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原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新原人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5
ISBN:9787108026828
作者:冯友兰
页数:220页

人生升级指南——浮光掠影说贞元四

前两本显得更闲散,新原人又回归了较系统的哲学体系,冯友兰先生自己说这本是紧跟新理学的。全书的核心,在于提出了人生的四重境界说,即自然,功利,道德,天地。而这四重境界之区分标准,则在于全文开头所讨论的“觉解程度”

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

想象一个从青藏高原处发源的一颗沙石,顺着江流而下,期间流过广阔的平原,最终从长江入海口流入大海。这颗沙石若有知觉,必能感悟到它这一路的行程是整个江河运动的一部分,是自同于其江水流行的。同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人,有些也有类似的知觉。他们觉解自己是世间万物流动变化的一部分,这万事万物的流动变化,称为大化流行或大用流行,其流动变化的总过程,称为道体。自觉解其为之一部分,即是自同于道体,有这种觉解的人,即是有天地境界的人。然而,有天地境界的人不限于此,有天地境界的人的最高境界,是自同于大同。大同者,世间万事万物的理的总和也。所谓理,即是各种实际事物的标准和极致。这一理是一直存在不随实际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故大同者,上包万古,下揽方来,可以看做历史的整个河道,而且这一历史的河道,又不仅限于过去,还包括将来的部分。在这一无始无终的长河中,古往今来乃至未来所有的先贤大圣、英雄豪杰、仁人志士都蕴含其中,而我们不过是当下这个片段中的一环。有了这个观念,我们便知自己在整个宇宙当中的位置,我们的行为对于贯穿古今未来的整个时代的意义。此可谓“知天命”,我们因此就可以做些“尽性事天”的事了。这是以冯友兰的《新原人》为代表的新儒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多少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然而现在,这一学理在中国人中已几近不存了。在这个“活在当下”成为最响亮的口号的时代,人们已不是放眼世间万物在整个历史与时代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是将时间的长河切片化,只去注意当前这个切面上的东西,岌岌于眼前的利益,贪图一时的享乐。所谓“眼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被视为真理而大肆流行。这种认识,《新原人》中讲得很清楚,叫做功利境界。功利境界未尝不能使人努力奋斗取得成就,然而当整个社会都趋于这种功利意识的时候,这个社会必然是浮躁的。所以当下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由很多急功近利的个体组成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的真实样子。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讲了这么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而看一个人的修为除了看他的言行外再注意他对待自己的“七情六欲”的方式就可以了。我窃以为然。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和同学谈论《金瓶梅》的问题,他说《金瓶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或许是这样,但我仍然不认为那是本好书,因为它未必给人以好的引导。很多问题都是这样,现在当我们说中国的名著的时候,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四大名著。四大名著固然不错,但它们不过是通俗小说罢了,在过去,不过是“酒足饭饱之后聊以醒卷”的。而我们真正的经典,却不那么受欢迎。说到这我想起大二上日语外教课的一个情景。那时给我们上外教课的是个日本老头,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然而,第一堂课上,他笑容可掬地所说的话在我听来却带有嘲讽,很不是滋味。他说:“在日本,我们都学习朱子学,读四书。然而在现在的中国,大家都不读这些了吧。”我们的儒学,在日本、韩国大行其道,而在国内却少有问津,这不能不让人深思。要知道,在程朱理学,也就是新儒学最发达的宋朝。轻易踏遍欧亚大陆的元军用了近半个世纪才攻下宋朝,所到之处无不是全民抵抗,战至最后一人,而且在最后的崖山战役中,十几万人随着皇帝跳海身亡,以身殉国,其民族气节至此。而在市井小说最为发达的明朝,清军的少量人马入关时几乎没遭遇什么抵抗,连他们自己也不敢相信的轻取中华,其民族精神之泯灭可见一斑。也难怪有外国学者称“崖山之后无中华”。清朝大量收缴风俗小说,编纂《四库全书》,也是有感于这种杂书泛滥、道之不存的影响吧。新文化运动为了普及白话文把中国的通俗小说抬高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然而我想说的是,儒家的安身立命、内圣外王之学才是我们文化中真正的精华。当代中国断不可只去拾西方人的牙慧而把自己的传家宝都丢给日韩国了。这是我读完冯友兰的《新原人》后所有的感想。

反思之乐

一日,朋友说最近对一事比较纳闷:一旧日同窗,为了拉点小生意好“供养”大房子,闹得周边一圈鸡飞狗跳。她想不通从前那么蕙质兰心的一个人,缘何至此?我说我也纳闷好久啦,瞧瞧祖父母辈活得那叫一个从容,父母辈那叫一个坦荡荡,我辈怎么就一副仓皇狼狈相?只会大呼,这世上再没有一个不抱怨的人啦!近日读了冯友兰的《新原人》,不禁豁然开朗!倒不是老先生把我说明白了,而是借他的见解,我自己似有所悟。这本书简而言之提出了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先生以为自然、功利境界不必用心即可有,但若要到达更高境界,就惟有靠自我了悟一途。对万事万物加深觉解,如此人生才可别具意义,也就天高海阔任逍遥了。依我的浅见,祖父母辈是在天地境界里。打个比方,他们是虽穷至日日吃冬瓜,却照唤“大块大块,吃痛快咯”,一如眼前放着大碗酒、大块肉,浑然忘我,有自得意。父母辈是在道德境界里,虽穷至偶尔吃冬瓜,但邻人更有冬瓜都吃不上的,分其一点。为人所当为,无所计较。小孩子呢,只要冬瓜在桌,管它,只管吃之,是在自然境界里。此三者,各有所乐,自得其乐。独独我辈,不容桌上有冬瓜,非惦记着人家碗里的肉不可,是居于功利境界。得之也忧,失之也忧,患得患失,总没有消停的时候。即使有乐,恐怕也不过皮笑肉不笑而已。但话又说回来,老一辈有这样的境界似也不是有意修养来的,更不是“人老精,鬼老灵”之故。若论各样条件之先进、学识之易得,我辈自优于前辈,但境界为何偏偏反不如了?思来想去,惟有冯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的一段话解得通,“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如是,环境不同,个人的哲学也不尽相同,境界自然不同。祖父母辈多居于乡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直接感应到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个人。我常听祖母说,有一条虫就有一张叶,这正是天地之见。劳作之后坐在田埂上吹风,也是祖母之大乐,竟至忘近身之忧。此境界与曾点之“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出一辙,已臻化境。父母辈就没什么泥土味了,但大家庭还在,旧俗节庆未改。圈子小,生活安然,邻里相亲。人人都看着你怎么行事,所以最讲安分守己、光明磊落,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也不惊”。小心恭敬的样子,惟恐声音大了吵了隔壁。因而父母最自豪的事情莫过于:你到处打听打听,我的名声如何!克尽己任,过得了自己,过得了别人而已。到了我辈,石屎森林住着,彩虹、萤火虫甚至于蚱蜢都难得一见,要顿悟到天地那上头去,真有点奇哉怪也。单门独户,又多为一枝独出,朋友可以虚拟谓之网友,恋爱可以虚拟谓之网恋。说是地球成一村,可举头三尺,掘地三尺,似无处不在的只有一个“我”。吃亏的事别找我,不占便宜就算很有道德了,如此想来岂非合情合理?要真正放下自己,以求人生的进境,谈何容易?至于现在,虽有乡间而不似乡间,虽有小城而不似小城,大拆大建,老老少少统统掉落到功利境界里,又另当别论。冯先生之强调个人了悟以得天地之至乐,固然不错,但他似乎忽略了特定的环境所起的正面或负面的作用。鱼儿对水有觉解,说得上是日子有功,自然而然。但要蚯蚓也产生近似的觉解,只怕有点妙想天开。并且,蚯蚓也不会以鱼之乐为乐,因为它根本见不到这种乐。我辈的可笑是注定的了,只是有人连这种可笑的觉解也没有。掩卷沉思,更高的乐未有,但也有一种乐。一如该书出版社之名,生活、读书、新知,反思自己有所新知,亦不失为一快事。

竟然看完了

在图书馆偶然翻到的这本书,当时看了第一句就被吸引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迫不及待地看下去,把书借出,之后差不多一天十页的看,中间有间隔。写的太好了,虽然看到一些地方有不同意的,有些地方也过于繁琐,但这是一本好书,开阔了我的眼界。

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

  值得一读再读。  是开拓眼界的一本好书。  ——尽管冯友兰做的基本上是梳理性的工作。    现在已经把书买了下来,准备再看一次。  感觉有些地方讲得还不够透彻,不到位。剩下的,得靠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了……

质疑人生时就读读书吧!

每当心情不好时,我就会质疑人生的意义。每当质疑人生的意义时,我就会读一本书。那一天很晚很晚的时候,心情糟透了,止不住的怒气往外冒,像一只炸了毛的猫。我又在想,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于是,我的悲观主义情节又开始占据我的脑瓜。在黑暗中,我抱着ipad,在百度网盘里搜索《新原人》。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想起了冯友兰这本哲学书。曾经在大三、四最迷茫纠结的时候,我认真地拿起来看过,却只看了前面一点点。在这大好的愤怒黑夜,与其浪费时间,不如给自己一个时机开窍吧!曾经读过的地方,又一次加深了印象。我们说一件事有意义,也许是说它具有什么性质,也许它可能达到的目的、它可能引起的后果,也许是它与别的事物的关系。一件事的性质是它本身就有的,它可能达到的目的、引起的后果,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些可能也是原有。但一件事的意义,则是对于它有了解的人而后有的,离开了对它有了解的人,事便只有性质等,却没有意义。所以,一件事的意义生于人对它的了解。人生亦然……但每个人的了解不同,深度、广度、宽度不同,所以人生对于他们有不同的意义。所以多读书,多去了解人生吧!突然想起了《小王子》,B612星球上他亲手摘的玫瑰和地球上千千万万只玫瑰都不一样,她对于小王子的意义非同一般,因为他了解她,他浇灌她,他为她捉毛毛虫,他听她的闹骚……但他却可能误解她,他只读了她的话,没了解到她话语背后娇嫩的心。所以,在人生中,也许我们也会误读,因为我们看不清,我们了解不透,我们看不全……前几天朋友写的读书笔记说到“名”,说到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怦然心动》里谈到过)。最近也突然明了一些事情,关于世界的样子。由于人本身感官的限制,我们只能看到二维世界,而大脑会帮我们构建三维世界,但它真正的样子我们不一定能知道……比如,你看这是一个“点“,他看是一条“线”,她看是一支“笔”,再“看”还能是由“长变短”。这一切都没错,都是它的一部分。分别是二维、三维和时间。也许还有,我就不知道了……那么我们再推一下,关于对事物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都只能看到从自己的眼光出发看到的样子。你想过么?你所见的,你笃定地说着你的观点,也许也仅仅只是这个事件的一部分,你看不到它的真相,因为你逃脱不了你自身的桎梏。所以所谓的对错好坏也许都是一时的,在时间的长河里,这些都会变化……多包容吧,多开放心态,多去接纳,多读书,多做好事吧!关于人生的意义,我还是不知道,因为我正在了解它的路上……


 新原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