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中国人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12
ISBN:SH10261-895
作者:柏杨
页数:295页

内容概要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人文大师。据柏杨自己推算,1920出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去台湾。自1950年代用郭衣洞之名开始创作,1960年用笔名柏杨写杂文,揭露中国文化的病态与台湾社会的黑暗面。
柏杨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拿过一张文凭,为此还造过假文凭。一生中娶过五个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随过一段如烟往事。少年时代打过继母,青年时代从过军,和蒋氏父子都有过面对面的经历,多次企图自杀,无数次被学校和单位开除,曾遭遇十年牢狱之灾,在七十年代几乎被将决……
柏杨一生著述丰厚,《柏杨版资治通鉴》在台湾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国人》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
作者已于2008年4月29日凌晨01:12病逝,享年89岁。

作者简介

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丑陋。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以“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不能团结”、“死不认错”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性疾病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感染,到今天也不能痊愈。
本书删了《正视自己的丑陋面》。


 丑陋的中国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2008年五月,地震刚刚过去,藏独余波未平,抢火炬疯狂嚣张。在那不甚太平的几天,我在《凤凰周刊》上看到一篇BBC的评论,叫《三代愤怒的年轻人》。文章说,中国历史上有三代“愤青”:一是返城知青;二是深受《丑陋的中国人》影响的“八九学潮”那一代青年人;三是目前涌上国内外大街小巷,挥舞红旗并歇斯底里地喊“中国加油”的人们。文章还说,这第三代“愤青”,比他们的前辈“更愤怒”,只是他们的“愤怒”比前两代人少了很多实质,多了几分狂热。紧跟着翻几页,眼前的标题让我震惊:“柏杨去世”。我有一种莫名的失落,遂翻出花城版《丑陋的中国人》重读一遍,感慨万千……初看此书时,我还自认属于“第三代愤青”。看到柏杨如此畅快淋漓地骂中国人:骂台湾、骂大陆、骂在美华人……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愤怒(我相信很多人初看此书也是这种感觉)。然而,柏老之对中国,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中国的落后,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肺腑之言,不吐不快!来说说柏杨这个人吧。在这里,我想引用柏杨为《丑陋的中国人》做的序《酱缸国医生和病人》。大意是讲,有一个酱缸国,缸国每天最大的事就是辩论他们是不是酱缸国。而最热闹的事就是医生和病人的争执。医生说病人患了三期肺炎,却被病人无理指责,最终被病人的“锦衣卫”拿下。这篇序言,映射出了当时社会上对柏杨和他的作品的误读和一些别有用心人士对这本书的错误宣传。其实寻求真理的人之一生,往往与迫害和误读为伴。迫害,是掌权者的迫害:柏杨曾因翻译美国漫画《大力水手》时用词影射蒋氏父子,被国民党政府抓住把柄,投入监狱(“锦衣卫拿下”);而更可怕的,是误读,人民的误读。极易受主流言论左右的人民群众,自然无法抵御国民党对柏杨这类人的妖魔化宣传攻势,对他们的态度不言而喻。这让我想起另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的小说《药》。革命党人倾其一生,希望为人民争取自由,却到头来逃不脱被人们蘸食的命运。然而柏杨在这条寂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说是倾其一生心血。当然,我们说,柏杨的这部作品,现在看来,有些地方确实有是偏颇。比方说,他把一些个别的不遵守公德的行为,一些中国哲学中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地方,统统归纳到“中国人的酱缸性”中。这使全书多了一些琐碎的东西,从而使人读起来感觉很散乱。再比如,他将解救中国的“万能药”认为是全盘西化的、美国式的民主与自由。在柏杨的时代,台湾还处在一个专制的政治环境,所以对于民主化,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然而我们看到,经过后来的野百合学运和民进党对执政党的反对,美国式的民主,在台湾现在已经某种程度上地实现了,效果又如何?我们已不止十次、百次地看到过台湾的民主闹剧,台湾民众也觉得“新闻像动作片”。这也验证了柏杨的一条理论:不管外国的什么好东西,只要扔到中国这个大酱缸里,就会变质。美国的民主,在东方的中国,看起来并不适用。而韩国的牛肉风波、蒙古国的冲击国会、泰国的隔三岔五闹政变,都说明了西方式民主在东方传统文化的土壤上难以滋长。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更适合东方哲学和文化的民主制度。柏杨对现代台湾政治的批评也未曾停止,例如在他去世前的一段时间,曾因反对民进党政府对“大选”的阻挠而绝食,这是后话了。当然,不管怎么说,柏杨都是现代中国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敢想,敢言。如果你对柏杨的这本书还带有反感的话,请看看柏杨的夫人张香华为本书作跋时引用的一段故事。耶稣说了这话,旁边站着一个差役,用手掌打他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么?”耶稣说:“我若说得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得是,你为什么打我呢?”——《若望福音》十八章二十二节
  •     一直认为开卷是有益的,无论是开什么卷,哪门子卷,要么你会发现这书写的很烂,要么你会发现一本好书,前者让你认识的人避免走弯路看到这本书,算是有益,后者看到好书,自己收获,他人分享,更是有益。这本书可算是一本好书。阅读前我们都必须知道两个事实:第一,这是本杂评,柏杨本人也自称写杂文的;第二,这本书八几年编好的,那时无论台湾大陆可以说都是处于非常时期。柏杨在书中罗列了许多其所称归属于中国人的“毛病”,并以酱缸来形容被污染的人以及那些企图对他的说理进行批判的人。这在现在来看不得不说有点有失偏颇。但是放到当时那个环境下,可以说还是适当的。当时大陆在干嘛?文革刚结束,一个新时代给了无数人美好的希望,却被无情的打碎,亲情友情全部破灭重组,这样的社会自然没有任何看头;而台湾,更是处于社会转型期,像柏杨这种在绿岛呆过的人自然对当局会做什么好事持怀疑态度,再加上千年古国长期遭到打碎重组的循环过程,剩余的那些文明不得不说真的是只存于书本之上了。在当时,别说是柏杨,现代任何人回观当时的中国人,不得不说一句可悲可叹也。悲是为人被社会被政府扭曲至此,厚黑学阿Q精神充斥整个社会;叹的是千年古国该如何挽回颜面,该如何在现代重掌文明之称号?柏杨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孔孟的正牌研究者,他只不过是一个想成为鲁迅一类的针砭社会时弊的杂评家。所以,李敖可以骂他,台湾人可以骂他,甚至你我都可以骂他,但是你不得不去思考他这个没有给出答案的质疑,到底中国人是不是丑陋的?是不是受不得批评?是不是真的如此自私?是不是奴性太重?这些问题,都不能以偏见的角度去回答。在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时,你不的不因为社会现存的许多现象而质疑自己的答案。而我们能做的,不是因为被人揭了伤疤而歇斯底里的反攻,而是应该先说句谢谢,然后改正自己的错误,重新找到属于中国人的荣耀。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柏老的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认清自我,了解自我努力的方向
  •     改名为丑陋的台湾人可也
  •     花城这版是删减版
  •     柏杨
  •     大陆最早的一版?
  •     先从自我做起吧!
  •     有点崇洋的心态,但不无道理
  •     值得一看
  •     有点过激
  •     从图书馆借到的这本书破得可以,看来翻过的人还真不少。
  •     家里掏出来的旧版
  •     实在~心痛
  •     写出了中国人的通病,但这样恨铁不成钢的笔触,会引起来许多人的抵触吧。
  •     记得有段时间它很有名。
  •     对权势的崇拜、自私、文字欺诈、淡漠、冷酷、猜忌、残忍、涣散不团结、虚骄恍惚,中国人真的病得的不轻!
  •     写出了中国人大多数的通病!但有些观点我也不是很同意,闲时拿来看看警醒自己也可以!
  •     那时候的书是有多便宜........
  •     1作为首先谈这个问题的作品 还是很有意义的 2全面地描述了现象 3有在理的地方 4现象这么多年都没改变 可见我们的失败 5到底也只是个文人 不用文人的标准衡量他 经常要觉得扯淡的 6理解时代局限 7当你有种在看读者or意林的感觉时 请淡定 8越往后越有扯淡之嫌 9下辑还有站对掐架哦w
  •     丑陋的人还是丑陋的中国人?难以辩驳。
  •     不破不立
  •     作者一定爱国,进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知己方能知过,千百年来深入骨髓的中华民族封建迂腐毒瘤思想,也不是朝夕能遍,所以时至今日这本书仍然是本醒世书
  •     哪个版本有删掉的《正视自己的丑陋面》吗?
  •     同学借的 中国人的精力都用在了窝里斗
  •     有些偏颇,但可一读
  •     可反思,也有偏颇……
  •     身为中国人全世界到处去讲中国人是如何丑陋这是我不喜欢柏杨的地方 中国人精明得很从来都清楚自己的问题 中国人又顽愚得很 从来不会去做任何改变 下辑精彩些,口诛笔伐 这就是所谓的身在肆世观看术士罢
  •     明白自己的不足方能进步. 一本很久以前读过的书,一些依然发生的现象.
  •     该版本出版很早,可惜我2005年才看。我最爱的书之一,实在精辟,身体力行,改变自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