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兄弟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5
ISBN:9787506343053
作者:余华
页数:476页

章节摘录

   一   我们刘镇的超级巨富李光头异想天开,打算花上两千万美元的买路钱,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上太空去游览一番。李光头坐在他远近闻名的镀金马桶上,闭上眼睛开始想象自己在太空轨道上的漂泊生涯,四周的冷清深不可测,李光头俯瞰壮丽的地球如何徐徐展开,不由心酸落泪,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地球上已经是举目无亲了。   他曾经有个相依为命的兄弟叫宋钢,这个比他大一岁、比他高出一头,忠厚倔强的宋钢三年前死了,变成了一堆骨灰,装在一个小小的木盒子里。李光头想到装着宋钢的小小骨灰盒就会感慨万千,心想一棵小树烧出来的灰也比宋钢的骨灰多。   李光头母亲在世的时候,总喜欢对李光头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她这话指的是宋钢,她说宋钢忠诚善良,说宋钢和他父亲一模一样,说这父子俩就像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瓜。她说到李光头的时候就不说这样的话了,就会连连摇头,她说李光头和他父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是两条道上的人。直到李光头十四岁那一年,在一个公共厕所里偷看五个女人的屁股时被人当场抓获,他母亲才彻底改变了看法,她终于知道了李光头和他父亲其实也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瓜。李光头清楚地记得他母亲当时惊恐地躲开眼睛,悲哀地背过身去,抹着眼泪喃喃地说:   “有其父必有其子啊。”   李光头没有见过他的亲生父亲,在他出生的那一天,他的父亲臭气熏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说他父亲是淹死的。李光头问是怎么淹死的:是在小河里淹死的,还是在池塘里淹死的,或者是在井里淹死的?他的母亲一声不吭。后来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被生擒活捉,用现在的时髦说法是闹出了绯闻,李光头在厕所里的绯闻曝光以后,他在我们刘镇臭名昭著以后,才知道自己和父亲真是一根藤上结出来的两个臭瓜。他的那个生父亲爹就是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时,不慎掉进粪池里淹死了。   我们刘镇的男女老少乐开了怀笑开了颜,张口闭口都要说上一句:有其父必有其子。只要是棵树,上面肯定挂着树叶;只要是个刘镇的人,这人的嘴边就会挂着那句口头禅。连吃奶的婴儿呀呀学语时,也学起了这句拗口的文言文。人们对着李光头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掩嘴而笑,李光头却是一脸无辜的表情,若无其事地走在大街小巷。他心里嘿嘿笑个不停,那个时候他快十五岁了,他已经知道了男人是个什么东西。   现在满世界都是女人的光屁股晃来晃去,在电视里和电影里,在VCD和DVD里,在广告上和画报上,在写字用的圆珠笔上,在点烟用的打火机上……什么样的屁股都有,进口屁股国产屁股,白的黄的黑的还有棕色的,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光滑的粗糙的,幼的老的假的真的,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现在女人的光屁股不值钱了,揉一揉眼睛就会看到,打一个喷嚏就会撞上,走路拐个弯就会踩着。在过去可不是这样,在过去那是金不换银不换珠宝也不换的宝贝,在过去只能到厕所里去偷看,所以就有了像李光头这样当场被抓获的小流氓,有了像李光头父亲那样当场丢了性命的大流氓。   那时候的公共厕所和现在的不一样,现在的公共厕所里就是用潜望镜也看不见女人的屁股了。那时候的公共厕所男女中间只是隔了一堵薄薄的墙,下面是空荡荡的男女共有的粪池,墙那边女人拉屎撒尿的声音是真真切切,把你撩拨的心驰神往,你就将头插了进去,那本来应该是你的屁股坐进去的地方,你欲火熊熊就把头插了进去,你的双手紧紧抓住木条,你的双腿和肚子紧紧夹住挡板,恶臭熏得你眼泪直流,粪蛆在你的四周胡乱爬动,你也毫不在乎,你的动作就像是游泳选手比赛时准备跳水的模样,你的头和身体插得越深,你看到的屁股面积也就越大。   李光头那次一口气看到了五个屁股,一个小屁股,一个胖屁股,两个瘦屁股和一个不瘦不胖的屁股,整整齐齐地排成一行,就像是挂在肉铺里的五块猪肉。那个胖屁股像是新鲜的猪肉,两个瘦屁股像是腌过的咸肉,那个小屁股不值一提,李光头喜欢的是那个不瘦不胖的屁股,就在他眼睛的正前方,五个屁股里它最圆,圆的就像是卷起来一样,绷紧的皮肤让他看见了上面微微突出的尾骨。他心里砰砰乱跳,他想看一看尾骨另一端的阴毛,想看一看阴毛是从什么样的地方生长出来的,他的身体继续探下去,他的头继续钻下去,就在他快要看到女人的阴毛时,他被生擒活捉了。   有一个名叫赵胜利的人这时恰好跑进了厕所,他是我们刘镇的两大才子之一,他看到有个人的脑袋和上身插了下去,立刻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他一把抓住了李光头后背的衣服,像是拔萝卜似的一把将李光头拔了上来。   当时的赵胜利二十多岁,已经在我们县文化馆的油印杂志上发表了一首四行小诗,为此他拥有了一个名人的绰号——赵诗人。赵诗人在厕所里捉拿了李光头以后,兴奋得满脸通红,他把十四岁的李光头提到了厕所外面,滔滔不绝地训斥起了李光头,他在训斥的时候仍然是满嘴的诗情画意:   “田野里的油菜花金黄一片,你不去看;小河里的鱼儿在水中戏耍,你不去看;天空蔚蓝浮云洁白多么美丽,你不抬头去看;厕所里臭气冲天,你偏偏要低头塞进去看……“赵诗人在厕所外面大声说着,过了有十多分钟了,女厕所里还是没有动静,赵诗人急了,跑到女厕所的门外大声喊叫,让里面的五个屁股快快出来,他忘记了自己是个文雅的诗人,他粗俗地对着里面的她们喊叫:   “你们别拉屎撒尿啦,你们的屁股被人看了又看,你们还一点都不知道,你们快出来吧。”   那五个屁股的主人终于冲锋似的跑了出来,怒气冲冲,咬牙切齿,尖声喊叫,哭哭啼啼。哭哭啼啼的就是那个在李光头眼中不值一提的小屁股,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双手捂着脸,哭得全身发抖,好像她刚才不是被李光头偷看,而是被李光头强暴了。李光头被赵诗人揪着站在那里,看着哭哭啼啼的小屁股,心想你哭什么,你一个没发育的小屁股有什么好哭的,我他妈的是没办法才顺便看了你小屁股一眼。   一个十七岁的漂亮姑娘是最后出来的,她羞红了脸,匆匆看了李光头一眼,就匆匆地转身离去。赵诗人在后面使劲地叫她,要她别走,要她回来;要她别不好意思,要她快来伸张正义。她头也不回,越走越快。李光头看着她走去时屁股的扭动,就知道那个圆得卷起来的屁股是属于她的。   圆得卷起来的屁股走远以后,哭哭啼啼的小屁股也走了,一个瘦屁股对着李光头破口大骂,喷了他一脸的唾沫,接着她伸手抹了抹自己的嘴也走了。李光头看着她走去,她的屁股瘦得穿上裤子以后就看不见了。   剩下的三个人押着李光头走向了派出所,眉飞色舞的赵诗人和一个新鲜肉般的胖屁股,还有一个咸肉般的瘦屁股。他们押着李光头走在我们这个不到五万人的小城里,走在半路上的时候,我们刘镇的另外一大才子刘成功也加入了进去。   这个刘成功也是二十多岁,也在我们县文化馆出版的油印杂志上发表过作品,他发表的是一篇小说,密密麻麻地占了两页纸,比起赵诗人发表在夹缝里的四行小诗来,刘成功的两页小说气派多了,刘成功也有一个名人的绰号——刘作家。刘作家在绰号上面没有输给赵诗人,其它地方自然也不能输给他。刘作家手里提着个空米袋,本来是要上米店去买米的,看到赵诗人活捉了偷看女人屁股的李光头,正在耀武扬威地走来,   刘作家心想不能让赵诗人独领风骚,这种出风头的事自己也得有一份。刘作家大声嚷嚷着走上前去,一副雪中送炭的模样,他冲着赵诗人叫道:“我来帮你啦!”   赵诗人和刘作家是亲密的笔杆子朋友,刘作家曾经寻遍世上的好词赞美过赵诗人的四行小诗,赵诗人投桃报李,用了更多的好词赞美了刘作家的两页小说。赵诗人本来是在后面揪着李光头,现在刘作家嚷嚷着走上前来,赵诗人就往左边挪过去了,右边的位置让给了刘作家。于是我们刘镇的两大才子聚集到了一起,一左一右共同揪着李光头的衣领,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游街。他们口口声声要送他去派出所,附近就有一个派出所,他们偏偏不送他去,他们绕着路去更远的派出所,不走小巷专走大街,他们要让自己出尽风头。他们一边押着李光头游街,一边又羡慕起他来了,他们对李光头说:   “你看看,你看看,两大才子押着你,你小子真是福运通天啊……”   赵诗人意犹未尽地补充道:“这好比是李白和杜甫押着你……”   刘作家觉得赵诗人的比喻不妥当,李白和杜甫都是诗人,而他刘作家是写小说的,所以他纠正道:   “应该是李白和曹雪芹押着你……”   李光头被他们押着游街时还在东张西望,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听到我们刘镇的两大才子自喻为李白和曹雪芹,李光头忍不住嘿嘿地笑,他说:   “连我都知道,李白是唐朝的,曹雪芹是清朝的,唐朝的人怎么和清朝的人碰到一起?”   沿街看热闹的群众哄堂大笑,他们说李光头说得对,说刘镇的两大才子文学造诣是高,可是历史知识还不如这个偷看女人屁股的坏小子。说得两大才子面红耳赤,赵诗人伸直了脖子说:   “不过是个比喻嘛……”   “换个比喻也行,”刘作家说,“怎么说也是一个诗人和一个作家押着你,好比是郭沫若和鲁迅押着你。”   群众说这次的比喻说对了,李光头也点起了头,他说:“这还差不多。”   赵诗人和刘作家不敢再说文学方面的话了,他们揪着李光头的衣领,威风凛凛地控诉着李光头的流氓行径,威风凛凛地向前走去。李光头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人,有些人他认识,有些人他不认识,他们“嘿嘿”“呵呵”“哈哈”地笑了又笑。押着他的赵诗人和刘作家一边走着,   一边不厌其烦地向着街上的人解说,他们比现在电视里的主持人还要敬业,那两个被李光头偷看过屁股的女人就像是电视里的特邀嘉宾,她们和赵诗人刘作家一唱一和,她们脸上的表情一会儿气愤,一会儿委屈,一会儿气愤委屈混杂了。走着走着,那个胖屁股突然尖叫了起来,她在看热闹的人群里发现了自己的丈夫,于是她呜咽起来,她高声对她的丈夫说:   “我的屁股被他看见啦,除了屁股,不知道他还看见了些什么,你抽他呀!”   所有的人都笑着去看她的丈夫,她的丈夫红着脸皱着眉,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时候赵诗人和刘作家不让李光头往前走了,他们揪着李光头的衣服,把他押送到了那个倒霉的丈夫面前,就像是把肉骨头押送进狗嘴里一样。胖屁股的女人继续在呜咽,继续高声叫着要她的丈夫揍李光头,她说:   “我的屁股从来只让你一个人看,现在让这个小流氓偷看了,这世上见过我屁股就有两个人啦,我可怎么办呀?你快抽他呀!抽他脸上的眼睛!你为什么站着不动,你不觉得丢脸吗?”   围观的人哄堂大笑,连李光头也嘿嘿地笑了,他心想让这个男人丢脸的不是我李光头,是这个胖屁股的女人。胖屁股女人这时对她的丈夫尖叫起来:   “你看看,他还在笑呢,他捡了便宜啦,他高兴呢,你快抽他呀!你吃亏了还不抽他?”   那个铁青着脸的男人是我们刘镇有名的童铁匠,李光头童年的时候经常去他的铁匠铺子,去看他打铁时火星飞扬的美景。现在童铁匠气得脸比铁还要青了,他扬起了他打铁用的大手掌,打铁似的“啪”地一声揍在李光头的脸上,让他一头栽倒在地,让他当场掉了两颗牙,让他眼睛里火星飞溅,让他半个脸呼呼地肿了起来,让他耳朵里的响声嗡嗡地叫了一百八十天。这一巴掌让李光头觉得自己损失惨重,他发誓以后再遇上铁匠老婆的屁股时,就是倒贴给他金子银子,他也紧闭眼睛死活不看了。   李光头挨了揍以后满脸青肿流着鼻血,赵诗人和刘作家继续押着他游街。他们在刘镇的大街上走了一圈又一圈,他们三次走过了那个派出所,派出所里的民警三次都站到大门口来看热闹了,赵诗人和刘作家还是不把李光头押送进去。赵诗人、刘作家,一胖一瘦两个屁股押着李光头走呀走呀,走个没完没了。走得那个新鲜肉般的胖屁股都没兴致了,走得那个咸肉般的瘦屁股也不愿走了,两个屁股受害者回家以后,赵诗人和刘作家押着李光头在城里又走了一圈,直到他们自己走得腰酸腿疼,说得口干舌燥,才把李光头送进了派出所。   派出所里五个民警一拥而上,围着李光头审问起来。他们先把那五个女人的名字弄清楚了,随后一个名字一个屁股地审问过来,除了那个小屁股他们没有审问,其他四个屁股他们都审问了。他们一点都不像是在审问,倒像是在向李光头打听,当李光头开始交待如何偷看林红的屁股,就是那个不胖不瘦圆得卷起来的屁股时,这五个民警就像是在听鬼故事,满脸的紧张神情。这个圆屁股的姑娘,这个名叫林红的姑娘是我们刘镇出了名的美人,派出所的五个民警平日里在大街上隔着裤子打量过她的漂亮屁股。这城里隔着裤子看过她屁股的男人多着呢,脱下了裤子以后的真肉屁股,就只有李光头一个人见过。这五个民警拿住了李光头后自然是机不可失,他们问了又问,当李光头说到林红紧绷的皮肤和微微突起的尾巴骨时,五个民警的十只眼睛突然像通电的灯泡似的亮闪闪了。李光头紧接着说没再看到什么时,这十只灯泡般的眼睛立刻像断了电一样暗了下来,他们满脸的失望和满脸的不高兴,他们拍着桌子对李光头吼叫:   “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想一想,还看到什么啦?”   李光头胆战心惊地交待起了自己如何让身体更往下去一点,如何想去看一看林红的阴毛和长阴毛的地方是什么模样。李光头因为胆战心惊,所以悄声说着,他们听着听着竟然憋住了呼吸。李光头似乎又在说鬼故事了,可是鬼快要出现时故事又没了。李光头告诉他们,就在他马上要看到林红的阴毛时,那个赵诗人一把将他提了上去,结果什么都没看见。李光头万分可惜地说:   “就差那么一点点……”   李光头说完以后,这五个民警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仍然眼睛发直地看着他,看了一会发现他的嘴巴不动了,他们才知道又是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他们脸上的表情稀奇古怪,好像是五个饿鬼眼睁睁地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有一个民警忍不住埋怨起了赵诗人,他说:   “这姓赵的不好好地呆在家里写诗歌,去厕所干什么?”   派出所里的民警觉得从李光头嘴里挖不出什么东西来了,就让李光头的母亲来把他领回去。李光头告诉他们,他母亲的名字叫李兰,在丝厂工作。一个民警就走出派出所的大门,站在大街上喊叫起来,问那些来来往往的人,有没有认识李兰的,就是那个在丝厂上班的李兰。这个民警在那里喊了五、六分钟,终于碰上一个要去丝厂的人,他问民警:找李兰什么事?民警说:   “让她来派出所,把她的流氓儿子领回去。”   李光头如同失物等待招领似的,在派出所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他坐在派出所的长凳上,看着阳光从大门口照射进来,刚开始像门板那么大的光亮铺在水泥地上,接下去水泥地上亮闪闪的阳光越来越窄,变成了竹竿一样,然后在眼前一晃什么都没了。李光头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一个名人,路过派出所的人都顺便进来看他一眼,男男女女,嘻嘻哈哈,来看看这个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的人是个什么模样。没有人进来看他的时候,就会有一、两个仍不死心的民警走过来拍着桌子,厉声对他说:   “好好想想,还有什么没有交待。”   李光头的母亲直到天黑以后才出现在派出所的大门口,她没有在下午的时候来,她害怕在大街上被人指指点点。十五年前李光头的生父已经让她感到无比耻辱,现在李光头火上浇油让她更加耻辱了。她等到天黑以后,才裹上头巾戴上口罩悄悄来到了派出所。她走进大门时看了儿子一眼,随即惊慌地将眼睛移开去。她胆怯地站在民警的面前,声音抖动着告诉民警她是谁。那个本来应该下班回家的民警对着李光头的母亲大发脾气,说他妈的都什么时候了,他妈的已经是晚上八点啦,他说他还没吃饭呢,他本来晚上要去看电影的,他是在售票窗口的人群里又挤又推又踢又骂才买到这张电影票的,现在还看个屁,现在就是坐飞机去电影院也只能看到银幕上“再见”这两个字了。李光头的母亲可怜巴巴站在民警的面前,民警骂一句,她点一次头,最后民警说:   “别他妈的点头啦,快走吧,老子要关门了。”   李光头跟着母亲走到了大街上,他母亲低着头静悄悄地走在远离路灯的地方,他跟在她的身后,大模大样地甩着双手,满不在乎的样子,好像在厕所里偷看的不是他,是他母亲似的。回到了家中,李光头的母亲一声不吭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关上门以后里面再也没有声音了。到了深夜,李光头在睡梦里迷迷糊糊地感到她来到了床前,像往常一样替他盖好踢掉的被子。李兰几天没有和儿子说话,然后在一个下雨的晚上眼泪汪汪地说了一句──有其父必有其子。她坐在昏暗的灯光后面,用昏暗的声音告诉李光头,当初他的生父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淹死后,她觉得无脸见人,曾想上吊自尽,是因为他在襁褓里的哭声才让她活了下来。她说早知道他也会这样,真不如当初死了更干净。   ……

内容概要

余华,1960年4月3日出生,浙江海盐人。曾经从事过5年压医,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曾获国内外多种文学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编辑推荐

   其他版本请见:兄弟

作者简介

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了四十年之中,这是弥足珍贵的经历。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终他们必须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它通过一个重新组合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它从特定的历史苦难中发现了爱的宽广、无私与无畏。

图书封面


 兄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1条)

  •     兄弟俩走过相同的时代,却有着迥异的生活和性格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性格使两人在小说的结尾都饱受了生活和内心的煎熬在文革特定的那个年代残暴和受迫害让人心疼文革后的后遗症似乎更像一团阴云盘踞在刘镇的上空而改革开放后的迅速开放以及新鲜食物的涌进更是让刘镇变得浮躁而李光头似乎是抓住了机会成为了先富的那批人在那个年代我们似乎不去计较你是怎么成功的,也就是所谓如何富起来的书中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们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无所谓好与不好但愿如今这个社会少些浮躁多些平实
  •     很少见到一部小说能引起如此多的争议。现在,当我终于看过了这部《兄弟》之后,我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小说。尽管它也的确存在不足。在后记中,余华说文革“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命运惨烈”,而现在“伦理颠覆、浮躁纵欲、众生万象”。他没有食言。他所说的每一个词,都在《兄弟》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精神狂热——“文革”这两个字本身就说明了一切;本能压抑——李光头的父亲和李光头在厕所的所作所为,以及刘镇群众们表面批判、背地利用三鲜面“换屁股”的行为清晰地昭示了这一点;命运惨烈——宋凡平的死于非命,孙伟父亲惊世骇俗的自杀,恐怕都只能用“惨烈”来形容了;伦理颠覆——肮脏、龌龊的处美人大赛;浮躁纵欲——一切向“钱”看;李光头、处美人大赛评委们的放荡;众生万象——余拔牙、王冰棍、刘新闻、童铁匠、周游、赵诗人……他们不算好人,也不算坏人。他们只是人,被时代、社会、命运不断改变着的人。在我看来,上部与下部的风格并没有截然的分别,不过是下部更放纵、更缺少控制而已,这是上部就已经出现的趋势。正如余华所说,他使用的是“正面强攻”的写法,不回避不躲闪。总的来说,他对于这两个时代的描绘是成功的。悲情的气氛贯穿始终。即使在后半段他的叙述已经接近了一种“狂欢”(一方面丰富、流畅,另一方面驳杂、无序),仍然可以从看似笑话的字里行间读出无处不在的讽刺,哪一个个小片段都或直白或隐晦地体现着作者对当下的批判或悲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时代变迁,也在下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连结两个时代的纽带是这兄弟两人,而连结这两兄弟的纽带,则是林红。这是让我触动很深的一个情节安排。林红从对李光头不屑一顾到“突然觉得李光头是个很好的男人”,主因无疑是李光头的财富,然而由于生活的重压,林红接受李光头的资助显得顺理成章,对李光头的感激也是合情合理。最终,事情的发展却又超出了林红的控制,演变成一出彻底的悲剧。在时代的浪潮中如何把握自己,成了作者留下的一道无解的谜题。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地方让人觉得不那么完美:1 上部前两节对于李光头偷看屁股的大段描写有些脱离整部小说的主题;2 余华的叙述缺少节制,很多地方显得啰嗦冗长以致力度不足,尤其是下部,给人以“注水”的感觉。与以往作品相比,精致不足。整部作品如果按他当初计划的那样“十万字左右”,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面貌。如今则略显粗糙;3 余华在描绘“众生万象”的时候事无巨细,每个点都要说,又都没有说透,显得迷失在叙述之中,没有把握好方向;4 关于李光头的致富经过,余华明显不够专业。当然,这不是文学作品主要关注的问题;下面谈谈对几个人物的看法:李光头:复杂的矛盾结合体。“混世魔王”是一个中肯的评价。他身上体现出了我们社会的悲哀:漠视道德的人更容易暴得大富。在面对仅有的亲人——宋凡平、李兰、宋钢的时候,李光头表现出了少有的感情,尤其是对宋钢。除此之外,李光头的存在几乎是纯物质性的、兽性的。他的成功没有触犯任何法律,但不得不让人对其意义产生怀疑。宋钢: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却在社会中举步维艰。他从不伤害别人,却一次次被别人伤害。余华通过宋刚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与人为善往往只能带来精神上的收获,为了在世上活下去,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面对世界的方式。他让人感动,也让人叹息。林红:在小说中,她的个性特点并不鲜明。她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兄弟二人的陪衬出现。或者说,她的个性并不突出,是一个符合她年龄的普通的女性形象。书中最触动人的是林红的转变。李光头的性格其实并没有变,但林红对李光头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想,这一切不能全都归结为对财富的贪恋,还源于在困苦的生活中对财物援助的本能的接受以及由此而来的不自觉的屈从。这不是她一个人的转变,而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的深刻嬗变。而到目前为止,这种嬗变是盲目的、迷茫的、无序的、充满争议的。还有很多人:优秀的丈夫和父亲宋凡平、忍辱负重的李兰、“众生万象”的种种小人物等等。由于感触不深,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显然不能说兄弟超越了《活着》的高度,但《兄弟》是值得一读的。余华4年没有新作了。如果他还会写下去,那么我也同样有兴趣读下去。09.12.02
  •     看完这本书,脑海里涌出了很多矛盾的东西,但是这个矛盾在这本书里非常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高兴,沮丧,高雅,龌龊,亲情,友情,爱情,让你由不得自己在这本书里又哭又笑,看到宋凡平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后,还能坚强的站在老婆儿子前发自内心的笑,这不由我想到了很多,看到李兰的死,我又觉得是一种解脱,人生其实是什么呢!!!说李光头是个二流子吧,但是他那个放荡不羁的性格何尝不是我们现在每个人,每个男人所向往的呢!!宋刚是好人,大好人,但是看到宋刚,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矛盾心情,又喜欢又憎恶,矛盾,一切的一切都是矛盾,我们不能学李光头那样,但是李光头为什么能让所有人魂牵梦萦呢,搞不清楚,每个人的本性在这本书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总之,这本书不看你会失去很多东西!!!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早之前读过的,对里边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旧社会把人逼成了鬼,在极端的环境下人性真的是可以或扭曲或绽放,还记得李兰,如果想想他一个人背起180的男人,背回家,洗干净,默默送走他,还有什么能比得上那样的爱?下午要去听余华的讲座。。。哈哈。。
  •     故事精彩,荒诞而真实!
  •     上部好看,下部失望。难以忘怀的是宋凡平和李兰的爱情。
  •     就是很扯,就是在表达现在社会上很多很扯很荒诞的事情就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我们却视而不见,但是一写到书上却又觉得很荒诞,那些什么潜规则以及价值观的不正确而去改造自己啊各种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也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吗,以前小的时候不也是觉得怎么会有人会做许多不正确不道德的事情,但长大后这些东西就都确确实实的发生在身边,这就是现实,而现实就是荒诞的。
  •     余华这么多年的问题一直是不切实际的过分夸张,稍微冷静些的读者就会觉得某些刻意编造的情节是多么的假和不切实际
  •     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四十年之中。
  •     争议之作。
  •     做作,至极。
  •     30年走过了别人300年的路
  •     文革的血腥暴力苦难扭曲、资本时代的膨胀狂欢畸形。跨度四十年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质疑宋钢的结局设定到底合不合理!然而想起如今中国巨大的平复差距竟叫人不能否定。越看到后面内心越紧张害怕,好像指数爆炸的星球直逼地球,似乎毁灭马上来临。
  •     看过电子书
  •     什么是兄弟?看看这个懂了什么是兄弟!
  •     前半部的苦难依然是余华的样子,最平和的语气讲出最不忍直视的现实。语句看似平淡,却涌动着强烈的冲击。相比之下后半部显得草率,粗俗情节总觉得刻意为之。
  •     #兄弟##余华#上部时代,生活清苦压抑,下部时代,生活浮躁纵欲。余华的书,活着真好~
  •     果然,惩罚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让他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那种无处忏悔无处申诉的处境狗折磨人的。
  •     50万字很顺畅的俩天看完,上部看的触目惊心,下部的荒诞不是很对我的口味,静下心想想,人想有尊严是活着,挺难,有个人真心为你,挺值。
  •     又听了一遍音频版的,私以为各界对下部的诟病对此书并不公平。上部是用刀割开皮肉让读者直视文革年代的恐怖和对整个社会的创伤,下部是用荒诞的笔法,似乎是用一个喜剧描绘了一个已陷入十几物质贫乏的国家突然被市场经济冲击而陷入彻底癫狂的社会。如若分两本小说来出版,想可能会更加被人接收。
  •     宋凡平乐观的样子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像极了美丽人生中在纳粹集中营里乐观父亲的形象。但也正是这种乐观形象和他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看得我心如刀绞。 下半部分则以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后面不同的命运来展开。其实宋钢性格里是懦弱带有一点倔强的,因此也让自己最爱的人受伤,更让自己有了一个坎坷且不完整的人生。而其实对于李光头这个人物反而我觉得有意思一些,他利用兄弟情义逼迫他做不愿意做的事,他可以抢兄弟的女人,他搞个处美赛就为了吸引关注以及顺便睡几个,但他也可以为了女人结扎,他被债主打,却觉得是应该的,而后发达了还连本带利还给人家,甚至看到他对她的母亲这么照顾的时候我对他这个人物又是佩服又是反感。 这篇风格不像余华早期作品《活着》那样隐晦的、悲伤地娓娓道来,《兄弟》的叙述更为大刀阔斧,语言直白粗俗。
  •     总觉得这部书 余华劲儿使大了
  •     痛,
  •     毫无疑问那是一个疯狂的、让人不忍直视的年代,宋凡平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无论何种困境都能够有勇气微笑面对。
  •     4.5。上>下。1.上部写文革,从看屁股邪气,一直到文革两兄弟见证了人性恶和善的相互映照。2.下部写经济改革,两兄弟分裂,任何稳定的婚姻、工作,都压不倒赚钱多的土豪。
  •     余华文字里的文革太残酷,食物太美味,人情太冷酷。可是宋钢和李光头的兄弟情深,林红的爱情,却体现的淋漓尽致
  •     妈蛋读完这故事各种同情宋刚,为何人生就是如此残忍,投机取巧之人最后富了起来拥有一切,忠厚温和之人最后被现实逼的自杀。我承认宋刚身上有许多缺点,软弱,不懂得趋利避害,但这并不能作为他悲惨结局的原因!不行,我看完太难过,想骂李光头(︶︹︺)还有就是,前小部分写宋凡平的我简直心痛死,可后面的李光头崛起之路,我怎么越来越不懂余华了啊…
  •     觉得有点庸俗。还是不太喜欢余华。
  •     好书,时代的变迁,人心的改变。有些超越现实,但是又被现实牢牢的抓着,我想余华也想挣脱,却不论怎么写,都有那么鲜红的烙印。
  •     高中时候余华很火,可能因为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的缘故吧,那时候跟风看了这本书,同期看的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讲真,这对于18岁的我来说太沉重了,这两本书应该是我唯一坚持看完的中国作家的书吧,从此以后再也不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看完太难受
  •     上部很有余华作品的风格,特别是到兄弟两父母相继去世部分看的每每心如刀绞,和活着及许三观卖血记有类似的感觉。不过后面李光头发家之后,尤其是结尾部分完全接不上,而且十分敷衍,不欣赏。总体来说,书还不错,略厚,前面大部分都是值得一看的。
  •     正如余华在《兄弟》后记中说的那样:“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兄弟》的现实警世意义是深刻的,小说中荒唐情节背后的社会现实是真实的,小说中戏谑的玩世不恭的语言背后的悲天悯人的情感是真诚的。
  •     人生路漫漫,那么多事情,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     抱歉的是,这居然是我看的第一本余华,因为这本书搜罗其他书,然后爱上他的文字。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很多人说后半部不尽如人意,但是我倒是觉得一样精彩,前半部文革部分看得又心酸又悲愤啊!宋李的爱情~~~唉
  •     第一次读书时有种跟着主人公过了一生的感觉。上下两册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一个是现在的故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读罢实在让人感慨。然而我当它是一部纪实文学来读,却越来越不知道到底是自己对书的预期错了还是书中更有深意我不能读懂,下册的故事实在有些荒诞,不如上册有味道有深度。
  •     论低俗,我只服这五十万字!
  •     余华的确是笔力极强,这本小说也是一贯的近当代史尺度的写作,刚开始读的时候还想说让善良受尽苦难的写法我见得多了,后面看到宋凡平的死还是几乎不忍卒读……不过跟上部的人间喜悲相比,下部真的是太儿戏了,对李光头的描写虽然满是知识分子的傲慢偏见,但至少有血有肉,对宋钢的刻画我觉得则是完全失败的,这样的简直愚蠢到可耻、懦弱到卑鄙的人物形象,就像有的批评家说的,不只是不符合现实的逻辑,也不符合文学的逻辑啊
  •     那个年代的缩影
  •     买回来看过两回,后来被人借走后就没有了。书里有不少搞笑的场面,但到最后还是悲剧能结尾。
  •     李光头和宋钢像野草一样被脚步踩了又踩,被车轮蹍了又蹍,可是仍然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了。 余华辛辣的讽刺,故事代入感强。类似寓言的部分情节,好像在讽刺人的欲望终究能使很多事物变质,在欲望的尽头毁灭。
  •     相对于《活着》,我更喜欢《兄弟》。
  •     读余华的书有一种酣畅淋漓、欲罢不能的感觉!
  •     举重若轻 前部不知道赚了我多少眼泪
  •     荷尔蒙在这本书里是原动力和罪恶的起源吗,还穿插着时代背景
  •     真实到自己不想承认这些是真实的,干脆荒诞到无人愿意相信吧
  •     一开始读就停不下,冷静而又荒诞的平白直诉。
  •     一如既往的余华
  •     从文革的残忍蛮横,到商业时代的浮华喧嚣,那深厚的兄弟情让人感动,却也终究被金钱和欲望撕裂。我们不能像李光头那样嘻哈人生,赤裸裸的真实的活着,只能像宋钢一样,谨小慎微,勤劳俭朴,最终也是了了一生。唯一的女主兼女神林红在自己的执着坚持下守住了爱情,让人欣慰。然而最终为还是沦落红尘中…
  •     上部惨绝人寰,闹剧中夹杂着短暂的欢喜,悲惨突然来袭,眼前全是血腥。下部荒诞不经,生活中善良体面知足忠贞聪明自信自带光芒的理想人物并没有,全是笑话疯狂无奈讽刺和悲哀。
  •     前半部很悲惨,后半部怎么和阿甘正传差不多!
  •     余华的一贯风格,带着压抑
  •     被推荐过度反而失真的一本书,对文革的描写和苦难的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扣题的问题,但震撼仍不足《活着》的五分之一。很可惜的亲情题材却写的莫名其妙的感情。
  •     说真的我觉得不太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