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

出版社:崇文书局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540306434
作者:邹其昌
页数:330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4.“崇高美”之“敬” 无论是生意融融之“敬”、“爱”之“敬”,还是“和乐”之“敬”都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和情怀。那就是对人生道德和自然宇宙之崇高精神。这种崇高精神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之本根。“天大,地大,人亦大。”“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今读》第372页)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这些都无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崇高精神。众所周知,中国哲学对“道德”及其“道德精神”可谓是情有独钟,它追求着人的道德境界以及由道德境界转化而来的审美境界(超道德境界)。这种“超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即冯友兰称之的“天地境界”。无论是“道德境界”还是“天地境界”都不是“自然的礼物”,而是“精神的创造”。这种“精神的创造”虽然有其“自然发展”之必然性,但人要获得“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都必须“自觉地用一种功夫”。按照冯友兰的观点,获得此种境界的功夫包括相互关联和内在的两个部分。即“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和“常注意不忘记此等觉解”之情感态度。无论是“对于宇宙有完全底觉解”之“知天”,还是“对于人生有完全底觉解”之“知性”,人们所获得的境界不是自然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的精神所赋予的“新意义”。这种“新意义”的获得体现了人之与天地自然比肩的崇高地位。这种崇高地位,不在于对自然宇宙的外在“征服”,而在于真正读解自然宇宙并由自然宇宙的生生不息之刚健精神获得人之“创生”气魄。不过这种“新意义”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很容易消失的,为使能长久地存有此“新意义”,就必须“常注意”功夫。这里的“常注意”(有二程和朱熹之“常惺惺”、“敬畏”等涵义)冯友兰认为就是“敬”。所以冯友兰说:“敬及集义,可使人常住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中。”尽管冯友兰这里不是专门探讨朱熹“敬”之崇高美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将其引申并可获得审美意义上之把握。实际上朱熹“敬”之崇高美在前面的阐述中就已有关涉。

书籍目录

论审美精神与未来人类(代序)一、朱熹美学论  朱熹美学论  “敬”与审美   ——朱熹美学基本性质与特征研究  朱熹美学的生命精神  论朱熹的“气象”理论  朱熹“涵泳自得”的美学意蕴  诠释与意义  ——朱熹诗经诠释学美学导论  “以《诗》说《诗》”与“以《序》解《诗》”   ——朱熹诗经诠释美学基本原则研究之二二、王阳明美学论  论王阳明美学的体验性质  王阳明良知体验审美论  王阳明良知体验艺术论述略  良知与审美  ——王阳明美学思想核心问题研究三、当代美学论  对当代美学问题的思考  论“实践”与中国当代美学建构  中国美学百年回顾与展望  新时期美学研究20年  “意象美学”的现代形态  ——论叶朗的美学本体论四、民族美学与艺术学论  论喀喇汗朝维吾尔族美学与艺术思想  对中国哲学与诗学之关系的宏观考察  论“天人合一”的意蕴    ——中国哲学与艺术学的基本特性研究  论艺术分类原则  石涛“一画论”新解  ——石涛艺术学研究新探之一  音乐与人的生存    ——兼论修海林、罗小平合著  《音乐美学通论》的学理路向及其价值后记

编辑推荐

《崇文学术文集: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是由崇文书局出版。

作者简介

《崇文学术文集: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对朱熹美学、王阳明美学进行了探讨。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美学是当前中国美学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崇文学术文集: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作的工作具有开拓性。对当代美学的发展,对民族美学的特征,对中国艺术学的基本性质、体系范畴和言说方式等方面亦作了考察。《崇文学术文集: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具有一定的探索性质。

图书封面


 中国美学与艺术学探微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