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绅》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中国士绅章节试读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3-20
ISBN:9787513506021
作者:费孝通
页数:218页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89页 - 中国乡村的基本权力结构

任何想长久维持的政权,如果不能赢得人民积极的支持,至少也要得到他们的容忍。换句话说,政治体制不能简单地沿着自上而下的轨道运行,在任何政治统治下,人民的意见都不能完全被忽视。这就意味着,在某种方式上,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一个平行轨道。最容易滥用权力的人被置于如此低的地位,这也是中国权力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地方管事不与被鄙视、不起眼的政府差人接头,因为如果自治团体成了法定行政机构里的一级,从下到上的轨道就被阻塞了。1.在中国传统的权力体系中存在两个层次--上层有中央政府,下层有以士绅阶层作为管事的自治团体。2.中央政府的权威事实上是受限的。由士绅管理的地方事物一般不受中央权威的干扰。3.从法律上来讲,只有一条自上而下的传达皇帝命令的途径。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不合理的命令可以通过官府衙役、地方选择的乡约或其他此类的媒介人物而被打回。4.自下而上传递影响的机制是由士绅的从政或不从政的亲属或参加同批考试的朋友的非正式压力来实现的。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163页 - 乡土社区的社会侵蚀

在没有离乡之前,好像有一种外在的力量在推他们出来,他们的父母、兄弟和其他亲人也为他们想尽办法实现离乡的梦...当他们大学毕业时,他们发现几年的离乡生活已把他们同乡土的关系割断了。乡村没有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学校学到了西方现代科技知识,更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那种与乡村生活截然不同的新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这一变化已足以使他觉得自己已有异于乡村人了。...问题是大学生无法找到一座桥梁能把他学到的东西介绍和运用到自己的家乡农村中去。

《中国士绅》的笔记-后记 - 后记

在中国传统社会,知识阶级是一个没有技术知识的阶级,他们独占以历史的智慧为基础的权威,在文字上下功夫,在艺技上求表现。中国文字非常不适合表达科学或技术知识。这表明在传统社会结构中,既得利益的阶级的兴趣不在提高生产,而在于巩固既得的特权。他们主要的任务是为建立传统行为的指导而维持已有的规范。一个眼里只有人与人关系的人不免是保守的,因为人与人的关系的最终结果常常是互相协调。调整的均衡只能建立在人与自然稳定不变的关系基础上。另一方面,单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几乎没有限制。在强调技术进步的同时,人对自然的控制也随之不断改变,变得更为有效。然而技术的变化也许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中国的知识分子从人和人的关系看待世界,由于缺乏技术知识,他们就不会赞赏技术进步,看不出任何意图改变人与人关系的理由来。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163页 - 第七章 乡土社区的社会侵蚀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学校学到了西方现代科技知识,更因为他们已经适应了那种与乡村生活截然不同的新生活方式和观念,这一变化已足以使他觉得自己已有异于乡村人了。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75页 - 士绅与技术知识

自然知识是生产知识,属于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以生产为生的人;而规范知识是是劳心者统治人民的工具。知识分子是怎样获得他们的社会地位的?他们的地位大部分是从他们所拥有的知识的性质引出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种知识不是指实际事物的知识,而是另外一种对社会价值的认识。
为满足衣食住行基本生活的需要,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利用自然的物资,与所处的自然世界发生真正的联系。我们必须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与物资打交道。例如,摩擦生火是人类很早懂得的道理,也是对文明知识很重要的补充,但不是随意把东西摩擦一下就可以生火的。生火知识的内容包括用什么东西、怎样摩擦、摩擦多久等,只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摩擦生火的原则。技术规定了在一定程度下会得到一定的效果,而知识及其正确运用可以决定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在人类生活中,我们不是为用技术而用技术,而通常是为达到某个目的。生火是为了煮饭、取暖、敬神,因此生火不仅仅是如何生火的问题,还包括生火的时间、地点、由谁来生火和生何种火。生火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制度中的一部分,而社会制度经常不仅涉及有效的问题,而且涉及价值观念。问题是我们是否应该生火。这是孔子所谓的“礼”的一部分。因此,同一个活动在某些情况下就可能是应当的,而在另外的情况下就可能是不应当的。......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的不是技术而是行为规范。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41页 - 文人当官

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政治意识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观念是“道统”。这个观念在皇权牢固确立之前就已经产生,并且可能对于皇权结构的发展是必要的......我不愿意把这一社会意识的形成归结为出自几个思想家。相反,我认为思想家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一般的观点,他们的作用是将这一观点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政统和道统的分离是儒家理论的基础理念之一,也是中国权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事实,这和西方的政治和宗教的分离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西方政治思想中公认的是,权力不是从天上来就得从人间来,人间即使民间。只有君王的权力来自上天,他就可能忽视民间的意愿。但是一旦政教分离,君王的权力被认定为世俗的,人们自然应该享有发言权和政治权利孔子也认识到了权力的双重系统,但是在他看来这两个系统并不在一个层次上,一个不必从属于另一个,而是互相平行。道是可以离事而修的。用道于事,并不是“不在其位”的人的责任,换言之,并不是没有政治权力的人的责任。有国者可以用道来管理事务,也可以彻底无视道。“不在其位”的人可能自行维持道,“推而行之”,以使有国者来遵守道。但是他们不能有篡夺有国者地位的企图。孔子从来也没有取得过基督耶稣所取得的权柄。结果,在中国的制度中,政统是积极主动的,而道统是消极被动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舍是有权者决定的,行藏是有道者采取的。依照这种体系,就不会有矛盾。在持执规范的人看来,实际的政治有时合于规范,有时则不合,于是可以分出“邦有道”和“邦无道”。师儒的理想是“王道”,王道是政统加道统。孔子把政统看成是既成的,不希望有所改变。......一方面是耐心等待,另一方面是退出,让别人来寻求。孔子无法解决这一矛盾,即只要在同一个世界上,道统和政统实际上是无法各行其是的。尽管道统不与政统相争,但实际上,政统可以而且的确常常压迫道统。...积极的出路是依照西方的做饭,制约皇权,把政统压迫在社会公认的道统之下,但这与封建传统不合,在中国历史中很少有这种积极的反抗,他们采取的是另一种方式。
孔子呼天,这个天是空洞的,即使有知也不干涉人事在传统中国的权力结构中,士绅显然是没有斗志的那部分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63页 - 第二章 文人当官

其实除非一个人完全脱离尘世,否则实际地说,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政统征服道统,一是失宠于上。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7页 - 导论

在本书中,中国人把中国的问题看作是他们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并不能依靠政治上的一边倒--倒向俄罗斯或倒向美国,而要靠改革,要由中国人来改革自己的制度。 ----罗伯特·雷德菲尔德 (著有《农民社会与文化》,提出“大传统小传统”的概念,即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雅和俗)

《中国士绅》的笔记-第137页 - 乡村生计:农业与手工业

中国早期对发展与西方的商业联系缺乏兴趣,部分原因是在原材料和生活必需的制成品方面实现了自给自足只要这种配合能使人们过上“不饥不寒”的生活,传统的中国社会就能维持。任何一种无法维持这种最低限度民生的经济制度都不能长久


 中国士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