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

出版社:朱玲、 魏众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3-03出版)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09623084
页数:32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基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改进收入分配制度: (1)正确理解我国的收入分配指导方针,深入探讨按劳分配原则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关系问题。对劳动以外的要素参与分配,既要承认,也要抑制。 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而我国政府进一步提出的“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发展创新。 在按劳分配这一主体性原则中,当前需要注意的是简单劳动和以管理、技术为代表的复杂劳动之间的分配关系。受到全球化、产业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管理、技术因素分配份额在劳动份额中的比重上升,而普通劳动所占份额下降。这是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掌握了话语权的精英阶层过分夸大了管理和技术的贡献,因而压低了简单劳动的贡献。在这方面,补偿性工资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这一理论,在有害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应获得相应的补偿,将有助于提高简单劳动的份额。可惜的是,在我们对农民工的相关研究中却并没有发现补偿性工资的存在。因此,如何对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是当前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一个重点。 “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指导方针,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原则进行了发展,并有助于理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分配关系。这无疑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随着对其他要素参与分配的承认,存在对这些要素参与分配的一些不正当认识,即扩大这些要素在分配中的份额。笔者认为这与我们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首要原则发生了冲突。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这些要素如何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应占有什么样的比例等较为细致的问题认识不足,从而对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以及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需要正确认识当前的收入分配指导方针,对于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既要承认其合法性,又要适当抑制其在分配中的比例,即仍应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作为我国收入分配的首要原则,并强调其重要地位。 (2)应在政府考核指标体系中明确提出劳动者报酬增长率要快于人均GDP增长率。宏观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偏低的问题是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的主要矛盾,NN最为直接的一个考虑就是在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居民收入超GDP增长这样一个目标。因为从宏观格局变动情况来看,只有居民收入增长超过GDP增长率,劳动者报酬比重才会渐次提高。而如果居民收入增长率始终低于GDP增长率,则无法想象劳动者报酬占比会上升。 (3)政府部门应适度调减生产环节税收,为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做出表率。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税收超GDP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殊不知这正是劳动者报酬占比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初次分配中政府部门的主要收入,生产税超GDP增长造成了其占GDP比重的较快提高,并同时挤占了劳动者报酬比重。应当承认,我国名义税负相对较重,而由于监管不力造成实际税负远不似名义税负那样高。但该情况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由于税收监管的加强造成了税收超GDP增长局面,实际税负水平逐步提高。但从改变国民核算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下降趋势的角度出发,我们应在加强税收监管的同时,降低生产环节税的名义税率。

书籍目录

导言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二、研究路径 三、主要发现 四、政策性结论 第一篇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再认识 一、引论 二、平等的基本公民权利与效率 三、机会均等与效率 四、分配公平与效率 五、“基本福利权利”与效率 六、结束语 第二章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学基础 一、如何看待市场中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现象 二、市场社会要消除的是什么类型的不平等 三、再分配的社会偏好与社会选择 四、结束语 第三章“发展”的度量 一、以自由看待发展的理念及其量化表达 二、制度化偏好与指标选择 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的监测与评估 四、结论 第二篇收入差距分析 第四章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与金融危机应对 一、收入不均等的趋势 二、收入差距解析 三、对分析结果的讨论及政策性结论 第五章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 一、引言 二、主观幸福感研究的简要回顾 三、数据、方法与变量描述 四、农村居民幸福人群比例高于城镇:logit模型 五、农村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城镇:排序logit分析 六、总结 第六章中国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及对策分析 一、收入分配状况分析 二、收入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政策建议 第三篇城乡居民的就业与收入 第七章初次就业搜寻时间及其失业、收入效应 一、数据与描述 二、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影响因素 三、初次就业搜寻时间与失业效应 四、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收入效应 第八章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差异变动的原因 一、引言 二、制度背景与相关文献 三、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指数分解 四、数据介绍、描述性统计量以及工资收入结构 五、工资收入方程的估计结果 六、对分解结果的讨论 七、主要结论 第九章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 一、引言 二、数据与方法 三、估计结果与讨论 四、结束语 第十章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的收入差异 一、引言 二、样本的初步描述 三、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的收入差异分析 四、结论 第十一章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分析 一、导论 二、中国农村的收入分配体制变迁 三、文献综述 四、数据的介绍和处理 五、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构成变化情况 六、2004年和2006年中国农村收入差距情况及影响因素 七、总结 第十二章农村贫困的动态变化 一、引言 二、数据与描述 三、贫困状态与住户特征 四、计量分析 五、总结 第四篇脆弱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 第十三章决定社会融合的经济因素 ——阿坝农牧区调查报告 一、被排斥在就业市场之外的群体 二、社会经济不平等与基础教育不平等 三、经验和信息带来机遇 四、政策讨论与总结 第十四章乡城流动工人性别职业隔离问题研究 一、引言 二、背景与已有研究 三、方法的讨论与模型设定 四、数据描述与变量定义 五、估计结果及解释 六、结论及政策含义 第十五章农村迁移工人的劳动时间和职业健康 一、新中国有关工人劳动时间的立法和实践 二、迁移工人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和健康状况 三、迁移工人选择超时劳动的原因 四、超时劳动现象背后的政府和企业因素 五、政策性结论 第五篇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 第十六章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 一、导言 二、社保体系的板块分割及与之相关的不公平 三、改善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四、强化社保项目的可持续性 五、政策性结论 第十七章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引言 二、已有的研究综述 三、思路及数据说明 四、计算的主要结果与发现 五、总结 第十八章新农村建设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一、引言 二、新农村建设收入再分配政策 三、数据说明及描述 四、方法 五、结果及解释 六、结论 第十九章农村迁移工人的养老保障 一、导言 二、迁移劳动者养老保险项目与城市化政策 三、企业的工资附加成本与就业创造 四、缴费安排对迁移工人可支配收入的影响 五、非正规就业者的养老保障问题 六、结论 后记

编辑推荐

《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可在思想探索、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方面为广大学者提供重要参考,并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改进发展目标的设定和发展战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还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社会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材料。

作者简介

《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由朱玲和魏众主编,《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的切入点是推导回应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需求的社会公平理论。据此进一步分析抽样调查数据,阐明导致收入高度不均等的制度性和政策性原因,并将研究聚焦于受到制度性歧视的农民和农村迁移工人(农民工)的生计和实际享有的基本权利,以探究消除社会排斥和增强社会公平的可行政策。


 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公平政策的选择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尤其是理论部分,到底如何实现社会和谐?书中有答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