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年8月1日
ISBN:9787302109709
作者:罗伯特·哈克特,赵月枝
页数:239 页页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民主话语和新闻客观性的起源 民主话语:启蒙运动的遗产 党派报刊:把民主话语边缘化 劳工报刊:为“人民”说话 通俗商业报纸:篡用民主话语 新闻客观性的模棱两可第二章 由实证主义到消极性新闻:客观性的演变 朴素现实主义时期的事实观 吸纳主观性:作为一种“策略仪式”的客观性 解释性报道:超越了事实? 批判性新闻:一种反叛性文化 新闻记者与客观性的爱恨关系 客观性消亡了!客观性万岁!第三章 机制逻辑:为什么维系客观性还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加拿大今日的报业集团 商业逻辑对新闻内容的影响 传媒技术和客观性 广播规则中的公平和平衡 新闻客观性和国家第四章 不死之神:作为体制的新闻客观性 众说纷纭:客观性作为协商新闻内容的一种资源 鸽子公园的恐慌:平衡中的不平衡 平衡与宗教广播 自由市场十字军与平衡的词藻 不平等的协商第五章 争议中的认识论:新闻客观性哲学 客观性认识论:实证主义的遗产 因袭主义认识论 后现代主义和媒体:现实的海湾 走向第三种主张?批判现实主义 超越客观性和相对主义第六章 客观新闻与政治 反驳右翼的攻击 客观性的保守化后果 新闻客观性和自由民主意识形态 把向右转自然化:客观性新闻和市场自由主义 客观性的气氛第七章 危机中的体制:质疑自由民主和客观新闻 自由民主的危机 客观性体制的危机 消耗殆尽了的意识形态:传媒的自由主义理论依据 消费者至上的神话第八章 见微知著:客观性体制的替代? 赛博空间和其他新媒体:是民主救世主还是数字噩梦? 内部革新:公共新闻及其局限性 另类媒体:在边缘发出鸣鸣之声 解放性的另类选择:正在形成的运动?结论 可持续民主中的公共传播 公共传播?可持续性民主? 客观与否? 怎么办注释

作者简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并不像他们所标榜的那样客观公正,这几乎是西方传媒学者的共识,为何新闻客观性还能继续在北美传媒中成为“不死的上帝”?北美庞大的传媒机构如何运转?北美传媒与社会生活,尤其与政治之间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是一部深刻反思北美传媒的历史与现状,从西方新闻体制、新闻哲学以及新闻与民主的关系的高度来探讨客观性并以此为基础剖析北美传媒的百科全书式的集大成之作。

图书封面


 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1.事实≠真相在客观性报道性原则的掩饰下,事实被“中立地”选择,陈列为媒体上你我读到的新闻。不被选择或者未被发现的事实便失去了同样作为“真相”而为人所知的机会;或者记者会有意无意地选择他们“需要”的事实来组织真相,并写出“平衡,客观,准确”的新闻报道。根据黑格尔对休谟的批判,即“在时间上的连续中是没有因果联系的,因而也没有必然性”。在这个意义上,在我看来,真相是存在的,但是永远也不会完全地揭示。我们不断追寻的新闻理想,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也只能是无限地接近真相——努力向它靠拢,祈求它降临,殊不知我们自身的立场则正在亲手制造着我们报道出来的事实与真相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因立场的强弱而大小不同,但不可能不存在。2.自由主义与客观性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可以通过个人的理性行为达到动态平衡,然而历史证明,由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这种所谓的动态平衡并未实现。相似地,客观性认为记者可通过中立,平衡,多角度的报道而揭示真相,然而在并未脱离政治经济力量以及意识形态束缚的情况下,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在西方话语下,当自由主义和客观性原则相结合,便巧妙的达到了这样一种境界——在“客观”的报道中,资产阶级利益上升为社会普遍利益,西方社会价值扩展成为全球普世价值。弱势群体和不发达地区越来越被边缘化。但是我们却不能对此争辩什么,因为,他们是“客观的”。不管怎样,规则是他们定的,游戏也是他们在掌控。3.它作为一种职业准则产生的矛盾我不知道有多少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初识客观性原则的时候热血沸腾。因为它使得媒体独立于政府,党派和商业集团,使得新闻从业人员免于职业风险的责难。但是它也压制了记者的主体性。没有立场有时就意味着没有人情味儿。我觉得在某些时刻,表明立场要远远好过隐藏立场。隐藏立场是西方记者在报道东方时惯用的伎俩,即是一种在客观性原则下别有用心地衍生出的“伪客观性”报道。这种报道往往能产生比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更具力量的传播效果。4.西藏问题报道的反思赵月枝在《为什么今天我们对西方新闻客观性失望》一文中联系她的这本书,表明了这样的一个观点:近年来我们的新闻学教育对于西方的客观性原则神化了。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客观性原则可以是我们的方向,却不应该是我们的信仰——因为造它的人,也并未能够实践它。分析西藏问题的报道,如果仅仅从两国的国家利益来分析,那么将永远没有解决的一天。西方媒体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的偏见,达赖及其拥蹙者在媒体经营策略上的成功,其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我们不缺少与西方的互动“交流”,而是缺少自主的有效“传播”,尽管,这两个词都是communication。有很多人说中国的开放程度还不足以让西方了解我们,而实际上是不管我们有多开放他们还是以他们既定的方式来了解我们。我们缺少的不是对外开放而是对内开放——我们期待着让外国人了解我们,为什么不先让自己人了解自己人?
  •     书读了两遍,加上把字从书上敲到电脑上就是三遍了。第一遍读下来,会感觉相当佶屈聱牙,读起来非常累,反思了下,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自身积累性不够,理论基础不够。其二是本书哲理性较强,加之原版英文,翻译过来,难免会有不符合中文文法的地方,许多地方读起来会比较拗口。下面回到对书本身的讨论,该书是赵老师博士期间论文的丰富版本,在本书的简介中,提到本书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客观性,引入了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知识/权力王朝的概念,把新闻客观性定义为包括四个层面的新闻/权力王朝。客观性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既是渗透到从新闻体制、新闻理论、新闻伦理到新闻采写和编排各个领域的灵魂,又是一种文化形式和一套高度程式化了的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它跳出了一般关于新闻客观性分析只限于新闻能否达到客观的局限,而且以客观性为切入点和聚焦点,从西方新闻体制、新闻哲学以及新闻与民主的关系的高度来探讨客观性的来龙去脉,并着重立足于美国及加拿大的社会现实和新闻现实。在对新闻客观性的进步意义及局限进行全面而历史的评析的同时,本书还提出了全新的新闻哲学和新闻改革的具体措施。本书从这哲学、传播政治经济学、传播社会学、新闻史、新闻文本分析等各个角度来剖析客观性这一新闻现象,真正体现了传播学多学科研究的视角。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分析,剖析了客观性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政治性。本书的理论框架吸取了西方的批判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的精髓,又对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等新思潮十分敏感,激励跳出非彼即此的一元论思维定势和方法论。从上述关于本书的简介,也可以看出本书有较强的哲学理论,作者在本书序言部分提出,虽然本书属于理论,但是读者不妨把它当做以新闻客观性为主角的有关新闻与当今北美民主制度何去何从的一段叙事来阅读。其实,在进行第二遍细读的过程,我渐渐有种感悟,即作者实际上是一种与读者平等对话及交流的姿态来写的书,而不是以一种介绍性的说教姿态。可以说,作为一本学术专著,该书无可指摘。首先,作者在书中呈现出了强大的资料整理及应用能力,在对新闻客观性发展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对于美国、加拿大的相关案例及各家观点的应用可谓信手拈来,对于文献及观点的引用也多直击要害,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内心共鸣,较为明显的一点就在本书的结尾部分,引用了乔治·伯格纳的那句“它是‘不可能’的,然而,它必须被实施。”就非常具有蛊惑性和煽动性,而且从文法上来看,是美的。其次,本书逻辑也较为严谨,从书的目录结构可见一斑,从问题的提出到抽丝拨茧的深入解读,环环相扣,思路清晰。但本书在收尾部分,颇有只破不立之感,作者提出了问题,阐释了问题,但是却只给出了一个含糊的可能性,当然,诚如作者所言,现在给出一个确切的改革蓝图也不切实际,但是这样的收尾难免让读者心中略有郁结,但是该书在揭开“新闻客观性”这一“不死之神”的面上,为国内新闻理论,新闻政策、新闻实践与新闻批评界有相同兴趣的同仁提供有关北美新闻制度的一种历史的、哲学的、社会的督导分析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意义。此外,该书在10年进行了再版,重新修订的10版在最后附增了两篇文:深刻理解“新闻客观性”;为什么我们今天对新闻客观性失望?10版,我并没有买到,所以对于新增的这两篇文对本书的丰富不能加以评论。建议同学们如果要读的话,可以寻下10版,毕竟又是5年时间,希望在翻译上面可以更加精进,在内容上面可以更加丰富。
  •     “客观性体制并非无根之萍,它在自由民主政治意识的核心价值所构建起来的文化版图内运转”——《维系民主?》正如题记揭示的,对传媒与民主关系的反思,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传媒背后的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冲突。我们曾长期把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政治混为一体论述,而忽略了三者作为独立的价值体系的不同逻辑。民主政治的逻辑是大多数人的统治;自由主义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它关注个人免于外力的侵犯,内核是不妥协的个人主义;而资本主义从来围绕着市场打转,它关心的是资本能否增殖。自由主义、资本主义,与民主政治通过长期的、全球性的历史融合,相互修改了彼此的逻辑:民主政治曾经仅限于有产的白人男子,但随着民主话语在全社会的扩散,女性、有色人种、无产者学会了利用这种民主话语,努力争取自己的民主权利,使选举权最终扩散到全部公民;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带来社会贫富的日益扩大,但弱势群体通过手中的投票权,成功地改变了国家对经济的不干预政策,最终导致福利国家的建立。同时,民主潜在的“多数人的暴政”的危险,为自由主义对于个人权力的绝对保护化解了。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这三大原则也仿佛像“三权”一般,彼此独立又相互制衡。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三者间微妙的平衡,调节着效率与平等、自由与公正之间潜在的矛盾。三者内在的张力在经济繁荣和舆论一致的时候被减到最低。然而在过去的20年,这种充满张力的平衡越来越有被打破的趋势:自由资本主义,在当前的语境下是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肯定市场而非国家、肯定效率而非平等、肯定精英阶层而忽略普通民众,越来越有僭越民主的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伴随着全球化取得了世界性的话语霸权。对传媒能否维系民主的质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在深层结构上映照着西方批判学者对天平向自由资本主义倾斜的深深忧虑。语境的落差正如赵月枝指出的那样:“语境的不同决定了客观性与社会话语权的关系在不同国家的新闻传播理论和新闻传播实践中会与我们分析的北美情景有所不同。”在中国的大多数新闻从业者、新闻传播学者眼中,客观性及以其为核心的专业主义,还是孜孜以求的宏远目标,远远没有到反思、甚至是抛弃的地步。这是因为在中国,客观性及以其为核心的新闻专业主义:言论与事实的严格区分、编辑部与市场部的严格区分,从未像它在西方那样,被确立为衡量新闻的核心标准,进而成为深深根植于政治与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从王韬的《循环日报》到梁启超洋洋洒洒的政论,中国近代报业深深地根植于传统士大夫“清议”的传统中,从来把报纸视作政治启蒙,拯救民族危亡的“工具”——考虑到近代以降那种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时代大背景,我们不能做太多指责,但一个事实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报纸没有实现由观点纸(viewpoint-paper)到新闻纸(news-paper)的转变,即使是《申报》这样以盈利为目的的大众商业报纸,也要把自己打扮成“以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形象,而当它只是遵循商业的逻辑时,就会很难找到市场。“中国的传媒,从古至今,主要是在政治功能的框架下变迁和发展”。而建国后的传媒,依然没有脱离政治的框架。共产党强调媒体的“党性原则”、“喉舌功能”,媒体的主要功能与其说是传递信息,不如说是宣传。这导致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传媒毫无自主性可言,客观性体制更无从谈起。尽管我们可以批判西方的“伪新闻客观性”(pseudo-objectivity)、“伪独立性(pseudo-independency)但中国的问题是,新闻客观与否根本就不是评判的标准,媒体不独立也并不值得奇怪。近二十年来,媒体的政府宣传色彩还没来得及完全褪色,市场的逻辑已迫不及待地登陆传媒。广告迅速地成为中国民众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而这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黄色新闻也大有蔓延之势。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趋势呢?《维系民主?》虽然在说西方事,但无疑对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的现状有重要的启示。支持或否认某个趋势,在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对目的的认识。如果把经济利益作为发展传媒的目标,我们只会恨传媒市场化还不充分;然而,如果我们承认“独立、多元、平等、责任、公民参与”的重要,并且把它们当作目标,则传媒的市场化并非是值得庆贺的事。市场逻辑支配下的传媒关注的并非“独立、多元、平等、责任、公民参与”,如果反对这些价值有利于盈利,他们也不会拒绝。在他们眼中,受众与其是民主社会的公民,还不如说是消费社会的消费者——而这将是对民主政治的致命威胁。当然,我们不应天真地认为,作者反对市场逻辑、反对新自由主义,就是支持国家对传媒的干预;批评客观性,就是支持抛弃客观性。类似的简单的二元逻辑曾经主宰了大部分人的思维。中国的现实是,国家在需要出席的领域处于缺位状态,而在需要退出的领域依然强势——这种强势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社会自发性(spontaneity)的生长。与西方截然不同,在中国,国家势力不仅在内部缺乏监督和制衡,在外部也难以找到与之制衡的力量。中国的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非政府组织(NGO)还没有发育完全,个人权利(individual rights)意识、积极参政的意识也很不健全,归根到底,社会自发性并没有很好的发育。在这种语境中侈谈“后现代”者,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西方对市场的批判,是在“社会自主性”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之后。因此,如果读完对北美传媒酣畅淋漓的批评,就匆忙得出结论“看吧,资产阶级是多么虚伪!”,这当然是可笑的。因为你要知道,“忧虑”是有高低之分的。人家对传媒能否维系民主的忧虑,是一种更高级的忧虑。PS:在读这本书时,我们要充分注意作者的学术背景——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强烈的批判色彩;政治背景——激进的民主主义。这种背景决定了作者对“客观性”——这一北美传媒的不死之神——的欲罢不能。一方面客观性俨然已经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陈词滥调,被后现代主义批驳的体无完肤,一方面,客观性至少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规范,为传媒捍卫民主,抵抗自由资本主义的汹涌洪流提供了保障。这一背景还决定了作者不可能赞成北美目前的主流新闻实践,而倾向于认为北美的传媒是倾向保守的,是为主流意识形态服务的。有趣的是,在西方右派学者中,传媒是倾向自由派的(在北美属于左派)。这种背景——至少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与其说是从事实出发,不如说是从学术观点出发找事实证据。这几乎是“学院派”的通病:深刻自然是深刻,但总给人囿于学术倾向的感觉。如作者对19世纪北美激进劳工报纸的盛赞,认为通俗商业报纸篡用了由劳工报纸开创的“客观性体制”。劳工报刊真有如此重要吗?学院派还有个让人头痛的毛病:语言的偈屈拗牙。在这本书里登峰造极,阅读之前请做好心理准备。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写了书评
  •     喜欢赵月枝的作品,除了谈重庆模式的。。。
  •     翻译相当一般
  •     从学术著作的角度来说本书无可指摘,但主观感受就像对《盛世》中韦国的陈词一样,辩驳乏力,却难以接受。
  •     终于啃完啦!
  •     太难读了
  •     信息证实危机已经到来
  •     大三时候的课堂教材,要大家写读书笔记,自此才知道赵月枝教授……不过现在其实都忘了什么内容了……啊哈哈哈猪脑子
  •     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人”却比我们愤青
  •     对客观性的批判一针见血,爽!
  •     的确是本回顾新闻客观性发展的好书,尤其可以看到其与政治难以割舍的关系。不过的确在立的方面有点不痛不痒,读最后一章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脑袋里不断浮现“新左派的幻象”这样的词语。翻译也有点拗口,很多地方行文很不“中文”~
  •     读起来略艰深啊
  •     被喷得刻骨铭心
  •     客观可能是个谎言,重要的是范式,框架
  •     只读了第二章 由实证主义到消极性新闻:客观性的演变。读得我脑仁儿疼,然而并没有看出什么卵来,好像一直在讲历史,讲美国加拿大新闻客观性是怎么兴盛有衰落的。70s记着开始调查,诠释,但也很快衰亡,直到电视的出现,报纸要改革,改报道方式,或者记者也想改,但客观性一直保留,原因一记者本身,二是其带来的效果,新提出的观点just alike
  •     除了学院风的写作方式比较讨厌以外其他方面都不错
  •      借阅这本书是因为“赵月枝”这三个字,听闻已久,却一直未能一睹其风采。在见到《维系民主》一书时,是怀着敬佩而雀跃的心情翻看的,结果却因为自己的懒惰直到两个月后借阅期限到了才读完。本想写写书评,发现因为翻阅时间过长,也没有详细地记录,发现很多关键的观点都没法记住,单纯看目录估计又会加上自己的遐想,只好作罢。但有些感想仍然值得记录。 赵月枝做政治新闻学,应该算是业内有名的了。《维系民主》一书乃是她的博士论文,原文是用英文写作的,本版为沈荟、周雨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次出版。从目录结构就可以看出其严谨的逻辑思维:第一章讲述民主话语和新闻客观性的起源,第二章将客观性的演变(由实证主义到消极性新闻),再落到体制的问题——机制逻辑:为什么维系客观性还是一桩划算的买卖?接下来是两者较量的结果——不死之神:作为体制的新闻客观性,然后从哲学上解释这种结果的来源——认识论:新闻客观性哲学,到第六章终于把客观新闻与政治直接摆出来,提到了新闻的左右派,然后再是体制问题:质疑自由民主和客观新闻,最后推论可能的结果:客观性体制的替代?结论出提出了一些可持续民主中的公共传播。整篇论文,或者说整本书,其思路之清晰,可见一斑,并且是一环扣一环,将问题层层解剖,我大概也领略了什么叫做把问题做深做透,什么叫做要深入不要展开。这大概也是西方理性思维的训练结果。这是感受一。 感受较强的第二点是行文的措辞之生动性与形象性。题目中的问号,是疑问,也是一种俏皮生动的表现。目录中的二层标题,问号和感叹号也不少,措辞直白、激烈、形象,不失文学的幽默与趣味。这样的文章,在国内怕是难看到。有时候回想,学术非要板起脸孔来做吗?在国内,嘻哈着脸皮的人被骂,当然也有认为不够严肃而自认为远离学术的。世界并无定论,何必那么认真呢?换一句话说就是,生活本不容易,还不娱乐一下? 第三方面,问题是永久的,资料是逃脱不了,赵书资料整理的水平确实值得学习,关于新闻客观性的哲学认识论的讨论一章,当属最佳。而另一方面,文中提及的最详实的资料最直接的例子应该就是加拿大自身的情况,这又告诉我们,研究对象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思考与发现的能力。 说了这么多,都完全无关内容的问题,也证明了长时间阅读一篇文章的错误性。读书人须戒之!
  •     佶屈聱牙,相当费劲。看完存档,以资备用。
  •     像是一路标,民主就进来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