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哲学的慰藉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4
ISBN:9787532733460
作者:德波顿 著
页数:284页

德波顿的蛋糕

德波顿这个英伦帅小伙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吸引一批粉丝一本接一本地看着、买着他的书,大有欲罢不能的意思。如果把书籍比点心,把写书比作烘培,德波顿确实是一个很高手的烘培师。略作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位烘培师傅的技艺十分全面,不论是在知识面上、艺术修养上、文字能力上、综合能力上、选题能力上、读者心理上,都有着五星级的实力。德波顿对知识的提炼和通俗化能力的确超强,在那本最典型的《哲学的慰藉》中,他把从苏格拉底到尼采的几位不怎么走运的大哲学家的观点和经历整理成了一本“心理学小册子”,分别施用于与世不合的人、缺少钱财的人、受挫折的人、有缺陷的人、伤心的人和苦难中的人。从知识含量来看,这本书的不少营养应该来自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德波顿实在是太了解现代人的心理了,尤其是一小撮爱读书、经常思考自己命运的小知识分子,当这些在生活中遭遇了各种挫折的人读到他的书时,真的很难不产生认同感,并且在字里行间寻找到自己精神的解药。除了对读者群的精准把握,德波顿还充分利用了读书人的八卦趣味,类似《万象》杂志那种调调的。例如这段:1831年,现年43岁,住在柏林,叔本华再次想到结婚。他嘱意于一名17岁的活泼美丽的姑娘弗罗拉·魏斯。在一次游船的聚会上,他向她献殷勤,对她微笑,递给她一串白葡萄。弗罗拉在日记中写道:“我并不想要这串葡萄,因为老叔本华接触过他,我感到恶心,就悄悄地在身后让它滑进水里了。”——在《西方哲学史》里,可别想看到这样的段子。另外,他也利用了他在《身份的焦虑》里提到的那个主要论点,即艺术也是焦虑的缓释剂之一。所以,在他的书中,那些充满趣味和艺术感的小图片,跟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名人小段子一起,组成了一种看起来颇为高雅的有趣,就好象一块点缀着樱桃的精致的奶酪蛋糕,让人禁不住想品尝一下。对于这块可口、漂亮,又有一些营养的蛋糕,再加上不时吃到美味樱桃的机会,谁又能拒绝呢?不过,德波顿的文章实在不适于作为学习写作的范文。抛开里面大段的引用不说,以写蒙田的一篇文来说,以“聪明人的智慧从何处来”为题,当你费力寻找答案的时候,却发现文章要表达的其实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找到有意思的思想”,为此,德波顿挖掘了蒙田作为普通人而不是名人的一些怪癖,例如对西瓜的喜爱和对萝卜的若即若离。这些,就象那些小小的蛋糕屑,算是德波顿这位蛋糕师傅的友情奉送吧。

《哲学的慰藉》

我们并不是生而知之的,也并非生来就被许诺会幸福。但是我们头脑中莫名其妙的存在着这样的信念:人生就应该是幸福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对待;我爱的人也应该爱我。但是世俗生活却不是这样,坦诚真实的交流是存在的,但是只存在于少数聪明又善良的人群中间,更多的人群里你越坦诚就越被动。人生也应该是幸福的,但是我们对于获得幸福要付出的努力没有准确地估计。总之,对于身处的世界,我们通常会有过于乐观的预想。对于现实世界的乐观预想,一方面抬高了我们的期望,一方面使人在遇到意外(考试不及格,失恋,失业)的时候格外难以接受。好像世界故意与我过不去是的,好像别人都过得很好,就我一个人这么惨。对于这样的状况,就需要哲学来慰藉。冯友兰在《庄子》序言中说,庄子并没有解决问题,他是用取消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往往不会教你如何使对方爱上你,而是会选择劝说你恋爱本来就是一种生物冲动,你的痛苦是生物的繁殖本能在起作用,而我们是人,是接近于神的人,要自觉鄙弃这种冲动。当你意识到这是种愚弄了,你就不会被爱情折磨了。这就是哲学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很装孙子。明明是追不上,非要论证这是神马这是繁殖本能。但是,这还是有用的。比如爱因斯坦证明了相对论,这没用,但是受他启发的科学家根据物质能量转换原理发明原子弹,这有用;比如,武学的最高经典就是无字天书,也就是说本来就没有什么武学经典,天理即是你心,这没用,但是受启发的高手可以提升自己的战斗力,这有用;比如,哲学证明了这只是繁殖本能的作用,这没用,但是你可以由此从更高的角度坦然面对个人的遭遇,从而获得相对平稳的情绪,这种情绪对你的恋爱作用莫大,这是有用的;以及哲学证明说,人人都会有嫉妒,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要紧的是把此等能量转换到完善自己的方向上来,这没用,但是你在恋爱中受挫,在激愤和就焦虑中不知所措的时候,你会意识到自己应该尽力成为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人,努力修炼有从容,淡定,周到的个性,这是有用的。所谓,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哲学,就是提供相对论的那个人,如何转化成有用的世俗智慧,要看我们自己。虽然序言中周国平说,哲学不仅仅是慰藉,还应该有更广阔的内涵。意思是说,哲学并不汲汲于追求有用(追求世俗的,此岸的成功,如金钱,情爱),更追求无用的(如智慧,美和善),因为追求有用,还是在满足人的动物性,追求无用,才是在满足人的神性,而人是神性和兽性兼有的存在,爱哲学的人,更应当关注自身的神性本能。但是正是一门学问的世俗用途,才使得它长存下来。并且,世俗智慧对于人生的重要,应当等同于甚至高于其它的智慧。衡量一切事物的价值是其是否有益于自己的生活“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正价值”。蒙田这样说。“写出一整书架的关于文字起源的书,的确是丰功伟绩。但是如果发现有此成就的人并不比没听说过哲学逻辑的人更快乐,就可能提出疑问了”。“亚里士多德的渊博对他们有什么好出?帮他们拜托疾病之苦?逻辑能安抚他们的通风么?”这也是作者,阿兰·德伯顿的旨趣所在,他说传统哲学就像令人生畏的龙虾,外面有一层硬壳,还有应该剔除的污垢,但是里面的肉却是丰富的。他写书,就是为了剥去硬壳和污垢,把龙虾肉展示给读者。并且说自己读书从不是为了乐趣,而是为了成为更有智慧的人。如果展开一点的话,人是目的,不是工具。如果哲学不能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人,那么抛弃它;如果身边的任何一件事物,无益于使我们成为更幸福,更智慧的人,那么抛弃它。应当像奥卡姆挥着剃须刀一样,把无用之物从我们生活中剥离。“如无需要,勿增实体”。这个准则是有益的。很多时候,人被当成了工具,而不是目的。比如,恋爱是为了结婚,人就是生育的工具;工作是为了成功,人就成了金钱的工具;赚钱是为了消费,人就成了刺激消费的工具。我们做着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这件事之外的目的。在一篇分享的日志里看到这样的话:“想想看,你去旅行,那你是为了旅行和生活本身呢,还是为了旅行回来能增加一点谈资、写一篇游记呢?答案是显然的。人生也是一样,如果你一心只等着功成名就家财万贯衣食无忧的那一天,就好像你旅游时只等着回去写游记和炫耀一样,旅行本身就失去了意义。生活就像这样的旅行,我们今天读的每一本书,写的每一个字,迈的每一个步,做的每一件事,就是这趟旅行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专注于它本身并享受这种过程,那整个生活就会变成急不可耐的煎熬”。而其实,对于恋爱的最好回报,就是恋爱本身;对于工作最好的回报,就是工作本身。如果你在恋爱时候想着分手,做爱时候想着结婚,那你就会在结婚之后想着别的事了。变成工具的人,总是在想着别的事,因为他的目的总在别处。总过着分裂的生活。之所以心总在别处,是因为生命意志的存在所致生命意志,其定义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生命意志使树木生长,促动狼群追求猎物,迫使人类积累更多物质,以及追求科技进步。一旦你完成生命意志的要求,会得到暂时的满足感,但是紧接着,你就会升起更大的欲望,催促你继续前进。“这一“生命意志”可以使已经毫无生趣的人在遇到海难或重病时为求生存而斗争,可以使事业心最强、头脑最冷静的人为咿呀学语的婴儿逗得心动,随后也会想要自已生一个。也正是这种“生命意志”使人在长途火车上为隔座的一位漂亮旅客昏了头。我们受生命意志驱使而去接近的人,都是能增加生育聪慧美丽的后代的机会的,而我们厌弃的是减少这一机会的人。生命意志发现了可以共同为人父母的理想伴侣,爱情只不过是这一发现的有意识的表现,如此而已。”生命意志并不在意个体的幸福,它更关注整体物种的进化,例如狮子攻击牛群,在生命意志看来,这是为了促进牛群的进化,为了躲开狮子,更健壮的野牛会存活下来,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然后更多的健壮的野牛被生出来。而那被狮子抓到的一只野牛,生命意志并不在意,也不关心它的幸福如何。我是说,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只被抓到的野牛。而就算没有被抓到,也只是在生命意志的支配下懵懵懂懂地存在而已。“看着那些可怜的蚂蚁忙个不停地辛勤劳动。。。。多数昆虫的一生只不过是不停地劳动,为将来要破卵而出的幼虫准备粮食和住处。当幼虫吃完了粮食,到了化蝶的阶段,他们进入了生命,又周而复始地重复同样的劳动。。。。。我们不禁要问,这一切都有什么结果?。。。。。除了饥饿和性欲得到满足之外,什么都没有,只是在无穷无尽的劳动的间隙中短暂的满足。在叔本华看来,世上所有的生命也都是同样的献身于同样无意义的生存”。蚂蚁积累食物,筑起巢穴,和人类工作赚钱,买房子,是一个道理。没有那个蚂蚁会说,我们做这些有什么意义??但是人类会问,然后选择继续下去还是有所改变。人和蚂蚁不同在于,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但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比如,你不能选择脱离世俗,不工作,不买房子;也不能不努力赚钱,买更多的物质来证明自己。如果你这样做,生命意志会惩罚你,想象你老婆说“你看人家谁谁买的车”的感觉。你会感觉到痛苦,这痛苦逼迫你去工作,劳碌,使你身处困难之中。对于困难的慰藉“一切人生都是艰难的,而其中有些得以实现完美,是对痛苦的态度使然。每一次痛苦都是一个本能的信号,说明有些事不对头,而其孕育的结果是好是坏全赖承受着的智慧和力量。焦虑可能导致惊慌失措,也可能导致对缺失的准确分析。不公平感可能引出谋杀,也可能引出开创性的经济理论。妒忌可能引起怨恨,也可能激发起与对手竞争的决心,从而创作出杰作。”阿兰·德伯顿,举了拉斐尔的例子,拉斐尔在看过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画作之后,意识到自己不是最好的画家,但是他没有沉溺在自卑之中,而是对自卑做出了明智的反应,离开自己的家乡去佛罗伦萨学习他们的作品。自卑,焦虑,妒忌。都是生命意志在个体身上的作用。但是尼采认为,爱与恨,感激与复仇,是不可分的。“一个人可以像原定一样处理自己的冲动,尽管极少人知道这一点,他可以把愤怒,怜悯,好奇,虚荣的幼苗培植得像棚架上魅力的果树一样果实累累”。阿兰·德伯顿说,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这让我想起王小波说过的,所有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写这样的读书笔记也有虚荣的心理,想要让别人都知道我读过什么书,想展示自己是有内涵的,甚至是有智慧的。这样的虚荣心也催促着我,但是我不觉得不好意思,一方面,如蒙田所说,凡是发生在人身上的就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一方面,我对虚荣心做出了恰当的反应,把它像种子一样,结出一篇日志来。这正是哲学对我的慰藉。

爱智慧者的灵丹

口衔银匙出生的Alain de Botton,显赫家世为他提供了优渥的教育背景,剑桥历史系出身,毕业后转攻哲学,先后就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哈佛大学,后弃学术研究而埋头码字,自1993年起,以每两年一本的高效不断推出新书,在欧洲迅速崭露头角,其间更是跨界触电搞起节目制作,开办公司、学校,是个公认的英伦才子。跟随Botton的这趟哲学之旅,果然轻松而且获益良多。他从跨越千年的哲学史卷中、在浩如繁星的思想家中,精心挑选六位大师,现身说法,为我们剖析人生痛苦的根源,启迪我们静心思考,以理性对待困顿挫折的人生,给我们些许哲学的慰藉。英国式的遣词用句简洁朴素,哲学要义的提炼通俗易懂,以平易近人的亲切面貌迅速突破读者的心理防线,破除哲学一贯以人的高深莫测、聱牙戟口的形象,拉近我们与高居哲学堂奥的丰碑式人物之间遥远神秘的距离。1. 苏格拉底之问——听从理性的律令Botton通过叙述评析苏格拉底失欢于众、获罪于邦、面对千夫所指绝不折腰,坚持信仰,从容赴死的经历告诉我们:要勇于挑战常识:阻止我们对现状怀疑的不仅是他人的敌意,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但事实是,凡公认为显而易见和“当然”的,很少真是如此。世界比看起来更有可变性,传统的成见往往不是从无懈可击的推理中得出来的,而是从几世纪的混沌头脑中涌现出来的。现存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要独立思考而不能曲意逢迎从众: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为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不通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如果能够被合乎理性地驳倒,能够被证伪,那么不论有多少人相信,不论相信它的人多伟大,这种论断也是错的,我们应该怀疑它。 多用诘难法和理性思辨来支撑认知:意见虽然正确,但不知道如何理性地回应反对的意见,则仅仅是“原始意见”,和“知识”相比,稍逊一筹。“知识”就是不但知道一种看法之所以为真,而且还知道另一种看法之所以为伪。要敢于坚持己见,哪怕与世不合: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和他们的阶层,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把注意力放在反对的人得出结论的逻辑上,克服自以为非的软弱感。章节结束处,为免误导读者,以免矫枉过正走向另一极端,作者又提出: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2. Epicurean Life —— 快乐生活三要素虽然牛津词典将Epicurean解释引申为“奢侈,肉欲,饕餮”,但实际是一种口耳相传、以讹传讹的误解。伊壁鸩鲁的确是快乐哲学的倡导者,但他所提倡的快乐追求,其实更多依赖于一些复杂的,与心理有关的事物,而对物质的依赖相对少一些。为此,他为读者开列了一张快乐清单:友谊:财富达到最大值时快乐曲线并不继续成比例上升。人们追求财富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而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所以友谊才应该是构成一个人快乐生活的第一要素。自由:以简朴换取独立。思想:合乎理性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就能免除对死的焦虑。3. 塞内加的挫折词典愤怒来源于一种喜剧性的乐观信念、对不公正的抱怨本身就暗含着一种信念: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正的。(Actually life is always unfair.)想消除焦虑,就设想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因为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这样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 正确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4. 蒙田的世界公民观文化的缺陷——人们急忙、傲慢地把世界分为两大阵营:正常的和反常的。对不正常的指责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历史和地域的基础的,以国籍和熟悉与否区别好坏的标准是荒谬的。异国他乡可能使我们恢复被本土狭隘的傲慢踏灭了的信心和希望。崇尚本真:思想从属于肉体。真正的明智必须与我们的基本自我相适应,不过分高估智力和高度文化修养在生活中的作用,并理解肉身凡胎会有急迫的,极不光彩的欲求。如何写作:一种难懂的文风多半是出于懒惰而不是聪明;晓畅的文章很少这样写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文章掩盖了内容的空虚;让人看不懂是对空洞无物再好不过的掩护。5. 以毕生思考可悲人生的叔本华叔本华关于爱情和“生命意志”的理念是我所不能认同的,这里就不再引述。他认为人惟一的先天错误就是认为我们是生而为追求幸福的,只要我们坚持这一错误,世界中我们看来就是充满了矛盾。因是之故,我们必须理解这个世界和人生决不是为维持幸福生活而安排的,没有希望,才不会怨恨失望。6.推崇苦难的尼采哲学往往是教人争取摆脱痛苦的,但尼采却是哲学家中的异类。他从迷恋叔本华始,历经10年,通过对历史上几位人物(蒙田、歌德、司汤达和加利亚尼)的反思,改变了哲学观,转而推崇起悲苦来,其理念是: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 最大乐趣的源泉是与我们最大的痛苦紧密相连的。它们是双生子,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永远保持矮小。正面的事物可能是负面事物培植成功的结果,让苦难结出美丽的果实。使我们感觉好些的不一定对我们好。使我们感到痛的并不一定对我们不好。 尼采不但远离酒精,而且鄙视基督教。因为他认为两者都是毒品:它们使我们不介意自身和世界的缺点,削弱我们解决问题的决心。剥夺自我完成的机会,制造伪善的信仰,抽干生命的潜能。尼采还据此拓展了基督徒的定义:当我们对于内心渴望而得不到的东西表示淡然时,我们就都变成了基督徒。 p.s.以上绝大部分引自译文,非我之功,仅做笔记之用。

快乐清单

平常有个坏习惯,喜欢同时阅读两本到三本书,当然不是一只眼睛看一本,而是几本书同时在我的阅读进度中。在《水晶·五四与荷拉司》同时,也在读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第一次读这位人称英伦才子的作品,总体感受——缺乏深度,但是能就哲学问题浅显的娓娓道来,让人饶有兴味的读下去,的确负的起才子的盛名。不过本书并不以传承哲学观念为任,倒是以个人的眼光来审视那些伟大的哲学家留下的遗产,将哲学放在人生的经过和目的上进行条分缕析,让我们看到哲学如何给予独立人格、贫穷、挫折、缺陷、痛苦和困境的慰藉。总结一句话:哲学仍然是现世良药。德波顿关于友谊的论述的一段是我最为欣赏的:除非有人看见我们存在,我们是不存在的;在有人能懂得我们的话之前,我们说什么都没有意义;而经常有朋友围绕身边,我们才能确认自我;朋友知我、关心我,构成一种力量,让我们不要陷入麻木不仁之中。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列出一张自己的快乐清单,在上面写上所有认为能让自己快乐的事物。不必遮掩你在上面写上的钱财,因为这是一种本能的需要,或许还有不少人正认为钱财是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存在过的标志呢。不过我们要做的却是精简这个清单上的项目,只留下认为是自己快乐的必要条件,记得是必要——非此不可的——看看会剩下些什么。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1、友谊;2、自由;3、思想。我的快乐清单:1、友谊;2、爱情;3、知识;4、blog。Read on my 天涯博弈:http://www.tianya8.net/2007/05/blog-post_16.html

最爱尼采

哲学家中,我最爱尼采,因为他的强者哲学,因为他“重估一切价值”的不可救药的自信和独立精神,因为他说出“上帝已死”的魄力和不媚世俗。德波顿的这本书《哲学的慰藉》中的前五部分,我读上去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虽然也会有对苏格拉底坚持自己理性判断所触动,因为叔本华悲催的感情经历和离谱的爱情哲学而偷笑,只是到读到第六章:困难中的慰藉,发现主人公是尼采时,突然振作起了精神,一口气把这一章读完。生活就像攀登山峰,只有经历攀登的劳累和痛苦,才能获得登上山顶俯瞰大地的满足,所有伟大的成就,无不是经历这样的过程而获得的。正是因为这样,不经历痛苦的幸福和快乐是没有的,这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功利主义。这正是对我现在生活最大的慰藉,我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够好,很多方面有待提高,似乎这一辈子要庸庸碌碌难有什么成就。但也许不是这样,也许我正处于尼采所讲的登山阶段,感到痛苦是正常的,因为成就的取得不会那么轻而易举,而我现在应该做的,是坚定信心,坚持下去。

浅哲学

个人认为属于快餐式的哲学读物,不过鉴于内容是关于哲学对生活与生命的思考有关因此也就比其他的一些简易读物要厚重一些。是德波顿从个人的体悟上对6位哲学家的思想生活化的理解,对大众启蒙大有裨益。分析的角度属于为我所用型的,虽然有些地方稍有偏颇但是将哲学代入生活的方式很让人喜欢,尤其德波顿认为真正的著作应是易懂的,艰涩的表达只能说明著述者表达能力不够,这种论断大大安慰了我一直苦于想提高一下精神境界但是被晦涩拗口的表述拒之门外的小小心灵。但是这本书不能不让我联想到中国近年来出现的“快餐”国学,希望这些新形式可以让人们因好奇而与那些文化精髓多些接触而不仅仅看到了抛出的“砖”,却忽视了真正应引出的“玉”。除此以外,近些年被引入的外文书,象《相约星期二》以及德波顿的书等等关于思考生命和生活得越来越多,这恰恰说明在浮躁的社会中大家在精神上的缺失,在学会与生活和解的生存经验时也应该多想一想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不力求做哲学家但也不能把先贤的思考精神完全丢掉。

像德波顿一样思考

清新的文笔、简单的道理、平实的语言,英国文学的隽永与淡雅着实在阿兰德波顿这本《哲学的慰藉》中体现出来,没有学术的累赘(似乎想在书中体现蒙田的理论),没有循循善诱,没有主观的臆断;有的,只是对哲学家的驾轻就熟,拿捏自如。这本书并不想强加给读者什么哲思或所谓真理,而是让通过通俗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和这些名字下所代表的涵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理解去思考,并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即使我们不知道这些哲学家,也不会影响到我们什么,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山羊从来没有读过西塞罗的《图斯库卢姆谈话录》,但是它很满足,嚼着莴苣叶,时而像一位老妇人表示不满那样摇摇头......哲学家大都的富裕人家出身,叔本华、蒙田都不会为工作或者其他生活琐事烦恼,剑桥大学哲学系毕业的德波顿亦然,富裕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和思考人生问题、哲学。但是财富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持续性的快乐,德波顿虽然在写不同的哲学家,但是贯穿全书的暗线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到底在追求什么?学术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幸福是什么,苦难又是什么?苏格拉底喜欢刨根问底,最后得出出人意料的深刻结论,但是他过着贫穷毫不讲究物质的生活,他相貌丑陋,他有一个泼妇妻子,他喝毒酒而死,他只相信哲学,如果照蒙田的理论那他岂不是一个西塞罗似的傻瓜?伊壁鸠鲁相信物质可以给人带来幸福,但是只有参杂着友情亲情的物质生活才是完美的。叔本华不相信幸福甚至不相信哲学,他一生只是要躲避苦难,他在尼采的眼里一定又是一个懦夫......德波顿没有在书中明确支持或反对谁的观点,他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在述说,但是这种述说不是调侃或是教学似的,在阅读中,我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着,怀着沉重的心情思考着.......哲学家是要集中精力,不停的思考的,德波顿的思考是寻找慰藉,寻找救世并救己的慰藉,也许,永远也找不到......

英语散文的传统没有丢失

睿智淡泊的生活智慧,不急不徐的娓娓道来;不用梦幻引诱人,不用闪电蛊惑人;融化萃取先贤的智慧成一杯清爽温暖的心灵之茶

阅读笔记

第一章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凡公认为显而易见和“当然”的,很少真是如此。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教会我们想到世界比看起来更有可变性,因为传统的成见往往不是从无懈可击的推理中得出来的,而是从几世纪的混沌头脑中涌现出来的。现存的不一定就是合理的。 一种坏思想以权威的方式提出来,往往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具备好思想的分量,尽管并没有证据说明它是如何产生的。而我们只注意结论,就会养成尊重错了人的习惯。所以苏格拉底敦促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他们得出结论的逻辑上。即使我们逃避不了遭遇反对的后果,我们至少可以免去自以为非的那种软弱感。 批评的价值取决于批评者的思想程序,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或是他们所在的阶层。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1、友谊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我们追求发财最大的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们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2、自由3、思想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把我们的焦虑写下来,或者在谈话中说出来,其主要内容就显露出来了。了解其实质之后,我们即便不能消除那问题本身,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消除使问题严重化的那些特点:迷茫、错位、惊愕。第三章 对受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哲学教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以最软的方式着陆。第四章 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人惟一的先天的错误就是认为我们是生而为追求幸福的……只要我们坚持这一先天的错误……世界在我们看来就是充满了矛盾。因为每走一步,无论大小,我们必然会体会到这个世界和人生决不是为维持幸福生活而安排的……因是之故,几乎每一个年长的人脸上都挂着一种叫做失望的表情。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尼采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你可以任择其一:是尽量少要快乐,简而言之就是无痛苦呢……还是尽量多要不快,以此为代价,得到迄今很少人享受到的丰富的内在的乐趣。如果你决定选择前者,宁愿减轻人类痛苦的程度,那么你也必须降低人类享乐的能力。每一次痛苦都是一个本能的信号,说明有些事不对头,而其孕育的结果是好是坏全赖承受者的智慧和力量。焦虑可能导致惊惶失措,也可能导致对缺失的准确分析。不公平感可能引出谋杀,也可能引出开创性的经济理论。妒忌可能引起怨恨,也可能激发与对手竞争的决心,从而创作出杰作。

略强于心灵鸡汤

看网评时以为是本好书,去书店买时看到还有周国平作序之类的话,就将其当作不错的哲学随笔买下,回来看看大失所望,无非就是一个外国哥们版的于丹说论语。这样的书在国外也是畅销书,由此可见国内的很多知识分子大不用因为于丹说论语热销而担心国人的阅读素养不高了,国外也不过尔尔嘛!后来看许知远文中说,曾有朋友劝他模仿这个所谓的英伦才子写些通俗文章,又简单又名利双收。幸好老许没有听取,虽然他的文章有时候也显得有些故作严肃,但总比这种的故作深邃要强得太多。

食之无味

垃圾!打着哲学的名号的心灵鸡汤,如果看过本书后以为哲学就如本书所说的,那就太肤浅,这书连入门级都不如,还不如看看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很容易就让人误以为原来古代的哲学家跟今天炮制心灵鸡汤的写手没什么区别。周国平还倾情推荐,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会让其他人怀疑他的眼光和品味么?作家还是清高一点好。

慰藉心灵的空虚

哲学的艺术在于它在你迷途生活时给你空虚的心灵以慰藉。而德波顿用他美妙华丽但不影响阅读乐趣的文字带领我们进入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尼采、叔本华大师们的精神和生活世界。不知道这个德波顿是不是陈原老师笔下的那个英伦怪才,但是这本书却是对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哲学的“门外汉”来说无疑是一本充满乐趣大开眼界的书。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位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的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社会生活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的实情之间的距离。我们谨慎会被指责为愚蠢,我们腼腆会被指责为骄傲,我们愿于人同,却被认为谄媚。我们竭力要澄清误解,但是我们口干舌燥、词不达意。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哲学家的任务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真正的朋友不宜世俗的标准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和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以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于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于世界和对他人持有过于乐观的观念,这种乐观达到危险的程度。当我们怀疑自己是伤害的恰当的目标时,那就很容易相信确实有人或有东西在设法伤害我们。对缺陷的慰藉蒙田:我们的生活部分是疯狂的,部分是智慧。但是凡描写生活的人总是恭敬地对其中一部分讳莫如深。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我们的思想是从属于肉体的,尽管我们高傲的持相反的观点……追求个人幸福和追求健康的子女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规划,而爱情却恶毒的是我们多年来相信两者是统一的。困难中的慰藉尼采:我们知道生活是由苦难构成的;我们越是努力去享受它,就越受它的奴役。试看那些优秀的,最完善的个人和民族的历史,请问有哪一棵大树长到这样骄人的高度没有经过风霜雪雨;请问,厄运和外界阻力,某种仇恨、妒忌、怀疑、顽强抵抗、坚硬反对、吝啬、暴力、难道不都是有利的条件,无此则任何伟大,即使是美德,也难以成长起来?

中文版的不是很好看

非常不厚道的半天看完了这本书,但是坦白的说,我觉得这本书翻译的并不好,我相信英文版的文字会比较好。德波顿把哲学讲的很浅显,容易看懂,不像克里希那穆提的书,没几分悟性是无法体会和理解的。但是哲学的慰藉,全书中,没有兰波顿的系统的哲学,却通过他对几位哲学家不动声色的评论中,看的出他的见解。比较欣赏的几句话,书中虽然不是这样的原话,却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明白一件事情,是可以表达清楚的,说不清楚的,要么是没有理解,要么是不想说。自轻自贱带给人很多烦恼,我想自卑也是吧。身体和精神不是分开存在的,但是我觉得应该区分人的动物性和人性。anyway,书中关于苏格拉底的章节也让人钦佩这位哲学家。

哲学并不高深,哲学来源于生活

哲学并不高深,哲学来源于生活。此书通过哲学家的生平故事,向我们浅显地述说了人生会遇到的困难及从哲学上去思考这些问题,虽然不一定能解决你的困难,或许提供了一些特别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认为有缺陷、心碎、困顿──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比鸠鲁、塞内卡、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希望这些哲学家的个人体验与思想学说能够在我们饱受痛苦时,舒缓我们的症状。

把6大哲学家并列谈论,方便各位看官各取所需。

先说下现在读书的方式:读书——画思维导图——看豆瓣书评——写书评。这不是我的原创,是从琢磨先生那看到的,觉得喜欢这个方式,就学习了。所以我的读书笔记不在豆瓣里,在mindjet里。现在特喜欢做思维导图这种方式,厚厚的一本书,用一张图就囊括了,而且温习起来效率高,我实在是一个不习惯线性笔记的人,如果早点学到这点,我的学生时代应该不会这么累。看了几篇书评,有一条印象比较深:资中筠你是用金山快译译的吧。我在做笔记时也遇到这种句子,反复读也觉得涩口,原来是翻译的问题,我还以为我理解力出了问题。至于有些人质疑德波顿的写作水平,我只能观望下,我觉得人家水平还可以么,起码给了我许多启发。苏格拉底主张对权威的、大众的、流传已久的言论不要盲从,要有怀疑精神,学会独立思考和有证据的反诘。这点对缺乏主见、易受他人影响的人尤为重要。伊壁鸠鲁:构成快乐的因素是友谊、自由、思想。至于食物、房子、衣服,必备的就行,不追求昂贵的,快乐更多依赖于精神生活。这是我在本书中收获比较大的一部分,认识到幸福的生活是当前的快乐和有意义的未来的结合。之前在享受家庭生活时我会焦虑,害怕自己在浪费时间,现在开始明白,什么叫活在当下,父母会老去,7仔会长大,每次与家人共处的时光都是非常值得的。我也是个崇尚朴素乐趣的人,比如陪孩子玩,与朋友聊天,晒晒太阳,窗明几净的房间,新鲜的菜肴。现代社会,面对广告商的轰炸,我们必须保持理性。塞内加:对挫折的慰藉。看这段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姐姐,这两年遇到的挫折比较多,感到愤怒、悲观无助或不知如何处理时,向她倾诉最多,现在对挫折有了一些自己的承受能力,离不开家人的帮助。我们活在世上,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失恋总有吧,职场竞争总有吧,生老病死,天灾人祸,无不牵扯着我们的痛楚的神经。塞内加观点:人事无常,对挫折理解、准备越强,冲击、伤害就越少。我们不必天天没事去忧虑坏事,但活着,还是要有这样的心理底子的,谁能保证不遇到点事呢?想想汶川大地震吧。以主观以VS客观。下一个:蒙田。看到蒙田时我乐了,观点很轻松,很有同感。理性的缺陷——他观察后说村妇比知识分子幸福,反感人们对理性的赞美,虽然在今天不适用,但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生活有帮助的观点,就是从幸福的角度说,城市精英不一定是占优势,幸福属于满足于现状的人。肉体的缺陷——真正的明智是与我们的基本自我相适应,理解我们的肉身凡胎。文化的缺陷——以国籍和熟悉与否作为区别风俗好坏的标准是荒谬的智慧的缺陷——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叔本华:无话可说,不知道是书中对他的描述太混沌,还是我不喜欢这个人。尼采:觉得这是最接近现代励志学的一个哲学家了,所以读起来有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反对酒精和基督教,认为是抽干生命潜能的毒素。这不是一本哲学理论的书,是实用类的书,对怎样看待和把握生活有启发。

真理的慰藉

哲学——philosophy,philo——爱,sophia——智慧。哲学——爱智慧。哲学的慰藉,其实是真理的慰藉。“追求真理,就是发现我们原来差不多认定为是的其实为非。”但是这种真理却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这少数人却遭到多数人的敌意,他们能用什么强大自己呢?而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苏格拉底那样宁可服毒以坚持自我?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那样:“阻止我们对现状怀疑的不仅是他人的敌意。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那就是认为既然社会传统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守了那么长时间,那一定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社会竟然有严重错误,而注意到这一事实的又只有我们自己,那简直不可思议。于是我们一直自己的怀疑而随大流,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自己竟然是发现至今不为人知的、艰难的真理的先驱。”

关于哲学家的八卦

德波顿真是很聪明的人,可以打着慰籍的名号为自己的旅行埋单;德波顿也是个经历旺盛的人,翻出那么多八卦幻化成一本哲人娱乐周刊。并不是觉得书不值得读,而是我希望即将读的人抛开这些脸谱“浪漫”的介绍,佐之七八十年代出的哲学史简介,两者调和一下,或许能有关于哲学的真味;或者说我们仍然上升不到哲学高度,至少对于这几个哲学家有很人本的评价。ps:即使不打上“英伦才子”的标签,冲着帅哥德波顿,我也会去看一看。

寻找解脱内心烦扰的解脱之道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原本从希腊语翻译过来,在雅典城邦最繁盛的时代,有苏格拉底等一批热衷于追索人类生存智慧的贤士愿意思考除世俗的衣食住行荣华富贵外更值得关注的命题,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爱,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以及更加形而上的命题范畴如我从哪里来,世界如何形成,怎样看待生命的有限等。当他们整日苦思冥想,下定决心要参破这些颇为重大的奥秘时,旁人的嘲笑和干扰随之而来了。苏格拉底走到大街上与人辩论,他以“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的姿态向人求教,结果回答他提问的人往往被他不懈的追问和穷根究底的反问弄得哑口无言,落荒而逃。苏格拉底才发现原来人们一直自以为是奉行着的信条在深刻的思考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后来有人问过神谕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神谕竟回答是苏格拉底,让来人大为惊讶。从而印证了只有一心爱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真正的智慧,可苏格拉底却为此献出了生命和落下“与世不合”的名声。哲学家的努力创造社会价值么?创造生产成果么?从社会价值和实物产品两个方面来衡量,真的很难讲,他们沉迷思考,写出几本没有多少人能读懂的书,翻开几页发现全都颠覆了我们既有的世俗观念。世界的组成早有物理学家来认定,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又与我何干?周国平说:我研究哲学,虽不能创造什么实际的价值,但投身哲学教我用另一种更宏阔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也许罢,凡夫俗子终归占人群比例的大多数,今天平常人看待哲学科目与哲学家的眼光与千年前无甚不同,只不过敬重是止于形式上的,我们不再说哲学家是“与世不合”,而认为他们是不食人间的烟火,代之以“高不可攀”的形容。读过阿兰的《哲学的慰藉》后,终于了解一直是世人误解了哲学存在的意义和哲学家存在的价值,不仅是整体的人文环境没有给予哲学思想的深刻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更对哲学家能够创造的精神成果认识肤浅。哲学的意义在于慰藉,对普遍存在的内心烦扰给予合当的慰藉,使躁动的情绪平抑,挣扎的苦痛消减,甚至应该超越物质利益成为构建幸福人生的第一要务。佛祖释迦牟尼还是个王子的时候见睹平常百姓的生老病死,慨叹人世之无常莫测,为求达到彻底的解脱毅然出走,餐风露宿,朝思冥想,认识到世间大多折磨心灵的苦楚来自无止境的欲念,归结起来总免不了遭逢“爱别离,冤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及生、老、病、死”等缺陷的打击,与之相仿,西方古老的神话传说里也记载过一个“潘多拉的魔盒”的故事,通过潘多拉女神的纤纤素手把疾病、灾祸和战争等苦难的瘟疫带给了人类,并将“希望”死死地封在盒底,从此再也打不开。我不知编故事的人是出于何种心思断绝了对“希望”的期待,如果借用佛教的“轮回说”可能是见惯了世代受难的循环别无二致,又无法摆脱必然的归宿乃至寂灭而彻底悲观罢。生活是不完美的,快乐总是短暂,转瞬的愉悦后由要面对平淡的节奏和如许的无奈,可这个社会又人为地设定了追慕幸福的要素,宣扬名誉、财富等等表面闪亮诱人的目标,指引人们为之奉献辛劳、平静乃至生命,当然,倘若社会思潮不为整体子民设立追求,恐怕无所事事的结果要比无所欲求可怕地多,但对个体而言,值得为之付出的幸福代价不应以大潮为指向,也就是宁可像苏格拉底一样被指摘为“与世不合”,也决不背叛自己坚守的信仰。哲学就是难得的逆总体潮流而动,引领我们确切关注内心的未开掘的浑璞宝藏。《哲学的慰藉》列出了六项干扰内心平静的因由,分别是“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和“困境”,既是客观的实情,也作用于情绪,使无奈感更加强烈,如堕深渊。作为施以拯救之援手,德波顿请出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六位哲人中的伟人对应每种阻碍心思放达顺畅的困境教会解脱之道,苦难的本质是几无二致的,这些点滴智慧是哲学大师们穷尽一生的精力吸取前人智识的成果呕心沥血思虑沉淀的结晶,虽不完全适用于每个人,但至少要比常人片刻的抱怨、哀伤或者试图清醒看待问题的努力谈论更为深远,态度更为冷静,视野更为广袤。先让我们粗略领会他们对每种困境都指出了哪些重要的拯救之途:1、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认为:真理不是蕴藏在人们普遍认为的经验中,一项真理的诞生必然经受过反复驳诘的考验,我们要不断提出疑问直到促进真理牢牢站稳脚跟为止。2、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认为:钱财并不能够带来至上的幸福,他宣称能使人产生幸福的满足感的因素只有朋友、自由和思想。3、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认为:我们应对生命时时怀有敬畏,不要将现在已经的拥有和将要得到的拥有视作理所当然,如果不是用“自认为”的观点而用“有准备”的观点来看待不平,就能缓解受挫折的压力。4、对“缺陷”的慰藉蒙田认为:缺陷是与生俱来的,况且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研究表明,一个人、一个民族或种族认定的缺陷不一定就为另一个人、另一个民族或种族所承认。当正视取代逃避的时候,会发现原来缺陷没有想象那么严重。5、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认为:伤心是这个悲惨世界的必然组成部分,就像矛盾不可分割的对立面一样,没有伤心,没有体验到现实与期望间的巨大反差就不会透彻认识生活的本来面目。6、对“困境”的慰藉尼采认为:困境是通向成功的必然阶梯,困境的挑战性越强,越能激发人的潜能,助其征服不可想象的目标。能在心志上藐视困境、战术上重视困境的人容易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可见,痛苦是内心自创的产物,佛家讲四大皆空、五蕴皆空,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都是告诫人们不要自寻烦恼,尤其是拿别人的想法折磨自己更是不可就药。哲学家穿越迷茫交织的苦网,历尽沧桑才达到看起来常人早已达到的境界,如“知足常乐”、“安贫乐道”等等,但平常人的自我劝慰只是出于无奈,出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哲学家们甘愿做那寂寞独行的羁旅者,在艰苦跋涉中为希求内心的平静的我们掬一捧清冽的甘泉,涤荡烦扰,抵御喧嚣。

哲学其实并不那么高深

没有把它当作一本“哲学”书来读,而是带到单位里,午休的时间读读当作一种“慰籍”。断断续续的将近两周读完,依稀记得书中的那些哲学大家们有时使我沉思良久,有时让我忍俊不禁(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的凡人挫折和烦恼)。读这样的书是快乐的,知识和智慧的双丰收。另外,这本书使我对蒙田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想读读他的书。

面对困扰保持从容

以一个门外汉粗浅的认识,除了四五百年前的培根,一百多年前的斯宾塞和上世纪的罗素大师,英国几乎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大哲学家,所以当知道书单中这本《哲学的慰藉》是一个英国作家所写时,难免抱有一点顾虑,我是一个哲学小白,对书中讲述的六位古今大师只有纸面上的认识,如果书中所写有失偏颇,很可能会从起点上影响我对大哲学家们的正确认识[流泪]。所以,最终我决定不把这本书当作是哲学启蒙来读,而是视为一部旁征博引的哲理散文集[偷笑],事实证明,我没有因为偏见而错过一本不错的好书。作者针对凡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六个痛点,引征了六位不凡的大哲学家的观点,予以慰藉;苏格拉底追求绝对真理,藐视盲从多数,对与世不合的困扰做出了慰藉;伊壁鸠鲁主张挖掘物欲背后内心深处的真实追求,对缺少钱财的困扰做出慰藉;塞内加主张开阔心胸,宽容而理性地接受我们能够改变与不能改变的困难,对遭遇挫折的困扰做出慰藉;蒙田看到了人以群分背后容易滋生一叶障目的偏见,对遭遇偏见的困扰做出了慰藉;叔本华认为,人类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总会让步于繁衍后代的生命意志,以此对错过爱情而伤心难过的困扰予以慰藉;尼采主张以就砺则利的强者心态去面对挫折,对遭遇困难的困扰予以慰藉。很多慰藉看似生活常识般浅显易懂,无需赘述,但很多常识性的认识正是因为欠缺内心的总结和系统的采纳,在遇到困难的一瞬间无法做出本应该正确的判断,事后追悔莫及[流泪]书中所列六条困扰,有的我已经经历了,有的正在经历,而有的会在未来遇到,记下这六条慰藉,愿自己面对困扰时保持从容,常怀哲人的心态[呲牙][呲牙],八分推荐给小伙伴们。

享受作者的优雅

读后让人感觉很超然, 生命中的任何感受似乎都不会让作者太惊讶, 哲学的意义正在于此吧——让人真正享受生命中的一切经历,将生命作为一次“尝试理解”的机会。

文不对题

觉得这个题目有哗众取宠之嫌,其实本身只不过介绍一下几位哲学家而已,也没见得写出什么特色。译者序里面说的难得见到的怎样怎样在我看来是有点夸大其辞了,或许是不看原版没法欣赏到的原因了。。。在我看来这本书不错的地方一是装帧设计,二是定价,三是排版。或许之所以这么评价跟看书的一点倾向性有关:要看就尽量看源头性的书,比如就看蒙田的随笔集,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等。里面谈到蒙田说写书评可以某种程度上避免别人的攻击,我倒是要对这样的书不客气了:这类书除非写的很中肯或者很才华横溢,否则我一般不买账——与其浪费这个时间金钱,不如看看原作自己琢磨感受了……把时间花对地方,人生应该可以改善不少。

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的一本好书

记不清看过几遍了,每次都是随便得选一章开始读...然后发现还是很有趣,于是前前后后都再看一遍. 一本小书,易于携带,能这样经常地陪我度过独处的时光, 四,五年来陪着我兜兜转转在北京,上海,成都的生活,实在也算是难得了.每个人看这样的和人的心灵相关的书籍,感受一定是不尽相同的. 这本书能让我轻松得在某一个得空或是无聊的晚上,想想一些较为严肃的命题,比如人生的意义,快乐的定义,死亡,过去和将来...不会让自己陷在这些哲学的命题太深,以至影响第二天的俗务,因为每个大命题它都只是一个简略的介绍,有些对原著的引用,但也是适可而止. 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BREAK,一个反省的时刻,也是难能可贵的---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无时不刻谈论着股票,房产,办公室八卦得空隙, 当然我们还会也需要继续八卦着,然而有没有经过这样的一个停顿---用生命中实在不多的时间去感受那些先哲们的思想,不时地"逃"开来想明白要做的事情都是必须的,想明白先哲们所选择的"光荣的荆棘路"---对有些人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无疑我们每个人,每个忙碌的俗务缠身的人:每一天都会面临各种大小挫折,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迷茫意志不够坚定...都会需要这样的慰藉,这样的指引.2007. 6.19

撞见另外一些人

每每读阿兰德波顿的书,就好像踏上了旅途,无论是乘上列车的《旅行的艺术》,静憩机场的《机场里的小旅行》,还是这越过时间的《哲学的慰藉》。由他做导游,总不会让我对此番游历失望。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大概如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为后来人提供了启发,却也给后来人套上了无形的笼子。就算哲学巨著卷帙浩繁,也是人们点点滴滴从生活中拾捡起来的。阖上这本书,也只是对有限的几位哲学家略有涉猎,要说慰藉,大概还需要更多地去找寻。苏格拉底之死,最让人动容的要数“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他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反观我们自己,抱有太多歇斯底里的自信。苏格拉底的理性来自于他的思辨:“取一种为世所认定的常识论断,想象一下这一论断可能是错的,寻找不对的情景,如果存在,则原论断错或者不准确,然后再考虑到例外并且精确细腻地表达新论断。”所以,常识不一定是对的。“我们常把经过深思熟虑的诚实的批评者与出于愤世和妒忌的反对意见相提并论。真正的尊严不是来自于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说理。”这才是我们对待大众舆论的正确方式,舆论也不一定是对的。我们要听的,是那些有着正当说理的人的批评,因为“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具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这几个哲学家里,我最喜欢的要算伊壁鸠鲁了。他强调感官的快乐,却有别于纵欲。简言之,是个吃货却不求山珍海味。他的快乐清单如下:友谊、自由、思想和必要的衣食住行条件。在他眼里,“快乐依赖于一些复杂的、与心理有关的事物,而对物质的东西的依赖相对少一些”,像极了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那些朴素的乐趣,例如同孩子玩,与朋友聊天,下午晒晒太阳。想起来就阳光明媚。苏格拉底之死是雅典人的多数暴力,而塞内加之死则源于他的暴君学生。面对死亡,他生命里最大的挫折,他如苏格拉底般镇定自若。因为他对挫折有这样的理解:“每一种挫折的核心却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而“我们能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在挫折中,”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很显然,塞内加早已思考过死亡。而我们,别人葬礼从我们门前经过,但我们从不认真思考死亡。也许常人看来大都觉得晦气,而避得开思考,终是避不开迎面而来的挫折。面对这些,他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蒙田提醒了我,思想家也是有血有肉的。“我在饭后与饭前判若两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肉体对我们的制约。我们得接受自己的生理结构和一切想法,要坦诚。不仅肉体,文化也制约我们,我们学的知识,遵守的准则,道听途说的轶闻,也许并不像看上去那么正确。还特别喜欢他的一句话。“当别的作者以我们达不到的明晰和心理准确性表达了深得我心的思想时,我自然会情不自禁地直接引用他们。他们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我们尚欲言又止,说不清楚的想法,他们已说的那么清晰,遣词那么优美。”而关于尼采,那句“我们生来就是心智的隐者,只有偶逢知己能谈一谈”一下就击中了我。这几个人中,苏格拉底和塞内加去做圣人,伊壁鸠鲁和蒙田太适合做朋友了。——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http://jessfree.diandian.com/post/2013-09-16/40053622343

哲学家--透过思想爱生活

这本书可以作为哲学入门读物,我了解到6位著名的哲学家,从Alan的角度--如果过好生活。也是我的角度,人阅读时总有目的性,或是逃避现实的困苦,想透过书籍获得洗涤顿悟。而书中的6位大家也是在不断探索人的生存如何更有意义,更快乐,更丰富。1.苏格拉底---哲学的捍卫者,真理的坚持者。2.伊壁鸠鲁---快乐的清单,并不同于纯粹享乐与金钱,而是简约。3.塞内加--对挫折的慰藉。何必为部分人生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是如此。4.蒙田---缺陷的慰藉。大世界,小小我5.叔本华---都悲伤地慰藉。6.尼采----都困难的慰藉。人的自我完成部署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而必经的步骤达到的。大体说来,读完此书让我更加谦卑的去探寻如果人生本来是缺陷是苦的,换成这个角度区追寻人生的意义,会心如大海,更沉稳。而不是抱怨,不满。这几位哲学家的生活,从今天的角度我们看上去是幸福的吗?苏格拉底的媳妇是最凶悍的,衣着破烂,自言自语干扰他人,死于非命。伊壁鸠鲁有金钱有享乐且不依附于享乐,却最后死于非命。叔本华爱情为圆满过。。。在今天看来我期待的生活是有着不错的收入,和谐的家庭,可以有更多地时间金钱去体验生活的美,去看看远方的世界,阅读书籍。我的唯一矛盾是此刻的奋斗是不是性价比最高的能换取我所需要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哲学家们思考的人生意义远高于我,我从他们身上是否可以学到如何生活更快乐呢?这值得怀疑,且读且实践,起码看完此书我能放下丝丝自私之心。

没有慰藉,只有纠结

是一本比较通俗易懂的书。我们的慰藉?哲学,其精要在于克服种种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伊壁鸠鲁说:如果药不能治病,则无用。不能解脱精神的苦难的哲学也是无用的。哲学即“爱智慧”。智慧不同于学问。书呆子绝不能与智者相混谈。智慧,用于人生 。智慧是充满理性的,却不只无限倾向禁欲。是一种灵与肉的结合。故而不会不食人间烟火,它应该更为世俗的指向标。解决人生困惑。首先,提个问题。现实中。你愿意做一个贝多芬还是愿意做一个当世的富翁?这其实是一个注重现世享乐还是后世享乐的问题。若以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来解释。一方面我们是为了后代子孙的未来作考虑,另一方面,则因人生之短而要及时行乐为支撑。权利金钱等是 不自然而非必要的。 食物住所等是 自然而必要的。 这是人的欲望那个膨胀。也是高层次的追求,渴望获得他人的尊敬和认可的物质化(也可以是前提。)人是否到世界上即感到痛苦(婴儿伴哭声承认自己的存在),一生追逐“不自然而非必要”的东西而奔波忙碌。否则就会被视为不思进取而耻笑??马斯洛的五种需要从生理需要 到 安全 到社交 到尊重 到自我达成(可能有些出入。忘记了……)动物也有这些需要。区别人和动物的是否仅是思维??不!人同动物思维的区别在于他们通过思考的途径达到目的。我们所做的一切既为了现世,又为后世。这才是无法两全其美的可悲方式。它是冲突的。更多是鱼和熊掌的关系。不是根茎和花朵,虽表征不同,内容却呈现一致性。个人生命的短暂性(非人的种族,种族可以借以类似个体的不断繁衍而延续),我们寄希望与后代!!!从“父母”那一代就开始了这样的进化论。一个有钱的男子弱智貌丑(我不是故意这样举例的——|||)要寻找美丽智慧的家境贫寒的姑娘做妻子。这样的牛粪加鲜花组合多如牛毛。我们用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来解释这个事情。1。该女子追求现实的享乐,生活安逸。除此以外,希望子女从小生活环境优越,少吃苦头。2。该男子希望后代聪明,漂亮,不要像自己。高个的男人不会配对高个的女人,怕生出巨人。当然……例外还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男女都是在寻找一种互补性。主要为了后代,种族的延续的潜意识控制……这样人类的进化才是螺旋上升的~那么如此一来,父母为了第一代的孩子耗尽心血,自己受苦。第一代的孩子为了第二代的孩子做牛做马(可能除了小时候享乐,长大了就要下地狱了。所谓痛并快乐着……)这是一种无尽的循环。当然别忘了。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好好的存活下去,要付出努力。(普遍而言)所以早期读书也好,后来工作也好……都要奋发,也要挣扎……人不会选择猪的生活方式。不止因为人习惯于社会化的存在。也有一种区别于 其他人的自我意识。独立个体的存在。非常强烈。(当然是矛盾的独立性与强大的群居感——从众心理的纠结)人啊,就是纠结的产物!!

哲学的慰藉

FAST LANE读《哲学的慰藉》阿兰得波顿/上海译文出版社--蒙田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学问和智慧。在学问栏目下,他罗列的题目包括逻辑学,字源学,语法,拉丁文和希腊文。在智慧栏目下,他列出的是远为广阔而更难琢磨,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一切足以使人生活更好的,更快活也更合乎道德的知识。攻城陷阵,领导大使馆,治理国家,固然是光辉的事业。而吵架,欢笑,买,卖,爱,恨,与亲人,还有自己,和气,正当地相处,不偷懒,不欺骗,确实更为了不起,更难能可贵。这可能也恰当的概括了阿兰得波顿眼中的哲学的慰藉,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帮助我们获得更好更合乎道德的生活。在他看来,准确地复述柏拉图或伊壁鸠鲁的话不如判断他们所说的是否有兴味,并能早日帮我们克服焦虑和寂寞来得更有价值。1.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让我们更孤独,也更卓越。有时我相信真正有才华的人一定是于世不合的,虽然这个逻辑未必能够讲的通。苏格拉底告诉我们,大众的喜爱,流行的规范未必是真理。而一味反对世俗观念,极端的叛逆也未必就会总是正确的。在苏格拉底看来,我们应该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只有独立思考,通过苏格拉底式的思辨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批评的价值需要取决于思想的程序,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或者他们所处的阶层。我们不能从苏格拉底那里学到如何逃避死刑,但是如何在不合逻辑的反对面前维持信心和清醒的立场,他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榜样。2.伊壁鳩鲁的快乐清单。快乐不在于都市生活中物欲横流的种种假想,这只要去趟印度,西藏这样的地方,马上就可以看到这种不切实际的需求的荒谬。得波顿给我们的理论框架很有效,对此能帮助人思考更清楚。从伊壁鳩鲁衍生出来的理论是这么说的:人都有欲望,其中有些是自然而必须的,有些是自然但不必须的,有些既不自然也不必要。自然而必须的欲望无过于朋友,自由,思想,食物和衣服。而自然但不必须的包括,豪宅,鱼肉,私人浴室,仆役,即不自然又不必要的是名望,权势这些东西。很多人恰恰喜欢庸人自扰,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在那些不自然抑或是不必要的东西上,于是很不快乐。在伊壁鳩鲁的快乐清单中,能满足一个人快乐的基本自然而必须的或许只有以下几条:友谊,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助人终生幸福的事务之中,友谊远超一切。一小群真正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自由,以简朴换取独立,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思想,不要庸人自扰,要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清醒的分析让人心神宁静,过经过剖析的生活。于是乎,理财之道便在于明白所有的商业活动都是刺激人们不必要的追求,为了避免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或者买不起而遗憾,我们在想要一件昂贵的物品时应该严格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同时提高对朴素的欣赏和自觉,就会破会消费水平。什么是免费而朴素的乐趣?或许你可以看看这个网站(1000awesomethings.com),同孩子玩,与朋友聊天,下午晒晒太阳,窗明几净的房间,都算吧。对我来说,日本的MUJI也包括在内。3. 塞内加的挫折词典每一种挫折的核心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残酷现实的冲突。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自以为是和偏执狂。我们对准备的,理解的挫折承受能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和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这种乐观达到了危险的程度。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我们若是不抱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愤怒。我们应该对什么都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思想应该事先准备迎接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惯常发生的事情,而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塞内加的智慧就在于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4.蒙田对文化的看法谈到蒙田的第一件事,是对性缺陷的慰藉,对于括约肌和性无能的慰藉,然后蒙田旅行的笔记谈到了其对不同文化的看法,很值得我们借鉴。蒙田看来,造成缺陷感的原因是人们急忙,傲慢地把世界分为两大阵营:正常的和反常的。我们的经历和信仰常常遭到不屑一顾的态度:一句略微惊讶的问话:“真的?多怪!”伴随着耸耸眉毛,就轻易地把我们的合法性和人性否定了。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但不为另一民族所知,而且被认为野蛮,怪异。西班牙屠杀印第安人的基本观念在于他们自信知道一个正常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根据他们的理性认识,穿内裤,有一个妻子,不吃蜘蛛,睡在床上才是正常人。西班牙人看到印第安人时,说:“啊,他们不穿裤子?”我们今天去到印度说:“ 啊,他们在街上小便!”两者竟然能有些相似之处。人人都把他们不习惯的食物称作野蛮,除了本国的舆论和风俗,我们没有其他标准来衡量真理和正确的理性。我们总认为本国的宗教和政治制度十全十美,一切行事处事的方式都是既深刻又完美。5.尼采对苦难的人生索引谈到尼采的时候。阿拉德波顿总结了探索尼采成熟期心目中完美人生的最丰富的索引。尼采说,我喜欢的人都已在很久以前,比如加利亚尼,亨利贝尔,以及蒙田和歌德。他们的共同点:富有好奇心,有艺术天才,对性爱精力旺盛。尽管有阴暗面,他们都开怀大笑,不少人还常跳舞;他们热爱“温暖的阳关,鲜活的空气,南方的菜园,海风的气息,还有肉,蛋,水果快餐。”其中有些人具有和尼采十分相近的绞刑架式的幽默,从悲观的内心世界发出的欢快而恶毒的笑声。他们发掘了自己的才能,他们具有尼采称作“生命”的东西,那意味着勇气,野心,尊严,人格的力量,幽默感和独立性。同时,通过尼采也谈到了困难与苦难的必要性。何以故?因为没有人能够毫无经验而完成伟大的艺术作品,或是平步青云得到世俗的高位,或是初次尝试就成为情圣:在开始失败与后来的成功之间,在我们向往的功成名就之日和现在的间隔中必然充满痛苦,焦虑,妒忌和荣辱。我们受苦受难,因为我们不能自发地驾驭自我完成的要素。善良平凡的生活,努力追寻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引导我的哲学入门书!

哲学,你可能从来不陌生,但我需要一个入门导师!大学的时候,拿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课本,老师讲的好枯燥,但是自己看课本,知道哲学好深刻,太庞大,从哪里入手呢?这么多年,一直在哲学边缘徘徊,从未认真的去了解哲学发展史,也没有去了解大的哲学家,是时候了,开始了解吧!德波顿,他告诉我,哲学不深奥,只是思考世界,人生的一种科学方式。每个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其实就是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至于哲学流派,哲学思想史,那是人们愿意把这些思想命名为哲学,把他们装到一个篮子中,或归于书架中的一处,愿意去比较,去品评。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哲学就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你也可以有自己的哲学观。

哲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我们为什么需要哲学?这曾经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尤其是唯物主义成长起来的一代,更是觉得哲学就是一道考题。唯物 vs 唯心,在它成为各种有意义的名称之前,已经有了对错。也许是人步入不惑的年纪,哲学开始有了实际的意义--对人生最好的慰藉,让你明白人生的意义,面对各种挫折不顺不如意,我们如何自处。这本书完全没有哲学著作的枯涩,通俗易懂。但是,可能是对赛内卡和蒙田不熟悉,读这两段的时候有点找不到北。读后,唯一记住的就是蒙田告诉我们把自己的残缺不加掩饰展示出来,也是一种疗愈。

良方妙药

现实生活里,人的联系越来越方便,但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当独身自处时,“慰藉”便成为赖以过日子的药方。书名已给我足够的吸引力。翻开译序,就被那雅言隽语所捉住了。资中筠凭借丰富的阅历,深厚的英国文学基底,将Alain Botton那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的英国式散文,展现在中文读者面前。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静化心灵的良方妙药却又有多少呢?

谈恋爱前,不如谈谈哲学

“类似爱情的,他们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里把爱情形容成一种病症。的确如此,世界上有一种因爱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种失眠的病叫作神经病。恋爱的人经常不分昼夜不眠不休地焦虑、绝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这种充满挫折感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会让人想不开或者只在一处想,患者极易病入膏肓。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通过《哲学的慰藉》告诉人们的,是一种灵性、反讽、优美、欢欣、安乐的养生术,而非在意识形态的迷雾中穿行的激情。因为对于病人来说,激情实在是一种类似崩溃的东西。他在此想要传播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对自我的一种把握和判断——是对人们各种心理病痛的慰藉,包括爱情这种普世的疾病。下文仅谈谈自己的联想,若你要想得到的是治疗,不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是感受不到效果的存在的。你的爱情不是常识苏格拉底在世人眼里是个与世不合的疯子,因为他破坏了一种叫做“常识”的规矩。不管是否敢于承认,这个时代的爱情选择难以避免地陷入常识的陷阱。就像德波顿总结的,常识以为拥有财产和权力就是幸福,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看,不这么看就不受人待见。我们终究是害怕被大多数人排斥和鄙夷的。因此人们对爱人的选择有了趋向性:男人选择简朴、无才的女人做老婆,选择美丽、聪明的女人做红颜知己;女人选择英俊、浪漫的少年谈恋爱,选择优秀、稳重的白领当老公。这种选择趋向仅仅是出于人的天性,是为了被世俗广泛认可和喜欢,是为了受人喜欢选择习惯性地精神懒惰。这种常识在爱情中的运用无疑是愚蠢的。选择了全世界对你的喜欢,却忽视了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喜欢;你的爱情故事里,难道别人的选择比自己的判断更为重要?一旦如此,是否意味着你的爱情也将成为众人的爱情?别拿爱情当炒股德波顿选择伊壁鸠鲁的快乐起点说来剖析幸福之道:分清楚自然性和必要性,快乐不在于欲望的实现而在于欲望本身。爱情升华的快乐和股票升值的快乐是截然不同的。投资股票时,人人都欣赏一支绩优股而不是垃圾股,但是欲望支配的的权衡法则完全不适用于爱情,它依赖的是一种精神态度而不是掘金法则。对爱情而言,自然而必要的是真诚、自由、宽容而不是斤斤计较抑或投机取巧。炒股票也许能带来豪宅、饕餮,但之于爱情这不过是自然而不必要;也许能带来名望和权势,不过这两个词在爱情字典里完全不自然也不必要。炒股票和爱情都让我们焦虑,都让我们觉得冒险。它们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我们在爱情中渴求的不过是大风大浪中的一双扶持的手而不是大富大贵、金银财宝。假如你怀疑自己爱情的未来,不妨也顺着伊壁鸠鲁的快乐学说探索下去,迎着焦虑走更加坚定地投入去爱,相信爱为你做的抉择,让“坏事”坏到底。爱情不是股票,豪赌完了就算伤痕累、累精疲力尽至少你的心不会一无所有,有故事永远在你心里留下;而股票留给你的只是一双眼:势利眼和缺心眼。不要把自己当老鼠塞内加说,人对有准备的挫折承受力最强,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德波顿指出这种受挫带来的痛苦是由于人们过度理想化的乐观。这是否意味着我们要抱着悲观、绝望、逃避的态度去面对爱情呢?我的答案是不要把自己当老鼠,否则你一定会被猫吃。一个人能抱着怀疑的态度相信悲剧发生的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事情远远没有你想得那么好,当然也没有那么糟。你不必带着一双痴样永远置身幻觉的眼睛把每一个爱人当作微服到你生命的神,你不是在享受恩泽;但也大可不必担惊受怕在感情里扮演一个畏首畏尾总是担惊受怕的角色。伟大领袖教育我们“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妈妈在饭桌上告诉我们,想喝汤就不要怕被烫着。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假如你是真心不计回报的付出,那么就算因此倾家荡产又怎么样呢?你完善了灵魂,怎能还将身外之物当作盛纳的花瓶?同样请不要将此误读成义无反顾的向前冲,真正高明的态度德波顿早已概括,我要去拥有这一切,不过我与它们保持距离,不作指望于是一身轻松。你不是人鱼公主没有几个人能够像蒙田那样吐露真言:“凡是能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就没有不人道的"。德波顿同样不否认缺陷存在的意义,他认为缺陷会带来痛苦也能带来慰藉。可是对待缺陷最好的方式绝对不是憋在心里,而是公开地说出来。《暗恋桃花源》式的爱情固然唯美,缄默的爱情也许能让渴望爱的心学懂诗意的栖居,留下更多绽放奇光异彩、感人至深的故事。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更情愿爱情的忧郁气质是一种信仰的装饰,而不希望真正失落。不被对方认可的爱情是很卑微的,你把它当作自身的缺陷对待讳莫如深。但不要忘记,人鱼公主最终化作了泡沫,王子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被这样深爱过。 哲学家终其一生潜心地研究并非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懂得更多,他们的渊博是用来判断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要让人获得快乐。同样的道理,爱情是为了点一盏灯带来温暖,温暖自己更温暖别人。像蒙田那样吐露真言,至少你会看到笑意顿然溢出了你爱的唇角,也许这一刻连世界都会开始微笑。爱情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独一无二的创造。创造是孤独的,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爱情论调,只不过是道貌岸然者的假笑,一帮酒徒和美女,让所有求知者满怀热忱而来,浑浑噩噩而去。作为一个哲学的门外汉,我上述的通俗感受远远不能概括这其中普世、永恒的真理,也谈不上治疗爱情的顽疾。但我想引用哈姆雷特那位朋友说的话作结,这个广大的世界同样不是你可怜的哲学所能想象得到的。哲学想要教会我们的,恰恰是对任何事物都宽厚平等地看待,因为真实的人生是多元的,远非我们设想的那样脸谱化。在爱情里,所有的哲学和法则都只是托词,这条路明明每个人都在行走,却不会有人看得见脚印;大家看见无数堵墙,却熟视无睹。

读书笔记(部分)

第二章 伊壁鸠鲁对欲望和快乐的看法一、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指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我们应该停止凭第一直觉行事,而应该先审视我们的欲望是否合乎理性。二、快乐的要素和非要素1、自然而必要的:友谊、自由、思想----------构成快乐清单自然但不必要的:大鱼大肉大房子大浴室(1)我们可能买了一辆吉普车,我们追求的是自由 我们可能买了一瓶开胃酒,我们追求的是朋友我们可能买了一件精美的浴衣,能使我们得到安定的是思想(2)金钱满足快乐的能力在低收入档是正比关系,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平衡了,金钱的增加不会引起更多快乐的满足了。(3)吃肉的贡献不在于维持生命,而在于提供多样化的快感,犹如味道独特的酒。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名望和权势(囧rz要是有1+2+3生活就完美了)伊壁鸠鲁说,只要我们不是出于先行的痛苦之中我们就是快乐的凡不能满足于少量物资的人,永远不会满足。必须把下列诘问法用于一切欲望:如果我们渴望的得以实现,对我会怎样?如果实现不了,又会怎样?一定要所想之物才能得到快乐吗?-------------------------------------------------------------------------------------------------------------ps《身份的焦虑》说焦虑的起因在于:1、渴求身份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赫的身份,为了财 名 和扩大影响,终极目标是为了获得爱2、势利倾向势利者关注的只是他人的声望和成就人类由于渴求尊严而受挫并深感恐惧的情绪导致势利倾向由于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因此才要想方设法让别人觉得他不如自己。3、过度期望自尊=实际的成就 除以 对自己的期待4、精英崇拜5、制约因素我们在登记社会里为何无法稳妥地获得或持有一个自己渴望的位置受变幻无常才能的制约受运气的制约受雇主的制约受雇主盈利原则的制约 受全球经济发展规则的制约----------------------------------------------------------------------------------------------------------------------

每个人都需要一些些慰藉

有些乌托邦的人看的;有些堂吉诃德的人看的;还有失恋了很久的人看的;慰藉总是个好东西让内心得以平复后重新面对个疯狂的世界~~

英国的于老师+易老师

德伯顿的书,最早看的是《幸福的建筑》。最初是感叹与德才子的轻灵文风。这是第二本,感觉有些失望,不免感觉天下才子一般高。让亚里世多德和依壁鸠鲁来慰藉失意的现代人,的确有些搞。叫做《哲学小语》也许更加恰当些。资老师的翻译无懈可击,毕竟是大师。不过跟德伯顿的年龄有差距,所以感觉上风格把握不如冯涛。

有点失望

看了余秋雨对这位才子热情洋溢的推介,我一不小心就买了这个系列的三本书《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旅行的艺术》。先看的《身份的焦虑》,周末呆在家里看完的,还是很佩服这位传说中的英伦才子,知识面确实很广。但是看完后,并没有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和体验。《哲学的慰藉》更加乏善可陈了,他只是把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简单的表述出来,而这些知识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多多少少的了解到了。《旅行的艺术》看了不到一半,就放在一边,实在没有意思。所以,我还是觉得,所谓的畅销书并不见得有多么传奇,只不过只媒体创造出来的产物罢了。阅读,从经典开始。经典,还是要从娃娃抓起呀!呵呵

摘录有关文字,表达我的敬意

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yAlain Botton资中筠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压力可能来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统治者,也可能来自世俗的无知和成见,还可能来自自己本身对名利的欲望,这些同样都是压制理性探索的死敌。 p序5他自称大学时代只有两样追求:爱情和创作。前者很不成功,促成了后者的成功,因而他深信失恋与文字是并行的。p序6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那就是认为既然社会传统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循了这么长时间,那一定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不知道那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社会竟然有严重错误,而注意到这一事实的又只有我们自己,那简直不可思议。于是我们抑制自己的怀疑而随大流,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自己竟然是发现至今不为人知的、艰难的真理的先驱。正是为了克服自己的怯懦,我们才求助于这位哲学家——苏格拉底。p12我们把大众喜爱和正确混为一谈了。这位赤脚哲学家提出了无数问题,就是为了论定大众喜爱的是否恰巧是正确的。p15当然,不经过哲学思辨也可有可能获致真理。……一件虽然正确,但不知道如何理性地回应反对的意见,苏格拉底称之为“原始意见”,以别于“知识”——那就是不但知道一种看法之所以为真,而且还知道另一种看法之所以为伪。“原始意见”比“知识”逊一筹。苏格拉底把这两种对真理的认知比作著名雕塑家代达罗斯的优美的作品:由直觉得来的认知犹如一尊塑像放在室外的底座上而没有支撑,随时可以被一阵大风刮倒;而以理智和反诘的论据为支撑的认知则犹如用绳索钉牢在地上的塑像。p25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p29

活泼的行文,优雅的翻译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对伤心的慰藉困难中的慰藉从苏格拉底到伊壁鸠鲁,从塞内加到蒙田,从叔本华到尼采;六个章节,六位有着可能并非美好但却异常精彩之人生的哲学家,六种哲学对人生的慰藉。阿兰.德波顿以其独特的笔调描写了这些哲学家的思想,以及他们的生命轨迹。正如他决不认同佶屈聱牙的文风一样,他的书也写得活泼晓畅,不带学究之气。而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这样优美动人的文字,至少有一半应该归功于译者非常优秀的工作。以下是“对受挫折的慰藉”一章当中的摘抄和笔记。这是全书的第三章,有关塞内加和他的哲学思想。身为皇帝的老师,最后却被暴虐的皇帝所赐死。没有惊慌也并不反抗,坦然地拿起割腕的利刃,他的妻子要随他而去,他并不拦她,虽然不愿多造罪孽的士兵阻止了她——他曾说过,如果常常预想生活中最悲惨的结局,那么我们将能够坦然地面对所有的遭遇。“挫折的范围虽然很广——从脚趾头绊了一下到死亡都能算——而每一种挫折的核心却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从我们襁褓中就开始:发现自己够不着能满足欲望的东西,发现不能指望这个世界总是如己之愿。而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到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塞内加认为,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和对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这种乐观达到危险的程度。我们对挫折反应不当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算是正常。”我们往往会有不公正感。“这是一种感觉,感到公正的规则被侵犯了。这种规则规定,如果我们正直,就应当得到好报,如果我们是坏人,就应当得到惩罚——这种公正的观念灌输在儿童最早的教育中,也见于多数宗教典籍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一个人行为正确而仍然遭遇祸事,就惑然不解,无法把这件事纳入公正的框架中。世界看来很荒唐。于是这个人就会在两种可能中徘徊:或者觉得自己终归还是坏人,所以才受到惩罚;或者觉得自己实在不坏,因此一定是对公正的管理发生了灾难性的失误,自己是它的牺牲品。对不公正抱怨的本身就隐含着一种信念: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正的。”认为本来只做错了小事却导致巨大伤害或损失的愤怒与之同类。认为小概率事件不应该发生在自己头上的愤怒与之同类,为由于自己没有预料到(其实也不可能预料到)而产生的坏事的愤怒与之同类。“但是我们的命运并不总能用我们的道德价值来解释;我们可能受诅咒,或受祝福,其后面并没有什么公正。并非我们所有的遭遇都与我们的为人有关。”“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很容易认为这种伤害是故意造成的。我们很容易把两个本来是以连接词‘并且’联起来的短语变成用目的词‘为了’联起来。本来‘铅笔从桌上落地,并且我很恼火’,变成了认为‘铅笔从桌上落地是为了让我恼火’”。塞内加没有教我们如何避免挫折,但却教给我们如何避免挫折的毒害。然而,也许,在不同的伦理、道德、信仰的框架之间的摇摆徘徊、以及在自己希望的性格和本性之间的间离彷徨,这些才是人生痛苦的最大来源呢?“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哲学之名

小思辨,但流于文学。问题在于,这本书贯以哲学之名,这就不好了。小思辨,但流于文学。问题在于,这本书贯以哲学之名,这就不好了。小思辨,但流于文学。问题在于,这本书贯以哲学之名,这就不好了。小思辨,但流于文学。问题在于,这本书贯以哲学之名,这就不好了。

哲学不能包治百病

“不受欢迎、缺钱、遭遇挫折、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的哲学心灵良方,六个哲学家的智能解决六种人生问题!”合着这位是真把哲学当中药铺了,各家各派分门别类往小抽屉里一装,失恋了给开柏拉图卢梭煎服,日子过得不好就来二两斯多噶……若是哲学当真有这么功利方便好用,我倒是想今后看谁不顺眼,就在YA吃饭的时候给YA下半斤帕斯卡,半斤克尔凯郭尔,再来二斤叔本华,饭前下一斤,饭后下一斤!

我们生来就不是追寻幸福的

我们生来就不是追寻幸福的,生命本身是痛苦的,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地避免各种恶事,如若不行,那就逆来顺受愤怒是最幼稚的最快速的通往精神崩溃的方式我们在黑暗中前进,要尽可能地将眼泪化为知识爱情其实是我们想要生一个健康宝宝的下意识的行为,所以一般高个子男人不喜欢高个子女人,因为他们不想生出一个巨人苦与乐如此的紧密相联,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承受另一面每一次痛苦都是本能的信号,说明有些事情不对头,而其孕育的结果好坏全赖承受者的智慧和力量

鸡汤不是很好喝

>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我在与人谈话时总是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为了讨好别人我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的笑话大笑,就像家长对待学校恳亲会演出的开幕式一样。对待陌生人,我常采取饭店守门人对待有钱顾客那种奉承的态度——那是出于讨好所有人的欲望而表现出的过分殷勤。我从不对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公开表示怀疑。我努力博取大人物的赏识,每当同他们见过面后,总要久久心怀忐忑,担心他们是否看得上我。经过海关,或是开车在路上遇到与警车并行时,我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希望,想让穿制服的人对我有好印象。阻止我们对现状怀疑的不仅是他人的敌意。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那就是认为既然社会传统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循了这么长时间,那一定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不知道那道理到底是什么。我们社会竟然有严重错误,而注意到这一事实的又只有我们自己,那简直不可思议。于是我们抑制自己的怀疑而随大流,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自己竟然是发现至今不为人知的、艰难的真理的先驱。我设法劝告你们每一个人少想一些实际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和道德的福祉。我们也许从来没有因身体缺陷而遭嘲弄,也没有因我们一生的工作而被判死刑。但是那种被误解的场景带有某种普遍性,以上的故事是其最完美的悲剧性的例证。社会生活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的实情之间的差距。我们谨慎会被指责为愚蠢,我们腼腆会被认为骄傲,我们愿与人同,却被认为谄媚。我们竭力要澄清误解,但是我们口干舌燥,词不达意。我们的死敌占据了有权摆布我们的位置,他们向别人谴责我们。在导致这位无辜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冤案的仇恨中,我们听出了自己所受到的伤害的回响,是那些不能够或不愿意公平对待我们的人加于我们的伤害。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以天然的人生目标来衡量,贫穷就是巨大的财富,而无限财富是巨大的贫穷。> 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我们找不到遥控器就大喊大叫,因为我们所信奉的世界里,遥控器是不会乱放的。怒气来自一种信念,认为某种挫折没有写进生活的契约中,这种信念发源于近乎戏剧性的乐观,但其后果却是悲剧性的。吾等生存其中,而周围事物皆必有一死。汝生而终有一死,汝所生者亦终有一死。对不公正抱怨的本身就暗含着一种信念:坚持认为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公正的。不要阻止哲学家致富;没有人判定智慧必然贫穷。智者不会因为自己身材矮小而妄自菲薄,但是他还是宁愿长得高大。智者可以没有朋友而生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他是自足的,但这不等于他愿意没有朋友。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对缺陷的慰藉(蒙田)无以解忧,唯有读书。伊壁鸠鲁和斯多葛派哲学主张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肉体,决不让自己的生理和情感方面占上风。这一主张很高尚,来自我们最崇高的愿望,但同时也是做不到的,因而起适得其反的效果。问彼和所知,答曰所知惟一事,即我无所知,是为古往今来上上智。“我把许多不愿告诉任何人的事告诉了公众;如果有忠实的朋友要了解我最私密的想法,我请他们到书商的书架上去。”我们倒是应该感谢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书商是孤独者最好的归宿,有那么多书都是由于作者找不到人倾诉而写的。通常我们读书读不懂时就以为那本书有高超的智慧。深奥的思想当然不能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但是——这样说也许不太厚道——把艰涩与深刻联系起来是感情生活中常见的悖谬在文人圈中的反映,神秘莫测的人能够在简单的头脑中引起崇敬,却不能打动坚实可靠、清晰的头脑。关于人文的书没有理由要写得艰涩而枯燥;表达智慧并不需要特殊的词汇和句型,读者也不会从厌倦中得到好处。如果运用得当,乏味感可以作为判断一本书的价值的一种指标(低级的乏味感也可以下滑为有意的漠视和不耐烦),某种适当的乏味感可以抵消我们对浅薄的废话的容忍度。艰涩难懂好比是一枚钱币,学者祭起它来当法宝以掩盖学问的空虚;而蠢人则在付款时急于接受它。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17岁,我还没有受到多少正规教育,像青年释迦牟尼看到病、苦、老、死一样,痛感人生的苦难。真相是……此岸世界不是爱众生者所造,而是魔鬼的作品,它把众生带到世上就是为看着他们受苦受难而取乐;所有的资料都证实这一点,这也是占主流的观点。”1860年,健康日益恶化,看来离终点不远了:“想到不久以后我的身体将为虫豸吃光,我还能接受;但是想到那些哲学教授们蚕食我的哲学,使我不寒而栗。”9月底,他在美茵河畔散步回家,感到喘不过气来,就此溘然长逝,始终坚信“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少年之所以烦恼和忧愁……皆因其坚信此生必定会得到幸福而孜孜以求。经常为希望所欺而生怨悔皆由此而来。我们梦中模糊的希望以变幻无常蛊惑人心的形象在我们眼前盘旋,撩拨我们去追寻其源头,最终归于虚妄……如果年轻人能及时得到忠告和指导,从头脑中根除对这个世界抱有很大期望的错误观念,他们将获益良多。人人都企图通过另一人来抵消自己的弱点、缺陷和变异之处,以免延及子孙,演变成完全的畸形。两个个体相互抵消的条件是 ……他的阳刚的程度刚好同她的阴柔的程度相符,这样,各人的片面性正好相互抵消。在缔结婚姻中似乎总有一方必须牺牲,不是个人利益就是物种利益。下一代人的福祉是以这一代人为代价的。叔本华所谓:“艺术的真谛就是以一概千千万。”反过来,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 困难中的慰藉(尼采)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因为没有人能够毫无经验而完成伟大的艺术作品,或是平步青云得到世俗的高位,或是初次尝试就成为情圣;在开始失败与后来的成功之间,在我们向往的功成名就之日和现在的隔阂中必然充满痛苦、焦虑、妒忌和屈辱。我们受苦受难,因为我们不能自发地驾驭自我完成的要素。尼采努力纠正这样一种观念:自我完成一定顺利到来,否则就根本实现不了。生活的艺术在于善于利用逆境。我们一定要学会忍受无法避免的苦难。一如世界的和声,我们的生活是由不和谐和弦以及不同的音调组成的:柔和的、粗厉的、尖利的、平缓的、轻的和响的。如果一个音乐家只喜欢其中一部分,那他能唱什么呢?他必须掌握所有这些,然后糅合在一起。同样的,我们也必须把善与恶糅合在一起,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二者本同是一物。如果你总是拒绝苦难在你身上逗留哪怕是1小时,如果你总是早早地防范可能的痛苦于未然,如果你把苦难与不快当作应当消灭的邪恶与仇恨,当作生存的缺点,那么,很清楚,你心中怀有安逸的宗教。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啊,你们真不知人类幸福为何物,因为幸福与不幸是两姊妹,甚至是孪生姊妹,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永远保持矮小。他为谋求幸福而艰苦奋斗,即使不成功,他也没有转而反对他曾经向往的东西。他始终坚信在他眼里一个高贵的人最重要的特点,做一个“不再弃绝”的人。

你快乐的需求清单上是些什么?

如果让你为自己的快乐列份需求清单,上面会有些什么呢?是否写着有房有车,拥有DiorPrada,小资小调,名望权势……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几个朋友,给出的答案中物质需求均是极重要的条件,却少有提及精神需求。精神的需求在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已可怜到被遗忘的地步。和朋友谈论到自己喜欢崇敬的教师教授思想如何如何,经历如何如何时,换来的总是不以为然。“博士、教授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如初中毕业的农民企业家。”这样的回应总是把我整的哑口无言。人价值的取向本该多元,而如今经商做官是大家眼中最具成功的人士,也是最快乐的。《哲学的慰藉》第二部分,阿兰•德波顿提到了伊壁鸠鲁和他的思想。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并不知道真正能使我们感到快乐的是什么。一次和朋友在看时尚杂志,朋友指着印有奢侈手表的那页说,如果有了这个就说明一切了吧。“啊?!不能说明什么啊,不是钱多没地方用,就是无聊的暴发户。有这钱不如搞慈善去。”然后是几秒的沉默……你买江诗丹顿可以,买浪琴也不错,重要的是喜欢适合自己。物质拥有的快乐是无止境的,你有能力买欧莱雅,就会想去买Dior。在Dior Marketing工作过的朋友告诉我,这些东西的成分其实一样。价格的差异在于广告包装和品牌定位,而有的人就是有钱喜欢买贵的,中档高档的区别只是面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罢了。用大宝觉得效果好何必偏要买dior呢。德波顿在书中说,如果我们生性不是那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广告就不会这样时兴。被某种商品的广告包围时,我们可能就会突然说:我想要那个东西。但是假如我们没有看见这个广告,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觉得需要它。卢克来修说了“人们是凭道听途说,而不是凭自己的见证产生需求的”。实际上我们很难弄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大家削尖了脑袋买这些广告杂志上的东西以此来标榜自己,从而获得快乐快感。可这些快乐是长久的永恒的吗?对物质的过分渴望只会让本可满足的人不能平静,往往还导致痛苦。你可以有更多的钱,但那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拥有更多的快乐。在快乐与金钱的关系上,伊壁鸠鲁告诉我们,一开始,你拥有越多的钱你就越快乐。之后,金钱与快乐的联系逐渐的分离了,即使你拥有的钱再多,你的快乐水平也仍然停止在原处。真正的快乐对于物质的依赖十分有限,无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条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财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了。物质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协调的产物,能忠于自己的理想又拥有很多金钱,是太难的事,我们只有学会选择和协调。快乐更多地依赖于精神而非物质,品尝过两种快乐的人都可以凭自身的体验予以证明。我们往往在追逐物质的路途上丢弃精神快乐,而在拥有物质后再用金钱去填补精神的空虚。而那些用物质换来的精神文化享受早就充满商业细胞。人们就这么周而复始的循环着。就财富收入而言,真正的收入并不单单是物质,除了金钱还该包括闲暇时间和受人尊重的程度。以此来算,两个大学同班同学,一个整天在4A公司忙,一个在大学教书育人,他们的收入总分高低是显而易见的。伊壁鸠鲁开的快乐需求清单是1.友谊2.自由3.思想。德波顿给的是1.茅屋一间2.友谊3.避免有上级、受恩惠、勾心斗角4.思想5.贝里尼的《圣母像》。“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你的快乐的需求清单上是些什么呢?P.S 德波顿在书中共谈到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6位哲学家和他们的思想。分别对应着与世不合的慰藉、缺少钱财的慰藉、受挫折的慰藉、有缺陷的慰藉、伤心的慰藉与困难的慰藉。个人觉得哲学是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眼光,用于慰藉,未免让人觉得哲学如同生病后的心理理疗…

哲学式思考•鸦片式信仰

不同于那些晦涩的哲学读物,作者阿兰•德波顿的语言风格十分俏皮活泼,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那些大师级哲学家的思想观,他的选材角度很别致,将作者的生平经历与思想主张交融一起,于是随着他游走的笔端体验过了每一位哲学家的一生后,我们也了解到了每位哲学家大概的思想体系。看完这本书后,我得出两个对自己很有启发性的结论:1,哲学其实并不是仅停留在纸上,远离生活的东西,恰恰相反,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完全可以尝试着每天哲学式思考,思考的对象是生活而不是别的。2,哲学其实是很私人化的东西,每个人信奉的哲学都不一样,世上可以有绝对的科学真理,却没有绝对的哲学真理,但可以是相对的,这种哲学观念在这一时期适合自己,那就是自己这一时期的真理,一旦认准便需要鸦片式的信仰,可以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过于善变或是优柔寡断其实才真正让人痛苦。这两个结论完全是自己得出来的,跟这本书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对我而言这本书只是自己写论文的一个原始素材,而我在写这篇论文的过程决心不再翻看这本书关于评述的任何东西,以防止不小心就搬用了其中的思想,这里的思想不仅指作者的思想,还包括那些大师辉煌灿烂的思想。我一直觉得所谓的论文,就应该是论述一些自己观点的文章,而不是像剪切粘贴式地拼凑,或是从别人那些纷繁复杂的思想中提炼出观点,但这观点仍是别人的,作者不过起了个总结概括的作用罢了。而很大一部份的大学生论文都是属于后两者的,因为在浏览了大量相关评述后,你的脑中就会不自觉地印上他人的影子,而往往遗忘了或是抛弃了你最初的想法,于是写出来会发现几乎每一句话都找得到源头,是的,这可能对丰富自己的思想有好处,你又像采花酿蜜般地吸取了大师的精华,但对学术界未必有好处,很可能你刚看完素材时的那种灵光一过的想法,将会是一种伟大的影响整个世界的思想,可就这样被这些巨大的权威给扼杀了。老师的那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对我而言无异于一种自由宣言,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可以不用套着脚镣跳舞了,而是天马行空畅所欲言,而在写论文上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如此自由的感觉了。哲学式思考,对象是生活,而不说哲学式生活,是因为在我看来,生活是唯一的,生活在人人面前都是真实与平等的,不会善待也不会亏待任何人,不同的在于经历生活的人的主观感受与想法,同样是秋天,生物家看到的是熟知的生物,画家则看到的是鲜艳的色彩,诗人看到的则是生命的轮回。既然千人千思,如同物质世界需要物种的多样性一般,精神世界也需要思想的多样性,为何特别强调哲学式思考呢?这就涉及到哲学作用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教科书上的回答过于晦涩与堂而皇之,联系实际生活,我却认为有两点:一是满足那些乐于探索人类精神意识形态的人们的好奇心与愉悦感;二是保持文化生态平衡,这些高深的领域总归要有人去研究的,至于能在人们的物质世界起多大作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这已经是过去的想法了,曾经很迷恋于哲学,但同时又很鄙视哲学。迷恋是因为它的第一点作用,我觉得心灵格外愉快;鄙视是因为它的第二点原因,因为我觉得这些看起来深刻的思考似乎在实际生活中起不了任何作用。这就产生了一个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问题,最终因为要重新面对残酷的现实而倍感痛苦。有句话流传很广:世上有两种人,痛苦的哲学家与快乐的猪。似乎在世人眼里,哲学都是使人痛苦的而又无用的东西,哲学家都是那种孤独而与世独立的人。这恰恰是长久以来对真正哲学的最大误解,这里还需要探讨一个问题,哲学是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出现的,是作为人类的主人还是奴隶?在寻求答案之前,我觉得以我自身的少年与青年两段时期的心态作为范例进行分析将会很有启发。在看完《哲学的慰藉》第五章的《伤心的慰藉》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少年时期的想法简直就是“叔本华式”的,从十一岁那年摘下红领巾开始直到自己十八岁之前,这七年里我扮演得完全是一个极其悲情的角色:世界让我绝望,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受苦受难。但实际上生活并没有亏待我,我有健康的体魄与优异的成绩,我有温暖的家庭与关心我的朋友。但期间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个人躲起来想很多关于世界与人生诸如此类的问题,但总是得出那些很悲观与无助的想法,觉得世界便是如此了,没有任何人能改变现状,于是每天只好任那些无法释怀的忧愁缠绕着,但这似乎又与心理问题无关,因为那时有许多关心我的人希望就我的一些古怪想法与行为试图和我沟通,我也试图向人们解释我的烦闷,却最终发现连自己也解释不清。直到这一年多来,就是上大学的一年多来,我才意识到自己少年时期苦闷的真正原因所在。那是因为我把哲学当主人看待了(如果说那些孤独时光的胡思乱想算是零碎的哲学思考的话),而它统治我了,于是我成为了受苦受难的奴隶了。主人与奴隶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指使别人去做某事,另一个则是被别人指使。而那时我无法指使我的哲学思考去做些事情,那是因为我的哲学思考是完全脱离生活的,就像前面说的,放着美妙的生活我视而不见,而是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去思索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最后只能被自己得出的悲情牵着鼻子走。这种想法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一种浪费,但话又说回来,倘若不是先前有这种心路探索,我未必在青年时期的第一年就能领悟到那么多让我受益的东西。同样,在看完《哲学的慰藉》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与第六章《困难中的慰藉》时,我突然觉得自己逐渐好转的心态似乎就是“伊壁鸠鲁式”与“尼采式”的混合的真实写照,伊壁鸠鲁并不想叔本华那般避世,但也并非入世,而是循世,他想的是如何更好地同生活联系着;尼采也不像叔本华那般躲避苦难,而是寻求苦难,在苦难中或是苦难过后获得前所未有的体验,从而提升自己的意志与力量。我仍热爱哲学,仍习惯于哲学式地思考一些问题,但我并不将自己阻隔起来,也不将那些哲学理论束之高阁,何必将哲学放置云端呢?它本来就是可以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的,我们需要它为我们的生活做很多的事情,我们要让它成为我们的奴隶,而我们体验到的则是统治的快感。将那些过于长远的目光收回来吧,就在生活里,就在周围每天经历的点点滴滴当中。我喜欢在KTV里和朋友狂欢,因为我发现精神的苦难其实可以通过喉咙大声发泄,而就在和朋友们插科打诨的过程中你也会发现无数闪着智慧光辉的思想;我热爱迷人的美酒与可口的饭菜,这让我想到一些精美的思想如果具体为事物的话,也一定如同它们一样美妙;我同样乐意同别人聊聊近期电视里播出的肥皂剧,从中我可以知道当下上班族繁忙劳累的程度与他们内心空虚的程度,于是接着引申并继续探索整个现代人的精神灾难。这些零碎地想法让我开心并不空虚,满足并不痛苦,因为我紧紧地联系着当下的生活,关注的是那些触手可及的人与事。而对于现实世界的残酷,我并不借哲学来逃避,相反,倘若你清楚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了,哲学反而能成为你面对生活苦难时的慰藉。于是前面提出的那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这里了,哲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答:哲学是通过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思考,渐渐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与方式,明确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于是可以在这条明确的道路上自我慰藉,勇往直前。谁说世界上只有痛苦的哲学家,哲学家也可以是快乐的。生活是一个奇妙的浑然天成的整体,哲学式的思考倘若要为生活服务的话,也必须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整体,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会思考,一些人的思想只能是无意义的胡思乱想,而另一些的人的思想则能够被奉为经典万世流传的原因。哲学式的思考,不仅仅是就几个小问题的零零碎碎的思考,而是要设法将这些零碎的思考,窜成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体系,实际上很多人都能做到如此,只不过一些人把这些思想带进了棺材里面,而一些人则走上了了哲学家的道路,并将这些东西写成了理论著作,而体系一旦形成就需要鸦片式的信仰。所谓鸦片式的信仰,强调的不是对鸦片的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而是强调对鸦片的那种极度迷恋与坚定,而不为旁人与世俗所动。哲学世界的理论体系何其纷繁复杂,你不可能将所有的哲学理论都收入囊中为自己所用,于是在某一时期认定或是自我形成某一体系为真理了,就要以坚定的大无畏的精神捍卫它,这恰如一座碉堡一般,容不得任何地方有腐蚀的地方,才能始终坚如顽石。其实哲学式思考并非复杂而高深的,强调的不过是单纯的坚持罢了,苏格拉底以通过鸦片式的信仰压倒失俗的偏见,虽百死而不后悔。但这里的鸦片式信仰强调的又是有时间段的,前提是“在某一时期内”,尼采在早期曾是疯狂的叔本华信奉者,但在后期他却完全颠覆了叔本华的思想,而寻求、探索并产生了自成一体的新的思想体系。人们研究黑格尔的后期思想理论,会发现大量同他早期的思想理论自相矛盾的地方。的确,随着岁月的增长,境遇的变迁,人们在不同时期都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一些零碎的想法的改变可能还不能说明什么,可量变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直到旧的理论体系被彻底颠覆的那一天,从而也完成了它在自己生活道路上的历史使命。但可以让我们欣慰的是,最起码我们回想起来,是曾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活过的。哲学式的思索,对象是生活,其实目的也是让自己活得更明确,而不是像只无头苍蝇每天横冲直撞。郑先生那句著名“难得糊涂”虽浪漫洒脱,可惜当下已被人们当作逃避自我、不求进取的一种借口了。生活越是复杂与艰难,越需要用系统化、理论化的东西去思考它,越需要坚定的、执着的信念去信仰它,这才是一个智慧的现代人善待自己、善待生活的一种方式。2005.11.25

以智慧慰藉人生的痛苦

以智慧慰藉人生的痛苦 ——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一)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他们如果聚集在一场大型酒会上,不但互相话不投机,而且很可能几杯酒下肚就要拳脚相向),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 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相似的 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词根的原义—— philo (爱) ; sophia (智慧)。人以群分,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我愿从斯人游! (二)本书的目录在下面列出,斜体字 是一位女孩的笔记,是她在图书馆的这本书的目录页上记下的:第一章 对与世 不合的慰藉 苏格拉底 理性生活,独立思考 第二章 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 快乐的障碍不是金钱 第三章 对爱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 命运女神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第四章 对缺 陷的慰藉 蒙田 性、文化、智力的缺陷 平凡才是真 第五章 对伤心的慰藉 叔本华 化眼泪为知识 第六章 困难中的慰藉 尼采 痛苦,是平庸到卓越的必经之路 每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以上六种痛苦。而这些几乎涵盖了人生的全部痛苦。如果你曾清醒地思考过以上六章之中的任何一章的主旨,那么翻开《哲学的慰藉》,看看波顿是如何浓缩哲人一生的思考和教诲,为我们带来足以驾驭痛苦的智慧力量。(三)也许,我们读《名人传》是为了“汲取英雄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读《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为了体味“个人生命和历史进程中命运攸关的一刻”,那么,读《哲学的慰藉》则是为了以对智慧的爱慰藉人生的痛苦。可以把这三部作品作一比较:同样是选取人生的一个侧面或片段作切入口,同样是以伟大的榜样为对象,同样直指人生这一大问题。从贝多芬、韩德尔和斯科特的传记中可以看到人生面对苦难的方法 和态度 。而从《哲学的慰藉》中可以看到的,则是面对痛苦的智慧 。而当这种智慧与你的智慧相撞击,并以更深刻的智慧指引你时,你获得的将不仅是激励,还有快乐——智慧地 Eureka 之满足。(四)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学一点哲学,用来更好地认识世界 ;然而越来越少的人还懂得,学一点哲学可以用来更好地认识自身 。“认识你自己”恒久地镌刻在 Delphi 神庙的顶端,如何认识自己?哲学给我们一种答案:智慧地 跟从,共鸣,和创造。其中,波顿以其优美的语言,给以我们跟从和共鸣的空间。而这种跨越时空而跨不出 人性的跟从和共鸣,就是对痛苦的最好慰藉。(五)波顿的语言和文字是上乘的,资中筠 的序言和翻译也是上乘的。我更希望这本书能从第一页起抓住你的眼睛,其第一章有着 强烈地取悦读者的欲望,而后几章往往 承前而作。所以最好一页一页按顺序去读这本书。作者精妙的表述使它不致生涩,你不会因文字功底或知识不足而读不懂它,只可能因思考的不足而无法与它共鸣。历史上还有另一本《哲学的慰藉》 (The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 ,那本书的内容正是这一本的主旨。(六)“利用表面老生常谈的主题与情节,发展出充满机锋的笑话与漂亮有趣的细节。可以预期,他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作品。”——《纽约时报书评》“德波顿的直觉是很正确的:如果我们要将哲学带到生活中,就应该将目光放在伊壁鸠鲁、塞内加和蒙田这样的思想家身上。毕竟,哲学就是‘爱智’,而德波顿也相信智慧正是我们缺乏的。”——伦敦大学教授罗杰 . 史库顿 “这一次,这本小书的文字使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那种特别英国式的散文风格,简洁而优雅,机智而含蓄,能用小字眼就不用大字眼,惯以轻描淡写代替浓墨重彩,给读书留有回味的余地,这些都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前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资中筠 ,本书译者哲学的慰藉The Consolation of Philosophy Alain de Botton 资中筠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4

他不高兴了

这世界上究竟有没整天嘻嘻哈哈,乐呵乐呵,毫无忧愁,毫无困惑,毫无烦恼之人。如果有,真的很羡慕他们,但他们永远成为不了哲学家!哲学家之所以进行哲学思考,因为他们能敏感的感觉到来自外界引起和内心产生的痛苦、悲伤、绝望和深深的无力感,因此还能引发相关的,深入的,富有思辨性的思考:“是否有一途径,能够避免内心世界遭受苦难无情轰炸,或者能迎面而上毫无畏惧的与之斗智斗勇,又或能直面淋漓的颜射而享受之,更或者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苏格拉底西方哲学奠基者,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老师的老师。没见过其真人的肯定会认为他是一位高帅富,但实际情况是他一年到头穿一件袍子,袒胸露乳,光脚赤膊,身材矮小,摇头晃脑,熟人说他长得像螃蟹和猩猩,家里还有河东狮吼。我相信任何人站在他面前,都会错认为自己是高富帅。但就这么一个人,扇了下翅膀,引发了古希腊公民对于哲学的思考!伊壁鸠鲁享乐主义之父,但现代人把他思想引申了,进而把他形体也进行了引申,认为他是个每天都在吃的满嘴流油的大胖子,而其实他并不胖,也吃得很健康很规律,他的哲学思考也主要集中在友谊,自由和思想,但对于现在的我和现在的大多数人很难做到,比如和一堆辞了职的朋友集体搬到一个LOFT去住,讨论科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和艺术,每天都可以开个PARTY畅所欲言,有了矛盾可以通过彼此内心的深刻交流予以化解,人们向往之,却无力为之!塞内加 20岁得肺结核,卧床6年,精神抑郁,几乎自杀,后从政,又在期间被冤枉,流放科西嘉岛8年,后被召回,作为太子尼禄的导师,15年后皇帝尼禄下令要他在家人面前自杀,惨痛的经历还是抵挡不住他的权力和财富的追逐,但是他的哲学我很喜欢:我把命运女神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他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那些东西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能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哲学,我以前看过的一篇心理学测试文章可以作出解释,一个人失去一样的东西的痛苦比得到一件东西的快乐强烈程度大上两倍,狗也一样,让狗嘴里的骨头吐出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能把自己的骨头认为不是自己的,那吐出来的不快会减轻很多。叔本华 “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可以说今天很坏,一天比一天坏,直到最坏的事情出现”这位悲观主义哲学家一直是这么认为的。他的工作和生活也充分论证了他的思想。工作上他写了一本书《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卖出了230本,后来来到柏林教哲学,有5名学生来听讲,而旁边黑格尔教室里学生坐满了300名。生活上,小时候,有次爸妈散步回来,发现他深陷于绝望之中。年轻时,一次郊游中,朋友提议去会会女人,被他“人生苦短,倏忽不定,不值得费这个力气”拒绝了。中年时,他爱上了一个花季少女,送了一串葡萄给她,后来人们看到这名少女的日记里这么写道“我不想要这串葡萄,因为老叔本华碰过它,我感到恶心,就悄悄地在身后让它滑到了水里”。老年时,他养了一条狗,邻居小孩们管它叫“小叔本华”。最后他快挂是说“我的一生可视为一段无用之插页,是对我长眠于‘无’之极乐境界的干扰”。每次看到叔本华的经历,内心总是涌动着某种力量。蒙田认为我们离古代大多数思想家以为的那种理性的、宁静的状态很远。我们的心灵多半是歇斯底里、胡言乱语、粗鲁而躁动,可能连动物也不如。所以什么静水流深,毫无杂念,无欲无求,坐怀不乱都见鬼去吧。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下内容:关于男性的那一位海绵体先生,有时候雄赳赳的,有时却像打了败战一样蔫掉了,不像四肢那样听人使唤,因为和括约肌一样人无法进行控制,所以也给人造成了困扰,尤其遇到心仪的女孩也像打了败战一样时,所以这时候如果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事情,一切将会好办的多,遇到这样的事,男生只用这么一句话:“他不高兴了”。而且关于性,男性走近了一个误区,认为时间越持久对方越满足,MR.海绵体一直处于充血的状态,对男性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舞,但女性真的也这么认为吗,她们是这么说的,性的快感,不在于机械性的抽插,那还不如拿条按摩棒,而是在于眼神的交流,指尖的触碰,肌肤的摩擦,耳语的缠绵,唇齿的相交。所谓的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才是人们需要追求的境界。所以请男性朋友不要只知道单一的运动轨迹,请女性朋友不要再演戏来满足男性的虚荣心。心之所向,水到渠成!尼采尼采的思想与前人哲学家所推崇的传统思想背道而驰,传统思想认为,智慧的生活总是要努力减轻苦难,而他认为只有尝尽人间疾苦,才能享受到丰富的内在乐趣,一个直面痛苦的哲学家,但最后却疯掉了。 到底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痛苦以至于不让自己崩溃、疯掉,我们可以想象自己经历过的某个痛苦所给人带来的伤痛的巨大,更别说持续性的,接踵而至的苦难。苦难分为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比如这次杭州最美司机吴斌,真的是飞来横祸,肝胆俱裂,但他在如此巨大的痛苦包围下的举动,换来了一座城的为他遗体送行。的确是要获得多少的快乐,就要承受多少的痛苦,但当遇到致命的痛苦人无法承受时,享受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遗体。同理也可得精神上的致命摧残,如果承受不住演变成精神分裂也许还能挺快乐,不包括家人。但演变成人格分裂呢,也许也还挺快乐,不包括被你其他人格所伤,所杀之人。变成露阴癖,也许也还有快感,不包括看到了它的小女孩,小男孩。变成神经性贪食呢,也许吐得时候也有快感,但不包括和你一起吃住的人。所以还需量力而行。一个敢于直面淋漓的颜射的人,尼采选择了这种方式,为了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感。而叔本华像一头小麋鹿一样,躲得远远的,不愿让自己被这脏东西射到。请问电脑前的你们会作何选择呢。而到底什么才是自己该走的路,穷困潦倒时视权钱为粪土还是位高权重之时视权钱为无物。这个世界有自己的规则,你也有着自己的规则,你的规则可以独立于世界的规则,也可以身在其中。唧唧歪歪说了这么多,给自己一个总结:年纪大了,总该弄点哲学傍身。乔思维 2012-06-21

如果对哲学只是感兴趣,推荐这本书

对于不是哲学专业或者是只是对哲学感兴趣的人,看哲学原著很难,基本只是看个头就停住了,可是看那种经过别人嚼过再吐给你的东西,我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德波顿告诉了我,要看哲学家的散文作品。喜欢阿兰 德波顿,就是从这部作品开始的,他的作品我基本都看过。可是让我有点小失望的,现在的他已经谢顶了,悲剧啊,以前也是那么帅气的剑桥才子。

慰藉的哲学

有无数的哲学书籍都会在卷首语中告诉读者,哲学并非高高在上,难以捉摸。而是平易近人,世人皆懂。可即便如此,对于我们平民百姓来说,哲学依然是那么地高深。甚至认为这是非常人所能企及的高度。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则更是如此,我没有资格对这样一门严肃的学科大放厥词。就算我读了尼采和罗素也诌不出半句原创的哲言。弄懂哲学的确不是件随意的事。与其读《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不如先读一本《苏菲的世界》来得实在,起码这是对哲学的一个谦恭的态度来看待。与前几本德波顿的书评一样,这本书继续会以模仿书中小标题的形式加以评论(似乎他的书都会加小标题)。书中援引了六位西方著名哲学家的思想与智慧,以六种方式带给了读者六种慰藉。Ⅰ.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年迈的苏格拉底在一个春天接到了3名雅典公民对他提起的诉讼,告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雅典法庭受理了此案,并给苏格拉底一次机会要求他当庭放弃他的学说,然而这位哲学家却拒不听从,依然坚持他所追求的真理。于是,法官派人递给他一杯毒药,而苏格拉底平静地一饮而尽。”苏格拉底的学说被当时的大多数人们认为是谬误,在雅典的社会中得不到宽容。因而,他的真理成了谬论,他的雄辩成了诡辩。在遭到质疑时,他所做的是坚持真理的方向,并非一味地去袒护他的正确或驳斥对方的谬误。他的这种坚持换不来法官的感动。对于异端分子,雅典法庭认为似乎除掉才是正经事,没有存留的可能。目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秩序的运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总会有这样的人以身试法。然而他们“试法”的决心却不是出于火焰般的热情,更多的是冷若坚冰的理性。热情只是导火索而已。没有坚定的理论支撑,再多的热情也会被反对者的言语化为灰烬,那样的人只是自诩不凡的“伪愤青”。像苏格拉底一样,嵇康也是这样的人物。心有真理的指引,如同圣徒一般虔诚而凛然。在他们眼中,真理并不是像神一样反复崇敬与膜拜的。而是不断探索,反复驳斥其真伪,最终成为自己的“心神”,这才能称得上是真理。因为它是切切实实属于自己的,或者说,自己是属于真理的。而苏格拉底无论别人如何讽刺或驳斥都能坚定他的立场。或许在他端起毒药的那一刻,他与东方那位比他年长百余岁的孔子进行了一次神交。他在恍惚中听到孔子正一字一顿地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将这句话变成了现实。正确与错误,这句话在当今社会似乎有了模糊与混淆的倾向。许多人总在抱怨,认为自己与时运不合,与职位不合,与环境不合。总之有各种各样的与世不合,并且认定事实就是如此。然而这些都不是证明你百分百正确的理由。你受人冷落,却孤芳自赏,并以古往今来的那些挫折中的天才为榜样。但这不代表你一定就是怀才不遇(比如苏格拉底);你在你所处的大环境中觉得诸事不顺,却总是怨天尤人,并以自身的特质与社会的弊端来说服自己不适应这里,但这也不代表你一定出生在错误的地方。或许你看到这儿会有些恼火,认为我是在对此一味地否定与讽刺。那么我就此搁笔。让德波顿来告诉你缘由吧:“苏格拉底之死也可能是我们有被误导的危险。它可能使我们形成一种自我欣赏的信念,在被多数人憎恨与正确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好像天才和圣人的命运就是先受误解,然后由利西波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给他们塑铜像。我们可能既非天才又非圣人。我们也可能利用这一范例挑战理性,幼稚地相信,当别人指出我们错了时,我们最正确不过了。“这不是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确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如果你听了这番话依然怒火中烧。那么不妨再告诉你两句话:如果你想反抗,可以,请和你的新站在同一战线上。如果你想标新立异,好的,请先问问你的心。Ⅱ.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人生在世,吃喝二字”。这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杨朱的享乐之道。以感官的愉悦作为生活的追求。同样,在西方也有一位以此作为追求的快乐哲学家——伊壁鸠鲁。只是他的这种享乐方式也是被误解的。虽然他也爱美食,爱感官的享受。但实际上,他只是把这些当做是满足之后的锦上添花。因为对他来说,基本的感官欲求已经满足,这些额外的物质享受只是充分而不必要的附庸。我们努力想要赚钱,想让自己拥有一个稳定而富足的生活。这是很普通很正常的一种欲望,没什么值得大家谴责。那么,当你通过奋斗后拥有了这些,你还会有何欲求呢?当我们拥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之后。那些藏匿于生活中的隐形财富是否被挖掘出来了呢?物质与精神总是相辅相成的。每一样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都在高中政治课上学过这么一句话:“物质决定意识”。且不说为这句话作判断下结论。先来看看现实中的人是怎么做的:在获得了极大的物质财富之后,穷尽奢华之风,享尽物质之乐。然后让自己得到并非“欣喜若狂”般的满足,并以此养成一套看似完美的生活方式。并极力与文艺,典雅,高贵等唯美的词汇贴近,以此让自己感到无比地幸福。这就是所谓的“物质决定意识”。当然,这肯定不是这句话的本意,只是对存在的一些现象做一点必要的调侃。假如没有以上的那些,只给你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并且有家人与好友的陪伴,有一两本富于思想的书籍,这个时候你还会感到快乐吗?以饮食享受为例,长期高档的消费不见得能让你的肠胃感到畅快,甚至会成为莫名其妙的依赖。可若是用这些偶尔“刺激”一下,说不定还会让他们变得更有食欲,持续的美食供应会让你的舌头对其形成习惯。第一次品尝佳肴时的所尝到的美味,并不代表每一次品尝你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正如你赚了很多钱会让你感到欣喜。但当你的财产越积越多,几乎直线上升,而你的幸福水平线却波澜不惊,不会像赚到第一笔钱时那样地兴奋。同样地,当你花钱的数量持续上升时,你从购物中所得到的乐趣并不会同样地上升。如若不信,一试便知。可是,既然大家都知道奢华与昂贵不能带来特别大的欢乐,那为什么这些东西仍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从商业来看,这些完全符合商业利润的追求。而在生活中,这些东西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有些制约了人们的行为处事。我们并非痴迷于这些,而是因为我们总在寻求着某些东西,可自己一时说不上来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于是这些东西成了我们真正需求的替代品。久而久之将这些商品等同于生活的需求。我无意讽刺商业行为,因为这在商场中是理所应当的。如果说我们本就是为了购物,为了达到更好的购物直觉体验,那么你尽可享受其中,尽可体验各种新奇与快感,这样你也不会为此而留憾,并可在日后的岁月中以此为谈资。如果说是为了快乐地生活,仅仅是为了快乐,那么你过于无需追求奢华的体验,因为你的体验已经满足了你的快乐,并且快乐的程度不会再大幅度地提升。因此,缺少钱财并不会过分削减你的快乐。如果既拥有钱财,又拥有朋友、思想和一颗自由的心,那当然再好不过了,可以算的上是最好的最理想的生活。但当你缺少物质财富,却有一笔精神的巨额支票时。那么别着急,支票总是可以兑现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一颗永不满足的心渴求的是精神上的奋进,而非物质的贪婪;一颗知足的心不是不思进取,而是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注,这样的道理不用说谁都知道,谁都会认为作者是在宣扬主旋律而不切实际。那么请你想一想,如果让你选择生活方式,你会倾向于那边?对于当下社会现实来说或许这些话都是浮云,赚钱如此艰难,谁会为此而想到这些呢?对于缺乏物质慰藉的人来说,总是想着钱似乎也没什么不对的。会认为这些话是那些没吃过苦的人才说的,是的,就算如此,可为什么大家都懂得这些道理而难以做到呢?)Ⅲ.对受挫的慰藉在古罗马的一幢别墅内,一位逆来顺受的,无比忠诚的哲学家塞内加(塞涅卡)被残暴的皇帝尼禄“赐死”。然而他却像苏格拉底一样镇定自若,似乎这件事他早就预料到。在皇宫数十年,做了几任忠诚的行政官和皇帝的教师。从未对任何加害于他的事做过任何的抵抗。然而他的这种逆来顺受却遭到了灭顶之灾,所有罗马人为之悲泣。而他到了这一刻依然平静,像过往一样平静地接受。对于塞内加来说,挫折显然成为了他的家常便饭,并且愈加频繁,直至他因此而死。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挫折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只是不会像哲学家那样坦然接受挫折带来的痛苦。而在古代中国,老庄的思想同样有顺应的一面。尽管他们的命运并不像塞内加那样悲惨。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那就是面对挫折后不卑不亢。而塞内加面对这不可更改的悲惨事实时,他却转而把目光投向宇宙万物。从闪电,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中寻求对生命的慰藉。这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与现象更让塞内加服从于这必然的挫折。而庄子则不然,他把目光投向了时间的长度。万物交替轮回,而时间亘古不变。庄子在虚无飘渺的时间中寻求对永恒的慰藉。苏轼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或许说的就是他吧?生活中,挫折总会让我们感到狂躁、暴怒、伤心落泪。不是因为挫折对我们的打击太大,而是我们没有想到挫折会来得那么突然,甚至就没有考虑到应对挫折这一回事。世事无常,造化弄人,你不知道命运女神何时会眷顾你,更不知道何时会离你而去。如若我们不去想这些,那么挫折的降临一定会把我们打得很痛。可若是总是想着这些,那么又可能会出现悲观主义的倾向,让我们在出发前就没有了前行的勇气。关于这个问题如何拿捏,哲学家没有告诉我们。于是,我们要么被挫折狠狠地击打,要么在杞人忧天的思想中忧心忡忡地消磨着意志。在两个极端之间反复地摇晃,最终被摇晃成一瓶“不稳定化合物”,洒在社会的私处,最后酿制成人们所谓的“成熟”。“我们对挫折反应不当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算是正常……由于我们理解对这个世界能期待什么,由于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希望什么是正常的,我们的挫折感就得到缓解。”事实上,哲学家更多地是希望当人们遇到不可变更的挫折时,不能以硬碰硬的形式,而是以“曲线救国”的方式绕过挫折,假以时日,并最终实现你的愿望。尽管仍有许多哲学家认为这是俗不可耐的谋生之道,但不得不说这一方法在相当一部分人当中还是很受用。只有饱经世故的人才会认可或理解这一道理。而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却是嗤之以鼻,非要撞个头破血流不可,以显示坚定的毅力。这两种方法,或许每个人都试过,其实只是对做事的态度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就像在大学中,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却在清晨的睡梦中遭遇了大地震,并为之心惊胆战,茶饭不思,日夜不寐。所有人聚集在室外避难。而在此时,对于一个饱经风霜的卖红薯的老人来说却不是这样。平日经营困难,挨饿受冻。而这时的红薯销量突然供不应求,多数人认为的灾难在他看来反而是一件好事。挫折亦是生活万象中的一种,只有面对,无法逃避。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而一些所谓的“成功学”总是在告诫人们忽略掉这些,用纯粹的、感性的热情去冲击这些苦难,精神固然可嘉,但不可能永远这样无休止地冲击下去。总会适时停下揉揉磕破的头皮,给震荡后的大脑做做按摩。当然,逆来顺受与无条件妥协并不是塞内加的本意。若是人类都对挫折过于顺从的话,那怎么会有社会的进步与伟大的发明呢?探索追求与无尽贪婪并不是划等号的。你需要分清哪些改变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改变是无意义的。面对不可更改的事实时,你是否有充足地把握去改变它。改变事物的同时也改变着你的意志,可以让你的心保持充沛的热情。而当你无力改变时,你的心依旧可以保持那份热度,只是比前者多了一个保温罩。Ⅳ.对缺陷的慰藉蒙田在他的《随笔集》中常常会提到自然万物的美好,并认为人们时时刻刻都应向大自然学习。尽管人类历史上诞生了无数伟大的思想,但却依然没能让人类学会如何认真地思考。而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不足的一面。而不尊重的批评态度只是这些思想在人的头脑中造成混乱。于是,思维开始打架,争斗,由此产生了所谓的真理与谬误,也让世间万事万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陷。在你看来理所应当、毫无挑剔的事物中。却在另一人眼中是充满缺陷的。人们在童年或许都曾目睹过这样的经历:一群孩子讥讽着某个身体有缺陷或是体征异样的孩童,穷尽挖苦本领,肆意地嘲笑。而到了少年时,又会对某人怪异的行为处事大加嘲弄,而到了青年时,嘲笑的范围与目标变的更为广泛,在无数双目光的注视下,缺陷似乎尤为明显。并且这种缺陷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越来越奇特,由“多对一”变成了“一对多”。人们对缺陷的看法无非是拿来与所谓的正常做比较。于是渐渐地:“奇葩”一词开始广为流传。无论是身体,文化,还是智力等各个方面,奇葩无处不在。于是,反讽成为了我们时代最流行的事。而人们碍于面子与身份,为了避免这一令人尴尬的称谓。纷纷回归到他人眼中的“正常”范围,恶意地抹去那本无关紧要的个性。然后和他人一起嘲笑另一个“奇葩”,并以此为乐。似乎自己这样才算是被贴上了合格的标签,就此心安理得地过着虚伪的,并不如己所愿的生活。偏见是不可避免的,但尊重是可以相通的。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准则。每个人都有权利对他人评头论足。若是看到与自己的所见所想不合,或是有悖于所谓的常理。我们便会惊呼这世界的神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而且还都一直存在着?于是,这一小撮被视为异类,需要改变或是清除。。就这样,美洲的土著人种就成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因为他们的相貌不像欧洲人,所以有缺陷。因为他们没有先进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被认定为有缺陷。成为牺牲品的不只是土著人,还有被誉为精英阶层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只懂知识,不会劳作。所以被认定在意识上他们有极大的缺陷,他们就这样“被高兴”地去接受改造。可见缺陷从来都是外界强加的。与偏见略有不同的是,偏见只是就事论事,不必上升到大动干戈的地步。而把……视为有缺陷,则是将矛盾直指这个人或事物的全部,说到底这是意识形态的争斗。“一个社会人为奇怪的事物可能在另一个社会受到欢迎,认为合理而正常。”此话固然有道理,但却不能成为一个人逃避自己所处环境的理由。如果你仅仅是看不惯周遭的一切,而不对自己的内心仔细拣择。那么你去往更多的地方也是徒劳,还不如自己漂流在荒岛上另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度。如果事实证明你的确在他人眼中特立独行,并且你扪心自问,表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与健康良好的生活并行不悖。那么请继续做你自己,过属于你的方式的生活。就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那段话一样:“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Ⅴ.对伤心的慰藉这恐怕是世界上内涵与意义最为丰富的感情了。时而简单,时而混杂。每个人都曾有过刻骨铭心的伤心经历,甚至在每每回忆时也久久不能释怀,并且是真的能感觉到心在痛。伤心的事多为情感方面,而情感中以爱情居多。为此伤心的人有各种理由,甚至没有理由。但是,伤心若是仅仅作为一种情感存在,那么其价值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伤心”一词可以衍生出诸多的类似消极或悲观的词汇,进而再引申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经典的古希腊戏剧中往往是悲剧的成就最高,优美的诗词歌赋“大抵悲叹哀伤之作”。人们在极力渲染悲剧的同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对快乐与幸福寄予无限的期望,这是人类无时不刻所想要拥有的。然而即使是这样,我们却总是将其束之高阁。是因为我们对其期许太高?还是因为伤心将我们束缚的过于紧绷呢?“就悲情而言,可能他是哲学家中感情最细腻的。”这是作者对叔本华的评价。似乎只有悲情才能解读他的哲学,似乎要从这样的悲情中才能让人获得慰藉。伤心在使人精神受到打击的同时也在历练着人的心灵。就如同一盆冷水突然泼到身上,于是身体开始打寒噤,不住地哆嗦着。而过了一会儿后,身体又开始了慢慢地回暖。回暖的过程亦是你思考伤心的过程。并不是在思考着如何才能不伤心,也不是伤心的整个过程,而是思考伤心给你带来了什么。比如说:“因为一件伤心的事,你是否做出了一些改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伤心而选择了逃避,并会寻找另一种开心的形式来结束这段伤心。可不久后就会发现,一味地逃避伤感只会让你陷入情感的怪圈,再多的开心元素也是欲壑难填。这是因为你无法正视“伤心”的存在,只怕会再度刺激自己的脑神经,让自己再次陷入抓狂的状态。当然,人们的逃避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对伤害的一种本能的反抗与偏见。逃避或许可以让人很快地忘记,并能留出足够的空间让积极的元素重新活跃你的脑神经。但是,这种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当你的大脑重新探测到与之前的伤心相似的信号时,你的神经再次敏感起来,于是你轻易地被伤心再度俘获。而当你再次挣扎着逃跑之后,这种情感却并未远离你,它只是对你欲擒故纵。不知不觉,你脑海中关于伤心的记忆之痕又加深了一道。我们想要追求幸福,快乐,自由,把伤心,痛苦,忧愁甩的远远的。我们恨不得想要手动调节神经系统往快乐的方向靠近。对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黑暗,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去逃避,总认为眼不见心就可以不烦。可是这些恼人的情感却非要追着你。或许你会认为,你成了这些情感的通缉犯,他们总在恶意地戏弄你,折磨你。殊不知,这些令人厌烦的情感在“追寻”你的路上无一不是带着眼泪的。他们并不指望你能把他们与其他情感一视同仁,而是想拼命地对你诉说他们的苦衷。只要你肯耐心地听,并施与微不足道的同情。他们定会乖乖地离你而去,甚至还会友好地向你挥手告别。或许听到这些情感的诉求后,你的心会稍稍轻松一些,缓解伤心带来的阵痛。并静静地聚集着温暖的能量,等着你遇到真正的幸福时,痛快地释放。当“悲伤逆流成河”时,快乐其实就站在不远的对岸。可是这条河上没有桥只有锁链。因为害怕,人们总是绕道而行。直直地望着对面的快乐,却看不到被河水冲积在岸边的木板。而只有真正想要过河的人才会发现这些木板,并铺在锁链上,大踏步地走向对面,看着“快乐顺流成江”。Ⅵ.困难中的慰藉在19世纪的欧洲,有一位“妄自菲薄”的家伙,他不可一世,他总是说出狂言妄语。可在20世纪初,他的思想却被一位狂人所利用,成为日后德国纳粹思想的一枚棋子。他的这种“妄自菲薄”可不是纯粹的贬义,而是有着一种“超人”般的意志。他对困难的定义与分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有些过于地极端。他并非热爱、痴迷于苦难,而是认为最困难的事物方能创造出最幸福的时刻。却不曾想在数十年后,他的思想竟被一位战争狂人所利用,酿成了人类史上最大的悲剧。而他把史上最伟大的馈赠命名为——尼采。尼采,他有足够的资本向世人展示他的狂妄,而这狂妄并非凭空得来。他若是在生活中没有刻骨铭心的艰难,他甚至连狂妄的资格都没有。而解决困难也并非易事,有时甚至会难上加难。有这么一则关于拿破仑的故事:一个不慎跌入水中的人拼命向岸上的拿破仑求救。而拿破仑却举枪瞄准他逼他自救。那人一看求救不成反多一层困难,本不会游泳的他却有如神助地又上了岸。此人身处困难之中,他所想要的是尽快脱离困难。而拿破仑的意思却是要他从“困难中的困难”脱离。困难的惯性从来都是如何尽快摆脱或解决,而“雪上加霜”式的方法似乎根本行不通,着实让人难以理解。尼采开出的慰藉处方似乎并不能让困难中的人们心安理得地服用(他本身就成了个“精神病患者”)。但是你却可以将这些药研碎了一点一点地服用。在尼采看来,困难是在挖掘人们的潜能,是让生命发动机高速运转的原动力。这股原动力的根本含义就是——意志。尼采认为意志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就像奇迹往往会发生在那些坚定不移相信奇迹的人身上。如果我们仅以哲学家本身的生活来看,似乎觉得如此伟大而深邃的思想出在这样的一个人身上,简直是荒谬!一个需要到疯人院治疗的人为什么会有资格来批评我们的生活呢?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哲学家以其真实的生活体验来告诉我们如何从困难中学习并得到慰藉。而当身处平静生活中的我们看到这些,有时也不免会战栗。与哲学家的困难相比,我们只算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尘。人人都会通过比较来让自己得到些许的平衡,或是暗自庆幸自己比他们强百倍。但这些并不能称得上是慰藉,那只是暂时奏效的止痛片。而我们却妄图囤积满箱的止痛片而不去品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你在吞咽药片之时,总是要用水来冲服。水虽没有什么药效,但能给你的身心带来些许的湿润。尽管对病情不能立竿见影地奏效,但是作为药片的助手始终未曾离开你的身体。困难带给我们的慰藉不是在比较中获得平衡的满足感,而是从困难中学会对心志的磨练,并获得惬意而畅快的心情。或许这并不是一篇标准的书评,我作为一个哲学外行似乎并没有在文中提到哲学带给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无处不慰藉。哲学家把他们的生活体验讲成了一个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与其说是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不如说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的了解中得到了慰藉。实际上,哲学的意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涩高深,只是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哲学。就像英语中组成“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的两个拉丁文词根一样:“Philo”,“Sophia”,爱与智慧。

哲学的慰藉

哲学家的共同点,就人生最大的苦痛的根源想人们说一些宽慰的而切合实际的话。——援引苏格拉底处死之事。1对于世不合的慰藉我们许多人因为怯懦而放弃怀疑精神,对常识/习俗采取随大流的行为。苏格拉底提出判断现存的是否合理,标准并不在于大众是否喜好,而是通过证伪而实现。我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绝不简单的以遭到反对的人数来证明,而是以反对的理由多充分来说明问题。哲学家向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可以摆脱两种错觉:永远听从于舆论或者绝不听从舆论。苏格拉底提出,永远听从理论,将会得到回报。2对缺钱的慰藉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得到谋求快乐的方案。快乐可能来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许多人凭着道听途说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见证产生需求。快乐清单:基本生存需要,友谊,自由,思想。3对挫折的慰藉挫折是主管当主观愿望与客观严酷现实发生冲突,我们能达到的智慧就是学习如何避免产生对挫折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偏执狂。无论是愤怒还是震惊、焦虑、受愚弄的感觉,都源于我们队现实或者未来抱太大的希望,所有的不圆满,都源于命运女神对我们的干涉。如果可以将未来设想的更糟,并为已经拥有的一切欢呼,那么人生也就不会那么多苦痛。“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4对缺陷的慰藉我们的思想从属于我们的肉体,肉体是既不能否定也不能战胜的。在这个世界的囚牢里,我们身上既不是纯肉体的,也不是纯精神的,硬把活人撕成两半是足以害人的。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找智慧而从不远离愚昧,有此成就就足以。5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人的生命受到“生命意志”的控制,生命意志包括天性中对生存和繁殖的看重。爱情如果不许诺给我们想象中最大的幸福,就不能引诱我们去承担生儿育女的重负,生命意志也会消灭这次爱情。每一次求爱的失败都是造物主反对生育的赦令,烦恼和忧愁皆来自坚信此生必会得到幸福和孜孜以求。只有根除对这个世界抱有很大期望的错误观念,才会受益良多。然而我们可以摆脱生命意志的需求,通过艺术小说戏剧,将痛苦转化为知识,就会超越自己,通过艺术使我们认识到,我们并不是迷茫中蝺蝺独行的受难者,而是庞大人群中的人员。6对困难的慰藉尼采:痛苦的合理性。苦难是自我实现的必经之路,只有经过痛苦才知道幸福为何物。类似于马克思辩证看待问题。举了一些例子,火焰到丰饶的平地,由根部奇形怪状到长出美丽的花朵和果实……基督教和酒精在麻痹人对痛苦的感知以及抽干生命的潜能方面起到相同的作用。对于书籍向来只是肤浅读过,边读边想边遗忘。我总是这样抚慰自己,该记住的总会记住,遗忘的多是可有可无的罢。

简单启蒙——《哲学得慰藉》

阿兰德伯顿的这本随笔性质文集可以说是对哲学得启蒙。一共分为6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涵盖了人类生命中重复出现的几个关键词,并分别引用6位哲学家的中心思想和生平经历来进行阐述。很喜欢伊壁鸠鲁这章节,从金钱出发到人性之于快乐的判断,是否一定与物质挂钩。就好像阿尔博姆在《相约星期二》中那位终身的老师所描绘的那样:想要与需要得区别。这似乎是最能贴近我们自身的一个观点,面对物质诱惑与不加审查的消费观,即便稍作贬义的理解为放纵的满足欲望之源头,为什么还是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仍不能如愿达到快乐的那片净土。其他章节,例如尼采、叔本华、塞内加、苏格拉底、蒙田等人在哲学上的提出的思想归纳,都深入浅出得让人能够以最简单的描绘和最朴素的词句来理解所谓哲学这样一个听上去高深莫测的学科。如果说,没有接触过哲学,或者对哲学稍感兴趣的人,通过这本书应该可以摒弃从前对哲学这座大山所带来的压力和畏惧,对此又有不一样的认识。很喜欢作者在自序里阐明得一个观点:任何一门看似复杂深奥的学科性文化,都可以将其表述得简练精准,而那些试图运用华丽词汇或虚幻莫测语句的“高手”们则往往力图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推向其另一面——复杂。这让我又想起最喜欢的那句话来:能够将一件事物说简单,往往是一种能力。事实上,作为启蒙类书籍,只是开启对于哲学大门的一把钥匙。根据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定律”。每位阅读者都应该有、也必须有不同于他人的对于每位哲学家的理念和看法。所以,他人浓缩精华的东西未必完全准确。修行之路,还得依靠自己去走。

苏格拉底的审判

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有陪审员500名,其中220人认为苏格拉底无罪,280人认为有罪。苏格拉底由此被判死刑。陪审员是些什么人?德波顿介绍说:坐在赫里阿斯特法庭长凳上的陪审团成员们不是专家。这些人当中老人和伤兵的人数超常,他们把当陪审员作为一项额外收入的来源。陪审员的酬劳是一天3奥波勒斯,少于一个体力劳动者的日工资,不过对于一个63岁、家居无聊的人来说也不无小补。谈到“不无小补”,想起钱先生在《管锥编》里的一则翻译,原文是:“Every little helps,”as the old lady said, when she pissed in the sea.译文是:老妪小遗于大海中,自语曰:“不无小补!”

哲学家是干什么的

这本书相当意义上是想回答这个问题的话说本来这就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回避的事儿根据拉丁文的字根讲,哲学是有关智慧的但请原谅我始终对哲学家们提不起他们普遍享有的尊敬看看书里写的吧对于各种人类共有的困惑一代代的哲学家们非但没有找到一个智慧又治本的方法反而沉迷于在学术界打嘴仗就算是号称最阴郁但最能鼓舞人的叔本华也不比心灵鸡汤或是一个疗伤系的女孩儿让人笑得更真心些我真的很困惑,这困惑并不比担心宇宙本源更少,哲学家们到底是干什么的呢?BTW,德波顿清晰的风格使本书有机会成为不错的哲学入门教材简单,不十分有趣,但尚能忍受

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才子哲学

在《读书》上看到介绍这本书的文章,便到网上买了。读来未觉有说得那么了得。全书六章,分别以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六位哲学家为样板,阐释了人在“与世不合、缺少钱财、有缺陷、悲伤、困难”的情况下所需要的“慰藉”。应该说,文章写得清灵优美,举重若轻,至少读起来要比某些“哲学”受用。也许我已老了,不需要在哲学的指导和别人的劝慰下度过余生,一些“道理”看起来也可以无师自通,一些命数看起来也能自行拆解。想想也是啊,假如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向“哲学”攫取人生秘诀,岂不更悲哀。德波顿号称“英伦才子”,生于1969年,写此书时想还年轻,年纪轻轻就把人生这点事想得如此通透,着实利害,比五十才知天命的孔老夫子早熟多了,但不知这般早熟是可爱还是可怕呢?

無印象

這本書可取的地方是易讀。但一般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易讀時通常沒什麼得益。我很久前讀過這本書,現在卻沒有什麼印象,只有易讀這個印象。假如讀過一本書後有很大得益,相信會印象比較深的,如今我只得“易讀”這個印象,應該好不到那裏。

心灵充电吧

好久没有看书,忙得都忘了,可是这个书评还是一定要写。一旦我们理性地看待事与愿违的情况,我们一定会发现它实际包含的问题比所引起的焦虑要轻得多。一个人心灵的平静并不靠财富。我喜欢塞内加,所有的哲学家里面他的想法是最亲和大众的,他不排斥人体的本能,不排斥放屁、不排斥做爱、不排斥享受,他把人类的原欲与生存的意义联系在一起。他是智者,不是因为他赞许我们丑陋的本能,更是由于他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没有机体的人类谈哲学谈思想还有什么意义呢?我要内心强大到任何事情都不能撼动内心的平静。这便是读完这本书我的真正想法。曾经把哲学理解为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在阿兰德波顿笔下,原来哲学是一种下里巴人的艺术,一种亲近你我,亲近生活的艺术。哲学最应该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感染所有人,包括乞丐,然后寻求一种真正的快乐。尼采,一般的尼采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对象,我向往科尔瓦奇峰的奇伟,向往自由的呼吸,向往那种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幸福感。我向往着,憧憬着有一天能够放弃一切去那里感受自然的妙恋。

德波顿文学里的哲学慰藉

对于一个哲学入门者来说,德波顿的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很好的指引,在纷繁复杂的哲学世界中能够给予心灵一丝慰藉,这就是德波顿这本书给予我们的最好的治愈。我感叹于他如此年轻就能够拥有这样的才华。我很欣赏他的那句话,他说他只读他读得懂的书,而那些读不懂的书他是一概不会去读的,也许连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好想要阐述的是什么意义。这一点,现在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很多人将晦涩难懂奉为经典,倒是反应出他们自身的缺点来。德波顿在书中引的六位哲学家都是我们所熟知的,在哲学上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一)苏格拉底的理想世界作者在标题上写“对与世不合的慰藉”来描写苏格拉底的哲学是非常贴切的。苏格拉底如果生存在如今的世界依然是一个怪人,这一点我只能直言不讳。因为在这样一个人们放弃动用大脑的世界里苏格拉底却要剖析表里一探究竟,要与人对话直到那个人无话可说。他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绝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这个伯乐没有遇到千里马,所以被无知的世人送上了断头台。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将一个真正说实话的人给毁灭,而留下的是几千年后世人的嘲讽。苏格拉底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论不被别人侵扰。他想要用自己的哲学来牵引那些无知的人,只是最终引火上身,可是他从不后悔,后人可以看到他的智慧,而当时的人只认为他是愚昧。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依然如此从容,没有赴死的半点恐惧,有那么多机会可以让他放弃自己的哲学可是他都没有那么做,这是我很佩服苏格拉底的地方,他已经将哲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即使没有人会理解也会继续义无反顾。“如果你们处死我,你们将很难再找到我这样的人。事实上,打个玩笑的比方,我是受神灵委托附在这个城邦身上的,这座城就像是一匹良种马,由于身躯太大,容易懒散,需要牛虻蛰一蛰……”苏格拉底用这样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来告诉世人处死他是多么可笑的一种方式,他会用他的死说明这个时代错失了一个伟大的人。(二)有时,快乐只需要一张清单。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日趋严重的社会中,那么多人为求取钱财变得盲目扭曲,整天将自己折磨得遍体鳞伤,但是真的快乐吗?伊壁鸠鲁说:“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一概摒弃,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我想他说这句话是为了告诫我们,精神世界若是荒芜便是真正的一无是处。若我们将那些能够丰富精神的东西都抛却,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继续生存下去的意义呢?“如果有人自称对研究哲学尚未准备好,或者已经错过了时候,那就等于说他不是太年轻就是太老,不能享受快乐。”哲学本来就是可以让你的境地得到富足的一门学问,哲学不会故作姿态也没有特地的范围,公式和套路,有的只是你对人生的思考,哲学是自由的,无论何时你都可以去得到哲学的慰藉,而伊壁鸠鲁说的这些人,其实根本就无法领会哲学的含义,太死板地固定在条框中,那么怎么能享受到快乐呢?现在很多人都活得不快乐,不幸福,虽然他们有豪宅香车,有数不完的钱财,可是他们还是活得很累,为何会变成这样呢?其实快乐很简单,伊壁鸠鲁的哲学给我们的慰藉就是每个人需要一张需求的清单,包含着友谊,自由,思想。朋友是每个人不能缺少的,真正的友谊便是当你最孤独无助的时候想到的那个最能够理解你的人,你想要向他诉说的人,你不怕被他看到自己脆弱的样子,可以包容对方的缺点。这便是朋友。有朋友的陪伴就不会觉得孤单,会得到心理上的富足。自由和思想我想多数人是想要拥有的只是还未得到而已。自由一直是个很奢侈的想法,我们往往会因为外界的因素而变得身不由己,不能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得不妥协,这些无可奈何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多可怕的习惯啊,生生地就扼杀掉了一个人的自由和思想。思想的贫瘠使一个人变得如此肤浅庸俗,他可能只注重外表,注重金钱,注重眼前的利益,像是这样的活着,不如死去。“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要理解这句话真是很难,不活着不代表就是死去,但是没有了意识地逗留在这个世界上就意味着没有友谊,思想和自由了,那么如果都不怕失去这些了,生命中还有什么可怕的事呢?是啊,对于我们来说,懂得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三)逆境中的重生不知为何,读到塞内加这张的时候想到的是屈原,仿佛眼前呈现的是那个千年之前的伟大诗人站在江边遗世独立的模样,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纵身跃入冰凉的水中,与世长辞。因为时间的隔阂,我们无法理解当时选择离去的屈原内心是怎么样的想法,当他面对满目狼藉的国家又是怎么样的感受。那么塞内加这个被那个扭曲人性的皇帝迫害时是怎样的痛苦呢,我想是一样的吧。面对丈夫的决然赴死,塞内加的妻子想要跟随,以自杀的方式陪伴,此时的塞内加用一句话慰藉了他的妻子,他的这句话我想我会一直铭记着,他说:“你树立这样美好的榜样,我将无怨。我们死得同样坚强,不过你的死更加崇高。”我很惊讶于塞内加会说这样的话,因为以我们传统的思维,他总会想要让妻子更好地生活下去,其实是我们都错了。当电影里出现这样的画面的时候我们都会深受感动,其实若是摆放在现实中是多么的残忍啊,当自己最爱的人将要死去,而要自己安然独活,留下的人会更加痛苦,电影书籍是为了抚慰现代人的心灵,而塞内加用哲学让我们和他的妻子都得到了慰藉,死亡没那么可怕,两个人一同离开人世,他的妻子是更加让人佩服的,因为她自愿提出不离不弃,我想这就是德波顿想要阐述的关于塞内加的哲学的慰藉吧。塞内加一生诸多坎坷,也目睹了很多的苦难,所以才会在逆境中得到重生。既然挫折没有摧毁他,那么他就会将这把火烧得更加旺。德波顿说:“我们若是不抱那么大的希望,就不会那么愤怒。”人生若是没有坎坷一帆风顺,该失去多少磨练的机会,人会被磨平而贴合在社会的表层上面,变得千篇一律,失去了个性和自我,这样还有生存下去的价值吗?如果我们在艰难困苦面前依然不屈不饶,我们抱着希望,所以我们才会愤怒命运对我们的不公,正是这种希望让我们迁怒,让我们继续走下去。(四)蒙田的缺陷慰藉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我认为就是蒙田这一章,蒙田的很多著作经常是被归类在文学这一边的,所以哲学与文学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明显。也正好贴合了德波顿这本是哲学亦是文学的书。如果说大部分哲学家都比较关注精神上的境界,那么蒙田就是补足了那些被很多人忽视的生存的欲求。蒙田用一句话来概括他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可不可以这样说?在这个世俗的囚牢里,我们身上既不是纯肉体,也不是纯精神的,硬把一个活人撕成两半足以害人。”人类身上都是存在着缺陷的,我们在定义一个是圣人的时候其实已经忽略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而只是将他的思想放置在高处来敬仰,而一旦我们了解到他的那些种种生活痕迹就会觉得无法理解,其实就算是圣人也是人,而作为一个人就离不开吃喝拉撒。所以蒙田才会说我们身上既不是纯肉体,也不是纯精神,我们不能把一个活人撕成两半而是要把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时,也不能显得萧条,显得颓废。蒙田有提到很多不同的民族之间的生活诧异,我们没有办法理解的,只是因为我们和他们做的事情不同,信仰不同,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错的,也许他们在观察我们的时候也觉得无法容忍,这是人之常情,我们若能安然对待,那么就不存在那么矛盾了。将这些缺陷都补足的话,世界也会变得很美好。我想,蒙田便是想要告诉我们这些。承认有缺陷是一种心智成熟的表现,很多人走不出无法接受,就会陷入一个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精神世界,这样的人还没有学会怎么样去面对和生活,他们都不懂得活着。我只引了德波顿书中的四个哲学家,浅谈了一下,而对于尼采和叔本华,我想很多人都比较熟悉了。德波顿的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著作,而我所能理解的能力也有限,无法参透更多,但是我想哲学世界便是这样的吧,没有一个限度,想进去不难,想游刃有余就会很艰难了。我们这些初学者能做的便是好好地梳理好自己的生活,便是没有离开哲学所给予我们的慰藉的。

喜欢这位英伦才子,虽然他现在秃头了。

很喜欢这本书,可以把它看作一本哲学的入门导读。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格拉底,最那章最后,波顿说,要么永远服从舆论,要么永远不,给我很大的感触。

看看思想如何放光

看过阿兰的《旅行的意义》和《爱上浪漫》,感叹人如何在平时的日常的小事萃取出如此哲学般的思想,轻易的让人与哲学大家神交,让哲学不再是艰深难懂的晦涩词句,而是流于生活的细枝末节。这是适合静下来看的好书,与智者对话是如此畅快

哲学家--透过思想爱生活

这本书可以作为哲学入门读物,我了解到6位著名的哲学家,从Alan的角度--如果过好生活。也是我的角度,人阅读时总有目的性,或是逃避现实的困苦,想透过书籍获得洗涤顿悟。而书中的6位大家也是在不断探索人的生存如何更有意义,更快乐,更丰富。1.苏格拉底---哲学的捍卫者,真理的坚持者。2.伊壁鸠鲁---快乐的清单,并不同于纯粹享乐与金钱,而是简约。3.塞内加--对挫折的慰藉。何必为部分人生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是如此。4.蒙田---缺陷的慰藉。大世界,小小我5.叔本华---都悲伤地慰藉。6.尼采----都困难的慰藉。人的自我完成部署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而必经的步骤达到的。大体说来,读完此书让我更加谦卑的去探寻如果人生本来是缺陷是苦的,换成这个角度区追寻人生的意义,会心如大海,更沉稳。而不是抱怨,不满。这几位哲学家的生活,从今天的角度我们看上去是幸福的吗?苏格拉底的媳妇是最凶悍的,衣着破烂,自言自语干扰他人,死于非命。伊壁鸠鲁有金钱有享乐且不依附于享乐,却最后死于非命。叔本华爱情为圆满过。。。在今天看来我期待的生活是有着不错的收入,和谐的家庭,可以有更多地时间金钱去体验生活的美,去看看远方的世界,阅读书籍。我的唯一矛盾是此刻的奋斗是不是性价比最高的能换取我所需要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哲学家们思考的人生意义远高于我,我从他们身上是否可以学到如何生活更快乐呢?这值得怀疑,且读且实践,起码看完此书我能放下丝丝自私之心。

最爱尼采

哲学家中,我最爱尼采,因为他的强者哲学,因为他“重估一切价值”的不可救药的自信和独立精神,因为他说出“上帝已死”的魄力和不媚世俗。德波顿的这本书《哲学的慰藉》中的前五部分,我读上去都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虽然也会有对苏格拉底坚持自己理性判断所触动,因为叔本华悲催的感情经历和离谱的爱情哲学而偷笑,只是到读到第六章:困难中的慰藉,发现主人公是尼采时,突然振作起了精神,一口气把这一章读完。生活就像攀登山峰,只有经历攀登的劳累和痛苦,才能获得登上山顶俯瞰大地的满足,所有伟大的成就,无不是经历这样的过程而获得的。正是因为这样,不经历痛苦的幸福和快乐是没有的,这也从根本上否定了功利主义。这正是对我现在生活最大的慰藉,我感受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做得不够好,很多方面有待提高,似乎这一辈子要庸庸碌碌难有什么成就。但也许不是这样,也许我正处于尼采所讲的登山阶段,感到痛苦是正常的,因为成就的取得不会那么轻而易举,而我现在应该做的,是坚定信心,坚持下去。

温柔之书

很易读的一本书,在旅途之中、等人的时候、或者临睡之前,它丁点也不苛刻,从任何一个句子开始,你都可以非常轻松地进入它,非常适合没有阅读习惯的人。翻译很好,再现了原著的轻盈。      虽然我不很喜欢将哲学软化为心灵鸡汤之类的东西,但是没有压力,同时又不无聊的书,的确很适合我的需要,也适应我的现实节奏。它谈不上令人喜欢,却是有益的,正如书名给人“慰籍”——令人放松的按摩,却并不轻佻。      对于作者,这是一次创意的伟大胜利。一个将哲学通俗化的灵感,充分迎合了市场需要,他拥有一批“爱智慧”却深陷世俗生活的读者,因此取得了迅速的成功。翻开扉页,阿兰.德波顿干净而年轻的脸上有似是而非的笑容,我想他一定是好相处的。“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正如圣经里所说,这是一位温柔的作者和一本温柔的书。      从哲学中找到解决人生悲苦和困顿的答案,我认为并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哲学如果能带来某种慰籍,我想那是因为它使人远离自己,离开你的老板、离开升职和爱情,离开焦灼的肉体之需,在漂浮中对抗必然的下沉。      另外,我不喜欢它的封面设计,过度优美。在这个系列里,《拥抱似水年华》更有意思,可以读到大师们的逸事,非常有趣。         

清醒剂

哲学越来越成为专家们的事了,好象与我们凡俗人等无关。德波顿让我们从哲学中寻求慰藉,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找到一个清醒剂。大学学的是理工,之后也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因此不了解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家也算情有可原。不过,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大学教育里就应该加上哲学史这门课。德波顿也无意介绍哲学史,他选取六位哲学家,介绍他们的思想,并且只介绍他认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在这六位里边,至少前四位深得我心。苏格拉底判别常识的方法,伊壁鸠鲁(我很小心地避免把他的名字打错)的快乐理论,塞内加(读此书之前,我确实没听说过他的名字)对待挫折的态度,蒙田对智慧的追求,都很有教益。只是现在,我还不理解叔本华和尼采两位。本书的编排也有趣,有很多配合文字的图片。

其实我们都可以是一个智者

哲学其实比宗教更实用,我自己觉得!生活中,往往我会有很多奇怪的想法,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奇怪!是这本书让我了解更深层次的自我:我们永远在追求智慧和美丽,殊不知原来最美好的东西就在自己的身边,因为我们都本能的认为真理总是在远离我们的地方,相信美好的东西在远方。我们同样都很容易忽略了我们周围的人,有的人的确很有意思,但是他的年龄和住处都离我们太近,我们往往不当回事,因为人有种奇怪的排斥身边事物的倾向。我们所受的教育就是以遵循书本权威为美德,而不是遵循我们自己凭感官每天在内心记录而成的大叔,所以蒙田努力要我们回归自我!一个人能过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

生活的慰藉

2004年5月份,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来中国签名售书,但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虽然《南方周末》开辟了专版介绍了这位文坛新星,但还是不得不用《谁是阿兰·德波顿?》作为文章的标题,由此可一窥这位才子在(当时)中国的影响。读报纸,知道这位才子的大致经历:1969年生于瑞士,12岁移居伦敦,18岁进入剑桥大学主修历史;但大学的教育让他失望,他不得不自己寻找获益之处——图书馆、书店等等。据说为支持儿子,“父母为德波顿在剑桥大学图书馆边的书店里专门开设了一个购书账户——他可以在那里取走任何他想读的书。不过父母很快就为这一慷慨举动而后悔,因为德波顿要读的书太多了,为此他们得花一大笔钱。 ”阿兰·德波顿的大学生活可以说几乎是完美的,除了每天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的剑桥读书、思考之外,就是在风景如画的大学城谈情说爱。如果一切如此之顺利与浪漫或许便出不了这个英伦才子了,但人生中的小波折总难免,德波顿亦遭遇到了爱情的失败。“为缓解情感的痛苦,德波顿拿起了笔,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感情的困惑和不解。”《爱情笔记》由此诞生,并很快入围法国著名文字奖费米纳奖。从此阿兰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出版了《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等,很快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利用表面老生常谈的主题与情节,发展出充满机锋的笑话与漂亮有趣的细节。”《纽约时报书评》的文章如是说。    当时就是冲着这个报道想买他的书一读究竟,可怜当时尚在家乡读高中,城小书少,跑遍市区几大书店都未收获此书,失望之余加之高三在即,很快便把这本书忘记了。直到去杭城读了一年大学之后的大二,在学校内的晓风书店偶遇阿兰的《哲学的慰藉》,顿时尘封的记忆被唤起,想起以前十分想读此书却未果的经历,二话没说便买下了此书。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不厚,284页纸而已,且除去插图文字只有9万7千字,由资深翻译家资中筠女士翻译。全书以英国古典散文(Essay)的笔法,从容叙述了苏格拉底、一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六位西方经典哲学家、思想家在陷入生活的困境,如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等人类各种不幸时,如何在自身的哲学和智慧得到慰藉。书名本借用教父哲学家波爱修(Anicius Manilius Torquatus Severinus Boethius)的同名哲学著作《哲学的慰藉》之标题,内容却绝少拉丁教父的宣教与说道气息,他只是如聊天一般娓娓道来前人的逸事壮举,贤人之言语思想,中间点缀着各种掌故(要知道作者谙熟德、法、英、西语以及拉丁、希腊文)语言机智而含蓄,字眼不大,“却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使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资中筠语)。体味简洁优雅的文笔之美时,亦有一个问题在脑中徘徊不去:即哲学到底有什么用?随着哲学从诞生到发展,哲学的所谓使命作用似乎已经越来越微弱。面对着不论是沉重的历史使命也好,还是仅仅关系个人命运的人生使命也好,哲学已显得无能为力。分析哲学甚至试图取消哲学的沉重感,将之仅归于语言(甚至语言游戏)学中。这个时候哲学还能有什么用?阿兰的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他借着几个章节的标题以及远已逝去的那些哲学大师的口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不是回答的回答:“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实际的话”。一个并没有多大悬念的回答。但仔细一想,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在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浪漫和惊奇,更多的是平淡的平常岁月,我们没有理由在这一短暂的人世之中不好好享受生活,没有理由让那些艰深的哲学理论忽略我们立足于之的平常生活。所以阅读阿兰·德波顿,不仅仅是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更是通过他的细腻的叙述,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命之袍”。

向德波顿学习记读书笔记

首先要解释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其中一个说大了一个说小了。说大了的是”读书“二字,与其说读书,不如说是读”哲学“,但却是触类旁通的。说小了的是”笔记“二字,实际上,这明明就是一本书,一部作品,而绝不仅仅是笔记。但我相信这本书的造就,背后一定有”笔记“的影子,更别说精彩的笔记自然可以集结成册的吧。我觉得阿兰·德波顿的作品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记述他的思考、传递知识,在我看来,他完全在为当今的读者们提供一种读书思路。在现今的信息爆炸阶段,获取信息完全不成问题,而问题却在信息实在是太多。德波顿的作品恰巧给我们展示了一种读书方法,即分析信息,挖掘信息。我把它抽象成如何记读书笔记。那我们接下来看看”英伦才子“是怎么记”读书笔记“的吧。一、自身经历通过自身经历来引出论点是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在第一章起始,作者通过观赏画作,进而引出苏格拉底。通过一个平易近人的话题,引出高高在上的哲学,拉近了读者的心理距离,让论点自然的引出。我相信作者的经历与论点的联系绝不是突然想出来的,说不定作者当读到苏格拉底的死时,回想起当时观赏过的画作,进而将当时的感受记录成笔记,供随时回忆。二、记述背景研究一个人或一件事,背景很重要。得到一个结论并不完善,还要告诉读者们如何得出这种结论,其推导过程、因果关系有时往往比结论本身更重要。故读书时,对于研究对象,需要查阅记录其背景资料,以供分析使用。此书每一个章节的第一小节,都是某位哲学家的生活背景。三、夹叙夹议我们可以发现,整部书都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有的地方是作者总结归纳的结论,有的地方是原作者(哲学家们)的著作中的叙述。总结归纳需要思考,但对原著作的引用也非常重要。它不仅给读者们提供了你的结论的出处,也给了读者们机会去自己去判断和感受。我相信大家记笔记也都是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一边记录原文,一边对其议论总结。四、想象创作在第五章第二小节中,作者创作了一篇精彩的小说片段。在讲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作者在需要的地方穿插着对叔本华哲学理念的解读,这无不使晦涩的哲学理论更加立体形象。有趣的故事配合深邃的理论,读者读起来既有趣又有理。相信读者在读某个片段时,也会兴起产生某种想法或创意,记录下来,沉淀过后,等待生根发芽。五、总结归纳总结归纳算是读书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一方面,我们要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我们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想。即消化-吸收的过程。比如,这部作品引用了六位哲学家的理论,对应上六种心理状况。我相信,读过某位哲学家,从其理论中总结出来的方方面面可以包罗万象,但作者却可以拨开云雾,只找寻自己需要的部分,总结成对应的一种情况,这便是一种分析信息、挖掘信息的能力,也是我们非常应该学习的地方。再比如,第二章第四小节谈到的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即是在繁杂的著作中,归纳出需要的三点——友谊、自由和思想。这便需要读者在读书过程时刻保持警惕,要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找到主线,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根据需要提取相应的部分。相信这要在读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六、学会跑题肯定会有人说,”学会跑题“是不是跑题了,我们学习这个根本没有意义啊?我们来看看本书中的例子,在第四章第三小节中,作者本来讲的是文化的缺陷,却在最后描述了蒙田遇到的一段”真挚的友谊“,这里的友谊与文化又有什么关系呢?作者在两者之间给出了一个很弱的联系,即朋友更理解我们(的文化区别)。无论跑题与否,作者都很看重这部分并蹩脚的引出它。其实,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有的时候也不要专注在自己的论点上,对于自己喜欢的其他部分,也要记录下来,甚至是生硬的联系起来。读德波顿的书有时是一种享受,因为他已经为我们读过了这些”难啃“的著作,并总结成生动的文字。但我却要说,读书就应该向德波顿学习,记录好自己的读书笔记,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能出一本这样的书。

【读品•品评】铅笔刀客:谁慰藉了德波顿?

2004年5月份,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来中国签名售书,但并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虽然《南方周末》开辟了专版介绍了这位文坛新星,但还是不得不用《谁是阿兰•德波顿?》作为文章的标题,由此可一窥这位才子在(当时)中国的影响。读报纸,知道这位才子的大致经历:1969年生于瑞士,12岁移居伦敦,18岁进入剑桥大学主修历史;但大学的教育让他失望,他不得不自己寻找获益之处——图书馆、书店等等。据说为支持儿子,“父母为德波顿在剑桥大学图书馆边的书店里专门开设了一个购书账户——他可以在那里取走任何他想读的书。不过父母很快就为这一慷慨举动而后悔,因为德波顿要读的书太多了,为此他们得花一大笔钱。”阿兰•德波顿的大学生活可以说几乎是完美的,除了每天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的剑桥读书、思考之外,就是在风景如画的大学城谈情说爱。或许一切如此之顺利与浪漫便出不了这个英伦才子了,人生中的小波折总难免,德波顿亦遭遇到了爱情的失败。“为缓解情感的痛苦,德波顿拿起了笔,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对感情的困惑和不解。”《爱情笔记》由此诞生,并很快入围法国著名文学奖费米纳奖。从此阿兰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出版了《爱上浪漫》、《亲吻与诉说》、《拥抱逝水年华》、《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等,很快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利用表面老生常谈的主题与情节,发展出充满机锋的笑话与漂亮有趣的细节。”《纽约时报书评》的文章如是说。 当时就是冲着这个报道想买他的书一读究竟,可怜当时尚在家乡读高中,城小书少,跑遍市区几大书店都未收获此书,失望之余加之高三在即,很快便把这本书忘记了。直到去杭城读了一年大学之后的大二,在学校内的晓风书店偶遇阿兰的《哲学的慰藉》,顿时尘封的记忆被唤起,想起以前十分想读此书却未果的经历,二话没说便买下了此书。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书不厚,284页纸而已,且除去插图文字只有9万7千,由资深翻译家资中筠女士翻译。全书以英国古典散文(Essay)的笔法,从容叙述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六位西方经典哲学家、思想家在陷入生活的困境,如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等人类各种不幸时,如何在自身的哲学和智慧得到慰藉。书名本借用教父哲学家波爱修(Anicius Manilius Torquatus Severinus Boethius)的同名哲学著作《哲学的慰藉》之标题,内容却绝少拉丁教父的宣教与说道气息,他只是如聊天一般娓娓道来前人的逸事壮举,贤人之言语思想,中间点缀着各种掌故(要知道作者谙熟德、法、英、西语以及拉丁、希腊文)语言机智而含蓄,字眼不大,“却深得英国古典散文的传承,使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资中筠语)。体味简洁优雅的文笔之美时,亦有一个问题在脑中徘徊不去:即哲学到底有什么用?随着哲学从诞生到发展,哲学的所谓使命作用似乎已经越来越微弱。面对着不论是沉重的历史使命也好,还是仅仅关系个人命运的人生使命也好,哲学已显得无能为力。分析哲学甚至试图取消哲学的沉重感,将之仅归于语言(甚至语言游戏)学中。这个时候哲学还能有什么用?阿兰的书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但他借着几个章节的标题以及远已逝去的那些哲学大师之口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个不是回答的回答:“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实际的话”。一个并没有多大悬念的回答。但仔细一想,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生在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浪漫和惊奇,更多的是平淡的平常岁月,我们没有理由不在这一短暂的人世之中不好好享受生活,没有理由让那些艰深的哲学理论忽略我们立足于之的平常生活。所以阅读阿兰•德波顿,不仅仅是一次轻松的哲学之旅,更是通过他的细腻的叙述,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领略那袭华美的生命之袍”。[英]德波顿著:《哲学的慰藉》,资中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4月,18元。编者注:作者为豆瓣网“读品”小组网友,感谢作者投稿,本文有删节。

那些哲学家教会的道理

苏格拉底: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他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应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伊壁鸠鲁的快乐清单:1.友谊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活的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重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2.自由3.思想塞内加: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蒙田:把知识分成两大类:学问与智慧。善良而平凡的生活,努力寻求智慧而从未远离愚蠢,有此成就足矣。叔本华: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我们自身分裂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半,潜意识受“生命意志”所控制,意识服从于潜意识,却不能了解它所有的计划。我们受生命意志驱使而去接近的人,都是能增加生育美丽聪慧的后代的机会的,而我们厌弃的是减少这一机会的人。生命意志发现了可以共同为人父母的理想伴侣,爱情只不过是这一发现的有意识的表现,如此而已,岂有它哉?世上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是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尼采: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到达的。

人生 痛苦常态中的快乐

一本集欧洲各大哲学家如何从从人生的一切悲欢离合中寻求自我的书籍,一部改变自己混混噩噩的无奈的状态的指引。人生原来就是那么一回事,用哲学的眼观原来可以这么透彻地看待一个问题...

没期待的那么好

我自己还是很尊敬资中筠老师本人的,她的《自选集》五本挺值得一读的,然后对这本书,因为看了她的序,夸了原书和原书作者一番,挺期待的,结果发现没期待的那么好,可能是因为期望值太高了。原书作者提出了哲学的作用之一就是慰藉世人的心灵,关于人的需要慰藉,我还是很认同的,这也是艺术、宗教的功能之一。然后作者比较巧妙地把哲学对世人的慰藉分成了几种,如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贫穷的慰藉、困难挫折和缺陷的慰藉等等,并每种慰藉各列举出了一个哲学家做代表。读完后启发最多的还是第一章关于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这里面的要点之一是保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这个话题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后面还提到了不同的哲学家的不同特点,由于我之前对这些并不了解,对于开拓视野和扩大知识面还是有启蒙入门作用的,比如蒙田的把人的正常生理本能如吃喝和性提出来的坦然和开阔,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和“生命意志”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有些相近,不知道谁在前和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尼采的对挫折的正面承认和认为挫折是人提高自己必经的过程等等。德波顿是个英国才子,除开这本书还是《旅行的意义》和《写给无神论者:宗教对世俗生活的意义》等都是好书,总是要读读的。

读书笔记

  提到哲学,大家可能很容易把它与严肃枯燥这类字眼联系起来。然而这本书却并非如此。阿兰·德波顿并不刻意故作高深,而是尽力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讨论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主题:恋爱、旅行、身份焦虑、美与丑以及分离与死亡的经验等等,并且立志对人有所助益。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其中有一些是可以改变的,而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能改变的缺陷,哲学帮助我们提供另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与接收,为时常处于迷途的我们提供心灵的慰藉。《哲学的慰藉》这本书正是基于这个目的,作者选择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这六位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哲学家的事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哲学的慰藉作用,文章分为“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受挫折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对伤心的慰藉”、“困难中的慰藉”这六章。  精神的需求在这个可怜到被遗忘的地步,然而,这并不代表人们足够强大足够快乐,相反,虽然物质水平相比以前提高很多,但人们的幸福感并不高。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此,而是更加沉沦于对财富的追求中,导致压力、抑郁、抱怨等成了人们的常态,街上人来人往,多是行色匆匆疲惫不堪。人们既抱怨社会的种种不公,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挫折苦难以及自己固有的缺陷,进而陷入苦闷。人生苦短,时光易逝,试问,这样的人生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答案固然是否定的,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和主角,何必把它导演地太过悲情?想要过得知足幸福,就需要换一种达观的态度来看待我们自身的困境,而与古代哲人“对话”便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困难、缺陷、伤心”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专有名词,从古自今其实都上演着同样的故事,例如作者提到的这六位哲学家,哪一个受的苦难会亚于我们呢?坚持自己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的苏格拉底最终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伊壁鸠鲁在他所处的时代被当为异类,塞内加也是一系列挫折的代名词,他遭受了肺结核、精神抑郁、被贬黜、被下令在妻子和全家面前自杀这一系列挫折……然而,他们的智慧使得他们能泰然地回应和面对这些灾难,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兹选取书中一些经典话语,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书中的智慧不限于此,它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吸收,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了解生命的真谛:    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  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受世人喜爱转向解释其所以然。    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真正的朋友不宜世俗的标准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和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以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于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    对受挫折的慰藉  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  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必须顺应之。  塞内加: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请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塞内加担保,一旦我们理性地看待事与愿违的情况,我们一定会发现它实际包含的问题比所引起的焦虑要轻得多)  塞内加: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万物皆备于他一身。   智者是自足的……如果他因疾病或战争而失去一只手,或者某种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一目或双目,他会满足于剩给他的那些。  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决定对待它们的态度。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对缺陷的慰藉:  蒙田: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只有能使我们感觉更好的东西才值得学习。    对伤心的慰藉  世上故事比人少,同样的情节不断地重复,只是人名和背景有所变化。意识到我们的境遇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之一,就足以感到慰藉。  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困难中的慰藉  正面的事物可能是负面事物培植成功的结果。如果把所有负面的根砍掉,也就等于扼杀了可能在枝头结出的正面的花果的元素。  使我们感到窘迫的不应是困难本身,而是我们无能让困难结出美丽的果实。  司汤达:生活在安逸中的人啊,你们真不知人类幸福为何物,因为幸福与不幸是两姊妹,甚至是孪生姊妹,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永远保持矮小。  使我们感觉好些的不一定对我们好。使我们感到痛的不一定对我们不好。

心灵的慰藉

要锻炼自己写出深刻的、专业的书评了。打下第一个字就开始退缩,怕自己所言贻笑大方--可又有何惧呢,幼稚得很。阿兰·德波顿以他的对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六人哲学思想的感悟著成此书。慰藉二字让人倍感哲学之亲切。记得有次上微波炉(某老师绰号)的电视栏目策划课,她要我们每一个人提出一个关于人类的主题,广电06的同学们提了若干词:爱情、命运、幸福、健康、友情、性、理想、音乐、战争、平凡……包罗万象,与哲学家们所思考的问题不谋而合。原来,这些看似平常的字眼,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所有人都在用各自的一生为其注解。读罢此书,难免不感慨。如德波顿所言“我们在他们写的书上划的铅笔道和作的眉批,以及借用的话,都标明我们是在何处找到了一小块自己,或是找到用自己思想的原料构成的句子—如果这些话写于穿托加袍、用动物作牺牲的古代,竟然与今天的我们不谋而合,那就更加了不起。我们把这些话引进自己的著作,表示对他们的敬意,也提醒自己有自知之明。”于是乎,欣赏苏格拉底无所畏惧地坚持自我的精神,明白了怎样在别人的评判中做出理性和独立的判断--常识不一定正确,存在不一定合理。欣赏蒙田那份豁达,比起叔本华和尼采,他审视自我的勇气令我叹服。法国人说火炉好,德国人称壁炉妙--感谢他的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不要以狭隘的心胸来评判事物“正常”或“不正常”。尤为向往的是伊壁鸠斯的快乐需求清单--1、友谊2、自由3、思想。别墅、名车……物欲的充斥只是商家为其自身的财富而构建的符号,被这漩涡卷入的人并不会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因为,最真实的快乐是朋友带来的温暖,是不向上级低三下四的有尊严地工作,是自在地思考的愉悦。

关于哲学的慰藉

看了近三个月,终于把《哲学的慰藉》给看完了。断断续续。近来看过比较不错的文学作品,做到了深入浅出,和读者慢慢讲故事。这也是作者在书里解释的自己的定位和写作态度。阿拉德波顿,这个据说近似于才子型的作者,写书犹如写自己的手记,然后把手记整理整理,就出了这套书。看德波顿的经历,在剑桥上学的时候,不爱上课,对课程毫无兴趣,索性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书,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关于各种门类学说的想法,最终将这些想法写了出来出了书。看,才子型的人物,大抵是不是都不喜欢正规传统的教育。而正规传统的教育,的确也无法造就天才,只是给社会输送了力量。扯远了,又关系了教育。应该说作为哲学的入门级别参考书,《哲学的慰藉》很不错。这也是我在读之前看到的评论所描述的那样。其实,之前接触哲学也大抵不过是思政课的一些哲学大纲和一些哲学家的名字。哲学,诚如现在很多人觉得那样,会有高深莫测,毫无脚踏实地的感觉。在我告诉朋友们我在读哲学的时候,朋友中就有人劝我离开这些不切实际,让人空想的东西。哲学之于很多人的感觉,有些类似于想不通很多问题诉诸于此却反而越来越复杂。所以,才会有人说出类似劝诫的话。但是,单从《哲学的慰藉》来看,我感到的却是相反的。就像序作里写的那样,作者认为很多困难与问题,如果不假思索凭本能做出反应,与通过思考,理性地对待,结果是大不同的。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慰藉,因为这是一种通过哲学对于人生的解释,并不复杂,并不把你的思想套用得过于禅,过于拗口,而是用一种大家都明白的想法告诉你其中的涵义。突然想到,作者自序中,他所引用的关于普鲁斯特的话“事实上,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是的,不过是已然于心的道理。只不过,好书对我们各种情感的描绘远胜过我们自己的体会,它处理的感知和认识,比我们自身的表达更加确切,更了解自我。而德波顿也的确做到了这些。在所述的六个哲学家里,我对于尼采的哲学思想生出的好感最甚,不晓得是不是近来思想撞击的一种重合。近来所说的最多的几个理论中,其中一个就是关于人生折腾的想法:人生就是要折腾。如果不折腾,前路一片开阔,不用遇到困难、挫折、沮丧、难受、伤心,也就是告诉你你既定的道路,作为一个人会觉得毫无生趣。所以总结来讲,大家都是喜欢折腾的人,不会真正喜欢一帆风顺的道路。因为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无趣的,而我们更喜欢丰富与精彩的人生,所以我们也就无法去避免各种各样我们不喜欢的东西。而尼采的想法,貌似就是类似于这样:苦与乐是相互连接的,谁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人生的完满与苦难是相互依存着的,因此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苦难,不应该用一种自我安慰来劝诫自己那些自己所要的理想是不合时宜的,不应该在自己理想遇到难点的时候觉得自己不该品尝如此苦痛,因为大凡是人都要受到苦难,尤其是那些想要获得自我成就的人。尼采本身的那些苦痛经历,如书中所讲,他并没用摆脱的方式,而是正面,直面。不晓得尼采是不是属于过于执着的追求直面苦痛,所以才会逼自己到发疯。但至少,这种勇于面对的思想是好的。我也还是倡导要疏通自己的不快,要直面自己的懦弱,而不是逃避。心理学上有一种慰藉即是慢慢释放自己的压力,是疏通,是导。而我所经历的那些遇到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无不是用一种逃避的心理去对待所遇到的问题,最终积怨成疾。所以,面对和克服恐惧,拥有大无畏的勇气是顶重要的。我总觉得,从总体看来,我还是乐观的,因为我看待困难总以一种历练的心态。就如我告诉别人的那样,如果上天不让你遇到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那是最好的,给了你最快乐的单纯美好。但是如果上天让你经历了那些苦痛,你也该感谢上天,给予了你一种丰富与精彩。因为那些丰富,你才会越来越好。其他五个哲学家中,关于蒙田思想的解说,我最喜欢。真正地低进尘埃,不以自己思想比别人的高深而认为那些平凡私人化的思想是没有价值的。放屁、吃饭和恋爱不是低等的事情,是正常的,是也和哲学思考、政治、经济一样有价值的。不要因为自己似乎比别人多读些书,多懂些道理就觉着自己高人一等。拥有真正相对比较平和的心态,拥有真正丰富的核心价值,认识到人人都是平凡人的现实,而不是坐拥一个美梦和自命不凡的气度。那样,能够更好地做好自己,而不是无穷地给自己寻求压力,或者轻视轻贱那些平凡却做好本职工作的一小粒粟米。想想我在这工作一年里最大的收获也许就是这种心态吧。过去,总归还是有很多傲气,总想着改变别人,总觉着自己不一样,总是在潜意识里觉着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用以衡量别人的对错。经历了那些事儿之后,经历了以一个层级一个总体来看待一个年级的学生的时候,我终于真正地打开潜意识,了解自己的想法和更正这种似乎有些荒谬的观念。其实,总是和别人比较或者总是以自我价值对别人做价值评判的人,有些过于单一,反而不能看到无限可能性,也是人的一种缺陷。所幸,我已经放下这种执念。也感谢我的第一份工作赋予我的这一心态调试。而放下执念也能更加平和地工作,平和地坚持把自己的事儿做好。因为,读成功学却不能最终成功的人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执行力不够,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叔本华其人,不是很喜欢,有些过于空想主义的感觉。我偏向于认同尼采对叔本华和蒙田的一个认识。虽然叔本华的思想中有一部分来自于对蒙田的思考,但是,他有些偏执于把自己的那些想要却最终得不到的欲望称之为妄想。有些偏执的哲学家。以他个人的生平来说就是一个一直无法满足其欲望的人生过程,所以他的思想更趋于悲观主义。而悲观主义也许和我本身就是一个冲突。这位哲学家的思想,之于我唯一可取的也许就是放大人生格局的想法:放大人的格局,看看人类整体就晓得你所谓的个人命运不公,其实世上还有很多人和你一样。你不是唯一的。如果只是看中一己的命运,相对来说就会悲观,会自怜自叹。那些悲情故事,之于你自己身上,感觉无比的痛苦,但是如果你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和横观现世的几亿人口,总会有相似的悲情故事在上演。这样对于你来说,也许就会宽慰,会更放下那些所谓的唯一的不公。有些类似于塞内加。不要总以为世界和你对着干,只不过你太把自己放在重要的位置。你对于世界不过沧海一粟,对于你自己却是全世界。这本不是件坏事儿。可是这样的思想一旦走入偏激,就会因为自己得不到,抓不住而过分执着,觉着全世界亏欠自己。又何必呢。当然,虽然叔本华如是说,他却和塞内加不同。我觉着是还是放不下,说归说,行为却又有些自欺。所以,我喜欢塞内加,却不喜欢叔本华其人。塞内加至少诚实。伊壁鸠鲁和苏格拉底的思想没什么好说。对我来说感受不是特别大。关于钱财和与世不合的思想,并不能说服我去相信他们所说的是完全的正确。这又好比,德波顿引用普鲁斯特的那句话一样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也许只不过我目前无法共鸣而已。当然以上种种也只是出于自身的想法与当前的思考所作的。所以,我不是非常认同周老序中所说的慰藉的意义。我认为只要是自己看了之后之于自己有一个思考,有一个更加积极的态度就是一种慰藉,并不非得执着于字面的一些关于慰藉的想法。当然我认同大家所说的那种只要是引人思考就已经达到了一本好书的观念。所以,还是很喜欢这本书的感觉,清淡而不失一种乐趣。很想再读读德波顿其他的一些思考和观念。The end.

学院派哲学

我早在一两年前,看过这本书,那时douban还没流行起来。他们怎么就能对这本书写出那么多的评论呢,我还没仔细看。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菜籽德波顿

最近在看阿兰.德波顿。这颗英国菜籽果然是聪明,看照片头发都掉差不多了。他也和那些聪明的王尔德一样,满纸都散落着智慧。但他颇有创意,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都能把“我”、“先哲”和“世界”结合起来。“我”也许代表作者本人,也许是小说的主人公,是一种真实的体验。“先哲”是那些亚里士多德或凡高们,这些哲人、艺术家、美学家闪烁的思想火花。“世界”或许大或许小,可以是无尽的自然,也可以是男女两人的小圈子。三者结合完美的是《旅行的艺术》,“我”和女友去远方旅行,那些地方,艺术家们以其敏锐的才华加以描绘,但,我们到达之处依然受自身限制呈现不同的感觉。哲人们对旅行有种种警言,然而不自己体验,始终无法真正理解。所谓旅行的艺术,也许,是我们对待自身的艺术。希望一次旅行可以转换心情、改善关系、寻找一个更好的自己,始终是奢望。若能从心中醒悟,有所不同,所在之地也是旅行的绝妙之处。德波顿的小说也带着这种自省的理性感觉。他写男女的爱情,简直是在分析,我们所表现的与我们真实的想法之间,究竟隔着多远。一个女人,她的爱情,和她遥远的童年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谁又不是在所谓的爱情中,寻求自我的完善,寻求那些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的答案。那些爱情的点滴,在他的放大镜下,完全是人性的变化。阅读起来,尽管有些枯燥,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看见,所谓热恋中的自己。他写了一本传记《亲吻与诉说》,完全颠覆了传记的写法,对一个普通得无法再普通的女子,写她的过去现在和对未来的小小希望。一边写,一边还在质疑,传记不是应该这样写吗?那个人最真实的样子,也许就是在最微不足道的小动作中。回过头看,始终是带着美化或丑化的眼光。真实,究竟是怎样?而一个人的过去,究竟是怎样在影响她的现在,乃至未来?我是谁。谁又是我。不能不说,德波顿真太有才了。看他的书就像做一场又一场游戏。你在游戏中隐约看到自己。甚至有些真实的可怕。坊间传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倒没什么,关键是他能把所知融汇,直指人心灵中至为脆弱的一面。其实那些问题,德波顿也给不出答案。但他帮助我们,打开第三只眼睛,原来,世界上还有人是这样活着,原来,我们对自己是这样陌生,原来,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在精神的世界中自由自在。阿兰德波顿和他的作品:http://culture.qianlong.com/6931/2004/05/17/41@2056793.htm

我开始想看蒙田了

有时看哲学,如同看历史,是为了太高自己的眼界,看的深看的远些。哲学也一样,于我这种凡人,不是要去理解哲学家们的深度思考,不过是活到一定时候,碰到了选择,该怎样去面对。这大概是哲学于我的意义。有时太忙碌,不知所以。为物质的奋斗超过了所有。哪怕偶有所得,房,车,人,但这些是世俗的成功,与我自己的生命而言,忙碌一生,他的意义在哪里。这个时候,是需要哲学来慰藉的,但显然,本书我是找不到答案的,唯一的亮点,是让我发现了蒙田。我大概是受到新华书店刺激。以前逛书店,每个系列的名著都有蒙田的散文推荐,那时我还好文学。一是觉得那样可以显得不同,二是为了打发时间。所以我小说看得很多,至于蒙田,我甚至没看过一页,但又觉得很熟悉。其实不过混个眼熟而已。第一次系统看蒙田的介绍,是雅克.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里面介绍了蒙田的思想,地位,我那时倒有想看的冲动,但基于我有太多未读的书,一致不了了之。然后,就在这本《哲学的慰藉》中,比较详细的碰到了他,并发现他如此可爱。(我不知道这个词汇是否恰当)比如,他对西塞罗的看法“人其实是很可怜的...听他吹牛。。。这家伙是不是在描述全能而不朽的上帝!实际上,成千上万的村妇在自己的村子里过着比她更宁静,平和,有恒的生活。比如对名族的看法”每个民族都有许多风俗习惯,不但不为另一民族所知,而且被认为是野蛮,怪异。最后一句话,到时很好解释了我和葛之间总有争吵的原因。不过是目光短小且自以为是罢了。在比如,对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追随者传下来的关于他对话的图像使我们肃然起敬,只是我们已经被普遍的赞扬镇住了。...如果今天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很少人会高评他。这才是一个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意识。接下来,“一个可能在世人面前奇妙非凡,然而他的妻子和随从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几乎没有人在家里被当作奇人。如果你经常看新闻,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是应该受到崇拜。好吧,让我去看这位睡前作者吧。

拿什么慰藉你,我的朋友

我觉得中国人不需要哲学,或者极少需要。我们天生掌握对待生活的态度。几千年来,我们以最少的物质过最多的精神生活,换句话说,我们容易知足容易快乐。国产两大哲学,儒道流传了这么久,实其腹、虚其心(民以食为天),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儿子时想造反,当了爹就要后代听话)早已混进了窝头和汗碱里,老百姓们谁会把它当做高深的哲学呢。野菜粥经常喝不上溜的农妇以为,皇帝娘娘肯定天天吃肉夹馍,她不能理解“谁叫汝生帝王家”的痛苦。现在生活好了,但要求也高了,所以我们忙得没时间看书。有本书不是告诉你,“原来你非不快乐”,你自己不知道罢了。还有一本《哲学的慰藉》,大谈哲学的重要性。可我以为,哲学就像鱼翅泡饭,贵且不说,还不容易买到,营养不一定比蛋炒饭多,老百姓不见得喜欢。你见过有人做生意赔掉了裤衩,朋友陪着喝顿酒,说说宽心话,再躺在沙发里读读蒙田伊壁鸠鲁,他就当啥事没发生过么?我们喜欢说人算不如天算,喜欢说顺其自然,其实只记住了老子说的“无为”,忘了后面的“而无不为”。何况早就有聪明者认为,“但凡写进老子的,那肯定是做不到的事。”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似乎觉得人生非哲学不能拯救。阿兰把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一网打尽,收之于《哲学的慰藉》一书,虽仅列六章-----分别是: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之慰藉,------实则囊获了人生全部。阿兰将他们一一安排到六个岗位,希望哲学这辆庞大的机器,运行平稳,顺利产出治疗人生苦痛的药品,但阿兰并没有他们(比如苏格拉底)的坚定,只“愿从斯人游”,难免走着走着掉了队,要么就跑岔了道,读者不能确定阿兰到底信仰哪种哲学。整本书就像一次考前串讲,让读者对西方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有了一个详略得当的印象。中国古代也有位才子,他被砍头前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盐菜与黄豆同吃有核桃风味。令偷看信的官员哭笑不得。我觉得一个人的哲学有无,一定跟他的生活有直接关系。苏格拉底娶了悍妇,笑言自己是驯马人,需要在烈性马身上练习,留下了雷鸣之后必有暴雨的名言。他开朗幽默,虽然没像金圣叹那样在死前戏弄别人,但他毒发身亡前念念不忘欠了别人一只公鸡。尼采在爱情上连连受挫,只好去妓院寻找慰藉,结果找到了梅毒,虽然他一再声称自己除了钢琴以外什么也没碰过就出来了。这倒霉的经历一定和他推崇苦难,主张“摒弃生活实物,实行禁欲”有关。我们不妨再读读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论》。知识分子是拥有哲学最多的人群,看看这些人类精英的德行,我们会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如果说前者展现给读者的是哲人波澜壮阔的理性大海,那么后者则是他们一片燃烧熊熊的欲望之火。奇怪的是,如此大的温差,知识分子居然没有像玻璃瓶一样炸开,还摆在神圣的殿堂里以供瞻仰。哲学是知,活着是行。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大家争论不休。典型的例子是孙中山和蒋介石这对师徒。老师主张先行后知,学生唱反调说,不知何以行。后来蒋介石跑路到台湾,擅用职权把岛上的一座山改名叫阳明山,青睐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算一下天下能知能行者,知行合一者,竟有几人。《左传》上说,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大道理谁不懂啊。有人说,人生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依我看,人生就是被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做学生时每遇考试,我有一个秘诀,挺。当你没有资源和方法解决问题时,只有硬挺,挺过来就好了。当然,挺的过程很难受,你读我的书评也很难受,我的文章看烦了可以随手丢掉,但人生的诸多问题却是绕不开的。啊,朋友,我拿什么慰藉你?我真的不知道,唯一确定的是,肯定不是这本叫《哲学的慰藉》的书。之所以翻出这篇老早以前的文字,是因为另有高人和俺一样,觉得这位英国佬不靠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4fc70100efal.html

秉承实用主义的目的

在课余时间大致浏览完了这本书,算不上通读,泛泛来看,确是应了主题:把晦涩的哲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的确是秉承实用主义的目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介绍塞内加的思考方法:以消极见积极。记得曾看过一句话: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便是乐观主义者,那对未知的准备和预见大概是治疗焦虑的好方法。这也不尽然是合理,并非人人具有应对突如其来变故的超能力,即使在有着心理准备之后,对于心智不全之人更是有着致命打击。不过对德波顿的博学仍然赞叹,不愧是英伦才子。

慰藉我们的人生

看这本书的时候,十几年的好朋友家里发生巨变:新婚刚一星期,父亲竟在一天之内离世。在ICU病房等消息的时候,在去医院的路上,在与朋友相拥而泣的时候,总是想起那个一手握山羊角,一手握舵浆的命运女神,想起了塞内加。命运女神你又在跟我们开玩笑是吗?不分好坏,不分时间轻易地取走人的生命。任你喜怒无常,“我不允许命运之神对我作出判决”。作者通过介绍哲学家的生平带出了他们的哲学理论,以此慰藉我们的心灵。在我们与世不合的时候,在我们缺少钱财的时候,在我们受挫折,有缺陷,伤心,碰到困难的时候,至少我们可以坦率地面对他们,完善自我。最爱塞内加的这句: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哲学不仅是慰藉

好读的一本书,相对很多讲哲学的书来说。但哲学不仅是慰藉,尽管哲学和神学有很多交集。像我这种入门者,有兴趣还是多看看书中提到的作者的原著,能更好的理解书中提到的人的思想。对于哲学,如果一直流行和受追捧的是这种片面的肢解哲学的书,就会成为一种悲哀。

时隔四年,重读《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既发人深省又亲切的小书。每次读的时候,都能帮助我提出问题,审视自己的人生观。我觉得对于处在20多岁的年龄层的人,尤其适合一读再读,因为它会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人生观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从而更有可能真正地认识自己。这次重读之后,凭印象回忆了一下全书的结构: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尽管我还不能决定追求真理和追求popularity哪个更重要,但这一章能帮助我们认清粗暴无理的否定,不因大众的反对而迷茫退缩,在一些时刻很有用。另外也应据此避免刚愎自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启发就是即使我们自认为是理性的人,也有可能误入歧途,如果我们察觉到了问题自然会设法解决,但也许我们根本就没能意识到问题。苏格拉底的思辨方法好学,苏格拉格般的敏锐和怀疑精神却不一定能学到。有些事情你那么确信,所以你根本不会想到去质疑它。我想到当年初看到《黑客帝国》时那么激动,就因为我知道这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人都质疑过这个世界本身,质疑过万事万物的真实性。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纠鲁。不反对富裕,但也不惧怕贫穷。关键在于认清自身真正的需求。我并不赞同克制欲望,须知正如德波顿在最后补充的,对不必要之享受的追求也正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不过这种哲学有助于我们避免被其他方面的欲望过度分散精力,例如虽然我追求名利,但却不会追求不必要的精细饮食,也不寻求被所有人喜爱。第三章,对挫折的慰藉:塞内加。斯多葛派主张不要对生活做过分乐观的设想,而要认识到命运的无常。不因自身的遭遇怀疑自我否定自我,不被困难击倒。第四章,对缺陷的慰藉:蒙田。这章很搞笑,看样子是因为德波顿曾为阳痿苦恼过才写的。对我的启发有限。后半部分倒是告诫我们不要狭隘,通过旅游和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认同感和共鸣,摆脱孤独和对自己的怀疑。另一点是教育我们不要成为学问的奴隶,而要寻求幸福生活的智慧。这一点蒙田倒是胜过那些怯懦的,生前像个怪胎的哲学家。第五章,对伤心的慰藉:叔本华。从这一章看,德波顿对叔本华的认同有限,可能是因为尼采的缘故才有了一些了解。叔本华的哲学是一种避世的哲学,把人的一生看做无奈而悲哀的过程。这一章基本就讲了其愤世嫉俗的一生以及对生命意志的一些观点,说明爱情的冲动是正常的人性。第六章,对困难的慰藉:尼采。尼采主张入世和发扬人之潜能,迎难而上,自我完成。抨击阿Q精神和怯懦的自我克制。尼采欣赏的人都是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在俗世中也有影响的人物,这一点与我相同,比如我就觉得王安石和邱吉尔很了不起而李白很滑稽。我觉得哲学或学问本身不是追求的目标,对人生,对自我的满足才是重要的。这一点上我倒是认同蒙田的(所以蒙田本人也没有成为哲学家,担任了世俗职务,而且也充分享受了世俗的快乐)。多数哲学家生前困苦且影响力有限,不见得有什么快乐可言。这次阅读与当年购买此书时,即2007年10月有迥然不同的体验。如今回想,在我中学时,流行一些所谓“忧郁”“感伤”“淡然”“惆怅”之类的意象,抑或只因为当时我是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2B少年,所以直到大学那几年都耽于那种奇怪的被害妄想般的消极情绪。此次阅读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入世倾向。我也暂时打消了系统地学习东西方哲学的念头,更愿意去读一些轰轰烈烈地生活过的人物传记。文艺复兴时期即掀起了对人之潜力的探索,对个人之尊严和理想之追求,有什么理由时至今日反而还要倒退到禁欲的中世纪般的生活呢?人之一生不应随波逐流,迷信权威,逆来顺受,而应尽可能地使其丰富而痛快,即: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诚然人的一生不断体验苦难,但既然现实如此不妨就面对挑战。如果真有上帝,我希望在俗世搅个天翻地覆,死了后也能傲气十足地去见他。

旅途中的念叨

忘了是从哪里看到的这个说法 说是只有在旅途中的平静心境下才能很好地吸收一本书 上次旅游确实感受到了那种毫无寄托的宁静 可惜没有选对书 于是这次颇为慎重地拿了这本之前已经翻阅过一遍的 哲学的慰藉 果然一本书无论第几遍读都会有小惊喜 就算是这第二遍 都可以发现很多之前看不透的在雾里的道理渐渐变得清晰旅途中 因为暂时忘却了现实中的烦恼 能够跳出局外观看过去的自己的所作所为 再加上德波顿很有次序的引导 慢慢开始思考这些哲学道理带来的宽慰 也会领悟自己这个卑微的存在 也是可以变得伟大起来的 那些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的不安 哲学家们也在经历着 并且他们的思维系统因着这些烦恼变得更加完善 这样 就可以诚惶诚恐但又带着一丝怀疑去接受哲学带来的慰籍(这些带有啰嗦嫌疑的自我剖析 似乎也落入了蒙田所说的 用一些不必要的言语来掩盖内容空白 特定套路中~ )其实回头看看留下的笔记也不多 虽然看的过程中时时会有抚掌大叫好的冲动 因为很多道理 悬浮在我脑海中若隐若现 可是就是没有能力把它们变成实物 但是到了哲学家的笔下就变成了句句确凿的真理 没有理由不叫好所谓的正常与不正常之说的小小领悟:谁都不应该去责怪一个人变化太大难以置信或者不可理解 一个人在一夜间思想的变化都可以巨大的 那些没有与它共同经历过的人 是不会领会的 但是如果知道了这一点后 就不必要对别人一些所谓的不正常行为产生过多疑虑 知道一切都是在变化着的而且很多变化是你不能控制的时候 这当中造成的失落的持续时间就会变短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更加深刻地体谅别人 可是由于自己思考能力和经历的有限 往往那些可以运用地更为广泛的理论 我只能从这狭隘的视角出发 看再多的书籍 应用到实际中时也不过是这些再琐碎不过的小事 不过还好 哲学家用他的文字告诉我们 把自己周围的小事小灾小喜一一记下 也可以是一部很特别的小说 所以活着快乐与否 在于态度 在于是不是会用有限的经历和学识给自己找无限的可能吧

承认自我,接受自己

书中介绍了哲学家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面对,他们通过著书立说(苏格拉底除外)记录自己对于周围事物的思考,这些思考都来自于对于自身的解剖,对于常识的质询。我们都是不完善的,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因为我们身上集合了人类的所有特点,那么我们这些“特点”就没有不能被人所谈论的。因此,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自己会放屁、拉屎,做爱时疯狂无比,也应该如此接受别人。“瓦罗和亚里士多德的渊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帮他们摆脱疾病之苦?解脱他们可能与一个门房同样遭遇的不幸?逻辑能安抚他们的通风么……?”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追求知识和智慧呢?蒙田将“知识”分成了学问和与智慧,渊博的学问并不足以使人生活得快乐,但是智慧包括了一切足以使人生活得快活而合乎道德的知识。譬如,不如意事常八九,常想一二,这就是一种智慧。

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就像爱因斯坦在《社会与个人》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必须依靠别人活在世上,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我们穿着别人的衣物,既然生存的基本需求都来自别人,我们的潜意识总会驱使我们去迎合别人,这是很正常的。(没有哪只狗会朝着它的主人乱叫吧!)但是一旦这种迎合妨碍到我们对真理的追求,那就别当为论了。两千多年前的这场冤狱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个迷,因为在这次冤案中,对哲学犯罪的竟然是至今被某些国家标榜的民族政治!这个最为合理、最为优越的制度居然犯下如此滔天大错,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对这位哲学家进行审判并不等同于选“超女”、选总统之类的,总统的价值体现在人民满意度上,而哲学家的价值体现在追求真理的进度上,这是独立于民众之外的东西,民众没有资格来审判。我不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我不认可让哲学家来统治国家,但至少民众和统治者不应该对哲学家或科学家进行干涉。理性的产物只能通过理性来判定,就像真正精良的陶制品只能由真正的陶艺家来判定,普通人可能因为不了解制陶工艺的艰难而把一个千辛万苦造出来的精品随手摔的粉碎。苏格拉底究竟有什么贡献呢?他没有什么固有思想,正如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他的所有价值都体现在他的提问和质疑上。他通过提问获得真理的方法已经得到后人总结和命名。比如归谬法、归纳法等等。他的意义显然不在这些。我们已经不是淹没在原始欲望中的野人了,教育已经赐予我们思考的能力。苏格拉底的方法估计十人之中有八人能轻车熟路地使用。可真理为什么总是姗姗来迟?显然不是缺少方法,而是精神。苏格拉底之所以被尊为“哲学之父”,就是做出了哲学家应该勇于质疑,忠于理性,不考虑结果地去思考,即使与世不合,也不停止脚步的第一个榜样,上述这些是哲学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们是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二.西方有句话叫作,上帝关上一道门,就会打开另外一道门。可是如果按塞内加的说法,应当是:“上帝在某个时候赐予你一样东西,一定会在另一个时候拿回去。”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地得到和失去中度过的,首先是得到生命,然后是童年、青春、财富、声誉等等。然后我们把这些一一丢失,当连我们的名字也从人们的记忆和记载中抹去的时候,我们永远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也许很多人认识到这点以后,就心灰意冷去出家了。塞内加认为大可不必,因为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抱有多大期望,我们总是乐观地希望拥有的房子会不断涨价,考试时不会粗心大意,朋友总能考虑到自己,于是当不利的情况,愤怒、失望、抑郁接踵而至,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因为这不是天的错,而是我们的错,我们本来就不应该试着去拥有那些本来就不属于我们的考证。没有所有权并不意味着没有使用权,塞内加的论点,并不是叫我们消极怠惰,对一切都逆来顺受,恰恰相反,对悲剧的深刻认识反而会让我们获得更为成熟的乐观,这是真正的乐观,不会被任何灾难轻易打破。在所有的哲学家中,塞内加无疑是最能给予慰藉的。三.自我意识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是人类一切智慧的源头。当人们从简单的吃喝拉撒和生殖的欲望中摆脱出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意志时,当人们的行动开始依附于自己的意识而非仅仅是由大自然设计的,通过基因来反映的本能时。人类,就这样在进化路上轻易地跨过那道宽阔的裂谷,而将其他生物远远抛在后面。自我意识使得人类与众不同,但却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因为一个人大部分时间想的都是自己,就不免于将自己看得过重,事实上整个人类都高估了自己,它们认为人可以战胜一切,理性可以升华人本身。当然,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蒙田。蒙田并不满足于历来不断给人添加的赞誉性的形容词,于是他开始像苏格拉底那样开始质疑和提问,但这次他面对的不是愚昧的民众,而是盲目、陈旧的观念。“同样的说法,出于古人笔下就被接受,而由当代人说出来就会招来嘲笑。”为了获得真理,蒙田决定进行更为具体和细致的剖析。于是他先从自己入手,研究内容包括,吃饭、放屁、偏见等等。然后,他开始研究法国人,欧洲人,最后这些研究成果全部反映在《蒙田随笔》。这部真诚的书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赤裸裸的蒙田,更展现了十六世纪说一句话都要引经据典的社会现实。人到底比其他生物优越多少?其实能提出这个问题就是一种优越。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因此随意消灭它们。因为它们的存在于我们的存在出于同一个理由。我们永远不能忘了我们来自于大自然。这个永恒不变的事实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好依据,也是蒙田给我们的最有现实意义的启示。四.杜兰特这样评价尼采:“很少有人会像他一样为自己的天才付出如此沉痛代价。”那么究竟是什么代价呢?我们知道尼采最后因为患上梅毒而发疯,但是,真正的代价不是梅毒,而是孤独。尼采不是斯宾诺莎,斯宾诺莎大部分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作哲学思考,有时连饭菜都要别人送进去,却对此安之若素。如果尼采只是停留在1876年前的思想状态,孤独根本算不来什么,叔本华不是说过吗:“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但是,在访问那不勒斯海湾的几个月后,尼采成就了自身的最重要的转化——它完全摆脱了叔本华的阴影,这个转化是他成为了十九世纪最受争议的哲学家。老子说:“福,祸之所倚;祸,福之所伏。”尼采把这一辩证法用到了成败上,却导出了与老庄之道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呼唤夸父、精卫、刑天式的人生,而非许由、巢父的作风。所以他拒绝啤酒和基督教,因为啤酒使人意志消沉,而基督教教人逆来顺受,连他崇拜的人都是入世的。没有人比尼采更渴望成功了,也没有人比尼采更渴望别人的认可和赞赏了。正是这种渴望最后击垮了尼采,使他成为千千万万受害者中最不平凡的一个。那么,在将“哲学的慰藉”带给我们的过程中,阿兰又起了什么作用呢?他显然没有像那些想象力丰富或别有用心的引述者那样成为一个再创造者,但他更不是一个盲目的摘录者。他有自己的原则。既不是斯宾诺莎工程浩大的形而上学的天空之城,也不是康德震撼人心的人间的道德法则,而是切实的,关乎每个人的人生哲学。另外,他还认为哲学应当能带来心灵的宁静,正是以葱郁这一原则,他向霍金抛弃方程式一样抛弃了那些深奥的、晦涩的论点,这给他的作品带来了优美和流畅。如果这只是一段写景或抒情的文字,我们就不会那么惊奇,但这是一本关于哲学的书,黑格尔不是经常抱怨让哲学说德语的困难吗?而现在阿兰不仅让各种哲学说英语,而且还说得那么美。仅仅拥有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是不够的,阿兰必定是真正理解了这些天才、贤人、疯子的思想和行动。这需要多么敏锐的哲学直觉和多么透彻的哲学理解力啊!资中筠先生在序中把《哲学的慰藉》比作给龙虾剥壳的钳子和掏肉的长钩,我更愿意把《哲学的慰藉》比作一台榨汁机,榨出来的果汁鲜美且可以直接饮用。

哲学的慰藉

【关于本书】《哲学的慰藉》选取处理了六位哲人──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在这六位哲人中,有宁静内敛的智者,有世俗而讲求实际的生活导师,也有颇具诗人气质、勃发着生命意志冲动的强人、狂人。德波顿这种选择处理的方式很见用心。中国人,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士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一向讲求儒、佛、道的调剂互补。在德波顿的书中,我们是否也可以看到这种调剂倾向呢?哲学家,特别是那些以所谓体系完美而著称的大哲学家,如黑格尔,往往会使普通人敬而远之,但在德波顿看来,真正的哲学不应远离普通人及其世俗的生活,而只关注弄清一些抽象的哲学定义;不应只是提出一些毫无意义的假设,而对于人们该如何生活得更好等至关重要的问题不闻不问。作者是英国人,而二十世纪一些声名显赫的英国、美国的哲学大家,如罗素、怀特海、艾耶尔竟无一人能有缘入选该书。这或多或少透露了作者对二十世纪英美哲学的评判。罗素和怀特海都力图将抽象的思辨还原为数学,而艾耶则更是直接地认为哲学是个封闭的系统,它与现实生活无关。这样一来,他们的哲学大概就真的不能给人的生存以慰藉了。难怪比较关注人类当下生存状况的德波顿要将他们排除在其《哲学的慰藉》之外。《哲学的慰藉》中的六位智者都并不怎么热衷于打造什么抽象的哲学体系,但无一例外地,他们都毕其一生,孜孜不倦地探索人性,有的还能以自己的实际人生为例,教导人们如何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这样,当今众多的欧美读者能将目光投向这位如此年轻的学者所写的一部讲人生大问题的小书,也就不怎么令人奇怪了。【何谓哲学】梁文道说,哲学是对事物的本质提问冯友兰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邓晓芒说,哲学是思维体操赵鑫珊说,哲学是满足人类那种莫名的归属感的寄托诺瓦利斯说,哲学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家园亚里斯多德说,哲学是以自身为对象的思想维特根斯坦说,哲学是治病,哲学是语言爱因斯坦说,哲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语言游戏尼采说,哲学是重估一切价值马克思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雅斯贝尔斯说,哲学的真理是追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哲学就是在路上德波顿说,哲学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我说,哲学是追求和欣赏天地间最高的美与和谐【为何哲学】我曾经在哲学人组问过大家为什么研究哲学?以下是各网友的回答:人是半神半兽的动物,研究哲学是为了尽量增加第一部分的比重为了正当地自杀为了证明难得糊涂优于刨根问底为了不纠结,不混乱,不沉溺喜欢思考的人最后都会走到哲学上来为了玩儿命的思考为了给人洗脑为了禁欲为了搞清楚博士毕业为什么都叫 Ph.D.为了学会怎样为自己辩护,逢人便说自己有什么用,或者说没有用但有意义为了用不同于普通父母的方式回答小孩子的问题为了体验少数人的危险历程(学习哲学是很危险的,他使我们对平常生活里的熟知的事物产生怀疑,正如对红玫瑰在黑暗中颜色的怀疑,最终会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政治选择和生活选择,普通人达不到哲学家的思维广度或不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会把他们当成异类或精神病人)【我的分类】☆伦理哲学 出世哲学 西方以叔本华为代表,另见德波顿《身份的焦虑》,哲学篇东方老庄之道(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入世哲学 东方孔孟之道 西方安·兰德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70595/哈耶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70007/各种成功学 励志书有趣的是,东方的入世哲学崇尚利他主义或集体主义;西方的入世哲学崇尚利己主义或个人主义 关于出世和入世两种人生观我认为最好的作品就是《月亮和六便士》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58513/ ☆政治哲学 (见德波顿《身份的焦虑》,政治篇,马克思,休谟,阿伦特,波普尔)☆科学哲学 http://baike.baidu.com/view/117735.htm?fr=ala0_1_1☆艺术哲学也就是美学,艺术的本质是对现实的批判其他的,如经济哲学,历史哲学,法律哲学都是那个学科的发展史。

可能我骨子里就是个怀疑论者

其实标题与内容无关.书是在图书馆无意看到, 随手借来的. 开始就讲到关于苏格拉底的死. 不巧的是在那之前不久刚看过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的死的解读, 再看这个就觉得有些不够味了. (不过小生也不了解情况, 到底哪个说的更靠谱一点也知不道了, 也没那麽大的兴趣去知道了.) 然后继续讲的时候又提到了阿里斯托芬, 可惜的是又让小生觉得对阿里斯托芬有些不公.(其实没这个必要的, 后来倒也不觉得有什麽了.) 就这样, 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就打了折扣的了. 伊壁鸠鲁就不说了, 小生喜欢这个人. 然后到塞内卡了. 这个人在国内的哲学史教材里往往被说成是个伪君子, 主要理由是学说与生活的不相符. 黑格尔也就这一点讽刺了他一小下. 这就是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区别了, 人们往往要求哲学家的生活要与自己的学说一致; 而通常情况下艺术家只要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ok了, 生活上怎麽样子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的, 这样也很好. 在这本书里, 算是给塞内卡平反了. 在蒙田那部分对缺陷的慰藉里留下的印象是有关偏见的一些东西, 就是"文化的缺陷"那一节了吧. 其实蒙田也是个怀疑论者, 是积极的怀疑.接下来就到了整个书里最不喜欢的一章了. 不过发现青年叔本华还怪好看的.这个作者在书里表现出来的对尼采的理解跟我们的把尼采视为精神导师的HB同学是差不多的. HB同学的总结是:"苦难造就强者,强者造就未来." 书里看到更多是前面那半句. 从励志或者"慰藉"的角度, 他们这样理解尼采也是很自然的了..不见得这本书会比波爱修写的那本同名的书要高明, 但是更适合现代大众读, 而且读起来也比较轻松. 就这样, 第一次的"书评"结束了. 不喜欢去评论的其实, 尤其不喜欢评了之后还亮出来, 可是今晚的月亮真的很亮..

慰藉生活

最初接触阿兰•德波顿是在《译文》上读他的《幸福的建筑》。虽然只是登载了前半部分,但已被他的才情所折服了。建筑原是一个很枯燥单调的课题,他却赋予了它文学的色彩。一座老房子,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也经历了太多的风雨沧桑。任何事物在被赋予了情感之后便变得动人,也便不容人等闲视之了。一如刘亮程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所写到的:那堵墙,那扇门,那一处烟黑,那一抹斜阳,都曾记录了我们成长的岁月,所以我们格外珍视。建筑被加以“幸福”来修饰,那就承载了我们人类太多美好的情感与向往。我便在那阅读中轻松地理解了建筑,也走近了德波顿——这位英伦才子。哲学不同于宗教。宗教是一种信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情感;而哲学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智慧,它教导人爱智慧、有智慧,从而智慧地生活。德波顿谈哲学,踩着巨人的肩膀,却并不玩弄哲学的高深。他以一种平常的心态真诚地告诉每一位读者:哲学就是生活。所以在德波顿看来,几千年的世界文明所诞生的那些不计其数的哲学大家之中,能带给我们平常人真实的慰藉的只有那么几个:苏格拉底、塞内加、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和尼采,分别给予我们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与困难时的慰藉。因为这些大师们都根植于大众的土壤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何更好地生活,他们的著作也是他们的生活与思想相融合的产物。苏格拉底用提问的方式引导每一位民众如何思辩。即便与世俗格格不入,甚至因此而被处死,依然从容,依然不悔。因为他从事哲学的动机是出于改善雅典人生活的朴素愿望:“我设法劝告你们每一个少想一点实际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与道德的福祉。”他也知道现实往往是“多数人的意见就等同于真理”,但若没有人坚持真理,或者我们的注意力都只是由世人的喜爱而转变,那么人类将永远不会进步。世俗的力量是可怕的,即便在现在,我们也依然免不了被它牵着鼻子走,在合流中委屈自己,埋没自己。哲学家之所以伟大,应该就在于他们的这份洞察力与前瞻性吧。他们的学说历经千年而依然成为人们生活的指南。读到苏格拉底临死前的那一段,我流泪了。为因愚昧与世俗力量而施加在一个最真诚最智慧的人身上的不公平,也为一个勇者的最平静最宽容的风度。在中国,又有几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呢?孔孟之道,仁义之说,固然不错,但那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老百姓的哲学又在哪里呢?德波顿的智慧在于不光介绍别人的智慧,还在于字里行间处处闪现自己的真知灼见。譬如苏格拉底的伟大与不幸众所周知,但阿兰说:“苏格拉底之死也可能使我们有被误导的危险;它可能使我们形成一种自我欣赏的信念,在被多数人憎恨与正确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我们也可能利用这一范例挑战理性,幼稚地相信,当别人指出我们错了时,我们最正确不过了,而我们可能既非天才又非圣人。”又譬如,蒙田从来都被归划到文学家一类,但阿兰却把他当作哲学家,因为他的著作教我们坦然地面对我们生活之中的琐琐碎碎,面对我们生活之中的缺陷,承认我们离古代大多数思想家以为的那种理性的宁静的生物有多远,承认我们只是半聪明半愚蠢的一群。《哲学的慰藉》是德波顿的第四本书,虽然界定在“哲学”的范畴,却又远远超出了哲学。读完这本书后,我在书中空白处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感谢这些晓畅而温暖的文字,让我的心灵得以重新感受春天的美好。苏格拉底说:不可能所有的事实都能证明于当前;叔本华说要面对困难;尼采则更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挑战自我,成为“超人”。许多日子以来,我为着一些自以为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而忧戚难安。现在我明白了:也许我成不了超人,但我可以坦然的面对我自己,真诚地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管怎样,平心静气地面对一切本身就是一种勇毅,一种明示,一种智慧。

这是一本好书

对于想知道哲学是什么并且以前不知道或者不了解的人来说,是本好书.不过他可能会误导了对于哲学的认识,觉得是一本很轻松愉悦的事情. 因为这本书写的真是挺轻松愉悦的,让你看他的时候,是赶着追着看,想快点看的那种. 入门很好啦.我喜欢. :)

德波顿《哲学的慰藉》札记

德波顿《哲学的慰藉》札记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初版 20005年购于卓越网“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家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画上的苏格拉底正宣讲完一个哲学论点,同时泰然伸手拿起那将要结束他生命的毒杯,这既象征着对雅典法律的服从,又象征着对自己内心的召唤始终不渝。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生命完成升华的那一刻。每个社会都有一套观念,应该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则就会遭到怀疑,不容于众。这些社会规范有的是用法律条文明文规定的;更多的则是在一个庞大的伦理和实践的判断体系中本能地遵循的,这个体系叫做“常识”(Common Sense)。…如果对这些规范提出疑问,就会被视为怪异,甚至故意挑衅。常识之所以被悬置起来而不容置疑,是因为人们把它的判断都视为天经地义,不必加以审视。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那就是认为既然社会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循了这么长时间,那一定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不知道那道理到底是什么。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时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为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的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我对许多人关心的事弃置不顾——赚钱、经营房产、追求军职或文职的荣誉,或其他权利地位,或参加政治团体以及本城邦的政党。”“我设法劝告你们每一个人少想一些实际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和道德的福祉。“你们是雅典人,属于因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邦。可是你们岌岌于争名逐利,而不思考如何理解真理,如何改善自己的灵魂,不觉得很惭愧吗?”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但是我们似乎被一种相反的倾向所折磨: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以使我们心烦意乱。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一个论点不能因为多数人谴责就是错的,但也不能以英雄的姿态总是对抗多数,以为这样就一定正确。2005.9.27

哲学的慰藉 OR 哲学的入门?

对于这样一本同辈人写出的书,能说点什么呢?佩服,然后自我惭愧?作为一本介绍哲学的书,能够如此的深入浅出,很是难得,这家伙驾驭语言,表达观点的能力确实牛比。在他看来,哲学就是用智慧慰藉人生的痛苦。人,生而痛苦,但在漫长人生的道路上,怎么能面对预知的不可改变的痛苦,活出精彩,超越一般生命存在的意义,这就必须借助哲学,这也是哲学的意义所在。可以说,他以很浅显、机智的语言,阐述了六个哲学家的生平遭遇和哲学基本观点,同时使之切合自己的思想,说时髦点就是以简洁风雅的语言之轻表达了生命哲学之重。这么说吧,如果你没接触过哲学,最起码通过这本书可以让你对自己的人生没有那么多抱怨,还可以顺便读几个哲学家的故事,而且肯定不会让你读得郁闷无比,枯燥无味;如果你看过相关的哲学书了,那么你至少可以想想自己在读的过程中到底读到了什么,消化了什么,为什么人家挤出来的是奶和血,你就啥也整不出来

诸多困境之梳理。

思考宇宙与人生之真相。来自现世的诸多困境之烦恼:与世不合、缺乏钱财、困难、挫折、孤独亦即对快乐幸福的追求。让我们与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相遇,从中得到顿悟,感受人生之可能与不可能,忍耐与疯狂,独树一帜,而又孤僻终老,认识自己何其漫长,指导自己的人生使其鲜明“存在”又何其困难,掌握真理而不使自己误入混沌最终实现自我又是何其“不可能”。纵然承认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也不免难以翻越“制约”与“道义”,真正的自由来自灵魂之召唤,书中的字字句句,捋清你的思维,与你的困惑迷茫感同身受,当然是慰藉,而这种慰藉承认的同时更需加倍清晰地去思维、去成长、去认识自我。追寻智慧而从不远离愚蠢。

哲学的慰藉

如果不是明天要回学校今天必须把市图书馆的书还掉,我想再给我一个月都未必看得完这本薄薄的书,这个音影泛滥的世界早已把我折腾得没有耐心,可以在网上乐此不疲地呆着,却静不下心来看一本书。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没有那么淡定,看不穿这世间纷忧。不愉快的时候常有。但不要以为这本书就是医治所有不愉快的灵药。它所作的也不过是用特定的视角看待起伏不定的人生,希冀以此透过引致不快的事物消减不愉快的感觉。你尽可以不同意哲学家的看法,你的人生还是要自己想通想透,不必欺骗自己的感觉。如果郁闷烦恼,不妨一读。虽然翻译难免拗口,但不影响理解和朴实的文风。也许看完了会变得更加悲观,但相信会平静心情。书的厚度对现代人的耐性也还适合。

不甘做标本的哲学

看到很多人说“这不是一本哲学书”,确实不算是,可是书的题目本来就没说这是本哲学书。《哲学的慰藉》本身说的就是六大哲人的哲学理念对作者自身产生的影响,以及作者获得的慰藉,借此向读者简单介绍这些哲人及其思想体系的不同之处。这本书的题目只是针对作者而言,哲学本身就是自我思想体系的成长与发展,同样的苏格拉底,同样的尼采,不一样的人去读它就一定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并且这些理解与个人生长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对于“慰藉”一说,也就只对于作者本身而言,身为读者慰不慰藉,个人觉得更多的是与作者产生的共鸣。再引用书中的译序“……这是一本以介绍几位哲学家及其思想的非学术性书,既象写自己读书心得的随笔,又像普及知识的‘科普’作品。人物的挑选、切入的角度和思想的诠释都凭作者的个人兴趣和理想……”。至少是这本书提醒了我,哲学并非僵硬死板,它可以通过轻松活拨的语言传递严肃深层的思考,并非这不是哲学书,而是我们过于习惯接受哲学一本正经的样子。记得周国平在谈论哲学时说,哲学理论层出不穷,更多的是学术而非哲学,哲学永远是单纯的,新鲜的感受有活泼的生命,硬要把它钉在体系的框架上,只成了死去的标本。也许并非作者写书方式不当,而是过多加入对其想当然的理想,不甘做标本的哲学,还是推荐此书的。

...

阿兰・德波顿是个不讲就的作者,或着说是准艺术家.对于饥饿的人来说叫精美的食物和粗糙的食物是一样的,讲究的作者是不会邀请饥饿者来吃他的饭的

哲学的慰藉(一)-对叔本华一节之感

获得慰藉的普遍性之法有二,一是教他相信自己的境遇不过是千万之一,二是个体之力有时确敌不过命运强大的引力。饶是爱极独处之人,也无法摆脱寻求鸣音之举。我很喜欢电影<咖啡与香烟>中屡次出现的台词, 'The earth is a conductor of acoustical resonance.',凡人圣人均只是音律之一阶一缕。1818年,叔本华写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文章里解释他为何缺少朋友:“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还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 而毕竟,他还是把自己归为了天才族群中的一员而并非彻底遗世独立,只有以“集合中的一点” 之慰,有时才可减少孤立无援之感。进一步的例子是来自一部更被普遍接受,改编自真人真事的影片,《荒野生存》。最后的片段值得让人深思。汩汩流水,浩浩之山,人类只不过是自然投出的一掷,一心只以自然作伴的主角克里斯托弗却在临死前写下 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的字句,可见个人是多么无法摆脱集体机制的权牵和普遍性。在自我真理的场域里,还是无法绝对摆脱共振和共鸣式的索引。还有一种值得警戒的悲哀是,这里已经不需要用其他的引言赘述,即加缪语,“现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似乎完全是精神上的,那就是一个人始终是自己真理的猎物。这些真理一旦被承认,他就难以摆脱了。”——就算我们极力摆脱现实之重,社会之引力,到头来我们不由还是自己真理的最大猎物。无外乎叔本华说,“我的一生可视为一段无用之插页,是我对长眠于‘无’之极乐境界的干扰了。”当然,回头再看这一句极为悲观和厌世的话,就像在文章最初所示,亦是一种对个体的有效慰藉:普遍性的悲情像是一面镜子告诉你,从来不会是你一个人在与异与常人的窘境和情感作斗争。

联想古龙

喜欢在古龙的武侠精神,尤其是这句,最简单的,最快的,就是最有效的!相相比金庸,这更有现实意义。金庸,场面宏大,情节也曲折,而且寄予哲理,但是他寄存历史,给我无尽的无用的遐想,所以我爱恨交加,工作后没有看过一次了,不管是书还是影视节目。古龙,我看了很多次,尤其是《天涯 明月 刀》,爱之情节,爱之精神,给我无穷动力!其实,这就是一个哲学世界!

关于

关于尼采,不同意他的很多观点,但这个男人强大的自我、意志的粗暴、执着的疯狂很让人着迷。关于阿兰,大概想涉及的东西太多而无法驾驭,丧失了个性和尖锐的评论。

难得轻松的一本哲学书

这是一本读起来难得轻松的哲学书,幽默又善意。对这个作家不太熟悉,他另外的一本书《幸福的建筑》大家不要买了,是史上最差的翻译,译者可以给德云社写绕口令了。

文笔很好的哲学家科普读物

真是才子才能写出来的书,把一个个哲学家的生平、主要观点就这样流畅的娓娓道来,穿插着这个哲学家的游历、生活环境、后人的情景描绘画作。。。惊讶于这本书的读者定位--广而且巧:1)可以是对哲学感兴趣的初级读者,想了解伟大的哲学思想,介绍了苏格拉底、叔本华。。一些伟大哲人的思想,通俗易懂2)可以是希望哲学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些帮助的读者,帮助我们治疗与世不和,痛苦,缺少钱财。。。找到力量,每个哲学家不同的经历--叔本华的痛苦一生,苏格拉底的不被理解,都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悲哀太渺小,太不值得一提3)仅仅是对无意间浏览,对优美文字感兴趣的读者真是才子书

奇怪的书

大学快毕业前,在学校图书馆从没去过的四层阅览室把德波顿用一个下午翻完。这样的哲学书事实上无法算作哲学书,有些小思辨,但流于文学。问题在于,这本书贯以哲学之名,这就不好了。“旅行的艺术”写得要好得多,德波顿就该写那样的东西,而不是对那些重要哲学家所作的残断的引述。

对作者的一点猜测。

前半部分,一直到第三章快要结束的时候,都好像是被逼稿的专栏作者写出来的玩意儿,温吞吞的散发出一股正确而乏味的、类似放皮了的花生人儿特有的内股哈喇子味儿。从蒙田那章开始才渐渐脱离出夹杂着为取悦读者而糟践自个儿的小丑式的插科打诨的大段平铺直叙,展现出那种一本正经的、充满了友善的刻薄和世俗的同情心的喜剧特色(好多“的”啊)。 阿兰德波顿很清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他会告诉你自己怎样为在女伴眼前活活消失的性能力而恐惧,会引用诸如“再辉煌的宝座也是为屁股而设的”这样的名言警句,却永远与真正的边缘保持着大于安全的距离。他向有节制的生活表达了有理有据的、受过教育的赞赏,却绝不肯冒险赞同以繁华的商品经济换取一个真正的伊壁鸠鲁式社会;他敬仰天才,从他们的存在中汲取力量和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活下去的信心,同时也衷心地同情他们不幸的遭遇,最大限度地接受了他们的放诞不经,并为世人对他们的误解和诽谤感到愤怒;可是从他对叔本华善意的戏谑和对尼采惨烈的一生无法掩饰的痛惜中,我们知道他依然认为天才的荣光即使能够完全补偿世俗的幸福,却也只是与后者同样档次的东西;和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一样,他宁愿永远活在天才的阴影之下,而绝不肯成为他们那样的人。这是基于一种不无卑鄙的优越感,类似于麻雀面对被俘获的信天翁时产生的那种心情:我们热爱信天翁!因为当我们迷茫、焦虑、自卑、愤怒、恐惧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告诉自己:看呀,即使是信天翁也会有这样的时候!于是我们那卑微的心立刻从这念头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可是要成为信天翁吗?噢,我可对付不了那么奇怪的大翅膀。还是当一只麻雀来得灵巧快活! 终究,大的事物总难免笨拙,难以赏心悦目。就像如果用了真心,就很难灵巧得起来。 将近三百页的书不到四个小时就读完了。这全怪行间距和页边距太大;把一只蚂蚁放在一页纸上包管它爬半分钟也碰不到十个字。这种空间意识倒是值得如今的无良地产商们好好学学。

哲学其实并不那么高深

没有把它当作一本“哲学”书来读,而是带到单位里,午休的时间读读当作一种“慰籍”。断断续续的将近两周读完,依稀记得书中的那些哲学大家们有时使我沉思良久,有时让我忍俊不禁(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的凡人挫折和烦恼)。读这样的书是快乐的,知识和智慧的双丰收。另外,这本书使我对蒙田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想读读他的书。

哲学的魅力

哲学是什么?打开亚马逊,点入图书商场,选中哲学这一类别,你看见满屏都是《星云大师语录》、《世界上少有人走的路》诸如此类的“心灵鸡汤”——这反映了许多人对于哲学的认识:哲学就是“人生的智慧”。有个哲学系的朋友告诉我说,他最深恶痛绝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别人知道他念哲学之后,绝大部分人就会开始跟他言之凿凿地探讨“人生的智慧”,这跟他在哲学课上所学的完全牛头不对马嘴,他也不知如何应答是好。哲学当然不是人生的智慧。哲学从古希腊开始发展到今天,早已是一门高度专业化的学科。当代哲学家们所讨论的,已经是诸如心灵、自我、存在、语言这些十分深刻的主题,而在每个主题之下,更有无数的分支,也有无数的哲学家穷尽一生,只是为了创造分支下的一个微小的论证,他们都不是一个贯天通地的“大师”。真正的哲学问题已经远非常人所能涉及,真正的哲学更非只是“人生的智慧”,一种在被包装的俗世生活中的“有用之用”。德波顿的这本《哲学的慰藉》,从书名上来看,太像是一本鸡汤,志在于给人以宽慰。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确信这起码会是一本高级的鸡汤——它和《世界上少有人走的路》本质差别在于,它是从理性的哲学中提炼人生智慧,而不是将人生智慧生硬地拔高到哲学的层面。哲学的力量,正在于诚实地面对这个世界,真诚地面对自己。孤独、贫穷、挫折、缺陷、伤心、困难,德波顿所涉及的这些主题,无疑都是生活化的。但与此同时被忽略的是,这些主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的问题,任何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逃脱。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通过哲学穿越古来今来的眼光,理性地来对待问题的本质,从而找到慰藉呢?也许正如德波顿在书中所说的那样:“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的思想者千差万别(他们如果聚集在一场大型酒会上,不但互相话不投机,而且很有可能几杯酒下肚就要拳脚相向),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爱智慧”。人以群分,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对苏格拉底这样富有理性反思精神的哲学家而言,他最无法容忍人类自己欺骗自己,他必须要承认人类的无知,而帮助别人和自己“认识你自己”成为其一生的主旨。而如何发现自己的无知呢?他只能不断地与人交谈,不断地去追问,甚至是要到要让人被诘问得哑口无言的时刻,苏格拉底才方罢休,因为此时才能承认自己的无知。但平常人,又何须如此去追问自己习而为常的生活,时时刻刻地反思那些已经塞满在头脑里的预设呢?而当权者更不容于苏格拉底,高居庙堂权威,又岂能被此等闲人所挑战?希腊人无法忍受苏格拉底无穷无尽的追问,当他们走在街上看到苏格拉底,大多都会选择避而不见,或者是敷衍了事。就算苏格拉底穿越到了现代社会,在喧嚣而又平庸的时代里,又能被谁所容呢?苏格拉底注定只能是孤独。但德波顿笔下的苏格拉底,并未因此而意志消沉,而是“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绝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的职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他的自信,并不是出于自负和自傲,而是对理性和哲学的推崇,哲学给予他鹤立鸡群的自信,让他在面对千夫所指之时,保持理性,甚至在被希腊的民主判处死刑之后,仍然据理力争,誓死不屈。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死,展示了一种极具启发性的力量——孤独并不可怕,哲学可以给予你抗衡曲意迎俗的思想力量:“在苏格拉底的生死之间包含着一种召唤,唤起人聪慧的怀疑精神”。对于当代人而言,苏格拉底的精神更是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物质的横流不断刺激着人膨胀的欲望,同时也吞噬着人的反思能力。假如不能时刻保持着对生活或者自我的反思,我们又如何能去发现一个更加美好,真正符合崇高人性的世界呢?当然,《哲学的慰藉》所要给予我们的启示,并不仅是“一碗哲学鸡汤”。德波顿更想要传达的,是哲学的魅力——哲学的关键,正在于诚实地面对这个世界,真诚地面对自己。哲学的基础建立在论证的基础上,而无效的论证则是无效的哲学,因此哲学首先要做的,是真诚,是每走一步,又一步时的反思。所以哲学所给予的宽慰,便是在这个意义上成立——你不再是自我蒙蔽,自我逃避,远离真诚,而是理性面对,最终,理性地而又坚定地自我解放。

不像哲学的哲学

像是为了证明它的标题似的,全书都在以证明的形式谈哲学是怎样慰藉我们的哲学家们的。书中的每位哲学家,都以哲学来慰藉了自己的生活。但他们不会是为了把哲学作为慰藉而爱哲学的。他们的慰藉来自他们各自哲学指导下的生活态度。苛刻点说,哲学的慰藉这个标题太功利。哲学又岂止是拿来做慰藉的?哲学本身更是一种追求。不过不能否定这是本好看的书。也的确是本才子写的书。读了之后又长见识又受鼓舞。另:这书译得也很有特色。

晕眩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2004年4月第一版。18元。友人特购于青岛市新华书店并赠与于我。相对于五年前阅读的那个时点,现在勉强算是二次阅读。尽管可以隐约推断出赠与的时间可能是在2004年4月以后,但回想起来着实不合理。2004年7月之前,我仍然在为高考努力打拼着,“高四”的一年某种意义上是我最快乐的一年,心无杂念,积极进取。反倒是高考结束后的那几个月,充斥着各种无聊,等待中填满了日本动漫和流行音乐,偶尔还研究学习过厨艺,似乎是没有想象过要去读书的。看着当年在书中勾画的笔迹,手法还是稚嫩的:蓝色圆珠笔竟然就这么随意且深刻的划在了书上,旁边还有大括号小括号若干,再接着就是三两个词——也算是一种感悟的总结吧。这种阅读的方式按理说是应该出现在2004年4月以前的,那是一段精神上显现充实的岁月,又是一段精神中隐匿空虚的日子,唯有在这一类思想书籍上的勾勾画画,才能多少上得到另一种层次的满足感。书中所谓的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的六大慰藉,对于没有涉世的小我来说,与其说产生了一种鼓舞人心的精神动力,不如把其比作一类精神致幻的药品——好歹没有发生什么副作用。时隔五年,不能说当时的感悟是一种错误,也不好说是一种幼稚,只是有了一种新的立场和角度去审视一种当年曾经欣赏过的思想,别有一番意味。书中的哲学大家们都是圣人,至少是思想上的圣人。之所谓称之为圣人,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而是在于他们探究真理的一种态度,以及自成体系的研究成功对后人的启发意义。我认为思想家的概念是可以涵盖哲学家的,哲学是思想的成果之一,可以形成一套思维的系统,而“思想”二字强调的不只是一种精神产品,也包括一个思维的过程,象征着人来不断探索真理的也许还带有些曲折的精神进程。如果把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看作是世俗的六大体现(肯定不是全面的体现),作者是试图借鉴圣人的智慧来协助自我和他人解脱于苦海的。在思想上救人于水火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思想是无形的、可变的一种主观上的存在,一点点微小的客观实在就可以激起意识上的滔天巨浪。大众们因此不得不在变化中的思想意识中备受煎熬,并在努力寻找寄托,而物质上的寄托或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因为那是显性的。而这种显性常常是与哲学家们所提倡的虚无的东西在可见的物质形式上是背离的,这种背离常常会让人觉得信奉一种至高的真理往往会带来痛苦。于是选择一种伸手即得的东西就成了一种优先考虑的选择——偷懒是一种本性。世俗的生活是一种偷懒的生活,人们忙于生存,满足于生存和物质上的进取,精神上的填充只是一种辅助,以不增加现实的痛苦为底线。有人说谈人生的一般就是两种人,一种是稍微能思考的学生,动不动就“生活的风帆啊”;一种是上岁数的老太太,张口就“人这一辈子啊”,真正在为生活打拼的人是很少谈论人生的,他们忙。然而正是这批忙碌的民众,是他们真的忙于生计无暇顾及精神领域的探究还是说苦于一种精神与物质的背离进而选择了一条生存的捷径呢?嗯,突然想起来了,虽然这本书第一版出于2004年的4月,但是是在2005年过年的时候友人从青岛带回家里赠与于我的,那一年我大一。

德波顿?资中筠!

没看过原版书,也不认识德波顿,只认识哲学和资中筠这几个字。这本是和 行为糟糕的哲学家们在我眼中是一个类型的,不同的是,本书的作者一边行走,一边写哲人的事,一边写哲学。谈不上推荐,入门书可以,温暖的文笔或许可以迷惑那些以为哲学是洪水猛兽的人,但当你看清哲学这个词的时候,它的内陆,就是一群野兽。

笔记

高中时代的读书笔记,那时候竟然还写过这种东西...“(这些人的)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字根的原意——philo;sophia……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我愿从斯人游。”——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不知多少次我奢望能与那些我所崇敬的伟大思想、洞悉宇宙与人心的先哲们并肩行进在林间或是湖边的小径上,注视着他们写满沧桑与智慧并能表现出喜怒哀乐活生生的面庞,触摸到他们并不光滑但仍富有弹性的肌肤。头顶同样的蓝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傍晚坐在壁炉旁的摇椅上,向他们请教他们书中所描绘的天上星辰运行的轨迹和人的灵魂与智慧以及道德准则;或是一言不发地沉默着,除了炉内火焰发出有如自由思想涌动运行碰撞的毕剥声,房间里只能听到规律的呼吸与心跳声。但这仅止于想象。 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是一部哲学笔记,还有几分意识流的痕迹。《哲》一书的译者资中筠先生称其是“用文学的笔法写哲学”,这种形式早有珠玉在前,很多哲学家本身就是出色的散文家。而类似的入门类书籍如维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与乔斯坦加德的《苏菲的世界》都可算的上是佳作。阿氏文学家的语言天赋与哲学家的深刻思想源自大学时的博览群书,而他的《拥抱似水年华》可算是读后感中的上乘之作。 《哲学的慰藉》一书的主题即为:哲学家们如何用哲学所赋予的智慧去慰藉人生的痛苦。作者将人生的痛苦分为六大类,每一类用一位哲学家来支撑。开篇自然而然的是苏格拉底,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中列出的十位最伟大思想家里,维尔杜兰特并未将其列入其中(在维氏的《哲学的故事》中苏格拉底也仅是作为柏拉图章中的一节出现),对此,杜兰特给出的解释是:因为苏格拉底的言行在人们的眼中如同“半人半神”,所以不适合将其列入“纯粹人类”的思想家。这足以体现苏格拉底那近乎神的伟大人格。在此,德波顿将苏格拉底的痛苦归为与世不和与死亡。谈到时代的殉道者,有三个被举俗了的例子:被毒死的苏格拉底,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和被烧死的布鲁诺,这三个人都是因为散播“有毒的进步的言论”而遭审判并因“行善而被判为恶”,也因不愿收回自己的言论而被判死刑。“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决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这是每一位追求真理者(在现代语境中常称其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基本人格——同时也是导致与世不和的最有效途径。死亡是值得大多数人恐惧的,但上文中提到的这些人却可以在面对死亡时保持平静,他们的力量从何而来?就如在古罗马斗兽场中面对野兽血盆大口而主动迎上前去的基督徒们,天堂的存在莫过于最好的慰藉,在于他们的坚信不移;而苏格拉底的自信“不是出于一时冲动或匹夫之勇,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哲学给苏格拉底以坚定的信仰,使它面对千夫所指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p7)”《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在自己的遗作《要塞》中说:“为之而生的东西为之而死”。以传播真理为己任的苏格拉底,因捍卫真理而死,也可以说是死得其所了。对智慧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信仰的捍卫,这些是遭受迫害的直接原因——但是,正如德波顿所指出,当别人指责我的信仰而我半步也不后退时,我是否也陷入了“苏格拉底之死的误导”——“幼稚地相信,当别人指出我们错了时,我们最正确不过了(p44)”?德波顿指出,与世不合不一定是错误,但也不一定是真理,对此,他还作了如下结论:“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为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p23)”这与培根所说的:“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很是相似。可问题又出现了:这其中的‘理性’到底是什么,我们若是靠‘理性’去做判断,那我们又用什么去评判‘理性’呢?理性的标准有时是非常随意的,笛卡尔在论证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题后,将信心放在“统治宇宙的数字(毕达哥拉斯语)”上时,担忧地提出“若是在数字之后有一个邪恶的魔鬼在操纵,我又能怎样呢?”而他在《对第一哲学的沉思》的开篇中对上帝存在的论证更加简陋:“因为圣书上是这样说的。”康德认为人的道德取决于理性,因为理性可以进行逻辑的思考。由于人类的逻辑是建立语言的基础之上,那么语言本身的缺陷就直接决定了理性就是一个巨大的瑕疵,所以维特根斯坦才会呼吁:“凡不当说的,应该沉默。”而老子早就在《道德经》中的开篇说出了:“道可道,非常道”这六字真言。所以德波顿又得出一个结论:“对理性的错误自信就是产生白痴的源泉。”——我们可能都是理性主义者,我们也可能都是白痴。但人们即使做白痴也要建立自己的尺度,否则便会向黑暗中彷徨于无地。资先生评价《哲》一书“用轻描淡写代替浓墨重彩”,这或许是英式的小品风格,但书中被轻描淡写的不仅是深奥的哲学文字,同时还有原本强烈的痛苦情感。与苏格拉底不同,尼采具有的更多是希腊神话中的悲剧性。这个弱不禁风、病病歪歪,自称是酒神狄奥尼索斯传人的大胡子,似是妄图要将天地装入自己的脑壳中——而结果则是头痛欲炸,精神分裂,尼采自己说过:“在孤独中,一切都可以获得——除了精神正常”。几年前读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时,每当读尼采饱受偏头痛的折磨时,我都会心痛不已,并联想到在中毒后因不可抑制的痛苦而跳入火中自焚的赫拉克里斯——这位半人半神、克服重重艰险的伟大英雄,最终因痛苦而死。而在《哲》中,最能正面描写尼采痛苦的句子“偏头痛最近一次发作迫使我吐了三天三夜,但求速死”,还是节选自尼采书信中一句括号里的话。同苏格拉底的与世不合相比,尼采的与世不合更突出的表现为孤独。德波顿引用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中的一句话诠释了尼采孤独的原因:“一个天才是很难和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还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而有趣呢?”自从尼采“背叛”了叔本华,勇敢地拥抱困难而不是“像胆小的麋鹿躲在森林里”,他就走上了一条“承认痛苦”、“追求孤独”的悲剧之路。常常同时想到尼采与梵高,同样是生前不得志,饱受磨难,作品无人卒读,爱情事业两不顺,最后都疯掉然后死去,在死后才被世界承认。而尼采在都灵的大街上抱住马脖子痛哭和凡高在阿尔共割下左耳,是最令人痛心的两个时刻。而这一切都符合尼采的伟大预言:“总有一天我会如愿以偿。这将是很远的一天,我本人已看不到。但那时候人们会打开我的书,我会有读者。我应该为这些人写。为了这些人,我应写尽我的基本思想。”而这“很远的一天”,已是他死后一百年了。与其他终日在象牙塔中沉于书海的学院派们不同,在《旅行的艺术》中就可以看出德波顿是一个实践主义者,他的思想同时承载于他的大脑与双脚之上,在旅行中体会着先哲们的思想轨迹。他总结了尼采著作中“每隔几页就会碰上关于爬山的叙述”后,说道:“爬上一次尼采故居几公里外的科尔瓦奇峰,比任何博物馆都能更好地解释尼采哲学的精神。”爬一遍尼采登上过的山,感受一下尼采登山时的疲惫与尼采站在山顶俯瞰山下时感到的“莫名的狂喜”,曾出现在尼采头脑中的灵感会同样出现在站在同样位置上的头脑中。与爬山一样,“困难是达到完成的必要前提”,这是尼采抚慰人的方式。人人都可以接触哲学,而进行哲学家的生活,永远是少数人的经营,因为并非人人都能或是像尼采一样愿意承受智慧带来的痛苦,如叔本华所言:“智慧越多,痛苦越多”;但哲学家在承受住智慧带来的痛苦后,却有能力反过来用智慧慰藉痛苦,“看一个人的智慧增加了多少,只需看看他的痛苦减少了多少。”尼采如是说,这恰好是哲学,也是爬山的两个过程。而哲学是否真正能够给痛苦以慰藉?我相信是的。但读完《哲学的慰藉》后,我一直暗暗担心的一件事被不露形迹地证明了:像现代科学所解决的问题大都是科学自己造成的一样,哲学所慰藉的痛苦也基本都是哲学自己产生的。有些哲学家固然深谙此道,但他们依旧“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可以靠哲学的慰藉来缓解痛苦,但痛苦永远不会消失,因为痛苦比快乐更能成就我们。尼采说:“在战争的学校中,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坚强。”——这恐怕就是哲学对尼采般的痛苦的慰藉吧。我曾做过一个神奇的梦,在梦中尼采对我说:“若苏格拉底生活在我的时代,我必将判他绞刑。”我没有查证尼采是否说过原话,但他在《偶像的黄昏》中表达过相似的情感,而且,此书基本上是将苏格拉底与希腊人贬得一无是处了,尼采是否真的痛恨苏格拉底还很不好说,毕竟他已习惯四处树敌,尤其是对自己的思想有影响的人,不过他的这种性格的确使自己的日子很难过。苏格拉底和尼采同样作为哲学家,前者体格强壮,屡立战功;后者体弱多病,因伤从未上过前线;前者娶了一个强悍的泼妇以锻炼自己,后者屡屡情场失意而痛恨女性。是生活造就了思想。难道说每一个追求智慧者都必须要像尼采一样拥抱痛苦吗?我并不敢下一个定论,比如像伊壁鸠鲁这样过着简单生活的人恐怕很难被痛苦找上门来,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常人一样,哲学家幸福的到来也是在痛苦之后,不同的是,哲学家所追求的幸福是一种更加内在、更加深刻,甚至可以和宇宙产生共振的幸福。伏尔泰在《哲学词典》中讲了一个"善良的婆罗门"故事,故事中那位被终极问题困扰而极其痛苦的婆罗门给伏尔泰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曾经对自己说过一千遍,只要我像那位老邻居(一个没什么知识的老太太)那样无知,就会觉得幸福……然而,我并不向往这样一种幸福。”——这句话解释了一切哲学家的信仰。

平易中的思考

这本书,读后心灵感觉很冲击,作者用如此平易近人的话语写出他对哲学的思考,没有晦涩难懂的字眼,仅用朴实真实的话语像谈天般地与你交流。而且,让我佩服的还有译者,译者的文字及翻译水平将这本书的精髓表现的淋漓尽致,译者的序言让我很感动,他的谦虚与严谨,看了序言,会让人觉得这二人的搭配,天衣无缝,好书,珍藏之,日后必会重新翻阅,体会着曾经那么让人生畏的哲学!

吃到一个没有口感的苹果

迷信了douban上众多溢美之词虽然在卓越上看到的时候曾有一句评论触目惊心大概是说该书比较浅薄不适合读过一些哲学书的读者选择了两个篇章看完关于苏格拉底和叔本华的这书简单来说就是英国的余秋雨著作类用一些哲学家的言论或事迹来解释他们面对某些困境如何获取慰藉模式很固定:先来一段某哲学家的代表事件再讲一些该困境的表征然后引用一两段某哲学家的论点我看过的这两段旨在说明“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和“对伤心的慰藉”言之无物失望透顶其中涉及的每一个哲学家及哲学体系单提出一个都是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的工程都汇聚在一本薄薄百余页 充斥插图和空白的小部头实在大材小用令人读起来丧气之极没有睿智的见解 没有系统的阐述 没有猎奇的快感 没有文字的悦目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更没有往常独到一本好书时的欢欣雀跃甚至连茶余饭后看也嫌寡味读书的乐趣在读这本书时我根本找不到好了 就算我主观吧谁要看 我转手

喜欢的句子~

“怒气来自一种乐观的信念,认为某种挫折没有写进生活的契约中。”“我不允许命运之神对我作出判决。”有权作出判决的只有我自己的所作所为。“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万物皆备于他一身。”“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但求室内安然无忧,任凭室外疯狂世界.

起初,我不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慰藉,或许只是在打开书的那一刻,被他们的灵魂触动所产生的那种激情 ,然后一味地抄下那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然而,当合上书的一瞬间,突然间大脑变得一下空白了,也许只有当我们在某些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时候我们才拥有理智,诸如在读这本书的期间,而不是我们一离开它,就开始变得对生活麻木不仁了。就像塞内加说的:“何必为部分人生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我们只是对这本书中的一部分有所触动,而对于整本书却难得有那么客观独到的见解。起码感觉自己还没达到那么深的感悟。只是猛然翻开书,突然看到这句“但求室内安然无忧,任凭室外疯狂世界。”想起了高中所钟爱的语文老师说过一句类似的话语,我不敢保证老师没看过这本书,但我想在我们的生存之外总有一种超越的世界存在,哪里没有种族,没有任何差异,甚至部分你我,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人们是平等的,也是高贵的。我想哲学家无疑是属于这类存在的,不管是苏格拉底面对与世不合、伊壁鸠鲁面对缺少钱财、塞内加对挫折、蒙田面对挫折、叔本华面对伤心、尼采面对困难时的态度,无疑是他们直面人生的态度使然,才得以让人铭记于心。在无论是悲观厌世者,还是超然物外者,抑或正视人生者,他们都是可爱,是让我艳羡的,因为他们过着那种不再弃绝的人生。我反问自己,难道我们一直不是活在一种充满期望却又必须忍耐的生活中吗?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存在,但有人忘记痛苦只是无所谓地活着,也有人能够在不停地思索痛苦中度过。毕竟,每个人眼里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或许我能看到自己的缺陷,我能看到自己并不是人们眼里的好学生,也想很多人一样感觉现在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但我丝毫不会去寻求一种自我安慰,我仿佛不想祈求从外界去获取什么了。因为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降临只是从我们某一刻觉得自己才真正活着的那一刻开始的。我愿意去活得深刻,而不是习惯性地去迎合世俗的眼光,就好比读一本好书一样,我不会只是想从前那样只是想满足自己的私心一样,而时能够彻底地懂得它的与生命有关的意义。记得有人说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两个世界,我想一个是内心的,一个是外在的,我想痛苦的产生就源于我们不能够达到二者的统一吧。但幸福也是诞生于此的,就像在自我之外找到一个心意相通的知己或爱人也不外如此了。但我们也不必悲观,天地间总有一种诗意的存在:但求室内安然无忧,任凭室外疯狂世界.

以前写的

慰藉,这一词语仿佛是对于某一伤心事情的自我安慰。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会自我安慰,只是有些人——无论是把自身还是在他人身上的自我安慰,都推向了一种普遍的“真理”,即把自我安慰的主体和对象当成了全人类。这“真理”就是慰藉的哲学,这慰藉就是哲学的慰藉,这些自信的人,就是哲学家。 哲学,不仅是揭示自然界真理的科学的科学,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那就是对我们人生中遭遇的一些不好的东西,给予一种能够让我们释然的解释——即慰藉。而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发现了这种慰藉,并在他的《哲学的慰藉》中进行了描述。他用了六章来阐述六个哲学家的慰藉: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而我,最喜欢介绍塞内加的那一章——对受挫折的慰藉。 塞内加,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因自身的遭遇对挫折有着智慧的理解。每一种挫折的核心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对塞内加来说,我们能够达成的智慧就是要学习如何避免用我们对挫折的反应来加剧这个世界的顽固性,这种反应包括盛怒、自怜、焦虑、怨恨、自以为是和偏执狂”。阿兰德波顿说,塞内加认为一切对挫折的有可能使我们遭受第二次伤害的态度来自于我们理性思维的一个缺陷,我们能够通过完善我们的思想来进行制止。塞内加对在挫折下理智也无能为力这一观点的反驳使认识到自身性格缺点的人葆有了一种希望,一种能够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来使得个人获得良好感情控制力的希望。阿兰德波顿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种希望对于全人类自身素养的完善上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慰藉。 往深一层次,我们得到了一种未来的希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现在的挫折呢?阿兰德波顿继续介绍,“塞内加认为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对世界和对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这种乐观达到危险的程度”,“我们对挫折反应不当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算是正常”。所以塞内加试图去调整人们的期望值。我们对于变化的恐惧源自于我们内心深处认为明天的生活也会和今天一样平静而且美好。我们应该摒弃这种思想。塞内加建议我们应该尽量先想到各种坏情况可能性,但是,这又怎样?我们应该时刻为无限的可能性而发愁吗?所以塞内加又说,其实坏事也未必像我们担心的那样坏。 但是对于挫折来说,难道我们只是坦然地不用错误的态度来对待它就可以了吗?如果真的是那样,锲而不舍的人类就不可能取得今天这么伟大的成就。因此智慧的塞内加认为我们应该分清楚哪些是可能“凭借自己的意愿重塑现状,哪些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对于这两种情况的判断又被塞内加抛给了理性。塞内加的理性的概念似乎有点模糊,因为阿兰德波顿并没有加以介绍。如果他继续对他所谓的人类的理性和重塑现状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他的哲学体系会更加完美。但遗憾的是,这样一个智慧的哲人还没来得及完善他的理论就被其学生,罗马皇帝尼禄残忍地处死了。 智者虽逝,但是他伟大的哲学思想的光辉,永远关怀着那些遭受挫折的人们。就像他所说,何必为部分人生而哭泣,君不见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

不一样的哲学——读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

我绝不认为这本书应该和欧美的那些大部头哲学书放在一起,虽然书中所谈的是哲学,但却呈现的是一种不一样的哲学,似乎在以随笔的手法传达给读者那原本很难读懂的哲学道理,别有一番慰藉的味道。德波顿,一个英伦才子型作家,最初听到这个名字,是从马一木关于时尚的一段话中了解到的,一下子被迷住了,决定去读他的作品《哲学的慰藉》。在此之前我从未读过一本哲学书,虽然曾上过哲学这门课,几乎就是在白马非马中度过,第一次感觉到哲学真正赋予人的智慧和慰藉,尤其是在读懂那些哲学家的时候,突然会有一种亲近感,那似乎就是自己曾经遇到过或梦想过的。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等等,这本书都给予了我们最合适的慰藉。每一个慰藉都是以不同的哲学家为载体进行构造,之间又存在区别和联系,哲学家的生平事例、著作的讲述成为了最有利的描述。阅读之后,我们消除了原先对哲学的仰视,而是在某个角度可以尝试着去俯视,尽管那是借助前人的肩膀,但仍很难得。德波顿在讲述《与世不合的慰藉》这一章的时候,是以先人苏格拉底为例。“追求真理精神和独立人格”,人格的独立仿佛在随着社会的不同进程经历着不同形式的转变、弯曲、附属、伪装甚至变形恶化,如果说格里高利是这样典型的例子,很不为过,虽然他变成了甲虫,但是他还是在独立思考着。“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再多的广受赞同,现今看来即使出自于本心也都会让所受者产生一种假的感觉,接受攻击也就不足为奇,反而过多的赞同越发造就成一种空虚。钱云会村长在赤裸裸地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即使那是真的,你也要用理智去判断,判断是否自己是否要正义,还是要安全,害怕自己将成为下一个被精神病,等等这些,等待你去做出抉择,往往就在一举之中,你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思考,当你试图去你逻辑规则来判断时,那个过程很艰辛,即使得到了结果,但那却不是人们敢接受的。“真正的尊严不是来自多数人的意志,而是来自正当的说理”(苏格拉底),我从不觉得尊严是要来自别人给的,即使是给予的那好一点的要说成“同情”,下一种说法就是“施舍”,尊严来得最货真价实的途径还是自己去争取的,说白的尊严是自己给予自己的,那样享受起来痛快,绝不是高仿品。然而,自己去争取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或者应该说是相当坎坷,因此也就很少有人能够过或愿意去过这道坎,因此也就存在很多没有尊严的人活着,有的人甚至牺牲一辈子去获取尊严,直到死去的那一刻也没享受到。“怎样才能快乐?如果不提钱的话,根本不是难题。怎样才能健康?就比较难回答。人都有欲望,其中有些是自然而必要的,有些是自然但不必要的,有些是既不必然也不必要的。”(伊壁鸠鲁)每个人都有欲望,这是毋庸置疑的,欲望其实就像菜一样,有好有坏。好比,吃饭,几乎是每个人共有的欲望,是自然而必要的除非是机器人。找个女朋友,这个欲望,可以说少男比比皆有,包括我在内,是自然的,几乎不是必要的,当然要排除性冷淡者。我们无从评价“吃饭”这个欲望的好坏,但“找女友”却可以正确评价,这个欲望,我们容许它自然存在,但绝不是必要,你好不必要把它由自然转化成必要,没有女朋友就不吃饭了,这显然是在让欲望滥化。这本书让我对叔本华和尼采这二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关出生成长,有关爱情的无比追求,有关生活的理解,叔本华一个最大的悲观主义哲学家。相比之下,我更欣赏尼采,“凡是谋求自我完成的人都应该欢迎各式各样的困难”“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其思想和生活的步伐相得益彰,“对于所有重精神的人,我无比认真地劝诫:绝对禁酒,喝水足矣。”而我想说的是:对于所有重面子的人,我无比沉痛地发问:要面子,还是要生存。当我们国家的宣传片在纽约繁华的街市上一遍又一遍地放来放去的时候,估计美国人都厌烦的时候,我们少数人还是借助人家得知,更不要说那些在田地里的老百姓,川流在城市中的打工者,他们又哪里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宣传片,宣传的又是自己吗?当生活让我们痛苦的时候,却又苦不堪言的时候,想想那些哲学先人吧!让哲学来慰藉我们吧!

并非哲学,亦无慰籍

我看德波顿之二有问题请找哲学家?作者很聪明,以苏格拉底开头,不少曾经铁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读者该是一下子在古希腊大哲的身上找到了共鸣。其后两章令我乏味无比。伊壁鸠鲁和塞内加的哲学思想被作者唠叨的人生哲学所淹没。注意,人生哲学只是一个流行词汇,不代表哲学。索性到了凡人蒙田,我才有意愿将书读完。有趣的章节出现在叔本华和尼采身上,作者终于决定停止说教,还我们一些幽默了。哲学家不会提供任何即时解药,大多数人也注定无法像哲人一样思考。如果仅以读过此书妄自以为对人生有所洞察而沾沾自喜,那么,倒不如弃置一旁。读读那些不朽名著吧,哲学家本人要比那六个标题丰富的多。当然,德波顿的随笔里面,有伟人、有语录、有插图、有案例、有笑料,我们还能对一部哲学的通俗演义要求什么呢?我看德波顿之一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31147/我看德波顿之三 http://www.douban.com/review/1644761/

德波顿最新作品中文译名征集令

2004年4月上海译文出版社重磅出版阿兰·德波顿平装本文集:《爱情笔记》、《哲学的慰藉》、《旅行的艺术》、《亲吻与述说》、《爱上浪漫》、《拥抱逝水年华》一套6本,当年5月,译文出版社盛邀德波顿本人访华,引起国内读者极大关注,之后相继推出《身份的焦虑》、《幸福的建筑》。在纪念该文集出版5周年之际,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一套8本精装珍藏本以飨读者…… 日前,上海译文出版社准备推出德波顿最新作品——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希望在爱好德波顿作品的读者中间征集最好的中文译名。 这本书的书名在国外出版时就修改过几次,可以看出德波顿本人内心的纠结与审慎,最早叫The Pleasures of Work,后来由于扉页上引用了惠特曼的诗A Song for Occupations(中译是《各行各业的歌》),国外在未出版之时,一度名为A Song for Occupations,等书正式出版寄到出版社手中时已经改成了The Pleasures and Sorrows of Work …… 内容简介: 本书中,英伦才子德波顿以人生哲学家的角度审视劳作、职业、个人爱好在生活中的位置,以小说家的生动笔触、学问家的深沉睿智探究种种职业(物流、职业咨询、火箭科学……)鲜为人知的奥秘,以及种种匪夷所思的业余爱好所带来的乐趣,例如追踪货船的去向、欣赏高压输电塔、花费几年时间为一棵橡树“画像”等等。 在某种程度上,德波顿的新书可以看作是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伏尔泰的哲理小说《老实人》(1759年)的“互文”,250年岁月匆匆流逝,如青山之巅的浮云、如水、如梭。一如伏尔泰,德波顿亦对工作寄予深情,只是视角已有改变,在德波顿这里,工作以及具有“副业”性质的业余爱好虽然极具挑战性,有挫折、有艰辛,却是人生最享受、最持久、最有益的乐趣。 “工作能够转移我们的注意力,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气泡、让我们置身于其中,去使人生臻于完美。” 工作就是生活。 本书特点:诙谐、睿智 参考书名:(请读者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也最适合该本书气质的书名) 1. 《工作颂歌》(入选理由:该书在国外一度更名为“A Song for Occupations”,如是,该名是最恰当的选项) 2.《职业之歌》(入选理由:从范围来说,涉及面更加广泛,涵义更加丰富。) 3.《工作并快乐着》(入选理由:模仿“痛并快乐着”一语,紧扣“工作”、“快乐”两个主题,同时又贴合德波顿图书自然、雅致、不乏深度的特点。) 4.《工作的快乐》(入选理由:这本书虽然也涉及工作给人带来的压力和烦恼,但总体基调上还是谈工作对于人生的积极意义,给人带来的快乐。而德波顿已经出版的几本非小说也都是5个字,如《哲学的慰藉》、《身份的焦虑》、《旅行的艺术》等等,感觉很工整对仗,更有系列感。) 5.《职场启示录》(入选理由:紧扣金融危机之下,人们对于职场一词的敏感和重视,职场小说的热销也为该书名带来一定的时尚元素。) 6.《职场悲喜录》(入选理由:借助职场小说的热销为该书名带来的时尚元素,同时紧扣英文书名中既有“Pleasures”又有“Sorrows”的含义,非常贴切) 参与方式: 1. 欢迎广大网友在启示贴: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39931/ 后跟贴留言,从以上六个备选书名中选出您认为最合适、最喜欢的书名写在留言中。我们将会根据大家的选择作统计,最终选出本书的中文译名。(注意,一定是在以上链接的启示贴后留言才有效) 2. 投票时间为:2009年11月30日-2009年12月8日止 3. 列出的六个书名是本社编辑提供的备选,网友们可以从中挑选,也可以发挥您的创意,提供您觉得更好的书名供大家参考。 4. 另为感谢大家的参与,无论您的选择是否与最终的书名相一致,我们将从所有跟贴参加的网友中选出十位热心朋友,在本书出版后第一时间送上新书一本。届时将通过豆邮与大家联系。

读书笔记

这本书看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推出的6本德波顿作品集就看完了,都是很轻松有趣的读物,读后也不无受益。难得的是,6本书虽然译者各异,却都保持了译文质量上的高水准,这好像是罕见的,值得肯定。读完了这本,期待阅读译文出版社2007年推出的两本德波顿新著。我可以理解在有些人看来,这本《哲学的慰籍》实用主义地利用了哲学,或者是利用了哲学家的羊头,卖了才子德波顿的私货,但是以宽容的眼光看之,德波顿是向普通读者普及了一番哲学,而且就大多人感到困扰的困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文字生动,图片众多,还是很值得一读的。摘录:P23 这一方法告诉我们: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为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地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不通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如果能够被合乎理性地驳倒,能够被证伪,那么不论有多少人相信,不论相信它的人多伟大,这种论断也是错的,我们应该怀疑它。P28 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P29 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受世人喜爱转向解释其所以然。但是我们似乎被一种相反的倾向所折磨: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以使 我们心烦意乱。我们往往不能反思一个最主要的也是最令人宽慰的问题:这些阴暗的指责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常把经过深思熟虑的诚实的批评者与出于愤世和妒忌的反对意见相提并论。P34 (苏格拉底)并非所有人的意见都应该得到尊重,只应该尊重一部分人的意见,而不是另一部分人的意见。。。应该尊重好的意见而不是坏的意见。。。好意见出自对事物有所理解的人,坏意见出自缺乏理解的人。。。P42 社会生活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我们的实情之间的差距。我们谨慎会被指责为愚蠢,我们须腆会被认为骄傲,我们愿与人同,却被认为是谄媚。P87 在他(塞内加)的著作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思想就是: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哲学教给我们顺应全方位的现实,从而使我们纵使不能免遭挫折,也至少能免于因情绪激动而遭受挫折带来的全部毒害。P173 一种难懂的文风多半是出于懒惰而不是聪明;晓畅的文章很少这样写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文章掩盖了内容的空虚;让人看不懂是对空洞无物再好不过的掩护。P236 人的自我完成不是通过避免痛苦,而是通过承认痛苦是通向任何善的自然的、必经的步骤而达到的。P250 高处使人喘不过气来,但又令人感到莫名的狂喜,不由人无端想笑,乃至大笑,是那种发自肺腑的纯真的笑,是因今生能见如此之美而迸发出的原始的欢快之情。P255 (蒙田语)我们一定要学会忍受无法避免的苦难。一如世界的世声,我们的生活是由不和谐弦以及不同的音调组成的:柔和的、粗厉的、尖利的、平缓的、轻的和响的。如果一个音乐家只喜欢其中一部分,那他能唱什么呢?他必须掌握所有这些,然后糅合在一起。P284 使我们感觉好些的不一定对我们好。使我们感到痛的并不一定对我们不好。P259 (尼采语)不要讲什么天赋、生而知之!可以列举出各式各样的伟人并没有多少天赋。他们的伟大是后天获得的,是通过一些人们不大愿意谈论的品质而成为我们所说的“天才”的:他们都是勤奋、认真的工匠,都是先把各部分做得合格了,才敢于从事整体的创作。他们不怕多花时间,因为他们从制作细小的次要部件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超过从辉煌的整体效果中得到的。

再读随笔

苏格拉底被裁决死刑那天,雅典上空没有任何异象。这就像几千年后的法国,有一天路易十六狩猎归来,在日记里写下“无事可记”,碰巧那天,巴黎人攻陷巴士底监狱。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对身处其中的人而言,往往因其硕大无朋反而不容易看清究竟。这些事件的意义,只有当人处在一定的时间距离之外时,才能借助历史与现在的联系来发现。而苏格拉底的死,在几千年以后的今天,仍旧显得崭新无比。有关苏格拉底哲学的书汗牛充栋。好几年前看了一本比较通俗的《哲学的慰藉》, 才子阿兰德波顿写了几个哲学家的思想与轶事,当头就是有关苏格拉底的死。当时初出校门,为赋新词强说愁,拿起一本有哲学字样的书,就以为自己真的卓尔不群了。那时看书多为摆姿态,对内容的理解,反倒在其次。当时苏氏对死的从容令我印象深刻,心里怀着崇敬,就赶紧进入下一本书。如今再回头看,关注点有变,更愿意花心思考虑死亡背后的情境。苏氏为什么会被判死刑?为什么他在可以选择生的时候选择死?今天试图谈谈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理解,期待交流。苏格拉底有点像孔子,“述而不作”。他的所有言论,也像孔子一样,是因为弟子的记录而传世的。当然他更加幸运,或者不幸一些,因为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学生,柏拉图,为他记录了言行,当然包括对他的审判。只是因为柏拉图实在太过宏大,后人有时甚至会怀疑这么多驳杂而精彩绝伦的思想出自一个人怕不太可能。于是偶尔也有人认为,苏格拉底是柏拉图假托的一个人物而已。无论如何,既然柏拉图说这些是苏格拉底的事,那就以苏格拉底为名来讲吧。苏格拉底生活的时期,古希腊正由盛转衰。古希腊跟今天的希腊还很有些不同,容我啰嗦两句。它分为不同的城邦,有点像美国各个州,各自独立。但美国各个州承认联邦政府有统一管理全国大事的权威,而古希腊城邦没有一个联邦,全都独立管辖自己的事务。也就是说,他们不臣服于任何一个所谓君主,因此不同城邦之间也会有战争。这就更像我们的战国时期。但他们被统称为希腊,地缘上,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另外他们在制度、风俗、语言、经济、宗教、文化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只是古希腊的历史,直到现在,我们所知不多,众多城邦中,为我们熟知的只有两个:一是当时最富有繁华的雅典,二是以严厉苦行以及好战著名的斯巴达。苏格拉底就生活在雅典。他热爱雅典,但批评雅典的制度,认为斯巴达那样的制度才能对雅典有利。当然这里没法详说雅典和斯巴达的制度差异,简单说来,雅典是民主制度,而斯巴达则有点类似于军人专政。是的,苏格拉底反对民主。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很不可思议,一个以智慧著称的人,怎么会弃民主而投专治呢?他的道理,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得很清楚,而且,如果结合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一起看,相信朋友们自会对苏翁的理念生出一定的感同身受。本篇的目的,专说苏格拉底为何招致杀身之祸,而他又为何坦然赴死,身后留下一代代大师对他的景仰,历千年而不绝。雅典是个港口城市,多丘陵山地,不适合发展农业,但气候宜人,一年中倒有半年天气温暖(比昆明稍有不如)。于是贸易发达,或可称为国际贸易大港,如同今天的香港或阿姆斯特丹:富得流油。只是到苏格拉底的时代,雅典荣光渐衰。因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再加上不知怎么来的鼠疫,雅典元气大伤。可以想象,战后的雅典,民众日子不太好过:贸易减少,收入锐减,也许类似一战后的德国。民主制度,意味着民众的声音,不管有多么的不合道理,只要数量够大,即可左右政局走向。偏偏雅典的喧腾众口,这时就指向批评民主制度日久,并且赞美战争死敌斯巴达的苏格拉底。但光靠民众的怨气还不够,好比如今的微博,某个大V即使被骂得狗血淋头,对他的个人安危,其实影响不大。要把苏格拉底置之死地,需要有些政治资源,又为他所伤而伺机报复的人来调动民意才行。这类政客,英文专门有个词:demogogue, 证明历来不乏其人。麦卡锡、希特勒、斯大林,都适用于这个词。总之呢,当时那帮策动审判的,正是被苏格拉底所伤的有名望之士。那苏格拉底怎么伤的他们呢?德波顿举了两个例子。有两个将军,相信对勇敢的传统解释,即战争中勇往直前。我想习惯于接受现成答案而不愿自己思考的人,应该会马上认同。而苏格拉底不。他就跑去跟他们提问:将军,你觉得勇敢是什么?人家回答,勇敢就是打仗的时候不退缩。苏:可是以前斯巴达在平原关跟波斯人打仗,一开始还往后退了不少,最后还是打赢人家了。对方脸上有点挂不住:啊,也是哈。然后说勇敢是一种坚韧精神。苏格拉底不饶:坚韧精神也可以指向鲁莽的目的。勇敢和胡来有时会混为一谈。于是这位将军就被苏格拉底前者鼻子,一步步引出勇敢海应该包括知识,知道辨别善恶, 而且不能总是限于打仗。对勇敢的定义,于是从古希腊传统中单一的定义中扩充出来。可谓离真理又近了一步。再来一个例子。苏格拉底问美诺,什么是美德。美诺说,有美德的人就是有许多钱买得起好东西的人。看看老苏怎么解剖人家的信念吧:苏:所谓好东西,是不是健康、财富之类?美:包括金银、以及城邦的显要职位。苏:就这些?美:是的,就是诸如此类。苏:...你在“获得”一次前面要不要加上“正义、正当“的字眼?你认为有没有区别?如果是不正当地获得的,你还称之为美德吗?美:当然不啦!苏:那么,似乎正义、节制、虔诚,或者其他的美德应该附加于”获得“(金银)之上…事实上,如果在某种情况下,…只有用不正当的手段才能获得金银,因此使人缺少金银财富,那么这匮乏本身才是美德。美:看起来是这样。苏: 那么拥有这些东西并不比缺少这些东西更体现美德...美:看来是逃不出你的结论了。像他这样的问难方式,用我们今天的俗话说,就是钻牛角尖。这个名词也侧面反映了多数人对刨根问底的反感。因为我们知道,人的惰性,不只在身体,也在心灵。当一个观念披上传统的外衣,大家就很容易不假思索就接受。因为传统是古人的智慧,是经历了多少代才形成的,怎么可能错呢?就别问那么多,接受就是了。而苏格拉底,以及他以后的一代代不仅仅是哲学家,还包括各行各业的秀异之士,总能发现所谓传统智慧的漏洞。而一旦发现了,你就无法回到大众的认知水平上,就像《理想国》里著名的洞穴譬喻,人见到了光明就没法回到黑暗中去,而且也越来越明白,你没有办法给只见过黑暗的人解释世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光明。大众与精英的差异,就在于对现实之理解的差异。多数精英都知道,有些事情,有些人是怎么都明白不了的,于是就放弃了让他们明白的努力。可是苏格拉底,在明白解释这些无用的情况下,还是坚持继续指出传统、常识的谬误。在这个方面,他与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又是何其相似!Great minds think alike, 在这两个人身上就不再是一句洋洋自得的空话。只是苏格拉底比孔子更惨些(虽然孔子的境况也好不了多少), 还要把命搭上。苏格拉底的死,给后来的哲学家打了一记响钟:夏虫不可语冰。或用如今的流行语: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于是哲学家与世人的距离越拉越远,世人也越来越将哲学当成一门玄奥的学问(或曰:装十三的学问)。可当我们回想苏格拉底那近乎孩子般的追问,我们可以明白,哲学,爱智之学,至少在世俗层面,还可以有探寻常识真伪的益处。并且这种探寻,不需要特别高深的思想,只需要对已知的一切保持一定程度的怀疑,询问其缘起,寻找漏洞或矛盾之处。则人对周遭的认识,会更接近本质。比如上文讲的勇敢就是困难面前不退缩,美德就是拥有财富,经过这样的推敲,自然轰然倒塌。经过苏格拉底这样不断的拷问,寻找“常识”的例外情况,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深一层,这种拷问,我们不应讥之为钻牛角尖,而应称为逻辑思维。如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逻辑思维的重要,这一认识,遥遥指向当年面对陪审团雄辩滔滔的苏格拉底——是他将理性,将逻辑置于至高地位:“不经检视的人生不值得活”(a life without examination is not worth living)。只是,当我们把苏格拉底那样的思维方法充分使用起来,可以发现那么多年过去了,人对常识的臣服和对理性的拒斥,依旧去雅典人不远。比如所谓剩女,就是一个极为荒谬的论调。如今优秀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她们独立、有担当,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导致不容易遇到可以与自己有心灵沟通的男性,于是宁愿单身也不将就,如此现代的女性,居然被贬为剩女,而且成为主流所担忧的对象。而只要认真思考,我们就知道,女孩子到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的观念,是有多么的陈腐。另外,有段时间老是听人说不能羊年生孩子,因为羊年的孩子命不好。先不说这里的迷信之处,我特别想问那些人,你说羊年的命不好,你的命就好了?几千年过去了,苏格拉底信奉的理性之神,依然像当年的雅典,孤单地高悬在少数人的世界里。苏格拉底的申辩,可能是史上最不适合自保的申辩。在那篇雄浑的辩词里,他讲道,朋友在德尔菲神庙求神占卜,问:谁比我哥们儿老苏更有智慧?神回答说:一个都木有。老苏奇怪,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是没有什么智慧的。可是神都说自己智慧无双,这里怕有点名堂。为了弄清神是否虚言,他开始了一个测验:见到被称为有智者,他就上前问问题。只要所有问题都能答得好,意味着他就比自己有智慧,神言为虚。反过来则为实。这个测验贯穿了他后来的整个人生。在这过程中,他得出一个结论:那些号称什么都懂因此有智慧的人,其实经不起诘问,也就称不上智慧。而他自己又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什么智慧。于是他认为神谕其实是一个悖论:那些号称有智慧的人其实没有智慧,而他自己是唯一一个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因此他比那些人有智慧。想象一下,一个人在法庭上为自己申辩说我没罪,因为我懂的东西你们不懂。这样的申辩简直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而这正是苏格拉底所做的事情,他的辩词通篇都在说你们不懂,但你们不承认自己不懂;我也不懂,但我承认自己不懂,ergo,我比你们懂。当时的审判席上有500多个陪审员,他们最终将决定他是否有罪。这些陪审员都是白丁,可能还不如白丁。基本上在路上抓一把雅典公民,不管他的教育、知识水平如何就进来陪审了。这也是民主的一个通病:让外行决定内行的事。想想当年的超级女生,最后谁拿冠军根本不是评委说了算,而是观众。这基本上就是民主的真意了。这些陪审员可能很多都不想来,或者就兴冲冲的来看热闹。往台下一看,站着一老头,圆脸,胡子邋遢,步法怪异,光着脚丫,一看就心生反感。就这么一个老头子,还好意思说他比我们聪明?我们500人的智慧不如你一个,尼玛全雅典的智慧还不如你?这,估计就是陪审员的逻辑。苏格拉底知道,“这是个看脸的时代”,自己长得丑就别指望能得到同情。而且他一生,以理性作为至上之神,世人的肤浅、势利、短视、自以为是都是他所鄙视的,求得他们原谅,还不如死了更好。当然这毕竟是我的附会。苏格拉底求死是真,形貌不堪也是真,但他的求死,实在不是因为对雅典失望,因此”一死了却凡尘“,而跟他的理性有关。其实,即使在他那么不利的处境下,逃脱死亡判决的机会还是有的。色诺芬分析,他宁死不生有如下几个原因:如果想办法逃避死刑,会显得他怕死,而他认为,真哲人绝不惧死。如果他逃离雅典,他的思想在其他城邦也不会更受待见,因为他会继续诘问各路人等,招致更多怨恨。他很了解雅典的法律,并且身为雅典公民,他认为自己必须接受被自己的公民质控,被陪审团审判。如果不接受,就意味着他切断自己与城邦间的”社会契约“(与卢梭的社会契约有不同),而这样的切断,是一种没有原则的行为,他无法这么做。如果他利用朋友的帮助而逃跑,则他朋友们将受到法律制裁。显然,死是他坚守自己哲学的唯一出路。只是看到现在,我想应该有人同意,至少从苏格拉底的角度讲,死了确实比活着要更好些:他要完全按照自己的哲学生活,而这种哲学,总给他带来嫉恨。另外,按他对死的理解,就像一个人睡一场没有梦的觉, 这不是很好的吗?而且他对知识的反思太久,不愿意轻易地否定死后的世界真的就那么归于虚无:”现在我要去死了,你们活着,哪一种更好,只有神知道。“他以一个永不妥协的姿态,从容走向死亡。喝毒药之前,他问行刑者,要怎么让毒性发挥作用。人家说你就喝下去,走动走动,等到两条腿发沉发麻,就躺下去,一会儿就到你心口了。他照办,慢慢地毒性从腿到心脏,他的一干朋友、学生眼泪夺眶而出,看着眼前的智者垂下头,闭上眼睛,真的像睡着了一样。苏格拉底在辩词的最后说自己就像一只牛氓,雅典像一匹马,太大而不灵活,需要他经常叮一叮才会动起来——他把雅典的福祉视为自己的责任。这只牛虻终其一生都把这匹马叮得浑身不自在,却没能让它动的足够好。牛氓身后,大众的平庸依旧、愚昧依旧,延续到我们这个被称之为现代的社会。哲学家与社会的距离,就是那么的远。可是,我们其实可以离他们很近,只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盲从。

享用哲学

因为“英伦才子”的封号,让我在登上飞机之前选择了阿兰.德波顿的这本《哲学的慰藉》,也藉此,让我开始洞悉阿兰所独有的对宏大沉重人生哲学的世俗化意义解读。有些人,热衷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直到成为空洞的堆彻式的标签;也有些人,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云端的程序加上直白的注解,还原成生活本身的样子。阿兰所做的,正是后者。这种努力,不仅活跃在他清新生动的文笔中,还借他出众的口才,俞加渗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像是中国的梁文道一样的媒体人,他频繁的出现在电视纪录片,演讲中,他的语言,好似经过略微雕饰,让此番思想的“盛宴”有了可观可感可揣摩玩味的乐趣和享受。

哲学何以慰藉人生

哲学二字,不应是严肃、冰冷、无趣的另一种诠释,它是充满审美趋向的。把哲学当做一种极富生命情趣的表达,可以从人生之画的全景中撷取散落的诗意种子,诚如海德格尔所言:“人,当诗意地居。”即便是在“风叠愁榻,雨敲暮寒”看似凄风苦雨的人生悲壮情境里,依然窥得见“梦里桃花,伞下江南”的缭绕旖旎与诗情满地。“这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凡人活在鸡毛蒜皮中,诗人同哲人的相似之处是,他们活在梦想里,摒弃眼前的苟且,追逐远方。在他们眼中,岁月的轮转不再是冰冷的时针机械转动的结果,它被赋予了过程的内涵与无穷的回旋余味;四季的交替亦不是春夏秋冬的无谓因循,而是阳光从墙的一端至于另一端的缓慢移动中,充斥着光与影的错落有致与生命气息的时光暗逝。在动人节奏逝去的光阴中,行走着的诗人与哲人们,偶尔抬头看看大雁看看天,知道又是一个季节的循环;偶尔低头看看大地看看草,知道又一年的冬天不远。不仅诗意的味蕾芬芳在哲学的魂魄中,文学的馥郁、美学的体悟、思辨的魅力以及积极睿智的处事观,都是哲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共同凝聚成空灵的感念与深刻的思索,指引着人们走过漫漫人生之路。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就是这样一本书,文学中瞥见诗的意境,哲学中窥见美的化身。黑格尔说:“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德波顿构思巧妙地将深刻的灵魂与人生的磨难通过简单的文字化于纸笺上,读者读之兴趣盎然,从深刻而痛苦的灵魂中,踱步走向了美的花园。英伦才子艾伦.德波顿的文字中尽显对哲学与生命的深刻领悟,这种领悟又绝非简单的西方哲学史的堆砌与阐述,亦非华丽无实的苍白记叙,而是在融入了自我诠释的同时没有背离“哲学”这一主题,是灵动跳跃的思维与哲学这一宏大主题巧妙结合的文学结晶。它诚然以哲学为内核,但读来不乏艺术的趣味与文学的曼妙唯美。而作者所书写的对于生命中的种种慰藉,也正是书名的由来——《哲学的慰藉》。苏格拉底、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尼采,这些闪烁着思想与智慧之光的哲人们,通过德波顿深厚的文字功底与哲学的思辨性表达,一一跃然纸上。漫长的历史河流并未将这些哲人的光芒冲刷侵蚀。人生如何来慰藉?德波顿在书中描述了人在遭遇生命中的种种情境时,如何用哲学的魂灵与想法来应对周遭的所有,以趋乐避苦,以精神愉悦。塞内加对受挫折的慰藉、蒙田对缺陷的慰藉、叔本华对伤心的慰藉……对痛苦、伤心的慰藉,你也可以说,那是虚无。叔本华有名的钟摆理论诠释了这样一种人生循环往复却不可回避的永恒悲剧:“人是在痛苦与无聊中徘徊摇摆不定的,欲望无法实现就痛苦,欲望得到满足就无聊。”叔本华的理论充斥着虚无的悲哀,因为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逃离命定的结局。这些东西本身就被赋予了一层浅淡的悲剧色彩吧,越想下去越觉得,什么都是虚妄无解的瞬间飘乎,于是没有一个此刻真实而有力度。它们同归于无穷的寂灭,只是这样而已。诸如茂陵秋雨、铜雀春深这类词,不想则已,一旦有了念想的开端,怎么停得下来呢。可是,也正因为此,痛苦与伤心反而有了聊以慰藉与消除它存在的根基,这种虚无使得人之所为在最后都陷入同样一种“痛苦”和“无聊”的循环往复中,那么这种归于同样一种寂灭在打击了人的所持幸福之时,也安慰了人的痛苦与不幸遭遇。对于与世不合的慰藉,作者更是以苏格拉底的不容于世为例,阐述了圣人与俗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无法完整的交流与沟通。彼此的无法理解造成圣人被俗世的大众所鄙夷、排斥。高尚如苏格拉底,自身的思想高度无法为庸庸大众所领悟,既是因本身思想的深奥,也因交流的难以顺畅。“语言将我们完整地掩埋。”好吧只剩下静默就好了,你一开口,流出的必是虚伪,而有些感伤抑或欣喜,以及内心的感悟,对世界的思考,任凭浅薄的言语怎样煞费苦心地重组排列,亦不能详尽其万分之一二,而说出的每个字眼从空气中流动到另一个陌生的耳膜时,一切本意都被天翻地覆地变更了。同样的,彼此的思想即便已经通过语言表达,也难以在现实里达到默契一致与高度和谐的完美境地。“同情”在现实中永远无法抵达理论上的高度。我们无法感知彼此的思想,完完全全地感知;我们无法透过肤浅的表情和支离破碎的言语触摸心灵深处隐藏的思绪。一切都如同飘忽的浮云,瞬间而逝,我们看不清的时候,恰恰它来过。也因此,平凡人之间尚且不可彼此领悟,哲学家与普通大众之间,更是存在着深深的屏障将二者远远分开。通过作者的书写,我们可以在遥遥的时间另一头,体悟到西方哲学家们热情似火的生命。不论是叔本华、尼采,还是苏格拉底、伊壁鸠鲁。何以他们如此远离我们,我们仍仅仅拥抱着这份瑰宝而不忍放弃。与哲学家们相隔的美丽,可以是时间上的久远,也可以是空间上的遥遥,只因隔着一段时间抑或者一段距离,这层薄薄的纱帐将原本的习以为常神奇地转化为美丽纷呈。因为它不再属于“实际”人生片段的章节,而是超脱了世俗的禁锢,以一种超然而不与实际利益相关联的姿态屹立于感念之上。实际效用与科学思索在此刻被遥远的时间和距离于无形中泯灭,仅只留下淡然的形象的直觉,恰如一幅山隐水迢的风景画卷,令人在时间的定格中暂时忘却凡俗的尘埃,在“幻境”中体味到人生的哲学之美。哲学之美是永恒的另一种深情表达,因为它不随时间与生命的结束而停驻燃烧的火焰。若你想要活的美,其实何须执着地让冰冷的现实介入热情似火的生命,有哲学慰藉人生,足矣。

印象较深刻的两个观点

何别为部分生活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塞内加的话有些意思其中有段尼采对基督的看法:他们制造出一种伪善的信仰,谴责那些他们心里想要而又无力为之奋斗的东西,称赞那些他们本来不想要而正好拥有的东西,这样就把生命的潜能抽干了

哲学并不生疏,也不遥远

苏格拉底从容赴死。如果我们做不到这样的泰然自若,如果我们听了几句对我们的性格或业绩的严厉批评就忍不住掉眼泪,那可能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正确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赞许构成的。我们对于不受世人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处于实用性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的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苏格拉底自然也会承认我们有时可能是错的,我们的观点可以怀疑,但是他会提出一项至关重要的细节来改变我们对真理与不受世人喜爱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绝不能简单的遭到反对来证明。我们应该关心的不是反对我们的人数,而是他们反对的理由有多充分。所以我们的注意力应该由不受世人喜爱转向解释其所以然。社会上占很大比例的人认为我们是错的,听起来怪吓人的。但是在放弃我们的立场前要先审视一下他们得出这一结论所用的方法。我们对他们的反对意见给予多少重视,应取决于他们论证方法是否健全。但是我们似乎被一种相反的倾向所折磨:每个人的话都听,每一句不中听的或是嘲讽的意见都足以使我们心烦意乱。我们往往不能反思一个最主要的也最令人宽慰的问题:这些阴暗的职责的依据是什么?我们常把经过深思熟虑的诚实批评者与愤世和嫉妒的反对意见相提并论。我们应该多花点时间看评论的背面。批评的价值取决于批评者的思想程序,而不是人数的多少或是他们所在的阶级。生活中,我常常无法平复的对待他人的批评。其实过后冷静下来之后,都疑惑自己为什么会生气的,完全逻辑不通,完全就是他人的随意评价嘛。可当时,心里依然不是好滋味儿。上次我写了一篇日志,中途提及自己目标,今年想赚多少钱,计划存多少钱。我单位用了K,因为我工作的原因,习惯用K来作为数目的单位,默认的习惯了。结果有人看见日记,就特意拿这点作为证据评论我做作装逼,天,难道要我去解释一遍吗。如果用苏格拉底的逻辑来辩证一下,用理性看待的话,完全不需要生气,权当没看见就行了。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我们应该停止凭第一直觉行事,而应该先审视我们的欲望是否合乎理性,其方法类似一百年前苏格拉底用以评价伦理定义的诘难法。伊壁鸠鲁答应我们,哲学可以提出有时看来与直觉相反的病因诊断,从而引导我们达到优异的治疗和真正的快乐。蒙田。叔本华。 尼采。看过这本书之后,我对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想读伊壁鸠鲁跟蒙田随笔,这种读一本书,受启发想读更多书的感觉,就像是启蒙。如此意义,如乔斯坦贾德一样。


 哲学的慰藉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