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绍伤寒解惑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国医学 > 李克绍伤寒解惑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533159030
作者:李克绍
页数:370页

章节摘录

  三、中风  是三阴三阳病分类中与伤寒相对的一种病型。其命名的根据有二:一是风性疏泄与寒性凝敛相对。如太阳病有汗称中风,无汗称伤寒。二是指阳邪,与寒为阴邪相对。如大青龙汤证,无汗烦躁者为阳邪,为中风;身不痛但重,不烦躁者,对比之下为阴邪,为伤寒。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少阳病,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阳邪,为中风;仅头痛发热,目不赤,不烦满者,相对的为阴邪,为伤寒。太阴病,手足自温,不太热,不烦痛者为伤寒;四肢烦痛者,相对的为阳邪,为中风。由于那时还没有“寒化证”、“热化证”这样的名词,所以少阴病和厥阴病,同样也都是以寒化证为伤寒,热化证为中风。  四、阳明中寒  中寒这一名词,仅见于阳明病中,是与阳明中风相对而言。其胃阳素盛,化热迅速者为中风;胃阳不盛,化热迟缓,化燥费力者为中寒。因阳明病是胃家病,是里病,所以不叫伤寒而叫中寒(中,作平声读)。  五、传、转属、转入、系在  传、转属,见前《伤寒传经的实质和伤寒日数的临床意义》节。  转入,即转属。  系在,伤寒在还未转属别经之前,已经具备了转属别经的内在条件,出现了可能转属别经的苗头,叫作“系在某经”。譬如“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温者,此为系在太阴。”就是说,缓主内湿,手足不热而温,是脾阳不盛,这就具备了表热与太阴脾湿相搏,转变为太阴发黄的条件,所以就叫作“系在太阴”。  六、发汗、解表、解外、解肌  四者都是驱除表邪的意思,但其涵义稍有不同。发汗,是服药后必须温复,必须达到出汗的目的。解表和解外,虽然也是以驱除表邪为目的,但是服药之后,听其自然,不用温复,也不一定必须出汗。表,是肤表,部位一定;外,是对里而言,除了里都是外,所以半表半里也可以叫作外,但不能叫作表。如“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都是。前之外,实际是表;后之外,实际是半表半里。解肌,是指邪在肌腠,专指表邪之表疏有汗者而言,是桂枝汤的专长。  ……

内容概要

  李克绍先生(1910-1996)是20世纪最著名的伤寒学大家,《伤寒解惑论》是先生的代表作,见解独到,观点新颖,说理透彻,奠定了先生在伤寒学研究上的历史地位。  《李克绍伤寒解惑》还辑录了《伤寒串讲》《伤寒百问》及先生研究伤寒的论文集。  学中医不熊不读《伤寒论》,学伤寒不能不读《李克绍伤寒解惑》!

书籍目录

伤寒解惑论伤寒串讲伤寒百问论文集

作者简介

《李克绍伤寒解惑》是祖国古典医学名著之一,也是学习祖国医学的必读之书。但是,《李克绍伤寒解惑》写作年代久远,辞义深奥,又因历代注家各逞己见,为本来不易学习的《李克绍伤寒解惑》,又增添了不必要的障碍,这就使学习《李克绍伤寒解惑》的人,虽经年攻读,终不得要领。因此,必须改进学习方法,找出《李克绍伤寒解惑》原文的主导思想,抓住几个关键性的疑难问题加以解决,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习《李克绍伤寒解惑》的目的,不是为学条文而学条文,主要是为了临床应用,解决医疗中的问题。如果学用脱节,学了条文不会在临床应用,仍等于不学。因此,能否理论联系实际,在临床医疗中能否灵活运用,这是检验学习《李克绍伤寒解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为使《李克绍伤寒解惑》这一古典医学名著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把多年学习和讲授《李克绍伤寒解惑》的体会,在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进行了整理,编著了《李克绍伤寒解惑》。《李克绍伤寒解惑》共分四章,分别讲述了《李克绍伤寒解惑》简介、《李克绍伤寒解惑》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学习《李克绍伤寒解惑》应注意的问题及《李克绍伤寒解惑》六经串解等内容。还附有伤寒方古为今用,可供医务人员学习《李克绍伤寒解惑》时参考。

图书封面


 李克绍伤寒解惑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