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1940-1962》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雷锋1940-1962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108024367
作者:师永刚,刘琼雄
页数:247页

给我一个真实的偶像

  雷锋这个名字,从我们不懂事的时候,就开始灌输进我们的耳朵。第一次对雷锋有记忆,是在连江一中边的一所幼儿园。现在想来,那所似乎设在一个类似于祠堂的老式大屋里的幼儿园,应该就是现在所说的民办幼儿园了。就是在那里,有一位当时看起来很老的老太太老师,给包括我在内的一批小孩子们第一次讲述了雷锋的故事。但是,从幼儿园一直到念大学的时候,每年学校都有搞学雷锋活动,给我带来的印象就是做做好事罢了,有道是: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后来在当了老师之后,指导学生学雷锋时,也没有真正发现该怎样把雷锋学好,其实主要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我得到的雷锋印象是不完整的,是神而非人,神,无法效仿,而人,更好接近。  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雷锋:1940-1962》给了我一个完整的雷锋。他好强,他爱漂亮,他甚至有点狡狤。但是,他具有高尚的人格。雷锋个人的人格魁力是他进步的动力。还有就是他对党、对人民的纯朴的感情。这些,哪来和现代人相比,确实会令许许多多人不可思议,但也就是这样,他才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偶像,成为中国人精神的一部分。  在雷锋形象被树立和代代传扬的过程中,政府的宣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本《雷锋:1940-1962》给了我们一个理性的雷锋。其实,从阅读中,也可以反思政府的宣传自始自终存在着过度的缺陷,要真正学好雷锋,就有必要避免神化雷锋,还人们一个真实的雷锋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雷锋精神实质的认识已经在逐步科学化,还原雷锋的真实形象给每一个人,这符合当代人的特征。这也是社会和政治进步的表现。当我们越觉得雷锋和自己一样是一个平凡的人,越觉得雷锋的生活离自己不远,其实应该就可以越说明雷锋精神还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新的雷锋

有谁还记得明天就是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我很惊讶南京大学浦口校区这里似乎一个字也没有提起过。但是多年来,雷锋始终没有在这个社会中消失,他代表的一个时代、一种精神,还影响着中国和中国人。“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国家也在寻找自己的雷锋。”几天时间我把去年出版的,由师永刚、刘琼雄编著的《雷锋》读完,理解了这一句话,也重新认识那个每年都会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小个子兵。 这本书用了非常丰富的文字及图像资料,向我们完整地展示了雷锋的一生,包括出身、学习、工作、当兵,甚至多年来被掩埋的恋爱,让读者从方方面面去认识雷锋,认识那个特殊的时代。自然,这是一部严肃地探讨个人对社会影响的书籍,绝不是猎奇或者揭秘,只是作为后世的旁观者,我们对每一个在历史上留名的人都有权利或者说有必要去了解他们的全部,正面、反面的信息,这样才能对他们有更加准确的评价,对过去的历史有更清晰的认识。雷锋7岁成为孤儿,后来在乡政府的关怀下入读小学(高小是他的最终学历),从这时候开始,这个总是带着灿烂笑容的小孩就是“先进分子”。虽然成绩不算突出,但他是中国第一批少先队队员。雷锋高小毕业后顺应当时政治潮流主动回到农村,之后由于工作积极思想进步,被调到县委当公务员,这时候雷锋才十七八岁。他在农场、在鞍钢都是工作成绩非常突出的年轻人。工作之余还不忘学习,雷锋热爱文艺,他会唱歌跳舞,他不仅写过日记还写过小说、诗歌,我们熟知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词,便是摘抄自雷锋日记当中的诗文(后证实此诗是雷锋摘自别处,他本人作了一点修改)。大家最熟悉的恐怕是士兵雷锋,他穿军装的照片可能是中国除了毛泽东以外出现得最多的人物头像。但事实上雷锋本是不符合当兵条件的,154的个子是最大的障碍。可以说雷锋是通过“关系”才圆了他当兵的愿望,比如说到工厂、地方、部队领导的办公室、家里打扫卫生,做各种各样的小事(这也是雷锋擅长的)等等。雷锋的事迹其实早在他当兵的时候已经被发掘出来并被树成典型,他几乎每个月都能获得军队里的荣誉,1960年,他就开始站上报告台,给部队官兵、学生、民众做“忆苦”报告会,而且每做一次都痛哭一场,无疑,他的报告非常具有感染力,雷锋也是一个天生的演说家,这也许和他的文艺天赋有关。我们看到的许多雷锋经典镜头如手握钢枪站在青松下、做好事、和战友一起学习毛选等,其实都是后来根据事实摆拍、补拍的。这不能说是“造假”,只是当时的一种“宣传需要”,如果你熟悉那时候的语境,这完全是很正常的事情。雷锋的事迹正是由于如此这般的宣传才得以保存,并曾经过非常仔细地核实,所以说,雷锋不是一个神化了的形象,他做的好事是实实在在的,只不过他生活的另外一些方面被刻意隐瞒了。雷锋爱拍照,由于他的笑容,在集体照里面也会相当引人注目;雷锋爱美,他有一件棕褐色的皮夹克,还有一只英格手表,他喜欢把白衬衫的领子翻到外套外面,他喜欢长一点的头发并蓄了刘海……这个年轻人的形象因为这些细节而变得更加真实,更加可爱,雷锋其实和年轻的我们没太大区别。1962年雷锋因公殉职,那木杆子不偏不倚砸中了他的太阳穴,不得不说这十分巧合。雷锋牺牲,抚顺市有近10万民众自发送行,后来还得到了几乎所有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对于雷锋这个最基层最普通的士兵来说,这可能是他能享受到的最高荣誉。反过来想,像雷锋这样的典型,假如他不牺牲而活到文革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可能他在后人心目中就不会是那么正面的形象了。大家可能不知道,雷锋是最早学习毛著的普通中国人之一,并且做了相当详细的读书笔记,同时影响和帮助身边的同志、战友一起来学习。我不能说这和林彪后来提出“全民学习毛主席著作”有必然的直接关系,但在时间上不能不让我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然而他离开了,并且是在他最青春,最光辉的时刻。雷锋的精神除了“做好事”以外,还有带哲学思维的部分,毛泽东在读过雷锋的日记后说:“此人懂得一点哲学。”,写《时间与存在》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甚至专门解读过雷锋的“螺丝钉论”。而现在我们还有雷锋精神吗?值得一提的是雷锋这个兵的形象虽然没有像切·拉瓦格那样被大量商品化,但是当代已经有艺术家把雷锋的形象运用到美术作品当中,“李宁”这个运动品牌在去年也曾推出了“雷锋鞋”,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些都是除了雷锋精神以外带给我们的所谓“后流行”。也许这一天,也许每一天,雷锋以及他所代表的一种精神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传承。推荐大家看这本书,由三联书店出版。p.s.本文写于2008年3月4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d1eaa001008r4t.html

雷锋是伟大的,不是伪大的!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可能是中国最为出名的号召之一,雷锋是中国最出名的士兵,当然也是官方口径上最伟大的解放军战士,没有之一。曾经雷锋在我心中有着丰碑式的形象,打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太多的人在太多的时间用太多的方式告诉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曾经雷锋叔叔深深地感动过我,《离开雷锋的日子》曾是小学时代学校组织观看的电影里给我留下唯一印象的作品。曾经雷锋的事迹也让我产生过不屑与怀疑,政治宣传的夸张手法与我的独立判断能力产生了巨大的冲突,我不再愿意相信雷锋,尽管我还是愿意乐于助人。曾经雷锋的形象成为了后现代艺术的符号,被我印在了文化衫上,做成pins戴在包上,为的不再是弘扬雷锋精神,而是为了所谓潮的感觉...好吧,我只好承认雷锋在我心中是一个被多次塑造也被多次解构的形象,如果有一天有人问起我关于雷锋,无论是关于人还是关于事,我想我会迟钝很久都不能给出一个我认为满意或者说是完整的回答。当有人告诉我雷锋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半个世纪的时候,我想我应该试图告诉自己一个真实的雷锋或者说是不那么符号化的雷锋。于是我开始在互联网上和书城搜寻关于雷锋的信息,据说与雷锋题材有关的书籍超过500种,而我却只能找一些手头容易寻找的资料,当然对于我来说足够了,而这本书就是其中之一。结果就有了我今天想说说的雷锋,而且是写在雷锋叔叔逝世50周年之际。第一,雷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道德楷模,是一个用自己的平凡铸造了伟大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雷锋并不是完人,更不是圣人。长时间的神圣化包装和全面宣传在官方口径里塑造出了一个完美的雷锋,而我们早已开始习惯于用怀疑和阴谋论来揣度这些内容,于是我们忽视了基本的事实,说起雷锋彷佛就是政府的伟大作品,就是一个被大家拿来说各种段子的噱头。而雷锋之所以成为楷模,之所以影响了一个国家几代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雷锋生前的伟大事迹,而不是因为政府的“政治需要”。因为政治需要可以创造出很多,而不一定是雷锋。换个角度来看,也许是当时的宣传手段和宣传思路过于低级,毛主席就应该是神,神是不可以被质疑的,雷锋是圣,圣是不可以有缺点的。这样的宣传在当时影响了很多人,却在后来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为人民是愿意相信政府的,但是更愿意相信的是事实而不是“事迹”。雷锋赶时髦,臭美,留长发...这是每一个20岁年轻人共同的特点,而不应该为了“需要”全部删去,雷锋拥有皮夹克、手表和钢笔,喜欢这些东西体现了雷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是资产阶级的生活情趣,也不是雷锋生活的污点,相反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正是因为雷锋对任何美好事物的向往,所以雷锋才能用阳光的笑容去感染别人,才能用快乐的态度去帮助他人。雷锋做好事写日记留姓名,因为他爱好名誉,喜欢表扬对于自己的激励,雷锋是一个伟大的平凡人,我们却给他冠以做好事不留名的虚假头衔,这一下,宣传雷锋就变了味道,也就经不起历史的考验了。第二,从成功学的角度上看,陈安之在雷锋面前可以洗洗睡了,因为雷锋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他做好事的高风亮节,更取决于雷锋自身对于国家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很多人都觉得雷锋是当兵后被选中成为名人的,其实不然,雷锋自身的成长轨迹就决定了他一定会在当时成为一个风云人物。由于较晚参加小学,雷锋比一般的同学心智更为成熟,同时热衷学校活动的他也就成为了小学的小名人。小学毕业选择回到农村而不是继续去读初中符合了国家大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的需要,要知道每个时代这样的带头人都是值得宣传的,就像现在名校毕业回到西部农村支教也会成为媒体的题材,自然会被大肆宣传。回到家乡作为高小毕业生的雷锋是“高级知识分子”,于是就会有各种优待。雷锋被安排在县政府当通讯员,这时的雷锋不仅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也获得了县领导的赏识得以看《毛选》(50年代毛选很少,一个县只有2部),这也就奠定了他高于身边一般人的“政治觉悟”。雷锋不仅看了《毛选》,更善于用《毛选》,在与人交流和文字中都体现了更高的毛泽东思想理论水平,雷正兴(雷锋原名)也就变得出名起来,当时还学会了开拖拉机,在当时那可是高人一等的技能。后来前往团山湖围垦的时候,大家需要宣传团山湖围垦的情况,而作为“知识分子”的雷锋不仅符合农奴翻身做主人的出身又写出了如《南来的燕子》这样的优秀作品,雷锋也就成为了当地的一个人物。58年当大家还在拿自家的锅炼钢支持大跃进时,雷锋却选择了前往鞍钢当一名工人,并且动用了当地大量的关系帮助他获得这个资格。在工厂雷锋再次施展自身的才华,不仅成为了开机械的高级工人还成功成为了厂里面的优秀标兵,这也就为他能够不符合(体检)条件违规参军奠定了部分基础。雷锋通过自身的坚持和表现出来高水平获得了军队的照顾,获准参军,后来名气渐大,成为了军队推出的典型。重要的是,雷锋同志在名誉推向高潮的时候不幸牺牲,也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雷锋活在人生的高潮,而没有谢幕的悲凉。人生经历工、农、兵三大职业,每一次选择都是顺应了政治的需要,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认可,在每一个地方都拥有了很多支持的人,不得不说雷锋才是成功学的大师。而这些东西却都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口号中被遗忘,彷佛雷锋是从石头中跳出来的一样。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有自身的原因,雷锋也是一样。最后我想说说的是,其实我们需要雷锋,因为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有跨时代的意义的,但是也请我们忘记雷锋,忘记我们心目中过于神圣化的雷锋,因为那是由创作和需要构建起来的雷锋,不是一个真正的雷锋。历史总是越来越远,但也会越来越清晰,我想真实的东西才会是历久弥新的东西,而不是符号式的东西。雷锋原本就是伟大的,也是值得我们去记录的,但恰恰是我们因为某些原因太需要他了,才让一个原本永垂史册的形象变成了另一幅模样。我想,我现在可以对别人说雷锋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了:雷锋是伟大的,不是伪大的。

青春之歌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深深地被雷锋的个人魅力感染。作者很客观地记载了雷锋22年的生命历程,当然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爱之情。撇开政治上的宣传不说,实实再在打动我的是从雷锋身上散发出来的青春气息。我在一页的空白处写下:青春=年轻+执著+有爱。以前同学间常常自嘲的一句话叫——青春被浪费在青春里,或许就是因为三样里面缺少了那么一两样吧。雷锋给我们树立的榜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做好事,但是,或许对于当下的我们来说,如果做好事仅仅是为了学习雷锋,那真是做的一点意义也没有了。雷锋是个顺应时代潮流的人,但并不是一个顺大流的人。他有自己的价值判断,爱憎分明,立场坚定,认准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他乐善好施,其中不否定有争取荣誉的成分,然而,大部分还是来自他纯真有爱的本性。在“整风”运动中,雷锋并没有盲目去打击自己的上级,而是正义地捍卫自己心中的好人。这就是雷锋,年轻、热情、活泼,而且有一颗真挚的爱心。

帅帅的小伙儿

只能客观的说,这本书写的还挺好的。没有了冷冰冰的书面宣传语言,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活泼泼的雷锋。我想,雷锋之所以成为雷锋,是历史的必然。从小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出来的却是一个活泼、热心、多才多艺甚至有点耍酷的男孩子。这样的人,谁不喜欢,放到哪里,哪里激起来的都是欢快的浪花。这样的环境,也塑造了雷锋细腻的心思,从他的诗歌和日记中可以很生动立体的感受到。前些年还会有些雷锋是傻子的评论不断沉渣泛起,但是,要是把真正的活生生的雷锋放到现在,我想,他所能激起来的浪潮可能会更大吧。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雷锋都不愧是我们青年人和全体中国人的楷模。他可能并不完美,但是,至少比绝大多数人都要高尚。

我整理的雷锋简历

注:此简历剔除了没有证据支持的部分1940年12月18日 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成为孤儿。1950年9月至1956年7月 在望城县龙回乡,清水塘,荷叶坝小学读书1956年7月高小毕业主动要求回到农村基层,在生产队当了三个月秋征助理员,后调到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调他的人是当初送他去读书的彭德茂乡长1956年11月由于县委组织部干事黄菊芳的推荐,进入望城县委机关做办事员(黄本来不认识雷锋,是偶然去乡里办事时与雷锋聊天,雷锋给她看了自己写的一本苦难家史,题为:苦难的家史,我的理想。第二天雷锋找到黄,表达了自己想早点参加革命工作的愿望,请求黄为他推荐)1957年2月加入共青团,业余时间参加了文化补习学校完成了初中学业1957年11月积极要求参加治沩工程,被安排作赵阳城总指挥的通讯员1958年2月,由于积极捐款买拖拉机(20元)和平时的一贯表现,被派去团山湖国营农场学习驾驶拖拉机。开拖拉机这件大事让雷锋上报了。1958年8月农场撤销雷锋随调到五星人民公社当通讯员1958年10月申请去鞍钢1958年11月至1959年夏 在鞍钢化工总厂洗煤车间当推土机手,期间雷锋三次被评为季度先进生产者,5次车间红旗手以及职工夜校优秀兼职语文教员,出席了鞍钢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1959年夏至12月 参加鞍钢化工总厂弓长岭矿焦化厂的基本建设(期间是著名的抢运水泥事件)1959年12月申请入伍。(在入伍这件事上,起了关键作用的是辽阳市武装部政委余新元,在身高不合格的情况下网开一面让雷锋到新兵营当“便衣通讯员”,同时出主意让雷锋获得一个宝贵的候补名额,雷锋是通过到余新元家里帮忙打扫卫生等打动了他;另一个人是接新兵的领导戴明章,与便衣通讯员雷锋的每日接触使他对雷锋的勤快印象深刻,在后来政审手续出问题的时候破例要求先带雷锋到部队。)1960年1月至1962年8月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连1960年7月,辽宁暴雨成灾,雷锋带病参加抗洪抢险奋战七天七夜,连里破例给一个入伍八个月的新兵记了三等功。1960年8月部队收到2封表扬信,雷锋为了支援灾区向抚顺市望花区和平公社和中共辽阳市委分别捐款100元,同时还写了一封感人的信给辽阳市委。这两封信受到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即整理了雷锋的事迹上报下发,让雷锋在全团忆苦大会上做了报告,并于10月借调雷锋到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到东北各部队做报告,宣传干事张峻是随行摄影。1960年9月,被授予“艰苦奋斗节约标兵”1960年11月军区准备召开首届团代会指名雷锋为特邀代表并发言,团里火线批准雷锋入党1960年11月前进报刊登了《毛主席的好战士》一文,用两个半版宣传雷锋事迹。署名的四个人中张峻是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助理员,佟希文和李健宇是新华社驻辽宁分社军事记者。这篇文章同时还发给了新华社,解放军报,辽宁日报等。1960年12月1日,雷锋日记在《前进报》以一个版的篇幅发表1961年2月,部队掀起学习雷锋的高潮1961年5月雷锋被提为副班长,6月升为班长。1962年8月15日 乔安山在连部练习驾驶时雷锋在旁指导,汽车挤断了旁边的一根柞木杆,打到雷锋左太阳穴导致颅骨骨折内出血,雷锋意外去世,年仅22岁。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出版五六期合集,同时刊发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年3月5日,新华社发通稿,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

真的可以,要红皮的呦~~

我写的雷锋演讲稿,不要浪费了,哪天哪个小朋友有类似需要可以直接拿走不要钱。我想要的时候肿么没人给我啊!555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位平凡的鞍钢工人,他叫郭明义,平凡的他在十年间累计为“希望工程”捐款10余万元,先后资助180多名特困生,平凡的他20多年来,他积极参加无偿献血,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他是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和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他带着“雷锋传人”的光环在这一年,感动了中国,也让我们回想起雷锋生活的年代。提起雷锋,我们大多想到的是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很少有人关注他的本人。《雷锋1940-1962》这本书,真正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活生生的雷锋,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时尚青年,一个年轻、热情、活泼,而且有一颗真挚的爱心年轻人。长久以来,我得到的雷锋印象是不完整的,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无形偶像,而向雷锋学什么,也是人云亦云。直到今天,我才觉得他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人物,有了具体的形象。我们的时代需要有人来唤醒社会的灵魂,需要有人扛起道德的大旗,更需要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领袖.“高楼大厦都是一砖一石砌起来的,我们为何不做一砖一石呢?我所以天天都要做这些零碎事,就是为此。”“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装知识的碗,就要像神话中的“宝碗”一样,永远也装不满。”这些振奋人心的标语,全部出自一个时代的标杆——雷锋。读过这本书就会发现,其实他和我们没什么不同,是文学青年,喜欢读书和写作;是热血青年,有倔强不服输的小脾气;是时尚青年,喜欢皮夹克,兜里还别着钢笔。但他又和我们很不同,也许我们和他一样善良,但是缺少了一份坚持;也许我们和他一样上进,却少了刻苦钻研的精神;也许我们和他一样爱学习,却少了“干一行,爱一行”的勇气。雷锋精神很博大,它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种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忠于党和人民、舍己为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螺丝钉精神”;苦干实干、不计报酬、争做贡献的艰苦奋斗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青年人有我们的时代特点,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他的坚持,体现在他坚定不移的对党的信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坚持,体现在他的敬业爱岗,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的坚持,体现在他“钉子的挤压法”式的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争取做复合型人才;他的坚持,体现在他贯穿生命的艰苦奋斗精神;他的坚持,甚至体现在每天记日记,学习毛泽东思想这些严于律己的小事中。我们也应该努力把这种精神转换为力量,体现在每一日的工作中,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里。  在我们质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雷锋精神是否还能与我们同行的时候,美国西点军校早已把“学雷锋”作为一种课程,那里,中国的雷锋被美国师生尊称“当代最佳军人”。作家梁晓声说,雷锋的塑像之所以竖立在美国西点军校,原因就是雷锋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对他人关爱的人性精神,而这种精神是超出国界的。其实我们这个时代,有少许浮躁,些许不和谐,所以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今天,我们终于有一个平台去认真的对待雷锋精神,其实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想一想,每天我们各司其职的时候,都有个人在办公楼里不停的拖地、扫地,没有他,我们会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还有站在马路中间,最危险的位置的那个人,如果不是他们,又会有多少违章肇事会发生,道路秩序如何维持?这难道不是雷锋的螺丝钉精神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吗?雷锋,虽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留给我们乃至世界的却是一笔莫大的精神财富。40年来,在他的精神召唤下,我们的祖国涌现出了一个个被人所知或未知的雷锋式的好同志,他们曾经感动过你和我。雷锋精神甚至超越了国度。在雷锋纪念馆,三位美国人士写到:“雷锋是一个伟大人物,我们认为全世界人民都应该把他当作一个大公无私的榜样来学习。”美国是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三人的话不仅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褒奖,更是对一个泱泱大国公民品质的敬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向雷锋同志学习”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偶读

在这个红色共和国九年义务教育所要培养的“正统价值观”中,“雷锋精神”所倡导的“螺丝钉”与“一块砖”实际上成为维系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支柱。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找到了雷锋,甚至我们现在可以判断:“在国家伦理格局中,‘雷锋精神’的含义超出了他自己所能了解的部分。” 改革开放后的一代人缺失了那个时代背景的熏陶,当然失去了对以往时代价值观的感同身受。于是,雷锋对于80、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虽然在一脉相承的官方价值观培养体系下成长,却仅仅把雷锋当作一个空洞的价值符号。小学生有他们自己认识认识和理解的世界方式,“高贵”却与他们的生活没任何联系的“雷锋精神”在他们的世界里等同于“免费打扫卫生”、“主动扶老奶奶过马路”等琐碎的好事,再高也就是周一旗杆下诵读的表扬信或者班级门口高挂的流动红旗。在那时看来,“雷锋”等于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好事,属于天天要求佩戴的红领巾(不戴不让进校门,由专职学生把守登记)——“小同学你叫什么名字?”“老奶奶,我叫红领巾”,然后是脸45度角迎着阳光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当然,这个东西与娃哈哈、游戏币、弹子、小霸王等等毫无关联。实际上,回想自己上小学那会儿,雷锋一词等同于每年3月份学校组织的清扫马路和植树(自备工具),当然没人关心这个,我们高兴的是两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终于不在教室度过,而且以此为名可以从父母那里要得可以买到一支乐赛特雪糕(当时流行的一种最贵的雪糕,外敷巧克力壳,内有奶油、果味双重夹心,与屌丝冰棍高下立判,一旦开封必立马通咬一圈,防止别人觊觎)的钱。此外,“雷锋”大抵上成为那些标杆学生的专属,雷锋做好事留日记,他们做好事拿表扬信,与我们这些天天趴在操场赢弹子、讨论坦克世界或魂斗罗是否通关的普通学生来说相去甚远。今年过年放假时,批改一个小表妹的作文,又碰见那烂之又烂的“记一件好事”,问她为何写这个,她也表示受命于人而不得已为之。内容当然情节老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非巧合,不过在作文最后讨论雷锋精神时,小表妹却给出了“免费”+“主动”两个及其“露骨”的衡量条件。“雷锋精神”作为一个政治意味特别明显的价值体系,当然与当今我们崇拜的市场价值正好相对,小表妹所用的“免费”和“主动”两个条件正是反市场规则的,她用自己年龄的思维朴素的道出了“雷锋精神”与当今时代格格不入的端倪,小孩子表达的通俗、直接不禁令人莞尔。个人对“雷锋精神”的映像一直是零散的,雷锋对于我来说一直仅仅是个熟悉而模糊的符号,有次看96年轰动全国的《离开雷锋的日子》而感动于桥鞍山的执着,但对增强“雷锋精神”貌似无所裨益。昨日去书店翻书,在三联的专架上偶见一本《雷锋:1940-1962》,幽默轻松的内容与时尚杂志式的装帧令人驻足,经过通行的朋友提醒才知道明天又是一度“学习雷锋日”。通过这本书的封皮我才知道这个图雷贯耳的人物出生和牺牲的年份:1940-1962;了解到“雷锋一直都是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他戴红领巾、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发表文章、成为炼钢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也了解到他是个湖南人,他的两个著名老乡(老家距离百余公里)为他题了字——毛泽东与刘少奇;还了解到他不但乐于助人,也“体谅”领导,在旅途中通过列车长为同行的领导了安排了卧铺;同时也了解到他“成名”于牺牲之前,大量的照片是为了宣传其“先进事迹”而根据他的日记进行的摆拍,俨然同几十年后的娱乐明星,当然不同的是,当时拍摄报道雷锋者回忆说执行拍摄任务时雷锋经常帮他拎着器材。喜欢书中所给出的定位:“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雷锋就是当代某个著名选秀节目上的优胜者:来自于草根,却被全国的年轻人人视为偶像。当然问题是,那时的雷锋能否适应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新世界?作为一个伦理社会,我们自古不乏树立道德标杆的实例;在立誓解放全球的共产党人那里,同样有竖起红旗以图星火燎原的传统;所谓“名正言顺”,假借天道、立旗正名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各种革命者通行的技法。49年后这三种因素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奇妙的融合变化,使得各种符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模范”层出不穷。什么是旗帜,什么是标杆?纵观历史,大抵上就是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标杆所规定的标准肯定与普通众生无缘,也超出了承载者个人成为纯粹而存在。当然,本文也不是贬低“雷锋精神”的价值,而是怀疑这种价值依旧作为官方推崇的意识形态于当世的适用性——其作为一个纯粹的价值坐标仍然代表了人类对纯粹人格的美好幻想。实际上,个人也怀疑:当下个人主义和微观叙事流行的后果可能是瓦解和庸俗一个时代的奇迹,而一个庞大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可能更需要宏大叙事和集体价值,当然这个在后代看来可能的无比壮阔历史过程对于生活其中的人来说是多么的悲惨与分裂。雷锋今天仍然是官方价值观所推崇和缅怀的价值性人物,但今天的人们也日益不知怎样去对待这个跨越了半个世纪仍然是热门文化符号的人物。如书中所言,“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因为人人都在寻找急剧变动社会中自己不同的价值依靠;“国家也在寻找自己的雷锋”,因为这个红色共和国也在寻找能够继续黏合整个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际上,当了解到雷锋、约翰·列侬和李小龙这三个同年出生却人生轨迹大不相同,甚至具有戏剧性的对比后,我们应该明白,他们本有的精神和所代表的的东西如同他们的时代一样,同样一去不复反了。时代给予了这个从未上过战场的士兵无上的荣誉,但也将解构-重构他而代表一种新的价值而出现。实际上,当雷锋的头像与瓦格拉的头像一样被印制在T恤上时,就已经能够闻出其中浓厚的商业和市场气息,成为迪吧里新时代年轻人标榜独特和潮流的符号——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人们挖出逝去的为大多数人所模糊的东西,不为怀念过去,而为标识自己的不同。红色的时代已成为印记,实际上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再见列宁,再见雷锋。13-3-14

雷锋——走向真实

雷锋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也渐渐的出现在我们的世界眼中,我们开始一步步的学习雷锋精神,从小学到中学,高中以后就鲜有雷锋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高中生活的无奈和忙碌,让我开始一步步的忘记,显然不是我记忆出现了问题,应该怪这个社会学校并没有给予我们很好的教育,让我们记得一切,让雷锋精神深入的内心,而不被物质化的时代所取代,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是否记得一个精神的存在,在我们的眼中,我们似乎并不需要精神来依靠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显得我们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当我们在马路上捡到一分钱的时候,我们是否还会把这一分钱交给我们的警察叔叔,放大一千倍来说,就是10块钱,想起的是这可以多买一包烟的存在,或者是想,当我把钱交给警察的时候,也许转手他就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嘿嘿,意见简单的事情就这样变得不简单了。看来中国的教育还是没有把我们教育好,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这样变得不简单了。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雷锋出生在1940年,湖南,革命之乡,像那个时代中的大多数人一样,出生于贫苦的农家,像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太多的快乐的存在,家庭的过早崩溃让他成为孤儿,也并未享受到家庭所授予的快乐,可以时候这一切的存在,让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抛弃儿,这一切的发生的过早了,可以说在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他失去了太多的关爱的存在,然而人格上的缺陷并没有出现。9岁那年,新中国的成立,让我们明白一个新时代的出现,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混沌初开的年代,一切都会重新被安排,雷锋的命运也开始发生着变化,他并没有像曾经的大多数人那样,还是继续挣扎在生活的边缘,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边缘人,困苦,贫穷,眼泪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平淡。我们并没有社会中努力体现自己的价值的存在,这个社会只能让有钱人,有权人存在,他们总是高高在上,且自语为中上层阶层,生活在并不和我们一样的生活,他们总是指着你的鼻子,任意的踹着你的屁股,嘴里还骂着操你大爷。但是一切都没有,这是一个众生皆平等的年代,我们的雷锋也开始了新的生活,上了6年的国小(那时候的小学学的东西比我们现在可学得多多了),16岁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家又在哪里呢哪里有被子哪里就是我的家。17岁加入共青团,我是13岁入的团,比雷锋早多了,但是我想我的觉悟可比他低的太多了。我的团,可以简单的说是一项政治任务了,选几个成绩优秀者,加入我们优秀的共青团,但是我觉得还没有我成为少先队员那时兴奋呢。完成初中学业后,想想18岁的雷锋,孤身一人,但是身边却有太多人的关怀了,显然他比现在的流浪人好多了。一年的多的生存锻炼,让我们的雷锋开始了新的生活,进入一片新的领地,学习拖拉机,当通讯员,社会中我们的雷锋已经渐渐长大成人了,开始工作了。但是中国的辽阔的,并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一个地方的存在,要是如此的话,我们的雷锋也只会成为千千万万百姓中的一员平凡而无奇的生活,消失在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之间。但是没有,鞍钢的招工,让雷锋找到一片新的天地的存在,可以一个新的天地中存在,并不甘于人后。看着雷锋在鞍钢的生活,我才知道了什么叫做一行爱一行,也许那个年代的人都那样,能当生工人也是一种幸福的存在,可能也更有动。并不像现在这样,没有钱的存在,老子就是没力气干活,不骂你两句,你还不干活,你他妈的还真放贱。在鞍钢生活了一年零4个月,新的一个抉择又出现在面前,毫不犹豫,似乎雷锋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的存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一切的存在。可以说军队,让我们的雷锋真正的开始一份新的生活,虽然由于开始体检的不达标。做一行爱一行,360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用在雷锋的身上真是太恰当了。无论生在何种地方,无论自己生处何地,总是能快速的融入到新的角色中去。在军队里的日子是快乐,对于雷锋来说,相信他无论生处何地都会是一个快乐的人,给自己,给别人都带来快乐。军队的诉苦活动的开始,让我们的雷锋开始了真正的成长,让雷锋同志也渐渐开始了他新的生活,诉苦活动也渐渐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太多的苦痛,让我们的雷锋在开始的时候总是眼泪。一个人是不能永远活在过去的,但是显然对过去的忘记和蔑视,又会让我们成为一个不完整的人。过去的记忆,不管是快乐或者是痛苦,都太难了,我们无法抉择该去如何面对。62年8月15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22年的生命,太年轻了,正是此时的我,但是看着雷锋的经历,真是太厉害了,而现在22岁的还在忙着找工作,看书,一切都显得紧紧有条,但是周期性的困境不知不觉又爬上我的心头,在这个社会立足真的是太难了。63年,毛主席题字“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国开始学习雷锋的开始。可以说要是没有毛主席的题词,也许雷锋的事迹并不能为我们所知,他也只能作为一个岗位上的优秀分子存在。书写的很好,还附有很多照片。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雷锋。也许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也许一个真实的雷锋才是我最需要的。在这么一个内心世界遭受物质挤压的时代,寻找精神的寄托,不是蜗居,不是网络,人文精神的崛起,该是时候。而这正需要一个简单的雷锋。学习雷锋好榜样,该去听听这首歌了。

因为真实而可爱

因为真实而可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几代人都是唱着这首歌成长的。从小到大,雷锋成为我们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读《雷锋日记》,看雷锋电影,学习雷锋事迹,学习雷锋做好事……离开雷锋的日子里,我们绝大多数人还能对他的身世事迹如数家珍。一个苦大出身的孤儿,一个对旧社会充满仇恨的少年,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战士……对雷锋的赞美之词多如牛毛,他生前生后获得荣誉无数。他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精神,还在影响着中国和中国人。雷锋对每个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要出一本关于雷锋的书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的是海量的资料和文章,随便都能出本皇皇巨著。难的是这样的“炒冷饭”能吸引人吗?2006年三联书店推出的师永刚主编的《雷锋:1940—1962》无疑是成功的,甫一上市就引起媒体和市场的关注。这本书让现代人还愿意花钱,自发地学习雷锋,而不是团购以后下发。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本《雷锋》与众不同呢?众所周之,这本书的编著者师永刚是发掘“画传”系列而闻名,后因“画传”蜂拥而起而声名贬值,他又改叫“私家相册”、“映画”。这本《雷锋》基本还是一脉相传的以图至胜,只不过干脆连“画传”名字也省略了。这本书通过非常丰富的图片及文字,以现代眼光对雷锋的全新诠释,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英雄。书中的照片囊括了雷锋的童年、学习、工作、当兵,甚至多年来被掩埋的恋爱,让读者从方方面面去认识雷锋,认识那个特殊的时代。翻阅完这本书后,我们会轻易地发现雷锋同志的两大爱好,写日记和照相。雷锋生前给这个世界留下了10本日记,还有300多张照片。对每个从小受到过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来说,对雷锋日记决定不会陌生。版本众多的雷锋日记,最初只是为了更加生动地展现榜样形象以配合对雷锋的学习,但渐渐地承载越来越多的政治教化任务。其文风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课堂作文,引导了扶老奶奶过马路题材类型的诞生。让人惊喜的是,在师永刚的这本书里,居然还能看到雷锋在当兵之前写的爱情小说、诗歌等作品。原来,雷锋曾经还是新中国的文学青年。雷锋广为流传的形象照就那么几幅,就是这些图片至少影响了三代中国人生活的影像,除领袖像之外,雷锋照片是被最广泛印刷、传播的人物肖像。由于这本书图片主编正是雷锋生前摄影师张峻,所以书里近一半的照片是首次公开,很多近乎时尚的照片,彻底颠覆了雷锋过去在人们的印象。很难想象五六十年代中国有人竟然能够拍摄那么多的照片。比如书中有这样一张照片——雷锋一脸灿烂地在天安门前停着的一辆摩托车上留影,他身体前倾,仿佛正在长安街飞驰。这可是绝大多数男青年都会有过的梦想。通过这本书的揭秘也让我们知道,雷锋有许多照片是时候补拍、摆拍的。所谓补拍就是根据雷锋日记里记载或是他所做报告内容而拍。如雷锋在车内读毛选的照片就是摆拍的。拍摄者张峻回忆,他当时想拍一张雷锋把毛泽东思想当成精神食粮和前进方向的照片,但一直苦于没有灵感。一次看到雷锋在修车时突发奇想,让雷锋赶紧拿出毛选坐到驾驶室去,《粮食•武器•方向盘》就此诞生。这本书告诉我们,雷锋是一个精神符号,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图腾。但不能忽略的是他同样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喜欢时尚,所以他的遗物里整理出了了手表,皮鞋,毛料裤,皮夹克;他年少轻狂,所以偶尔也喜欢向人炫耀一下他的军功章;他也有爱美之心,所以喜欢拍照,会偷偷留刘海,在部队时就藏进帽子里,外出时把帽檐儿网上一顶,刘海就露了出来。雷锋是和那个时代每个青年一样,甚至走在潮流的先锋里,他参加少先队、主动回乡当农民、当政府公务员、学开拖拉机、喜爱拍照片、成为钢铁工人、穿皮夹克戴手表、参加解放军、学习《毛泽东选集》……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期的主流生活。还原英雄本色,并不是要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把其从神坛上请下来并不是为了亵渎他,而是更加清楚的看到一个真实的雷锋。在去除了那个时代刻意赋予的理想化、完美的形象之后,剩下的才是真实的凡人雷锋。雷锋也因为有缺点才可爱,他并不是一个遥远时代那个只会做好事的傻子,他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善良的人。“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国家也在寻找自己的雷锋。”这是《雷锋》这本书的宣传语,理解了这句话也会理解每年都会出现在我们视野的那位小个子兵。正像师永刚自己所总结的,在今天重提雷锋,如同重提遥远的上世纪60年代,有大片的红色,也有大段的激情;而我们今天看雷锋,不仅仅是带着怀旧气质看一个遥远的背影,我们怀念这个人,也不仅仅是怀念历史上的某种风尚,某种想像中的道德以及我们想像中的道德的还原。周为筠

学习雷锋好榜样

活在天朝,越来越发现自己的思想扭曲了,比如最近看的一本书《雷锋1940-1962》。当我越长越大,我就越发讨厌有关XX党有关思想教育的东西,虚伪浮夸的洗脑教育,对“雷锋精神”的宣传就是一个记好的例子。这位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好人战士,每年的三月份都被全国哗啦啦地唱响一遍。歌声嘹亮,但歌词却是断章取义的。从小到大,我只知道雷锋是做好事的专业户。重重复复的宣传已经让人心生厌倦,实质上这种宣传现在所起的作用也应该重新被考量。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把一个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正面青年宣传得这么死板。《雷锋1940-1962》这本书是三联书店出版的,它的特色是结集大量的图片素材和现在版面元素,把雷锋一生的故事展现出来,不侧重政治宣传上的做好事,而是一个积极青年的奋斗历程。看完全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张照片中的雷锋都是笑容可掬的。当然有不少是为配合宣传摆拍的,但我认为我们不应该把重点放在是否摆拍上。首先是要考虑当时的摄影水平,其次,人们之所以热烈地纠结在摆拍问题上,很大部分原因是不了解背后的故事。作为一个阅读者,我不觉得摆拍会影响雷锋形象,只能说他真的是个专业模特。积极上进比做好事不留名更能代表雷锋。他的奋斗进取、锲而不舍,目标之坚定、精神之饱满是我不能理解和为之折服的。一方面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状态在我们今人看来已有点无稽了,因此无法真正地理解他们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与时下的青年人相比,雷锋的奋斗称得上是到了达人的程度。当中,有些行为是投机取巧,巴结领导,功利主义,但最后都能达到目的。雷锋的一生是没有放弃这个词的,无论在哪个时代看来都是一个传奇。比起现在的青年企业家,雷锋的成功更有看头。所以,与其每年都扶老奶奶过马路,不如将雷锋塑造为时代的潮人?而事实上他就是那个时代的潮人,穿皮衣、蓄刘海、衣领外翻……这些都是当时标新立异的举动。当我们痛骂多少后非主流,其实雷锋就是当时的非主流。但这不影响人格魅力,当时的人都将其理解为可爱,时代新风貌;而现在社会对非主流的形容永远都是“脑残”。雷锋真正应该被人学习的品质没有在社会上释放,或者说宣传“雷锋精神”的重点一直有限制。至少作为一个迷惘青年的我会被雷锋的奋斗精神感动。

雷锋,那个时代的李宇春

读《雷锋 1940-1962》,颇有感触。       雷锋经常到辽宁各地做“忆苦”报告,每做一次报告,当讲到亲人被迫身亡时,就要大哭一场,这对他的身体有些影响。——《雷锋 1940-1962》    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他把所有做过的好事都写到日记里。——网友      雷锋就是那个年代的李宇春,是被各方面(炒作公司和主流利益机构)捧成的一个榜样形象,当雷锋走红之后,他就是一个明星,他自己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雷锋日记也不再是个人的日记,而是写给全中国人民的博客,博客里没有一点真正的私生活,全都是精心构思的用于“炒作”的哲人语录。      作为从“被造星”到主动“成星”的过程,雷锋做的都很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文化有限。雷锋也会为自己能够快速走红下很多料,各种“通告”、拍马(那时候的“潜规则”是拼命干活、吃苦耐劳),能用最快的关系套好领导们,然后“上位”。      雷锋为了做好事而做好事,做好事成为他“上位”的工具。         雷锋的“拍马屁”:        新兵营指挥部的宿舍在一个教室里,由几张桌子拼成床。雷锋来了以后,居然有机会和带兵的领导戴明章和李恒基睡在同一个教室。身为便衣通讯员的雷锋,再次发挥“威力”,他每晚都给辛苦了一天的部队军官们在铺位前放上一盆热腾腾的洗脚水,第二天一早又在脸盆盛满温水,把毛巾、牙刷放好。一连几天,雷锋整理内务,打扫卫生,让人无可挑剔。雷锋也与戴明章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他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让曾在长沙高级工程兵学校学习、工作过四年的戴明章听来十分亲切。    尊重和体贴上级、机敏灵活,这是雷锋在望城县委当通讯员时获得的工作经验,也是他的优势。         雷锋的“平步青云”:        1960年11月初,军区准备召开首届共青团代表会议,特意指名雷锋为特邀代表,正在催要雷锋的简历。雷锋作为特邀代表,上上下下都希望他能以党员的身份出席军区团代会。在工程兵组织处的督促下,11月8日,雷锋所在团的支部大会专门召开临时会议,24名党员到会了18名,都同意雷锋入党,其他因故未能参加6名党员也在第二天征求意见时也表示同意。支部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在沈阳开会的团党委,于是马上召开了临时党委扩大会,议题只有一项:讨论批准雷锋入党。全体党委一致举手通过后,团党委就立即打电话给工程兵组织处,上报军区的雷锋简历可以填写“党员”二字。     本来很复杂的入党程序在一两天之内就全部走完了,雷锋可谓是“火线”入党。    没过多久,团里就收到了军区工程兵党委“授予雷锋同志模范共青团员称号”的决定。当时全团已经完成了当年的施工任务,准备冬训了。在这个当口,团里也正在筹备召开“全团年终总结、立功授奖大会”。全团40多人立功,立二等功的只有两人,一个是雷锋,另一个是老战士刘喜合。其他全是三等功。1960年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作出了“在部队中开展学雷锋、赶雷锋运动”的指示,11月26日,沈阳军区的《前进报》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套红宣传雷锋的事迹。11月27日雷锋作为立功代表在团党委的授奖大会里上台讲话。12月1日,《前进报》继续用一个版的篇幅,发表文章学习雷锋,并首次发表了《雷锋日记》摘抄。接下来的一周的版面里,又找了11个雷锋的战友来撰写雷锋的先进事迹。从各个角度来报道雷锋的精神。         雷锋的“大片儿”:        美联社有四位记者,专门到抚顺雷锋纪念馆采访,他们指着雷锋给伤病员送月饼、扶送大娘的照片说:雷锋做好事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为什么雷锋做好事还有照片,这是不是“导演”出来的?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们可以从雷锋传世的一批经典照片的创作过程来考察这个问题。     1961年2月,在军委的号召下,全军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的高潮,沈阳军区决定由政治部和雷锋所在的工兵十团筹办雷锋先进事迹巡回展览,这就涉及到图片表现的问题。展览筹备小组决定雷锋入伍后的事迹用照片来反映,这样就需要补拍一部分照片。沈阳军区工程兵首长为此还专门做了关于补拍雷锋照片的指示:拍摄照片必须真实,必须是雷锋实实在在做过的好人好事。     张峻受命草拟出一份补拍雷锋照片的具体内容。补拍的拍摄提纲是以雷锋1960年9月荣获“节约标兵”称号和事迹报告《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和雷锋《忆苦思甜》报告以及他本人的口述、日记等资料为依据拟定的。     这个拍摄提纲出来并被领导批准后,由季增来执行,要求他在春节期间,半个月之内拍出来。这次总共补拍照片近20张,事后均为参观雷锋展览的观众所熟悉。     张峻说,为雷锋拍过照片的共有7人,除他和季增外,还有解放军画报的记者吴加昌、沈阳军区的董哲、64军的张哲西、《民兵之友》杂志的周军、舟桥某团的赵志华。但他们拍得都较少,除吴加昌有10余张外,其余的可能都只有几张。而张峻手里所有的照片底片,包括雷锋个人照片、雷锋家乡的照片等等,一共有380多张,“我的照片应该说是最多也是最全的。”    在过去的政治语境中,人们的审美趣味,忽略了对纪实的要求,因此雷锋的形象也多经过“合理”的修饰。专门拍摄雷锋的摄影记者张峻曾经回忆:雷锋的很多照片,都是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原则下事后补照的,或是经过摄影记者的导谈后抓拍出来的;张峻自己的创作灵感也有不少是从雷锋的日记里受到启发而酝酿构图,为雷锋摆拍的。摆拍在当时,甚至是一种任务,而读者也乐意地去接受这些。应该说,有史以来,雷锋是中国被摆拍最多的人物之一。         雷锋的“幕后智囊团”:       雷锋的报告稿,不是雷锋自己写的, 而是由工兵1O团宣传股长吴广信、组织股 长赵玉瑞和俱乐部主任陈广生等人一起根据雷锋的身世写成的。原来的题目叫《雷锋同志模范事迹材料》,雷锋在做报告时 改成《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同时把原稿改用第一人称。雷锋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战士,但不是一个完人,而且文化程度并不高。所以外出做报告的时候,总是有人陪同他去。陪同雷锋做报告的人很多,主要有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的宣传助理员洪建国、王炳库,理论教员于长清和我;工兵1O团有组织股长赵玉瑞,宣传股长吴广信,宣传助理员庞士元、王漪南和81团的政治处书记季道逵等十余人。对雷锋的培养教育,由1O团副政委刘家乐亲自抓;连指导员高士祥具体帮助;对雷锋的学习辅导和对外宣传也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雷锋经典的“小事反应大道理”:       今天吃过早饭,连首长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上山砍草搭菜窖。……劳动到了十二点,大家拿着自己从连里带来的盒饭,到达了集合地点,去吃中午饭。当时,我发现王延堂同志坐在一旁看着大家吃,我走到他面前,他没有带饭来,于是我拿了自己的饭给他吃,我虽饿一点,让他吃饱,这是我最大的快乐。我要牢牢记住这段名言: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   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   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雷锋的“超链接思维”:      今年中秋节雷锋一领到连里分的月饼,泪就往心里哗哗地淌,从8月15日他想到7月15日妈妈的死,他的月饼吃不下去了,用纸包好,写了一封洒满眼泪的慰问信,送给了附近矿山医院,慰问了为社会主义建设负伤和有病的阶级弟兄。      雷锋的“背后一刀”:    厂里开展社教以后,一次工会副主席对我说:“工厂是集体的,你不要那么认真,要注意身体。”那天我睡不着想不通,他是工会副主席为什么这样。又过了几天,他又找我谈:“小雷,工厂大鸣大放,叫大家提意见,你要放就放几条,过去旧社会什么东西都有卖的,有鱼肉,现在什么也买不到。”我想在旧社会吃鱼肉的是地主,穷人哪吃得起呢!心里对他有意见,但是不敢对他提意见,他是工会副主席。李书记说大鸣大放要站稳立场,听党听毛主席的话,我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我就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工会副主席进行了分析,看到他不是我们的人,我就将情况向李书记反映了,李书记要我以后注意他的言行。有一次在厕所,他又对一个新工人说过类似的话。我听了很气愤,又马上报告了党委。经过调查才知道,他是一个混进党内的异己分子,当过土匪,后来被开除了党籍,进行劳动改造。这件事对我教育很深。         照片中,雷锋永远有阳光的职业微笑(其他人都很严肃)         不算是骗钱的书,披露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雷锋,真实的雷锋,像那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平凡爱美有情趣的雷锋。在把雷锋当成LOGO的年代,我们似乎在为自己寻找一些解脱精神负罪感的理由。   

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尚风云人士,中国有史以来被包装和推广得最成功的青春偶像。他特立独行,却又谙熟时代脉搏,所作所为,均是那个时代至潮之事。其文风更是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的课堂作文,引导了扶老奶奶过马路题材类型的诞生。善于日记写作,出生在今日,便会像Acosta 那样成为博客红人。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先锋青年。


 雷锋1940-1962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