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用途和滥用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 > 艺术的用途和滥用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308067317
作者:(美)雅克·巴尔赞
页数:191页

章节摘录

  第一讲我们为何应该质疑艺术?  女士们,先生们:  德文标题花费了如此多的笔墨,它的意思是:“历史的优缺点对生活的启迪。”这也是我对艺术的关注之点。接着,尼采谈到了与生活相关的历史价值和“非价值”。他得出的结论是,在某些条件下,历史感削弱生活感。然而,历史保留它自身的恰当作用,应该得到繁荣发展。与之类似,我希望在最后评估艺术的价值和作用,并且邀请诸位和我一起作出判断。在整个讲座过程中,我们将问自己,在我们正式和随意吸收艺术的过程中,甚至在我们谈论艺术的习惯方式中,是否存在没有料到的不利之处?我们的讨论旨在就艺术给现在生活带来的价值和不利因素,得出自己的结论。  我假定,诸位会觉得“生活”是一个相当模糊的词语。谁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此外,谁为生活支付账单?请大家想一想威廉?福克纳的这句名言吧,许多人听到它后都会毫无顾忌地击掌叫绝:“如果一名作家不得不抢劫自己的母亲,他会毫不犹豫地下手——《希腊古瓮颂》的价值超过任何数量的老太太。”这种蛮干行为的道德意义非常深远。为了艺术牺牲生活——这样的事情现代人即便为了国家利益在感情上都会拒绝去做——是否有道理呢?也许有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断定,艺术高于社会呢?诸位的回答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呢?我会就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详细探讨。在此,让我仅仅这样说吧:有些人以创作者或者欣赏者的身份培育艺术,我从内心考虑这些人的利益,其程度并不亚于支持和鼓励艺术创作、艺术销售和艺术保护的社会利益。  这些问题影响大量的人,涉及大量的事实,关系到许多人的情感;但是,即使如此,我们的讨论也不应依据空洞的概括表述或简单的抽象结论。因此,我的任务涉及许多描述,以便说明当代艺术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人们对艺术有什么样的感觉和想法。此外,我还将进行大量分析、比较和阐释,以便就这种数量巨大的活动对生活产生的影响,提出我自己的看法。当然,我既不可能对当代艺术的状况进行完整描述,也不可能对其效果进行直接、完整的说明。我只能提供具有启迪性的例子。这些例子取自所有的艺术种类,取自我认为在座的诸位已经知道的社会情况和思想界的情况。与其说这些具体例子将会证实我提出的观点,毋宁说诸位联想起你们已经了解的情况。一旦你们关于实际艺术体验的记忆得以恢复,你们就能自己作出判断,看一看我的解释是否符合我们没有时间进行全面考察的其余事实。  为了让这种方法得以进行,我将需要诸位发挥想像能力和类比能力。如果我列举你们不了解的作品和事件,你们显然不可能将其形象化。但是,如果我在明确语境中逐一举例,你们肯定能够想起自己知道的例子,以便填补你碰巧并不知道的例子形成的空白。这就是我所说的发挥你们的类比能力的意思。我恳切希望,你们不要拒绝考虑我得出的结论:首先仔细回忆自己的经历,看一看它们是否带有符合这些结论的因素。如果你们后来觉得我提供的证据不够充分,你们会有大量时间去否定我的观点。  诸位可能会说,如果播放幻灯片,我要求你们做的这类事情就完全可以省去。我觉得,使用幻灯片就会干扰我希望传达的那种理解。人的眼睛依据某些假设观察对象,当该对象以不同方式为了不同目的被呈现出来时,眼睛就会变成带有偏见的目击者。此外,展示某些东西的行为往往意味着:依据展示的东西,该问题要么能够成立,要么不能成立。播放出来的图片可被视为证据,而不是作为可能引证的其他因素的标示。最后,作为整体的艺术的论点是一个展开过程,用图片来打断会使它失去平衡。音乐、舞蹈、戏剧、诗歌和小说构成我们所称艺术的棘手部分;如果要将取自它们的例子进行整理,只有通过口述方式才能做到。这就是我不打算使用视觉教具的理由,尽管这样做会在哲学思考层面上增加诸位的负担。  通常,当人们谈及艺术这个广阔领域中的“价值”和“非价值”、优点和缺点时,人们从分配角度使用这些字眼,将它们用于这位或那位艺术家、这件或那件艺术品、这个或那个流派。这种分配标签的活动是批评家承担的角色;最后,对一个艺术元素与另一艺术元素之间的区分——详细到画作一角的一个局部,一行诗歌中的一个单词——越细腻,批评所取得的成就越大。这类探讨属于艺术批评的范畴。我给诸位提供的是某种别的东西,它常常被称为文化批评。它考察和进行区分的范围要广阔得多——文化、社会、国家、被视为一种历史类型的现代人、如今被当做一个单元的西方文明或者过去的整个部分。所以,这些问题都在这里一一涉及。作为一个研究文化史的学者,在我讨论艺术时,我主要将它作为现代生活中的单一力量。  我知道,这会导致以不寻常的方式来审视艺术。人们对具体种类的作品,对具体艺术或艺术家带有自然而然的依附性;当人们说到整个艺术时,这种依附性让人们觉得非常随意,非常模糊。然而人们觉得,自己容易以这种方式谈论科学、技术、政府或宗教。在以熟悉的方式使用术语的过程中,人们并不会停下来去详细说明是什么宗教,政府的哪个部门,科学或技术的什么领域。而且,在讨论当前世界的社会困境和道德困境时,人们倾向于将价值或危害归为这些活动带来的全部负担和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在我考察艺术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特别说明,我将讨论艺术具有普遍性的趋势和产生的影响。以这种方式考察倾向是合理的。我们这个时代与以往不同,所有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相关的因素——例如,态度、理念、陈旧说法、虔诚感、目标和传播方式——在大规模上是适用的,事实上已经汇合成为一个组织起来的整体:艺术是一种庞大的惯例,具有很高的自我意识,将自身视为一种既定兴趣。  尽管如此,有的论者在笼统的科学、官僚机构或者宗教中仅仅看到慰藉或威胁;相比之下,我提出的判断没有那么笼统。其原因在于,尽管艺术如今是一种公共惯例,但它是一种没有理论的惯例。就其目标或存在的理由(raisondetre)而言,它并不存在什么清晰表达的思想。艺术家、批评家、消费者、经纪人满足于自我辩护,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领域之中,要么作为一个派别,要么以个人身份。笼统地看,他们的态度、表现和言辞是无法预料的,是杂乱无章的。他们的某些行为和感觉有意无意地来自可以识别的传统;某些行为和感觉通常以有意的方式来自被颠倒的传统。另外,还有的派生于从过去借用而来的时髦词语,旨在对付目前的一时之需。例如,一位当代画家会效仿杜米埃提出的口号:“人必然属于自己生活的时代。”根据今天的用法,这些字眼很可能表示不去充当学院派画家的决心,不去创作肖像画或静物画,不去模仿印象派、后印象派或立体派技巧。这个口号并没有让我们了解更多东西。什么是自己生活的时代的本质?是革命、倒退、隐退、逃避,还是冷漠?另外,就如今出现的这些东西而言,什么是合乎时代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十几个蓬勃发展的流派;时尚变化无常;所有的过去风格和20种原始主义同时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是我们的?有人将我们生活的时代变为研究对象,得到了若干同样有效的发现;无论作为召集命令还是作为阐释意义,这个时髦说法都是毫无用处的。  在有限的历史和分析思维的帮助下,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正是这个由事实和观念构成的谜团。在使用历史的过程中,我将不时提及西方文明的三个富有成效的时期,不幸的是,所有这三个时期都被称为modem(现代的)。我们所说的moderntimes(现代)始于1450年;根据现代性,文艺复兴表示中世纪以来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也用modem来表示modemera(现在这个时代),并且将它的起点定在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至今。最后,我们还认可现代理念、现代艺术、现代风格,诸如此类的东西形成的时间段是1890年至今。这真是一团乱麻。为了表达简洁,我将使用“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意思是1400-1600年;“浪漫主义时期”,意思是1790-1840年;“世纪之交”,意思是1890-1914年;对于20世纪后半段,即1920年至今,我用“当代”来表示。这样,我们就能对自己生活的时代进行稍微清晰的定位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你们当中阅读过尼采著作的人将会注意到,这一系列讲座的题目是《艺术的用途和滥用》,借用了尼采在一个世纪以前撰写的著名文章的标题《历史的用途和滥用》。尼采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历史学家,他不会破坏自己的职业。同理,我的目的也不是要破坏艺术。我一生关注艺术,从事艺术研究工作,现在突然觉得自己应该站出来说这样的话,这确实匪夷所思。我希望在此展示的是某种与攻击和辩护迥然不同的东西,其难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雅克·巴尔赞  神灵给每个美好的东西配了两个邪恶的东西,幼稚的人对此愤愤不平。但是,成熟的人面对这一点,把光明的一面彰显出来。  ——品达

内容概要

雅克•巴尔赞——学者、教师、编辑和批评家——在众多领域堪称权威,七十年来,他的三十余部著作可谓包罗万象,包括音乐、思想史,当代艺术、科学评论,甚至还有侦探小说的导读。1927年至1975年在哥伦比亚学院任教,历任塞思•洛历史学教授、教务长和院长。他也是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并且曾两度担任美国艺术暨文学学会主席。
他的代表作包括《达尔文、马克思、瓦格纳》、《柏辽兹与浪漫世纪》、《美国教师》、《智性之家》、《临行赠言》等。
学者夏志清、余英时等对该作者皆极推崇。
“哥大的名教授Jacques Barzun,原籍法国,专治近世欧洲文化史,对音乐、文学、绘画无一不通,对当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各种发展,也极留心注意,可说是当代极少数拥有读者的通人之一。在他看来,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文化,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发扬光大的“现代主义”文艺这个阶段,到今日可算已告一段落。这四五百年人类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已成过去。将来是否是新黑暗时代的到临,或者是新的艺术、新的文化的创生,照Barzun看来,要看人类自己的努力了。”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我们为何应该质疑艺术?第二讲 作为宗教的艺术的兴起第三讲  起到破坏作用的艺术第四讲 艺术的救赎作用第五讲  艺术与起到诱惑作用的科学第六讲 信仰真空中的艺术

作者简介

本书是巴尔赞的主要著作之一。讨论了一系列人们关心的艺术文化现象。视角独特,论点犀利、凝练。作者挖掘了艺术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从艺术的两面性对生活的启迪这一主题出发,展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艺术的形象”。
目录:
第一讲:我们为何应该质疑艺术?1
第二讲:作为宗教的艺术的兴起 28
第三讲:起到破坏作用的艺术58
第四讲:艺术的救赎作用92
第五讲:艺术与起到诱惑作用的科学123
第六讲:信仰真空中的艺术156

图书封面


 艺术的用途和滥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我们需要从艺术中得到的”T.S艾略特说,“是对生活的简化,使其变为某种丰富多彩,感觉奇特的东西。”
  •     詼諧有趣,對於所謂高高在上的藝術進行了平實的剖析。
  •     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思考过艺术,edifying
  •     依然是《从黎明到衰落》中的两个主要思路,现代艺术是五百年兴衰的尾声,对过去艺术观念的清算和反噬,之后而来的很可能是类似中世纪模式的“低强度艺术”,更推崇集体而非个人;其二是像对浪漫主义的解剖和清洗一样,清除种种对艺术的迷思,以及各种迷思的自我矛盾处。
  •     实在是月初就读完了,笔记拖着拖着就不想做了,大概也是觉得这书没什么意思把。六次演讲,倒是好读。明天还是去还了吧。
  •     误打误撞读完这本神作,心安理得了
  •     再读而已,未来可以想见的n次读
  •     这个理论性比较强,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理论和作品欣赏基础来读
  •     很好的一本入门书
  •     比较乱。。这个学者没立场啊。。
  •     比预想的要浅显一些,但仍旧值得一读。
  •     新年第一書,植物大人根據《藝術哲學》課論文給推薦。十分淺顯好讀,適合入門,大概是本科生一二年級水平⋯不過對我這種美學/藝術哲學門外漢是很有啟發的。六講存在相互聯繫,前面一二講釐清了有關藝術的用途,三四講談到藝術與宗教的相似,而科學的誕生,似乎弱化了藝術這種宗教性。尤其喜愛其中涉及到文學,特別是詩歌部分,引用的詩人和段落都是我所喜愛的。五六兩章回歸正統。強調藝術的宗教性,在當下信仰真空時代,藝術應當如何維護其純正和正統?這一點上,巴爾贊竟然與文學界的哈羅德·布魯姆有著驚人的相似⋯也是有意思。我喜歡這樣的闡述,因為我就是個守舊派,見不得現當代那些個妖豔的貨色,那都什麼狗屁玩意兒啊嚶嚶嚶影。從來不熱衷圍觀當代藝術,不僅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很浮誇。我們依然需要巴爾贊這樣的學者啊!
  •     虽然不如其致敬的那本小册子那么凶,也是有不客气的文风和公允的洞见。以及发现自己一个技能:关注什么觉得什么要狗带=u=
  •     极具启发性的书。不总结内容了。
  •     书的质量很好,正版
  •     个人认为第五讲写得尤为精彩
  •     翻译的较差。巴赞的书定要读原文才好。
  •     每当法语译成中文> < 清晰着浆糊了清晰着浆糊了清晰着浆糊了.DA CAPO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