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年生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我们同年生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807419761
作者:大江健三郞,小泽征尔
页数:177页

章节摘录

  我们同年生——大江健三郎  很快,小泽先生担任纽约交响管弦乐团副指挥已经快满四十年了。我对这位朝气蓬勃的国际派“第一人”进行了采访。  大江 ……艺术常常直接植根于人深层的本质性。同样是肖邦,比起鲁宾斯坦,李帕第2最后的独奏会唱片更让我为之感动。我认为,这是因为它切实地表现了人性的东西,我为这种极其具体的情感所吸引。  小泽 我在巴黎听过最近去世了的哈斯基尔3最后的演奏会,感觉到了这一点。当然瑕疵固然存在,但你会感到就好像是和哈斯基尔在一起。音乐只有通过传播,价值才得以体现。你说呢?  大江 是的。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共生感吧。现在电视上把“音乐”当动词使用,在从事音乐的时候,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作为相同的人类在一起生存的这种共生感吧?  小泽 是的。音乐是一种时间性较强的工作,一起从事音乐的人,对自己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大江 看小泽先生的指挥,看得出你的确活在音乐的生命里。音乐家在创作艺术的时候,演奏者的演奏和听众的欣赏都是在同一个时间进行,所以我认为,指挥家“音乐一把”这一表达特别恰当。通过电视,我也和你一起“音乐了一把”啊。  小泽 是啊。如果能够感到彼此在一起,作为音乐家,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把音乐想得很难,那就不是我们的问题了。如果过于死板拘谨,那将一事无成。  ……

内容概要

大江健三郎,日本小说家。1954年考入东京大学文科,两年后转入法文科,在萨特哲学和欧美现代小说的影响下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上世纪60年代起,其创作进入鼎盛期,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Football》、《洪水涌上我的灵魂》、《倾听雨树的女人们》等,近著《愁容童子》、《别了,我的书》等。1994年,由于他的作品“通过诗意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和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绘出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译序……………………1
我们同年生_大江健三郎……………………7
忆昔思今……………………11
艺术支撑人类……………………61
培养“新日本人”……………………111
重温对谈_小泽征尔……………………175

作者简介

一位是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今仍笔耕不缀的文学家大江健三郎先生;一位是先后担任过多个著名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活跃于全球乐团的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两位享誉世界大师在世纪之交开始了一段对话——文学与音乐的对话。其实,更确切地说,那是一段艺术与人生的对话,是同年出生、童年埋下梦的种子、并最终摘得硕果的两位多年好友为读者展开的一幅精彩画卷。
“传承”、“锤炼”、“沟通”、“阐释”……一个个醒目的字眼鲜活地撞入视线,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惊喜与源源不断的感动。

图书封面


 我们同年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娴熟的读者心里,住着一个优秀的演奏家。”试想一下,当你老了,朋友也老了,但日子是婴儿般的新鲜,春初新韭,秋末晚崧。随身携带着的岁月的平静,不再是疯狂、恣意、霸气,有的便是承认的心情,于是,豁达和包容就从言语和身形里扩散开来。《我们同年生》,是大江健三郎和小泽征尔的对话集,涉及音乐与文学等诸多命题。印象中一直想收藏的是一本《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喜逢知己,笑谈人生,向往不已。但这本也很好。大江健三郎说,锤炼是我的人生,小泽征尔没有类似的表达,但说到了一种“饥饿感”,解释为危机意识。他们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故而自觉感动若停留于表面的文字与音符,必然失去方向的束缚,可能很随意,但,存在的秩序也就消失了,那样随性的创想并不适于任何人。两位老人接着谈到自我在集体中的定位:对自我的把握不是来自于自我封闭,而是敞开自我——与他人沟通——找到全新的自我。拥有真正的自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每一个个体生生不息、自由自在地成长。还说到了方向感,喜欢这个表达——邮件的收件人姓名、住址也包含着一种方向。写信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之后,记起最满足的事情便是一笔笔写下送达的人、地。意味着到达,意味着此时的状态会被拆信的片刻记取,真的很难得呵,你没有发现在某日看友人的信,真有种昨日雨今日下的惘然吗?论及悲伤。小泽征尔说,艺术与人类的生命交会时,存在于某处的寂寥与悲伤,是整个人类的本性。大江健三郎则这样面对——“悲伤之情是存在的,年轻的时候会思考这些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会认真面对这样的感觉。”最重要的是,悲伤无以复加的时候,从中获取战胜悲伤的力量。这句话立即打动了我,那是很早了,我读完林夕的几本书,准备写点东西,上网看他的视频,在获得金针奖的颁奖感言里,他提到自己写的《黑择明》,叫一个本想自杀的人悬崖勒马,说,“如果我写的每一首歌,即使再悲伤的歌,能够让大家认识悲伤,再写一些励志的歌,让大家了解悲伤,发泄出来……”认识悲伤。所以我喜欢陈奕迅唱的歌,分别是《好久不见》(自然是第一)《shall we talk》《明年今日》《富士山下》,还有不能忘记的,《黑择明》。最近加上一首《约定》。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     p.38大江健三郎之前我们在哈佛大学一起接受荣誉博士称号,那次仪式很长,下午挺无聊的(笑),不过一位老人坐在我旁边,他也是接受这个荣誉称号的,后来他寄给我一封信。信中大致是说,“我受不了那种祭典一般的场合,不过和你交谈得很愉快。有机会还想与你这样畅谈。”这位老人是语言学家乔姆斯基。p.94大江健三郎之前我们去哈佛受领荣誉博士学位。要说十一个当选的人当中,现在最优秀的是哪一个,大家一致认为当数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这个人和我们不一样,在派对上作祝酒辞也妙语连珠,仪式当天发表演讲的也是他。我们是比较笨拙的同级生,只能坐在那里听。p.84小泽征尔音乐的根本在自然现象中。以此为出发点去解释古典为什么长盛不衰,原因是:音乐最初在教会里是单纯的,到了十八世纪左右它的分析力陡然提升。提升到那个程度,音声已经没有多少变化空间了。将来想必不会再发生那么大的改变了。我们现在做的,无非是在一次大规模提升之后的余波里,时而对它否定,时而将它复杂地组合起来。简而言之,从巴赫之前几十年开始大致到十九世纪末期发生的变化,可能是音乐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演变。今天的作曲家抱着不输给前辈的志气创作了很多新作,不过结果到底怎样还没有揭晓。p.98-104消灭双重标准p.125小泽征尔说到作曲家,莫扎特在这个意义上是最健康的,或者说最自然的。他的音乐能引起最多人的共鸣。所以才被称作天才的吧?反过来说,莫扎特的音乐里仿佛没有人间愁苦,没有病态成分。所以我偶尔指挥莫扎特的音乐,为了营造诙谐感稍作一点细微加工,大家会惊愕不已。但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能领悟过来,并自然而然地接受。我们演奏家,最好能对作曲家自然的部分和病态的部分全都理解,如果不能理解就危险了。p.129大江健三郎梅西安的《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曲谱长达九百页,而你在第一次公演时,把它全装进脑子了。威廉姆斯(John William)说,小泽背诵的能力和努力让人惊叹,他还说,问你“为什么全都背下来”,你是这么回答的:”对指挥家来说,与演奏家之间的eye contact很重要。“
  •     前几天看到小泽癌症之后复出演出,七分钟现场,很轰动。感人。这两个人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病重的小泽还是那样笑容灿烂。有机会一定要看看他们的对话录。大江健三郎的随笔集里面说起小泽,他们住在一条街道上,大江的儿子是智障,但是对于音乐有灵性,和小泽合作演出过。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一位心里老师推荐的 还没看
  •     貌似翻译、编辑、校对都有问题,两人的对谈也算不上精彩。
  •     120522
  •     娴熟的读者心里住着一个优秀的演奏家
  •     读着读着,倏忽间我们也有了中国的大江健三郎。可小泽呢,估计还要再等一等
  •     所有大师讲的话都差不多,也就是说真理本来就是那几条是吗
  •     我读到的最好的书之一!喜欢里面的每句话,如果让我把一本书放在身边,那一定是这本书
  •     对话录。语及教育、音乐、生活、日本文化等各方面。
  •     日本精英的素质还是比中国所有公知高很多,起码吸取战前教训不再搞“民族主义”,如果日本人都能像这两位一样致力于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和“垃圾”邻居比谁更垃圾,日本还是有前途的
  •     日本,好像中国呀~
  •     我主要是想看指挥说话,结果作家说了好多……
  •     对于小泽征尔,我一直都很喜欢,找关于他的的书真的很难。
    我那天在当当网上看这本书觉得还不错就下了订单,到货也很快,看后果然不错
  •     我的收藏
  •     能与他同处一个时代,真是令人欣慰。
  •     翻译得太差了
  •     听两位老人温和而有意味的谈话,真实受益匪浅
  •     买这本书的时候,正值四处缺货的日子,好不容易买下。能拿到书的时候,眼泪差点奔出来。能重新站上舞台指挥是幸福的,哪怕只有那几分钟。希望有一天等我到了这样的年龄,也还有这样的知己。人亦有言,日月于征;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     诚恳的谈话。关于“语言”、“方向”还有“民族性”的对话富有启发性。
  •     让每一个个体生生不息、自由自在地成长,这无论对于教育还是在思考我国未来的问题上,都是基本原则。——大江 排版粗心,不影响阅读,但有愧于二位先生,减星。
  •     不是很喜欢。没体现出音乐与文学的碰撞
  •     好书
  •     一个名人的故事要阅读、两个名人的故事更要阅读,两个名人一起对话不是谁都能接近的,那就阅读他们的书吧!
  •     非常好的书值得一看
  •     大江健三郞是个话痨,小泽征尔则是没心没肺的顽童。大江先生一张嘴就说上三页纸,小津则补上两个字:“哈哈”。。。这是什么对讲!!
  •     到处都有夕阳的美,但如果
  •     沒有想像中的好。
  •     不懂古典音乐,也几乎没读过大江健三郎,这本书的价值对我来说就大打折扣了。但是其中小泽征尔与大江健三郎在文学与音乐之间寻求到的共同点却很有趣味,两位在各自领域中取得卓越成就的人会在更高的境界上进行对话,这种对话超越各自艺术甚至进入宗教、神秘主义,但是却并不空洞。还有一点,就是两位对于教育问题的关注,对于如何向年轻一代,尤其是小孩子,传授文学与艺术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讨。尤其是小泽征尔,对于教育亲力亲为,尤为可敬。回想中国教育,很多看上去有了成就的人只知道追名逐利,把根都给忘了,实为不幸。
  •     深入浅出的阐述了对音乐,写作与人生,世界的认识。不论是专业的乐手还是音乐爱好者应该都会从谈话中获益匪浅。自己一直在思考的一些问题比如音乐与文学哪个更接近本质也得到了共鸣,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古典音乐是否会消亡得到了拨云见日的新认知。
  •     率真的性情那么珍贵
  •     有智慧的两个人。
  •     本来深度没有达到我预想的程度,因为大江毕竟不是音乐人,但是提到很多有启发性的线索,而且写武满彻那段太感人太美丽了。
  •     一个文学大师,一个顶级指挥家,谈论的话题主要有关古典音乐,看得出来大江健三郎非常尊敬小泽征尔,没有掉书袋,而是把话题引向小泽征尔感兴趣的领域。PS:封面的小泽征尔真是妩媚....
  •     小泽和大江的对话是文学和艺术的完美交合,同时也对日本的民主主义等当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嗯……日本人兢兢业业的想法,他们俩就是拼命三郎的典范。以及作为东方人的自卑可见一斑。巨匠靠努力,天才靠能力(加努力)
  •     说是对话录,小泽的话怎么那么少呢。
  •     翻译真烂,两个老头真好
  •     睿智,真诚
  •     借
  •     大江的思路非常清晰,就是有时候说着说着根本停不下来……于是小泽就只能哦,嗯,啊!但不知道为什么整本看下来反而记住小泽的使命感和朴素。下星期再读一遍,因为里面提到很多音乐家,想逐一找来看看视频。
  •     仿似小泽征尔的话语都在音乐中表述出来了吧,书中小泽大师基本上没有多少阐述,只是在“啊、是、呵呵”一直都是在大江健三郎再说,毕竟是搞文字的。评价一般。
  •     大师间最好的对话永远是在茶余饭后 而不是镜头前
  •     书脏!!!!!
  •     两三周前在闸北区图书馆偶然发现,今天一口气读完,八万字的小书,很受启发。这是读过的第三本大江健三郎,至今我还没有读过他的小说。在随笔和对谈中,能够了解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阅读小说。真正的民主思想,是把人当作人来看待。读得太快,囫囵吞枣,有待重读。
  •     给妹妹买的,她喜欢,她说不错
  •     敞开的感知,“宇宙是一颗硕大的花”
  •     看到两点,第一音乐的本质来自大自然的泛音,人本身就会欣赏音乐。第二,人生应当有志向和进取。
  •     启发与令人感动的一册…
  •     把艺术和生活糅合,即使艰难却令人向往,沉淀过后的真挚最可贵。
  •     人在不同阶段想法会变,不过有些坚持是能够存留很久的。
  •     本书给我最大的思考是大江健三郎那代日本人走后,日本还有亲历二战的人吗,我们的历史和日本的历史会不会越来差距越大.
  •     睿智包容的老人,一颗仁心,点亮天地间。
  •     听智慧老人说话获益匪浅。虽没详读过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但在找小泽征尔的资料时看到这本书就买下了。小泽是极具感染力的指挥家,大江也创作了许多触动人心的作品。在他们对谈里,谈到锤炼,谈到教育,谈到个人而非集体的感受。世界级的大师也许就是源于包容性,谦虚和对人性的把握
  •     1.武满彻是个狠角色;2.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可以看看,一定不是《冲绳札记》的调调了。。;3.很多关于音乐的见解很通俗很不谋而合;4.我想把小泽每一个LIVE都看了。。。❤
  •     受益匪浅 两位老人在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想法传达实现之前请一定不要去世 PS小泽征尔也会打网球哟~
  •     小泽的两本对话录,与村上是在谈音乐欣赏版本学,与大江是谈音乐之于人生的意义,音乐演奏家一般都是把自己的思想注入自己演绎的作品中,而时不时的一些巅峰对谈,却总能谈出新意。
  •     一个非常偶然的巧合才知道了这本书。大江对于古典乐的感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爱子大江光吧?光虽然是先天脑部缺陷,却对音乐极其敏感,小泽征尔一直在音乐方面对他疼爱有加。网上看过一个罗斯特罗波维奇和阿格里奇演奏的光的作品《A Talk》,后来我收了四张大江光的作品CD,非常难得。能看出同样对于未来的忧虑才是两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惺惺相惜的原因,这不是简单的音乐与文学所谓的碰撞,对于小泽和大江,放不下的是心中一股执念。小泽在书的最后写了一篇后记,里面说当他最开始担任指挥时受到了排挤,有许多朋友一起为他举办音乐会安慰他。看看那一串名字,就知道大师都是在一起玩儿的......其中就有三岛和石原(对,就是那个人)等等......
  •     这本书的角度很吸引我,两个同龄人的对话,两位重量级大师的对话,跨越了文学和音乐本身,角度新颖,非常值得一读!
  •     两个时代巨人的对话
  •     好奇 不同界人物的对话
  •     话题不算宽泛,但颇具深意。两位六十五岁的老人能有这般年轻的心境,真是令人羡慕呐。
  •     关于独立人格和个人发展讲的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