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评传》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庄子评传章节试读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2
ISBN:9787305034206
作者:颜世安
页数:356页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226页 - 新的世界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秋水》篇开头,季节到来,黄河之水丰沛浩荡,河伯的心态,就是世人常有的自大心态。人世之间,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生活形态与事业。每一种生活与事业,或许都有特别的意义。这本来是一种丰富广阔的景象。可是人偏偏只以自己为中心,把本来在丰富广阔的世界里只占一个渺小位置的东西,膨胀为最好的东西。
当河伯遇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时,他的自负一下瓦解了,转为一种由衷的羞愧。接着海神就对有了自愧之心的河伯谈到了另一种非自我中心的世界图景,这世界图景就是自然本身的展示。自然本身的展示,意义不在于以比黄河更壮阔的景象来取代黄河之美。海洋比黄河壮阔却也不过是天地之间的一小块,自然是无限的,海神决不以自己的有限形式自负。
但是问题还未结束,道的意义还未完全揭示。什么是自然的无限?河伯感到大海比自己壮阔,虽然已经放弃了常人惯有的自负,却仍未改变常人看世界的方式。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这就是常人理解无限的方式。在这种理解中,人仍然为中心。海比河大、天地比海大不过是从人的尺度衡量得到的结果,我认为什么东西大,什么东西高贵,什么东西了不起,可是我在敬慕这些存在物的同时,却延续着潜在的自我中心意识:我有资格和权力评价一切存在物的是非短长,我的眼光和语言具有普遍的合法性。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304页 - 新的世界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当个人以自己为出发点在外部世界寻找安顿之地时,他陷入了梦境般的荒谬感中,最后连“自我”是否确定也怀疑起来。
人的皈依感在于与“新世界”建立一种稳定的相互关系,而这个”新世界“便是道,道是完美的,也是未知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于人而言,关键之处就在于对这种未知的谦卑、尊敬与信赖。
庄子意识到人生黑暗的根源原来就在于人本身,那就是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意识。庄子连根拔除这种自私意识的激进理想,向人指出与外部世界重建合理关系(包括找到本根)的通途。从最后归宗于对未可知世界的信赖感而言,庄子道论有独特的宗教性格。与一般宗教不同者,就是没有把存在极限神格化,但同样表达了对存在极限的信赖。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254页 - 新的世界

大言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语言实际上乃是使人类深陷于分裂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语言的基础的个人思想,语言的确定性态度和夸饰能力又使一己之见更加偏执,因此语言的现实作用是助长了人生状态的分裂。
我们若指出庄子对语言的看法是极端之论,当然是有理由的。语言的实际运作情形当然比庄子所说复杂的多,语言还有相互交流、记录信息、整合人群的功能。但庄子确实对人类发出了深深的警告,人类常常限于语言层面的逻辑,而肯定语言表述的本身,就隐含了最终占有真理的自负,这与道是不相容的。道不可言。语言的主要问题不在于能力,而是在自以为是的态度,这种态度遮蔽了道。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137页 - 游世思想

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人生在世,本来就是一个偶然的过程,没有合理性可言。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77页 - 痛苦意识

人之生也,故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由不芒着乎?人生普遍沉沦于精神奴役,个别的清醒者并不能幸免。富有悲剧意味的是,大众在利益的奔逐搏斗中,虽然疲惫老洫,“近死之心,莫使复阳”,却浑浑噩噩忙得煞有介事;而看穿这景象的人,反倒独自陷入找不到人生意义的痛苦之中。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独芒(茫)”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113页 - 游世思想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庄子此语正应紫英那一句“人生如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26页 - 生平述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壕梁之辩”真是不能再赞。

《庄子评传》的笔记-第238页 - 新的世界

道是自然本身的呈现,但道仍然是不可知的。问题就在于,人们在物我分离的世界里生活的太久了,他们看世界、理解世界,有一套积习已久的固定方式,这就是《齐物论》篇说的有物,有封,有是非。对个人来说,这种看世界的方式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一种宿命。《齐物论》谓之一受其成型,不亡以待尽。人以自我为中心,因此人来到世界上,就被遮蔽了心中的灵智,不能看到自然本来的样子。
道的震撼力,就在于瓦解现实世界的合理性,并且进而瓦解人们在现实世界里积习而成的经验方式。也许是庄子深感人的积习太深,改变习惯的经验方式决非可以轻易完成,所以他强调认知“道”,首先在于改变自己习惯的“看”世界的方式,这种改变在最彻底的意义上,乃是“忘我”,即舍弃在现实世界里积习已久的自我中心意识。
不得不提的是,这“忘我”与尼采所尊崇、古希腊人所沉浸的酒神精神充满了相似之处。


 庄子评传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