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程序员》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职场 > 疯狂的程序员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115190239
作者:绝影
页数:360页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59页 - 22 毕业设计

中午陈董请大家吃饭。这家餐馆的老板好像和陈董他们很熟,笑呵呵地说:"又回来啦?"公司人不多,整个吃饭期间差不多就陈董一个人在发话,从石油事业谈到医疗事业,谈到今年公司收入又翻了多少,谈到其他公司,谈到股份啊上市啊什么什么的。
绝影听得津津有味,他第一次听一个老总级别的人物跟他谈将来,而且将来是如此美好。其他人只顾自己吃饭,对他们来说受陈董的熏陶已经不少了,他们缺的不是对将来的憧憬,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顿饭。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350页

可是市场跟项目好坏无关。……视频业务还没有什么成熟的盈利模式。……项目好是好,可盈利模式不明确,就不好搞啊。……主要也是想看看你们有什么推广和盈利模式的想法。……你们再思考一下盈利模式,要是有一套可行的盈利模式,宣传推广上的投资不是问题。  这几句话,是我在《疯狂的程序员》第350页里,从王老板的几大段话里选出来的。里面提到最多的关键词是“盈利模式”,反复看这一页里王老板说的话,让我对之前很多不理解的东西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既然项目好王老板就应该把钱投进来啊”——这是350页里,Boss Liu想不通的心结,我想,也是包括我在内,很多同龄人,很多想创业却找不到投资的人想不通的事情——这个让很多年轻人看不透的心结,也包括《奋斗》里的陆涛。
  为什么好东西没有市场,垃圾却能卖到黄金价?
  这个令人无解的课题,我从报纸上、电视上,看到的不知道有多少次了。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手上这样好的东西,无人问津;他手上的东西,半个世纪前就淘汰了,为什么这样受追捧?这世界还有天理吗?
  很多人,特别是和计算机沾边的人,总是愿意拿自己和盖茨比,为什么我和盖茨差不多的智商,他能通过Windows把微软搞成帝国;而我却连饭都吃不上?
  这段时间,通过袁老师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从另一个维度了解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民族之后,再看一些东西的时候,感觉真的不一样了。
  盖茨的成功,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成功,也不是他的几个朋友合作的成功,甚至都不是整个微软的成功……在我看来,微软能成为帝国,甚至说能存活下来,完全是美国的成功。没有盖茨,可能就没有Windows,但不代表不会出个Doors 7;没有微软,可能还有其它的帝国,继续与Google、Apple分庭抗礼;十几年统治世界财富榜的传奇,可能还是诞生在美国……初中时候,在电脑报上看过一篇网文,说是微软如果诞生在中国,会如何如何……现在看来,无论是盖茨同样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创业,还是说,他现在才在大陆开始建立微软,都不可能成就今天的微软!不客气的讲,中国版的微软,很可能早就胎死腹中了!
  两个国家,在政治与经济上的巨大差距,真实而清晰的表现出两国企业在质的差距!我们在体制上的不健全,使得我们有些能成为盖茨的企业家,无法达到微软的高度。这是个人的无奈,也是民族的悲哀!
  我们的周围,肯定有,而且有不少和盖茨同等水平的IT人士,为什么他们成为不了盖茨?在技术上,我们可以达到Windows同等的水平,但是我们没有好的推广方式。单纯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应该算是近代以前的企业运营思想了吧。你的东西好,如何把这些好东西让更多的人接受,并且愿意付出自己的金钱——这是当今中国,非常重要的课题。
  很多人总是再说,“销售才是王道”!对此,我从来都是不屑一顾:没有好的东西,客人为什么会选择你?即便你用特殊的方式实现交易,但你能让他再做你的回头客吗?如果我们不能努力实现技术的提高,只是将我们以前的技能反复应用与最大化的推广,这样的努力究竟能持续多久?我们与欧美在技术上的差距,还不够大吗?
  技术与营销,不能说谁大谁小,也不能片面看待谁领导谁……这里面,应该有一种平衡,一种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单纯强调技术,但是好的技术并不一定就有好的回报;过分纠结于营销,又不可能带来持续的发展。
  有些人,片面强调“销售才是王道”,还有些人,又对销售满是鄙夷……呵呵,好好寻找它们之间的平衡吧!它们之间,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在提高技术和研究新技术的同时,不要忘记推广——也就我选的那几句话里,特别强调的“盈利模式”!
  拥有好的产品,同时要有好的“盈利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技术是被逼出来的 - 技术是被逼出来的

接着他明白,为什么要补码,因为补码就等于做减法,这样把减法转成加法来做,把乘法也转成加法来做,把除法转成乘法来做,整个cpu就只需要一个“数字加法器”就够了。
搞技术的人就是这样,事情说完就散,绝不东拉西扯。
所以人的技术啊知识啊也许并不是学出来的,是逼出来的。
给定一个时间,年月日,算出是星期几。
一次,医院那边又打电话电脑维修,电脑上弹了个警告窗口,我过去按了下“确定”就回来了。
有时候,技术到了高级阶段就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一种思想。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351页

我总是很明确地指出她的不足,她的缺点,因为我爱她,我要对她负责,我希望她不断变得完美。这些批评她的话,她听了肯定会不舒服。
也许我给她的才是她真正需要的东西,只是因为已经拥有了,所以她不觉得有多么宝贵,可能有一天她会为失去的东西而后悔。
  看到这里,感觉绝影和陆涛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同绝影妈妈对他的评价:“虽然她知道绝影是个很自我的人……”(语出第341页)——不知道这“自我”,算不算现代学生的通病呢?有人将这本书看作是程序员版的《奋斗》,没想到,这男女主角竟然在性格上如此相似。
  这2句话,单独放在这里,我感觉是无懈可击,绝影如同真理的化身。但把这2句话放到这一章里,结合前面他和燕儿分手之前的种种表现……我想,他妈妈对他的评价,实在是太合适了!自我!和陆涛一样的“自我”!我分不清楚“自我”与“自私”的差别,但我认为,夏琳对陆涛失去信心,与小燕对绝影的失望,理由是一致的——他们都太自我了。
  绝影明确指出燕儿的问题,前提是,绝影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男女之间,更何况他们还不是法律上的夫妻……凭什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的身上——无论这个人与自己是什么样的关系。还是前面那个话,你绝影凭什么敢说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就一定比小燕更高明、更正确呢?就因为你的成就大,你的工资比人家拿的高吗?
  你以自己的理念,希望小燕变得完美,那你又是拿什么来要求自己的呢?“完美”这个词,也可以有很多种理解——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观念来看待什么是自己眼中完美。绝影凭什么拿自己对“完美”的认识,去要求小燕呢?
  更何况,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是“完美”的呢?
  绝影明确指出小燕的问题,假设这些都是对的……你“明确”也好,“批评”也罢,有没有考虑过说话的方式和方法呢?小燕听了不舒服,难道尽尽是因为“忠言逆耳”吗?夫妻之间说话如果无所顾及……想必这众多离婚的人里面,也有很多和这个有关吧!还是那句话,你们还不是夫妻……小说前面有些绝影与小燕的冲突情节,看似责任应该更由绝影来检讨(具体情节,这里也回忆不起来了)。
  关于后面那句“拥有不知道珍惜”的言论,全书看下来,我感觉后悔这场感情失败的,更多的似乎是绝影。人就是这样,一方面说自己不后悔,另一面却在嘲笑别人为什么吃不到后悔药。就像最近流行的那句话——人越喊着什么,说明他越缺什么!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356页

这个得算机会成本啊,要用迭代法。我们有技术,技术投入再多毕竟不吃亏,下一步看看形势,形势好,继续迭代投入,形势不好,马上停止,免得到后面损失更大。现在CASE做到这里,你我都晓得,形势不妙。现在还不赶紧割肉止损,更待何时。
我想起来了,上次你教我泡妹妹好像也是这么说的,说要算机会成本,要用迭代法,先约会吃饭,简单表白,看形势如何,如果形势好,再迭代约会,更加深入地表白,要是形势不好,立马撤退,停止迭代,这样一直迭代到最后。
我的迭代法乃是不二法门,凡是涉及投资和回报的问题,都可以用它来解决。你想想,泡美眉是不是既要花金钱又要花时间?是不是也是一种投资?你希望她也喜欢你,这是不是一种期望的回报?迭代法,屡试不爽啊。
  这3段来自最后一章P356的对话,围绕的就一个话题,就是编程思想里面的“迭代法则”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他们在聊天过程中将迭代原则应用于创业,我立马就联想到亚马逊在美国上市时,连续7年亏损……至到现在,才进入赢利时代。在美国,证券机构是否会同意一家公司上市,更看重的是这家公司有没有发展前景:如果从外到内、从上到下,都能看到长远的发展前景,是可以接受相当长时间里的不赢利状态的。只要赢利模式是可行的,能够在未来实现好的发展,开始的艰难美国人是有这个耐心等待的。
  但是,像绝影和BOSS Liu这样,看到形势不好就退出,那么能有今天走出黑暗的亚马逊吗?创业艰难——是我一直都知道的现实,但是看过他们的创业经历之后,让我感到,有些困难可以克服!但有些问题自己没有发现,比已经发现的困难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更令人无奈。亚马逊之所以能被美国上市,是因为美国人看中了他的发展规划是可行的,可操作的,只要坚持能够实现的。但绝影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认为自己的东西好,而且反复纠结于“为什么好的东西却没有好的市场”。
  东西好,后面有没有让这个好东西更好的推向市场的设计呢?亚马逊因为这个设计,美国人可以等他8年……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东西……拿钱砸也是要讲方法的。
  把交女朋友的策略也用“迭代”法则,让我只能怀疑他们的另一半最后和他们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爱情在他们的眼里,演变成为一种投资:希望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成正比例关系……我只能说,人和人之间的观念,实在是相差太大了。他们的这种思想,我完全不能接受和同意。
  有句话说,感情的投入是很难得到同比例回报的。人如果把自己投入进去,根本就不会考虑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如果只是凭第一次见面,且只是根据对方的第一次反应来决定自己是否继续努力——只能说,无论对方的态度是好是坏,你自己首先对她的态度就是消极的。自己的内心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护自己,那又如何来真心接纳对方呢?
  真理也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使用的。牛顿三大定律这么伟大,但也只能使用于宏观,达到分子、原子的标准下,他的研究就没有意义了。更何况,“迭代”法只不过是数学、计算机领域的一种运算方法而已。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310页

  我们当然要不仅仅满足于生存,还要继续搞其他的,要搞大。搞什么都不重要,但是一定要搞大。我觉得成董他们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想到如何把公司搞大,公司不发展,员工如何发展?要搞大,要上市,上市之后再融资,有了钱,开发核武器都行。  这是Boss Liu的一段话,看了之后,让我又气又笑。这样的想法,实在是太幼稚了。小说看到现在,我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我知道,有这样的想法,是很难把公司搞长久的。大陆的企业,几乎都是Boss Liu这样的想法。
  你凭什么才能取得微软帝国那样的成就?在美国,就微软一家是这样的富可敌国的企业吗?不是,在微软前面,还有IBM,在同一时期,还有Apple……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绝不尽尽是盖茨一个人,也不是微软全体成员的功劳!这里面,还有微软周围的其它辅助企业,还有那些曾经被他打败过、被他收购过,以及曾经险让微软解体的美国政府……整个大环境,造就今天的微软。
  而我们,正是缺少这样的环境,而且,这样的环境还在越来越恶化。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的?这个问题,从亿维,到筷乐潇湘,我思考半年了。今天我的答案是,能够有所传承,成为百年老店的企业,最好是这个企业能与城市融为一体的企业才是好的企业。百年老店,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发展百年,说明里面的机构是科学的、合理的、稳定的,企业的决策者需要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企业应该如何长久的发展,而不是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如果片面要求“做大、做强”,就很有可能加上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脱离实际的目标,这样的发展……如同建立在空中楼阁,短期可能会看似前景广阔,但实际呢?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大陆公司的曾经辉煌,如今不也烟消云散了吗?但是,为什么还有些大清时建立的小作坊,如今依然存在呢?至于说到与所在的城市相融,为什么北京的一些老店,历经满清、民国、本朝,3朝而不亡,还不是因为在政局出现动荡的时候,因为这些店面虽小,却都深深扎根在老百姓的心里了。百姓把你当成是自己人,自己的亲人,因此遇到危机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
  至于说到“上市”……上什么市?中国的“市”?还是美国的“市”?如果是美国的,你觉得你有创新力,你可以去试试嘛!如果是大陆的,呵呵,我看还是洗洗睡吧!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43页

天下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会有自己的老婆,但不是所有的男人都能拥有自己的事业;要有事业,一定要花比找老婆更多的时间和心血。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999999页 - 全文

要么做第一个,要么做最好的一个。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1页

编程和人生,有时都需要疯狂。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24页

程序员是值得尊敬的,程序员的双手是魔术师的双手,他们把枯燥无味的代码变成了丰富多彩的软件…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1页

对我影响很大

《疯狂的程序员》的笔记-第309页

  “技术如果不能变成钱,那技术有什么用呢?”
  这个命题,纠结于大陆的大部分技术员的心底里,可能从共和国建立到现在,都很少有人能解开这个心结。这个话题,正如袁老师说过的那样,“中国人对不能马上变成钱的东西不感兴趣”!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心结,所以我们虽然领先欧洲上千年,但现在,我们却始终无法缩小差距。技术再进一步,可以达到一种理论的境界,再往上提高,就会升格为一种思想……思想的百花齐放,会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能不能变成钱,并不重要。只要拥有的技术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对于国家,对于民族就是有意的。
  单纯只是想把某项技术转化为财富,一方面说明对待技术的研究可能已经无法再深入进去了,另一方面,这也是民族浮躁的产物。
  将技术研究到极至,其结果是我们的技术足以成为国际标准,我们的规范将会成为指引世界向前发展的规划书。这样以来,我们才能在这一次技术浪潮的变化中,作为领跑者而立于不败之地。
  正因为有绝影这样的想法,所以我们才始终无法拿到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


 疯狂的程序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