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评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玄奘评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8
ISBN:9787305047794
作者:傅新毅
页数:489页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出家游学  一、少年出家玄奘俗姓陈,名神,玄奘是其法名,门人则多尊称其为“三藏法师”。  祖籍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自其祖陈康迁居于洛州缑氏(今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玄奘即生于此,故居在今缑氏镇东北凤凰谷谷东之陈河村。玄奘家世曾颇为显赫,传为东汉末年太丘长陈定(仲弓)之后。高祖陈湛,于北魏任清河太守,曾祖陈钦(《行状》作“山”),任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爵封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以学优出仕北齐,历任国子博士、国子司业、礼部侍郎,食邑河南,遂定居于缑氏。至其父陈慧,虽早通经术,曾举孝廉,先后出任陈留、江陵等县令,然因隋政衰败,不久即解缨返里、隐居以终,故于玄奘少时,家道或已中衰。其母宋氏,为洛州长史宋钦之女,育有四子一女,次子出家东都洛阳净土寺为僧,法名长捷,一女适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张氏,至玄奘晚年(显庆二年,657)方得重见,玄奘则最少也。  关于玄奘之生年,自梁任公先生以来,学者多有争议。盖玄奘之卒年,除《旧唐书》本传外,均载为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之逝,朝野为之震惊,当不应有误,其生年即依其世寿而逆推之。惟其世寿大别略有四说:一、五十六岁,此依《旧唐书》本传:“显庆……六年卒,时年五十六”,按高宗于显庆六年三月丙申朔改元龙朔,是即龙朔元年(661),此说之谬,固不待言。二、六十三岁,此依冥详所撰《行状》:“今麟德元年,吾行年六十有三,必卒于玉花,……”由此逆推,玄奘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陈垣先生即持此说。三、六十五岁,此依《续传》本传:“麟德元年,告翻经僧及门人曰:‘有为之法必归磨灭,泡幻形质何得久停!行年六十五矣,必卒玉华……,”由此逆推,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杨廷福先生力主此说,现已为国内学界所普遍采用。四、六十九岁,此依刘轲所撰《塔铭》:“麟德元年……至二月五日夜,……俄而去,春秋六十九矣。”由此逆推,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梁启超先生首倡此说。  《塔铭》由刘轲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系汇集“三藏遗文传记”而成,上距玄奘辞世已逾百七十年,于前述诸记载中最为晚出,任公先生谓:“塔铭虽晚出,而所记最得其真,在本书(指《慈恩传》——笔者)中可得切证。”实则并非如此,正如杨廷福先生所指出的,“即以六十九岁来对勘《传》、《状》、《碑》、《录》、《表》中的年岁记载,就没有一处相合。”此中最有力的反证,在于郑善果事,虽杨廷福先生亦已及此,惟其考订似有若干失当处,故再略考如次。  《慈恩传》与《塔铭》均载玄奘十三岁于东都洛阳出家,《慈恩传》更谓,时幸赖大理寺卿郑善果赏识,方得不次录取,《行状》亦有此说。若以玄奘世寿六十九而推之,则是年应为隋炀帝大业四年(608)。查二《唐书·郑善果传》,有云:“及朝京师,炀帝以其居官俭约,莅政严明,与武威太守樊子盖考为天下第一,各赐物千段,黄金百两,再迁大理卿。”“尝与武威太守樊子盖考为天下第一,炀帝赐物千段、黄金百两。再迁大理卿。”郑善果之任大理卿,是在“与武威太守樊子盖考为天下第一”之后,惟年代未详。再查《隋书·樊子盖传》,则云:“授银青光禄大夫,武威太守,以善政闻。大业三年入朝,帝引之内殿,特蒙褒美。乃下诏曰:‘……故能治绩克彰,课最之首。……,于是进位金紫光禄大夫,赐物千段,太守如故。  ”两相对照,可知郑善果与樊子盖之被举为天下第一,当在大业三年(607)。惟《隋书·郑善果母传》、《北史·郑善果母崔氏传》复谓:“炀帝遣御史大夫张衡劳之,考为天下最。徵授光禄卿。其母卒后,善果为大理卿,……”,准是,于大业三年郑善果考为天下第一后,先被徵授光禄卿,及其母崔氏卒后,方任大理卿。按《仪礼·丧服》,“父卒则为母”,齐衰三年,隋文帝开皇初,诏修《仪礼》百卷,“悉用东齐《仪注》以为准”,“其丧纪,上自王公,下逮庶人,着令皆为定制,无相差越。……凶服不入公门。……齐衰心丧已上,虽有夺情,并终丧不吊不贺不预宴。”郑善果父郑诚早年战亡,郑善果由其母崔氏抚养长大,故必有服丧三年之定制,其任大理卿,一般应在服除之后,如是大业四年,其似无可能在大理卿任上,自然亦不能引度玄奘出家。所谓六十九岁之说,由此当难以成立。  杨廷福先生力主六十五岁说,为陈援庵先生所推许,以为“殆可定论”,故国内学界多所取之。笔者详覆其说,认为或尚有可商榷之处。其一,杨先生谓《续传》可靠、《行状》不可靠,盖《续传》出自与玄奘同时之佛教史家道宣,而“冥详《行状》较后出,系据《续传》与《慈恩传》而成”,恐为先入之见。查续、宋二《僧传》,道宣曾两次奉诏人玄奘译场,一在贞观十九年(645),玄奘返国初开译场于弘福寺之际,其并在玄奘首译《大菩萨藏经》时任“缀文”,然不久似即离开译场;二在显庆三年(658),玄奘徙居西明寺,早此被任为西明寺上座的道宣奉诏参译,然次年玄奘即以翻译《大般若经》故,移居玉华寺,故玄奘与道宣之间,很难说有杨先生所谓的“过从之密”。至谓“道宣既是一位注重佛教史实的学者,对于‘一代大师’玄奘的年寿,似不致率尔搞错”。则显为笼统臆断之论,固无待言。  再就《行状》论之,作者冥详,生平不详,然其中有云:“以贞观十九年(645)春正月二十五日,还至长安。……若斯法师,还国已来,于今二十载。”则显然作于玄奘辞世之当年即麟德元年(664),不仅早于《慈恩传》,且早于道宣之《续传》,所谓“《行状》较后出,系据《续传》与《慈恩传》而成”,实为不察之辞。又,正如印顺法师所指出的,“《行状》说及敕葬而未及葬事”,是颇可注意者。按:玄奘卒于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行状》曾提及“又奉勋旨:故僧玄奘,葬日宜遣京城僧尼造幢,送至墓所”一事,依《慈恩传》,是为三月十五日,惟对此葬事,即《慈恩传》等所记四月十四日葬于泸水之滨白鹿原一事,《行状》则有“冥详预表其事”之语,而其所提及的最后日期,是玄奘卒后“六十日”。由此可见,《行状》之撰作,应在玄奘卒后六十日至四月十四日即玄奘卒后七十日之间,且作者很有可能曾亲历了玄奘的身后事,故对此的记载亦极为详尽。综上所述,《行状》而非《续传》,乃是最原始、最可信的玄奘传记。  其二,陈援庵先生之主六十三岁说,“盖综合诸家记载,惟武德五年满二十岁,即二十一岁,及麟德元年寂之说,唯能统一,校者(指《慈恩传》校者——笔者)即根据此说,推算为六十三,而又与《行状》合也。……假使迁就六十五岁说,则必将诸家统一之武德五年二十一岁说全数推翻,乌乎可!”此说甚是。按:谓唐高祖武德五年(622)玄奘“年满二十”或“二十有一”者,有《行状》、《续传》、《慈恩传》等,谓武德五年(622)玄奘于成都受具者,有《行状》、《慈恩传》、《塔铭》等。依僧律,沙弥年满二十岁方得受具足戒而为比丘,如为中土所奉行之《四分律》即云:“若比丘年满二十,当受大戒。若年未满二十受大戒,此人不得戒。”玄奘年满二十即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正合僧律,而诸家记载包括杨廷福先生所推信的《续传》都明言其为武德五年(622),如此下推到麟德元年(664),玄奘正为六十三岁,反之,若其卒年为六十五岁,则武德五年受具之时应为二十三岁,这不仅于史传无征,更与僧制不合。六十五岁说之症结,盖在于是。对此,杨先生的解释是,“武德五年系三年之讹”,“据陈援庵先生《校勘学释例》的‘形近而误’,‘五’每易误为‘三’。”也就是说,玄奘受具之年应为武德三年(620),时玄奘二十一岁,如此既合僧律,又与六十五岁说相符。然则,在没有充分文献或实物依据的情况下,断然否定一切现存文献“武德五年”之记载,无乃过于独断!合上所论,笔者以为,虽六十五岁说亦有一定的依据,尚未能全盘否定,不过,正如陈援庵先生所谓,最为“审慎”可靠的结论,还是六十三岁说,准此逆推,玄奘当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即公元602年。  玄奘幼时,父亲陈慧即授之以传统的儒家经典。据传八岁时,父亲为其讲授《孝经》,至“曾子避席”段,玄奘忽然整衣而起,父亲惊问其故,对云:“师有问,曾子即避席起答,今我受父亲教诲,又岂能安坐!”对玄奘之早慧,其父惊喜不已,以为其将来必有所成。然玄奘之经业并未能持久,母亲宋氏早年亡故,大约在十岁那年,父亲陈慧亦弃世而去。遭此变故,玄奘无以为生,遂随其兄长捷法师入东都洛阳之净土寺,成为一名少年行者。  十三岁(一说“十一岁”)时,大理寺卿郑善果奉敕至东都“恒度”,即举行定期的度僧。玄奘因年龄太小,未能人选,立于公门之侧,为善于鉴识人才的郑善果所发现,经询问,得知玄奘也想要求度,复问其出家意欲何为,玄奘答道:“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善果对玄奘的志向与器度都深为嘉许,遂破格录取了他。这样,玄奘便得以在净土寺出家为沙弥,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佛门生涯。  ……

内容概要

傅新毅,男,1970年12月生,浙江省桐乡市人。2001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副教授。学术兴趣广泛。现主要从事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唯识学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参著有《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等。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第一章 玄奘传略第一节 出家游学一、少年出家二、遍参讲筵三、誓志西游第二节 西行求法一、越宪首途二、万里孤征三、誉满五天第三节 译经弘教一、东归中夏二、译布梵典三、开宗慈恩第二章 八识第一节 识、阿赖耶与阿赖耶识一、心、意、识二、“阿赖耶”的双重语义三、阿赖耶识何以成为必要第二节 阿陀那识与阿赖耶识一、作为执受识的阿陀那识二、作为种子识的阿赖耶识三、《成唯识论》中“阿赖耶识”之语义第三节 玄奘所传“八识说”的构造一、阿赖耶识(一)所缘与行相(二)相应之心所二、末那识三、前六识第三章 种习第一节 种子说的缘起一、业与业力的存续二、随眠与缠三、经部的种子说第二节 种子六义与能、所熏四义一、种子六义与名言种、业种的分别二、所熏四义与能熏四义三、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第三节 本有与新熏一、种子本有说二、种子新熏说三、本新并建与性习之辨第四章 识变第一节 识显现与识转变一、唯识所现:从瑜伽行实践到认识论原则二、pratibhasa(显现)与vijnapti(识)三、阿赖耶识之为显识与识转变第二节 识四分与识能变一、带相说与所缘缘的成立二、自证理论与识体四分三、识能变:三能变的架构第三节 相见同、别种与三类境一、因缘变与分别变二、相见同种与相见别种三、三类境:性境、独影境与带质境征引文献索引重要人名索引作者自识

编辑推荐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从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包括文、史、哲、经、教、农、工、医、政治等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遴选二百余人作为传主,通过对每个传主的评述,从各个侧面展现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业绩,从而以微见著、由具体到一般地勾勒出这段历史中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体面貌,揭示其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主要内涵,以利于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地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也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打下基础。《玄奘评传》为其中一册,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玄奘的生平事迹,力图从思想史发展的动态进程、特别是唯识古今学的演进脉络中来对玄奘思想作出系统的清理与准确的定位,就“八识”、“种习”、“识变”等唯识学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作者简介

《玄奘评传》内容简介: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独步千古的佛门大师。对玄奘的评价从来就陷于这样的怪圈之中:人们赞叹其“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的惊人业绩及由此所带来的客观效应,却讳言甚而贬抑其“截伪续真,开兹后学”而对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所可能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在今天,走出反智主义的自我陶醉,重建知性的空间,已成为东亚传统回应现代性挑战的必由之路,我们需要激活的恰恰正是玄奘寓求道于求真的精神!
《玄奘评传》充分利用藏经文献,并参考了大量海内外研究成果,力图从思想史发展的动态进程、特别是唯识古今学的演进脉络中来对玄奘思想作出系统的清理与准确的定位。在对玄奘生平的若干疑难之点重新予以考辨的基础上,《玄奘评传》特别就“八识”、“种习”、“识变”等唯识学基本问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海德格尔说:“文献史应当成为问题史。”这是《玄奘评传》致力的方向。

图书封面


 玄奘评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西行求法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始自长安帠酹,终于王舍新城,长途跋涉十余万里。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并结为兄弟。后经龟兹(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以后,到磔迦国(今巴基斯坦旁遮普)从一老婆罗门学《经百论》、《广百论》;到至那仆底国(今印度北部之菲罗兹布尔地方)从毗腻多钵腊婆(调伏光)学《对法论》、《显宗论》;到阇烂达罗国(今印度北部贾朗达尔)从旃达罗伐摩(月胄)受《众事分毗婆沙》;到窣禄勤那国(今印度北部罗塔克北)从阇那多学《经部毗婆沙》;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部门达沃尔)从蜜多犀纳受《辩真论》、《随发智论》;到曲女城(今印度恒河西岸之勒克)从累缡耶犀纳学《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经书的十名高僧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历游五印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接着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在五印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会后归国。取经路线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 从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罗国都城布路沙布罗(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东北行百余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罗伐底城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东南三百多里,至乌铎迦汉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余里,入乌仗那国(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罗国(巴基坦拉瓦尔品第周附近)―东南山行五百里,至乌刺尸国( 巴基斯坦东北境) ―东南登危道度铁桥行千余里,至迦湿弥罗国(故都在今克什米尔印度控制区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涧行七百余里,至半嗟国(今克什米尔的朋奇)―东行四百余里,至遏罗?^补罗国(今克什米尔西南端的拉加奥利)―东南下山渡水行七百余里至磔迦国(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区)。故城奢羯罗(锡尔亚科特)―东行五百里,至那仆底国(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东北行百五十里,至达那国(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东北行七百余里,至屈露多国(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余里,越山度河至设多图卢国(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余里,至波里夜坦罗国(印度北方邦贝拉特地区)入中印度境―东行五百里,至秣兔罗国(印度马土腊西南的马霍里)―东北行五百余里,至萨他泥湿伐罗国(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内沙尔)―东行四百余里,至禄勤那国(印度北部罗塔克之北)―河东行八百里,渡河东岸至秣底补罗国(印度北部罗希尔坎德的曼达瓦尔)―北行三百余里,至婆罗吸摩补罗国(印度北部加尔瓦尔地区)―东南行四百余里,掣坦罗国(印度北部拉姆那加尔)―南行两百余里、渡河,西南至毗罗那拿国(印度北方别尔沙尔)―东行两百余里,至劫比他国(印度法鲁卡巴德)―东南行两百余里,至时称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统治的羯若鞠阇国(曲女城国,印度恒河与卡里河汇流处的卡瑙季)―东南行六百余里,渡恒河,南至阿喻陀国(印度法特普尔的阿普依)―东行三百余里,北至阿耶穆法国(印度北部贝拉和赖巴雷德一带)―东南行七百余里,至钵罗耶伽国(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无遮大会在此举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侨赏弥国(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约五十公里的柯散)―东行五百余里,至索迦国(印度毕塞浦尔)―东北行五百余里,至室罗伐悉底国(旧称舍卫城,印度北部巴尔兰普尔西北约二十公里处,有给孤独园,为中印度,佛说法行道的重要场所)―摩揭陀国(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区,都城为王舍城今印度腊季吉尔以北数公里处)。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为玄奘大师塑像与大雁塔佛陀一生居住,传道时间最长的地方。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终于到达他向往已久的摩揭陀国那烂陀寺,时约十月初,这是他离开长安的第五年,那烂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县的巴尔贡村。今遗址旁建有玄奘纪念堂,为1956 年周恩来访印时中国捐资三十万建的。年( 唐贞观元年) 八月自长安出发―秦州(今天水)―兰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芦河(窟窿河)。至唐玉门关(安西县城东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双塔堡)―沿葫芦河上溯十里许过关―过五烽。行八十余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开第二烽(红柳园)第三烽(大泉)。直抵第四烽(马莲井)―绕过第五烽(星星峡),便出了当时大唐帝国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余里沙漠,水尽,险些丧命―行径八百里瀚海(莫贺延碛)到达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鲁番)―无半城(布干台)―阿父师泉(托克逊县阿拉本布拉克),宿于泉侧―西上银山(天山南脉库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线)―入阿耆尼国(焉耆县)―王城(焉耆县城四十里旧城)。渡孔雀河,过铁门关,轮台,入屈支国(龟兹,今轮台,库车县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禄迦国(阿克苏)―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苏境内乌什城西部的天山别迭里山口,海拔4284 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国境,经七昼夜翻越险峻的冰山,从高昌带来的小徒弟死2 个,兵卒冻毙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称热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叶城(亦称碎叶,今吉尔吉斯之托克马克西南八公里处)―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南行十余里,至小孤城(三百余户的小城,均为突厥劫掠而来的中国人)―西南行两百里,到白水城(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东北)―西南行两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赤建国(乌兹别克塔什干地区汗阿巴德)―西行两百里,至赭时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处)―南行千余里,至沛汗国(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西行千余里,至堵利瑟那国(塔吉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西北行入大碛(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大沙漠)―行五百余里,至飒秣建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北三公里处,其内城东门叫中国门)―西行三百余里,至屈霜你迦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一百公里处)―西行两百里,至喝捍国(乌兹别克斯坦扎木博尔)―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国(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国(乌兹别克斯坦篾尔甫)―西五百里,至货利习弥迦国(乌兹别克斯坦基华城)这里已近咸海,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余玄奘塑像里,至羯霜那国(乌兹别克斯坦以南的沙赫里夏勃兹)―西南行两百余里入山,重登帕米尔高原,先前翻越葱岭是走的高原东北边缘进入西突厥,如今则要翻越它的西部边缘才能到达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亚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尔高原的险要隘口―铁门关(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达尔本特之西)―出铁门,至睹贷罗国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国(乌兹别克斯坦南界铁尔梅兹)―东南行数百里至活国(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数百里,至缚喝国(阿富汗马扎里沙夫以西之巴尔赫)―南行入揭植国(阿富汗得哈斯城)―东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国(阿富汗之巴米扬,有被塔利班炸毁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扬立石佛像)―东南行两百余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泽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毕试国(阿富汗喀布尔流域)―东行六百里,越黑岭,进入当时的北印度境,至滥波国(阿富汗东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罗喝国(阿富汗之贾拉拉巴德)。
  •     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遭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大雁塔(8张)另一说,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五层,表面砖砌,土心,后来塌毁,重建时为十层,唐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改建成为楼阁式的青砖塔,七层,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个部分组成。塔基边长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边长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层壁面都用砖砌扁柱和阑额,柱的上部施有大斗,并在每层四面的正中开辟砖券的大门。塔内的平面也呈方形,各层均有楼板,设置扶梯,可盘旋而上至塔顶。明代在塔外包砌一层厚砖,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后改造为七层方形楼阁式,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到明代,又以砖面加砌唐塔之外。现塔身通高64米,每层为仿木结构,底层门楣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塔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都是由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字体清秀潇洒,是唐代的两通名碑。西面石门楣上有唐刻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说出自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之手,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国务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幅《大唐玄奘传》铜雕壁画由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制作完成。编辑本段佛教三藏佛教中有三藏之说,即:1、经藏,音译素怛缆藏、修多罗藏,意译契经藏。佛所说之经典,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有关佛陀教说之要义,皆属于经部类。2、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佛所制定之律仪,能治众生之恶,调伏众生之心性;有关佛所制定教团之生活规则,皆属于律部类。3、论藏,音译阿毗达磨藏、阿毗昙藏,意译作对法藏。对佛典经义加以论议,化精简为详明,以决择诸法性相;为佛陀教说之进一步发展,而后人以殊胜之智慧加以组织化、体系化的论议解释。论藏又称论部,与摩呾理迦(或摩得勒伽,意译作本母、论母)、优波提舍(意译作论议)具有密切之关系。通晓其中一门者,对应以“师”之头衔,即:精通经藏者尊为经师,精通律藏者尊为律师,精通论藏者尊为论师。只有同时通晓三藏者被尊为三藏法师,简单说就是比丘中最高学历,或终生成就奖一类,历代有多名三藏法师,如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智者大师、杜顺和尚、印顺大师…等等,其中以玄奘最有名,世俗影响最大,又因其取回经书译时都标有“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字样,因此民间提到三藏法师多联想至“唐三藏”、玄奘之名。
  •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雕像玄奘返祗长安。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20余人助译,分任证义、缀文、正字、证梵等职,组成了完备的译场。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贞观二十年正月,玄奘译出无著《显扬圣教论》20卷;并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同年尚译出《解深密经》、《因明入正理论》,推进了因明在中国的发展,嗣又奉敕将《老子》、《大乘起信论》译作梵文,传于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译出《瑜伽师地论》100卷,并请太宗作经序。十月,译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并悉心从事翻译佛经。永徽三年(652),奏请建塔以安置经像,经高示敕许,乃于大慈恩寺西院营建雁塔。玄奘“亲负篑畚,担运砖石,首尾二周(年),功业始毕”。显庆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为琐事所扰,遂迁居玉华宫(即陕西铜川焦坪煤矿),致力译经。显庆五年,始译《大般若经》。此经梵本计二十万颂,卷帙浩繁,门徒每请删节,玄奘颇为谨严,不删一字。至龙朔三年(663)终于译完这部多达600卷的巨著。此后,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译出《咒五首》1卷后,遂成绝笔。同年二月逝世。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身后之事玄奘死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1942年,日本侵略军在原大报恩寺三藏殿遗址处,挖掘出一个石函,石函上刻有文字,详细记载了玄奘顶骨辗转来宁迁葬的经过。由于玄奘顶骨的名声显著,各地都想迎请供奉,致使玄奘灵骨一分再分。1943年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后被分成三份,分别保藏于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此后,汪伪政府把掌握的这部分被分别供奉在鸡鸣山下的伪政府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和小九华山(今南京玄奘寺的所在地)。而文物保管委员会保管的这部分,在1973年后,被迎至灵谷寺佛牙塔中供奉。而北京迎请的那部分被分为四份,一份供奉在天津大悲院,1957年被转赠给印度总理尼赫鲁,被安放在印度那烂陀寺的玄奘纪念堂中;一份供奉在北海观音殿,“文化大革命”被毁,第三份则被供奉到成都文殊院;最后一份被供奉到广州六榕寺,亦在“文革”中被毁。被日本请回的那份,先是安奉在东京增芝上寺,后被移至慈恩寺。1955年,从这份舍利中分出一份,被迎请到台北日月潭玄奘寺供奉。而后,日本的那份又被分出一份,迎请到日本奈良的三藏院供奉。第八份玄奘舍利供奉在台湾新竹玄奘大学,1998年迎请至南京灵谷寺。2003年,西安大慈恩寺又从南京灵谷寺迎请了一份玄奘大师顶骨舍利安奉在新建的玄奘三藏院大遍觉堂中。如今玄奘舍利在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等全世界九个地方被供奉。相对而言,南京九华山的那份舍利,自1943年封存后,就一直留在三藏塔下,没有动过,最为完整。如今,南京在九华山原青园寺、法轮寺遗址,重建了玄奘寺,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成为该寺镇寺之宝。生平事迹见慧立、彦悰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及《续高僧传·玄奘传》。由于他的取经活动受人钦佩,使他后来逐渐变为神话中的人物。唐中叶就有关于他的传说,宋代出现《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明代吴承恩又有《西游记》,使唐僧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编辑本段卓越贡献创立学说①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②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翻译佛经另外,从玄奘由翻译而传播的学说看来,纲举目张充分反映了公元五世纪以后印相关书籍度佛学的全貌。当时印度那烂陀寺等处的佛学,已显然分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等五科。他于明科译出《理门》和《入正理论》,树立了在论议基础上的佛家逻辑轨范。于对法科,声闻乘方面以《俱舍》为中心,在它以前有根本的“一身六足”和《婆沙》等论,以及其后发展的《顺正理》、《显宗》等论,他都原原本本地传译了出来;大乘对法译出了《集论》和他的注书《杂集论》,显示对法经不同于瑜伽论的特点,并指示大小对法相通的途径。于戒律科,译传大乘唯一的《瑜伽菩萨戒》,并辑出《受戒羯磨》以为实行的规范。于中观科,特别译出护法的《广百论释》,以见瑜伽系贯通中观的成就。于瑜伽科,则“一本(《瑜伽》)十支(《显扬》、《庄严》等)”,差不多全部译出,如上所举,可以说那烂陀寺最盛时期所传承的佛学精华,基本上已都由玄奘译传于中土了。大唐西域记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了。《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十余万字,书前冠以于志宁、敬播两序。卷一记载了今天新疆和中亚的广大地区,是玄奘初赴印度所经之地。卷二之首有印度总述,然后直到卷11分述五印度的各国概况,其中摩揭陁一国情况占去了8、9两整卷的篇辐。卷12记载了玄奘返国途中经行的帕米尔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南缘诸国概况。《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尽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而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而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研究中世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届、克什米尔地区及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2]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书还是很厚的,作者学识可谓渊博,就是看不懂,考据很给力,以后再研究
  •     研究玄奘的顶尖之作,史地考证详细,理论分析严密,清晰,学术视角广阔
  •     简直是扛鼎之作
  •     只看了第一章的玄奘传略,后面关于佛教概念的辨析就真的头疼看不懂了。玄奘法师真伟大。
  •     作者唯识学的造诣深厚,但要看懂,实在不容易。
  •     傅新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