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艺术哲学论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大众艺术哲学论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5
ISBN:9787100065757
作者:诺埃尔·卡洛尔
页数:594页

章节摘录

  那么,由于现实的可改变性的相关提示可能源于其他方面;所以,审美经验——在其非循环论证意义上——并不是道德自主性和政治自主性的必要条件。现实的可改变性能够源于实际活动,或者说,它甚至可能是一种天赋能力。  一定程度上,这个论点的第2个前提看来仅仅是定义性的,所以对它进行评价的难度更大一些。这一前提是否有说服力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理解想象力的运用在推定意义上涉及的那种自由。它是否暗示,想象力必然完全不受人们的注意客体所形成的导向的影响?如果这是我们理解它的方式,那么,我们就应排斥这一前提,因为在这一自由观之下,我们所说的不是审美自主性,而是审美幻想。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所说的想象力自由是本章前面所讨论的那种积极欣赏,那么,第2个前提看来是不会招致反对的;但是,与此同时,如果前面的论点是有说服力的,那么,审美自主性的理念不会支撑任何针对大众艺术的原则性异议。  当然,这个问题在自由论的第3个前提中找到了知音;这个前提声称,就大众艺术而言,不存在想象力的运用。但是,如果我们理解作为想象力运用例证的欣赏活动,例如,对戏剧性场景和隐喻的解释行为以及推知行为,大众艺术的确提供运用想象力的机会,更不必说我们在讨论格林伯格的观点时详细考察的其他一些积极的想象性受众反应了。与之类似,巴斯比·贝克莱歌剧作品的观众投入接受模式化作品的活动之中,其方式与康德笔下着迷于风景审美欣赏的农民采用的如出一辙;在康德看来,那位农民所采用的方式涉及对想象力和知性的自由运用。  ……

前言

  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就在于人的未特定化,因而人有超越自然的文化。哲学家深信,人不但生活在物理的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所以,亚里士多德“人是逻各斯的动物”这一经典定义,可作如下新解: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于是,人是文化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这种复杂的依赖关系,或许可以通过稍稍修改一下康德的著名公式来表述:“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  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甚至思想观念,皆为文化之符号或文本。文化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符号的创造。从符号的角度看,它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表征一方面涉及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被表征物之问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这么看来,所谓文化,究其本质乃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所以一些文化学家坚持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

内容概要

诺埃尔·卡洛尔美国哲学家,因其对电影所作的美学分析而享誉学界。著作有《艺术哲学》、《电影哲学》等。

书籍目录

总序鸣谢绪论第一章  哲学对大众艺术的抵制:多数派传统 引言 大众化论 消极论 程式论 自由论、影响论和境况论 结语:对哲学抵制大众艺术的分析判断第二章  对大众艺术的哲学赞美:少数派传统 引言 沃尔特·本雅明与机械复制时代中的艺术品 马歇尔·麦克卢汉与电子未来 结语第三章  大众艺术的性质 引言 ……第四章 大众艺术与情感第五章 大众艺术与道德第六章 大众艺术与意识形态后记索引

作者简介

在《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中,诺埃尔·卡洛尔——审美哲学方面的一位领军人物——试图填补这一空白。他分析了哲学家们以前抵制或者误解大众艺术的原因,提出了若干构架,以便理解大众艺术与情感、道德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并且在此过程中论述了科林伍德、阿多诺、本雅明、麦克卢汉和菲斯克的观点。
《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作者将概念性分析与许多生动例证结合起来,遵循分析哲学的传统,作出了建构大众艺术哲学的首次重要尝试,并且得出结论说,我们有充分理由以研究高雅艺术的方式来研究大众艺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艺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在工业化社会以及其他地方,人们被电影、电视、通俗文学、连环漫画、摇滚音乐包围。对大多数人来说,大众艺术提供审美体验的主要来源;尽管如此,大艺术这个领域一直被分析哲学完全忽视。

图书封面


 大众艺术哲学论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很不错的一本理论分析著作...
  •     导师指定的教材,确实是一本比较系统,适合入门的书
  •     就是诺埃尔卡罗尔啊,商务不是出过他的《超越美学》吗,怎么连作者名字都统一不起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