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屏信札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科学家 > 朱树屏信札

出版社:海洋
出版日期:2007-12
ISBN:9787502769109
作者:日月
页数:531页

章节摘录

一、求学之路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庚子赔款”是中国最大的一次战争赔款。在庚子赔款中,英国分得赔款额折合约759万英镑,占赔款总额的11.2%。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首先退还一部分赔款用于设立清华学校及选派留学生,开庚款留学的先河。受庚款留美的启示,英国也有意退还部分庚款。1922年3月,教育部设立筹办“退款兴学委员会”,希望将退还的庚款全部用于教育。1922年12月22日英国政府正式通知中国:“中国应付未到期之庚款,即将退还中国,作为有益于两国教育文化事业之用”。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多次协商,终于在1930年9月正式换文,中国同意将退还庚款作为基金,作为整理和建筑中国铁路及其他生产事业之用,而以其息金用于文化教育事业,组织董事会管理支配全部所退庚款。1931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第一任董事长为朱家骅。从1933年选拔第一批中英庚款留学生起,到1947年派遣第九批留学生赴英,先后举办了九届庚款留英生考试,共选派193人留学。朱树屏曾在其自传中回忆了他考取“中英庚款”留学英伦的经过:“日寇侵占山东益都后,妻与长女即逃亡青岛,(1938年)想方设法转往后方,我到阳朔后知妻女已逃至青岛后即令先往上海,再赴香港转往广西阳朔。并约定日期,我到香港去接她们。我到香港时,适留英考试广州试场临时转移香港举行,内有习水产的两个名额,我即顺便参加考试,考完后即得妻女自青岛来信,言至写信时止,尚没法逃出日寇虎口,随扫兴返阳朔。是年(1938年)9月15日中研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陶孟和所长(曾任科学院副院长)持大公报跑到阳朔的临时研究室内向我道喜,并使人为我雇船,促我立即动身。我始知已考取留英公费。报载须于9月17日由香港乘船赴英。

前言

《朱树屏信札》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与师长、亲友、同好等586封往来书信。感谢细心、严谨的朱树屏先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这是我国科技界,尤其是海洋科技界之大幸。透过这些信函,可以看出朱树屏先生的学术研究轨迹,也可以发现他正直诚实的品格和克己奋斗的精神。透过这些信函,许多尘封的史实跃然纸上:抗日战争期间,教育界、科技界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办学、科研的真实状况,以及日本侵略者对重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他与留英同学组建中华自然科学社英伦分社,积极推动中、英两国的科学交流与合作,他奔波于英伦三岛,组织募捐,支援祖国的抗战;他为中央研究院、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等购买了大批科学书籍和仪器设备,通过李约瑟博士和英国文化协会运往祖国;在商务印书馆的资助下,他参与创办了《东方副刊》,组织留英同学撰写稿件,向国内介绍、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他通过。BBC广播,向国内介绍欧关工业及自然科学发展状况;他参与发起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内幕;他创建我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全过程和其中的艰辛;他开创了我国海洋农牧化、人工增养殖科研事业,开创了海带、紫菜、鱼、虾、贝类的人工养殖事业;参与我国十二年科技规划(1956-1967年)和十年科技规划(1963-1972年),他深谋远虑,为国家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他参与了中国与前苏联等国的海洋、水产合作研究,参与组织了我国的海洋调查工作。本书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求学之路”、“水产基石”、“海洋之魂”和“耕牧海洋”四个部分。“求学之路”包括朱树屏先生1938-1946年在英国、美国期间的往来信件;“水产基石”以朱树屏先生1947-1948年9月在云南大学任教、创办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往来信件为主,其后与山东大学水产系有关的信件也收录在本部分;“海洋之魂”以朱树屏先生1948年9月至1950年回到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以及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信件为主;“耕牧海洋”包括朱树屏先生在中央水产实验所(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期间(1950-1973年)的信件。在编排上,各主题下,按时间顺序编排,年代不详亦无法判别的信件收录在各主题的最后。英文信件右上为发信人地址,左上为收信人地址。为方便阅读,各主题下有一导引性的说明,简要介绍了背景;外文信件全部译成中文;对必要的人和事在信件中作简要注释。由于年代久远,有的字无法辨认,用“□”代替;方括号“[]”中的文字为编者所加,多为补充年份、字词或对错别字的订正,方括号中年份后加问号的,表明年份不确定。本书原计划2007年4月在朱树屏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以资纪念,但由于所收信件大多为手书,且以繁体字为主,为保证质量计,出版时间一再推后,难免为许多翘首以待的读者所失望。也许,学习朱树屏先生认真、严谨的作风,正是对他最好的纪念。编者2007年10月

后记

打我记事起,就在照片里认识了爷爷。他是那样的慈祥、睿智,他看着我,似乎想说些什么。我逐渐长大,每每望着爷爷的照片,阅读着有关爷爷的报道,心里总在想:生活中的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工作中的爷爷又是怎样的人?两年寒暑,细阅日记、信函、史料,遍访京、沪、宁、鲁等。眼泪一次次流淌,心灵一次次震撼。于是,又一个两年,倾注着对爷爷的敬仰与缅怀,承载着责任和使命,终于,《朱树屏信札》问世了。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上海市档案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英国皇家学会、英国海洋生物学会、英国淡水生物学会、英国文化协会、剑桥大学、伦敦大学、BBC广播公司、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华美协进社给予的大力协助并提供照片、信函。本书英文信函由陈雪莉翻译,杜曾荫、庄志猛、赵俊、刘慧、Doung Salmon、Valexie Salmon校译,在此一并致谢。朱谨2006年11月

书籍目录

一 求学之路二 水产基石 三 海洋之魂四 耕牧海洋后记

编辑推荐

《朱树屏信札》由海洋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朱树屏信札》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与师长、亲友、同好乖586封往来书信。《朱树屏信札》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分“求学之路”、“水产基石”,“海洋之魂”和“耕牧海洋”四个部分。“求学之路”包括朱树屏先生1938-1946年在英国、美国期间的往来信件;“水产基石”以朱树屏先生1947-1948年9月在云南大学任教、创办山东大学水产系的往来信件为主,其后与山东大学水产系有关的信件也收录在本部分;“海洋之魂”以朱树屏先生1948年9月至1950年回到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以及创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信件为主;“耕牧海洋”包括朱树
屏先生在中央水产实验所(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期间(1950-1973年)的信件。在编排上,各主题下,按时间顺序编排,年代不详亦无法判别的信件收录在各主题的最后。英文信件右上为发信人地址,左上为收信人地址。”

图书封面


 朱树屏信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萧 扬《朱树屏信札》是世界著名海洋生态学家、海洋化学家、浮游生物学家和水产学家朱树屏先生的往来信件集。全书收集了朱树屏先生1938—1973年间580余封往来书信,在长长的通信名单中,有他的师长F.E.Fritsch、E.G.Pringsheim、H.W.Harvey、秉志、王家楫、伍献文等,有他的妻子王致平,有他的好友冯德培、王应睐、王承绪、王大珩、张香桐、沈嘉瑞、沈其益、J. W. G. Lund等,有他的同好张景钺、吴素萱、崔之兰、张春霖、张玺、唐世凤、郑重、倪达书、朱浩然、熊大仁、曾呈奎、张孝威等,是研究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珍贵史料。透过这些信件,折射出朱树屏这位世界著名科学家的非凡人生,一幕幕历史事件也跃然纸上。科学大家朱树屏(1907—1976),字锦庭,山东省昌邑县人。1934年从南京中央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从事浮游生物研究。1938年考取中英庚款留英,194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2—1946年先后任英国普利茅斯海洋研究所、英国淡水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藻类研究室主任。1946年底回国后相继任云南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教授兼水产系首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起,任中央人民政府农林部水产试验所、水产部海洋水产研究所(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海洋组成员。朱树屏考取庚款留英时,正值国难当头,是否赴英国留学,他踌躇不决。后想起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号召:“抗战固极艰苦,战后建设事业更是艰巨,因此必须固守研究岗位,做战后的准备。”为战后建设计,他决意出国深造。抵英后,在英国海产生物协会主席、英国淡水生物协会主席、伦敦大学皇后学院水产生物研究室主任F. E. Fritsch教授指导下,在伦敦大学开始研究浮游生物。1939年转入剑桥大学后,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和学习,修完了动物、植物两系的课程,又修了生物化学系课程,业余和假日全用于实验研究工作,成绩卓著。朱树屏以创新的方法研究浮游植物的微细结构,根据其在进化上的意义,明确了一些浮游植物的分类地位,提出了新分类系统,修正了前人的工作。在他与Pringsheim、Gordon、Hilda等人的通信中,多次探讨这一问题。在英期间,朱树屏经过钻研,用纯化学试剂配制了同天然水成分近似的培养液,即通称的朱氏人工淡水、朱氏人工海水。经世界许多学者的实验,证明这种培养液适合海洋与淡水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对于化学、物理要素对浮游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也非常适用。朱树屏研究了培养液矿质成分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阐明了不同类型水体中,不同浮游植物的分布规律,解决了一些有关营养与代谢等生理学及其他生物学、水化学方面的问题。他在与Harvey、Gordon等人的通信中,对培养液、矿物质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等问题有过精彩的探讨。Gordon在给朱树屏的信中写道:“我看到Harvey在他的关于海水的新书中,提到了你在磷吸收方面的工作。”对于自己的学术成就,朱树屏在给伍献文的信中说:“生在英第一篇论文刊出后(1942年)即得Plymouth海洋研究所、英国淡水生物研究所等处之聘,待此论文抵美后,又得Woods Hole、Wisconsin及Scripps海洋研究所等处之聘,然生绝不愿说生之论文较达书或任何他人者为有价值或质量皆较他人者为重。”学术成果使他赢得了英国同行的尊重。朱树屏1945年7月致北平研究院李书华院长的信中说:“候船位已两年余,至今尚未能归去,□□年冬即被任为Plymouth海洋研究所研究员(Ray Lankester Investigatorship),以剑桥研究工作不能及早结束,去春始得赴Plymouth就职。今年三月本可望有船位归国,无奈英政府以为保守军事秘密计而下严禁出境令,暂时归望又绝,加以不胜空袭警报之频繁,遂改就淡水生物研究所之聘,至月底自海洋研究所匆匆来此就职,主持浮游生物部及水产化学二部之研究工作……唯室内研究分析诸事,当须生处处亲去照料,加以英国诸多各处自来水公司皆此淡水生物学会团体会员,时时须亲自处理彼等刻刻或有的诸困难事项,实觉不胜忙碌之至。近所中已为生新招一化学毕业之助理员助做水产化学方面之研究,今又招剑桥植物系毕业之学生一人,下月即来所从生习作浮游生物之研究,待此二人到后,生之工作亦可望稍事减轻。”品格高尚朱树屏具备我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良品德。刻苦奋斗是朱树屏一生的写照。在《信札》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字样:“我很抱歉听说你的健康在下降。不能不那么卖命地工作吗?”“获悉你很疲劳,我很抱歉,我一再同你讲,你工作太卖力,你就不能放下工作几天吗?”(Gordon致朱树屏信)“最近附来的像片,那张骑车子的真太瘦了!在我的回忆中你除了父亲去世后曾这么瘦过。锦,你是不该这样瘦的呀!”(王致平致朱树屏信)信守承诺。1946年,曾呈奎邀朱树屏任教山东大学,朱树屏回信答:“青岛实为吾等理想的工作地点,且自觉与吾兄志同道合,故日后必期赴青岛与兄协力为我国水产生物学前途努力。目前,云大生物系有约在先,不能即刻如命,此实无可如何事,弟拘谨性成,失约事非所敢为,此情尚祈吾兄鉴谅。”克己自律。1947年朱树屏到云南大学任教后,即致信王家楫所长,请辞妻子图书管理员之职:“生在沪时夫子曾告生待生暑中返所工作时再令内子辞职,此种体贴维护之情,使生感激实深,唯是每念及内子对图书管理员职之难望胜任,孰令生内心歉仄难安。现吾所图书馆,除本所师友外,尚有外所及各学校亦时往应用,尤恐图书管理欠佳,惹人不满,或至影响外人对吾所之良好印象,故对此职一旦物色到合适人选,即停内子之职,故不必待至六月末生返所工作时也。”淡泊名利。朱树屏调任中央水产实验所所长后,为工资事,上书农林部吴部长:“关于我的薪水,去岁在沪时经李人凤局长指示,依在上海科学院工作时之实得数(基薪380,实得303单位)支给。此后李局长来青仍指示按此数支给。我因中水所工作同志薪水皆低,如我的薪水定为303,则与其他工作同志所得者高低悬殊,不甚合适。故请中水所会计按每月200单位支给。会计同志的意见是,此须呈请上级核准后方可照办。为此请准予将月薪自303单位减为200单位”抗日救国朱树屏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但他不纯粹是一位科学家。抗日战争期间,他因交通阻隔不能返国,他的家人在国内深受战乱之苦,朱树屏除了刻苦学习、工作,还积极参与了抗日救国。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朱树屏积极搜采有关建设、大学教学所需要的书籍杂志由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寄往其中国办事机构(李约瑟任负责人),再分发到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中华自然科学社等大学和机构,英国BBC广播公司的Eleen Sam 致英国文化协会科学部主任J. G. Crowther 的信中说:“那天午饭时我们谈到过,朱树屏博士,在过去的两年半里一直给中国寄科学图书和杂志,这些书刊由英国各类专家和科学团体精选并送给他。一开始,the British M.O.I.负责把这些资料运送到中国,然后按朱博士的指示,分发到各个大学。实行这个计划大约已过去了十五个月,我相信运送这些资料去中国的任务转交给了英国文化协会(Bernal夫人)。在此期间,朱博士根据这些分发到中国的资料写了些定期的稿件给广播电台。我随信附上两份最新稿件的复件。你也看得出来,朱博士走后,负责撰写此类稿件的事需要有人来做。” 英国BBC广播公司在中国广播工业及自然科学的进展概况时,介绍所寄文献内容及运往处所。朱树屏再给李书华的回信中称:“近两年来时蒙BBC邀请帮忙,广播科学论评及近代科学文献,介绍与其他科学界之广播稿件等,唯此仅系义务性质,生实未曾到BBC工作,BBC虽数次以情面及重金恳切邀聘,生以研究职务不能摆脱,实绝无接受其聘请之可能。唯凡有助于我国发展科学事项,实觉义不容辞,故曾允以义务帮忙。研究工作忙重异常,不得分身赴伦敦,故生‘科学论评’等之广播将英文稿寄BBC请人代读,即向国内广播之科学文献介绍皆系将稿写成后寄BBC 请人代读者。 杭立武先生到英在伦敦与中国同学聚餐时,除生及杭先生本人外,或皆系在BBC工作者,杭先生读生之英文广播稿件后,加以赞奖,彼或以此而误生为在BBC工作亦未可知!”中华自然科学社(The Natural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是我国早期科学团体之一,朱树屏早在中央大学读书期间,就加入了这个团体。到英国后,他与王大珩、王应睐等人组建了中华自然科学社英伦分社,促进中外科学交流和科学普及。在沈其益致朱树屏的信中对中华自然科学社英伦分社的工作做了指示:“至总社希贵分社进行者:(1)请将英国之科学团体之名称、负责人、通讯地址调查悉寄以便由总社通信,将来对英联络,除由贵分社取得密切之联系外,亦拟直接通信,同时进行。(2)总社拟将Scientific Notes按月寄英,由贵分社复印分赠英学社及机关。(3)希英分社搜集国外科学界之动态、科学技术之所进展,及主要论著摘要即寄回国内,由总社复印发行。(4)关于成立图书馆事,总社亦有此意见,但此事必须英美政府及学会予以极大之助力。请与英政府及学社协商,重庆、昆明分社皆可负责。 (5)关于在英设立Scholarship 事可否由本社介绍,本社可负责精选人员。(6)关于科学期刊请尽量交涉赠及本社以广流传。(7)在英广播讲稿请尽速寄来,总社现尚无收音机,将来能自备收音机则可将讲稿收得转印,总社将来拟主办科学广播,但因交通困难尚未进行。(8)国外赠给本社之图书仪器之切合国内战事须要者请尽速设法寄来,否则请多多搜集于交通便捷时运回。(9)本社经费尚甚困难,不知能设法捐助若干否,现拟募集基金请于国外各方设法募集为幸。”朱树屏与王承绪、王大珩等人组成东方副刊社,将英美科学和社会经济的最新发展介绍到国内,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朱树屏在给沈其益的信中作了说明:“商务印书馆之东方副刊即于今年6月出版,每期5万余字,每月一期。弟被推为首届科学部常务主编,在可能范围内务祈尽量设法为最近英美之研究工作尽量介绍于国内……”朱树屏还为国内抗战积极组织募捐。他在给联合援助中国基金会主席Dixon的信中写道:“随信附寄39镑19先令的支票一张,是1943年12月9日(星期四)在普利茅斯大陆宾馆(Continental Hotel)举办舞会的收益。舞会是R. Dent先生与其夫人以中华自然科学社(英伦分社)的名义举办的。希望你按我们以前商量的那样,把这笔钱用于科学图书馆基金(Science Library Fund)。如果你能给Dent夫妇去信,地址是普利茅斯Hotel Millbay Road,我将非常高兴。对于他们的努力,请转达了我诚挚的谢意。我相信你的信会给予他们很大的鼓励,以后也会更加努力的。”水产教育1947年初,山东大学借聘朱树屏为我国第一个本科水产系主任。赵太侔在聘书中写道:“京中获接清晖,猥承概允来校协助,曷胜感幸。兹聘先生为本校农学院水产学系教授兼主任,聘书附尘,敬希早日命驾来校,无任翘企。”听到朱树屏担任系主任的消息,水产系学生欢呼雀跃:“生等自闻悉先生慨允任本校水产系主任后不禁雀跃,盖今后得隶墙下薰沐教化,良师难得深造可愿,实堪庆幸也。水产系因无专人负责,致一切事务无法进行,近虽由曾呈奎先生暂为代理,唯曾先生掌植物系职务甚忙,实无余力兼顾,而生等课程之增减,本系图书、仪器之设置,皆因无具体计划,茫然无所措之,生等有如大海中之一叶片舟,虽有上进之志,但乏引路之人,终日惶惶无所适从,此所望于先生速来者一也;本系功课繁重,举凡天文、气象、海洋、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等皆为将来所必修,如不早日分组修习则深恐毕业之日始得窥水产之门径,四年光阴岂不虚掷?生等深感年岁之不再,尤恐学业之不就,于第二年始意请分组上课,以便专攻而利进修,唯分组事有赖专家主持,且须事先慎密计划,始克免于贻误,此所望于先生速来者二也。生等之望于先生犹久旱之望甘霖,殷切翘盼。“创办学会1949年,朱树屏、王以康、饶钦止在上海发起筹备成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筹备会临时书记朱树屏在给华中大学毕列爵的信中写道:“谢谢您12月12日关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信,现在本会还没有刊物,也没有可以赠的油印品,暂且先把会章寄奉一份,请传阅为感,此简章正在以北京分会提议修改中,不过以后无论有什么可以分寄的东西,一定寄到华中大学生物系各一份,为省却转信的时间,以后有信可直寄上海岳阳路320号中央研究院海洋湖沼研究室,直到下次常务委员改选时止,现在的常委为王以康、饶钦止、朱树屏三人。”1950年1月15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在上海成立总会,秉志(秉农山)为第一任理事长。同日,在北京成立分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兼书记沈嘉瑞在给朱树屏的信中写道:“一月十六日来示已悉,总会成立大会胜利完成,不胜庆贺,谅正式职员亦已选出,即可推动工作……故今晨已将会员名录、理事选举票发出,至迟二月五日将召开筹会常委开票。在事前弟当约请当选理事先行检票,同来开会。开票完毕理事已在场,故二月五日可能组成理事会,推选职员并推举一人参加联合年会之主席团,准备提案,会章大约须在年会集会时通过之。图章式样将由理事会办理之。弟想上海总会可刻一圆形橡皮图章,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总会’等字样,如有分会可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上海分会’等字样。”趣事点滴朱树屏在英国受聘云南大学后,就设法让促成Fritsch和Pringsheim到中国讲学,二位教授也已允诺,但始终未能成行。崔之兰给朱树屏的信中道出了原因:“关于Fritsch、Pringsheim二位教授来华事已与张先生谈过,二位的造诣他知之甚深并且皆见过,我们都万分欢迎。此举比送留学生经济,而且在大学里可以造成一种研究科学做纯粹学者的优良风气,战前张先生在北大即久蓄此心。……张先生很望二位能去北大共同工作,他们植物方面人才较多,但是此时又与清华临时联合,学校极穷,设备简陋万状,根本无法筹款请Fritsch教授。”后来,朱树屏受聘山东大学水产系主任,又重提聘二位教授事,虽然山东大学和二位教授均已同意,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实。朱树屏在美期间,还自购了一辆吉普车,运回国内。他在后来的自传中回忆:“当时我已应云大之聘,要在课余及假期进行云南高原湖泊的调查。预料当时国内大学不能支持这项工作,故自购吉普车及应用工具进行这项工作。冯〔德培〕先生对我这项计划表示鼓励,并愿协助。冯先生原想在英国购置图书、仪器需用英镑,我就开了一张四百余镑的支票给冯先生到英国函购图书、仪器,同时冯先生给了我一张等值美金支票,我用来买了一辆吉普车及附带物件,回国后始知国内情形远出意料之外,个人调研计划未能实现。只汽油供应之困难及无法行远,难进行湖沼调查。吉普车运至上海后,既无法驶往昆明(无汽油),亦无法运昆。此事对我的本国湖沼调查志愿已不能有所助益,对我已成废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