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阿-犹冲突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501234677
作者:全克林
页数:436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战后初期工党政府巴勒斯坦政策的大背景  第一节 巴勒斯坦遗产  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接合处,东接南亚次大陆,南临非洲,西北与欧洲各国隔海相望,北接欧亚大陆腹地,又由于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黑海围绕其外缘或是深入其腹地,因而有“五海之地”之称。随着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和一战之后环球航空路线的开辟,中东更成为世界上两个主要的人口和权力中心区域(印度、东南亚和远东以及欧洲和北美)之间交往捷径的必经之路。此外中东地区还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苏美尔和古亚述文明)和三大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共同发源地。  位于中东地区心脏地带的巴勒斯坦不仅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和连接阿拉伯世界的桥梁,而且还是全世界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教徒心目中的圣地。由于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宗教意义,巴勒斯坦数千年来一直是各大帝国争夺的目标,这块土地曾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征服。16世纪,土耳其人从埃及手中夺得巴勒斯坦。  犹太人曾是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据传早在公元前1800年就来到这里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犹太人的王国历经了多次亡国、分裂和重建,但到公元前63年时已完全失去了独立。公元135年,罗马帝国军队再次攻陷耶路撒冷,数万犹太人被杀,幸存者则被迫四处迁徙,开始散居于世界各地。其后阿拉伯人成为巴勒斯坦的主要居民。  但是许多流散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并没有放弃有朝一日重返巴勒斯坦重建自己国家的梦想。在世俗民族主义兴起和欧洲反犹风潮的推动下,现代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于19世纪下半叶诞生。1881年,俄籍犹太人平斯克(Y.L.Pinsker)出版了《自我解放》一书,提出了建立犹太民族国家的想法,该书被认为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发端。1896年,匈牙利犹太律师赫茨尔(Theodor Herzl)出版了《犹太国》一书,完整地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思想。1897年8月,在瑞士巴塞尔(Basle)召开的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布,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得到法律保障的犹太家园”。很多人把这一年视为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之间争端的源头。  一、委任统治的起源:“麦克马洪通信”、《贝尔福宣言》和《委任统治训令》  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已是衰败不堪,濒临崩溃,西方列强对其“遗产”展开了激烈争夺。  作为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和主要殖民帝国,英国一直希望将其影响从苏伊士运河进一步向东扩展。进入20世纪,它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开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其主要用意之一就在于加强对它的影响,希望它有朝一日能为英国在巴勒斯坦的利益服务。  一战爆发后土耳其加入同盟国一方作战,这为两方列强“摧毁土耳其”和染指巴勒斯坦提供了最好的机会。英、法、俄三国迅速于1915年初就瓜分奥斯曼帝国达成了共识。  但土耳其参战又给协约国,尤其是英国造成很大的威胁。英国的担忧在于土耳其对其交通线的威胁以及它在穆斯林世界中的影响,因此,它必须尽快击败土耳其。煽动阿拉伯人起来反抗土耳其的统治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捷径,英国选中了圣城麦加的伊斯兰宗教领袖谢里夫·侯赛因(Sharif Hussein)来号召阿拉伯人起义,侯赛因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后裔,在阿拉伯世界享有广泛的影响力。1915年,英国驻开罗的高级专员麦克马洪(Henry MacMahon)与侯赛因进行了一系列书信往来(共计10封,史称“麦克马洪通信”)。麦克马洪全力劝说侯赛因为英国服务,侯赛因则提出了自己的要价,在7月14日的信中,侯赛因要求让大致包括阿拉伯半岛(亚丁除外)、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在内的地区独立,麦克马洪在10月24日的回信中将“大马士革、哈马和阿莱普(Aleppo)以西”的土地排除在将来独立的范围之外,其理由是这些地方并不是纯粹的阿拉伯人领土,但他承诺英国将承认其他地区的独立。  “麦克马洪通信”后来引发了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巴勒斯坦是否被包括在应予以独立的地区之外。战后英国坚持说巴勒斯坦被划在被允许独立的地区之外,阿拉伯人则持不同意见,他们的理由是哈马和阿莱普都位于大马士革以北地区,而麦克马洪在信中并没有提到任何大马士革以南的城市,因此这条“排除线”应以大马士革为其南端界点,此外,巴勒斯坦与任何麦克马洪承诺给予独立的地区一样都是纯粹的阿拉伯人居住地。  1916年,英国背着阿拉伯人与法国签订了《赛克斯一皮科协定》,规定战后在巴勒斯坦建立某种“国际管理”机制。阿拉伯人直到俄国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人公布了俄国档案中这一协定的文本时才得知此事,他们认为此举违背了英国自己许下的让巴勒斯坦独立的诺言。  “麦克马洪通信”是英国卷入巴勒斯坦问题的开端,然而真正使英国深深陷入“巴勒斯坦泥潭”的是1917年11月2日由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Arthur Balfour)以书信形式发表的一个宣言,其核心部分如下:  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家园,并将尽最大努力促成其实现。但必须明白,决不应使巴勒斯坦现有非犹太人团体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其他国家内的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受到损害。  这一宣言的发表是巴勒斯坦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犹太复国主义者将之视为他们对巴勒斯坦的要求的法律基础,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贝尔福宣言》的发表早于英国实际控制巴勒斯坦。正如英国首相劳合·乔治(Lloyd George)所称的,发表这一宣言的目的在于获得盟国与敌国国内犹太人的支持,而这对于英国的战争努力具有关键意义。还有人指出除此之外,英国这样做还因为它越来越意识到巴勒斯坦在战略上对英国的重要性,而且英国还想把法国挡在巴勒斯坦之外。  《贝尔福宣言》是一个单方面的宣言,贝尔福本人以及这一宣言在美国和英国的支持者都没有考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利益。  1917年12月9日,耶路撒冷向英国军队投降,土耳其对巴勒斯坦400余年的统治至此结束,到1918年9月,英军控制了巴勒斯坦全境。在巴黎和会上,劳合·乔治与英国军方都承认1916年阿拉伯人反土耳其帝国的起义对于英军在中东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还有人指出阿拉伯起义军的力量“相当于一支6.5万人的部队”。虽然阿拉伯人帮了英国人大忙,但英国在兑现其承诺方面实在不能让阿拉伯人感到满意。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宣布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阿拉伯领土将不会归还给土耳其统治。  在巴黎和会上,当有关征询前奥斯曼帝国属地人民意愿的问题被提出之后,美同总统威尔逊(Woodrow Wilson)建议成立一个盟国委员会调查此事,但英国与法国都拒绝参加,最后成立的委员会由美国人金(Henry King)和克兰(Charles Crane)主持。金一克兰委员会于1919年8月提交了报告。关于巴勒斯坦,报告指出阿拉伯人(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基督教徒)都坚决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居民中只占10%,建立犹太国的要求不符合民族自决原则。但这一报告遭到了英法的反对。  1920年4月,国际联盟正式确定了英国和法国在中东委任统治地的划分。包括巴勒斯坦与黎巴嫩在内的叙利亚成为委任统治的对象,法国分得了包括今天的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北部地区,而南部(包括今天的巴勒斯坦和约旦)则为英国所占。没有任何当地阿拉伯人被邀请参加这些决定他们命运的会议,不久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举行了暴动,这是他们第一次以暴动的方式来表达对英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愤怒。英国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对此进行调查,其结论是暴动源于“阿拉伯人认为《贝尔福宣言》隐含着对他们自决权的否定”。  1922年7月24日,国联批准了巴勒斯坦《委任统治训令》,巴勒斯坦正式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犹太复国主义者在《训令》的起草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贝尔福宣言》也被包含于其中,这使“犹太民族家园”成为《训令》的一个核心内容。《训令》规定委任统治政府必须在巴勒斯坦“创造政治、行政与经济上的条件以确保犹太民族家园得以建立”。  此后犹太复国主义者一直将《贝尔福宣言》和《委任统治训令》作为他们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国家的要求的法律基础,而阿拉伯人则认为这两个文件完全忽视了当地绝大多数居民的权利,因而从未予以承认。  《训令》第二十五条将外约旦包括在巴勒斯坦委任统治地之内,但是一个保留条款又规定委任统治政府有权在外约旦推行它认为合适的管理方式。1922年9月,国联批准了有关圣地与犹太民族家园的规定不适用于外约旦的决定。  1921年,英国外交部将巴勒斯坦移交给殖民部中东司管辖。虽然巴勒斯坦在名义上属于“作为独立国家的存在应得到临时承认”的“A类”委任统治地(一般而言“A类”委任统治地享有的自治程度应高于“殖民地”),但事实上英国任命的高级专员在巴勒斯坦拥有绝对权力,这与其他殖民地的总督没有什么区别。  二、陷入“怪圈”: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1922-1935)  委任统治刚开始时,英国政府似乎对实现它作出的建立犹太民族家园和保障阿拉伯人的权利的“双重承诺”充满信心,然而它很快就发现这个任务并不像原先设想的那样简单。  ……

前言

  二战以来,中东一直是世界政治中的一大热点地区:数十年来这一地区已经发生了多次大规模战争,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则不计其数;难民问题久拖不决;恐怖主义活动难以消除,相反还呈现出扩散之势。所有这些都给当地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有关中东是世界上“最不稳定、最混乱和最令人费解”的地区之一的说法毫不夸张。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和关键。

内容概要

  全克林,男,1974年生,广西桂林人。1999年获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获国际关系史博士学位。现为桂林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国际问题及英美社会与文化。已在《美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冷战国际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战后初期工党政府巴勒斯坦政策的大背景第一节 巴勒斯坦遗产第二节 面临“财政上的敦刻尔克”:战后初期的英国经济第三节 “固守中东”:战后初期英国的中东战略第二章 贝文的“美国倡议”及其失败:英美调查委员会和《莫里森-格雷迪方案》(19459-19468)第一节 巴勒斯坦问题:日益紧迫的任务第二节 贝文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全新方法”:拉美国人承担责任第三节 英美调查委员会的活动第四节 《英美调查委员会报告》及各方反应第五节 再次努力:《莫里森一格雷迪方案》及其失败第三章 “死胡同”:英国最后的调解努力(19469-19472)第一节 犹太复国主义者政策的调整第二节 “聋子的对话”:第一轮伦敦会谈第三节 杜鲁门《赎罪日声明》与“英美关系的最低点第四节 拒绝“孤注一掷的选择”:英国拒绝分治第五节 外交努力的彻底失败:第二轮伦敦会谈第四章 从提交联合国到决定撤出巴勒斯坦(19472-19479)第一节 最寒冷的冬天:英国决定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第二节 退居后台:英国与联合国特别委员会第三节 “失控”:巴勒斯坦委任统治濒临崩溃第四节 “历史性的决定”:放弃委任统治第五节 “美国方案”:联合国分治决议第五章 “不合作”时期(194712-19485)第一节 在巴勒斯坦:“保持中立”第二节 在联合国:冷眼旁观第三节 美国承认以色列第六章 替代方案:英国接受“大外约旦计划”第一节 阿卜杜勒与他的“大叙利亚计划”和“大外约旦计划第二节 从犹豫到接受:英国与“大外约旦计划”第三节 一步步滑向战争:阿拉伯国家第七章 英国与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5-19491)第一节 英国正式接受分治原则和促成第一次停火第二节 “一边倒的战争”:十日战争及其后果第三节 从旁观到主导:英国与两个《伯纳多特方案》第四节 英国直接卷入战争的危险:内格夫危机第五节 “大外约旦”建立和英国承认以色列结语参考文献附录 地图:1947年分治决议的领土划分和1949年停火线

编辑推荐

  《英国与阿:犹冲突(1945-1949)》认为,研究战后初期英国对阿一犹冲突的政策时必须将它放在英国的中东乃至全球战略的大背景下,着眼于巴勒斯坦的阿犹双方、阿拉伯世界以及大国(尤其是美国)的政策与英国政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interaction)进行考察,必须尽量避免已往那种片面化、简单化和概念化的观念的影响。作者使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占有材料尤其是档案文件以及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作者简介

《英国与阿-犹冲突》是对1945-1949年这一时期中东地区的主导大国英国对阿—犹冲突的专题研究。作者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占有材料尤其是最新解密的外交文档的基础上,把英国的政策放在其中东和全球战略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力图理清巴勒斯坦的阿犹双方、阿拉伯世界以及美苏等大国与英国的政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解释出英国政策的根本动因。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专题研究客观地揭示出阿—以冲突的根源及其早期发展历程,为认识当前的阿—以冲突提供借鉴。

图书封面


 英国与阿-犹冲突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