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塔杀机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巨塔杀机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32746224
作者:[美] 劳伦斯·赖特
页数:468页

章节摘录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以当代国际关系重大事件-若非最重大事件的话-为背景的“政治小说”。劳伦斯·赖特显然做了大量而且深入的调查,努力向世人揭示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的台前幕后,尤其是基地组织过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与美国的怨仇渊源,其宏大的历史背景跨越了半个世纪。“9·11”事件发生后,全世界首先关心的是谁对美国发动了打击以及美国会如何应对。事件发生那天,我在日本国立防卫研究所参加会议,研讨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的美国东亚政策。当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目睹了由本书所描述的“巨塔”遭受飞机撞击的震撼性实况。这座“巨塔”拥有双塔结构,它是世界有名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将近二十年前,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多次登塔参观,先是被人陪同,后是陪同他人,以至后来对双塔结构轻车熟路。1990年在其顶楼所拍的一些照片,仍是我最喜欢的。看到熟悉的双子楼北楼被撞后产生的浓烟,我起初的反应是好莱坞梦幻工厂制造新片的实况转播,但播音员的声音却那么惊恐万状。首次撞击的六分钟后,另一架航班为175的美联航班机又撞上了南楼。这时,我向上海拨了电话:“世界变了。”世界可能没有大变。太阳依然升起,月亮照样降落。纽约人在市长朱利安尼带领下,发扬了高度的爱国心,含着眼泪清理了废墟,誓言在巨塔上重建美国的信心。那些打击美国的集团也没有变,仍在窥视下一次机会。2006年8月10日,伦敦破获惊天大案:恐怖分子试图携带液体炸弹从希思罗机场登机,企图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掀起新一轮恐怖打击。之后人们坐飞机出行就多了些禁忌,因为手提行李不再允许携带液体。爆炸次日,9月12日,我回国,一起与会的美国同门师兄布鲁金斯学会的欧汉伦却滞留东京多日,那是由于美国对全国空域实施了民航禁空。回到上海当晚,美国之音的采访电话跟随而至。知道这是全球直播,没有任何失误的余地,我对着电话讲了这样的话:“我代表自己与同我类。似观点的中国人,向受害者家属、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沉痛哀悼与深切慰问。这次恐怖事件不仅是对美国的打击,也是对人类的打击。”(在被劫飞机上与被损建筑物中,可能有中国人和其他各国人员,他们都是无辜的。世贸大楼不仅是美国的,它连接着各国财经,在全球化时代它的意义超出了美国地域。)我继续说,“还有三句话告诫。第一,美国一定会报复,但反击一定要有事实依据,严防不必要的关联损失。如若不然,对美国损害更大。第二,美国自卫,一定要在国际多边框架之下进行。第三,尽管美国人多数此刻听不进,但作为朋友,还要提请思考为什么(受打击的)又是美国。”事实证明,这些提醒是有益的。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某种支持。尽管联军在阿富汗反恐效益有限,但其合法性未受太多质疑。但美国对伊拉克的“先发制人”,则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根本精神。美国在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从假定出发发动战争,实质上滥用了先发制人的使用原则。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伊拉克纵有千般问题,只要不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情况,只要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伊拉克的命运还得由伊拉克人民自己来决定。但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严重侵犯了伊拉克的主权,损害了伊拉克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美国的日子也未好过。五年战争中美军直接死亡已过四千,以最保守的估计,美国为伊战而破费的财政开支早已超出四千亿美元。这个双“四千”或随时间延续转为双“五千”的后果,是共和党失去在白宫和国会两院的领导权,美国人民已经并将继续过上一段经济衰退的生活(这当然还有近来金融危机等原因)。极其严重的是,美国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这使得2008年谋求总统竞选的美国政治家们个个高举“改变”旗号,人人保证以不同方式尽快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要说“世界变了”,那肯定有变。美国从二战所获得的国际尊重,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衰减,在“9·1l”事件后更是加速损耗。肯尼迪家族在世最有影响的人物是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他近年曾愤怒批评布什外交写下美国建国以来整个外交史上最黑暗一页,而布什的反恐战争就是其外交国防的主旋律。作者赖特通过无数的面谈与查询资料,特别是对大量穆斯林人的面谈,试图去伪存真,串就大量貌似关联但又支离破碎的片段,其实他作为个人在担当美国政府每年花了几百亿美元税金所开展的情报收集与分析工作,其任务之艰巨,工程之浩大,难为人们想象。我们有理由对他知难而上的敬业表示尊重。显然,作者比常人更多接近真实,但对于还在进行中的这场反恐“战争”,他不可能完全了解真情。对于赖特所不能串联的,他也只能以作家的想象,进行某种虚构了。因此,读者不必对其描写的一些细节过于较真,可能还是简单一些地欣赏赖特所描述的波澜壮阔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好。译者张鲲和蒋莉将这部难度较大的作品再创作得妙笔生花,更有助于我国读者走进这段历史。如果读者们能够深思“为什么又是美国”这一问题为什么迄今在美国仍是禁忌,那对当今世界的体察就更见功力了。

前言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以当代国际关系重大事件-若非最重大事件的话-为背景的“政治小说”。劳伦斯·赖特显然做了大量而且深入的调查,努力向世人揭示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的台前幕后,尤其是基地组织过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它与美国的怨仇渊源,其宏大的历史背景跨越了半个世纪。“9·11”事件发生后,全世界首先关心的是谁对美国发动了打击以及美国会如何应对。事件发生那天,我在日本国立防卫研究所参加会议,研讨小布什政府上台后的美国东亚政策。当天晚上,我在电视上目睹了由本书所描述的“巨塔”遭受飞机撞击的震撼性实况。这座“巨塔”拥有双塔结构,它是世界有名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将近二十年前,我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多次登塔参观,先是被人陪同,后是陪同他人,以至后来对双塔结构轻车熟路。1990年在其顶楼所拍的一些照片,仍是我最喜欢的。看到熟悉的双子楼北楼被撞后产生的浓烟,我起初的反应是好莱坞梦幻工厂制造新片的实况转播,但播音员的声音却那么惊恐万状。首次撞击的六分钟后,另一架航班为175的美联航班机又撞上了南楼。这时,我向上海拨了电话:“世界变了。”世界可能没有大变。太阳依然升起,月亮照样降落。纽约人在市长朱利安尼带领下,发扬了高度的爱国心,含着眼泪清理了废墟,誓言在巨塔上重建美国的信心。那些打击美国的集团也没有变,仍在窥视下一次机会。2006年8月10日,伦敦破获惊天大案:恐怖分子试图携带液体炸弹从希思罗机场登机,企图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掀起新一轮恐怖打击。之后人们坐飞机出行就多了些禁忌,因为手提行李不再允许携带液体。爆炸次日,9月12日,我回国,一起与会的美国同门师兄布鲁金斯学会的欧汉伦却滞留东京多日,那是由于美国对全国空域实施了民航禁空。回到上海当晚,美国之音的采访电话跟随而至。知道这是全球直播,没有任何失误的余地,我对着电话讲了这样的话:“我代表自己与同我类。似观点的中国人,向受害者家属、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沉痛哀悼与深切慰问。这次恐怖事件不仅是对美国的打击,也是对人类的打击。”(在被劫飞机上与被损建筑物中,可能有中国人和其他各国人员,他们都是无辜的。世贸大楼不仅是美国的,它连接着各国财经,在全球化时代它的意义超出了美国地域。)我继续说,“还有三句话告诫。第一,美国一定会报复,但反击一定要有事实依据,严防不必要的关联损失。如若不然,对美国损害更大。第二,美国自卫,一定要在国际多边框架之下进行。第三,尽管美国人多数此刻听不进,但作为朋友,还要提请思考为什么(受打击的)又是美国。”事实证明,这些提醒是有益的。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某种支持。尽管联军在阿富汗反恐效益有限,但其合法性未受太多质疑。但美国对伊拉克的“先发制人”,则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根本精神。美国在没有充分事实依据的情况下从假定出发发动战争,实质上滥用了先发制人的使用原则。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伊拉克纵有千般问题,只要不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情况,只要没有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伊拉克的命运还得由伊拉克人民自己来决定。但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严重侵犯了伊拉克的主权,损害了伊拉克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美国的日子也未好过。五年战争中美军直接死亡已过四千,以最保守的估计,美国为伊战而破费的财政开支早已超出四千亿美元。这个双“四千”或随时间延续转为双“五千”的后果,是共和党失去在白宫和国会两院的领导权,美国人民已经并将继续过上一段经济衰退的生活(这当然还有近来金融危机等原因)。极其严重的是,美国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这使得2008年谋求总统竞选的美国政治家们个个高举“改变”旗号,人人保证以不同方式尽快从伊拉克撤出战斗部队。要说“世界变了”,那肯定有变。美国从二战所获得的国际尊重,在过去几十年中不断衰减,在“9·1l”事件后更是加速损耗。肯尼迪家族在世最有影响的人物是爱德华·肯尼迪参议员,他近年曾愤怒批评布什外交写下美国建国以来整个外交史上最黑暗一页,而布什的反恐战争就是其外交国防的主旋律。作者赖特通过无数的面谈与查询资料,特别是对大量穆斯林人的面谈,试图去伪存真,串就大量貌似关联但又支离破碎的片段,其实他作为个人在担当美国政府每年花了几百亿美元税金所开展的情报收集与分析工作,其任务之艰巨,工程之浩大,难为人们想象。我们有理由对他知难而上的敬业表示尊重。显然,作者比常人更多接近真实,但对于还在进行中的这场反恐“战争”,他不可能完全了解真情。对于赖特所不能串联的,他也只能以作家的想象,进行某种虚构了。因此,读者不必对其描写的一些细节过于较真,可能还是简单一些地欣赏赖特所描述的波澜壮阔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好。译者张鲲和蒋莉将这部难度较大的作品再创作得妙笔生花,更有助于我国读者走进这段历史。如果读者们能够深思“为什么又是美国”这一问题为什么迄今在美国仍是禁忌,那对当今世界的体察就更见功力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劳伦斯·赖特讲了一个多么抓人的故事啊。这本书,用犯罪小说大师般的紧张感,详尽叙述了一系列最终导致“9·11”的事件。并且让我们真正了解到,那些带来“9·11”恐怖的家伙,究竟来自一个怎样的世界……《巨塔杀机》是一本惊悚小说。同时,也是一出悲剧。  《纽约时报》意义重大,扣人心弦……迄今为止关于恐怖主义历史的最佳著作之一。  《出版人周刊》非常出色……是近年来将新闻报道和写作技巧融为一体的杰作。  丹拉瑟(美国CBS王牌新闻主播)

内容概要

劳伦斯·赖特(LawrenceWright),毕业于杜兰大学,曾在埃及开罗的美国大学执教两年。他是《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也是纽约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安全中心的会员。著有5部非小说类作品——《城市孩子,乡村夏天》、《在新世界》、《圣人与罪人》、《回忆撒旦》,《双胞胎》——还写有小说《上帝的宠儿》,并与人合著了电影《全面围攻》的剧本。他与妻子长年居住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2007年,他以《巨塔杀机》一书获普利策奖。

书籍目录

序  幕第一章  殉教者第二章  体育俱乐部第三章  创始人第四章  变化第五章  奇迹第六章  基地第七章  英雄归来第八章  天国第九章  硅谷第十章  失乐园第十一章  黑暗王子第十二章  问谍男孩第十三章  希吉拉第十四章  行动起来第十五章  面包就白水第十六章  “这下开始了”第十七章  新千年第十八章  轰隆第十九章  盛大的婚礼第二十章  启示主要人物参考文献作者采访致谢以及消息来源的说明图片出处

编辑推荐

《巨塔杀机基地组织与9·11之路》用犯罪小说大师般的紧张感,详尽叙述了一系列最终导致“9·11”的事件。并且让我们真正了解到,那些带来“9·11”恐怖的家伙,究竟来自一个怎样的世界。《巨塔杀机》是一本惊悚小说。同时,也是一出悲剧。劳伦斯·赖特讲了一个多么抓人的故事啊。

作者简介

《巨塔杀机》全面记述了导向“9・11”的一系列事件,以开创性的眼光探析个中人物、观点,以及西方情报机构的失误。劳伦斯・赖特的这部杰作以长达5年的研究与数百次采访为基础,为此他走遍了埃及、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
这部作品在详尽与深入两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叙述的主线是四个人相互交织的生活:基地组织的两名领导人奥萨玛・本・拉登和艾曼・扎瓦希里;联邦调查局反恐部门主管约翰・奥尼尔,以及沙特阿拉伯情报事务首脑图尔基・费萨尔王子。随着他们的生活在书中展开,各种事件也一一显现在我们眼前。

图书封面


 巨塔杀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6条)

  •     《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H.2007年美国普利策获奖作品,做记者出生的作者劳伦斯莱特通过翔实的采访,面谈,大量的资料查询,把近百年的中东历史里错综复杂的片段串联起来,向读者勾勒了一个从埃及独立后的民族主义的发展,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支付,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三段历史,加上对于库特普,本拉登,约翰奥尼尔,扎瓦希里等几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让人们清楚的看到了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原教旨主义的发展,基地组织的活动和发展,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如何一步步和西方文化对立起来的,又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了911这样的顶峰。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作者表述起来却丝毫不显得枯燥,很多小说一般的描写刻画,很精辟的评论,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至少这部著作,是我读过梳理中东历史最精彩,最有趣的一本书,而同时又不失严谨与公平的视角,以及问题研究的深度。伊斯兰教和西方文明的对抗真是像《文明的冲突》这本书中描述的吗?伊斯兰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体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悲剧怎么才能避免?阿拉伯国家怎么样才能和平的在21世纪的全球化世界中走向繁荣富强?他们需要现代化,需要一些变革吗?如果是的话,又是怎么样的现代化,怎么样的变革呢?这些问题,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在笔记上记下的,然后我试图在这本书中感性的找到一些解答。-----------------------------------------------------------------------作者用很大篇幅描述了一个人物,库特卜,“一个正派,骄傲,充满烦恼而道德观念极强的人。他那无人赏识的天分,日后将动摇伊斯兰教,危及伊斯兰世界的各个政权,并未阿拉伯明祖无着无落的年轻一代的指路明灯;寻求着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这一代人,最终在圣战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所有对于西方文化迷茫的一代人一样,他在美国的日子里越发得到这样的一个概念:显然,他所写的内容并非仅限于美国。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性。现代的价值观——世俗论、理性、民主、主体性、个人主义、性自由、宽容和物质主义 ——借助西方殖民主义的媒介传染给了伊斯兰。如今,美国是上述所有观念的代表。库特卜把抨击指向了那些试图改变伊斯兰教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埃及人。他想要表明,伊斯兰和现代性这两者完全无法相容。他的宏伟构想(此时才初露端倪),是要捣毁现代性的整个政治与哲学架构,还伊斯兰以其未被污染的本来面目。对他而言,这是一种神圣的同一状态,是真主与人类的 完全结合。圣哲与凡俗、国家与宗教、科学与神学、心智与灵魂,这些概念之间的分裂是现代性的标志,西方世界已成为它的俘虏。但是,伊斯兰教无法容忍这样的分裂。他坚信,在伊斯兰教之中,神性一旦遭到削弱,就只能以毁灭告终。伊斯兰教是完全的,绝不会作出妥协。这是真主的不易之言。可是,受西方世界迷惑的穆斯林却忘记了这一点。只有让伊斯兰教重新成为他们生活、法律和政府的核心,穆斯林才有望夺回他们作为世界主流文化的应有地位。这是他们的责任;不仅是对他们自己的责任,也是对真主的责任。班纳建立穆斯林兄弟会,纳赛尔在1952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推翻腐败的法鲁克国王,兄弟会和自由军官组织这两个组织间的竞争马上开始显现,纳赛尔控制着军队,兄弟会控制着清真寺。纳赛尔的政治梦想是一个泛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平等而世俗的工业化制度。兄弟会则希望自上而下地彻底重塑社会,把伊斯兰教的价值观家住生活的各个层面,让每一穆斯林都能以最为纯粹的方式来表达伊斯兰教精神。纳赛尔后来关押,处死了库特卜。或来极端组织的发展:兄弟会,伊斯兰组织(大学生发起),圣战组织(扎瓦西里)。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7年爆发了六五战争。原因:阿拉伯队以色列的口诛笔伐,封锁海峡(按照国际政治学的观点要分析时间:以色列六天摧毁埃及,约旦,伊朗,叙利亚。影响: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耶路撒冷,约旦和西岸,戈兰高地。心理转折点,穆斯林的耻辱,安拉背离他们而去,丧失了信心,打败他们的力量远远不是以色列这个小国,是真主抛弃了穆斯林。回归的途径就是回归纯粹的宗教信仰。纳赛尔的世俗主义政权受到怀疑。1970年纳赛尔去世。继任者萨达特。和兄弟会有一定和解。后来的发展:1973年发动斋月战争。战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埃及与以色列将讲和。1981年萨达特遇刺。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的"9·11"悲剧诞生在埃及的监狱之中。开罗的人权主义者认为酷刑催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首先是在赛义德·库特卜身上,然后就是他的门徒,包括艾曼·扎瓦希里。囚犯们的怒火针对的主要是世俗的埃及政府,但一股强烈的愤怒之情也指向了西方世界。在他们看来,西方世界是埃及暴虐政权背后的驱动力。他们认为伊斯兰社会的腐化与受辱是由西方造成的。实际上,羞辱这一主题(也就是酷刑的本质)对于理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愤怒至关重要。埃及的监狱变成了一座制造激进分子的工厂,这些人寻求报复--他们把这叫做正义--的愿望压倒了一切。
  •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45分,一架满载9000加仑喷气燃油的客机撞向了世贸大厦南楼,纽约、美国、全世界很快炸开了锅。在阿富汗一处边鄙荒凉的山地,神情焦急的基地组织成员怎么也收不到电视信号,他们只好打开收音机,调到BBC阿拉伯语频道。听到这则惊世骇俗的消息之后,欢呼雀跃,纷纷匍匐在地感谢真主。但本拉登淡淡地说:“等会儿,等会儿。”  9时03分,又一架客机撞上了世贸大厦北楼。本拉登哭了,他向真主祷告,之后对难以置信的同伙竖起3根指头。  9时45分,第三架飞机撞进美国军方总部、美军强大力量的象征——五角大楼。阿富汗山地的收音机播出这则消息后,本拉登的表情仍然让人莫测高深,他对目瞪口呆的追随者缓缓竖起了4根指头!  但对白宫的袭击最终没有发生。30分钟后,一架从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起飞的客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丛林中。  这是建国之后美国本土所遭遇最严重的袭击,也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重大的恐怖事件,围绕着这一事件种种波诡云谲的情节,真可使充满奇思妙想的好莱坞黯然失色。  如果再揭示几个细节,我们就不禁感概:世贸双塔的倒掉乃是在劫难逃!  1993年2月26日,世贸双塔的地下车库发生了一起汽车炸弹爆炸,6人丧生,1042人受伤。强烈的冲击波使1英里之外的游客都能感觉地面在震动,双塔出现了摇晃,但没有倒下。时任联邦调查局纽约主管的斯基利罗面对宽达240米的炸坑,倒抽一口冷气。但既然双塔遭此劫难而安然无恙,他便有理由对一位结构工程师说:“这座建筑将永远屹立不倒。”  案犯优素福后来被捕,特警队员押着他乘一架直升飞机从机场前往纽约市下曼哈顿广场附近的都会惩戒中心。飞机正好从世贸中心旁边飞过,一个特警队员得意地对他说:“你瞧,大楼还立着呢。”优素福冷冷地答道:“要是我们的钱再多点,这楼就不会是立着的了。”  联邦调查局纽约办事处主管特工约翰-奥尼尔是最早了解基地组织且长期跟踪其活动情况的美国情报人员,但他的工作一直未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9/11事件发生之前,他心灰意冷地从联邦调查局退休,在世贸中心找了一份工作。一些朋友开玩笑:“最起码你现在很安全。这地方他们已经炸过了。”奥尼尔本能地回答:“他们还会再试的。不把这两座大厦弄倒他们不会罢休!”  2001年8月中旬,一个叫穆萨维的飞行学员引起了联邦调查局探员的注意。此人很快被查实为一名伊斯兰极端分子,探员提出要检查穆萨维的电脑,但被拒绝,且被告知这是在制造紧张气氛。不服气的探员主管回敬道:“这是在设法阻止有人劫下一架飞机撞向世贸中心!”  这部惊天动地的真实剧也有一对主角,正方是联邦调查局特工约翰-奥尼尔,反方就是本-拉登。但剧终不是美国英雄力挽狂澜制止了灾难发生,而是本-拉登取得胜利。悲剧主角奥尼尔不仅在9/11事件前夕黯然退休,而且恐怖袭击发生时,他居然正在世贸中心。9月21日,救援者在双塔的瓦砾堆中挖出一具男尸,他的钱包装在胸前的口袋里——约翰-奥尼尔就这样壮烈而默默无闻地死了。  鲜明深刻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历历在目的细节,以及莫名其妙的巧合,构成了《巨塔杀机》强烈的可读性。这部获2007年普利策图书奖纪实作品的生动鲜活,完全抵得上一本惊悚小说。  作为《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劳伦斯-赖特的特长是把真实的事件写得曲折动人。但其创作《巨塔杀机》的目标,显然不只是如何将这种重大的纪实题材写得更像小说,他试图厘清现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思想脉络,并将恐怖事件放在广阔的文明背景中进行考量。  因此,这部书的开头并没有向读者展示刺激感官的巨大场面,而是平缓地叙述了赛义德-库特卜60年前如何到了美国。在美国一年多的经历,使这个本来已相当西化的埃及人对西方文化彻底失望,并坚定地认为只有伊斯兰教提供的模式,才能建造出一个公正、虔诚的社会。他回到埃及后,不为世俗政府所容,被捕入狱达十几年之久。1966年4月,库特卜被判处死刑。他说:“感谢真主,我坚持了15的圣战,终于赢得了这个以身殉教的机会!”在最后时刻他仍可以免死,而且,只要签字认错,还可以当上教育部长。但他拒绝了,对前来劝导的姐姐说:“他们把我杀死,我的话就更有力量。”  库特卜的预言一语成谶。他在狱中写作的《里程碑》,犹如思想的火炬点燃了伊斯兰激进运动。他在狱中备受折磨的故事,在伊斯兰激进分子中成为了一幕幕殉教者受难的活剧。他视死如归的就义,则无疑为后世的殉教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在库特卜的理论中,包含理性、民主、主体性、个人主义、性自由、宽容及物质主义诸多要素的现代性和伊斯兰文化是完全无法相容的。他的宏伟构想就是要捣毁现代性的整个政治与哲学架构,还伊斯兰以其未被污染的本来面目。如此,穆斯林才有望夺回他们作为世界主流文化的应有地位。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真主的责任。在美国认识库特卜的人都说他似乎很喜欢这个国家,但他心里却埋藏着对白人的深刻仇恨:“我们教育孩子,要对主人心怀畏惧和尊敬,但这个主人却在践踏我们的尊严,把我们当作奴隶。让我们转而在这些孩子灵魂中埋下仇恨、憎恶和报复的种子。从这些孩子羽翼未丰的时候起我们就要教导他们,白人是全人类的敌人,一有机会就应该加以消灭!”  不是贫富的差别,也不是政治的各异,库特卜的爱憎多么符合亨廷顿总结出的“文明冲突论”。本-拉登毫无疑问从库特卜的思想库中吸取了营养,他对自己的行为做过如下解释:“这场战斗并不是基地组织和美国之间的战斗,而是穆斯林与全球十字军之间的斗争。”太阳下面真没有新事物,而今这一系列被伊斯兰世界之外的人视为“恐怖袭击”的事件,在另一个话语体系里却是神圣的事业,是一种千年伟业的继续。美国大兵在阿富汗荒凉的山地不知所来为何而荷戟彷徨时,他们那满地星火般的对手却怀着必胜的信念和随时赴死的决心。  糟糕的是,西方最著名的理论家还在讲丧气话:“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当西方试图伸张它的价值并保护它的利益时,非西方社会正面临着一个选择,其中一些试图竭力仿效和加入西方,或者‘搭车’。其他儒教社会和伊斯兰社会则试图扩大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抵制和‘用均势来平衡’西方(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79年底,武装到牙齿的苏联军队悍然入侵阿富汗。8年之后,这支曾经叱咤风云的部队完败而归。2001年10月,美军为消灭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而发动了对阿富汗的进攻,掐指一算,到今年正好也是8个年头了。但本-拉登没有找到,基地组织没有消灭,浴火重生的塔利班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组织。最近,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决定往阿富汗增兵。看来,美国军队在阿富汗的折腾,肯定比苏联人还要漫长得多。  如何描写本-拉登肯定是个难题,这个嗜血成性的魔头难道还有正常的人性可言吗?对于心灵受到巨创的美国民众,平静客观地展示本-拉登显然也得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巨塔危机》向读者展示的这位恐怖策划大师恰恰是一个优秀的男人:他高大英俊,热爱运动,工作勤奋且擅长企业管理;他信仰坚定,经济富有却生活克己,对家庭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一些圣战者眼里,“他脸上总挂着一丝微笑,一双手长得很柔软。”“跟他握手,感觉就像是和一个女孩子握手。”在人多场合,他显得害羞而严肃,许多人都觉得他有些天真幼稚。不过,一双柔软的手让我想到另一个人——希特勒,克里斯玛式的人物常常会有一双柔软的手。  伊斯兰暴力激进分子对于滥杀无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心理障碍,因为《古兰经》明确指出穆斯林不应杀害任何人,尤其不能杀穆斯林。但库特卜为他们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他指出先知有句共为人知的格言:不应让穆斯林流血,除非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惩罚谋杀、通奸或背叛伊斯兰教的罪行。而叛教者是很容易“可以有”的。推而广之,民主制度也是反伊斯兰教的,因为它把本属于真主的权力放到了普通人的手中。因此,杀人便成了罚罪。同样,伊斯兰教禁止自杀。1993年以前,自杀式炸弹袭击在逊尼派恐怖组织中也从未出现过。但这种方式被解释为“殉教行动”后,潘多拉的盒子就打开了。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就是以此为号召,有些受训者的听课笔记里明确留下了该组织的乌托邦式目标:1、在世上建立真主的统治;2、为了真主的事业以身殉教;3、清除伊斯兰各阶层中的堕落分子,实现净化。“以辉煌而有意义的方式死去,这对人们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当生活中的乐趣与回报在政府压迫和经济剥削之下所剩无几的时候。”  对于这些艰难生存却鲜有回报的年轻人,毅然赴死只需要一个正义的理由。然而,所谓正义通常只是话语的方式而已,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对立的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代表着正义。林肯在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谈到当时的南北战争,有几句著名的话:“双方都念同一本《圣经》,向同一个上帝祈求,每一方都祈求上帝帮助自己反对另一方。”同一个上帝的子民尚且如此,何况祈求着不同上帝的人们呢!《旧约-创世记》说,起初天下的人都说同一种语言,他们一起在巴比伦平原建造一座中巴比塔。上帝看见了他们建的城和塔,心想:“他们是同一个民族,讲同一种话,现在只是个开始,以后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上帝搅乱的人们的语言,并把他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劳伦斯-赖特为写作此书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令人肃然起敬。5年之间,他的足迹遍及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沙特、埃及、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等国。采访的对象将近700人,其中不少是王室成员、高级部长、情报主管,甚至本-拉登的家人、朋友、部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赖特而言,平时都是难得一见的。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将近90,作者所列的参考文献的种类也超过了160种。在这个出书已进入流水线生产的时代,《巨塔杀机》的出现无疑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原创。  书的结尾意味深长:“通缉传单上印着一个电话号码,但古尔-贾恩没有电话。扎瓦希里和蒙面的阿拉伯人消失在群山之中。”  蒙面的阿拉伯人是谁?我猜是本-拉登。
  •     一记敲门声打断了库特卜的沉思。他的舱房外站着一个年轻姑娘;按照他的描述,她又高又瘦,“半裸着身子”。库特卜后来声称,该女子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来勾引他的特工。她用英语问道:“今晚让我做你的客人好不好?”库特卜回答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床也能睡两个人呀!”她说。惊诧万分的库特卜猛地一下关上了门。“我听见她摔倒在门外的地板上,这才意识到她原来是喝醉了,”他回忆道。“我当即感谢真主帮助我战胜了诱惑,让我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仰。”身披死刑犯穿的红色麻布长袍的库特卜和萨达特见了面。萨达特许诺,只要库特卜认罪,纳赛尔就会手下留情;事实上,纳赛尔甚至愿意让他重新担任教育部长一职。库特卜拒绝了。后来,和库特卜同样身陷囹圄的姐姐哈密达被带来见他,她恳求道。“签字吧,”库特卜回答:“他们把我杀掉,我的话就会更有力量。”1966年8月29日,赛义德·库特卜在黄昏时分的祷告结束之后被绞死。政府拒绝把库特卜的尸体交还给家人,他们担心他的坟墓会成为追随者心目中的圣地。这位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威胁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库特卜的先锋队已经听到了战斗的乐声。——引自《巨塔杀机》第一章-----------------------------------------------------------------------------------“9·11”那天晚上,我在单位值班,抱着本萨义德的《巴勒斯坦问题》。电话响起,是一个同事,说电视新闻里美国遭到了袭击,两幢大楼塌了,声音有点兴奋。由于办公室没电视,我挂了电话继续看书。第二天回到住处,电视里还在不停滚动美国遭袭的画面。看着荧屏,我不由自主的脱口道“艾勒呼艾克巴勒”。这并不是欢呼,而是我对宿命的感叹。长久以来我就感到,这一天在很多年前就已注定。这回《巨塔杀机》清楚地告诉了我,那是35年前的一天。一个在美国上学,喜欢收藏古典唱片的埃及知识分子,却用自己的方式把美国为首的西方判处了“极刑”。促使他这么做的除了阿富汗尼、毛杜迪、哈桑班纳的思想灵魂,还有从摩洛哥到印度广大地域上的穆斯林在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下几个世纪以来的屈辱。在实际行动之前,一个穿西装的埃及现代知识分子,用自己的笔,代表安拉,庄严的宣告了西方文明的罪行和判决结果。他就是这本书开篇的主人公——库特卜。他的死已经预演了飞机上那些年轻人的行为艺术,即他们都“热爱死亡,超过今世”。他们都相信,自己的死,能让自己信仰的东西更有力量。而这种行为背后透露的信息,却长久的被西方和他们的代理人忽视,直到911那天。这35年里,一边是力量仍然在不断向西方倾斜,另一边屈辱滋生出的仇恨在红海的两边,悄悄生长。没有人觉得那有什么问题,这个世界进入了钢铁水泥的丛林时代,力量就是真理,直到911那天。谁制造了911?作者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也已然掀开了黑色帷幕的一角,看到了那背后的东西。不是那个高个子沙特富翁,也不是什么组织,更不是伊斯兰文明,而是仇恨。是以鲜血和侮辱灌溉起来的巨型怪兽。他的力量从滋生的那天开始就注定要震撼对手和世界。8年后的今天,仇恨已经遍布大地。那些被导弹炸的支离破碎的尸体,那些被推土机夷平的家园,那些被作为恐怖嫌疑人搜身的戴头巾乘客,被911点燃的仇恨在这个星球上到处生长。最后将人类拖入另一场灾难的必然是这种行文本身,而不是任何某个或某群人。面对这一出生就失去了控制的仇恨怪兽,面对他迅猛的生长,面对他可能释放出的惊人能量,我只能再次在心中念道“艾勒呼艾克巴勒”。一切已然注定——在美军无人机炸死阿富汗无辜百姓的时候,在美军奸杀伊拉克少女的时候,在以色列推平巴勒斯坦人房屋的时候…………下一次在楼里的又会是谁?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本书是接着《狂热分子》一书之后读的,非常之契合!感谢岁月的泡沫,是跟着他的评论推荐读的,感觉畅快淋漓阿。本书是狂热分子一书的写实版,也是《24小时》的创作蓝本。外加一个小小的满足,下手之后价钱涨了。
  •       任何看完《巨塔杀机》的人都会佩服作者的写作勇气和能量,在这本书里作者事无巨细地追溯了伊斯兰激进势力的发生与演化,同时也梳理了美国过去十多年来各种安全事务的重大失误和弱点,两条线索独立分明而又互相缠绕,尤其是进入1995年后,可以看出机会是如何一步步被两方抓住与丧失的。读罢这本书,不仅会知道911的悲剧是如何一步步地酝酿产生的,更会加深对阿拉伯世界、中东、北非等地的冲突性事件一些背景性知识的了解。然而最让一个完全对政治不敏感的读者印象深刻的,还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机构的诸多分析与叙述。尤其是联邦调查局的高级特工约翰•奥尼尔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曾经是美国最有可能对付基地组织的人,而最终却死在世贸中心安全总监的职位上,他悲喜剧的一生大约也印了那句老话,再精彩的电影,也不如真实的人生。
      
      1.
      
      在本书的结尾人物简介中,有两段是这样的:
      
      约翰•奥尼尔(John O'Neill):生于新泽西州大西洋城,1976年7月成为联邦调查局特工,在巴尔的摩办事处工作。1987年4月进入联邦调查局总部,负责调查白领犯罪。1991年被任命为芝加哥办事处的副指挥特工;1995年回到总部,担任反恐分布主管。1997年1月1日被任命为联邦调查局纽约办事处国家安全分部的主管特工。2001年8月22日从联邦调查局辞职;次日起在世界贸易中心工作,任安全总监。在“9•11”事件中丧生,时年50岁。
      
      拉米兹•尤素福(Ramzi Yousef):1993年世贸中心爆炸案的主谋。尤素福是哈立德•谢赫•穆罕穆德的侄子,1968年生于科威特;后来在威尔士学习电气工程。曾制定精密计划,企图刺杀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和克林顿总统,并同时炸毁11架美国班机。1995年最终在巴基斯坦被捕,现关押在美国监狱,刑期为终身监禁外加240天。
      
      两者之间重合的时间是1995年,而故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2.
      
      1995年2月5日,星期天,就在此前不久,奥尼刚刚由芝加哥办事处,调到华盛顿,任联邦调查局反恐分部的主管。刚刚开一整夜车过来,没放行李便直接冲去了总部。星期天,除了保安就是奥尼尔,他本来应该周二正式上班。而就在当天早晨,白宫负责协调全国反恐怖行动的理查德•克拉克到办公室查看周末的情报电文,一份报告说,在伊斯兰堡发现两年前(1993年)涉嫌幕后策划世贸中心爆炸案的拉米兹•尤素福。立即把电话给联邦调查局总部,不过根据他的经验星期天那儿几乎没有人。结果还未正式上班的奥尼尔接到了这个电话。他立即打开战略信息与行动指挥中心,开始打电话,安排“转移”行动。所谓“转移”行动指的是合法地绑架身在外国的嫌疑犯,其过程既复杂又费时,往往要提前几个月准备。奥尼尔除了招集常规的特工人员外,还专调一名指纹专家和医生,来确保是尤素福真身和他的健康问题。同时敦促美国国防部同巴基斯坦政府取得联系,就抓捕行动征得对方同意。另外由于巴基斯坦不允许美国军用飞机在其领土降落,奥尼尔立即下令把喷气机马上漆成民航飞机的颜色,并要求返航必须在空中加油,不得在第三国降落。同时司法部长珍尼特•雷诺和联邦调查局局长路易斯•弗里也来到了指挥中心,通过他们的协助,联邦调查局的权限才能延伸到美国境外,从而转变为一个国际警察机构。奥尼尔把临时组成的特工组送上飞往巴基斯坦的飞机后,火速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接应特工进行调度安排。于是,2月7日巴基斯坦时间上午9点30分,特工们摸进伊斯兰堡的苏卡萨旅店,敲响了16号房间的门,睡眼惺忪的尤素福刚打开门就被摁倒在地,铐上手铐。
      
      那日在美国正是星期二,奥尼尔正式上任的头一天,而他已经完成了一个俨然007似的华丽出场。在华盛顿,奥尼尔成了一个恐怖主义问题专家小组的成员,这个小组以克拉克为核心,成员来自中央情报局与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防部、司法部和国务院的上层机构。
      
      联邦调查局向来是反恐安全小组中比较麻烦的成员,调查局的代表通常口风很紧,而且不愿意帮忙,无论是否碰到了真正的犯罪案件,他们都会把一切情报当作潜在的证据来处理。在克拉克看来,联邦调查局的官员大多既愚蠢又迟钝,等这些人升到上层管理者的职位,他们这辈子能拿得薪水也已经到顶,一个个都数着日子只等退休了。奥尼尔也与众不同,他会与其他机构的同僚交朋友,没有官僚作风,擅长随机应变,说话直言不讳,个性复杂又颇有几分神秘感,有领袖魅力。
      
      奥尼尔和克拉克一起,两人为多年来在官场之争中都得不可开交的各个情报机构建立了明确的职责分工。1995年,他们的努力促使总统发布政令,规定无论世界何处存在威胁美国人活美国利益的恐怖主义行动,联邦调查局在调查与防范两方面都拥有最高权威。当年4月俄克拉何马城发生爆炸事件后,奥尼尔组建了一个独立的国内反恐分布,并致力于重组和扩展负责国外的分支。
      
      3.
      
      奥尼尔肤色微黑,相貌英俊,背头,一双黑眼睛闪闪发光,下巴宽而圆;说起话来很粗鲁,带着一幅招来许多人模仿的新泽西口音。爱喝芝华士威士忌,加水,放一片柠檬,再来一根上好的雪茄。行为粗率,举止鄙俗,不过指甲却修得干干净净。身上穿的衣服总是无可挑剔,甚至讲究的有点过头,黑色的双排扣西服、半透明的黑袜子,铮亮的便鞋简直和芭蕾舞鞋一样柔软。奥尼尔出身低微,身上还带着一丝泽西街头的气息,刚从大西洋城的高中毕业,就在调查局找了一份指纹录入员的工作,并靠在联邦调查局总部当讲解员挣来的钱读完了美国大学的本科,以及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医学硕士课程。1976年当上了调查局巴的摩尔办事处的全职特工,1991年又被任命为芝加哥办事处副指挥。从在芝加哥工作的时候起,各种外号就跟上了他——撒旦、黑暗王子——形容他没完没了地拼命工作,整夜不睡觉,而且常常让与他共事的人心生畏惧。他的局内生涯自始至终带有那些从底层干起的老派调查员的作风。
      
      对那些符合他要求的年轻特工而言,奥尼尔称得上是一位强有力的恩柱,任何下属的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德帮助解决。然而不达他要求的人,也会得到严苛的对待,为了跟上奥尼尔的要求,下属必须牺牲自己的生活,否则,就闭上嘴,不要指望跟他混。
      
      4.
      
      一个像美国这样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联邦调查局领导层出身的范畴却窄得惊人,人员背景单调得令人匪夷所思,主管调查局的人多是爱尔兰或意大利裔的天主教徒。他们对斗争几十年的敌人——黑手党——或者或许了解一些,但几乎没有人对伊斯兰有切身经历,更别说会阿拉伯语,也很少有人理解究竟是何种怨恨致使他们对世贸中心发动袭击,并策划其他针对美国的阴谋。他们很难相信这些离自己如此遥远人构成了真正的威胁。
      
      奥尼尔在联邦调查局任职期间,恰逢犯罪活动与执法行动走向国际化,而且杀戮成性。奥尼尔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得到的赞同少的可怜。奥尼尔意识到,伊斯兰激进分子对恐怖主义的设想更为宏大,更富戏剧性。而且他发现,操纵着一全球恐怖主义网络的人是一个藏身在苏丹的沙特异见者(本•拉登),而后者的梦想是摧毁美国和西方世界。担任调查局反恐主管没多久,奥尼尔对本•拉登的关注就上升到着迷的程度,连同事们都对他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虽然此时联邦调查局虽然权限已经扩展至境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阻碍与困难重重。为了工作的顺利,奥尼尔但凡碰到进入自己领域的外国警察或情报人员,都会把他们好好找到一番,借助相互交织的友谊、人情控制局面,总在打电话,不是给别人帮忙,就是奉承联络人,有超强的人脉,几年之内,奥尼尔就成了全世界可能最广为人知的警察。
      
      5.
      
      1996年6月25日,沙特阿拉伯宰赫兰的美国霍巴塔军营大楼发生一起灾难性的爆炸性事件,7月,美国长岛海岸附近便发生环球航空公司800号航班坠毁事件,这似乎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恐怖主义活动,对于两起事件的调查占用了调查局内可资利用的全部人力。
      
      1997年1月,奥尼尔离开华盛顿,成为纽约国家安全分布的主管特工——纽约办事处是联邦调查局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外勤办事处,这对奥尼尔来说,无疑是全面调查本•拉登的绝好机会。
      
      中央情报局中职位与奥尼尔对应名叫迈克尔•伊朔尔,此人喜怒无常,亚力克站就是以他韩裔养子的名字命名的,亚力克站是设在中情局内主要为联邦调查局提供信息的机构,而在此工作的科尔曼是全美国第一个为本•拉登建立档案资料的人。为了调查上述两起事件,中情局和调查局首次协力,这种合作关系是空前的,也有些尴尬。最专职收集本•拉登情报的是科尔曼,作为一名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科尔曼的使命是搜集证据,并最终证明本•拉登的罪行。但中情局的朔伊尔却是一个急脾气(感觉很像《疯狂的石头》中的黑皮),他一早就认定,对付本•拉登最好策略就是把他干掉。只有朔伊尔和奥尼尔对关于本•拉登的消息感兴趣,然而他们却非常讨厌对方——这种情绪反映了他俩代表的组织之间根深蒂固的敌对状态。两个机构不合,两个头儿还关系冷淡,科尔曼及他的情报,就这样被夹在中间。头儿之间争执不休,部下们基本不敢兴趣。与朔伊尔总想以野蛮手段处理掉本•拉登的想法不同,奥尼尔希望在美国逮捕并审判本•拉登,他认为自己是执法官,不是杀手。
      
      1998年7月,中情局特工在阿塞拜疆巴库一家餐馆外绑架了两名恐怖分子,并拷贝了一份其笔记本电脑离的资料,其中的资料有基地组织的结构图和圣战组织在欧洲成员的花名册,但中情局却拒绝把它交给联邦调查局,在中情局看来,奥尼尔会利用信息,提出指控,甚至公开审判——这样一来,信息就不再是秘密,而是证据、新闻,却不再是情报,对中情局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于是面对强势的奥尼尔,他们把这个重要资料死死地握在自己手里。奥尼尔怒不可遏,直接派了一名调查局特工去了阿塞拜疆,要求该国总统把原来的那台电脑交给美方,结果被拒,然后奥尼尔又说服克林顿区向阿塞拜疆总统说情。联邦调查局最终搞到了这份名单,却和中情局之间的结下了大梁子。
      
      6.
      
      1998年8月,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分别发生美国大使馆爆炸案,造成大量伤亡。奥尼尔急切希望控制局面,而且纽约市对本•拉登的指控已获得批准,如果他真是幕后主谋,调查局纽约办事处有权要求办理此案,但调查局高层基本没有对本•拉登有什么认识,奥尼尔必须向自己的上级证明本•拉登是首要嫌犯。然而此时局长休假中,局内事务由总部犯罪处主任管理,他按照一开始的安排交待华盛顿办事处监管这次调查,拒绝了纽约办事处的请求。奥尼尔动用各种关系,甚至司法部长,反恐安全小组负责人等,最终,调查局不得不向奥尼尔让步,但作为惩罚,奥尼尔本人不能前往肯尼尔亲自监督。这次内部冲突带来的矛盾始终没有平复。
      
      爆炸10天后,奥尼尔得到情报说参与爆炸案的两人在喀土穆,且租了公寓,位置能俯瞰当地的美国大使馆,奥尼尔立刻给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克拉克打电话说,想和苏丹人合作。克拉克建议奥尼尔到华盛顿同司法部长谈谈。飞抵华盛顿,部长告诉奥尼尔:想和苏丹人合作已绝无可能,再过几个小时,美国就会对该国发动空袭,以报复东非的使馆遇袭事件。在部署于红海的美国战舰上,发射管中的导弹已旋转起来,进入了待发状态。但就在这一天,白宫前实习生莱温斯基在华盛顿大陪审团面前作证,说自己曾为美国总统口交。于是,此时美国对炸弹袭击事件的任何军事报复,都有可能被视为一种借以惩罚穆斯林、转移人们对丑闻注意力的借口。许多阿拉伯国家的街头都能看到这样一条标语——不要为莫尼卡打仗——但是,由于克林顿的威信大受影响,他几乎没有其他的选择。8月20日,克林顿总统批准向喀土穆发射13枚战斧巡航导弹,作为美国针对使馆爆炸事件的第一轮报复行动,目标是当地被疑为基地组织成员研制化学武器的制药工厂,后来发现,其实根本弄错了,但也因为此机会,两名爆炸案犯就此逃走,从此踪影全无,奥尼尔失去了逮捕基地组织内部人员的黄金机会。
      
      7.
      
      1999年2月,中情局接到线报,称本•拉登和一帮阿联酋王室的放鹰狩猎者正在坎大哈南部的沙漠中宿营。这个谜报来自其中一名阿联酋王子。朔伊尔在侦察照片上能清楚看到营地,但他却找不到本•拉登规模较小的宿营地。虽然对于本•拉登出入王室营地的情况,朔伊尔都能第一时间准确的制,但他却不能采取任何行动。朔伊尔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干劲十足、要求极严,他建议立即发动巡航导弹袭击,但遭到军方拒绝,因为导弹袭击可能会致使300人丧生,而且附近一座清真寺也被炸毁。这些婆婆妈妈的顾虑让朔伊尔怒不可遏。于是,他直接去找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拉克,企图通过五角大楼下令。但凑巧的是,克拉克刚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回来,拿到一笔价值80亿美元的战斗机销售合同,另外想到和阿联酋王室的私交,再想到导弹过去阿联酋王子们横尸遍野,他当然拒绝了朔伊尔的要求。何况,中情局并不能保证本•拉登在营地之中。朔伊尔狂怒,大发脾气,甚至迁怒于亚历克站一位资历更高的联邦调查局主管,为此事,调查局局长愤然致电中情局局长,旋即,朔伊尔被解除亚历克站站长职务,从此,朔伊尔便只能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空等着中情局下杀人的决心。
      
      朔伊尔一撤,死盯住本•拉登的就是奥尼尔了。虽然他生活中有致命的弱点,但至少他工作上有责任感,还足够聪明。然而,现实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8.
      
      奥尼尔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强硬的性格也使他树敌很多,工作中也留给自己的敌人不少口实。
      
      1998年3月,本•拉登接待了记者约翰•米勒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新闻采访,采访之中,米勒问到了在马尼拉被捕的瓦利汗:“美国当局认为他替你工作,从你这里接受资金,并在马尼拉设立训练营……”本•拉登温和地回答说:瓦利汗“是一位亲密的朋友……至于你说他为我工作,我没什么好说的。这件事我们全都参与了。”这一问一答后来出现在了电视转播中,搞得联邦调查局怒不可遏,因为瓦利汗被美国人逮捕一事本应严格保密,但有人把这消息透露给了米勒,而且竟然在电视里直接问了本•拉登!调查局的人知道,奥尼尔和ABC新闻调查制片人克里斯托弗•艾沙姆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喝酒,虽然艾沙姆和米勒都说奥尼尔不是自己的消息来源,还主动表示愿意为此接受测谎仪的测试,而联邦调查局也压住了火儿,没有追究下去,但奥尼尔和记者谈话口无遮拦的说话从此却挥之不去,成了他名誉的污点。
      
      在亚力克站特工科尔曼眼里,公众场合的奥尼尔与私下的奥尼尔之间有一种空缺。在华而不实的西装和修得亮闪闪的手指甲地下,隐藏着一个出身贫寒而并不富有的人。奥尼尔的这幅外表靠政府的工资根本维持不起。奥尼尔又是傲慢无礼且咄咄逼人,但他也很焦虑,没有安全感,常常要寻求安慰,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没有几个人知道他的事业有多么岌岌可危,他的私人生活多么支离破碎,而他的灵魂又有多么动荡不安。他在情绪上无比依赖大家的尊重,又在生活中极为慷慨地帮助别人,渴望被人注意,得到关爱。
      
      奥尼尔的办公室位于纽约联邦广场26号15层的东北角,从一扇窗可以远眺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另一扇窗则能看到布鲁克林桥。他让自己这间办公室成了联邦调查局独一无二的地方。他把政府配发的监狱制造的办公家具统统扫地出门,然后搬进一张淡紫色的长沙发。火红色的桃心木咖啡桌上放着一本写郁金香的书——《令男人疯狂的花朵》,屋子里摆满了各种植物和时令鲜花。他有两台电话,一台是调查局配发的破烂古董机,一台是自己用的高速个人电脑。这里没有常见的家庭照片,而是装点着一幅幅法国印象派绘画。
      
      调查局没几个人知道奥尼尔在新泽西有一位妻子和两个孩子,没有离婚,却分居多年。1991年,奥尼尔到芝加哥不久遇到瓦莱丽•詹姆斯,一位时装销售主管,离异,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身材高挑,很漂亮,有一双让奥尼尔无法抗拒的眼睛,还有一幅好嗓音,在酒吧偶遇,两人一直聊了个通宵,到次日早晨5点。
      
      奥尼尔追求瓦莱丽的时候,在华盛顿还有女朋友,叫玛丽•琳恩,在五角大楼联邦信用联盟工作。对瓦莱丽和玛丽,奥尼尔都是同一套:等最后几条法律细节谈好,便结束一场婚姻,同她在一起。到华盛顿不久,奥尼尔又认识了另外一个时髦的金发女郎——爱娜•迪巴蒂斯塔,从事国防行业,她已开始就知道奥尼尔是结了婚的,但并没有发现他还有别的女人。在华盛顿,奥尼尔常常会上半夜配玛丽,其余的时间和安娜一起度过。与此同时,他还与芝加哥的瓦莱丽维持着关系。三个女人都以为奥尼尔会娶自己为妻。与此同时,奥尼尔还迷上了司法部一位容貌美丽、大权在握的女性,不过人家已经结婚——这让奥尼尔无限沮丧。
      
      在这出一人多角的情感戏中,奥尼尔的工作为他提供了绝佳的掩护,他总能以执行机密任务为由,一连好几天踪影全无。在他的性格中,也有想从承担义务的情感关系中寻求安慰的一面,这在和瓦莱丽的关系中最明显。奥尼尔迁居纽约,瓦莱丽一同前往,奥尼尔也非常喜欢瓦莱丽两个成年的孩子,瓦莱丽当上祖母后,在需要时,奥尼尔还会呆在家里照看婴儿,生活幸福温馨得叫人羡慕。可这并不是奥尼尔的常态。通常的情况是,奥尼尔和每个女人在一起过的都是不同的生活,他让自己的社交圈子相互独立,每个圈子对应着他不同的女友,而每位女友知道他不同的喜好,瓦莱里以为爵士乐是他的最爱,而在安娜身边,他听的则是安德烈•波伽利。玛丽则让他看起了歌剧。而到了假期,他会回到西泽西的家中探望父母,还要去看妻子和孩子。虽然这里的生活他极少向人提及。奥尼尔生命中的女人们都觉得他不可信任,因此,他所寻求的那种无条件的爱与忠诚,她们也就不可能给。由于自己欲罢不能的欺骗习惯,奥尼尔始终孤身一人。
      
      这支离破碎疲于应付的私生活给奥尼尔带来了大麻烦,他把自己的掌上电脑拉在了扬基体育馆,而那里面全市世界各地警方联络人的信息。虽然很幸运后来被找到了,但不久他又把手机给忘在了出租车上。更为要命的是,1999年夏天,他和瓦莱丽开车去泽西海岸,途中自己的私车坏了,而正巧奥尼尔的调查局用车就停在附近的一个局外秘密地点,于是他就去换了车,没有理会调查局禁止因私人事由使用公务车的规定。原本没人发现此事,关键是奥尼尔还大意地让瓦莱丽用了那里的卫生间,于是他的违纪行为就被告发了。因此而受的经济处罚让奥尼尔几乎无法承受,关键他还爱表现,平时付钱的事大方得很,加上同时交几个女友,自然开销巨大,帮奥尼尔计税的一个特工注意到其信用卡的欠债巨大,而任何欠下这么多债务的人,通常都会被视为安全隐患而受到严密注意。
      
      9.
      
      成功度过千禧年后,奥尼尔和克拉克多次会面,创立了名为“千年行动后总结”的战略计划,通过各种措施明确要加强反恐意识和行动,但任何变革都不足以克服千禧年之后遍布华盛顿的官僚主义怠惰气氛。而也就是此期间,基地组织在全力策划“飞机行动”。1999年底,几位具体执行的核心承认飞抵吉隆坡,这其中有911驾机者米达尔和哈兹米,还有另一行动的执行者哈拉德。这是基地组织一个计划两起行动的两个独立小组成员的唯一一次会面。
      
      国家安全局通过电话监听,听到了与会者的名字,但并没有搜索数据库,更没有进一步追查此事。同时,中情局已经掌握了米达尔和哈兹米两个名字,并且知道他们是基地成员,还对其行踪有大概的知情。中情局请求马来西亚方面对吉隆坡的会议进行了监控。2000年1月5日,会议在一套僻静公寓中进行,公寓主人苏法特是曾与圣战组织头目扎瓦希里合作培育炭疽杆菌的马来西亚商人。没有了朔伊尔的亚力克站锋芒不再,警觉意识也大失,由于没有对会议进行窃听,也就错过了发现基地组织密谋的机会,而这个密谋就是日后“科尔”军舰爆炸案和911袭击。就是会议当天,一位亚力克站的调查局特工请求中情局批准向调查局通报两个情况:一是马来西亚会议,一是近期可能有一名或多名恐怖分子前往美国。但很快他被告知——这不是联邦调查局的事!一个星期后,这位特工继续请求中情局向调查局传递信息提供便利,但始终没有收到回复,那以后,他也便忘了那回事。
      
      马来西亚秘密情报部门的特别分布用相机拍下了十来个进入公寓套间和去网吧上网的基地组织成员,1月8日便通告中情局驻泰国负责人,称参加过会议的三个人——米达尔、哈兹米和哈拉德——即将飞往曼谷。哈拉德将在曼谷见面自己的同伙,一起商议炸弹袭击细节。但,中情局没有警告任何特工对三人进行跟踪,也没有通知国务院将米达尔的名字列入恐怖分子监控名单,如果那样,其入境将被截住,或者被密切监控。
      
      2000年1月15日,哈兹米和米达尔一同飞抵洛杉矶,但中情局却只注意到了哈兹米,因为恐怖分子名单上只有他,而他们并没有查阅乘客名单,于是中情局只知道至少一名已知基地组织人员身在美国,但既没有通知联邦调查局,也没有通知国务院。对于中情局没有通告这一行为有种种原因可能,他们或许担心联邦调查局知道后,自身丧失在国内行动的法律权威,他们或许想把哈兹米这样的人发展过来,因为他们始终没有得到过来自基地组织内部的情报;但最有可能的是,中情局当时已被淹没在铺天盖地的威胁和警告中,而情报分析师们大多是资历浅、年纪轻的人在担任。他们缺乏敏锐的判断,还压力大得难以想象。这种情况下的工作效率可想而知。然而可悲的是,对于已在美国境内的哈兹米和米达尔,中情局是唯一了解其身份,并从吉隆坡、曼谷,再跟踪洛杉矶的政府机构。此时距911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联邦调查局具有对这俩人调查的一切权限,但中情局却对自己所知的情况藏得滴水没漏。
      
      就这此时,联邦调查局纽约办事处主管退休了,奥尼尔很想接任此职,但此时调查局考察中有两个人选,奥尼尔之外,是波士顿办事处主管莫恩,后者经验丰富。奥尼尔不仅树敌较多,关键是一向完美无瑕的工作记录,也因为上次私用公车而蒙上阴影,于是,这次纽约主管职位落在了莫恩肩上。更郁闷的是,几个月后,奥尼尔去奥兰多开一个退休前人员必须参加的会议,他根本没打算退休,也不得不去参加这个恼人的会,他瓦莱丽也顺道就近过来,想着一起过周末。会议中奥尼尔接到一个传呼,出去回电话,几分钟后回到会议室,公文包不翼而飞,而其他特工已经休会吃午饭去了。奥尼尔马上报警,并告知莫恩,同时承认包内有一些机密电邮和敏感文件。几个小时后,公文包被找到了,除了有点值钱的钢笔、打火机和雪茄剪不见了之外,文件完好无缺,而且指纹分析很快得出结论,文件没有被动过。不过这一事件无疑成为很多看奥尼尔不顺眼的同僚们的绝好口实。
      
      10.
      
      1995年2月“转移”尤素福时的一件轶事后来成为调查局特工经常说起的段子,当时他们逮捕着尤素福乘一架直升机前往在纽约的都会惩戒中心,飞机沿着哈得孙河飞行时,特警队成员取下了绑在尤素福眼上的眼罩,尤素福过了大约一分钟才看清东西,这时候直升机正从市贸中心旁边果果,特警队的人捅了他一下,说:“你瞧,大楼还立着呢”尤素福说:“要是我们的钱再多一点,这楼就不会是立着的了。”也由此世贸中心屹立不倒,成为纽约反恐联合行动组——由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纽约市警察局、港区管理局以及其他多加地区与联邦机构组成——成功的标志。2000年9月反恐联合行动组选在世贸中心著名的“世界之窗”宴会厅庆祝成立20周年。
      
      欢乐的气氛还没过去,10月停泊在也门亚丁港口的美国海军“科尔”舰就发生了剧烈爆炸。几个小时后,莫恩致电总部要求此事交付纽约办事处调查,他希望让奥尼尔去做现场指挥。但总部婉言拒绝了这个要求,结果莫恩直接向局长陈情,最终搞定此事。不过派奥尼尔去这件事引起的争议却没有消失。
      
      奥尼尔没在意这些,他欣喜若狂,这将是他破获基地组织犯罪集团的绝佳机会,也是他挽救个人事业的最后一搏。在亚丁的工作并不顺利,尤其是同美国驻也门大使博丁之间的合作并不愉快,这名女大使性格中的强硬和直率不输于奥尼尔,且她致力于把亚丁发展为美国的盟友,而且维持和改善两国间微妙的关系,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而奥尼尔带着大批特工的到来,无疑会担扰她的外交工作。不出意外,在调查过程中,俩人的关系不断恶化,以至于奥尼尔的上司莫恩也不得不飞到了也门。直到10月末,也门逮捕了基地组织的摄影师库索,从此人口中,奥尼尔团队获知哈拉德这个人,等于是获得了“科尔”军舰爆炸案和基地组织的一条联系。调查组成员立刻向中情局询问哈立德的信息,以及基地组织是否有可能在曼谷一带举行过会议。中情局就此没有答复。中情局隐瞒了哈立德和马来西亚会议的信息,也就使“科尔”军舰一事迟迟悬而难决。
      
      感恩节前,奥尼尔回到美国,瓦莱丽•詹姆斯见面已经:他足足瘦了25磅,奥尼尔说感觉自己是在一个人打这场反恐战争,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支持,还担心,自己一离开,也门方面的调查边松懈下来。而事实也就是他担心的那样。奥尼尔2001年1月打算重返也门,博丁拒绝了他的申请。而此时,调查局方面从中情局要不来任何关于哈立德和马来西亚会议的线索,即便他们知道有那事,却搞不到更详细的资料。因此,他们也就不知道和哈立德密切相关连的,是目前已经身在美国的米达尔和哈兹米。如若知道这点,调查局特工便有权对嫌犯进行跟踪、窃听其住所、截获其通讯、拷贝其电脑、调查其联络人——至少有可能阻止911的发生。
      
      11.
      
      2001年新总统布什上任,上任伊始,恐怖主义显然不是新政府急于处理的要务。克拉克曾向新的国家安全顾问赖斯介绍了本•拉登及其组织对美国的威胁,但赖斯好像从未听说过基地组织。并降了克拉克的级,这样有事克拉克就不用直接找赖斯了。同时也建议克拉克留意自己的继任者。克拉克想到了奥尼尔,可接到这个工作邀请的奥尼尔,正因政府对恐怖主义的混乱反应而感到绝望,另外对于个人事业,他其实心仪的是联邦调查局副局长或者纽约办事处主管。但公文包失窃事件很可能阻断了他在调查局内的任何晋升机会。所以几件事交织在一起,奥尼尔迟迟也没下决断。
      
      就在此期间,中情局派驻调查局的一名特工威尔希尔正在调查米达尔和哈立德的关系,因为调查局的信息,他知道哈立德是“科尔”军舰爆炸案的主谋,而他同时直到哈兹米就在美国,而哈兹米、米达尔与哈立德同行。他请求将这一信息告诉调查局,未得到中情局的答复。后来又过了一阵,6月份,威尔希尔向直到联邦调查局已掌握的情况,于是他交给调查局华盛顿总部的一位分析师看三张马来西亚会议的监控照片,并说让几位专案组特工看看。他没说照片的来由,只是说照片上有一位是哈立德。但多方分散占据的信息碎片始终没有机会拼合在一起,信息始终没有全面共享,错过了了解情况最关键的一次机会。以至于在此期间,米达尔得以回到也门,再去了趟沙特阿拉伯,并于7月4日再次回到美国纽约,而且安然无事,因为他的名字始终没上监控名单。面对无法打开的僵局,联邦调查局采取了主动而机变的方式回应,他们想出各种办法,耗费数百万美元、数千小时的人力,通过卫星窃听,试图获取有效信息。只可惜为时已晚。
      
      12.
      
      不久,2001年7月5日,克拉克召集众多国内机构代表包括联邦航空管理局、移民规划局、海岸警卫队、联邦调查局和特共处,通告各方最近要高度戒备,恐有大事发生。而也就是同一天,奥尼尔抵达西班牙,他受西班牙警察基金会之邀做讲演。奥尼尔携瓦莱里一起去的,他打算乘机休息几天,因为公文包丢失、私用公务车、信用卡高额透支等事在局内外传得沸沸扬扬,搞得他压力甚大。去西班牙之前,他见了一架地产公司老板,而这家地产公司刚刚接手世贸中心的管理工作,打算挖奥尼尔来做世贸中心的安全总监。也正是这几日,奥尼尔已干满20年的特工生涯,可以拿到全额退休金,于是在西班牙他决定辞职不干,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沮丧,这也等于放弃自己的所有梦想——抓住本•拉登。而就在奥尼尔在西班牙作出决定退休时,基地组织的两位核心成员也在西班牙商议着911的最后细节。
      
      事实上公文包等事件后,奥尼尔始终压力很大,就在2001年春天,他重新投身天主教,每天早上去参加弥撒,开始阅读一些祈祷指南,甚至有日在随意翻书时抽泣起来,让瓦莱里大吃一惊,可见奥尼尔内心挣扎之强烈,直到8月9日,《纽约时报》刊出来关于奥尼尔公文包丢失一事的报道,他的情绪才略有缓和。奥尼尔就是这样一个诸多缺陷的人物,但他的坚强与热切在调查局之中无人能及;除了他,没有人能要求中情局交出其隐瞒的点滴信息,或是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本可以阻止911事件的拉网行动。调查局是个胆怯的官僚机构,向来憎恶强有力的人。奥尼尔对基地组织的诸多看法是正确的,但他动辄树敌的性格毁了这些,同他对立的人没几个愿意相信他的,他们毁掉了一个本可能扭转局面的人。没有奥尼尔的纽约办事处,更是失误连连。
      
      回到纽约,他决定到世贸中心工作,8月23日第一天上班。一些朋友还祝贺他说:最起码你现在很安全,这地方儿他们已经炸过了。奥尼尔则说,他们还会再试的,不把这两座大厦弄到他们不会罢休。然而无论如何,离开联邦调查局,奥尼尔一下子轻松起来,他告诉安娜,他终于有能力结婚了。还跟瓦莱丽一起参加了朋友的婚礼,并对人说,准备给瓦莱丽买枚戒指,说这话的时候,他还故意让瓦莱丽听见。
      
      13.
      
      2001年9月10日星期一晚上,奥尼尔约一个朋友兼同事到自己位于34楼的办公室谈世贸中心的安全问题,两人还先在更高层的“世界之窗”餐厅喝了一杯,后又吃饭,又聊天,直到凌晨4点才回。瓦莱丽自然没有好脸色,第二天奥尼尔请求她的原谅并主动送她去工作,然后自己则直接驶向了世贸中心。当天上午,一架喷气机径直撞向了世贸北塔,92层出现了一个冒火的大洞。奥尼尔当时已经下到了第一层,忙着把世贸楼内托儿所的孩子们领到安全地带。当时一切还没有乱,大家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奥尼尔还给瓦莱丽打了报平安的电话。随后,他返回世贸楼里。很快,另一架飞机精准地撞向了南塔,不一会儿,第三架飞机撞进了五角大楼。
      
      直到悲剧发生后,一切证据才得以拼合,然而特工们只能在震惊、悲痛和耻辱中收拾情绪。十天后,救援人员在瓦砾堆中找到了奥尼尔的尸体。而奥尼尔的葬礼则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灾难,他的妻子两个孩子、瓦莱丽和她的两个孩子、安娜等第一次见到对方,所有的秘密子下子都揭开了。同时,奥尼尔也终于得到了救赎。
      
      15.
      
      去看原书,其中更有大量大量的细节描述,丰富异常,看得非常过瘾。虽然可能看后还是无法真正理解伊斯兰的精神世界,但你至少可以对于他们何以同西方世界如此对立有所了解,对于可能避免的悲剧何以最终终于发生有所反思。悲剧在真实历史中的一步步发生,说明魔鬼在细节中;而历史在赖特笔下的一步步还原,则说明上帝在细节中。
      
  •     对9。11,伊斯兰,甚至是本拉登都有了全新认识。
  •     这是历史上反复上演的一幕:在报复心理和仇恨的驱使下,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自由都在丧失。
  •     资料详实,非常深刻,被揭露出的真实往往胜过最好的故事。
  •     巨大悲剧背后的故事更加让人深思。
  •       
      罗豫/文
      
      如果说“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存在真的有其正当性,那么《巨塔杀机》不啻为该领域的一个范本。重要的关节,作者劳伦斯·赖特都以新闻事实和采访资料为基础;细节上,他又用几乎不动声色的、相当克制的文学想象来丰满人物形象。赖特尤其注意不去迎合读者的先入之见。那些指望在书中看到一个恐怖杀人狂本·拉登的读者,那些总渴望在纷争中区别正义与非正义的读者,将发现赖特一直在竭力忠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这样一部作品荣获普利策奖等多项大奖,确在情理之中。
      
      赖特采访的人数之多(近700人),掌握资料之庞杂(参考文献约160种),触及问题之敏感(“9·11”堪称美国本土历史上最严重的自杀式恐怖袭击),不难让人感觉到这一主题是块巨大的“硬骨头”。他不仅要在众多消息来源中辨别真伪,还得在坚持客观性的同时不失戏剧性,让即便不从事专业研究的读者也有兴趣读完这厚厚的一本。花了5年多功夫,赖特做到了。从该书所述的资料来看,“9·11”前的基地组织无论是规模还是战绩,都无法与国际上其他著名的恐怖组织相比。而美国方面,如果不是官僚制度的众多缺陷,“9·11”事件完全可以避免。双方的“超常发挥”凑在了一起,或许也是该事件让世人如此震惊的原因之一。
      
      “9·11”给美国之外国家带来的冲击,除了好莱坞电影般的视觉震撼,金融报表上陡峭向下的线条,恐怕就是关于普适价值的又一次反思。本·拉登于1996年8月在阿富汗山洞中向美国宣战时,曾把矛头指向当时美国的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威廉,我要告诉你:这些年轻人热爱死亡就像你热爱生命一样……”美国是游戏规则以内最强大的玩家,本·拉登意识到,破坏游戏规则才有可能打败美国。
      
      在另一个场合,本·拉登对巴基斯坦记者的一番大道理反倒散发着一种和他的美国敌人相似的味道:“恐吓一个无辜的人,对他实施恐怖行动,这是应该反对的不公行为;而不公正地对人实施恐怖行动也是不对的。反之,对压迫者、罪犯、窃贼与强盗实施恐怖行动则很有必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人们的安全,保护他们的财产……”他的另一番话,更让人忍不住联想“9·11”后的美国在世界各地的表现:“由于你们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对你们进行恐吓是我们合法的权利,也是一种道德义务。”
      
      与之相比,书中的另一位主人公——美国联邦调查局反恐部门主管约翰·奥尼尔恰恰集美国人的进取与“堕落”(当代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眼中)于一身。他既是不屈不挠的反恐斗士,又是一个虚荣的物质主义者;他是官僚体制内有个性有能力的强硬人物,却背着妻子同时周旋于三个女人中间,生活奢侈、债台高筑。他最终未能阻止本·拉登,并戏剧性地死在“9·11”事件中。
      
      赖特所呈现的历史让人隐隐悲观:比起民主、人权和法制,强力、惩罚和报复似乎才是真正跨文化的“普适价值”。信奉文明冲突论的人,或许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审视一下,到底是什么文明在和什么文明冲突。赖特对本·拉登的一个评价,给这一问题指引了另一种可能的解答:“在阿富汗的山洞中对美国宣战的本·拉登,就像是一个不受腐蚀、不屈不挠的原始人,要与美国这个世俗的、科技巨人的惊人力量抗衡;他所要对抗的是现代性本身。”
      
      赖特所述的恐怖与反恐的此轮对决中,“9·11”成为了故事的结局。但如果赖特继续往下写,则1981年10月6日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身亡事件有可能被评价为真正的历史转折点:“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的‘9·11’悲剧诞生在埃及的监狱之中。开罗的人权主义者认为酷刑催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实际上,羞辱这一主题(也就是酷刑的本质)对于理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愤怒至关重要。埃及的监狱变成了一座制造激进分子的工厂,这些人寻求报复——他们把这叫做正义——的愿望压倒了一切。”
      
      至此,该书至少呈现了本·拉登恐怖袭击的两个根源:宗教信仰者对现代性的抵抗和受辱者对羞辱者的报复。关塔那摩湾美军基地的虐囚事件,仿佛只是下一个故事的引子。
      
  •     在读
  •     看得让人屏息
  •     Non-Fiction可以非常过瘾。记者的深度写作仍是平面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     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     奥尼尔一人敌一国,可怜壮志未酬身先死;本拉登积年谋齑美,但笑尔曹身与名俱灭。
  •     深度新闻报道的范本,大量大量的细节描述和事实挖掘,异常丰富,看得十分过瘾!
  •     这本书的作者 - Lawrence Wright,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The Siege" (紧急动员), Denzel Washington主演的, 电影的编剧也是Wright. 他在这本书上花了5年的时间.本小说可以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至少对我是这样. Wright 身为美国人, 并热爱自己的祖国, 但同时又能客观的描写,从恐怖袭击念头的萌生直到走上9/11的悲剧之路. 这本书不是来述说美国人与恐怖分子的顽强斗争, 甚至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当然, 这些都是无人可以否定的. 这本书更注重的人物, 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特别是作者在人物上的对比: 坐在山洞里的"疯子" - 本.拉登, 他的家族, 以及他以儿子,丈夫, 父亲和朋友的身份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本.拉登的鲜明对比 - 特工约翰.奥尼尔, 一位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是生活上又是一位多情的浪子. 奥尼尔是一位极富争议, 矛盾的人物, 但同时有很鲜明. 他的命运更富有戏剧性吧!不知这样说是否恰当?9/11事件不只是美国人的悲剧, 无疑也是整个人类的悲痛.感谢Lawrence Wright 带给我们这么精彩的一部政治小说.
  •     有两星是给翻译的
  •     美国人写的,有些太贬低基地的感觉。真的纪实么?
  •       自911爆发后,基地组织日渐被披露于各大媒体,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组织,竟能谋划911袭击,一下子令全世界大开眼界,同时媒体也开始大肆报道,一时间捕风捉影,令人眼花缭乱。
      
      有人说,21世纪的世界格局因911而改变,如果此话能站得住脚的话,那么基地组织无疑是促成这一格局改变的施法者。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个在全球化催生出的全球化恐怖组织,为读者勾勒出该组织的轮廓,作者历尽千辛万苦,翻新千山万水,可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先后采访多达80多人,其中包括一些基地成员以及他们家属和各国情报部门人员。并把把枯燥的资料进行加工,成为很有读头的故事情节。
      
      该书值得一看。
  •     面对911和基地组织这么大的题,能够写的这么举重若轻、条理清晰而且极具戏剧性,难怪能拿到普利策了。作者也是揭秘山达基教那部纪录片的编剧,那部纪录片也让我印象深刻。
  •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电影,"The Siege"-(紧急动员), Denzel Washigton主演的,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Lawrence Wright.作者花了5年时间在这本书上, 身为美国人,而且热爱自己的祖国,但是客观的描写了从恐怖袭击的萌生, 直到走上9/11 这场悲剧之路. 这本书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感受,最起码我是这样想. 它并不是来叙述美国人是怎样顽强对抗恐怖袭击或者美国人有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这点无人可以否定!这部作品更注重的人物.尤其是作者在人物上的鲜明对比 -- 坐在山洞里的"疯子"本.拉登与特工约翰.奥尼尔. 这本书里有我们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比如说本.拉登的家族, 全面了解他, 以儿子, 丈夫, 父亲和朋友的身份一一呈现给读者. 而奥尼尔, - 我认为他是一位即鲜明,但同时又很矛盾的人物. 他的命运很附有戏剧性,不知这样说是否恰当? 他的葬礼就是他始终恐惧的那种又巧合造成的灾难. 9/11的悲剧不只是美国人的,无疑也是全人类的伤痛.最后只想感谢Lawrence Wright 带给我们这部精彩的小说吧!
  •     补录。记者要写成这样才对得起这个职业
  •       这本书的篇幅很大一部分着墨于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身世。发家史和对美圣战的筹划,以及美国有关部门的侦察应对。
  •     此类写作中的末流。枝枝蔓蔓,啰嗦更甚我外婆。
  •     在数不尽的人名和清晰的指向中读完。说它清晰是因为简直被情报机构的内耗给蠢哭了……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就凑巧发生了。幸好在2004年12月,国会911调查报告披露几个月后,参议院通过了情报机构改革法案,决定设立统管全国15个情报机构的国家情报局长职位和建立国家反恐情报中心,结束了各个情报机构之间历时多年的内耗。I hope so…… 脑子里还一直浮现的是那关于宗教的力量,似乎至今还在生生不息,比如土耳其爆炸婚礼上的那些青少年们… 他们彼此会有精神上的关联吗?
  •     态度相当克制和中立的一本报告文学作品,完全没有像国内类似题材作品一样把敌方人物刻画成变态杀人狂,同时也并未试图掩饰美国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官僚作风和低效率与这一悲剧事件的间接相关。一些恐怖分子的名字过于相似于是有些影响阅读,不过结尾的主要人物简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点。
  •     你只是知道分子,难道他们阿拉伯世界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咩.你系个死蠢.
  •        2001年9月1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45分,一架满载9000加仑喷气燃油的客机撞向了世贸大厦南楼,纽约、美国、全世界很快炸开了锅。在阿富汗一处边鄙荒凉的山地,神情焦急的基地组织成员怎么也收不到电视信号,他们只好打开收音机,调到BBC阿拉伯语频道。听到这则惊世骇俗的消息之后,欢呼雀跃,纷纷匍匐在地感谢真主。但本拉登淡淡地说:“等会儿,等会儿。”
        9时03分,又一架客机撞上了世贸大厦北楼。本拉登哭了,他向真主祷告,之后对难以置信的同伙竖起3根指头。
        9时45分,第三架飞机撞进美国军方总部、美军强大力量的象征——五角大楼。阿富汗山地的收音机播出这则消息后,本拉登的表情仍然让人莫测高深,他对目瞪口呆的追随者缓缓竖起了4根指头!
        但对白宫的袭击最终没有发生。30分钟后,一架从新泽西州纽瓦克机场起飞的客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附近的丛林中。
        这是建国之后美国本土所遭遇最严重的袭击,也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重大的恐怖事件,围绕着这一事件种种波诡云谲的情节,真可使充满奇思妙想的好莱坞黯然失色。
        如果再揭示几个细节,我们就不禁感概:世贸双塔的倒掉乃是在劫难逃!
        1993年2月26日,世贸双塔的地下车库发生了一起汽车炸弹爆炸,6人丧生,1042人受伤。强烈的冲击波使1英里之外的游客都能感觉地面在震动,双塔出现了摇晃,但没有倒下。时任联邦调查局纽约主管的斯基利罗面对宽达240米的炸坑,倒抽一口冷气。但既然双塔遭此劫难而安然无恙,他便有理由对一位结构工程师说:“这座建筑将永远屹立不倒。”
        案犯优素福后来被捕,特警队员押着他乘一架直升飞机从机场前往纽约市下曼哈顿广场附近的都会惩戒中心。飞机正好从世贸中心旁边飞过,一个特警队员得意地对他说:“你瞧,大楼还立着呢。”优素福冷冷地答道:“要是我们的钱再多点,这楼就不会是立着的了。”
        联邦调查局纽约办事处主管特工约翰-奥尼尔是最早了解基地组织且长期跟踪其活动情况的美国情报人员,但他的工作一直未能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9/11事件发生之前,他心灰意冷地从联邦调查局退休,在世贸中心找了一份工作。一些朋友开玩笑:“最起码你现在很安全。这地方他们已经炸过了。”奥尼尔本能地回答:“他们还会再试的。不把这两座大厦弄倒他们不会罢休!”
        2001年8月中旬,一个叫穆萨维的飞行学员引起了联邦调查局探员的注意。此人很快被查实为一名伊斯兰极端分子,探员提出要检查穆萨维的电脑,但被拒绝,且被告知这是在制造紧张气氛。不服气的探员主管回敬道:“这是在设法阻止有人劫下一架飞机撞向世贸中心!”
        这部惊天动地的真实剧也有一对主角,正方是联邦调查局特工约翰-奥尼尔,反方就是本-拉登。但剧终不是美国英雄力挽狂澜制止了灾难发生,而是本-拉登取得胜利。悲剧主角奥尼尔不仅在9/11事件前夕黯然退休,而且恐怖袭击发生时,他居然正在世贸中心。9月21日,救援者在双塔的瓦砾堆中挖出一具男尸,他的钱包装在胸前的口袋里——约翰-奥尼尔就这样壮烈而默默无闻地死了。
        鲜明深刻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历历在目的细节,以及莫名其妙的巧合,构成了《巨塔杀机》强烈的可读性。这部获2007年普利策图书奖纪实作品的生动鲜活,完全抵得上一本惊悚小说。
        作为《纽约客》杂志的正式撰稿人,劳伦斯-赖特的特长是把真实的事件写得曲折动人。但其创作《巨塔杀机》的目标,显然不只是如何将这种重大的纪实题材写得更像小说,他试图厘清现代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思想脉络,并将恐怖事件放在广阔的文明背景中进行考量。
        因此,这部书的开头并没有向读者展示刺激感官的巨大场面,而是平缓地叙述了赛义德-库特卜60年前如何到了美国。在美国一年多的经历,使这个本来已相当西化的埃及人对西方文化彻底失望,并坚定地认为只有伊斯兰教提供的模式,才能建造出一个公正、虔诚的社会。他回到埃及后,不为世俗政府所容,被捕入狱达十几年之久。1966年4月,库特卜被判处死刑。他说:“感谢真主,我坚持了15的圣战,终于赢得了这个以身殉教的机会!”在最后时刻他仍可以免死,而且,只要签字认错,还可以当上教育部长。但他拒绝了,对前来劝导的姐姐说:“他们把我杀死,我的话就更有力量。”
        库特卜的预言一语成谶。他在狱中写作的《里程碑》,犹如思想的火炬点燃了伊斯兰激进运动。他在狱中备受折磨的故事,在伊斯兰激进分子中成为了一幕幕殉教者受难的活剧。他视死如归的就义,则无疑为后世的殉教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在库特卜的理论中,包含理性、民主、主体性、个人主义、性自由、宽容及物质主义诸多要素的现代性和伊斯兰文化是完全无法相容的。他的宏伟构想就是要捣毁现代性的整个政治与哲学架构,还伊斯兰以其未被污染的本来面目。如此,穆斯林才有望夺回他们作为世界主流文化的应有地位。这是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更是对真主的责任。在美国认识库特卜的人都说他似乎很喜欢这个国家,但他心里却埋藏着对白人的深刻仇恨:“我们教育孩子,要对主人心怀畏惧和尊敬,但这个主人却在践踏我们的尊严,把我们当作奴隶。让我们转而在这些孩子灵魂中埋下仇恨、憎恶和报复的种子。从这些孩子羽翼未丰的时候起我们就要教导他们,白人是全人类的敌人,一有机会就应该加以消灭!”
        不是贫富的差别,也不是政治的各异,库特卜的爱憎多么符合亨廷顿总结出的“文明冲突论”。本-拉登毫无疑问从库特卜的思想库中吸取了营养,他对自己的行为做过如下解释:“这场战斗并不是基地组织和美国之间的战斗,而是穆斯林与全球十字军之间的斗争。”太阳下面真没有新事物,而今这一系列被伊斯兰世界之外的人视为“恐怖袭击”的事件,在另一个话语体系里却是神圣的事业,是一种千年伟业的继续。美国大兵在阿富汗荒凉的山地不知所来为何而荷戟彷徨时,他们那满地星火般的对手却怀着必胜的信念和随时赴死的决心。
        糟糕的是,西方最著名的理论家还在讲丧气话:“西方是而且在未来的若干年里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然而,它的权力相对于其他文明正在下降。当西方试图伸张它的价值并保护它的利益时,非西方社会正面临着一个选择,其中一些试图竭力仿效和加入西方,或者‘搭车’。其他儒教社会和伊斯兰社会则试图扩大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以抵制和‘用均势来平衡’西方(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79年底,武装到牙齿的苏联军队悍然入侵阿富汗。8年之后,这支曾经叱咤风云的部队完败而归。2001年10月,美军为消灭本-拉登及其基地组织而发动了对阿富汗的进攻,掐指一算,到今年正好也是8个年头了。但本-拉登没有找到,基地组织没有消灭,浴火重生的塔利班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组织。最近,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决定往阿富汗增兵。看来,美国军队在阿富汗的折腾,肯定比苏联人还要漫长得多。
        如何描写本-拉登肯定是个难题,这个嗜血成性的魔头难道还有正常的人性可言吗?对于心灵受到巨创的美国民众,平静客观地展示本-拉登显然也得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巨塔危机》向读者展示的这位恐怖策划大师恰恰是一个优秀的男人:他高大英俊,热爱运动,工作勤奋且擅长企业管理;他信仰坚定,经济富有却生活克己,对家庭有强烈的责任感。在一些圣战者眼里,“他脸上总挂着一丝微笑,一双手长得很柔软。”“跟他握手,感觉就像是和一个女孩子握手。”在人多场合,他显得害羞而严肃,许多人都觉得他有些天真幼稚。不过,一双柔软的手让我想到另一个人——希特勒,克里斯玛式的人物常常会有一双柔软的手。
        伊斯兰暴力激进分子对于滥杀无辜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有心理障碍,因为《古兰经》明确指出穆斯林不应杀害任何人,尤其不能杀穆斯林。但库特卜为他们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他指出先知有句共为人知的格言:不应让穆斯林流血,除非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惩罚谋杀、通奸或背叛伊斯兰教的罪行。而叛教者是很容易“可以有”的。推而广之,民主制度也是反伊斯兰教的,因为它把本属于真主的权力放到了普通人的手中。因此,杀人便成了罚罪。同样,伊斯兰教禁止自杀。1993年以前,自杀式炸弹袭击在逊尼派恐怖组织中也从未出现过。但这种方式被解释为“殉教行动”后,潘多拉的盒子就打开了。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就是以此为号召,有些受训者的听课笔记里明确留下了该组织的乌托邦式目标:1、在世上建立真主的统治;2、为了真主的事业以身殉教;3、清除伊斯兰各阶层中的堕落分子,实现净化。“以辉煌而有意义的方式死去,这对人们来说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当生活中的乐趣与回报在政府压迫和经济剥削之下所剩无几的时候。”
        对于这些艰难生存却鲜有回报的年轻人,毅然赴死只需要一个正义的理由。然而,所谓正义通常只是话语的方式而已,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对立的双方往往都认为自己代表着正义。林肯在他的第二次就职演说中谈到当时的南北战争,有几句著名的话:“双方都念同一本《圣经》,向同一个上帝祈求,每一方都祈求上帝帮助自己反对另一方。”同一个上帝的子民尚且如此,何况祈求着不同上帝的人们呢!《旧约-创世记》说,起初天下的人都说同一种语言,他们一起在巴比伦平原建造一座中巴比塔。上帝看见了他们建的城和塔,心想:“他们是同一个民族,讲同一种话,现在只是个开始,以后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于是上帝搅乱的人们的语言,并把他们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上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劳伦斯-赖特为写作此书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令人肃然起敬。5年之间,他的足迹遍及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沙特、埃及、巴基斯坦、阿富汗、苏丹等国。采访的对象将近700人,其中不少是王室成员、高级部长、情报主管,甚至本-拉登的家人、朋友、部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赖特而言,平时都是难得一见的。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将近90,作者所列的参考文献的种类也超过了160种。在这个出书已进入流水线生产的时代,《巨塔杀机》的出现无疑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作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原创。
        书的结尾意味深长:“通缉传单上印着一个电话号码,但古尔-贾恩没有电话。扎瓦希里和蒙面的阿拉伯人消失在群山之中。”
        蒙面的阿拉伯人是谁?我猜是本-拉登。
      
  •     膜拜作者的调查功力
  •     谢谢LS,还有LSS,呵呵,最近这些我自己都忘记了的文章都有人评论了,有点莫名荣幸。
  •     书还没有看完,作者经过如此之多的采访和提炼,把新闻写的如故事般耐读,很有参考的价值。
  •       有些事件的爆发就像宇宙诞生的那一次大爆炸一样——忽然之间,世界从此不再是原来那个样子。正因为这种鲜明的分水岭意义,世人在震惊之余,也常常抱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通过追根溯源来解释它们因何爆发。珍珠港事变、肯尼迪总统被暗杀、9/11事件都曾激发起人们对真相的极大渴求;尽管这类重大变故往往迷雾重重,但公众对此的探求永远也不会停止。
      
      越战时约翰逊总统的高级顾问W.W.罗斯托有一次曾说,核弹将曼哈顿夷为平地的好处之一是:城市复兴的第一阶段就此完成,而美国财政部没为此花一分钱。当纽约双子塔真的倒塌时,人们再也无法这么轻松地谈论了,时隔七年,那一幕的镜头对许多人仍然历历在目。这一事件集破坏性和戏剧性于一身,展示了恐怖主义分子的想象力和危险性。它就像一次地震:通过大规模的破坏揭示了潜藏在地下的力量。世人当时最为震惊的倒还不是大楼倒塌本身,而是对于这一破坏性力量竟然一无所知。一如书名所透露的,《巨塔杀机》其实就是9/11事件的“前传”——作者跨越数国,在五年里采访了700名各类当事人,查阅160本相关书籍并不断对数百个消息来源和有关文献相互验证比对,为的就是梳理清楚事情的整个脉络,以应答那个最根本的谜团:9/11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又是怎么发生的?
      
      现在很少有人记得,直到二战结束,美国在中东一直极少展示自己的军事力量,相反开设了不少文化教育机构,颇得阿拉伯人的好感。但两个因素导致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以色列和石油。自1948年5月以色列成立起,美国一直有力地支持这个犹太国家;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产量在美国技术的协助下迅猛攀升,在仅仅一代人(1948-1972)的时间里增长了17倍。对阿拉伯人来说,美国是一个矛盾但又无法回避的巨大存在:它既支持自己的敌人以色列,又送来大量石油美元,贫瘠荒凉的沙特阿拉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成了世人眼里挥金如土的超级富国。
      
      但有些事是不会被忘记的。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意外地击溃了阿拉伯国家联军——这其中最意外的就是阿拉伯人了。原先的轻视随即转化为羞辱感,在阿拉伯知识界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年12月,埃及学者赛义德•库特卜坐船来到纽约,在这里的两年生活不但没有让他认同西方文明,相反使他形成一套反抗性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概括地说就是:要现代化,但不要西化;这个曾经生活方式相当西化的中产阶级,后来竟成了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思潮的开创性人物。
      
      库特卜是后来一系列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原型:他们中的很多人并非是义和团那样贫穷愚昧的底层人物,相反不少人都有良好的家庭和教育背景,甚至原先颇为西化,也不大笃信宗教。但现代化的进程使原有的认同体系瓦解,大量人口迁移到城市或国外,与大批陌生人相互作用,他们陡然之间被抛到一个巨大的洪流之中,急切需要生活方向和意义,一种稳定感和认同感。穆斯林在巴勒斯坦等地一连串的失败越发使阿拉伯人感到强烈的耻辱和幻灭感,而宗教恰好满足了这两种要求:它赋予绝望的人们以安慰和认同,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答案:伊斯兰教才是出路。《巨塔杀机》并不试图将这些激进分子描绘为恶魔,相反客观地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恐怖分子,而是自视为革命家”,而一个职业革命家需要在非法的、被迫进行隐秘活动的条件下完全献身于一份事业,品质最恶劣的人是无法坚持这一点的。
      
      在回顾9/11事件主谋乌萨马·本·拉登生平时,最能看清这一点:即这样一个看似反现代化的人物实际上本身就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他的家族原本出自也门南部荒凉的沙漠地带,父亲是个文盲,只因赶上沙特阿拉伯千载难逢的石油开发机遇,而通过大量建筑生意变成巨富。他父亲有50多个子女(他是第17个),平时根本无暇照顾这个羞涩内向的儿子。在他22岁那年又发生了麦加清真寺恐怖袭击和阿富汗战争两件大事,促使他走上了圣战者的道路。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本·拉登,作为一个躁动不安、寻求生活意义和指引的青年,最容易成为一名狂热的理想主义者,坚持按某个理论框架来冷酷无情地改变他所不满的现实——按黎塞留在《政治遗嘱》中的说法,国家治理最危险的就是这类人。
      
      1979-1989年的阿富汗战争,彻底改变了包括本·拉登在内的许多人的命运。这里成了一个圣战者的训练营地,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时为了让阿富汗变成“苏联人的越南”,美国情报部门还曾秘密培训这些阿拉伯志愿军团。这些作战技巧未来将回敬给美国人自己。无怪有人将这一现象称为blowback——这个词最初是指施放毒气后因为风向转变而把毒气吹向了自己这边。
      
      双子塔倒下之后,本·拉登作为恐怖主义的代名词,已经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魔鬼式人物。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许多政治观点其实反映了穆斯林中非常普遍的看法。本·拉登敌视美国力量的重要转折点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当时他强烈反对美军驻军——因为在他看来整个阿拉伯半岛都是神圣的;而亨廷顿也曾注意到,越是政治开放、言论自由的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在海湾军事行动的反对就越广泛和强烈。本·拉登令人所不能原谅的地方,是他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来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漠视;在原教旨主义的遮蔽下,双子塔对他来说仅仅是美国力量的象征,但楼里却也还有来自62个国家的人们。一如书中说的,“基地组织瞄准的目标是美国,但它却击中了全人类”——需要补充的是:美国随后发动的帝国反击战虽然瞄准的是恐怖组织,但也同样击中了全人类。
      
      像珍珠港和911之类的突发事变,后人在回顾时也许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当初看上去有那么多机会能够阻止它,但它却还是发生了呢?在9/11之前的十年里,许多学者曾预言西方将面临来自穆斯林世界的对抗,甚至美国官员也曾在1994年说过阿富汗的圣战者“击败了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中的一个,现在正在对付第二个”。亨廷顿1996年在文明冲突论中也预言“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少数恐怖主义者将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暴力活动并造成大规模的破坏”,那一年美国情报部门甚至已经破获了基地组织的一些情报,但却只将之视为“烦人的小事”。那时的美国刚取得冷战的胜利不久,自信心爆棚,处在一种缺乏敌人的甜蜜的烦恼之中,从未认真地想过一小撮敌人竟能有一天伤害和羞辱帝国。一方面缺乏居安思危意识,另一方面非国家行为体的袭击有着突发性和隐蔽性的特点,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很难防御——建立这样一个防御体系必然意味着自由和开放度大幅减少,而这正是9/11后我们所看到的景象。这是历史上反复上演的一幕:在报复心理和仇恨的驱使下,征服者和被征服者的自由都在丧失。
  •     姐姐我等这本书等了很久了!买到让我开心死了!!!!!整部书的包装、印刷都超棒!内容上来看也不枯燥,很有可读性。值得买!
  •     这是一部接近事实的“政治小说”,它的成书过程本身就让你肃然起敬:本书涉及的主要人物达86人之多,作者开列的采访对象竟然接近700人,这些当事人包括国家的王室成员、高级部长、大臣和情报主管,又有安全、情报和反恐部门的一线人员乃至亲人、情人,更有本拉登等恐怖大鳄的家人、朋友、司机、保镖、部下、邻居甚至孩提时代的玩伴,其中部分当事者经作者反复录音采访多达十几次。看过此书后,我深深地怀疑之前看过的吉尔斯坎贝尔和斯蒂芬拉夸等学术精英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组织的讨论都深受本书作者的影响。在同时拥有学术报告般的严谨和新闻调查般的敏锐的《巨塔杀机》,其他同类著作都只能黯然失色了。
  •     从轻微信仰到极端分子,分布着不同程度的人,极端分子可以说是最严重最恐怖的邪教了。他们的逻辑是我要这样,因为我的神的要求,我可以按我的方法理解神。不光是我要这样,我还要求我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否则即杀。
  •     放下一段时间再看大部分名字都一样印象都没有。。。看看放放好久才看完,人名都记不住。作者把美国对911的防范不力归结为FBI与CIA之间的斗争。事件线与细节穿插,看着好累。
  •     好长,啊
  •     基地记录
  •       在此之前,我读到的历史评论著作也有一大堆了,仅仅从语言风格上来感觉,这本书的行文和文气是最流畅的,尽管我没有阅读原文原著,当然我也读不懂。但是就从翻译后的结果来看,原书的笔力是惊人的,流畅,一气呵成,气贯长虹,如滔滔大江,气势不凡。
      在之前我觉得史诗性的语言风格只有《草原帝国》这本书了,后来看了《心灵史》,觉得笔力已经到了尽头。但是这本冷静,透彻流畅的书,还是让我再一次的受用了。
      尤其是解剖原教旨主义的大段落,简直是如坐过山车一般畅快!
      
  •       本文同发于『正谈All Things Political』www.zhengtan.me
      
      好莱坞拍过许多特工电影,这些电影的套路也大致相同,不外乎有特立独行的特工、开明的上司以及狡猾的对手,最终特工在上司的全力支持下过五关斩六将,击败对手,声张正义。现实往往比电影更精彩复杂,也远比电影更加残酷。真实的特工生活恐怕与詹姆斯·邦德的世界相差甚远,对于涉及911事件的特工来说,尤其如此。
      
      《巨塔杀机》讲述了一个远甚于电影的精彩谍战故事。它讲述了911事件发生之前联邦政府与伊斯兰极端势力的角力。这场角力的主角,一位是奥萨玛·本·拉登,另一位则是联邦调查局特工约翰·奥尼尔。
      
      伊斯兰极端势力和本·拉登的故事几乎尽人皆知,但约翰·奥尼尔却名不见经传。然而,这位名不见经传的FBI特工却是911事件之前全美国最接近本·拉登的人,他在1995年就开始调查这位沙特富豪之子,官至联邦调查局纽约国家安全分部主管特工,最终却受到排挤被迫退休,并在911当日死于本·拉登策划的袭击中。
      
      为了刻画约翰·奥尼尔短暂、复杂而有激情的一生,本书作者劳伦斯·赖特倾注了大量笔墨。在劳伦斯·赖特的笔下,约翰·奥尼尔对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对调查本·拉登有一种几近疯狂的痴迷,同时,他感情生活混乱,家庭支离破碎。他曾经有希望成为联邦调查局的高级官员,却因厌恶官僚主义做派而被高层打压。
      
      为了追踪基地组织,约翰·奥尼尔需要大量的情报支援,但调查局并未给奥尼尔的工作予以足够支持。这个由胡佛建立起来的情报巨擘是一个胆怯的官僚机构,对那些个性鲜明、抱负远大、敢于挑战主流思维的雇员向来冷酷无情。冷战结束后的调查局更是如此,他们还沉浸在旧时的气氛中,没有也不愿意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可能到来的新威胁。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内部环境中,约翰·奥尼尔举步维艰。911事件前夕,在经历了备受排挤的仕途生涯后,他被自己为之服务了26年的联邦调查局抛弃。
      
      通过叙述约翰·奥尼尔的人生经历,本书毫不掩饰对美国政府机构官僚主义做派的厌恶。大多数美国人都知道联邦调查局、中情局与国家安全局这三个部门素来不和,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关乎美国人民和国家安全的情报搜集行动中,这些官僚机构竟然还在彼此内斗,丧失了多次追踪基地组织活动和其意图的良机。
      
      2004年,国会“911事件”独立调查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情局和国安局早就掌握了约翰·奥尼尔需要的情报,却拒绝分享。这种拒绝在政府机构间分享情报的机制来源于《联邦刑事诉讼条例》,它规定禁止泄露任何与刑事犯罪调查相关的材料,后来,这一规定被联邦调查局变成限制本局调查员的拘束手段:严禁任何人共享信息,即便是对于本局的特工。与调查局相同,中情局也把这一区隔自己和调查局之间联系的障碍变成了制度,中情局认为共享情报可能会破坏“敏感的来源和手段”。国家安全局更是直接限制了重要情报的传递,其他机构的特工只能看到关于情报的简报,而无法获取国安局的原始监听记录。
      
      这一情报分享障碍机制造成的吊诡之处在于,拥有情报的中情局在国内没有司法管辖权和行动许可,联邦调查局拥有在国内行动的一切权限,却没有情报。于是,中情局眼睁睁看着劫机者通过边检进入美国,联邦调查局还在满世界寻找他们的踪影。不论是联邦调查局还是中央情报局的高层似乎都没有意识到本·拉登对美国的威胁,或许他们隐约地意识到了什么,却拒绝向对方伸出友好之手。约翰·奥尼尔对情报的渴求反而惹恼了调查局高层,让自己里外不是人。在中情局,他是要情报要得发疯的调查局特工;在调查局,他是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的工作狂。
      
      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美国政府终于吸取了教训。2004年12月,在国会的911调查报告披露几个月后,参议院通过了情报机构改革法案,决定设立统管全国15个情报机构的国家情报局长职位和建立国家反恐情报中心,结束了各个情报机构之间历时多年的内耗。
      
      这个迟到的决定无法给予约翰·奥尼尔重写历史的机会。也许是命运的捉弄,2011年8月22日,约翰·奥尼尔从调查局退休,出任世贸大厦的安全总监,20天后,那个他调查、追踪了许多年的家伙用飞机砸毁了他的领地,并用夺去他和另外2748条性命的方式宣告,你输了。
  •        这部非虚构作品用事实证明了恐怖主义是深刻信仰的产物。作者赖特是《纽约客》的记者,“9.11”事件发生当天请求编辑戴维.雷姆尼克派他进行本书的采访,历时5年乃成,信息来源主要是彼此敌对的两方:圣战者和美国情报系统。美国新闻作品的路数我还算熟悉,这本书的采访广度和深度没刺激到我,但是再琢磨一下,还是不可思议。采访基地组织的成员,拿到基地组织的电脑,交叉验证数百个消息源,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一个不可企及的级别的事。
      
      我觉得中国新闻业者读《巨塔杀机》,学习技巧是扯淡,了解天外有什么天是真。
      
      
  •     男主之一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P._O'Neill R.I.P.
  •     事实上,这就是基地组织故意的。本•拉登希望以此激怒美国,让美国去侵袭阿富汗,最后步苏联之后尘。苏联1989年从阿富汗撤军后,不久就解体了。本•拉登坚信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美国——美国变为分裂的国家,这样就有机会让伊斯兰世界重振雄风,成为唯一的超级强权。
    ---------------------------------------------
    的确,本拉登被阿富汗莫名其妙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且索马里发生的事让他觉得美国人不能承受死亡,一个士兵的死亡就会导致美国的溃败
  •        终于读完了整本书,连着最后作者的说明,我想我还是只能略带失望地合上。与原版比起来,译文的装祯多了几分肃穆,只是血滴、飞机,还有个人以为并不太熨帖的书名翻译都将书的内涵局限在了9•11事件本身。
       读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加沙炮火纷飞。很难具体表述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况味,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我是同情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虽然对他们几乎一无所知,尽管嘲笑历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的无能,但在悲壮的“自杀式袭击”与现代化军事武装的暴力、较为纯粹的宗教和国际政治的谎言之间,前者到底是弱者——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杂糅着历史、现实、权力、政治,总不可能有明确的答案,但其中的鲜血却不可能漠视。
       没有拿到书前,我曾想,这是否是另一本《菊与刀》?按Amazon.com上转述的作者的说法,The Arabic world is incredibly insular,也许这本书能够提供全景式的描画和深刻的揭露与分析呢?——当然这样的期望是有些过高的,毕竟这更多的只是一本可能更侧重于事件描述的新闻性著作。
      
       从联邦调查局特工丹尼尔•科尔曼着笔,作者赖特将目光直接拉回到了伊斯兰激进思想的源头,赛义德•库特卜开始于1948年12月的美国之旅。经过扎瓦希里的过渡,焦点最终落在了奥萨马•本•拉登身上——从他的父亲穆罕默德•本•拉登开始说起。凭借艰苦努力得来的丰富资料,作者系统地梳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东地区伊斯兰极端思想的发展脉络,从伊斯兰兄弟会到最终的基地组织,从原教旨的暴力倾向到形成恐怖主义。
       只是,尽管作者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并进行了相当的说明和解释,但遗憾的是我能看到的始终只是一个记者的姿态。伊斯兰世界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已经远远超出了相关事件和个人本身,与简单的宗教观念上的差异相比,历史、地缘和现实的利益纷争可能才是出现冲突的更根本的原因。
       从叙述中,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作者“美国式”的偏见,但即便如此,库特卜、扎瓦希里、本•拉登等激进、暴力、恐怖组织的灵魂人物呈现的仍然是几乎完美的个人形象——除了中间有几章节对本•拉登明显的丑化——他们待人和善且宽容,非常有礼貌,勤劳朴素,处事严谨,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所有这些激进/恐怖组织都依赖着世俗的经济利益,而不是一般观念中纯粹的宗教信仰,才得以维系。
       “为什么又是美国?”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沈丁立先生的这篇序被放在了书中正文的最前面,而作者大概本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在基地组织与美国直接冲突之后,作者始终在追问或者说埋怨的是,为什么没有及时把本•拉登干掉,为什么没有及时制止相关人员的活动从而避免9•11事件。从关注9•11事件本身而言,这是合乎逻辑的;但正如作者所试图揭示的那样,9•11事件并不是基地组织或者说本•拉登个人的“丧心病狂”,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地缘背景。而且我们看到,作者对非美国人的伤亡基本是一种冷漠的态度,甚至为了一次“可能”炸死本•拉登的机会, 不惜“弄死几个王子”(作者当然没有这样直接的叙述,但叙述中对持此观点而被解职的中情局官员抱有深切的同情,P334)。
       换个角度说,作者在书中也多次提到了伊斯兰教义应该是明确禁止自杀式袭击的。对于笃信教义的伊斯兰民众来说,去实施自杀式袭击显然不是激进组织的“圣令”和几位激进派宗教权威的解释就能简单驱动的,毕竟就算穆斯林真的将自己的生命完全托付给宗教,对死亡没有任何畏惧,来自先知穆罕默德的训诫也应该有着更崇高的地位,而且同样有温和派宗教权威明确反对自杀式袭击。以世俗的眼光看,其中必然有其他现实的仇恨和利益: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没有给予伊斯兰世界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足够的尊重,石油资源带来的利益冲突,伊斯兰与犹太人的冲突中对以方的偏袒,等等;而且,曾经有报道说过伊斯兰激进组织对自杀式袭击中死者家属的经济补偿。
       The Looming Tower,作者指的无疑是在基地组织眼中逐渐浮现并最终倒下的世贸双子星,而对于我来说,也许可以借以作为对传说中巴别塔的期盼吧。巴别塔的建立需要沟通,沟通才有和解的可能,伊斯兰“恐怖主义”对“现代文明”、对美国的“杀机”,巴以持续的武装冲突,数百万人的生命和生活才有可能最终平静。
      
      
  •     作者确实用心了,不容易。基本上客观。
  •       1.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曾经有过一个共同的先知。
      2.恐怖组织的起源是伊斯兰兄弟会,目的是推翻埃及政府。
      3.沙特王国的起源,由一个小渔村成为富得流油的国家,仅仅因为石油的发现,第一代的开采还是由美国人帮助的。一切繁华与衰败,文明与堕落的根源也是钱。
      4.伊斯兰世界是非常强调等级制度的。
      5本拉登他爸老本拉登苏丹穷小伙白手起家,通过建筑业建立起与王室的关系,通过努力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生了57个孩子。最后因为飞机失事享年59.
      6.本拉登曾也是名有为青年,是一步步堕落到成为恐怖大亨的。期间也是受人谗言诱惑的。
      7.恐怖组织对美国最大的不满是因为伊拉克攻占科威特,美国为沙特提供保护。但战争结束后便赖着不走,在沙特建立军事基地,伊斯兰极端组织认为这是对伊斯兰人民的侮辱。
      8.基地组织发动的恐怖袭击就是想激怒美国,想让他们对自己宣战,重走苏联和英国的老路,在阿富汗不得脱身,然后逐渐走向衰败。
      9.9。11的发生美国自己也要付很大的责任,很早苗头就已经很明显了,但因为国家机关联邦调查局和情报局之间的隔阂,照成情报不能共享,延误了将恐怖袭击扼杀在摇篮里的机会。
      10.那些圣战组织的成员要么有的是悲惨童年,要么是因为太孤单,只好把自己寄生宗教信仰,再一步步越陷越深成为极端份子。
      11.伊斯兰教义明确指出不能自杀,不能杀害儿童妇女。但恐怖份子曲解教义,蛊惑那些自杀性爆炸者的说法竟然是一旦他们完成自杀性袭击,他们将会升入天堂,在那会有最美的处女等着他们。
      12.人无完人,美国联邦调查局主管奥尼尔虽然有魄力,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但私生活一塌糊涂,但本领也高超,能在4个女人面前周旋,直到在自己的葬礼上才被识破。
      13.恐怖袭击是对全世界人民的威胁。9.11袭击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美国人,还是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受害者中几乎包括了所有职业。
      14.共产主义是否也和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需要看做为一种宗教?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政权由这些教义的当权者组成?
      15.以色列问题的复杂不仅仅是地区政治,还包括历史,宗教,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互制衡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一个就很困难更别说交织在一起。
      16.伊斯兰极端组织的目的就是越活越原始,守着自己认为的信仰一成不变。任何人对这照成改变,他们就想方设法报复。这到底是什么照成的,又是对是错?
      
      
      本书获得07的普利策图书奖,一,是因为本书的确史料严密,作者为了写这本书采访了数以百计的相关人员,每页下面都有具体的说明及引用来源,不愧为报告文学的典范。另一方面,9.11事件是美国人挥之不去永远的痛。就像在Berkeley期间,一位叫林肯美国老师说的,9.11之后他们最大的担心就是恐怖袭击,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再次遭受如此的痛苦,不知道第二天起来他们的家人是否安全,在提心吊胆得活着。
  •     1998年美国战斧导弹袭击阿富汗的基地组织,有几枚战斧导弹没有爆炸,据俄罗斯情报来源,本拉登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把没有爆炸的导弹卖给了东亚某个国家。(第327页)
  •        这是一本政治历史的纪实小说,我不喜欢政治,就好像 阳光小美女 中的 奥利芙 (注1),不过我还是看完了这本政治历史的纪实小说。
      
      注1. 在阳光小美女那部电影中,奥利芙一家人开着一辆旧破的小巴车,赶去第二天下午的选美大赛,在路上奥利芙带着耳机复习着参赛的伴奏音乐,而奥利芙的爷爷在向她哥哥传授人生真谛:“男人一生一定要经历多个女人!”,正在开车的爸爸听见后激烈反对爷爷在路上讨论他的那些人生真谛,车中热闹起来,这时奥利芙摘下耳机:“你们在说什么?”,爷爷惊人地镇静,虎躯一震,说:“Politics”,奥利芙:“Oh...”,表示极度的无趣,又戴上了耳机。
      
       看本书的原因是,想知道为什么灾难发生在美国,为什么强大的美国没能避免这场灾难,这本书很好的回答了它们。本书还很好的解答了拉登的资金从何而来,他创建基地组织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组织又为何能成功创建,此组织为何以美国为敌,何以让人能牺牲自身去对人类造成破坏,人类是否做了足够的努力阻止被伤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出版了很多我喜欢的书的上海译文出版社送了这本书给我,怎么也要写一篇读后感的。
      
       这本400余页的纪实性小说意义在于记录,反思,从多方面描述了基地组织创建的历程,开端是50年代赛义德·库特卜的赴美,归国,为教抗争,入狱经历,之后扎瓦西里接过反抗的接力棒;继而叙述了拉登之父的发迹,多妻,留有百余后代;其死后拉登通过自己努力继承产业,同时描写了拉登的性格,他的朋友,同样支持多妻,参与圣战,后半部创建了基地组织,领导和维护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基地组织。
      
       开篇的序幕先描述了96年时美国有所察觉,之后基本上是从50年代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的,最后两章讲述01年911事件达到高潮,然后悄然结束。这本书的特点是:人物众多,资料异常丰富,几乎每页有语句出处的注释。
      
       读过之后到youtube找到911的视频--记录了第二架被劫持的飞机撞上巨塔,哭喊声一片,2分钟的视频看到中途我已不能再看,我仿佛看到拉登摇着两个手指,想到一会他还会再加上一个指头,我已不敢再想,太可怕了,就让我们平静的生活,多好。
  •     真悲情啊
  •        一记敲门声打断了库特卜的沉思。他的舱房外站着一个年轻姑娘;按照他的描述,她又高又瘦,“半裸着身子”。库特卜后来声称,该女子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来勾引他的特工。她用英语问道:“今晚让我做你的客人好不好?”
       库特卜回答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
       “一张床也能睡两个人呀!”她说。
       惊诧万分的库特卜猛地一下关上了门。“我听见她摔倒在门外的地板上,这才意识到她原来是喝醉了,”他回忆道。“我当即感谢真主帮助我战胜了诱惑,让我能坚守自己的道德信仰。”
      
       身披死刑犯穿的红色麻布长袍的库特卜和萨达特见了面。萨达特许诺,只要库特卜认罪,纳赛尔就会手下留情;事实上,纳赛尔甚至愿意让他重新担任教育部长一职。库特卜拒绝了。后来,和库特卜同样身陷囹圄的姐姐哈密达被带来见他,她恳求道。“签字吧,”库特卜回答:“他们把我杀掉,我的话就会更有力量。”
      
       1966年8月29日,赛义德·库特卜在黄昏时分的祷告结束之后被绞死。政府拒绝把库特卜的尸体交还给家人,他们担心他的坟墓会成为追随者心目中的圣地。这位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威胁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库特卜的先锋队已经听到了战斗的乐声。
      
      
      ——引自《巨塔杀机》第一章
      
      -----------------------------------------------------------------------------------
      “9·11”那天晚上,我在单位值班,抱着本萨义德的《巴勒斯坦问题》。电话响起,是一个同事,说电视新闻里美国遭到了袭击,两幢大楼塌了,声音有点兴奋。由于办公室没电视,我挂了电话继续看书。
      
      第二天回到住处,电视里还在不停滚动美国遭袭的画面。看着荧屏,我不由自主的脱口道“艾勒呼艾克巴勒”。
      
      这并不是欢呼,而是我对宿命的感叹。
      
      长久以来我就感到,这一天在很多年前就已注定。这回《巨塔杀机》清楚地告诉了我,那是35年前的一天。
      
      一个在美国上学,喜欢收藏古典唱片的埃及知识分子,却用自己的方式把美国为首的西方判处了“极刑”。促使他这么做的除了阿富汗尼、毛杜迪、哈桑班纳的思想灵魂,还有从摩洛哥到印度广大地域上的穆斯林在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下几个世纪以来的屈辱。在实际行动之前,一个穿西装的埃及现代知识分子,用自己的笔,代表安拉,庄严的宣告了西方文明的罪行和判决结果。他就是这本书开篇的主人公——库特卜。
      
      他的死已经预演了飞机上那些年轻人的行为艺术,即他们都“热爱死亡,超过今世”。他们都相信,自己的死,能让自己信仰的东西更有力量。而这种行为背后透露的信息,却长久的被西方和他们的代理人忽视,直到911那天。
      
      这35年里,一边是力量仍然在不断向西方倾斜,另一边屈辱滋生出的仇恨在红海的两边,悄悄生长。没有人觉得那有什么问题,这个世界进入了钢铁水泥的丛林时代,力量就是真理,直到911那天。
      
      谁制造了911?作者在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他也已然掀开了黑色帷幕的一角,看到了那背后的东西。不是那个高个子沙特富翁,也不是什么组织,更不是伊斯兰文明,而是仇恨。是以鲜血和侮辱灌溉起来的巨型怪兽。他的力量从滋生的那天开始就注定要震撼对手和世界。
      
      8年后的今天,仇恨已经遍布大地。那些被导弹炸的支离破碎的尸体,那些被推土机夷平的家园,那些被作为恐怖嫌疑人搜身的戴头巾乘客,被911点燃的仇恨在这个星球上到处生长。最后将人类拖入另一场灾难的必然是这种行文本身,而不是任何某个或某群人。
      
      面对这一出生就失去了控制的仇恨怪兽,面对他迅猛的生长,面对他可能释放出的惊人能量,我只能再次在心中念道“艾勒呼艾克巴勒”。
      
      一切已然注定——在美军无人机炸死阿富汗无辜百姓的时候,在美军奸杀伊拉克少女的时候,在以色列推平巴勒斯坦人房屋的时候…………
      
      下一次在楼里的又会是谁?
      
  •     本书细节很多,但是对于不了解背景的我来说缺乏全局性和内在逻辑,似乎作者试图不做过多解释,所以看得我一头雾水。 参考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07045
  •     2天;现实往往比小说还要精彩;未来真的很难预测;枭雄往往是由真实与人们的幻想共同形成;死在911当天的前反恐探员
  •     很棒,不愧是普利策奖。
  •     那些思想太奇特的人们
  •     恐怖主义不是无中生有,突然降临的,为什么他们会如此仇视生命?无法容忍异己?美国为什么没能在最终时刻阻止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发生?本书作者5年的创作,采访了七百多位见证人,堪称杰作。本书想打4.5分的,包装,印刷,内容都很好,唯一感觉结尾处似乎匆忙了点。
  •     作者很严谨、很“负责”,但显然中文版的校译人员不够严谨、负责~~~~~~
  •     你看,我就是很政治不正确的喜欢本拉登在苏丹携家带口野餐,回来就召集原教旨主义者开会这样的生活细节。当然这本书更大的价值是梳理了基地组织的成长史和基因来源,伊斯兰恐怖分子的问题和中东民族国家、世界秩序之间的关系。
  •     为什么一直有阴谋论说小布什政府在9.11事件发生之前已经知情。原来FBI确实是在事发之前发布过空袭警报,但由于FBI/CIA/国安等分支的跨机构合作障碍,没有统一的机构协调,没有引起更上层的关注,导致没有更清晰的攻击行为预测,最终 可避免或可减少伤亡的悲剧发生。 宗教信仰/文化真是很神奇的东西,完全无法理解穆斯林。
  •     很严谨
  •     全书前松后紧,背景介绍薄弱了些。但是写出了恐怖主义升级发展的过程--恐怖主义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也经历了道德挣扎。
  •     原来9.11从五十年前就开始酝酿了啊。从埃及的库勒卜到本拉登。美国的情报系统和官僚体系也被黑了个透彻。天下政治和宗教没有黑白之分——都是黑的。只是有些人失去了理智,要与全人类为敌并采取暴力来夺取权利。我认为,这些人就算从自己的信仰中得到慰藉,死后也不会得到任何神明的宽恕。暴力与权利真是令人恶心。
  •       我一直喜欢看一些关于内幕的东西,而911则始终是我浓厚的兴趣点,我记得曾经在我中学的时候就买过911调查报告的书,A4开本的上下册,至今还躺在家里的书柜上,只看了一点点后来也就没时间和精力继续读下去了。
      
      这本《巨塔杀机》是我一直以来的阅读兴趣所在,关注了很久终于买来,在堵车的时候,在出差的飞机上,终于读完了。我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讲述911内幕的书,但读完之后才发现,这么说对于作者和这本书而言,真是一种莫大的低估。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给我的印象的话,这个词几乎不用想就自己蹦出来了——恢宏。这似乎是一本关于本拉登和911的书,但其实远远不止,它涵盖了大量的人物,覆盖了相对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讲述了本拉登的一生历程,基地组织的前世今生,FBI和CIA的多重纠葛,而911则像是浓墨重彩之后的点睛之笔,在最后着重弹跳出来,活跃在纸上,让人在掩卷之后不由自主的长出一口气。
      
      而换个角度,这本书却又不像是那些所谓调查报告或纪实文学般枯燥,反而更像是一部小说,感谢作者所进行的堪称海量的调查和采访,才让文中的细节那么生动而细致。而且作者对于书中主要人物的刻画堪称极为下功夫,库特卜,扎瓦希里,本拉登,尤其是奥尼尔,都血肉丰满的呈现在一字一句之中,让全书的可读性和含金量因此而大大提升。
      
      对于书中的内容不敢多加评论,毕竟国际政治的专业性不是我这等水平可以随意置喙的,但还是想重新回顾一下,做一些总结,摘抄,多少记录一些,以便日后遗忘有典可循。
      
      一
      
      除去简短的序幕,故事从库特卜正式拉开序幕。库特卜虽然在第一章的最后就以绞刑的形式离开人世,但库特卜却成为全书灵魂性的一个人物,正如他本人之于伊斯兰激进运动一样,一个灵魂般的高尚存在。
      
      库特卜是一个伊斯兰作家、教育家,他在42岁的时候踏上前往美国的轮船,开始美国留学生涯。在美国的经历,并没有让库特卜这个“正派、骄傲、充满烦恼而道德观念极强的人”变得更加开放,反倒让他在回国时更为激进,他在报纸上发表的对美国的糟糕印象,深刻影响了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对美国的看法。
      
      库特卜因为和赶走埃及国王及英国侵略者而上台的纳赛尔意见不合,被指控策划刺杀纳赛尔而被投入监狱,在狱中,库特卜完成了他最重要著作《里程碑》的创作,他“将世界分为两个阵营:伊斯兰和贾西利亚,后者指的是先知默罕默德带来神谕之前的蒙昧而野蛮的时期。只有彻底反对理性主义和西方的价值观,才能为伊斯兰的救赎带来一线希望。这就是选择:要么是单纯、原初的伊斯兰教,要么就是人类的毁灭。”
      
      1966年8月29日,库特卜在黄昏时分的祷告结束之后被处死。而“他那无人赏识的天分,日后将动摇伊斯兰教,危及伊斯兰世界的各个政权,并成为阿拉伯民族无着无落的年青一代的指路明灯;寻求着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这一代人,最终在圣战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二
      
      艾曼扎瓦希里——库特卜先锋队的领袖人物,埃及圣战组织的创始人,后来和本拉登合作,成为基地组织的重要成员。
      
      扎瓦希里出生的环境非常好,父母都来自于名声显赫的望族,从小家境殷实,后来上了医学院最终成为了一名不错的医生。扎瓦希里的舅舅马赫福兹阿扎姆是扎瓦希里结识库特卜的桥梁。库特卜曾经是马赫福兹三年级时的阿拉伯语老师,随后他和这位年轻的学生建立起了毕生的友谊。年轻的扎瓦希里都是从舅舅那里听说库特卜纯粹的人格,还有狱中的磨难,而此后扎瓦希里一生的事业便有了定位——“将库特卜的愿望付诸行动。”
      
      15岁时,扎瓦希里就协助建立了旨在推翻政府、建立伊斯兰国家的地下组织。后来诸多地下组织有一次重要的合并,合并之后的组织叫做圣战组织,并最终成为基地组织的一部分。
      
      纳赛尔死后,继任者是萨达特,和库特卜一样,扎瓦希里也被当时的统治者扔进了监狱。当时组织里的一个叫卡马里的人和当时的伊斯兰布利中尉合谋,在萨达特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纪念日的时候进行暗杀,并且获得了成功。扎瓦希里并不知情,但因为其在组织中的地位仍然被抓了起来,在监狱中受到了各种非人的虐待,出狱后的扎瓦希里“变成了一个冷酷的激进主义者,他的信仰也已经被锤炼为不可动摇的决心。”
      
      所以有一种说法认为,911的悲剧诞生在埃及的监狱之中。酷刑催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囚犯的怒火针对的主要是世俗的埃及政府,但一股强烈的愤怒之情也指向了西方世界。他们认为伊斯兰社会的腐化与受辱是由西方造成的。”
      
      不得不提的是,扎瓦希里在监狱里遇到了奥马尔拉赫曼谢赫,因为是瞎子也被称为盲人谢赫。盲人谢赫的伊斯兰组织和扎瓦希里的圣战组织目的相同——“把当局搞垮”,但意识形态及行动策略却完全不同。“盲人谢赫宣称全人类都应该信奉伊斯兰教,而且只要能把这个讯息传播开来他就知足了。扎瓦希里极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不相信群众;其他任何形式的信仰他都不屑一顾。他宁愿在暗中进行单方面的行动,直至他的组织能够夺取权力,施行其集权主义的宗教观点。”
      
      扎瓦希里在出狱后,做出了一个影响其一生的决定——去沙特。
      
      三
      
      扎瓦希里去了沙特的吉达,而支配吉达社会的少数几个家族的其中之一就是本拉登家族,这里是本拉登的地盘。
      
      用时髦的话来说,本拉登其实是个富二代,他的父亲默罕默德,从一个船坞工人,然后开始盖房子修公路最终修葺了大清真寺,成为王室座上宾,人民的偶像。想象一下,在禁止私人飞行的沙特,默罕默德是具有飞行特权的,可以从上空检视自己的工程,可见其地位之高。
      
      如你所知,阿拉伯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默罕默德也不例外,于是他的第四个老婆给他生下的第17个儿子,取名奥萨玛本拉登,日后成为了风云人物。
      
      默罕默德是一个好老板,他习惯把为他生过孩子的前妻转嫁给公司雇员,所以奥萨玛和他母亲搬家后不久,默罕默德就死在了纳小妾的道路上,他的飞机坠毁,享年59岁。
      
      奥萨玛14岁时经历了宗教和政治上的觉醒,从此忧国忧民,坚持祈祷,与一切与性有关的东西划清界限。本拉登“被困在一个只有二元的精神世界之中;选择只有‘更为极端’或‘不太极端’两种。他的天性中还有一份与沙漠精神的亲近,他一辈子都渴求朴素的生活。”
      
      四
      
      苏联于1979年圣诞夜入侵了阿富汗,而本拉登则遇到了巴勒斯坦学者和玄学家阿卜杜拉阿扎姆谢赫。此人对本拉登影响很深,几乎直接引导本拉登走向圣战之路。阿扎姆提出的口号是:“只要圣战与长枪;不要谈判,不要会议,也不要对话。”
      
      “本拉登崇敬阿扎姆,认为自己就要成为像他这样的人。”本拉登开始变成阿拉伯圣战青年前往阿富汗的幕后资助者,并且他最终亲身前往阿富汗参与圣战。初期的本拉登还是相当有钱的,他宣布给每一个加入圣战队伍的阿拉伯人发工资,每月300美金。
      
      本拉登组织阿拉伯青年去阿富汗,不是去胜利的,其实是去送死的,但是“阿扎姆在全世界穆斯林面前把殉教描绘得如此引人入胜,从而创造出一种对死亡的崇拜,它将在后来成为基地组织的核心。”
      
      本拉登在1986年亲身前往阿富汗,阿拉伯人虽然勇猛但其实作用不大,本拉登发挥他的建筑才干修建了著名的“狮穴”,虽然最后狮穴被毁了。苏联最终在阿富汗惨败,“圣战者认为,是穆斯林在阿富汗造成的伤害要了这个帝国的命。而基地组织的孕育源于几种认识的结合:信仰比武器或国家都要强大,而要想进入发生此类奇迹的神圣领域,就必须具备赴死之心。”
      
      五
      
      艾曼扎瓦希里医生这时候也在阿富汗,在白沙瓦,此时的他即将和本拉登相遇,但却“正站在一条巨大的分界线上。”一边是他信仰的道路——在尽可能少流血的情况下,建立统治埃及的伊斯兰政府。而另一边则是“塔克费尔”主义。
      
      不得不提的“塔克费尔”主义。“‘塔克费尔’是伊斯兰教的镜像;它颠倒了伊斯兰的根本原则,同时又在表面上保持着与宗教正统相似的假象”。《古兰经》明确指出穆斯林不应杀害任何人,但是“塔克费尔”们就是找了无数理由让杀戮变成合理的。他们坚信,“只要有人阻挡他们的道路,无论他是谁,他们都有权将其杀死;实际上,他们把这种杀戮视为一种神圣的职责。”
      
      所以,对于扎瓦希里而言,左边是自己的圣战组织,而右边就是基地组织。
      
      1988年8月11日是白沙瓦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天,阿卜杜拉阿扎姆谢赫召集会议,探讨圣战的未来。与会者投票形成了一个新的组织,其目标是在苏联人撤退之后继续进行圣战。
      
      而这,就是基地组织。
      
      基地组织的领导制定了章程和若干细则,明确描绘了该组织的乌托邦式目标:“树立真理,祛除邪恶,建立了一个伊斯兰的国家”。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教育和军事训练,以及在全世界协调、支持圣战运动。
      
      本拉登回到了沙特,但是他想打仗,他想消灭也门的共产主义政权,他想去打萨达姆的伊拉克,“他希望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一个由穆斯林主宰、不受美国左右、不被联合国强迫的秩序。他幻想着自己能以穆斯林救世主的身份载入史册。”但是他却一次次和沙特的王室百般作对,直到图尔基王子忍无可忍收走了他的沙特护照。
      
      苏丹,对于本拉登来说是又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国家。阿富汗不行,沙特也不行,好在还有苏丹愿意接纳他。本拉登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度过了一段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单调但却令人愉快。然而这段时间,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本拉登——美国军队依然停留在沙特阿拉伯迟迟未撤军。
      
      而也就是在苏丹,基地组织从本拉登最初设想的反共伊斯兰军队,转变成了一心要袭击美国的恐怖主义组织。美国不久之前还是他们在阿富汗的盟友,为什么要转而反对美国?我总结了一下:第一,美国仍然是基督教的一个重要代表,这是与伊斯兰教对立的;第二,美国太强大了,美国所代表的现代性、进步、贸易、消费,甚至是乐趣都定义为西方对伊斯兰发起的袭击。
      
      基地组织的新理念从此诞生。两条圣令颁布:“第一条,允许对美国军队发起袭击,第二条则允许杀害无辜者——让基地组织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恐怖主义组织。”
      
      六
      
      本拉登似乎不像他的父亲那么有经济头脑,他在苏丹开始胡乱花钱,投资也是一塌糊涂,于是当时间来到1994年的时候,本拉登的经济危机来了,他开始变得越来越穷了。与此同时,他的基地组织几乎一事无成,虽然1993年拉米兹优素福就已经去炸过一次纽约世贸中心,但是双塔没有倒下,而且没有证据证明优素福是受本拉登的指派做了这件事。
      
      本拉登需要做点什么,他写了一封信大骂沙特国王,随后在1996年迎来事业的最低谷,他离开了苏丹,重新回到了阿富汗,这时候,他需要依靠塔利班。在这个时候他是最孤立无援的,曾经拥有的巨大财富已被人剥夺,还要仰赖于一支他并不了解的势力;但是他并没有崩溃,甚至都不觉得灰心。
      
      势力最弱时的本拉登,在阿富汗的山洞里居然向美国宣战了,他发表了令人振聋发聩的宣言,1996年8月23日,他在宣言中说:“你们不是没有意识到,犹太人、基督徒及其代理人所组成的联盟给穆斯林带来了怎样的不公、压迫与侵略;穆斯林的鲜血成了最为低贱的东西,穆斯林的金钱和财富遭到了敌人的掠夺。”
      
      1997年,曾经短暂抛弃过本拉登结果自己被搞得头破血流的扎瓦希里,终于还是回到了阿富汗,重新和本拉登联合起来。1998年1月,扎瓦希里开始起草一份将聚集在阿富汗的所有圣战者团体团结到同意旗帜下的正式宣言。“这一宣言将使运动的目标从地区性冲突,转向针对美国的全球伊斯兰圣战。”
      
      七
      
      虽然基地组织一直大肆恐吓,本拉登到处宣战见人就骂,但其实他们一直都没有实施任何行动。而1998年8月7日,基地组织实施了他们第一次有据可查的恐怖行动,而且就带有其未来行动的特征——同时在多处发动自杀式炸弹袭击。
      
      他们同时轰炸了美国在肯尼亚内罗毕和达累斯萨拉姆的两个大使馆。内罗毕的爆炸造成213人死亡,12名美国人,4500人受伤。而达累斯萨拉姆的爆炸造成11人死亡,85人受伤,全部都是美国人。
      
      “炸弹爆炸事件是对美国全球地位的悍然冲击。实施这两起几乎同时发生的爆炸需要惊人的协同能力与技术水平,但更令人担忧的则是基地组织希望使暴力水平升级。”后来人们发现,袭击的目的恰恰是要挑起报复,本拉登希望诱使美国人进入阿富汗,这个国家已被人们称为葬送帝国的坟墓。
      
      八
      
      关于911袭击的设想,早在1996年就被提出了,而真正开始实施拖到了1999年,1999年11月,4个来自汉堡的年轻人,阿塔、希布赫、谢希和贾拉来到了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哈尔丹基地,他们来的正是时候。
      
      这四个人是最合适的人选——“受过教育,懂技术,具备基本乃至熟练的英语能力。这几个人用不着别人告诉他们应怎样在西方生活。签证不会有问题。他们只需要学会飞行、而且甘愿赴死就行了。”他们得到指示——返回德国,然后报名参加美国的飞行学校。
      
      本拉登的四个心腹被授意组织飞行袭击行动,1999年底,他们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了一次会议,而这次会议到底有多重要?这次会议最终导致了美“科尔”号舰爆炸案和911袭击案。而神奇的中情局居然在明知道会议与会人员身份的情况下未进行任何窃听,而且从未把这一消息传递给联邦调查局和美国国务院。
      
      “基地组织逐渐形成了一种名为集中决策、分散执行的管理哲学。本拉登定下袭击目标、选出行动的领导人,然后提供至少一部分资金。在这之后,行动的策划与袭击手段就全部交给负责执行的人。”
      
      亚丁湾停靠着美国的“科尔号”导弹驱逐舰,价值数十亿美元,“500多英尺长,排水量8300吨,舰上旋转的天线搜寻着天空,留意任何可预见的威胁”。2000年10月12日上午11点15分,一只玻璃钢钓鱼小艇接近了科尔号。驾驶小艇的两个人在接近“科尔”号中部的海面停了下来,朝舰上的人微笑挥手,然后肃立站好。随后的结果——17人丧生,39人受伤。
      
      而当时间来到2001年9月11日的时候,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
      
      九
      
      911事件里另外一方面的主角们,应该登场了,他们是:
      
      约翰奥尼尔,联邦调查局反恐分部主管。
      理查德克拉克,国家安全委员会反恐行动协调者。
      迈克尔朔伊尔,中央情报局资深成员。
      
      非常明显,三个人,代表三个不同的机构,或者我们可以说,这是三股力量。
      
      1995年2月,奥尼尔刚刚被任命为联邦调查局反恐分部主管,调往华盛顿。这个时候他们正在追捕第一次策划炸毁世贸中心的优素福。奥尼尔从一派死气沉沉的背景中跃然而出——“他极富领袖魅力,擅长随机应变,说起话来直言不讳,而且是个复杂得颇有几分神秘的人物。”
      
      在华盛顿,奥尼尔成了一个恐怖主义问题专家小组的成员,这个群体恰恰以克拉克为核心,成员大都来自中央情报局与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国防部、司法部和国务院的上层机构。他们两个虽然搞起内部斗争来同样无情,而且都容易与人结仇,但他们也在对方身上看到了可以为己所用的特点。
      
      中央情报局中职位与奥尼尔对应的人是迈克尔朔伊尔,他们是最有责任组织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两个人,但很遗憾他们却非常讨厌对方——这情绪反映着两人代表的组织之间根深蒂固的敌对状态。
      
      美国人对于本拉登的调查就是这么开始的。
      
      十
      
      1998年7月,中情局特工在阿塞拜疆绑架了扎瓦希里最信赖的一名政治心腹,他的笔记本电脑里有基地组织的结构图和圣战组织在欧洲成员的花名册,但是,中情局却拒绝把它交给联邦调查局。
      
      “对情报本身过于重视的中情局就像一个黑洞,除非受到比自身引力更强的猛烈冲击,否则绝不会吐出任何东西。哪怕有一点点情报被曝光,中情局都会将其视为一种失败;”
      
      在肯尼亚的使馆爆炸案发生之后,基地组织这个名字居然仍然几乎无人知晓!联邦调查局最后发现,曾有5座美国大使馆被列为目标,而让他们更为震惊的是,基地组织的一名埃及成员大约一年前曾走进美国驻内罗毕使馆,把炸弹袭击的计划告诉了中央情报局。中情局认为这个情报不可靠,未予理会!
      
      使馆爆炸案后,扎瓦希里曾经用本拉登的卫星电话和BBC的知名记者优素福扎通话,而国家安全委员会能够监听这部卫星电话上的通话,它却拒绝与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或白宫的克拉克分享这些原始资料。
      
      没有监听通话的后果?美国白白扔了66个巡航导弹,没炸死扎瓦希里也没炸死本拉登。
      
      1999年2月初,朔伊尔收到线报称本拉登正和阿联酋的王室在坎大哈南部的沙漠中宿营。朔伊尔建议立刻发动巡航导弹袭击,但克拉克否决了这一行动。朔伊尔大为光火,认为自己被出卖了。
      
      1999年底,基地组织在吉隆坡的重要会议,密谋了“科尔号”袭击事件和911袭击事件。中情局已经掌握与会者人员名单,甚至马来西亚秘密情报部门已经拍下了十来个基地组织成员照片!三个月之后,中情局已经知道其中一人已经于2000年1月15日飞抵洛杉矶,但中情局既没有通知联邦调查局,也没有通知国务院。
      
      中情局有许多人(朔伊尔此时已经被中情局晾在一边)憎恨奥尼尔,而且对动辄出错、行事不分轻重的联邦调查局怀有顾虑,不放心把敏感的情报托付给他们;还有猜测认为,中情局掩盖情报是为了发展这两人为自己所用,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愿意和美方配合的内线。
      
      基地组织的米达尔和哈兹米来到美国时距911事件还有11个月。联邦调查局拥有对这两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企图所需的一切权限,而中情局却没有在国内行动的法律权威,由于中情局没有透露基地组织两名活跃成员身在美国的情况,劫机者就得以放手执行计划,直到再想组织他们已为时已晚。
      
      在调查“科尔号”案件时,联邦调查局特工发现了吉隆坡会议的详情,而当他们向中情局发出正式电传请求关于马来西亚相关线索的时候,中情局依旧一声不吭。
      
      在整个911之前的反恐情报战役中,无论是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委员会还是白宫,任何一个部门从来都无法统揽全局,而他们也从来没有共同协作过,互相之间的隐瞒,最终引导了双塔的覆灭。
      
      后记
      
      摘抄如下:
      
      “到了这个时候人们也许会问,如果没有本拉登的主使,911或者其他类似的悲剧还会不会发生?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事实上,历史的构造板块的确在发生变动,并促使西方和阿拉伯伊斯兰世界进入了一个冲突的时期;然而,这场斗争的形态是由几个人的领袖魅力和看法所决定的。如果没有赛义德库特卜的著作,或是阿卜杜拉阿扎姆的圣战号召,遍及世界的沙拉夫叛乱也许仍将发生,但基地组织就不会存在。如果没有本拉登,埃及人就只不过是一个圣战组织。他们的目标很偏狭。在一个伊斯兰运动分散各地、各自关注其国家主义目标的时期,是本拉登提出了创建国际圣战军团的想法。在他的领导之下,一个经济上已经破产、不得不四处流亡的组织才不致分崩离析。正是由于性格中的固执,本拉登才能对因杀戮太多而起的道德争执充耳不闻,才能对足以粉碎大多数人梦想的反复失败不以为意。所有这些特点,都可以归为邪教领袖或狂人的性格特征。但是,本拉登还具备艺术家一般的技巧;他不仅要运用这种技巧来达到令人震惊的效果,还要利用它来让一些人心向往之——本拉登要求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
      
      奥尼尔的儿子在葬礼上读了一封奥尼尔写给他孙子的信,信上写道:“你生在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你应该了解父母的民族背景,热爱并珍视那些古老的民间传说。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忘记,你首先是一个美国人。在你之前,曾有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为了你的自由而斗争。我们所珍爱的一切都在国家的保护之下。要支持、维护并尊重那些以保卫国家为职责的人。”
  •     很好,就是速度稍慢一点,能再快一点就好了
  •     : I712.55/5925-1
  •       不知是否机缘巧合,开卷之前传来美国学者亨廷顿逝世的消息,好像为了给老先生“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做注脚,巴以间爆发了大规模军事冲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文明冲突”其实是个大概念,具体到“9•11”,我们还真的能够从美国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尤其是激进主义的交锋中找到不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矛盾点,但别看两种文化千差万别,依然有其共同处:两者都具有极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希望建立完善与和谐的世界新秩序;两者都觉得举目遍地是敌人,因此具有同样的自卫性,还有程度不一的“先发制裁”性(美国在9•11之后尤甚);两者在受到挫败后都有一种受伤感和无辜感(“为什么又是我们?”)。两者原先走得很近,比如沙特和美国曾按1:1分摊的原则秘密资助过伊斯兰圣战者在阿富汗的反苏行动,但两者的区别又是根本性的:美国文化呈辐射状向外看,立足目前,放眼未来,强调享乐主义,伊斯兰文化呈聚敛状向内看,立足目前,放眼过去,意在修身养性,它们分别占领着物质与精神的制高点,因此当共同的敌人,不信神的苏维埃帝国瓦解之后,由共同利益牵扯在一起的蜜月马上走到尽头,伊斯兰激进分子走得更决绝,不仅与“不虔诚”的本国政府决裂,更视以美国为代表的“基督教-犹太教”世界作为自己建立“自西班牙至中国的伊斯兰帝国”的绊脚石。
      
      激进主义产生于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瘠。石油给中东各产油国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效益(本•拉登爸爸的家族帝国就此兴起),甚至能给彼此对敌的南北也门带来和解统一的希望。但石油这种玩意儿总是随着金融市场的波动和期货市场的各种指标上上下下,发达时有钱人挥金如土不把钱当钱,不景气时即使王室到处举债也无人理睬,依赖石油出口过活而社会生产力又低得吓人的产油国的民众生活更如过山车一样惊心动魄。老百姓看惯了社会上层贪婪腐败淫逸无耻再来看国际局势,哪一个大国不是在勾心斗角蝇营狗苟,不是在利用自己往赌盘上增加筹码?科威特战争后美国大兵赖着不走,这不等于引狼入室?曾经有过辉煌年代的伊斯兰如今落成大国博弈的一枚小棋子,怎不叫人痛心?于是对很多穆斯林来说,先知传教的时代才是伊斯兰世界可以也是应当追求的目标,先知传教的后1400年可以忽略不计——激进主义还会满心怜爱地捡起这1400年,那是苦难的1400年!——仿佛今天是失落,而昨天就是辉煌。生活在现实与理想差距如此之大的社会环境中,心理落差带来的失望会促使穷苦人走上梁山,知识分子钻入故纸堆,年轻人游手好闲,富有的商人使枪弄棍,心境平和的人变得愤世嫉俗,激昂的宗教权威发明出“塔克费尔”——一种远比“激进主义”激进得多的思想,崇尚无差别谋杀,将带全世界走向“9•11”。
      
      激进主义与世俗政权结合后多少会变得温和而不至于极端,至少备受尊敬的宗教权威——“谢赫”们在发布圣令时需要考虑与世俗政权来之不易的妥协关系,“穆斯林兄弟会”就是一个例子。一旦夺取国家政权一家独大后,其思想会化为极为严酷的法律制度,在《一九八四》或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中,这种思想表现为无孔不入的国家恐怖主义(“老大哥在看你”……),在现实中,朝鲜、伊朗、苏丹或者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始终是人们带着无限好奇关注的国家。激进主义一旦落草,在经历一番“杀人”和“自杀”的道德挣扎并突破伦理桎梏之后,十之八九会蜕变成恐怖主义。《古兰经》严禁杀人或者自杀,但层出不穷的“例外”以及对《古兰经》所作的越来越狭隘的阐释,总能给人找到突破宗教禁忌的借口。有趣的是,激进主义并不拒绝舒适的生活条件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美国堕落文化的一个特征),基地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物质待遇一度十分优厚,单身汉月薪1000美元,有家室的则为1500美元,还有医疗和工伤补助,十年之后本•拉登断了财源,每人每月就只有100美元工资,有时候干脆入不敷出,讨薪无望的成员作鸟兽散,留下的是不计金钱得失的货真价实的铁杆和死忠,懂外语,懂技术。但即便如此,面对近在眼前的死亡,教唆者鼓动战战兢兢的门徒时总爱祭出极富物质味道的诱饵,许诺天堂里有享用不尽的珍馐美味,以及如假包换的众多处女……《古兰经》和先知的教义就此被架空,激进主义匡扶正义,济世救民(即使手段骇人)的初衷也已被弃置一旁——激进主义的思想鼻祖埃及人赛义德•库特卜在游历美国期间固然不满美国人的精神堕落,但他可能到死都想不到“塔克费尔”,就像他想不到由他第一个发现文学才能的纳吉布•马哈福兹日后将成为其追随者的刺杀对象——剩下的是所谓为先知肝脑涂地舍身赴死的“信仰”,这是激进主义演变为赤裸裸的恐怖主义的最后一步。
      
      而今,处处都是激进主义滋生萌芽的沃土。除了宗教,激进主义还寄生在改头换面的各种“信仰”中。在日本,除了落草的“奥姆真理教”,它还堂而皇之地高居庙堂,享受神社的香火滋养,在欧洲,“新”纳粹主义思想不仅春风吹又生,而且枝繁叶茂。人们下意识地认为,为“信仰”而死,可以不问人伦和道德的最后底线,也可以置公理与正义于不顾,这是人类暧昧的历史观和道德观的一个侧面。
      
      当“9•11”逐渐沦为媒体无所用心的一个标签时,原生派的观察报告变显得弥足珍贵。作为新闻写作的一个范例,《巨塔杀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尽可能客观的角度,讲述了“9•11”的前因后果。作为美国人,作者没有武断地下过任何一个重要结论,这是难得的;然而也正因为是美国人,尽管花费数年踏遍数国,作者终究带着美国人的视角,没有突破美国人的界限——课余的恶补无法夯实脆弱得近乎不堪一击的由大环境构成的涉世基础。所以,我们似乎应该去听听那些曾经或者正处于风口浪尖,尽管不太直观、至少是更为全面、更为深刻的观察者的声音,比如赛义德、莱辛、库切、戈迪默……
      
  •     从我们的角度看待自杀式爆炸事件,是无法理解的,但看完后理解了
  •        让人惊奇的好书,一口气读完,到底是普利策奖的作品。眼看剩下的越来越薄时心中微微不舍的遗憾,好久没有过了。这本来不是我感兴趣的题材,只是作者着实强大,将真实事件与讲述技巧巧妙结合,既是全景式的展现,又饶有趣味,读起来非但不觉单调枯燥,反而充满了新奇和震惊。从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在埃及的的肇始,期间嬗变流播,直至9/11当日从世贸中心跳下的人四肢乱舞的身体像手榴弹一样在地面炸开,跨度近半个世纪,一点一点冰冷而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是不同于文采的强悍,五年间千里奔波数百次采访的积淀,纷纭素材的取舍和架构,冷峻而细致的笔触,那些复杂无法理解但却活生生的人。看这样的书,会让人觉得自己如此的无知,而这个世界是那么的复杂。丢,写不下去了,我想来想去,就是复杂,难以理解,宗教、政治,我还真是屁都不懂。
      
      
  •     看来美国的体制问题比一般国家严重得多
  •     的确可怕.
  •        一、911为什么发生
       1、中东战争是阿拉伯人难以愈合的伤口,它给阿拉伯世界带来的羞辱超过了当代任何事件。他们曾经是那么信任美国,而美国的天平却倒向了以色列,阿拉伯人被深深地伤害了。这种伤害在知识界迅速弥漫开来,一个叫库特卜的人写了一本叫做《里程碑》的书,点燃了阿拉伯激进运动。
       2、库特卜提供了一种视角:阿拉伯历史的辉煌源于宗教和精神,而精神的堕落使阿拉伯人失去了力量,进而可以推理出:因为信仰,阿拉伯人获得了真主的青睐,那辉煌的历史不过是神的恩赐;失去了信仰,必然带来真主的抛弃,现实的任人宰割正是神的惩罚。因而,阿拉伯人的问题不在颛顼,而在萧墙。他们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回归真主怀抱,而神权国家是其在现实中的唯一形式。
       阻碍这一设想实现的是现代性。现代性的二元分裂——圣哲与凡俗、国家与宗教、科学与神学、心智与灵魂——与伊斯兰格格不入。现代性已经征服了西方,并通过西方逐步使整个世界成为其俘虏。年轻人的头脑里充斥着世俗、理性、民主、主体性、个人主义、自由、物质主义等等这些现代概念,伊斯兰无法容忍这种分裂所形生的概念。因而,必须捣毁现代性,捣毁现代性的整个政治架构和哲学架构,而美国无疑是现代性的集中体现。
       3、拉登的策略是不断发动袭击,直至美国军队入侵,然后圣战者群起而攻之,让入侵者流尽鲜血,最终使美利坚帝国因战争的伤口倒下,如同苏联入侵阿富汗一样。对此,参加了阿富汗圣战的拉登坚信不疑。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必须制造一起令美国无法容忍的暴行。
       以上三点,是理解911发生的根本所在。
      
       二、一些判断、命题
       1、表现出色是任何官僚体制的敌人。
       2、美国憎恨共产主义,不仅仅在于“共产”,更在于“无神论”。
       3、布热津斯基把苏联入侵阿富汗视为一次机会。
       4、基地组织的核心:死亡崇拜。
       5、库特卜认为:唯物主义与资本主义同样强调物质层面,忽视了精神层面。
       想到了另一句话:共产主义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生产方式。
       6、谁掌握了霍尔木兹海峡,就等于把刀子架在了世界石油供应的咽喉上。
       7、分支互盲结构。
      
       三、其他
       1、这些年轻人热爱死亡就像你热爱生命一样。
       2、衡量绝望的常见标准:贫穷、失业、文盲、疾病。
       3、“他们把我杀掉,我的话更有力量。”
       4、沙特阿拉伯:沙特家族。在沙特,重要的是家族,而非部落。拉登家族与沙特家族共同建立了现代沙特。
       5、9.11是伊斯兰的一个特殊的日子。
       6、自杀性炸弹袭击最终突破了伊斯兰禁止自杀的禁忌。
  •     911阻止不了,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酝酿了。911也能被阻止,如果各个情报部门都不藏着掖着。约翰·奥尼尔的工作重心全放在了基地组织上,可是他大概永远没想到会被基地组织以这样的方式结束生命…
  •     鄙视一下你的那个同事,这种悲剧发生居然还“兴奋”...
    好吧,我们这些旁观者可以“冷静”的分析“为何会诞生9.11”,但在那之外,9.11事件的悲剧在于这是针对平民的袭击,袭击的目的就是“杀你的百姓”,好吧你袭击军方我没什么可说,但你这种丑恶变态一无辜百姓为目标的行动就只能是万劫不复罄竹难书了,专捡软柿子捏?卑鄙!所以你才被称为“恐怖分子”。美军无人机炸死百姓什么的确是可恶,令人悲哀,但关键是这不是他们的主观意愿,他们没有一开始就把目标盯着人家平民打——那就是完全的侵略了(见当年侵华的)——虽然造成了同样的结果,但主观与否这一点无论是法律量刑还是别的什么上都存在重大区别,是万万混淆不得的。
  •     有关911的书,已经出了不少,但关于美国一方的,资料易得,还好写一些,关于本拉登一方,资料却经常是非常神秘、含混、矛盾的,这本书能在911六年之后出版并获得普利策奖,确非一般,从书中看,作者采方到了大量基地一方的关键人物,接触到了不少从各种渠道得来的基地文件,书后附的消息来源和说明就有11页之多。不光是采访功夫扎实,赖特的写作也很不错,对细节非常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都是用语言、动作等等细节来衬托。另外,这本书的装帧非常精致,精装的书脊很圆滑,封面用的布纹纸也很典雅。
  •     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能力大概就是想象力了,比如策划一起飞机撞大楼的阴谋。但最让人充满希望的能力恰恰也是想象力。
  •     写的很好,力荐
  •       2001年9月11日,我刚刚成为一名大一新生,初到离家千里的北京刚刚三天。迄今我仍能清楚地回忆起,9•11事件是如何以热门话题的形式,迅速拉近了陌生同学之间的距离。直到毕业也再没见过报刊亭的生意那样火爆,《南方周末》《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等一律被抢购一空。震惊、疑惑、同情、难以置信,无须讳言,甚至还有些许的幸灾乐祸;对于刚刚从高考车轮下逃生的一群年轻人而言,观点的交汇与碰撞过程也许显得十分稚嫩而肤浅,但那恰恰是面对惊世巨变时最可能的第一反应——即使在这个目不暇接瞬息万变的年代,我们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意识到自己正在亲历历史;无论史海潮头何等汹涌,身处当下的个体至多也只能窥见一两朵浪花,只有在拉开一定的时空距离之后,方能纵览那拍案惊涛,最初是如何从从天水相连处奔涌而来的。感谢《巨塔杀机》和它的作者劳伦斯•赖特,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远景和广阔的视角。
      
      作者以基地组织在二战后中东历次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影中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之历程为主线一,以美国各大情报部门十余年与基地组织斗法角力之经过为主线二,又以扎瓦希里、本•拉登、约翰•奥尼尔等身处漩涡中心的人物为主角,将错综复杂的迷雾依次厘清,其对相关文献与采访材料的组织之努力与成就,着实令人赞叹。以一个近十年来持续改变世界的重大事件为研究主题,完成这样一部纪实性与文学性兼美的著作,可能是很多新闻工作者毕生的梦想吧。诚然,对于伊斯兰世界与美国的深层冲突肇因,本书也许并未挖掘得太深;基于其立场、视角所持的观点也并非全部都能令人欣然认同;然而,毫无疑问,尽管此书中文版的篇幅达三十多万字,作者在书中开列的采访对象近七百人,但要彻底勾勒出基地组织的前世今生,根本解剖9•11事件的来龙去脉,自然仍显单薄;更何况成书之日距9•11不过区区数年,在如此迫近的距离上,欲放眼始末未免太勉为其难。此书毕竟为我们揭开了基地组织、中东政局和美国情报部门那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们看到通往双子大厦之废墟的,是一条由无数偶然与必然铺就的道路。以纪实性文学论,将事实详尽披露于前,思索与评判的空间则更多地留与读者,也未尝就不是更为慎重、负责和妥当的方式。
      
      国家政治舞台上的角力,往往源于国家利益之争,时至今日的国际政治体系,至少在形式上能够保证这些实际上都还很年轻的主权国家,在利益龃龉时煞有介事地坐下来谈一谈;而源自民族与宗教的理念冲突,便更为复杂、深远、难分难解。利益可以调和,理念却无法妥协;利益的蛋糕可以分享,理念之卧榻岂能容他人酣睡;利益的协商可以走向双赢,理念的角逐则极易——甚至必然——滑向极端。纵然理念冲突的外衣下其实未必不是利益基础在起决定作用,但当信念坚如磐石的极少数人将理念不断推上尖锐、排他、极端的巅峰,直至形成封闭而自洽的系统,拒绝融合、妥协的一切可能时,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合纵连横那一套在此全盘失效,温饱不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于是极少数人在“超凡脱俗”的同时,也就拥有了扭转历史的利器。反观美国情报系统,纵然科技手段与经济实力的后盾无比雄厚,然则受制于人际杯葛的内耗,其效率与判断力在一根筋的对手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奥尼尔与拉登的对决最终失利,毋宁说是有着种种缺点的普通人受挫于义无反顾的“超人”;令人深感无奈的是,人性中的种种小磕小绊——诸如处处留情,同僚芥蒂等等,何尝不是世间百态,寻常人生?也正因此,超越普通人性之上的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才更加寒气森然。思留退步,焉能敌得过视死如归?信仰这面大旗一旦打出,注定将迎风猎猎招展,如此迷局该从何拆解,悲观一点说,看不到路在何方。
      
      时间行至2008岁末、2009年初,倡导“文明冲突论”的亨廷顿辞世,白宫之主从党派到肤色悉数易帜,加沙地带硝烟再起,本•拉登又一次发出“全球圣战”的号召……作为一个突兀的历史节点,9•11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
      
  •     记号~
    当当上买去
  •     沙特是万恶之源
  •       劳伦斯赖特用了全书接近四分之三的篇幅来描写基地组织的前世以及它如何成为9.11之前的那个样子。冷峻坦然的笔法赏心悦目,使人忍不住想一口气读完。但在结局已知的情况下,赖特还是不自觉地补了几笔诸如“他们将会在……如何如何”的句子,给人感觉是作者忍不住要自己破功。而关于1993年索马里的问题,作者在前后两页上居然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实在很叫人费解。到了CIA与FBI斗法的段落里,不知道是资料不便于公开还是赖特要给老美挣面子,开始语焉不详起来,甚至草草了事,因此最后奥尼尔的悲剧就此失去了原本应该有的宿命感(而这似乎是赖特竭力想要营造的一种对比)。越看到后来,越觉得有虎头蛇尾之感。
  •     兼具宏观视野与微观细节,像金庸的小说一样好看。感觉五毛党在某些方面和宗教激进分子有相似之处,如疑神疑鬼(阴谋论者),选择性失明,是古非今,过分迷恋精神的力量,遇到问题不反求诸己、反而喜欢迁怒于人,讨论问题不讲逻辑、不就事论事,等等。同时,很为新、西两地区甚至中国的的未来担心,因为这里的官僚体制更为根深蒂固,官府及强势者对弱势者的羞辱更为严重。 何伟同志有眼光也够幸运(不佩服不行!想想他在涪陵支教时的迷茫),阿拉伯社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他就在那里,期待他关于埃及的书。
  •     相当不错。恐怖分子也不是冷冰冰的。
  •     非常好的一本书,知道了很多在国内媒体上接触不到的事实真相!
  •       9/11这个日期,无须加上任何年份的前缀,我都会迅速涌现那些画面。我试着梳理这些画面涌现的次序:首先是世贸中心的倒塌,人从摩天楼纵身而下,然后,我才能够想起飞机撞入大楼的画面,最后,可以定格在一个通缉令上,上面的头像是本·拉登。这是我个人的次序,其含义恐怕在于这个对全球有着某种转折点的意味的时刻,对于我,灾难的现象的印迹是剧烈的,而其原因是莫名的,原因被归咎的那个形象是神秘的。9/11的巨大意义,在此时刻还是如此痛苦,在我看来整个金融风暴也是这个转折点的关联产物。彼时,格林斯潘为代表的美国经济掌舵团队,他们必须拯救9/11后的美国信心和经济,从而对金融等领域的进行了过于放纵态度,以及美国在世贸中心这个资本主义象征物倒塌后,以自由市场原则发动的爆发性“圣战”,引导我们进入这次全球经济的地震。面对灾难,才开始追讨问题之由来,这是常情。
      
      《巨塔杀机》这本书就是“常情”的产物,但是它的份量在于作者劳伦斯·赖特所下的功夫,5年时间走遍相关各个国家,参访相关直接当事人接近700人,作者所列参考文献种类为160种,在2007年当之无愧获得普利策奖。劳伦斯·赖特身为《纽约客》的正式撰稿人,在大量非虚构类写作的同时,还进行小说创作。他还参予了电影《全面围攻》的剧本写作,这部电影也是基地组织特战教育的教材。而《巨塔杀机》也具有严谨的研究风范,同时,在写作上充满的“戏剧”的意识。作者努力地搭建起,一组人物关系来运作这个重大历史时间,他们是基地组织的两位领导奥萨玛·本·拉登和艾曼·扎瓦希里;联邦调查局反恐部门主管约翰·奥尼尔以及沙特情报事务主管图尔基·费萨尔王子。
      
      厚厚的一大卷书,劳伦斯·赖特用一种看似冷静的笔调描述一个历史的图景,文字中有分明有着小说般的细节和精致。最让人注目的是其中还分明透着一种源于立场的戏剧性需求,他刻意制造了两个世界。譬如,本·拉登的一夫多妻的世界和深陷于美国情报系统权力格局中的奥尼尔,这位是一个陷入婚外多角恋情的男人,本书作者调侃他如果在一个多妻子的社会中也会是一个好手。当本拉登在2001年,以5000美元的彩礼娶了一位也门15岁的姑娘作为自己最新的一位妻子,这位妻子取代了他的第一位妻子,这样本拉登才可以保持着一夫四妻的原则,他努力让自己家庭和谐相处,而这也是他的原则和理想。而奥尼尔一直在婚姻中挣扎,最后好像他可以赢取某位女性的时候,他死了,死于巨塔的倒掉,从联邦调查局退休后,他成为这里的保安主管。这群女人在他的葬礼上,明白这位男人的“多情”。这本书中,异常丰富的暗藏着这两位主人公和多个女性的故事,最终还是透露着一个开放社会的宽容。全书的所有描述和观念大概都建立于此,作者用这种方法反思伊斯兰激进主义的产生以及美国这个社会为何等待到了这场灾难。
      
      面对这本厚厚的书籍,你会发现那些所有的危机其实多么有迹可循,只是这些线索在灾难之后,才通过必然存在的讨论被引发出来。人类最大的危机就是在于只是在灾难之后才去发现危机早已存在,而在此前,那些线索却完全被忽略。我说的“忽略”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真的就不把这些当成一回事情,完全漠视与放任(像引言所谓的本·拉登在1996年的圣战宣言,无疑简直就是疯子的话语,完全无须正视);其二,更为可怕的一种力量可以隐藏着不安和反对,让我们觉得毫无“敌人”存在。因此危机必然以“灾难”的方式宣示自己存在的意义。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所有“危机”成为开放的社会和大多数群体所要面对的“危机”,所有人知道“它”存在着并且持续发生,此时,一个社会性的预警系统才真正起作用,并且可以产生调节和对应能力。让所有的“敌人”都公然存在,“敌人”就消失了。劳伦斯·赖特在巨大的灾难之后,让“敌人”呈现出来,他在书籍的结尾以“他们”消失在大山之中,提示着“他们”依旧存在,但是这种近乎文学性的隐喻,并没有解决本书刻意凸显的两个世界相互绝不愿意对方成为“可视的现实”的本质。
      
      《巨塔杀机》书中不断采取的策略就是将神话人物拉登变成一个真实人物,或者用一个并不恰当的词汇——对拉登进行一次“去魅化”的文字处理。拉登和他的追随者并不是007之类电影里的邪恶暴君,身处自己的奢华宫殿,他们在阿富汗大山里的日子有着苦修般的清苦;拉登作为商人其实也并无多少钱财,而且经商的才华低下,在离开苏丹的时候,几乎是一个可笑的失败者;拉登喜欢吹嘘自己的成就,在漫长年代中其实一直毫无作为,所以他扭曲的心理期待着最耸动的成功时刻。一句话,拉登是一个在荒野中苦修,沉溺在成为伟大使徒的自我幻见之中。但是,一切问题在于,拉登一方面是自己制造了自己的“耸动”,另外一方面恰恰是一切正常而理性的社会以一种驱逐和贬抑制造了“恶魔”,所有“恶魔”的行径都是被正常世界发明的,正常的人们以其高傲的理性和娇贵的恐惧制作了“恶”的路径。在此,我想起书中提示的激进分子在墙上刷写的痛斥理性的口号。我们制造了敌人的敌人,从而制作敌人。
      
      那么,依照这个线索,我会承认劳伦斯·赖特的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将考察延伸到了赛义德·库特卜,书籍的第一章就以“殉教者”来写作这位被作者冠以“作家、教育家”的埃及人。在这篇短文中,我感谢作者将一个陌生人物引入我的世界,让“他”成为可见者。因为作者的笔触分明指出这个引入的重要性,“1966年8月29日,赛义德·库特卜在黄昏时分的祷告结束之后被绞死。政府拒绝把库特卜的尸体交还给家人,他们担心他的坟墓会成为追随者心目的圣地。这位伊斯兰激进分子的威胁似乎已告结束。但是,库特卜的先锋队已经听到了战斗的乐声。”那么,9/11的所有的死亡者都在废墟里永存,当你去祭奠的时刻,你如何驱逐那些劫机者的痕迹或者幽灵?他们是所有的死亡者中的死亡者,我们能否在一个纪念的空地,试图让他们再度不可见?
      
      
      杜庆春
      2009-2-3
      
      
  •       《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
      
      H.
      
      2007年美国普利策获奖作品,做记者出生的作者劳伦斯莱特通过翔实的采访,面谈,大量的资料查询,把近百年的中东历史里错综复杂的片段串联起来,向读者勾勒了一个从埃及独立后的民族主义的发展,沙特阿拉伯的石油支付,苏联入侵阿富汗这三段历史,加上对于库特普,本拉登,约翰奥尼尔,扎瓦希里等几个重要人物的生动刻画,让人们清楚的看到了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原教旨主义的发展,基地组织的活动和发展,以及伊斯兰极端主义是如何一步步和西方文化对立起来的,又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了911这样的顶峰。这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作者表述起来却丝毫不显得枯燥,很多小说一般的描写刻画,很精辟的评论,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至少这部著作,是我读过梳理中东历史最精彩,最有趣的一本书,而同时又不失严谨与公平的视角,以及问题研究的深度。
      
      
      伊斯兰教和西方文明的对抗真是像《文明的冲突》这本书中描述的吗?伊斯兰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体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悲剧怎么才能避免?阿拉伯国家怎么样才能和平的在21世纪的全球化世界中走向繁荣富强?他们需要现代化,需要一些变革吗?如果是的话,又是怎么样的现代化,怎么样的变革呢?
      
      
      这些问题,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在笔记上记下的,然后我试图在这本书中感性的找到一些解答。
      
      
      -----------------------------------------------------------------------
      
      
      作者用很大篇幅描述了一个人物,库特卜,“一个正派,骄傲,充满烦恼而道德观念极强的人。他那无人赏识的天分,日后将动摇伊斯兰教,危及伊斯兰世界的各个政权,并未阿拉伯明祖无着无落的年轻一代的指路明灯;寻求着生活意义和目标的这一代人,最终在圣战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和所有对于西方文化迷茫的一代人一样,他在美国的日子里越发得到这样的一个概念:
      
      
      显然,他所写的内容并非仅限于美国。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现代性。现代的价值观——世俗论、理性、民主、主体性、个人主义、性自由、宽容和物质主义 ——借助西方殖民主义的媒介传染给了伊斯兰。如今,美国是上述所有观念的代表。库特卜把抨击指向了那些试图改变伊斯兰教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埃及人。他想要表明,伊斯兰和现代性这两者完全无法相容。他的宏伟构想(此时才初露端倪),是要捣毁现代性的整个政治与哲学架构,还伊斯兰以其未被污染的本来面目。对他而言,这是一种神圣的同一状态,是真主与人类的 完全结合。圣哲与凡俗、国家与宗教、科学与神学、心智与灵魂,这些概念之间的分裂是现代性的标志,西方世界已成为它的俘虏。但是,伊斯兰教无法容忍这样的分裂。他坚信,在伊斯兰教之中,神性一旦遭到削弱,就只能以毁灭告终。伊斯兰教是完全的,绝不会作出妥协。这是真主的不易之言。可是,受西方世界迷惑的穆斯林却忘记了这一点。只有让伊斯兰教重新成为他们生活、法律和政府的核心,穆斯林才有望夺回他们作为世界主流文化的应有地位。这是他们的责任;不仅是对他们自己的责任,也是对真主的责任。
      
      班纳建立穆斯林兄弟会,纳赛尔在1952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推翻腐败的法鲁克国王,兄弟会和自由军官组织这两个组织间的竞争马上开始显现,纳赛尔控制着军队,兄弟会控制着清真寺。纳赛尔的政治梦想是一个泛阿拉伯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平等而世俗的工业化制度。兄弟会则希望自上而下地彻底重塑社会,把伊斯兰教的价值观家住生活的各个层面,让每一穆斯林都能以最为纯粹的方式来表达伊斯兰教精神。
      
      纳赛尔后来关押,处死了库特卜。
      
      或来极端组织的发展:兄弟会,伊斯兰组织(大学生发起),圣战组织(扎瓦西里)。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1967年爆发了六五战争。
      
      原因:阿拉伯队以色列的口诛笔伐,封锁海峡(按照国际政治学的观点要分析
      
      时间:以色列六天摧毁埃及,约旦,伊朗,叙利亚。
      
      影响: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耶路撒冷,约旦和西岸,戈兰高地。
      
      心理转折点,穆斯林的耻辱,安拉背离他们而去,丧失了信心,打败他们的力量远远不是以色列这个小国,是真主抛弃了穆斯林。回归的途径就是回归纯粹的宗教信仰。
      
      纳赛尔的世俗主义政权受到怀疑。1970年纳赛尔去世。继任者萨达特。
      
      和兄弟会有一定和解。
      
      后来的发展:
      
      1973年发动斋月战争。战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埃及与以色列将讲和。1981年萨达特遇刺。
      
      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的"9·11"悲剧诞生在埃及的监狱之中。开罗的人权主义者认为酷刑催生了强烈的报复心理--首先是在赛义德·库特卜身上,然后就是他的门徒,包括艾曼·扎瓦希里。囚犯们的怒火针对的主要是世俗的埃及政府,但一股强烈的愤怒之情也指向了西方世界。在他们看来,西方世界是埃及暴虐政权背后的驱动力。他们认为伊斯兰社会的腐化与受辱是由西方造成的。实际上,羞辱这一主题(也就是酷刑的本质)对于理解伊斯兰激进分子的愤怒至关重要。埃及的监狱变成了一座制造激进分子的工厂,这些人寻求报复--他们把这叫做正义--的愿望压倒了一切。
  •     911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想当好。推荐!
  •     学校图书馆借的,毕业之后想再读就已经找不到了。
  •     相当真实客观地展现了911事件的前因后果既是完美的教科书,也能带给人启迪
  •     只有一个印象:伊斯兰教是一个具有很强侵略性的宗教。。。
  •     写出了的美国特务机构和恐怖组织的真实一面 太扫盲了 对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前进了一大步 另外发现拉登和五毛们太像了
  •     线性梳理。本以为一本书可达到大致了解。复仇?偏激理想?宗教误读?很详细但无法用理解力使所有散落的细节黏合。故事陌生,或许只因个人偏见不懂虔诚意义
  •     爪一个~~~~~~ 我也该买来看看~~~~~
  •     把恐怖分子还原成鲜活的人,看完不禁产生一些理解的同情。
  •     鸿篇巨制.....漫漫看
  •     评论里有提醒赶紧读否则记不住人名的…无数个阿塔无数个穆罕默德,凭名字形态识人的读者只能前翻后翻否则马上不知道谁是谁了。所有可能发生的都一定会发生,某种意义上讲不可避免…早上在上学路上听到911新闻那种是不是我今天没睡醒的感觉还很清晰。这么多年过去不同世界的隔阂更加扩大了,而恐惧只会把人们推向更不愿意去互相理解的方向,完全无法乐观
  •     商品确实很不错,包装比较精致。快递不算快,3天多。总体来说还算满意。
  •     终于有机会了解自杀袭击者的思维逻辑了.
  •     非常详细,尤其对于本拉登家族与沙特王室的关系,还有本拉登本人的心路历程。开篇对于库特卜的描写非常生动,作者尝试以一个埃及人的视角来审视当时的纽约,这确实挺困难。有时间要再读,很多都忘了。
  •       刘放:《巨塔杀机》最近在中国大陆出版了简体中文版,您想对中国的读者说些什么吗?
      劳伦斯•赖特:狂热分子始终活跃在我们的周围,只不过他们采用了形式迥异的巧妙伪装。20世纪的上半叶是纷繁的政治辩论,而上世纪末到新世纪初始,更多的焦点集中在宗教信仰的问题上,不再是简单的政治信条。这是一个新时代,我相信即使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也会同样面临着危险。这种危险将会是以保护国家安全名义的去践踏人权。这是在我们两国都有发生的事情。
      
      刘放:能否详细阐述一下您致力于创作此书的原因?还有,您在写作或者采访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劳伦斯•赖特:很多年前,我曾经任教于在开罗的美国人大学,当时正处于越南战争期间,我就是那些所谓的“良心反对者”——就是说拒绝服兵役,但是我也不得不为国家履行另外一种义务,在开罗的美国人大学教书。那是一扇打开阿拉伯世界的门。那时我主攻阿拉伯语,在埃及结识了许多朋友。然后,9•11事件发生,我其实比大多数的美国人更为震惊,因为我已经爱上了位于那部分世界的这些国家。我想这就是促使我来报道整个事件的众多动力之一吧。
      
      刘放:这本书在悲剧事件发生后花了5年时间才完成,您如此详尽的描述,希望传达怎样的关键信息呢?
      劳伦斯•赖特:一场极度危险事件的原本始末以及美国情报制度上的失败,请从这两个方面去理解本书。
      
      刘放:在您看来,这本书和其他9•11题材的作品的最大区别在哪里?您的书距离100%真实还差多少?
      劳伦斯•赖特:我已经尽我所能报道事实的真相。开始写这本书时,我就打算把它写成关于人的故事,想让这场巨大的人类悲剧为普通人所理解。于是,我开始寻找那些能用自己个人经历,解释这系列悲剧的个体。我最先找到了约翰•奥尼尔,他当时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纽约分局的反恐组长,也是缉拿本•拉登的主要猎手。但拉登本人永远是故事的核心。最后,我还写了沙特阿拉伯的图尔基王子,他曾是沙特的情报主管,在阿富汗反苏圣战期间,他曾与本•拉登并肩作战。
      
      刘放:您怎样理解9•11对美国的影响呢?灾难已经过去有8个年头了,美国民众对此事件有新的认识吗?如果有人问及为什么遭受袭击的是美国,大家会不会避而不谈?
      劳伦斯•赖特:显然,9•11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一个深远的心理创伤。1812年(美英)战争后,美国本土从未经受过如此严重的攻击。在这近乎两百年的时间里,美国人一直处在安全无虑的状态中。一刹那,这一切都改变了。我想,国家迅速作出反应回击,这毫不奇怪。事实上,这就是基地组织故意的。本•拉登希望以此激怒美国,让美国去侵袭阿富汗,最后步苏联之后尘。苏联1989年从阿富汗撤军后,不久就解体了。本•拉登坚信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美国——美国变为分裂的国家,这样就有机会让伊斯兰世界重振雄风,成为唯一的超级强权。
      
      刘放:您个人怎么看“基地组织”的未来?
      劳伦斯•赖特:毫无疑问,“基地组织”是没有前途的。它不是个真正的政治组织,对未来没有愿景。它是一场“反动”,不是一个“计划”。“基地组织”最终会消失,因为人们想看到改善他们生活的实际行动。基地对政府或政治缺乏兴趣,他们只对精神净化感兴趣。
      
      刘放:当前美国正遭遇严重的经济低迷,有一种说法认为,其根源就可以追溯到9•11,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劳伦斯•赖特:本•拉登喜欢让别人认为是他的9•11导致了美国经济的低迷,当然,现今的这种情况也的确包含他的一份“贡献”。但那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循环,我们现在的困难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     话语权和媒体的力量的确不容小视,目前很难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取得到与lz认同的人。“文化帝国主义”是无处不在的。不过真理还是不会被泯灭的。支持你的想法
  •     良记标本。
  •     新闻类纪实文学的巅峰之作,甭说普利策奖,获诺贝尔奖就不为过!这本神作带给人的震撼与感动完全不亚于任何一部世界名著,文笔晓畅不动声色,立场中立叙事冷静,出场人物近百却条理清晰,国际政治斗争的险恶复杂,MSL极端组织的偏激龌龊,中情局等机构的颟顸愚蠢,各种人性的高尚与卑微、勇气与渺小都尽收眼底,以数百次访谈为基础的巨大信息量汇成一股罕有其匹的叙事流,令人读起来就欲罢不能,宛如当代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的宏伟史诗,让人五味杂陈难以忘怀。本拉登的偏执无能(大部分时间都是个冤大头,911是撞大运),扎瓦赫里的狡诈阴狠,奥尼尔的放纵而敬业(他读童书至抽泣那段尤为感人),感觉作者完全超越了生死与国家,犹如上帝在写作,俯瞰芸芸众生
  •     没有比这更详细的说早期基地的形成了吧
  •       
      高塔是塔罗的第16张,可以讲是众人一心的力量表现,也可以说是乌合之众的分崩离析。
      
      维舟说
      Colin Turnbull在《森林人》中曾写到中部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在他们内部“通常纠纷的解决很少参照对于这一起事件所宣称的对与错,而主要是根据这个共同体盼望恢复平静的意向”。希望在未来,巴以双方也能多体味这句话。
      
      想了想 好像有点拧巴
      为什么呢
      
      参照皮利尼亚克的《不灭的月亮的故事》
      我们把它的意思做一些改写
      “为了集体的利益 即使你是对的 长远看你似乎是对的 但是 你应该妥协而不是导致集体的崩塌”
      
      这样对吗?蛮拧巴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