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与肉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灵与肉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530212462
作者:张贤亮
页数:384页

章节摘录

  许灵均没有想到还会见着父亲。  这是一间陈设考究的客厅,在这家高级饭店的七楼。窗外,只有一片空漠的蓝天,抹着疏疏落落的几丝白云。而在那儿,在那黄土高原的农场,窗口外就是绿色的和黄色的田野,开阔而充实。他到了这里,就像忽然升到云端一样,有一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再加上父亲烟斗里喷出的青烟像雾似的在室内飘浮,使眼前的一切就更如不可捉摸的幻觉了。可是,父亲吸的还是那种印着印第安酋长头像的烟斗丝,这种他小时候经常闻到的、略带甜味的咖啡香气,又从嗅觉上证实了这不是梦,而是的的确确的现实。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父亲把手一挥。三十年代初期他在哈佛取得学士学位以后,一直保持着在肯布里季时的气派,现在,他穿着一套花呢西服,跷着腿坐在沙发上。“我一到大陆,就会了一句政治术语,叫‘向前看’。你还是快些准备出国吧!”  房里的陈设和父亲的衣着使他感到莫名的压抑。他想,过去的是已经过去了,但又怎能忘记呢·  整整三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秋天,他捏着母亲写的地址,找到霞飞路上的一所花园洋房。阵雨过后,泛黄的树叶更显得憔悴,滴滴水珠从围墙里的法国梧桐上滴落下来。围墙上拉着带刺的铁丝;大门也是铁的,涂着严峻的灰色油漆。他揿了很长时间门铃,铁门上才打开一方小小的窗口。他认得这个门房,正是经常送信给父亲的人。门房领着他,经过一条两旁栽着冬青的水泥路,进到一幢两层楼洋房里的起居室。  那时,父亲当然比现在年轻多了,穿着一件米黄色的羊毛坎肩,肘臂倚在壁炉上,低着头抽烟斗。壁炉前面的高背沙发上,坐着母亲成天诅咒的那个女人。  “这就是那个孩子·”他听见她问父亲,“倒是挺像你的。来,过来!”  他没有过去,但不由自主地瞥了她一眼。他记得他看见了一对明亮的眼睛和两片涂得很红的嘴唇。  “有什么事·嗯·”父亲抬起头来。  “妈病了,她请您回去。”  “她总是有病,总是……”父亲愤然离开壁炉,在地毯上来回走着。地毯是绿色的,上面织有白色的花纹。他的眼睛追踪着父亲的脚步,强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  “你跟你妈说,我等一下就回去。”父亲终于站在他面前。但他知道这个答复是不可靠的,母亲在电话里听过不止一次了。他胆怯而固执地要求:“她要您现在就回去。”  “我知道,我知道……”父亲把手搭在他肩膀上,轻轻地把他推向门口。“你先回去,坐我的汽车回去。要是你妈病得厉害,叫她先去医院。”父亲送他到前厅,突然,又很温存地摸着他的头,嗫嚅地说,“你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你就懂得,懂得……你妈妈,很难和她相处。她是那样,那样……”他仰起脸,看见父亲蹙皱着眉,一只手不住地擦着额头,表现出一种软弱的、痛苦的神情,又反而有点可怜起父亲来。  然而,当他坐在父亲的克莱斯勒里,在滚动着金黄落叶的法租界穿行的时候,他的泪水却一下子涌出来了。一股屈辱、自怜、孤独的情绪陡然袭来。谁也不可怜!只有自己才可怜!他没有受过多少母亲的爱抚,母亲摩挲麻将的时候比摩挲他头发的时候多得多;他没有受过多少父亲的教诲,父亲一回家,脸就是阴沉的、懊丧的、厌倦的,然后就和母亲开始无休无止地争吵。父亲说他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就能懂得……实际上,十一岁的他已经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一些:他母亲最需要的是他父亲的温情,而父亲最需要的却是摆脱这个脾气古怪的妻子。不论是他母亲或父亲,都不需要他!他,不过是一个美国留学生和一个地主小姐不自由的婚姻的产物而已。  后来,父亲果然没有回家。不久,当他母亲知道父亲带着外室离开了大陆,不几天也就死在一家德国人开的医院里。  而正在这时,解放大军开进了上海……  现在,经过了三十年漫长的岁月,经过历史上任何三十年都从未容纳过的那么多变故,这个父亲却突然回来了,并且还要把他带到国外去。整个事情是那么不可思议,以致他都不能完全相信坐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父亲,坐在他父亲面前的就是他自己。  刚刚,在父亲的女秘书密司宋打开贮藏室给父亲拿衣服的时候,他看见大大小小的箱子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旅馆商标:洛杉矶的、东京的、曼谷的、香港的,还有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印着波音747的椭圆形标签。从这个小小的贮藏室里掀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他呢,只不过是在三天前得到领导转来的国际旅行社的通知,经过两天两夜汽车和火车的颠簸才到这里的。他提来的灰色人造革提包放在长沙发的一角。这种提包在农场还算是比较“洋气”的,但一到这间客厅也好像忸怩起来,可怜巴巴地缩成一团。提包上面放着他的尼龙网袋,里面装着他的牙具和几个在路上吃剩下来的茶叶蛋。他看着那几个诧异得咧开了嘴的、畏缩地挤在一起的茶叶蛋,想起临走那天晚上,秀芝还叫他多带些茶叶蛋给父亲吃,不禁苦笑了一下。  前天,秀芝一定要带着清清到县城的汽车站去送他。自他们结婚,他还没有离开过农场,他这次远行简直成了他们小家庭的一次划时代的壮举。  “爸爸,北京在啥子地方·”  “北京在县城的东北边。”  “北京有好多好多县城大吗·”  “有好多好多县城大。”  “有马兰花·”  “没有。”  “有沙枣子吗·”  “没有。”  “唉——”清清像大人似的长叹一声,用手托着下颏,显得非常非常失望,她认为好地方是应该有马兰花和沙枣子的。  “傻丫头,北京可是个大地方咧!”赶车的老赵逗她,“你爸爸这回可要远走高飞啰!说不定要跟你爷爷出国哩。是不是,许老师·”  秀芝蜷着腿坐在老赵背后,向他微微一笑。她没有说话,但仅仅这一笑,就表现了她的信赖和忠贞。她不能想象他会到别的国家去,就和清清不能想象北京有多大一样。  车辙交错的土路坎坷不平,牲口在上面颠踬地踏着碎步。路北边是一片整齐的条田,路南边,在雾霭朦朦的远方,就是他原来放马的草场。这里的一切都像是有股磁性的吸力,三匹马拉着一辆车也显得那么费劲。是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他绵绵不尽的回忆,要离开它们了,他陡然感到更加亲切。他知道三棵紧挨着的白杨后面,有一棵粗壮的沙枣树。他下车折了一枝,几个人在车上一颗颗地吃起来。这是西北特有的酸涩而略带甜味的野果,一九六〇年饥荒的年代,他曾经靠这种野果度日。很多年没有吃了,现在吃起来却品出了一种特别令人留恋的乡土味,怪不得清清要问北京有没有沙枣呢!  “她爷爷保险没有吃过沙枣!”秀芝把核吐到车外,笑着说。这是她发挥了最大的想象力来想象这个从国外回来的公公了。  其实并不需要想象,父子两人是如此相似,就是秀芝在街上碰见也会认得出来的。两个人都是细长的眼睛,线条纤细的、挺直的鼻梁,轮廓丰满的嘴唇,甚至举手投足之间都表现出基因的痕迹。父亲并不显老,虽然肤色和儿子一样黝黑,但那一定是在洛杉矶或是香港的海滨浴场上晒出来的,一点也不憔悴。父亲仍然是那样讲究,那样注意仪表,头发尽管花白却一丝不乱,手背上虽然出现了老人斑,但指甲却修剪得十分光洁。茶几上,在精致的咖啡杯周围,散乱地放着三B牌烟斗、摩洛哥羊皮的烟丝袋、金质打火机和镶着钻石的领针。  他怎么会吃过沙枣呢?!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世界如果没有女人便不成其为世界,如果我在摇篮中发现这个世界没有女人,我一定在摇篮中自我窒息而死。  ——张贤亮

内容概要

张贤亮,1936年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20世纪50年代初读中学时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自北京移民宁夏,先当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在农场“劳动改造”长达22年。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当代重要的作家。1993年创办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其代表作有:《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习惯死亡》、《青春期》、《一亿六》等。曾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有多部小说改编为电影电视搬上银幕。作品译成数十种文字在国外发行。

书籍目录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土牢情话——一个苟活者的祈祷
灵与肉
河的子孙
浪漫的黑炮
普贤寺

作者简介

《张贤亮集:灵与肉》内含3个中篇3个短篇。中篇小说《土牢情话》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采用倒叙的方式讲述一个年轻的“摘帽右派”在文革中蹲土牢时遭遇的一段感情经历。姑娘姓乔,丰腴、妩媚而又端庄,是看押我的班长。因为爱我,不顾危险夜里送饼子给我,夏天利用职权把我安排在靠窗凉快的位置,冒死往外递条子,得知我将被迫害,大胆提出私奔。可我,出于保护自己的本能,对信念虔诚的悔悟,全部向当局坦白,导致善良的乔姑娘被领导糟蹋。
短篇小说《普贤寺》文字洗练,情节简单,感情真挚,黄昏之恋犹如丁香花淡淡飘香。主人公罗是印尼爱国华侨的儿子,从小回国读书,因为历史的原因,虽未被整,但直至退休仍单身一人。也正因为无事无牵挂,被朋友引导学佛,在普贤寺请愿的活动中,与梅老太相识、结缘。
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是通过一个孤独老汉与狗的情谊,讲述邢老汉和一女子短暂、凄美而酸楚的生活。七十年代初,我国某些省份闹饥荒,这个女人为了让家里的两个娃和公婆多吃上一口,背井离乡来邢老汉村子讨饭,好心的老汉收留她,照顾她,拿他当老婆待,想长久和她过日子。可秋收后女人拿着少于自己劳动成果的那份粮食和50元钱,离开了。一只流浪的狗恰在此时出现在老汉身边,填补了老汉情感的空虚。但饥饿的年代,狗是不能活的。唯一的伙伴被打死后,老人也很快离世。三年半后一封从陕北寄给老汉的信,让人冷透的心略暖了些。
短篇小说《灵与肉》是张贤亮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人物许灵均、秀芝为广大读者耳熟能详。许灵均,从一个地主小姐和一个留洋学生不自由婚姻的产物,到娘死爹弃睡马槽的苦孩,再到新中国的教员,之后赶上历史的热潮成了“老右”下放到农场放马,一系列角色的转换注定了生活的多磨难。善良热心的放牧员帮他“拣”了个四川媳妇秀芝,成了家,生了娃。右派摘帽后,更加强化了他对这块土地的感情,因此他拒绝了父亲为他们全家办出国的诱惑,决然地选择留在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中篇小说《浪漫的黑炮》讲述的是由于一封“丢失黑炮301找赵”电报给工程师赵信书招惹来了一系列的荒诞的事情。这个故事属于八十年代流行于中国文坛的一种文艺作品“干预现实”、“解剖社会”的代表。通过一个离奇搞笑的故事,讽刺了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的那些复杂的矛盾和奇异的心态,并借用赵信书这样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围绕他的遭遇,反映在历史变革时期对待知识分子的不同态度,引发人们的思考。
张贤亮笔下鲜有硬汉形象,中篇小说《河的子孙》塑造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人魏天贵。他是黄河岸边某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是个鬼点子多的农民干部。他在几个大领导最危难时伸出援手;在全国闹饥荒的年代,大胆地领着农民侍弄黑田,全大队无一人饿死;在“上面”非要抓几个阶级敌人进大狱时,他让自己的好兄弟光棍郝三顶上;他亲手放了整他的造反派头头一命;面对爱他的女人,他痛苦而又理智地作出选择。

图书封面


 灵与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老师讲到张贤亮,便去图书馆看了《灵与肉》。印象最深的便是许灵均在被亲人抛弃后的那句,“他看到有一段马槽前没有栓牲口,就爬了进去,像初生的耶稣一样睡在木头马槽里。”长大的他戴上了帽子,下放到牧场,用平凡的时光接触土地,直到父亲再次从国外回来。可是许灵均再也受不了了,他的心灵已经扎根在土地,受不了密司宋的香气,他怀念像儿时棕马一样带给他安慰的媳妇,秀芝。幸好,父亲让他移民是为了补偿,补偿失落的亲情,消弥罪恶感;而许灵均,在北京,灯红酒绿的生活中坚定了自己对土地的信念。张贤亮的文字,弥漫的有对“文革”时期的沉思,带着朴实,带着农民特有的质感,想要回归土地,也许可以多看看他的书。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2012352#
  •     现在张贤亮,已经没有了一年前几天之内连续看完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那时的感觉,文革题材看的有点多了,有点提不起兴趣了。当然,还是很喜欢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     这次买的全是张贤亮的作品,我很喜欢。
  •     河的子孙。
  •     因为打小生活在农村,这本小说给了我重新思考的方向,没经历过,父母都大字不识的地道农民,更不用说经历过那个时期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他们也不会说什么要给我讲那个时代的故事来教育我,但是确实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去了另一个地方的他们,外婆还健在,很好很好,我想我应该去问问听听。爷爷走的时候,奶奶眼神里的东西,我到现在也想不透,但那个眼神此生难忘,或许那里面包含了太多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也包含了一些我这辈子都会追寻的东西。就像这本书里的一些情感是我无法领悟的,但能感到作者的一份超脱和对生活的理解,或许时代不同了,但我相信有些领悟是相同的,其实对每个人而言,都处在最坏的时代和拥有最好的情怀
  •     -_-||,谁跟我说它是长篇小说的,我保证不打shi你。作家把城与乡的景色和日常生活描述的很到位,但总觉得在人物心理上的过渡却不是很自然。
  •     其实只看了短篇《灵与肉》,但是竟然看哭了。文革给心思细腻的文人带来的摧残简直是灭顶之灾,太能理解了,张贤亮老师的描述手法又非常到位,马厩里和马儿在一起的段,比谢晋导演的电影版还要好!但是我觉得劳动重盈思想,最后完全回归主旋律有点太快了,自然美景和后来生活的改变对男主的思想转变作用更大吧!有空要把其他故事也读了。
  •     回归劳动充盈思想吗?亦或是纸醉金迷?如此的主题有多样的写法,但这一种不敢苟同。
  •     与路遥的《人生》同看,很有意思。主人公不同的选择,同样触动人心。
  •     WORD,8月31日读《灵与肉》。
  •     我已经成为了土地的儿子,我不能离开土地
  •     人类历史最黑暗的十年 人性堕落 道德沦丧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为那段时期唱赞歌 一想到就脊背发凉
  •     有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故事总是深入人心
  •     有趣,当我看见那些劳作者的面孔,坦然几乎叫我嫉妒
  •     看了前三篇,类似的背景让我有点疲劳,无法完全感同身受。
  •     浪漫的黑炮绝赞!其他篇目是扑鼻的田野味~
  •     很棒的书籍哦,不可不读
  •     文化大革命
  •     初中时代起,就一直大爱张贤亮的作品,能找到的基本都看了。2014年又将十月文艺的张贤亮集7册通读了一遍,大快!
  •     张贤亮对心理描写把握得相当到位,最喜欢的故事是《土牢情话》和《河的子孙》,不管是情欲还是动乱时期的个人思考,都很能引起共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