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哲人与启蒙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犹太哲人与启蒙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508055428
作者:刘小枫 主编
页数:454页

章节摘录

倘若民族的最内在价值是独立于国家,那么从卡u反的角度,国家就必然是民族性的。国家只是民族生存的手段,但它是一个具有民族特性的必要手段。[国家的]外衣必须适应民族这个身体。进而,倘若国家在形式上拥有主权,它必须为了能够效力[于民族]而进行统治。在国家权威下对民族的更深层的各种关注只能涉及它们的技术方面,“事关它们的外在表现”。然而,在国家的合法领域,国家在自身之外并不容许任何权力。个人并没有任何“权利”(right)能证明背叛属于国家职能领域且不利于个人的各种措施是正当的。①除了满足民族需要的有用性以外,国家没有任何其他价值标准。首要的民族必然性就是面对其他民族的民族安全。倘若需要的话,国家通过战争来提供这样的安全。作为国家的最高的现实形式,战争并非服务于理念:战争并不需要披上圣战(Missionskriege)的外衣。在此可以看到犹太人解放的一切意识形态先决条件的缺席。既然国家是民族的一项功能,在其中,民族在某种限度内将各种针对个人的强制(Gewalt)转让给国家,那么根本就谈不上个人权利意义上的人权(den Menschenrechten)。那所有民族的平等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犹太教是一种民族一国家性宗教,而非普适性的宗教(比如佛教),哲学与任何宗教都有冲突,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已经有两干多年的历史,如今犹太教哲人还在思考这一冲突,这对我们思考中国儒教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有什么启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学人已经经过了相当彻底的现代启蒙洗礼,对我们来说,启蒙哲学恐怕同样是内在的生存性问题。  ——刘小枫

书籍目录

编者说明
二十年代
答法兰克福小组的“原则之言”(1923)
评“犹太复国主义和反犹主义”讨论(1923)
诺焘的犹太复国主义(1923)
拉伽德评传(1924)
犹太复国主义与正统(1924)
犹太复国主义之源(1924)
评温伯格的批评(1925)
武装的教会(1925)
评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1928)
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意识形态(1929)
罗森茨威格与犹太教学术研究院(1929)
三十年代
柯亨与迈蒙尼德(1931)
简评迈蒙尼德和阿尔法拉比的政治学(1936)
神意学说在迈蒙尼德作品中的位置(1937)
阿布拉瓦内的哲学趋向与政治教诲(1937)
评阿布拉瓦内对王政的批判(1937)
四十年代
事关犹太人问题对轴心国的再教育(1943)
五十年代
序胡锡克《哲学论著集》(1952)
论《创世记》的解释(1957)
致编者的信:以色列国家(1957)
弗洛伊德论摩西与一神教(1958)
一段未宣读的开场白(1959)
六十年代
追忆阿容松点滴(1961)
为什么我们仍然是犹太人(1962)
附录
克雷默/斯忒恩施特劳斯与《迷途指津》的英译

编辑推荐

《犹太哲人与启蒙: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1)》: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集

作者简介

本文集收入施特劳斯在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文章,文本均依据Heinrich Meier所编《施特劳斯著作集》(尤其卷二第二部分),但凡有英译者则多参照英译,并悉数采纳英译注释(凡文前有“题解”者,均编译自英译本注释)。
我们不会觉得,一个中国人如果成为一个哲人会有什么身份问题,但一个犹太人如果要成为哲人就会有问题,因为,犹太人与犹太教徒是一回事,而哲学与宗教有天然的对抗性。对犹太学人来说,既是犹太人又是哲人一直都是一个生存性的悖论。解决这一悖论端赖于犹太教与哲学是否可能融合无间。对于施特劳斯这个犹太人来说,这一问题无疑是切身的。在早年的学术报告“柯亨与迈蒙尼德”(见本书)中,施特劳斯说过,一个犹太人如果研习哲学,无异于在接受启蒙;由于犹太人信奉的宗教与哲学天然带有的启蒙性质无法通融,一个犹太人没可能同时是个理性主义者和犹太教徒。犹太教是一种民族一国家性宗教,而非普适性的宗教(比如佛教),哲学与任何宗教都有冲突,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犹太教哲人还在思考这一冲突,这对我们思考中国儒教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有什么启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学人已经受过了相当彻底的现代启蒙洗礼,对我们来说,启蒙哲学与儒教传统是否可能通融,恐怕同样是内在的生存性问题。
编者说明(刘小枫)
二十年代
1 答法兰克福小组的原则之言(1923 卢白羽 张缨 译)
2 评“犹太复国主义和反闪族主义”讨论(1923 张缨 译)
3 诺焘的犹太复国主义(1923 张缨 译)
4 拉伽德评传(1924 张缨译)
5 犹太复国主义与正统(1924 卢白羽 译)
6 犹太复国主义之源(1924 卢白羽 译)
7 评温伯格的批评(1925 张缨译)
8 武装的教会(1925 张缨译)
9 评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1928 王今一 译 李致远 校)补一段题解
10 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意识形态(1929 卢白羽 译)
11 罗森茨威格与犹太教学术研究院(1929 张缨 译)
三十年代
12 柯亨与迈蒙尼德(1931李秋零 译)
13 简评迈蒙尼德和阿尔法拉比的政治学(1936 程志敏 译)
14 神意学说在迈蒙尼德作品中的位置(1937 张缨 译)
15 阿布拉瓦内的哲学趋向和政治教诲(1937 余慧元 译 李致远 校)
16 评阿布拉瓦内对王政的批判(1937 卢白羽 译)
四十年代
17 就犹太人问题对轴心国的再教育(1943 何祥迪 译)
五十年代
18 序胡锡克《哲学论著集》(1952张缨 译)
19 论《创世记》的解释(1957 张缨 译)
20 致编者的信:以色列国家(1957 张缨 译)
21 弗洛伊德论摩西与一神教(1958 李致远 译)
22 一段未宣读的开场白(1959 张缨 译)
六十年代
23 追忆阿容松点滴(1961 张缨 译)
24 为什么我们仍然是犹太人(1962李春长 译)
附录
克雷默 / 斯忒恩 湃恩斯谈施特劳斯与《迷途指津》的英译(刘妮 译 张缨 校)

图书封面


 犹太哲人与启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基本上没看明白,犹太知识分子真可怕。
  •     非常好的书,编的也相当不错,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但看施特劳斯的书很过瘾,尤其他讨论的问题很有趣,相当不错的书,希望施特劳斯的书尽快出版完毕,让我们看大师的书!
  •     专业,深邃,值得一看!
  •     这样的书,不太看得下去。
  •     施特劳斯作为犹太人这一点众所周知,不过他对于犹太身份的认同,恐怕有过不小的转变。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施特劳斯也有青春澎湃的时代,曾经支持过复国主义运动。到了三十年代,他对于复国主义的热情戛然而止。在此之后,虽然还在关注犹太以及复国主义,但是兴趣已经转向中世纪犹太哲学的研究了。不过,本书最后所收录的《为什么我们仍然是犹太人》,则代表着他对于犹太问题的进一步阐述。
  •     还可以
  •     就不打分了。。。犹太教的知识要补起来。。。
  •     贤英于2010年6月5日捐赠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