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镜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20
ISBN:9787545804300
作者:彭丽君
页数:258页

内容概要

彭丽君,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教授,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取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华语电影、中国现代性、知识产权和文化政策等。曾于2003年取得中文大学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项,以及2008年的中文大学卓越研究奖。最新出版为有关中国创意经济的英文著作:Creativity and Its Discontents: China’s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Offenses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2);中文著作则有《黄昏未晚:后九七香港电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0)。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图像的转向与写实主义的欲望
第二章 摄影、表演与女性形象的构成
第三章 广告与女性的视觉呈现
第四章 从听到看的海派京剧
第五章 出入中国早期电影现场
第六章 魔术与摩登
结语 现代性:作为一项未完成的工程

编辑推荐

《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由彭丽君所著,从探讨视觉与现代性的关系出发,关注如何在特定文化场境下通过视觉文化去建构现代主体,探讨中国现代主体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本书的各章牵涉到石版印刷、摄影、电影、戏剧表演、广告和其余不同种类的视觉再现,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复杂互动,藉以说明视觉现代性并非为独立的文化现象的结合,而是一个颇为紧密的社会文化话语。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哈哈镜》探讨了1880至1930年代这一动荡历史时期,中国市民主体在与新兴视觉文化的相互碰撞中,观看自身的多重而复杂的方式。书中广泛涉及了印刷术、摄影、广告、电影与戏曲表演等一系列媒体和视觉形式。市民积极投入并享受这些视觉文化,而它们皆为主体对空洞的现代性 许诺——由新兴、刺激与时尚等抽象和短暂的观念组成——之欲望所大力驱动。
作者详述并分析了各种视觉再现,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复杂互动。由此证明视觉现代性并非独立的文化现象的结合,而是一个颇为紧密的社会文化话语,影响了文化的差异与典型之所在。
本书首先对十九世纪末兴起的印刷文化做了总括性的历史描述和理论探讨,并检视了现代性对于探究“真实”的迷恋。接下来的章节讨论了新兴视觉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形象,视觉文化展开与展示的娱乐场所,都市人与新兴现实主义的相互妥协,而对各种形象的生产和接受间的动力学关系则成为了贯穿全书的主题。
如作者所示,现代性通过奇观向中国人展现。尽管奇观纷至沓来,俘获着现代的主体,但却无法完全驯服或限制那些投身其中的人们。作者特别指出,他们在崭新而现代的自我认同尝试之中,参与和表演着这一稍纵即逝的视觉文化。这里讨论的中国视觉文化是高度竞争性的,在持续的流动和变化中,呈现出对现代主体的全新理解:他面临的不仅是过去的消逝,而且是未来的歧路。中国的现代视觉文化揭示出主体及其环境的激烈碰撞和相互渗透中,现代性的不断更新。
权威推荐:
彭丽君的著作对“视觉”做了细致的历史化考察。她并未把观看当作天然之事,而是充满睿智地将视觉作为一种现代现象,并拓展和转换成凝视与观看的本土文化塑型。本书中,理论性与经验感协调缜密,趣味盎然,洞见迭出,提供了对现代中国视觉文化的杰出观察。
——纽约大学 瑞贝卡•卡尔
彭教授处理了现代中国研究中最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视觉现代性。在奇观的政治学中,她通过中国人的万花筒与现代视觉装置的相遇,展开了从新奇话语到媒体技术、再生产等诸多面向的讨论。《哈哈镜》是一项中国人在现代历史关键时刻如何看与被看的迷人的研究。
——哈佛大学东亚系 王德威
作为中国视觉现代性的“观察者”,彭丽君在《哈哈镜》一书中不仅呈现了各类视觉样式构造的都市文化奇观;而且揭示出诸种观看欲望形塑的“视觉无意识”。正是上述两方面的相互生产,彼此运作,如“魔术”与“摩登”,似真似幻,亦真亦幻,于真假难辨间,决定了观看的主体何时“凝神关注”,何时“视而不见”……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罗岗
晚清报刊,月份牌女郎,摄影术,慈禧,西洋镜,梅兰芳,戏院,妓女,电影,上海,戏曲,魔术,《哈哈镜》几乎收纳了有关中国视觉文化的所有关键词,但此书的成就不光在媒介覆盖和知识场域的辽阔,还在历史纵深和细节考察上示范了中国经验和现代性理论的交锋和撕扯。这确乎是饱含温度和强度的研究著作,我们在彭丽君的写作中感受到真正的理论活力,一种从微观政治回望过去和眺望未来的激情。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 毛尖


 哈哈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视觉文化与中国经验——读《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张春田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6期大致在2000年以后,视觉文化在中国学界开始流行起来,翻译和介绍西方视觉文化理论的书籍日渐增多,比如罗岗、顾铮主编的《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英国巴纳德著、常宁生译《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英国米歇尔著、胡文征等译《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美国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作、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英国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葛红兵译《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周宪著《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陈永国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高燕著《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等等。通过这些林林总总的著译,西方“图像转向”之后,视觉理论发展的各个新的向度,从“灵韵”到“景观社会”,从“帝国之眼”到“超级真实”,从“技术化观视”到“性别视觉快感”,都开始被年轻的中国学人所津津乐道。不同于简单的视觉艺术,视觉文化研究由于牵连、聚合起关于观看的符号、空间、种族、阶级、性别、权力、消费、主体性以及物质性等问题,与文学、传媒、电影、文化史、艺术史等研究交叉映射,成为一个开阔而极具活力的知识场域。不仅对于思考当代的全球文化经济,而且对于反思持续了数个世纪的现代性工程,都是相当有效的视角与取径。不过,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相比西方理论引入,中国问题及其独特性尚未得到凸显。虽然有巫鸿、柯律格(Craig Clunas)从艺术,陈建华、罗岗从文学,陈平原从画报、唐小兵从版画等角度,对中国视觉问题作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探索。但总体上对于中国本土历史和现实的描述与总结还相对沉寂,而从中国经验出发,将个案研究与理论性的追求和创造结合起来的,就更显缺乏。正因为此,2007年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出版的、彭丽君教授的英文专著《哈哈镜:中国视觉现代性》(The Distorting Mirror: Visual Modernity in China)就显出了格外重要的意义。正如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在推荐语中所言:“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人在现代史的一个关键时刻如何去看和被看的杰出著作。”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研究系的彭丽君教授研究领域包括电影、视觉文化、文化经济等。在她关于中国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研究《在电影里打造新中国》(Building a New China in Cinema, 2002)里,就已经涉及到一些视觉文化的问题。而《哈哈镜》更全面地讨论了从1880到1930年代中国视觉性的动力,所涉及的媒体与视觉形式包括石印、摄影、广告、电影、戏曲和杂技表演。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一阶段各种视觉表征方式的演进,以及中国都市市民如何积极地介入到视觉文化的实践中,而这与他们对于现代性承诺的追求又有何关系。《哈哈镜》的贡献之一,正在于发掘出很多现代史叙述中失踪的场景。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史料,包括晚清民国时期的报刊、日记、明信片、电影片段、小说、回忆录,从而努力深入历史语境,重绘当时的原始轨迹和场景。比如,慈禧对摄影术的热衷,梅兰芳的扮装,作为印刷广告的月份牌中的女性形象,早期电影的观看环境,海派京剧的观看模式及剧院空间设计,现代上海的魔术表演,等等。作者对这些细节的精细考索与“深度描绘”,打破了静态的过去构成,大大拓展了我们对于观看领域及其文化形式的想像。让我们看到,不仅中国现代的视觉形式和媒介如此丰富多样,既新且旧的观看方式,从听到看的欣赏变迁,注重“现场”与“运动”的视觉实践,在在指向视觉文化的多元性与特殊性;而且影像的生产和接受,与上自统治阶层、下至普罗大众的生活如此息息相关,更成为各种力量汇聚之处。讨论中国的现代历史文化,如果忽视了这些视觉因素,就不能很好把握中西碰撞中政治、商业与技术运作的真实过程,特别是在日常生活层面,观念与物质、经验与表征之间具体的互动关系。《哈哈镜》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史材料,但是作者的意图显然并不是(至少不仅是)要在视觉上证明我们曾经有多么“现代”。与很多掘隐索微,不过是要重复制造关于“现代”的迷思的中国研究著作不同,《哈哈镜》自始至终都表露出其理论上的抱负,即如何理解中国的现代性及其认同这个大问题,视觉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正如作者在解释使用“哈哈镜”广告作为全书的隐喻时说:“(从1880到1930年代)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都经历了剧烈的裂变。现代性提供、培育了促使中国人重新审视事物的文化情境,而观看的行为也反过来定义了现代性。……这种视觉装置并非对主体视线单纯而直接的反映;它是一种‘打开眼界’的经验,包含着清晰与混淆,愉悦与不满,甚至深深的焦虑。……我们不能把哈哈镜仅当作科学结晶,因为它的根基并不完全植于客观性和理性。相反,它好比一幅融合娱乐性、恶作剧、白日梦和困惑感的拼贴画。这一装置兼容中国与西方,科学与迷信,娱悦感和威胁感——并且可以用一元二角购得。我在本书正要论证的,就在进入二十世纪之时,中国人的体验正如向那奇异的哈哈镜中张望,观看的主体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融合了诱惑与威胁两重性的身份认同感。”(绪论)将视觉理论化和将现代性问题化,是这本书最引人注目的整体关切。首先,作者努力从大量的晚清民国的视觉实践中,总结中国视觉文化在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语境中的特征,及其理论上的意义。作者不满将视觉文化等同于制造幻觉、引诱消费的消极看法(这当然是法兰克福学派以降的批判理论对于通俗文化的根本观点),而是孜孜探索中国视觉文化的多样潜能。她认为,观看者基于真实生存经验之上的能动作用往往扭转了视觉传递的固定路线,甚至偷渡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众对殖民现代性的越界与反抗,对目的论式的现代性的怀疑与告别。女性的视觉表征尤其包含和呈现着复杂的协商过程和意义斗争。但是作者同样没有把这种“视觉交锋”简单化,没有忽视消费主义和物化在挪用视觉材料上的巨大能量。由于打破了私人与公众,娱乐与认知,拥抱与对抗,感官经验与理性批判,被动接受与主动观看,外部世界与个人主体性的二分法,作者能够更体贴地论述视觉的高度竞争性和动力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才说“视觉不会被耗尽”,即使是在今天的景观世界中。与这种建构“复数的”视觉文化理论的野心相对应,作者在书中也致力探讨“复数的”现代性,即中国本土的现代性如何来理解。她质疑了西方经典的现代性定义及其普遍性表述,但也指出一味沉迷于强调文化差异的“另类现代性”也过于简单。她强调,较之知识精英的论述,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现代性的特殊性和偶发性赋形。讨论现代性必须要注意都市人的日常视觉体验。在中国现代都市视觉文化中,现代主体如何应对权力关系,“如何迫切地要通过操控这些形象来得到自我的新感观体验”,正构成了中国现代性及其文化机制的复杂之处。作者在书中揭示主体怎样与环境互动,从而证明现代性不是由西方强加的负面的外来力量,“而是一种积极的权力结构,塑造了物质和感知的情境”(绪论)。中国的视觉现代性既使人畏惧,也让人憧憬;既收编主体,也释放欲望;既驯化大众,也颠覆权力;既是社会话语,也是集体心理反应;既变动不居,又有持存的情感结构。作者的结论是,“现代性的短暂与固定,异质性与自我再生的两极结构,与一种现代性欲望的稳定机制非常有关系。”(结语)通过对凝定在视觉文化中的欲望机制的讨论,作者一方面戳穿了现代性许诺的强烈的虚构性与建构性,另一方面却也指出“现代的诱惑”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满足而止息的。无论是现代主体的塑造还是国族的建构,在现代性中想象和创造改变的可能,仍然是必要而可能的。把现代性描述成为一个“没有既定进程的、未完成的工程”,这里寄寓了作者的期待:“它防止我们把一个特别的目标或路径幻想为普遍性的理想,而且它表明没有一个固定的现代性的‘表征’。这暗示了历史展开的无限可能性。” (结语)这一点体现了作者对杰姆逊“转换现代性”或者哈贝马斯“作为知识工程的现代性”的理论再发展。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结构。第一章探究十九世纪末中国“写实主义的欲望”,新的画报文化如何体现了透过视觉来理解现代世界的冲动。第二章讨论“女性”的照片,从妓女到慈禧太后,从摄影的画报再现到戏剧表演的摄影再现,显示现代视觉文化为性别再现提供的新可能性。第三章讨论大量出现在印刷广告中的新女性形象,探究新视觉文化和形成中的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以十九世纪后期的北京和二十世纪初期的上海发生的急剧变化为中心,分析听众如何变成观众。第五章以早期电影在“公园”的播放为例,分析观看场地的独特性,说明电影和传统娱乐文化的关系。第六章研究究魔术和摩登(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这六章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印刷文化,侧重分析视觉表征与同时作为图像生产者和接受者的个人主体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戏剧/表演,集中探讨不同视觉经验的公共维度。现在“中国模式”已成为人文和社会科学中一个新的关键词。《哈哈镜》这本著作并非跟风,却恰恰注意发掘和总结中国经验在视觉文化和现代性理论两方面的重要性,这也许正表明了成熟学术的“预流”意义(陈寅恪语)。该书中译本不久将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相信对于中文世界的视觉文化研究会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印刷媒介在百年前的一段威水史,从文字图像到摄影,全面改写了中国人观念的现代性进程。这是一本牛逼的书。
  •     提供一种写作的理论思路和材料分析方法。
  •     港台的部分学者,其实能力是很差的。但是因为想象读者的不同,所以让英文读者会觉得材料很是新鲜。然一旦回译成汉语,就能发现其实材料和论题是互相脱节的。其次,这本书最让我恶心的地方,就是注释体例的不统一,相当不负责!这是对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读者的蔑视。
  •     材料丰富,但是分析像是在挠痒痒……
  •     即使看几遍有些东西也未必能立即懂得,开始开始论文写作之后,觉得句句珠玑,大赞
  •     在看与被看的辩证中走向现代,看西方、看自己,外部的凝视与内部的多样流动,游走于法兰克福与英伦的文化研究,转向图像、转向视觉,画报、摄影、女性、广告、京剧、电影、魔术,新鲜与刺激,奇观纷至沓来,使得现代性在此中越发魅惑。
  •     读得比较仓促也比较吃力。在其中看到了好多新观点和新角度,感觉是一本扎实的书,慢慢消化。
  •     倒是有些说得很漂亮也带启发的理论话。但是这个现代性究竟是怎么从中国的地里长出来,而不是从外面花花绿绿的“理论”里移栽过来的,我是没从书中看出来。有些章节,例如讲京剧的,异想天开的程度看起来干脆像是外国学者写的。或许这非驴非马的杂种,正是港仔得意的地方? 还有没去对英文版,参考文献神马的一页没有真的大丈夫?
  •     本来可以五星给原著的,但是因为翻译实在不怎么样,扣一星。好多哲学专业词汇翻译出现了问题。 关于内容的话,事实上,镜面作为一种重要的隐喻,充斥于文学、电影、摄影和其它诸多表现形式中,作者通过这一隐喻来探讨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在运用诸多视觉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也表现的比较娴熟。 至于近现代中国的本土背景意识,作者拿捏的也不错,聚焦在中国都市人的日常新视觉体验的细节,生动的展现了中国现代性的多重性和流动性。 总之值得一看。
  •     视角独特。和一般文本性现代性解读不一样,本书以视觉为基点来透视中国的现代性。妓女、旦角、石印、京剧、电影、魔术,还有在当看来甚为压倒性冲击着国民眼球的奇观,扭曲地展露了中国对现代性科学的、表演的、游戏的、功能性的、威吓的多面向的接收和再造。个人直观的感受是看晚清流传至今的老照片时,会不由自主的觉得恐惧,那种恐惧不仅仅是黑白以及照片的结构造成的,更是照片中人物直视镜头,那种看与被看的互动下,感受到镜头主体的恐惧与害怕。镜头下的人物一方面对摄像这一机体和行为产生恐惧,另一方面更是未知于“他者”对自己的看法的恐惧。这种既害怕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而上大概就是中国现代性的一方面存在吧。
  •     Into and C1-2
  •     写得不错,大体感觉是写平面视觉文化的前半部(画报/照片/广告)比写表演视觉文化(海派京剧/早期电影/魔术)的后半部好。后半部常常纠结于一些比较同质的围绕着“(非)公共空间”的分析,材料的支持力度有时不足,在需要历史的时候却论大于史。前半部需要的历史背景已有更多材料/研究支撑,在此之上倒是有些十分出彩的视觉细读,并且一直扣住了现代性“捕捉”主体(在不同语境中可以是认知主体、性别主体、消费主体等等,既是欲望的主体亦是客体)的动态结构。
  •     展现丰富的视觉文化,结合经验与表征,突出现代性概念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多义性,印象特别深的地方就是,作者对理论的驾轻就熟和批判思维,又扎根历史语境具体地探讨问题,最终呈现精彩的案例分析眼光。值得学习,keep walking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