈民国,除了文人墨客,稍微抖了一点近现代官场政界的料出来,很有意思。经常上网乱晃,自然了解由文章味道即可了解作者路数。有段时间,友人经常推荐一个博客,名之曰【私笔】。认真看了几篇,非常喜欢。当下断定作者是学文的,而且是学中文的。学文,尤其学中文,男男女女都有一颗八卦的心。而那一篇篇平实自然的私笔里,流露出掩盖不住的八卦气息。就这样慢慢和博客主人句芒认识,经常三言两语交流读书心得。有时候开玩笑:出书了可得送我一本啊。她也果然意料之内,很快出了书,不日寄来。句芒自己讲:出书之前编辑就命题作文,只能写婚姻恋爱,名之曰“民国风流”,要求既生动有趣,又不能八卦猎奇、无中生有。仔细看完这本主讲民国人物婚姻恋爱的书,很难不想起那句著名的挤兑文艺青年的话: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啊,有点学问的先生太太,怎么一个个都是出轨劈腿不断,姘头小三常见啊?那谁,那谁,还有那谁,可怎么对得起我们心中高大光辉的形象啊?读书人软,喜欢跪。上学见先生,跪。上朝见领导,跪。上床见女人,“娘子作成小生则个”,还是跪。这本书里,文人极品就是胡兰成。丫就是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小男人,灵活、敏感、圆滑、世故。这样的文人,可以泡张爱玲,可以上佘爱珍,可以摸周训德小手,可以亲范秀美小嘴,甚至可以把几个宝岛的学生兼崇拜者像作弊一样写进回忆录。可是,他终归不是个真正的、正常的男人。一个词:龌龊。再看一句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般细腻文艺的情话,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这样呵护一个女子,当是一生挚爱了吧,却也难免在西南联大任教时与高青子传出有鼻子有眼儿的绯闻。文人如此不堪,看来以后一定要踹开文艺青年,投入劳动人民的怀抱啊。我想说,这其实是两个极端。读书的固然不咋地,杀猪的也未必就称人意。很多市井的男人,尤其有点江湖气的,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两情相悦,掏你裤裆。李逵武松所谓的爷们儿,却不过是将女人当猪狗屠宰。爱情婚姻里出现问题,无论男女,不分职业,归根结底都在人品上。一直有一个怪念头:通过恋爱和婚姻检视一个人的人品,是最行之有效的。恋爱的时候,追求心上人,往往调动自身所有的优势资源,恨不得如孔雀开屏。一旦追求失败或者感情破裂,冷嘲热讽加指桑骂槐,身上最恶劣的品性随之爆发。文人尤其变本加厉,恋爱时的体贴化为吵架时的敏感,追求时的慎重变成生活里的懦弱。人身上的很多品性,其实就是一种本质,两套衣服。茨维塔耶娃说:爱情仇恨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诗人敏感的神经使得他们对爱情要求太高了。过度的要求使爱人反目为仇。文艺也随之成了靶子。艺术家和情种,谈起恋爱来多半血肉横飞。一切牛逼的艺术作品,都是搞文艺的人对自己抽丝剥茧对别人抽筋扒皮的结晶。为什么不做一个正常人呢?一个美好,真实而朴素的男人。一个宁静、活泼而本能的女人。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不轻易谈起文艺或道德。而简简单单里,自有轰轰烈烈。【多说几句】:人是一种非常容易走上八卦的道路并且一路狂奔的动物。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中,谈到类似问题时有一个巧妙风趣的譬喻:“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譬如勇士,也战斗,也休息,也饮食,自然也性交,如果只取他末一点,画起像来,挂在妓院里,尊为性交大师,那自然也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然而,岂不冤哉!”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没有确凿证据的传闻,句芒在写作时一律不予采纳,虽然她本身也是八卦的。一直很喜欢句芒博客里的自我说明:我不在书房,就在厨房。作为一个女人,这句话再正常不过。


 民国风流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