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发展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社会保障发展史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7
ISBN:9787802079939
作者:谢圣远
页数:277页

书籍目录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思考的基本思路  三、本书的结构第一篇  传统社会保障变迁的基本历史轨迹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保障制度   第一节  原始社会保障制度生成推定   第二节  原始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解体与继承 第二章  奴隶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古埃及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节  古代希腊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  古印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节  古罗马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六节  古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章  西方封建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  中世纪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  封建制中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中期封建式社会保障制度形成的诱因    二、典型封建式社会保障的制度范式  第三节  封建主义末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章  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没落  第一节  引  言   第二节  小农家庭保障制度的兴衰   第三节  行会制度的瓦解   第四节  早期的济贫 第五章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与商业保险制度的兴起.   第一节  英国的新济贫法    一、相互保障组织在英国的发展    二、英国的新济贫法   第二节  社会保险在德国的产生    一、德国经济的跳跃发展    二、社会保障的发育传统    三、工人阶级利益集团的形成    四、天主教精神和天主教政党   第三节  商业保险的成长第二篇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 第六章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七章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 第八章 全球社会保障的危机、成因与改革主张 第九章 会球社会保障的私有化改革实践 第十章 社会保障私有化的局限第三篇 社会保障理论问题:基于历史的探讨与反思 第十一章 社会保障存在的基础 第十二章 家庭保障作用的变化 第十三章 国家提供保障的动因 第十四章 商业保险成长的机制 第十五章 对社会保障某些理论问题的反思结束语: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社会保障发展史》是一本具有独特风格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其对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广博的理论素养,不拘泥于社会保障理论的已有概念和结论,以作者较强的理论抽象力,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层面多方位、多角度地研究了社会保障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等。

图书封面


 社会保障发展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学术研究上这句话也同样适用。 魏玛共和国的执政者自接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德国烂摊子开始到希特勒打着“国家社会主义”的旗号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世界大战这一个历史阶段一直是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以及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叱咤风云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最终以流亡而告终,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阶级分析者从历史演进的角度得出这是因为欧洲封建力量过于强大,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最终败给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王室;民族主义者历数拿破仑在欧洲种种暴行,欧洲各地燃起的汹汹民族大火浇灭了拿破仑的欧洲帝王梦;有的人从拿破仑任人唯亲的角度挖掘其失败之因;气象学家则归咎于莫斯科那该死的阴冷天气。那拿破仑如何看待自己的失败?拨开纷繁复杂的重重迷雾,拿破仑的答案很简单。“我失败的原因是加重了法国南部的葡萄酒税”。原因就是这么简单,小小的税种那么小小的几个百分点失去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支持,小小的税种那么小小的几个百分点让传奇不在。由此联想拿破仑的成功,再次借用拿破仑本人的一句话“我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无数的胜仗,滑铁卢抹杀了这一切,我最大的成就是颁布了《拿破仑法典》”。一部好的经济法成就了传奇,一个错的经济政策破灭传奇。从经济的角度,特别是民生政策的角度看问题往往会给人以更多的启迪。回到原题,魏玛政府的破灭之路。今天对魏玛政府的最终破灭我们也不从政治军事角度考虑,而从福利政策中有名的“福利刚性”角度来看。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社会保障的内在扩张力。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水平对于经济水平的变化缺乏弹性,表现出较强的刚性。这表现在,社会保障水平一旦上升,不论在什么经济条件下,就很难使它降下来。究其原因,有三:第一,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保障水平具有消费水平的属性,消费具有刚性,其水平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第二,从封建社会后期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了人们获取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的成功,个人的权利状况发生了质的变革,而承认社会权利则是使他有可能分享一个功能完备的社会所提供的人们生活必需的各方面服务,个人原本只有基于劳动与财产才能获得这些服务,而社会保障又被人们看作为社会基本权利,因此,作为国家代表的政府,不仅不能削减社会保障给付,而且要应付公民对这一权利要求不断扩大的诉求,因为削减社会保障水平就等于剥夺了人们部分社会权利,这在民主意识较强的国家很难办得到。第三,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是以履行义务作为享受权利的前提,这就使得人们把社会保险给付看做自己劳动的成果,减少这种待遇,自然会引起人们普遍不满和强烈反对,甚至导致游行、罢工等社会骚动。以上三点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社会保障制度民生政策的这一特殊特性。回溯历史,德国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发达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的德国在政治力量上出现重新组合,在民生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1918年德国雇主联合会与工会双方领导签署了《斯汀纽斯—列金协定》,成立了“中央共同劳动体”,劳资双方达成妥协。魏玛共和国的执政决定夸大社会保险制度。1919年颁布《魏玛宪法》规定“为了保持健康和劳动能力,为了保护母亲,为了应付由于老年和生活中的软弱地位以及情况变化造成的经济上的后果,国家将在投保人的决定性参与影响下创造一个全面广泛的福利保险制度。”1919年颁布《帝国供给法》和《健康严重受损法》,给予150万伤病和250万遗属有关医疗、职业恢复、教育培训以及养老金方面的法律保证。1924年颁布了《关于救济义务的帝国条令》和《关于公共救济的前提、方式、程度的帝国原则》1927年颁布了《劳动介绍与失业保险法》,实行强制性的失业保险。此法规定,将用职业咨询、职业进修等方面的福利对失业保险金加以补充,所需费用差额由国家财政补齐。此外,从1924年开始,魏玛共和国增加了给予投保人子女的津贴费。对残废保险方面,子女津贴由战前2马克提高到10马克;在工伤保险中,每位受伤索赔者的子女也有权领取保险金的10%;在医疗保险方面,规定对投保人家属实行全面医疗,不仅工作日支付病假津贴而且星期日和节假日也照常给付。对所有生育妇女,无论是否是投保人家属,均能获得生育后的免费助产服务、医药、分娩津贴以及产假补助。1925年后工伤事故的责任由工作时间夸大道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以及看护劳动工具时发生的事故,并把职业病也列入到工伤保险的范围中。养老保险将家庭手工业的雇员也纳入其中,养老金水平由战前平均80马克提高到1929年的400~700马克。在遗属年金方面,丧失就业能力的寡妇能享受丈夫年金的3/5,孤儿享受1/2,如果孤儿在接受教育,这笔年金可以从18岁延续至21岁。不能否认,魏玛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方面的巨大投入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为德国民众提供了较大福利,一些社会保障政策上的措施也对后世的影响甚大。(如 在医疗保险方面,规定对投保人家属实行全面医疗,不仅工作日支付病假津贴而且星期日和节假日也照常给付;工伤事故的责任由工作时间夸大道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事故以及看护劳动工具时发生的事故,并把职业病也列入到工伤保险的范围中等。)但是,魏玛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明显带有超前性,各项政策对国家财政的担负也很大。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袭来时,饱受战争赔款压力的魏玛政府对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政策更是力不从心。1930年,政府对社会福利金进行紧缩,此举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战败后积压的民族情绪,危机袭来时经济的不景气以及福利的削减给了希特勒可乘之机,1933~1945年希特勒统治时期,社会保障政策成为了纳粹统治最有利的支撑工具之一。历史的教训不容我们忘记,目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为民众特别是低收入民众提供较高水平的福利是历史的趋势,但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在经济水平低、经济波动大、经济潜在危机众多的情况之下过高的提升社会保障的水平会引发极其危险的后果。一旦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对民众福利的削减必然引发民众的不满甚至抗议,这会给经济低迷状态下的中国增添更复杂的问题。福利政策具有刚性,福利政策更具有诱惑性,民选政府的候选人会在竞选时提出不切实际的这会保障政策吸引民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环境下,不注重从经济政治社会个方面考虑问题而一味地本着美好的愿望制定或推动不切实际但“看上去很美”民生政策的行为也值得我们注意。(数据来源《社会保障发展史》谢圣元)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当作参考资料用吧
  •     不错,帮爱人买的
  •     很好的书,值得推荐!算是第一步梳理社会保障发展史的书吧,很好的入门教材!
  •     难得一见的保险史著作,较全面地反应了社会保障的发展全貌。
  •     选题新颖,试图从理论上论证和解释社会保障,为社保理论增砖添瓦!
  •     本来想给学生上课买的,但是发现帮助不大,没有太多信息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