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露下的岐黄春秋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 > 繁露下的岐黄春秋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
ISBN:9787313078360
作者:廖育群
页数:30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而在囊括各种金属外治器具的“九针”中,有名称与形状皆如兵器之“铍”(图50)的“铍针”,其形状为“末如剑锋”,用途为“以取大脓”。至此,读者应该清楚了:从用途讲,砭石与铍针相同——径可称其为“手术刀”;也只有铍针才能称之为是“以铁代石”的换代之品。 实物,是文献记载的佐证;图片,可以增强文字论说的可信度。中国的医学史著作往往会有一些如图51~图54所示早期砭石、针具的图像,在此亦对其稍加评点。 首先,相信这些器物都是真实的出土文物,“年代”也没有问题。其次是“名称”。图51称“砭石”,已然标明了用途或属性——医疗用具;而在正规博物馆中,对于大量此类早期器物,由于不能确定其具体用途,所以通常只是按照其形状定名,称之为某某时代的“加工石器”而已——体现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也可以说是考古学所遵守的原则。图52之所以称“砭镰”,如其说明文字所言,同样是因为被认定为“医疗用具”;但其理由“置于一漆盒内”却不足以作为判据——古代尚农,祭祀礼仪多与此有关,所以这件器物恐怕只能定名为“石镰”。图54的问题在于:“砭”、“针”非一物,本不当连用;且既然是“青铜”材质,又焉能称“砭”呢?

内容概要

廖育群,祖籍湖北省兴山县,1953年生于北京。“文革”期问作工务农,1982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医学院后,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1996年晋升为研究员,2000年始兼任副所长。主要著作有《岐黄医道》、《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合著)等,论文多发表于《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华医史杂志》、《中国科技史料》等刊物。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说
一 智慧与权力、仁术与仁政
二 最初的知识创造与占有者
三 巫、医关系
四 巫术在医学中的地位
小结
第二章 中原帝国初建
一 人体器官、疾病的最早记载
二 治疗方法
三 汤液、汤剂、醪醴
四 官医出使——和、缓之事
五 扁鹊、秦越人,官医与游医
六 傩:迎送阴阳之气与驱疫
七 医事制度初建
小结
第三章以“太医”为核心的卫生行政机构
一 “太医”之名的出典
二 西汉“太医”分属内外
三 东汉始见“药丞”
四 两晋“太医”与宗正、门下
五 南北朝三教并驾齐驱
六 隋唐:尚药局、药藏局、太医署
七 宋代:“文治盛世”下的国家医学
八 辽、金:对汉官的模仿与认同
九 元代:多元文化的融合
十 明代紫禁城中的太医、御药
十一 清代:中西兼具、实物尚存
小结
第四章 医学分科
一 历代医学分科
二 各科要义概说
小结
第五章 医学教育
一 家学、师徒、官学
二 学校式教育
小结
第六章 文献整理
一 官医整理医籍的滥觞
二 理论性著作的深远影响
三 基础建设性工作的典型代表
四 征天下之药、官修本草
五 官办的医书校刊机构
六 宫廷医家集体编修的全书类著作
小结
第七章宫廷医学故事
一 “太医”之难
二 儒志医业
三 德行楷模
四 求宠之徒
五 被嘲笑的对象
小结
第八章 汉代王侯墓葬中的宫廷医学
一 徐州“楚王墓”群
二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
三 马王堆汉墓
四 南越王墓
五 环保、卫生的“钮灯”
小结
结语
引用文献

作者简介

《繁露下的岐黄春秋:宫廷医学与生生之政》就中国医学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结合丰富的史料作了全面而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绪说、中原帝国初建、以“太医”为核心的卫生行政机构、医学分科、医学教育、文献整理、宫廷医学故事、汉代王侯墓葬中的宫廷医学。

图书封面


 繁露下的岐黄春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作者是医学史界的顶尖学者,之前读过廖老师的《医者意也》。时隔数年,廖老师新作《繁露下的岐黄春秋——宫廷医学与生生之政》,以历代宫廷为载体,介绍了中国医学的发展:中国医学的起源,中国医学的管理机构,医学分科,医学教育,宫廷医学故事……文笔流畅,语言生动,令人回味无穷。
  •     庭院深深,扑朔迷离,难窥其径。
  •     因为要做中医文化的教育,一位学中医的好朋友推荐的。
  •     廖老师的书必买
  •     通识的定位让许多论题只是点到为止,却又未能提供进一步阅读的书单。主要章节难脱资料汇编之嫌。
  •     写的很有意思。处处挖坑。哈哈哈
  •     医学史的入门书?
  •     作为学术著作,错别字稍显多了些……
  •     一本好的学术研究书籍能给人很多启迪,这本书便是如此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