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沉思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最后的沉思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96-12
ISBN:9787100021760
作者:[法] 彭加勒
页数:140页

章节摘录

然而,人们可能会发问:应用刚刚描述的过程就不能导致矛盾吗?或者,如果我们希望的话,我们的微分方程就不能无解吗?既然在我们论证开始时提出的规律不变性的假说导致出荒谬的结果,那么我们已格外荒谬地证明了,规律已经改变,同时我们永远也不能知道是在什么意义上的改变。既然这个过程是可逆的,我们刚刚说过的道理同样可以适用于未来,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些情况:那时我们能够说,在一个特定的日期之前,世界会到达末日或改变它的规律;例如,当我们的计算表明,在那一天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些量中的一个正好变成无限或呈现出物理学上不可能的值。世界末日或改变它的规律将是同样的事情;与我们的规律不相同的世界将不再是我们的世界,而是另一个世界。研究现在的世界和它的规律将会导致我们易于表述这样一些矛盾,这是可能的吗?规律是通过经验得出的;如果规律告诉我们,星期天的条件A把我们引向星期一的条件B,这是因为我们既观察到条件A也观察到条件B。因此,正是因为这两个条件没有那一个在物理学上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进一步追踪这个过程,如果我们完成了从一天到下一天,即从条件A到条件B的每一时间进程,接着完成从条件B到条件c,然后从条件c到条件D等等的每一时间进程,这是因为这些条件在物理学上是可能的。例如,假如条件D在物理学上是不可能的,我们就绝不能获得经验,来证明条件C在某一天结束时产生条件D。不管推导进行得多么长,我们因此永远达不到在物理学上是不可能的条件,即得不出矛盾。如果我们的表述之一没有摆脱矛盾,那么我们或许已经超越了经验的界限;我们也许已经外推到界限之外了。例如,让我们设想,我们观察到,在给定的环境下,一个物体的温度每天降低一度。如果它现在的温度是20℃,我们便可以计算出,在300天后温度将是-280℃;这将是荒谬的,在物理学上是不可能的,因为绝对零度是-273℃。这怎么能够加以解释呢?我们曾经观察到温度从-279℃降到-280℃吗?当然没有,因为这两个温度不可能被观察到。例如,我们看到,在0℃和20℃之间,该规律是正确的,至少十分近似地正确,但我们不恰当地得出结论说,它在-273℃甚至在低于此温度时同样也是正确的。我们已经犯了无根据的外推的错误。但是,存在着无限多个外推经验公式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总是可以选择一种排除那些在物理学上是不可能的状态的方法。我们仅仅是不完全地认识一些规律。经验只不过限制我们的选择;从经验容许我们选择的所有规律中,总可能找到某些规律,这些规律不会把我们引向我们刚才提到过的那类矛盾,并且能够迫使我们得出规律并非永远不变的结论。能证明规律演变的这样一种手段还未被我们发现,不管它涉及到证明规律将要改变,还是涉及到证明规律已改变。

前言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以其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广泛的研究和杰出的贡献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昂利·彭加勒1854年4月29日生于法国南希。他的父亲是一位第一流的生理学家兼医生、南希医科大学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机敏、聪明的女性。他的叔父曾当过国家道路桥梁部的检查官。他的堂弟雷蒙·彭加勒(Raymond Poincaré)曾几度组阁,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并于1913年1月至1920年初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九届总统。昂利·彭加勒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很早就对自然、历史和经典名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5岁时,他深深地爱上了数学。1872至1875年,他在巴黎高等工业学校学习。从该校毕业后,年方21岁的彭加勒又进入国立高等矿业学校深造,打算作一名工程师,但一有空,他就劲头十足地钻研数学,并在微分方程一般解的问题上初露锋芒。1879年8月1日,他因这个课题的论文而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在煤矿见习期间,他虽然具有一个真正的工程师的素养,但是这个职业与他的志趣不相符合。在得到博士学位四个月后,他应聘到卡昂大学作数学分析教师。两年后,他升迁到巴黎大学执教。除了在欧洲参加科学会议和1904年应邀到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讲演外,他一生的其余时间都是在巴黎大学度过的。

内容概要

朱尔·昂利·彭加勒(Jules Henri Poincaré,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以其出众的才华、渊博的学识、广泛的研究和杰出的贡献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昂利·彭加勒1854年4月29日生于法国南希。他的父亲是一位第一流的生理学家兼医生、南希医科大学教授。他的母亲是一位善良、机敏、聪明的女性。他的叔父曾当过国家道路桥梁部的检查官。他的堂弟雷蒙·彭加勒(Raymond Poincaré)曾几度组阁,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并于1913年1月至1920年初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九届总统。
昂利·彭加勒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很早就对自然、历史和经典名著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5岁时,他深深地爱上了数学。1872至1875年,他在巴黎高等工业学校学习。从该校毕业后,年方21岁的彭加勒又进入国立高等矿业学校深造,打算作一名工程师,但一有空,他就劲头十足地钻研数学,并在微分方程一般解的问题上初露锋芒。1879年8月1日,他因这个课题的论文而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在煤矿见习期间,他虽然具有一个真正的工程师的素养,但是这个职业与他的志趣不相符合。在得到博士学位四个月后,他应聘到卡昂大学作数学分析教师。两年后,他升迁到巴黎大学执教。除了在欧洲参加科学会议和1904年应邀到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讲演外,他一生的其余时间都是在巴黎大学度过的。

书籍目录

英文版译者说明
法文版前言
第一章 规律的演变
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
第三章 空间为什么有三维?
第四章 无限的逻辑
第五章 数学和逻辑
第六章 量子论
第七章 物质和以太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伦理和科学
第九章 道德联盟
索引

编辑推荐

《最后的沉思》: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作者简介

《最后的沉思》是西方学术著作,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主要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世界各国的各种古典学术作品的中文译作,也有少量是现代或当代的外国学术作品。《最后的沉思》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最后的沉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科学与假设》(1902),《科学的价值》(1905),《科学与方法》(1908),《最后的沉思》(1913)。这四部H.庞加莱的著名作品现被定性在科学哲学的范畴,我并不反对这种做法,但若要根据以往的经验作出一个本人认为更好的指向,我推荐读者应以形而上学来看待它们。arc兄在书评“沉思沉思”中说《最后的沉思》实在不能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同样的结论对另外的三部作品也适用。事实上,庞加莱在这些论著中花了很长的篇幅着力向读者说明如何去区分什么是“现象”,什么是导致“现象”的“规律”,他本人当然有明确的结论,但却会让那些力求了解到“科学唯一真理”的读者大感失望,原因很简单,因为经过深入的讨论庞加莱指出我们先前奉为“科学真理”的那些“规律”也可能只是“现象”或“现象的局部”,通俗地说,即科学的解答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始料未及的情况是,事物的表象和本质纠结在一起,原本看似十分明确的解答一旦推敲摇身竟变成了另一个新的问题,一味地追本溯源只会使研究回到起点。在这里,不像经典时代那样具有对秩序的确信,主观压倒客观占据上风,科学的理论只是建立在科学家的假设之上而非“科学真理”之上,作出最大限度的努力也似乎只能仅仅要求确认理论自身的完整,看不见摸不着正是必须将其视作形而上学的根源。如此种种,使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成为庞加莱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内心玩味,一般的读者又怎能体会到其真正的妙处呢?至于层次更高的读者(至少完成大学基础学科学业)和行家就得心应手得多,他们尚能摆脱“形而下”的束缚进入到“形而上”的领域,对于这些人,现实生活的迫切性是次要的,他们热衷于寻求属于自己的“道”,解决身边的世界不再是重点,要解决的恰是他们自己本身。
  •     这本书囊括了科学、哲学范畴内的各个角度。虽然我们甚至不能够真切的了解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彭加勒四处演说这个事实上窥见其思想学说的影响力,虽然这部书属于遗作,经过后人整理、翻译。不过我们可以假设,这部书是终于作者初衷的。作者的思维在每个主题中是连贯的,缜密的逻辑让人折服。而同样令人着迷的,又是彭加勒的发散思维。他的思维矩阵不断地在主题内变换,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个遐思的世界,那些个世界,有些是栩栩如生的,有些虚无缥缈的。但当我们把每个主题联系起来思考,他在整部作品内所要寻找的,也是那个时代甚至直到今天我们的科学家们都在一直寻找的一个统一的和谐理论,这个理论是在审美驱使下,不断地令他一步一步走向另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对于现世,该书最重要的意义自然是启示世人,要不断以辩证思维来看待问题,这是对勒内·笛卡尔、贝特朗·罗素等人思想的一种传承,这种精神是造就现代文明的一种重要要素,要继续发扬。这本书于1913年写就,快一个世纪了,仍然不褪其色,堪称经典。
  •     这实在不能作为一本科普读物,对于没有相当的数学基础并且不了解数学发展历史的人来说,读这本书相当有困难。因此,只能读一读标题(大标题与小标题),大致了解一下这位著名数学家的某些思想了。而中文版译者前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标题中,我最直接地看到“拓扑学”与直觉,这一节印证的是前言中“在数学哲学上,彭加勒在发现了数学悖论的情况下复活了直觉主义”,比如说次序定理等。如果说数学或物理这些基础学科对人类有思维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话,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数学科学中也需要直觉,足以可见,传统意义的唯物与唯心概念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校正。此外,这本书最后还收录有他去世前几周的一个演讲,关于科学的道德问题,他指出,不存在有科学的道德,也不存在不道德的科学,这倒是另人深思的话,因为“智力的习惯具有它们的道德影响。”非常玄奥。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书很好,但是送过来就一个蛇皮袋
  •     天才的书
  •     自然规律等价于微分方程组(可逆),但是热力学的概率性质是不可逆的(统计学);空间的本质是关系,近代科学其实是研究刚体或者欧几里得体的空间性质,时间也是关系,而这些关系的规律是由微分方程确定的,而这些关系同时也可以用群的结构来说明。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科学让人善于自处,不理会他的渺小的个人利益,他将具有比他自己更有价值的理想,这正是我们建立伦理学的唯一基础为了这个理想,他将不遗余力的忘我工作,并不期望任何庸俗的报偿,让他养成无私的习惯,这种习惯将处处伴随他,他的一生将始终散发出无私的芳香。庞加莱《最后的沉思 科学和伦理学》
  •     庞加莱作为最后一个数学全才,可以和高斯起名的大师,以高瞻远瞩的形式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思考,自然是超越了那些闭门造车的哲学家很多。虽然限于他所在时代的知识以及他作为数学家更多的身份,更偏向于抽象,但是真知灼见依然至今仍可以作为指导探索的方向。其中没有太多公式,因此阅读不是太难,但是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大部分哲学书都绕来绕去的原因,还是很枯燥。还好页数不多,不然又要崩溃!要是早二十年读到,该多好啊:(
  •     2006.4
  •     感谢yy的推荐。 我觉得这本书最有意思的还是第四第五两章关于无限和数理逻辑的,可惜没有系统的学过数学基础,有些概念很模糊。 最后关于科学与道德的部分也很有意思,不过现在科学在某种程度上也不是决定论的了,所以那种所谓“两种态度”的矛盾似乎也冲淡了。至于书中涉及量子力学的部分我觉得彭加勒还是用了太多机械运动和诸如以太之类的概念,时代的局限啊。。。
  •     有人把这个的标签列为科普??orz....
  •     向大师学习,站得高看的远
  •     大一的时候在图书馆,背山面海看彭加勒。那时还在学高数,怎知未来就这般浩渺。
  •     我承认我只看懂了一点点一点点。
  •     一口气把彭加勒的四本科学哲学著作都看了一遍,虽然其内容没有完全看懂(限于本人的知识水平),但仍是有所启发有所收获。尽管已是上世纪初的作品,但这几本书的内容对现今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还是非常有裨益的,建议抽点时间阅读一下。
  •     商务版出的这套译著不错
  •     彭加勒的书都不错。不过,不容易买到啊。 他其实也是相对论的发明者之一。
  •     彭加勒。 选读了部分章节,内容抽象,不容易懂。/ “信仰仅能够强加于少数人;而理性却会给一切人留下烙印。”
  •     关于无限集合和所谓康托尔主义的讨论很精彩。
  •     商务印书馆的书
  •     还行,涉及的知识面挺广的,可惜是20世纪初的,所以部分理论已经不行了。读科学的著作,还是越新越好,以前的还是留给历史学家来读吧。
  •     2006-5-11 21:25:48借书
  •     理性的沉思理性思考的界限。
  •     非常好的书,虽然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作者。 我在读完维特根斯坦就开始读它,喜欢里面把科学理论的思维和哲学相联系,特别是物理学、数学、天文学。
  •     前面的部分可以看做是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认识论的宣言,而且包含目前为止我见过的对早期罗素最精妙的反驳;后面的部分则更多让人体会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与哲学关怀。
  •     这系列真好
  •     本书从另个方面对问题及我们认为真理的理论,提出质疑从另个面去想问题,不论是对学习对生活都有帮助.
  •     顶尖百年
  •     通才 和 天才
  •     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很长见识
  •     看懂了一半……我感觉我他妈是个文科生……
  •     借的老版本看
  •     大师的作品,很不错,朋友也喜欢
  •     很严谨深刻。
  •     看懂率40%= =
  •     很多不懂。。。
  •     内容很深,很锻炼思维。
  •     书为什么越买越多呀!!
  •     讨论观念论者和实在论者所理解的无穷之间的区别的那段很有意思
  •     能给十星吗?!
  •     Derniéres Pensées
  •     对高中生很有帮助 确立良好的思维方式
  •     庞加莱这几本书所讨论的领域基本是一样的,科学定律(约定主义)、空间的本性、数学基础(构造主义,但基本上以批判他人的观点为主)、近代科学评论(主要是量子论和相对论),本书涉及的内容较其它几本更零散一些
  •     我估计那个李醒民只是挂个名,实际大部分工作是那个校对做的,真的翻译的太差了。
  •     将来才能读懂的书。
  •     对法国的这些哲学家,即笛卡尔、彭加勒、帕斯卡、马礼荣等人,他们的“沉思”在有趣的同时总间或夹杂些无趣,“沉思”总要时时刻刻照顾着“理性”,无论怎样的欢快历险都要都要有意无意地回到“有限”,即身体、主体、逻辑的有限。相反无论怎样的“理性世界”都无法阻碍有想象力的沉思着的大脑的活力给冰冷、有限、固执的世界带来生机。
  •     有些地方比较难理解,可能是我水平太低了吧。但是翻译也没有把它内在的东西翻译出来
  •     彭加勒三本都是神作
  •     读了一半,书丢在了从横店到上海影城的大巴上。。。
  •     时间不对的话根本就读不进去,比较清醒时才能看。。。。
  •     彭加勒科哲系列第四册。
  •     庞加莱是真正的大家,不仅成绩斐然,而且有自己的方法学,卓然自成一家;他写的科学方法学的小册子,都非常具有启发性;
  •     一个文科生读这本实在是智商不够.....虽不明但觉厉==
  •     这是散文?总感觉法国人写哲学就像是给真理涂了一层化妆品。
  •     如果只是学习物理知识,不如找一本国内的好教材。本书谈论话题宽泛,属于思想随笔。这本书对了解作者本人意义更大。感觉汉译名著丛书越来越不合时代,需重新精选、精译。
  •     科学大师的思想精华,书很薄,但是内容深远,非常好!!!
  •     : N02/4144-5
  •     简短,精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