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财经人物 >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308092227
作者:李大千
页数:172页

章节摘录

创新红绿灯下的“一慢二看三通过”    现在,“创新”已经是各个领域的口头禅、流行语,谈话中动辄就是创新,一度呈泛滥成灾之势。    但大家对创新的理解往往是五花八门,甚至是“瞎子摸象”。那么,创新到底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中,创新概念源自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熊彼特在这部著作中明确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基本包括下面五种情况:一是引入一种新产品,也就是创造出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者发掘出一种产品的新特性;二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创建大家在实践中还未知悉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企业开创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即开拓出一种新的渠道或市场;四是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这是供应环节的创新;五是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比如形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都属于这个范畴。    回归市场层面,这样的创新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微软通过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的策略来垄断市场:比如比亚迪通过“工人+工具”的半自动化生产模式完成生产制造的创新;比如苹果在移动PC、MP3、电纸书、游戏机之间找到功能集成的新市场空隙……这些都是对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的实践验证。其实,从众多案例本身而言,创新就是打破惯性思维,借助某些技术或者跳出常规的智慧,把很多常态中的所谓“不可能”变成“可能”。也正是基于这一个显著特点,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市场破局的神方良药。    市场短兵相接的白热化竞争,把很多企业压在冰底,面对头顶厚厚的冰层,很多企业难以翻身,寻求“神药”的想法也就在心中潜滋暗长了。众所周知,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既要面对不对等竞争,还要面对动态竞争。一方面,要跟资本、管理、技术等全面领先的跨国公司市场争夺市场蛋糕。这种一场接一场的不对等战役,多处于“逆水行舟”的危险处境。在很多时候,如果稍有松懈,就会被海水无情地打翻,甚至跌进无情的冰层间;另一方面,也要跟国内同行展开近距离的巷战。庞大的市场疆域,也造就了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动态式竞争,让很多企业不得不以变制变。最要命的还不止这些,而是竞争者彼此之间往往非常熟悉,很容易复制或取代你现有的优势。由于相互之间更为了解,其竞争也就更显得艰辛。在这种竞争背景下,很多谋求快速发展的中小型企业一直身处“内忧外患”的竞争状态中。稍不留神,就很快会被对手甩在后面,“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已经成为竞争常态。尤其是随着生产过剩时代的到来,市场很容易被搅成一块巨大的泥团,跟随者难以实现超越,领先者也无法甩掉跟随者。换一个方式来讲,就是你今天凭借某一点创新超越了我,明天我又借助另一个热点超过了你。在此时,如果没有持续的、独特的创新模式,企业不仅无法成长,还会面临被竞争对手蚕食、拖垮,甚至被鲸吞的危机。在市场的压迫下,创新必然成为很多企业的唯一选择。    近十多年来,国内企业的创新已经有了飞速发展与全新变革:渠道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都曾让人们耳目一新,甚至赞叹不已。但结果呢?很多创新就像流行音乐一样,匆匆地去,一如匆匆地来,留下的只是一丝丝慨叹。对此,甚至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不创新等死,创新是找死。”事实不就是如此吗?三株凭借渠道创新,风光四年后,几乎是一夜之间就倒下了;秦池凭借传播创新,曾号称“每天开进央视一辆桑塔纳,开出一辆豪华奥迪”,结果也是昙花一现;凭借概念创新的“爆果汽”,在2003年由健力宝公司的主导下横空出世,但短暂的时尚旋风后,却是销声匿迹;汇源凭借产品创新,找到了男女需求差异化的切入点,将“他+她一”推向市场,就在行业一片喝彩的时候,可谁又料到创新道路“百战多”,最终倒在了充满掌声的舞台上。类似的梦断创新路的案例有很多,很多创新产品(企业)往往是风光了几年后,就被消费者无情地抛弃了,这也难怪有了“不创新等死,创新是找死”的偏激论断。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创新的猝死和短命?为什么这些创新不能帮助企业走出泥潭,引领企业未来?    实际上,创新是一种长跑战略,而不少企业却把它看作短跑战术。目前,很多企业管理者都肯定地认为,创新就是想方设法地吸引消费者,以此达到销量的领跑。这原本没有错,创新的目的就是创造更多的利润。但创新是一个战略体系,是伴随企业成长的“马拉松”,而不是帮助企业渡难关的阶段性战术,也不是仅仅做了“短跑”准备,就可以“乘风破浪”。企业要想护佑创新战略走长远,并能够产生长久的效益,企业必须有相匹配的管理、文化等综合能力。这样,才能让创新成为长跑战略。秦池光顾着做销量了,竟然连产品品质的基本原则都放弃了。这种创新如何走远?内行看行情,外行看热闹。    P3-5

前言

创新是科学,还是艺术?    21岁的时候,他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物理化学系毕业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    26岁的时候,他成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27岁的时候,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他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他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29岁的时候,一个偶然机会,他放弃舒服日子,去做了苦行僧——开创一个在当时可以看到市场空间却无任何核心资源的企业——比亚迪。    36岁的时候,在国内外企业围剿下,历经七载春秋,他神奇般地将公司的镍镉电池的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成为享誉全球的“电池大王”。    37岁的时候,他又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面对已经红海一片的汽车市场,誓言成为“汽车大王”。    41岁的时候,比亚迪在深圳展示了其多年研发的铁电池成果——以铁电池为动力之一的F6DM轿车正式亮相。其核心技术铁电池一度成为商业神话。    43岁的时候,F3以29万多辆的销量成为当年中国车市单一车型销量冠军,其发展速度被誉为“火箭速度”。同年,胡润研究院公布:他以财富人民币350亿元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他就是王传福。    从王传福的传奇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王传福的发展是直线型,即使有曲线,其总体方向也都是向上延伸。由此,大家都不禁会问:是什么因素成就了这位商界奇才?很多人认为是智慧、能力和汗水,而王传福却认为:最关键是敢于创新。    创新是支撑比亚迪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的航标塔,穿越一重又一重巨浪的关键力量。那什么才是创新呢?如何做到创新呢?多年来,大家一直争论不休,不见定论,唯有参照诸多成功者的前行足迹。    有人认为,创新是科学,一切遵循科学标准;也有人说,创新是艺术,创新无定式。其实,这都没有对和错,只要看创新带来的结果,消费者掌声的多寡足以说明一切。就像“无论黑猫白猫,只要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一样,以结果证成效。因此,我们需要从成功案例中去总结经验,从标杆企业中找方法和规律。我们从王传福的商业神话中可以看到,在他引导下的创新既是科学,更是艺术。或许正因此,他的很多创新是颠覆性的,甚至让人无法理解。最终,饱受非议的他就是通过这种混合创新模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    一、科学性创新    科学性创新就是以科学理论或者方法作为创新指导方向。王传福所推崇的家文化,就是通过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五层次需求理论,构建了满足不同员工需求的制度文化,把形形色色的“小家”组建成了一个温馨的、一体化的“大家”,最终形成了“家庭一学校一军队”三角形、稳固的文化架构。这是典型的科学化管理模式。此外,铁电池的成功研发、电动车震惊世界等创新传奇,无不是创新科学的结晶,更是科学管理的成功体现。另外,比亚迪在品质管控、工艺流程方面的创新也都是依据科学标准进行创新引导。由此可见,创新有了科学作为基础,可以使其更坚固。    二、艺术性创新    艺术性创新就是依据人性特点、市场环境进行的反常规、反传统,甚至是颠覆性的创新。实际上,创新不仅是科学,还是艺术。也只有具有艺术化创新的把握,才能创造更多的商业传奇。苹果、谷歌、IBM皆是如此。而在比亚迪也能看到这样的创新案例。目前,比亚迪的员工数量完全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作为“一家之长”的王传福却把管理引向艺术化路径——简单管理,28个事业部只向王传福一个人汇报,把大家都批判的集权管理做成了成功楷模。按照常规管理模式,金字塔形管理是大型企业中常见的管理模式,但王传福却通过这种“非复印”管理模式,避免了大企业的臃肿病、拖拉病,让企业虽为庞大的巨人,在行动上却能做到迅如脱兔,这是典型的艺术化管理变革所带来的益处。    此外,为了给新员工锻炼和实践的机会,王传福也采取了艺术管理模式。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上来就接触整车项目,且每年花几千万元购买全球最新名车,让这些学生们练习拆卸。其中,不乏宝马、奔驰、保时捷等。面对如此昂贵的车型,有年轻研发人员不敢轻易“下手”,王传福竟然用钥匙把车划破,然后让这些学生“拆破损车”,在这种艺术化管理的氛围中,这些学生很快成长为工程师。按照王传福的话说:“如果你把人看作创造者,他就是设计师。”这种反传统的创新管理,在比亚迪随处可见。    三、融合性创新    实际上,王传福的很多创新都游走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是无法进行严格区分的。比如制造模式,通过“机器+工人=机械手”的半自动化模式生产高性价比汽车。在其中,机器部分毫无疑问是科学,而与工人组合后的半自动化模式却有艺术化色彩,但王传福通过科学管理,其生产品质一如标准化、自动化的管控,且通过工艺创新节省了成本,使生产也变得更灵活多变。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此外,还有非专利技术的集合、垂直整合产业链等,都是两者结合的经典案例。如上所言,无论科学还是艺术,都是以结果为准绳。坚持高性价比竞争力的比亚迪,创造了很多不寻常,而这其中自然离不开王传福的创新智慧。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王传福的创新智慧中不难发现,创新确实是科学,也更是艺术。甚至可以说是“艺术为体,科学为用”。实际上,王传福的这些创新智慧在我们进行创新变革时,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在此,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所有模式都不是用来直接复制的,因为复制比亚迪模式是难以成功的,这不是简单地在电脑上复制“文件”。市场背景、团队构成、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者,都不一样,谈何全面的成功复制?但是,王传福的智慧、思维却是可以复制的,思想可以武装到任何行业、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思想无敌,智慧可用。我的终极愿望就是,通过本书,能让“思考者行动,行动者思考”。    在此,我还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时间和能力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由于经常出差,使撰写工作时断时续,更让我的整体思路变成了散点整合。此外,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我也参考了很多媒体对比亚迪的采访报道以及中外专家的智慧思想,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素材,很多思路将难以获取和延伸。最后,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去一些思考、一些借鉴。    龙啸    2011年5月15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比亚迪能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注重创新、重视研发。   ——2009年8月18日王传福接受《南方都市报》采访   很多人认为成本控制就是"抠",事实上限制员工出差等没有太大帮助,但一项重大工艺变化或许会带来10倍的成本变化。   ——2009年9月王传福接受《财经》采访   单个产品技术的竞争变得很困难,做任何的产品都有世界上顶级的竞争对手,你要在单一产品上寻求技术的突破、产品的突破变得非常的困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有集成创新,这样使得我们的企业在创新领域里面走得更快。   ——2009年11月16日王传福在第十一届高交会中国创业家论坛上的发言   我们的思路是追求性价比,生产针对中国消费群体特征的产品。比如在日本,不会有人因为便宜几千、上万块钱去尝试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品牌,但在中国我们的消费者看重性价比,这就是比亚迪的机会和生存空间。   ——2010年6月王传福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   企业要想实现百年以上的成长,首先要有相对稳定的企业战略及明确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其次要有敏感的洞察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市场状况调整发展战略;第三,以人为本;最后,要不断加强知识资本,强化创新能力。   ——2010年11月4日王传福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

后记

理念创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在2002年,一直踩在时代脉搏上的IBM推出了新主张:“你On Demand(随需应变)了没有?”风雨百年,IBM每次都能抢在进入“生命周期”最后阶段快速转型,找到“第二曲线”,完成几乎是脱胎换骨的“创新”,踏上全新发展的“生命周期”。这其中的奥秘完全可以概括为四个字——“随需应变”。    同样,在中国也有如此“善变”的企业。比亚迪用八年时间,成为与三洋、索尼等全球电池巨头同台竞技的“电池大王”。就在大家艳羡其“肥肉”市场时候,王传福又跨越到汽车领域,颠覆性地破开市场坚冰,并用两年时间开创了单车销量第一的奇迹。随后,他又用了六年时间,迈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世界制高点。拨开市场迷雾,王传福也在抢占企业战略的“第二曲线”。    从表面看,无论是IBM,还是比亚迪,以及很多企业都在寻找发展的“第二曲线”,并由此进行着“随需应变”的不断创新,其实这已经超越了简单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这已经是企业家的“理念创新”思维。它不仅要关注市场、消费者,还要关注趋势,甚至是国家政策。此外,也要关注对手(现有行业和新开拓行业)的强弱点……在这些基础上,才能形成最终的颠覆性创新。而当我们看到这个创新时候,它已经成为一种表象和过去时。其实,这是在现有的模式、基础、环境之下做出创新改变。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已经不是原来的“山”和“水”。因为它进行的往往就是颠覆过去!    深入这些案例的核心,我们还会发现:这些创新都是指以价值增值为最终目标,通过利用并行的方法把企业各创新要素(如观念、文化、战略、技术等)、创新能力和创新实践整合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以用户的需求作为推动力,以竞争市场的现状为参照,把多种需求和差异化整合,最终形成差异化的、交互的创新系统和持续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创新战略自然还是一种组合聚变模式。因此,万变不离其理,这似乎还是那个“山”和“水”。    实际上,做到这种理念创新很简单。我从众多的企业成功案例中,总结出“五看”和“五敢”,以此就能找到这个路径。五看就是“看消费者、看市场、看自己、看对手、看政策”,而五敢就是“敢想、敢做、敢钻、敢说、敢改”。在“五看”中,需要企业家看清楚市场、消费者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了解自己、对手的资源和优劣,循此就可以找到创新突破点,并以此整合、组织相关资源,做到组合聚变。此外,还可以通过借助国家相关政策和把握世界发展趋势,以此为创新催动无限春风。而在“五敢”中,需要企业家通过突破常规思维去想,敢于付诸实际行动,并勇于不断改正错误,以此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要敢于钻研技术,并敢于通过人脉和媒体去讲述自己的梦想,这样你就很容易成功了。说来容易,做到难。是“山”是“水”只有留给实践家和梦想家去思考并探寻了。实际上,这对于中国企业家们将是一项艰巨、持久的挑战,好在已经有很多企业家走在了路上,并取得一定成绩。    在此书完稿之即,也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太太,还有很多朋友。当然,更要感谢蓝狮子的王留全,没有他的催促,本书或许还在规划中。    李大千    2011年5月15日

内容概要

李大千,传媒人,营销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标杆企业研究,以找寻可以学以致用的“战略、战役和战术”。现为《销售与市场》杂志社华东办事处总经理、《销售与市场》资深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中心总策划。

书籍目录

前言  创新是科学,还是艺术?
第一部分 创新准备:一慢二看三通过
第一章 一慢:从战术拍脑门到战略协同力
创新基因:文化沐雨与战略协同
案例·创新长跑:战略协同的“发动机”
本章启示掌控创新的“东西南北”
第二章 二看:看企业之近、看市场之远
创新方向:麻省理工的三句箴言
案例·市场缝隙:企业由近及远的战略跳跃
本章启示 突破创新的“四面埋伏”
第三章 三通过:定产品、养人员、做营销
创新实践:做好你自己的一二三
案例·创新实践:三步落地生根定市场乾坤
本章启示 把握创新的四个实践维度
第二部分 创新智慧:炼就“五”艺高强
第四章 发展创新:多元变“补元”的袋鼠模式
找到多元化创新的“有效半径”
案例·袋鼠战略:从IT到汽车的完美“复制”
本章启示破译成功多元化的四个密码
第五章 管理创新:“家文化”成就企业软实力
文化是企业创新的源泉
案例·家文化:五层需求构建“军队—学校—家庭”
本章启示如何让企业文化成就软实力?
第六章 营销创新:世界推土机下的“六海”竞争
什么是“六海”的创新革命
案例·混合模式:“六海”创新的组合聚变
本章启示 混合创新的无定式
第七章 成本创新:拧毛巾中的般武艺
构建成本战略的四层境界
案例·成本战略:拧干毛巾的真功夫
本章启示成本创新的四个战略动作
第八章 战略创新:产业链中的垂直整合
21世纪的竞争是产业链竞争
案例·大产业链战略:垂直整合的发展魔方
本章启示 整合创新的三道法门
第三部分 创新陷阱:十字路口的五色灯
第九章 红色陷阱:你的企业距离安全有多远
让你的产品远离专利风险
案例·专利鏖战:一切技术都是纸老虎
本章启示如何捅破技术窗户纸?
第十章 绿色陷阱:你的产品距离未来有多远
寻找企业的“第二曲线”
案例·电动车:比亚迪未来的“第二曲线”
本章启示 如何找到未来的“第二曲线”?
第十一章 蓝色陷阱:你的产品距离终端有多远
从“端战争”到“端战略”
案例·消费者“按钮”:比亚迪的成功细节
本章启示 如何打赢你的终端战?
第十二章 黑色陷阱:你距离创新精神有多远
创新是企业家特有工具
案例·创新思维:王传福的六脉神剑
本章启示 企业家如何培养创新精神?
第十三章 紫色陷阱:你距离营销创新有多远
客户价值才是创新核心
案例·比亚迪营销创新的中国智慧
本章启示 如何做好营销创新?
后记 理念创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编辑推荐

他是“技术狂人”,以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为己任!他潜心打造真正本土化的研发和制造队伍,凭借“比亚迪制造模式”击败行业龙头!他如何白手起家创建横跨电池、汽车两大行业的高端制造企业?又凭什么吸引巴菲特的投资?    李大千编著的《王传福的创新智慧》深入分析了王传福的创业经历和企业管理实践,解读王传福的技术革新理念和管理哲学。

作者简介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简介:每个著名企业家都有其独步天下的“秘技”,也是其最耀眼的闪光点。王传福凭借其对技术和创新的执著,带领比亚迪驰骋电池和汽车两大行业,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高端制造型企业。
作为又一中国首富,王传福以独树一帜的电池研发技术打败日本电池厂商、以独特的“人海战术”切入电动汽车领域,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高科技富豪。在大多数人埋头制造的中国,他如何以出人意料的“创新”赢得世界最前端的科技竞争?
李大千编著的《王传福的创新智慧》深入分析了王传福的创业经历和企业管理实践,以创新为切入点,解读王传福的技术革新理念和管理哲学,值得广大制造企业管理者借鉴。

图书封面


 王传福的创新智慧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又是一个极负责任感的中国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