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学·中庸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论语·大学·中庸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805985305
作者:李浴华,马银华
页数:264页

书籍目录

前言
一 论语
孔子和《论语》(代序)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什篇第四
公治长篇第五
……
二 大学
朱熹《大学章句》序
《大学》程子提示
1 “经文”章
2 “传文”十章
第一章 释“明明德”
……
三 中庸
《中庸》名言警句
《中庸》重要研究著作

作者简介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与谈论。因此,《论语》又是若干片断和篇章的集合体。这些篇章的排列顺序没有什么道理,而且绝非出自一个人的手笔。通行的说法是,《论语》一书有孔子弟子的笔墨,也有孔子再传弟子的笔墨,最后由曾参的学生所编写。    《大学》是儒家阐述治国平天下的一篇政论文,它的主要思想是“修已以安百姓”;它的主要内容,就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一条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中庸》的作者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字子思,他是孔鲤儿子,孔子的孙子,被后尊为“述圣”《中庸》的主题,在于阐述中庸之道最完美、最高的道德。同时,在方法论上,它又倡导在认识、处理问题时,选择一个正确的立脚点,既反对“过头”又反对“不及”;从宇宙观看,《中庸》主张“天下合一”;从政治观看,《中庸》主张人治、德治,《中庸》倡导在“诚”的基础上,采取“博学之、审问学、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图书封面


 论语·大学·中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菜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大人者,君子也.明明,为昭彰,显明的意思.明明德,即将“德” 彰显出来.这“德”不是“心外”之物.比如说,我们见孺子之入井,会有恻隐之心,孺子见鸟兽之哀鸣,会有不忍之心,鸟兽见草木之被摧折,会有悯恤之心,这恻隐、不忍、悯恤便是我们的本心,是天理.冬天时我们自然会惦记起父母的保暖,夏天时自然会惦记起父母的暑热,这是“天理”作用的结果, “天理”是人内在之“善”,正是在内在之“善”使我们在具体的日常经验生活层面上作道德之实践成为可能.      即是人的内在之善,何以还需要通过修身将它“昭彰,显明”出来呢?因为好色,好财,好名,嫉妒,恐惧等等七情六欲会像浮云一样蒙蔽人的心智,当然这七情六欲兼是人心应该具有的,就似不能因云能蔽日,就将天不要生云一样,但是对它们不可执着,对它们一执着,就都会成为良知的障碍.比如一个盗贼,他的贪婪莫非就是他的本心吗?他其实仍有行善的可能,亦有悔改之时日,但是他的心为私欲所阻,所以常不能克制自己的贪念.又如一个嗜赌之人,每每会对自己的行径悔恨不已,这便是他的本心在起作用,但他又往往不能摆脱赌瘾的纠缠,如果不下别人一分,自己百分,别人十分,自己千分的苦功夫去克制自己,恐会为赌瘾所蔽锢,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我也是这样,经常立志,每日要背诵英文若干,但往往会被安逸,享乐之事所吸引,忘却此志, 诵读英文是我内心明白渴望的,我却会被懒惰所缚.难道这些贪婪, 赌瘾,懒惰即是我们的本心?我想,如果将人的本心喻作明镜的话,它们则是镜上的灰尘,需经常擦拭,这擦拭的过程,便可称作“明明德”.圣人之知如青天白日,贤人之知如浮云天日,愚人如阴霾天日.虽有昏暗不明,但分辨黑白却是一样的.如我虽是愚人,如能有在困境中学习的功夫,仍有沿着云霭缝隙间太阳的余光,而“明明德”的可能.      而“在亲民”之“亲”是“爱”的意思,但这“爱民”与墨家的“兼爱”有所不同.有何不同,需归本溯源看“明明德,在亲民”这个句子的源头.《尚书.尧典》中有: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彰明,协和万邦”的说法, “明明德,在亲民”即是从中化解而出. “九族”者, 《孔疏》上有云:上至高祖,下及玄孙,是为九族. 九族具体来说就是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在此代指一个人的妻儿老小.亲近自己的妻儿老小是人的本性,所以要将仁“达于天下”,就要从亲近自己的亲人做起.孟子在<尽心.上>阐述过这个意思: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君子爱自己的亲人,从而施仁德给百姓;施仁德给百姓,从而爱惜万物.儒家的爱民是推己及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墨家无等差的爱是不同的.儒家认为这样的爱民才合乎人的本性.而墨家的兼爱则太过了,过犹不及,儒家是不认可的.      所以,如果说“明明德”是将人的本心彰显出来, “在亲民”则是从对待自己的家人做起,让人积极地参与道德之实践, “明明德”是“知”, “在亲民”是“行”. “明明德”是修身,正心,诚意,致知, “在亲民”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在亲民”是知行合一,是大学一书中提纲挈领之语句.正如王阳明所言: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德也.”      而“止于至善”,即以至善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有了这个目标, “明明德,在亲民”才不会失去方向.天命之性,粹然至善. 至善即为良知,是“一”,是绝对本体,它先验地实存于人心中,超越一切时间,历史,文化的限制,“良知之在人心,灭间可圣愚,天下古今所同也.”如《礼记》曰: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在这儿,深爱是婉容的根本,如同“至善”是“明德”﹑ “亲民”的根本一样.如果不以“至善”为努力追求的目标,为需要无限接近的那个原点,即会有长短而无尺度,有轻重而无权衡,有方圆而无规矩,明德,亲民之学即会有“支离破碎,错杂纷纭”之风险,即所谓“明德,亲民之学大乱于天下”.而如果确立了“至善”这个目标,则心不妄动而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有所得.“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吾非谓本书之不善也……夫九元,一飧之值也;论语大学中庸,一生之德也。以一飧易一生之仁,不知者尚若此,胡论知者哉!知者尚仁,则近圣矣。王道之行,始于一飧之弃也!
  •     大家都知道儒家是我们国家的骄傲,孔子的声名远播海外。如果没有其过人之处,怎么会被人传诵千年,至今不息。我读过论语,虽然领悟尚浅,但仍然觉得他的博大。我们不能抛弃自己的文化精华,它流行于现在的世界,可是我推荐它绝不是因为它的流行。它的内涵决定了它会成为永远的经典。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
  •     传统的精华
  •     论语很值得用心来读的一本古籍,有很多知识并非是没有用或者是果实了,而是自己“没用”与不能真正了解体会到其中的要旨。君子必读之书。
  •     就是想买大学、中庸,有这本合集当然更好。排版、纸张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以买来一读,收藏似乎就没必要了。
  •     翻译的不错,但排版有些不妥。
  •     ~不多不少~中庸之道~
  •     好东西,可惜不是相对于我来说,本人是不喜欢它的,只是为了跟老庄比较一下才买它的。
  •     读书养性呀
  •     一点点读的,记性不怎么好,一下又忘记了!
  •     这打分简直是自取其辱啊
  •     我的感觉是公婆各说有理,也不知道听谁的~
  •     出版社不行出的书也粗制滥造。纸张太薄,个别内容有误(包括注释、别字),有误人子弟的感觉。
  •     这本我手抄过1遍读过4遍.....
  •     錯訛巨多!
  •     通读一遍,不求甚解
  •     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书。
  •     就算你知道道德笔直的真相,人的触目惊心的美,最后你会心甘情愿的承认,这光明的点,香阿,真的很香阿,香到融化,香到,那人的味道成了最重大的身体,光荣上瘾,人的味道让人融化自我,凭借这种真相,我们才建造起来,和其他意志一起瞬间幻灭
  •     39,12.25
  •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     你话我保守又得、毕竟反正我是中国人。
  •     修齐治平
  •     最喜欢山西古籍出版社的~ 中庸是我做人的原则
  •     吾二十有二始读此书,亡羊补牢也欤?
  •     书非常好,这套书已经收了将近一半,无论从印刷还是内容的准确度来说都是不错的,而价格又是出乎意料的便宜,当初买时李白集和杜甫集就一直缺货,一直非常可惜,后来以8折的价格在新华书店买了剩下的李白杜甫杜牧等人的集子,看了感觉很不错,诗词虽然不是所有,但相对而言还是很全的。书后的评论也不错,引经据典,还有配套的翻译,最后还有一些相关文章,以及作者的年鉴。如果单从了解一个诗人词人的角度讲,买一本确实可以说是就划算又实用,性价比很高。不久前写了篇关于五代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评,就只看了这一本资料,感觉还是不错总之,这套书,强烈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