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自由意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时间与自由意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1958-8
ISBN:9787100005173
作者:柏格森
页数:165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心理状态的强度:§1.意识状态能有数量上的差异吗?:人们通常承认意识状态、感觉、感情、热情、努力等能够有增有减;我们甚至还听说过,一个感觉可比同类的另一感觉强二、三、四倍。后面这个论点是心理物理学家所主张的,以后将加以讨论。但是,说一个感觉比另一感觉强,说一种努力比另一种努力大,因而主张在纯内心状态之间有数量上的差异,则甚至对于反对心理物理学的人们说来,也看不出什么害处。并且常识在这一点上毫不迟疑地宣布判决。人们说他们感觉很热或不大热,很悲伤或不大悲伤,而这种对于多少的分别即使应用于主观的事实上和不占空间的对象上,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不清楚的地方,牵涉到一个比平常所假定的重要得多的问题。§2.这样的差异适用于大小而不适用于强度。:说一个数目比另一数目大些,或说一件东西比另一件大些,我们很清楚我们指的是什么。因为在这两种情形下,我们所指的是两个不等的空间(这点容后再细述),而我们把容得下另一空间的那个空间称为较大。可是一个强度较大的感觉有什么法子容下一个强度较小的感觉呢?难道说,较强的感觉在意义上包涵较弱的感觉吗?难道说,只有在事先经过同一感觉各较弱阶段的条件下,我们才能达到较强的感觉吗?难道说,这里所涉及的也是容者和被容者的关系吗?

前言

亨利·路易·柏格森于1859年10月18日生于巴黎。1878年他进师范学校,1881年得哲学学士学位,1889年得文学博士学位。他在法国各省立中学和巴黎各公立中学主持各种讲座之后,于1897年担任高等师范学院的主任讲师;自1900年起一直在法兰西大学当教授。1901年他当选为伦理政治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因而荣任法国科学院的院士。柏格森教授的全部著作列于附加的参考书目内①。在翻译这本“论意识的直接材料”的过程中,每一阶段都得到了他的合作;而且给了我很大的方便,殷勤不倦地帮助我。原书是1883-1887年计划和写出的,1889年初版。在法文版的注脚内列举了一些英文著作的法文译本。在此英译本中我改用原来英文书名和英文版本的页数。有些在1889年以后才问世的英文版本所以也被列入就是这个缘故。我为各节加了相当详细的小标题。

内容概要

作者:(法国)柏格森 译者:吴士栋

书籍目录

英译者序言
作者序言
第一章 心理状态的强度
数量差异适用于大小而不适用于强度
企图用客观原因或原子运动以估计强度
各种不同强度
根深的心理状态:愿望、希望、欢乐、悲愁
审美感:优美,美,音乐,诗歌,艺术
道德的情感,怜悯
意识状态涉及物理朕兆
肌肉努力
注意力与肌肉紧张
强烈情绪:愤怒、恐惧
情感性感觉:快乐与痛苦,厌恶
表象性感觉:与外因,音觉,强度,音调,肌肉努力,冷觉热觉,压力感觉与重量感觉,光觉,测光实验,德尔波夫的实验
心理物理学:威伯尔与费赫涅,德尔波夫,把感觉当作大小的这个错误
表象性状态与情感性状态的强度,强度与众多性
第二章 意识状态的众多性 关于绵延的观念
数目及其单位,数目与相伴随的空间直觉
两种众多体,物质东西与意识状态,物质的不可入性,纯一的时间与纯绵延
空间及其内容,经验派的空间学说,对于空虚纯一媒介的直觉为人类所独有,时间作为可还原为空间的纯一媒介
绵延、陆续出现、空间,纯绵延
绵延可测量吗?
运动可测量吗?
伊里亚派的僻论
绵延与同时发生
速度与同时发生
唯有空间是纯一的,绵延与陆续出现则属于有意识的心灵
两种众多性,性质式的与数量式的,表层心理状态具有其外因的无连续性,在这些状态被去掉后真正绵延被感觉为一种性质
自我的两方面,表层意识状态轮廓清楚,深层意识状态互相渗透并构成一整体,语言对于感觉的凝固化影响,分析歪曲情感,深层意识状态是我们自己的构成部分
只有借助于具体的、活生生的自我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章 意识状态的组织 自由意志
结论

编辑推荐

《时间与自由意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时间与自由意志》内容简介:亨利·路易·柏格森于1859年10月18日生于巴黎。1878年他进师范学校,1881年得哲学学士学位,1889年得文学博士学位。他在法国各省立中学和巴黎各公立中学主持各种讲座之后,于1897年担任高等师范学院的主任讲师;自1900年起一直在法兰西大学当教授。1901年他当选为伦理政治科学研究院的研究员,因而荣任法国科学院的院士。

图书封面


 时间与自由意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时间不仅是从虚幻中来,还从现实中来,这就是理论时间和现实时间。理论搭建一个虚幻的世界,这样就使得理论变成了一个现实,这就是理论的具体化,于是理论成为了现实的一部分。因此理论成真了。现实时间是理论时间的翻录,不仅是可以整合的,还是一种时间的延续,因此我们将之称为虚幻的时间。自由意志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预定,因此没有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就没有了自由和意志,因此我们将这个自由转换为现实自由,将意志转换为一定的权力,因此我们就是权力的指引者,记住这句话吧:所谓自由只是一种抽象。
  •     一、读后总结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想找一本哲学书来受虐。最近关心自由、自由意志的问题,故看了柏格森的《时间与自由意志》。自由!自由!这难道不是比“永远幸福”“天天快乐”更令人陶醉振奋向往?自由和自由意志这两个概念听上去好像一样,都给人一种莫大的幻觉和快感;不过,自由和自由意志在概念上的起源是很不同的。“自由”作为一个问题、一个理念,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被提出来;自由意志则在中世纪神学讨论人的道德伦理时被提出来。从起源便知,自由更关乎人在社会中的状态;自由意志更关乎有道德感有自主性的人的心灵。一个奴隶可以争取“自由”;权威主义国家的人可以争取言论自由、结社自由。这些自由与人在社会上的“权力”“地位”有关,是公共领域的、政治领域的;如何才能自由,是需要一个社会的人来讨论并认可的。还有种自由,是个人的,心灵的——个体的行动不服从任何外在强制力而只遵从自己的意志。这种自由涉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不受社会、制度的束缚,不受所处环境、所拥有的金钱、地位、荣誉的束缚而能按自己的意志行动。这种自由,是难得的,因为谁能不受外在条件的约束呢?要获得这种自由,必须要长期的心灵修行,使内在欲望不超过外在条件所允许的,使内心与外界达到平衡、和谐,使自己即使物质条件平平也能拥有饱满丰裕的精神生活、愉悦自足的心灵状态。还有一种自由,是关乎生理、心理、意识的问题,是最根本的追问:人到底有没有自由?人的意志可能是自由的吗?《时间与自由意志》便给了这个终极追问一个丰满厚重的答案。哲学家的特异功能大概就在于能把看似完全不相干的、长篇累牍的讨论串到一起,然后给出一个漂亮的、令人惊喜的、简洁的结论。柏格森就如此。本书三章,第一章讨论的是人的感觉。柏格森的哲学关注生命本身,从感觉入手,可见一斑。第一章的重要结论是揭示人对(感觉的)质量和数量的混淆。第二章讨论时间和空间,揭示了科学借助空间的广度来测量绵延的时间,把“绵延”割裂、碎片化。第三章驳斥了决定论、因果律,肯定了自由和自由意志的存在。这三章表面看真是没太大关系,竟是怎么联系起来的?联系大致是这样的。第二章所谈的混淆与第一章是一脉相承,都是人将本来是“性质”的事物当成“质量”来理解,如果理解了第一章的混淆,那么第二章便相对容易理解,可是说实在的,即使从第二章看起,也不会影响理解,还能更早地奔向主题。第二章的讨论其实大部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我们的初中高中代数教我们把时间画作一条直线,这反应了科学借助空间概念来测量时间(调侃一句,大概因为20世纪初代数教育还不普遍,所以柏格森花了这么大功夫来解释一个很容易被理解的道理)。分析了时间的绵延性之后,他提出意识也是绵延性的。他把意识和时间作为同等性质的东西,并与空间这个概念相对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题目为“时间与自由意志”。他对意识的描述真是很深入、很美的,使人感到体内飘然而起一道灵魂的轻烟,散满身体,这是种综合的、灵动的状态,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是对生命本身最宁静、深刻的体验,这大概说明了为何柏格森的哲学被成为生命哲学。第二章对意识绵延性的阐述奠定了第三章对决定论和因果论的驳斥。然后,他在结尾宣称:自由是存在的,意识是自由的,但是不可言说。他的不可言说让我想到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言说”。这本书可比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轮》容易读,因为前者描述丰富,而后者只列出了思想的骨干而不辅以细节。此书甚至可以当作一本意识流小说来读(呵呵,柏格森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二者的不可言说的内涵不同,维特根斯坦的思路是“世界是由事实构成——事实由逻辑语言来描述——逻辑之外的事物不可言说”,柏格森的则是“绵延的体验是不能像空间那样被分割、测量的——意识也是种绵延的体验,不能被分割、测量——也即,意识不能用语言来定义、用仪器去测量(因此不可言说)”。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言说是指具有逻辑结构的语言不能延伸到逻辑之外的事物,柏格森的则是指语言把事物进行“分类”“固化”的特性注定了语言不能描述一种持续变化的、综合多样的意识状态。但总之,哲学走向“不可言说”,像是人转了一大圈,回到原地,说:我们哪里也不要去。此是题外话。二、各章体会 人的感觉和身体机能紧密联系。人高兴,会有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喜欢一个人时,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愤怒的时候,浑身的肌肉受到强烈刺激而绷紧准备攻击。人感觉到情绪,是因为感觉到了身体机能的变化,或者说是大脑处理了机能的变化而发出信号,告知它的主人处于什么情绪状态。(不过情绪也可以从表面进入内心,从外露进入内省。一个人经历了太多的悲伤后,遇见悲痛之事不会表现出歇斯底里的嚎哭,别人以为他或她不再悲伤,但实则是悲痛已被化作日复一日的祭奠和思念,已从外露的情绪化作了内省的认知和感觉。)人常常用强度来描述情绪,非常伤悲,淡淡忧伤,欣喜若狂,或微微一笑,似乎情绪可以划分出连续变化的阶梯上升的等级。若如此理解,便可反问:对于可以划分阶梯等级的,一定是后来者包含前者,比如3只羊包含了2只羊,但是不同强度的情绪是可以包含的吗?难道非常悲伤一定要经过淡淡忧伤这个阶段?这一反问使人看到一个可能的谬误:人们似乎把淡淡忧伤和非常悲伤看作是数量上的区别,而不是质量上的区别。这正是柏格森在第一章所要阐述证明的,为了讲清这个道理,他用了光、力、情绪体验等等方面的例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感觉世界。长篇累牍的阐述归结起来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区分外因和效果。例如,情绪强度增大是人们感觉到的效果,感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肌肉更加绷紧,心跳更加快,吃不下饭甚至呕吐。机能变化,即外因,是可以用强度来标志的;但感觉,即效果,不是在发生数量强度上的连续变化,而是随着外因的变化而发生质变。因此作为效果的感觉是可以分成不同类,不同质的,但不能贴上强度连续变化的标签。如果第一章概括为揭示人们对质量和数量的混淆,那么第二章则揭示对绵延和广度的混淆。第二章分析了人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此所谓观念,不是人的态度,而是人带着感觉器官面对这个世界时所形成的“概念”——在柏格森看来,人是在实体世界中,实体不是脑子的复杂构思所能精确捕捉和还原的,实体是变化的多姿的让人沉醉的,如不息的川流流过我们的意识。概念则是人为了达到某种实践目的而创造出的,相比于丰富的实体,它是如此干瘪。出于此种哲学观点,柏格森倡导诗一般的存在感、瑜伽一般的心灵状态,“不要问我,静观万象,体会一切”;但作为哲学家,他不得不花大量功夫来分析毫无生气的概念。人们是如何形成空间观念的?他从计数开始谈起。人们为什么得以计数?当人在数一只羊,两只羊的时候,脑海是把羊放在了不同的空间位置——一定不是放在时间先后,因为如果你想象第二只羊的存在在第一只羊的存在之后,那么实际在重复想象一只羊,而不是叠加若干只羊——几十只羊组合成了一个空间,人在计数的同时也形成了空间概念。接着就要问,那么人是怎样对教堂钟声进行计数的?每一声消失后才有下一声,我们是如何把握这些瞬间消失的存在物?仔细内省,确实会发现,我们的记忆把一声声钟声刻在了脑海中,把它们并排起来,像是它们同时发生且处于同一空间(这是一个矛盾,不同时间的存在物在我们的意识中变成同时存在)。也就是说,我们是借用了空间的概念来想象时间。难道不是吗?在对时间的记忆中,最早逝去的是最遥不可及,仿佛是远远的一座山,蒙着雾我们看不清楚——这恰恰是直观的空间感。柏格森说:“物质的东西,可以在空间中数出来;意识领域内的东西,除非借助于空间这个媒介,否则不能被数出来。”那么空间是什么?(空间可以脱离其中存在物而独立存在吗?)柏格森认为,人的空间概念的形成来自人的心灵(意识)为了区分不同事物而做出的努力——如果不能把同时存在的事物摆在不同的位置,那么怎么想象它们的不同?人构建了具有纯一性的媒介:空间。这一点可以反证:鸟类和昆虫对空间的“意识”(本能的认知)是不同于人的,比如用磁流、超声波等定位,都没有构建出广度纯一性的空间概念。(纯一性是对应多样性而言的,世界万物是多样性的,而万物所处的空间则是纯一性的,纯一是指除了它本身定义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性质)接下来就进入主题了,时间和空间的区别!它们都被想象成无止境的、纯一性的介质,于是仿佛纯一性媒介具有两种形式。可是,如果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而只有其中一种是最初最本质的呢?柏格森提出此疑问后立即给了自己的观点:“时间不是别的,就是空间在思维意识领域作祟的鬼影……时间是纯绵延的,若非借助了空间的概念,则不能得到纯一性。”——柏格森举了一个线条上的一个点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一个有自我意识的点在一条线段上移动,它如何构建关于自己连续移动的图景呢?如果它能跳到线段之外,在三维空间中来观察自己,那么它会发现它的陆续移动构成一条直线,于是它能把陆续发生的事串成一条直线,也就是把纯绵延的时间想象成一条直线。实质上,它先有了空间概念,借此产生了时间概念。如果它不能跳出直线呢?那么它就没有空间概念,那么“纯绵延只是陆续出现,只具有多样性”。反过来说,如果你把时间看作是纯一性的,那么一定是借助了空间概念。从这里,柏格森的批判真正开始了,第一段对于性质和数量的混淆的批判也派上用场了,他告诉我们,具有纯一性的时间是被空间化了的时间,是可被测量的科学时间,它使我们的意识被分割开来,片段化。他劝告我们要抛开被纯一性时间观念浸染的表层心理,像睡梦中的自己那样发挥本能去感受生命的时间,“我们的梦不再测量(时间的)绵延,而只去感觉绵延;不再当绵延为数量,而还其质量(性质)的本相。”我们的本能既能感受朦胧美好的生命时间,也能精确地计算钟声敲了几下,但对敲打的计算不是精确的计数,而是对整体的性质的感知。柏格森强调计数和感知的区别,苦心在于强调一种“存在体验”——感觉到生命中陆续出现的事物是相互渗透、融合、联系的,不是被分割的、切成片段的。从这个论点出发,讨论进入意识领域。柏格森关心的是如何驳倒意识的决定论。决定论有两种,一种是物理决定论,认为人的意识(大脑)状态完全被生化规律所决定;另一种是由此延伸出的心理决定论,认为人的感觉是相应身体反应的结果。柏格森的反问是,如何确定大脑的每一个状态都对应确定的意识状态?如果要对这一答案说否,关键在于定义什么是意识。在柏格森的哲学中,意识不纯粹是神经活动,意识是人的精神和灵魂,有着别样的丰富。意识是一种综合的状态,想象你清晨睁开眼睛,感到阳光在窗帘上跳跃,小鸟在欢快鸣叫,你没有做任何动作,看上去和任何别的起床的人没有区别,但是你的意识是独特而活跃的,你突然感到一阵奋发快乐,又莫名地忧伤,你在把整个灵魂融入这种视觉、这种情绪,迎接这个世界;这些感受没有打搅你的身体,如同小石子落入大河,只泛起一波涟漪,不扰其平静。从这样的例子可见,你的意识是一种绵延的体验。意识的各个部分相互渗透、融合,如同时间绵延。也如同时间一样,它不能被分割开来,切成片段。那些决定论者的错误就在于此。他们用语言去描述某种感觉、情绪,然后测量它们的强度;他们以为把这些强度大小不一的感觉情绪综合起来就形成意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误解?因为语言。我们有一种倾向,想要把外界事物分门别类,定义清楚,给予特定的词语去描述;我们还有一种冲动,想要用公共的语言对公共生活进行谈论”,这些定义、语言把外界事物凝固化了,使它们成为人意识领域的公共财产;它们被贴上标签,轮廓清晰,再也不变动了;然而个体的感觉却在永恒变化之中,那些细微的、综合的状态是无法用公共语言来表达的。如果人不把社会生活、表层心理驱散开去,那就很难发现深层的自我、内心世界。决定论者的错误就在于用凝固的、表层的、社会化的感觉来描述、测量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把意识当作纯一性介质中的、可被测量的东西。柏格森认为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人把空间和时间混淆了,把可被分割的和绵延的混淆了,“把并列放置的和相互融合的混淆了”。意识是和时间一样的。同一种意识状态不可能被经历第二次——同一种情感如果出现第二次就变成一种新的情感;意识状态不可能被第二个人感知——如果能完全地被感知,那么如何区分这两个人呢?仅仅说他们有不同的躯体吗?反过来,有不同躯体的人可能有完全一样的意识状态吗?推翻决定论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否定因果律。柏格森认为,意识绵延性质使得过程中先发生的和后发生的融合在一起,失去了因果关系。物理数学中的因果关系必定要抛开绵延性,即抛开事物的持续变化。(对于因果律,我没有认真读,不能弄明白其中的证明过程,而且对此的研究很多很广,柏格森的解释只是一家之言)在否定了决定论和因果律之后,柏格森就可以大胆地说:自由是有的,自由意志是有的。不过,如果没有了决定论和因果律,难道自由等于知道一切预先条件而不能预测结果吗?柏格森说,不是的,我们根本无法把自己放在预知一切条件的位置。“自由是确实有的,但它是不可被界说的,原因恰恰在于我们是自由的。我们能分析一种东西,却不能分析一个绵延的过程,我们能界定广度,但不能界定绵延,我们能测量空间一样具有广度的事物,但不能测量时间一样绵延的事物”。
  •     绵延和空间是不同的,这一点分得很清楚,也很明显。但问题在于不应该突出真实的绵延而贬低空间。柏格森似乎没有这样说,他也说自然科学需要空间,但他的叙述的语气就表明了贬低空间的倾向。事实上,绵延是人类真实的自我,但空间也是,只不过是另一种,并且是非常重要的,柏格森低估了空间的重要性。柏格森所说的空间与我们平常所说的空间是不同的,尽管相似,并且可能有进化上的来源与来源于的关系,正如他所说的在不可入性方面它们有着极重要的同一。但毕竟还是很不同的,现实的空间是三维的,但柏格森所说的空间是更广义的空间,我们最好称之为逻辑空间。它的结构应当是这样的:以概念(单元)为构成基础,加之以我们所能思考的各种联系(逻辑学的架构方法),并遵循逻辑学的种种定律,比如排中律。我们的一切思维都在这个空间中发生。它正如康德所思考的知性(如果我没有弄错这个词的意思的话),而不是感性的空间。这样我们就能看到这个空间的重要性:它是人类思考的模式,一切思维(应当不是感觉)都在其中发生。如柏格森认同的,数学当然是它的一个产物——并且严格的讲,正如人们曾将做过的那样,数学可以被从纯粹逻辑中导出。(如果我没弄错,罗素和怀特海写过一本书《数学原理》来做这件事。)柏格森当然看到了我们在不断的进入空间——因为我们总是在频繁的思考,但他似乎觉得这是不好的。这有什么不好呢?这种行为,既由于辅助判断而有它进化上的实用性,又由于它自身的纯粹而优美被人们所崇敬。柏格森以一种讽刺的(至少是批驳的)态度说机械论者认为规律最重要而不以事实为本。我们确实看到,这样可能是错误的,但我们不能否认规律是优美的。怀疑总是有效的,我们不能判断什么东西绝对正确或有效,即使是绵延,我们讨论绵延时不也是根据经验吗。谁能确定无疑地说我们所感受到的绵延不是一种欺骗?我们能切实感受到只是当下,柏格森本人在谈论绵延时根据的难道不也是经验和记忆?那他怎么能就那么确定无疑的说绵延总是存在的,绵延是实在的而不是虚妄的——他凭什么这么说呢。并没有什么完全确定的东西。那我们就应该选择最优美,看起来最真实——也就是最符合直觉的那个。然而柏格森却不信赖我们的空间模板对绵延的反映(一种同构吧)及其总结出的规律。我想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态度。我们应该信赖我们在空间中进行的思维。这也是我们相信科学,相信能量守恒律,甚至相信物理的机械论的原因。(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想法,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并且有些东西我只是根据记忆,甚至是不确定的记忆写的。希望大家宽容与指正。)

精彩短评 (总计66条)

  •     很不错的书·
  •     读得懂的部分不赞同,读不懂的部分还是读不懂。
  •     狗屁不通
  •     回过头来看乔伊斯,普鲁斯特和别雷,就会发现所谓的时间流也是一种以空间构造时间的手段;ps:柏格森无意间否定了人工智能的可能,因为它是纯粹的因果论,纯一性的空间体。
  •     也许我们对于旁人受到灾祸的同情确实含有这个思想:我们害怕有些未来灾祸会落到我们自己头上。但是这只是低级的怜悯。真正的怜悯,其内容不大是害怕受苦,而更是愿意受苦。受苦的愿望是微弱的,我们几乎不希望它变为事实;却是我们逆着自己的意志而仍然怀着这个愿望,好像大自然做了一件大大不公平的事情,而我们必得避免同谋的嫌疑。所以怜悯的要素在于我们要求自卑和企望痛苦。这种对于痛苦的企望却也有它的动人之处,因为它提高了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并使我们对于我们暂时所未加以考虑的种种在肉体上的好处,觉得自己不屑加以计较。这样说来,怜悯在强度上的增长是一种在性质上的进展,从厌恶进入恐惧,从恐惧进入同情,从同情再进入谦卑。
  •     绵延这个概念和关于强度的分析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这本是柏格森的早期著作了。后来,他就获得了诺奖。不拿诺贝尔文学奖的科学院院士不是好哲学家。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是深深地影响了普鲁斯特,从而对意识流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
  •     流动的意识。
  •     神作
  •     自由就是时间的绵延(不准确)。因此自由是无法被估量、定义的。已经过去的时间可以被空间规约,但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时间却不能够置于空间之中,而自由是一种当下的状态,因此自由是种绵延,而非广度,不能被定义。任何对自由下定义的方式都是背离了自由本身的。
  •     这个译本是100年前的。也许受制于当时物理学、心理学的发展,还有翻译方法的差别,柏格森的论述让我感到有说不出的笨拙,逮着康德和能量守恒不放。经过相对论洗礼后,今天人们肯定会用另外的论据讨论自由意志——虽然到现在也没讨论清楚
  •     翻译也太烂了吧。。。。
  •     好出版社的书总是令人放心.时间是形而上学的首要问题。好书
  •     绵延(durée)……
  •     写的人很愉快,翻译的也好
  •     尼玛,为了读懂德勒兹的《时间-影像》《动作-影像》愣是花一天看完了这书,然后翻了翻Stanford Philosophy Encyclopedia发现,还是在线百科讲的好。。。显然单纯从过程哲学而言,《creative mind》一书更好。
  •     虽然没买到学校商务六八折的书,但能买到当当七五的折扣也很让我满足了~不错。
  •     自由是一种事实,这个事实却无法用语言描述,语言总是公共的、共性的,它总要遵循某种位置或空间的排列方式,符合某种抽象的原则和共同的标准,而感情却是私人的、绵延的、混杂的,它在时间里递进、强度增加、色调改变,永远无法停止的进程而无法用陈述结果式的语言来描述和限定。这就是文学的矛盾和言说的无力之处,我们所说出的,永远只是感情的阴影,对一个死去之物和终了之事的纪悼。
  •     看看
  •     “人类的种种印象,其固定的,共同的,因而不属于任何私人的因素被储藏在简单而现成的字眼里。创造字眼本来是为了证明感觉没有固定性,但被创造之后,这些字眼却把自己的固定性强制加在感觉之上”
  •     关于空间和时间的部分看的很开心,但自由意志和因果问题是没大懂。。
  •     对照法语看,先生还是翻译得太文了一点,所以有些比较带倾向性的名词,反而失准。
  •     要沉淀下来才能继续的书
  •     《时间与自由意志》这本书内容很深刻,但又不落俗套,阐述了一种新的思潮,值得细细品味!
  •     “如果有人问大自然,问它为什么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又如果它愿意听并愿意回答,则它一定会说:‘不要问我;静观万象,体会一切,正如我现在不愿开口并一向不惯于开口一样。’”
  •     柏格森你为什么这么屌!
  •     这本书积压地太久,也不能说读过,只是草草翻了一遍。反对理性强调直觉,心灵哲学的部分已经过时。时空绵延部分太过高深完全看不懂。基本上一无所获。
  •     认为过时的人大概是被批判的不够的。柏格森等于从理性出发,告诉我们,用一切理性的方法,结果借助数学,没有发现任何进步;继续借助理性,竟然-最终-只好,变为曾经西方人最鄙视的东方哲学。总结:理性认为必须非此即彼,那些不非此即彼的就是邪说!但,当理性走出一步,再走出一步,直到走了很多步的时候发现停不下来了,深知第一步就不对,可是仍然越来越混乱。理性批评的目标越来越明晰,理性自己则越来越混乱。2000多年来理性的唯一进步是,能看见ヘ容忍自己的错误了,否则毕达哥拉斯仍会成立科学邪教。
  •     也确实过时了。
  •     纸质好,个人觉得该书的内容也好,不过自己目前也许不能深得其精髓,翻译得也不错,是比较权威的
  •     为了普鲁斯特与福克纳。难以言表,从“绵延”这个词中的确能自然地生发出意识流的概念,伯格森仿佛凌驾于时间之上而观察着时间,抽离于意识之外而体会着意思。深入浅出,连毫无哲学知识的我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但没看懂柏格森关于自由的表述。他所理解的自由,其实就是混沌吗?
  •     充满灵气和洞见,但说不清对不对
  •     我就不该高估自己的理科水平……
  •     因为怠惰或恐惧而放弃对自我的掌控,对偶尔的、深处的反抗无动于衷。人类放弃了自由意志。
  •     前面一半在公交车上,后面一半在五院十楼。
  •     很深的书,需要慢慢读
  •     时间与自由
  •     “内时间”“绵延”“生命之河”,太启发人了
  •     天才之作,但稍显啰嗦
  •     略啰嗦。书四星,翻译减一星。
  •     精细的分析了感觉经验的现实世界中若干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外在形式,最重要的是时间和空间。这对概念的辨析自古希腊以来下至康德始终存在。柏格森在第三部分指出了康德时空观念的问题。并用一本书论述了内在时间的绵延性,从对强度的质量性把握而非数量化的空间性占据,区分空间的广度和因果逻辑律对于意识的把握缺陷。对于时间的观念是否能够用于解读电影呢?
  •     当我们所处理的是一种情感时,它除了自身被人们感觉以外就没有任何确定的结果。为了好充分估计这种结果起见,我们必须得经历这情感自身的一切阶段,必须得经过同样的绵延。即使这情感最后引起一种确定的动作,而这动作可比作行星在空间中的一个确定位置,我们对于这动作的知识也很难使我们把这情感对于整个一生的影响估计清楚;而这种影响正是我们所要知道的东西。// 我们只在很少的时候才是自由的…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之外,几乎看不到我们自己的任何东西,只看到自己的鬼影,被纯绵延投入空间之无声无嗅的一种阴影。所以我们的生活不在时间内展开,而是在空间展开;我们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外界而生活;我们不在思想而在讲话;我们不在动作而在被外界“所动作”。要自由地工作即是要恢复对于自己的掌握并回到纯粹的绵延。
  •     多一点时间,多一点时间,再多一点自由的时间,可是再多的时间跟自由意志有什么关系吗?没关系,这本来就是两个命题!
  •     读得太痛快了!我现在已有充分信心摆脱唯物论的鬼影,谢谢Lin让我接触到这本书。
  •     不过有点深奥
  •     这是一部曾获得过诺贝尔的著作,这部书需要我们慢慢来读,细心体会意志的微妙倾向
  •     “读过”。这书就是本文学书啊,细致入微,不过也有些重复。罗素也是有点黑,他先说柏格森是他那个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影响了詹姆士云云,后面又说,柏格森是个二元论者,而且他还混淆了最基本的概念,此外,柏格森从来不证明他的论点,而是运用他优美的文笔以及使用大量的比喻。
  •     我一直在找这本书。
  •     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许是自己很多知识(名词)的缺失,阅读起来异常痛苦,只懂了其中很少的部分,应该是我不自量力吧,N年后还得再翻出来看。
  •     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在接近真理的路上 很大程度上几乎决定了现代甚至是后现代 无论心理学还是现代派 但是他是不会普世所有人的 就跟黑格尔一样 因为它直接到达的高度 甚至凌驾其任何之上 但无法解决最最切实际的人类的现实问题 所以也不会被绝大多数所接受
  •     发现,这本书真的不能随时随地在任何场合就走入内容思维
  •     重点叙述柏格森思想里的"直觉"和"绵延"概念。私以为亮点有三:其一,投影概念的应用(柏格森本人不知是否刻意不提,亦或是不自觉为之)。即人类的认知总是通过投影,在新产生的空间中进行离散的学习(柏格森将数学分析亦视为一种分割而非连续),由于投影的存在,人们误以为新制造的空间就是本质,因此才产生认知偏差。其二,纯一时间的空间化。柏格森严格区分位置与运动,连绵与时间,结果与过程。科学计算中的时间亦是一种空间投影,而非本质。运用此理,解答了人龟赛跑悖论。其三,也是本书核心,即对决定论的反驳,及对非决定论的修补。认为前件是否决定后件的命题本身无意义,决定论所谓预见性,其实是基于概率对过去的回顾,而非面向未来。另,私以为量子力学不是驳斥而是加强了绵延理论,柏格森仅仅是低估了人的空间投影能力。
  •     意识流理论
  •     一直想买的经典著作
  •     时间与自由意志,写论文用的资料,很有意思。
  •     王恒讲的柏格森太让人感动了
  •     : B083/4944-2
  •     天书
  •     看完后对《创造进化论》有期待。
  •     翻译真的太重要了
  •     微积分只是象征。
  •     买过来还不错,送货也是蛮快的
  •     书籍装订封面很好,看起来比较方便。
  •     开始看的云里雾里,看完第一章大概了解了。分时间与自由意志两个部分讨论。时间是广度与绵延,自由意志是决定论与自由意志。强调意识内是绵延的(陆续发生),外界是脱离时间的(同时发生)。也就是时间对应绵延,空间对应同时发生。但很多人把时间和空间混淆,用空间来表示时间。人只有在时间内是自由的。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摘录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我们只在很少的时候才是自由的,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之外。我们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而生活,而是为了外界而生活。”
  •     强迫“自我”纳入逻辑,等于取消“自我”。
  •     颠覆三观。
  •     不知是什么原因,本书比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晦涩许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