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的悲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Y的悲剧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2
ISBN:9787802255982
作者:[美] 埃勒里·奎因
页数:326页

被抓着一天看完

前面都很好,结局令我失望,不管多巧妙或人性,还是太牵强,这样的推理,本身不错,但斧凿痕迹过重//我不喜欢,相信有很多人热衷///

没有绝对的真相

看完《X的悲剧》和《Y的悲剧》之后,总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无论是《X》中凶手以精妙的易容技术同时以三个人的身份存在故事里,从而达到杀人报仇的目的,还是《Y》中凶手仅是一个13岁的孩子,只是按照哈特遗留下的侦探小说而制造了整个谋杀案,于读者而言总会觉得牵强或难以接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的读者会逐渐忽略这些让人失望的细节,更多地是去赞叹雷恩的智慧,以及整本书紧张的节奏,引人入胜的感觉。正如很多读者所感觉到的,作者将所有的线索都透露给了读者,具有缜密思维和一定逻辑能力的人,在阅读过程中都能产生自己的判断,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所以,对于爱好纯推理的读者而言,这两本书(其他悲剧系列的书还没有读,所以暂时不做评论)是很好的选择。当你带着自己的判断和疑问,看到最后结局的时候,你总会在雷恩的分析中找到惊喜。很难判断出这两本书中哪一个更受一筹。我个人比较喜欢《Y》。《X》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最后“X”这个符号的精妙设计。对于奎西鬼斧神工的化妆技术,以及凶手的三重身份转变,我还是有点难以接受(这个是个人口味问题吧,没得办法)。好了,接下来说说《Y》。整个阅读过程中,我是丝毫没有猜到最后的凶手是一个小孩(本人太愚钝)。我怀疑过开始就死去的哈特先生,也许是受《X》的影响。后来否定了。但是还是一直有疑问,当初他写那个侦探小说的时候,是为了宣泄不满的情绪,还是真的有这样的预谋。不知道其他读者是怎么想的。我最后是以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的,哈特一直是一个怯懦的人,同时因为本身患有梅毒,生理和心理的扭曲和折磨,使他没有了报复的想法,而是消极地选择了自杀。后来,我一直认为芭芭拉是真正的凶手。理由有以下几点:1.她是这个屋子里唯一正常的,独立,有思想,有胆量。2.她与哈特的父女感情比较好,她很可能是为了父亲报仇。3.她经常出没哈特的实验室,对各种药品应该也比较熟悉。4.哈特的侦探小说是整个谋杀案的策划书,只有她知道有这样的东西存在。即使最后是小孩将策划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很可能也是她故意诱导的。5.家庭教师佩里的出现,可能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情节。可能就是芭芭拉用以了解和控制杰奇行动的媒介。芭芭拉很可能是隐藏的幕后黑手。好了,这些猜测也完全是一家之言。侦探小说的魅力,也许就在这里,没有绝对的真相,读者一直都会被给予足够的思考空间,所有合理的猜测都是允许的。

丫的悲剧

装逼一下,这本书我没看过,刚刚听过,根本不知道它的内容。之所以要写个评论,原因是这样的:在豆瓣首页看到这本书,第一反应是《丫(ya)的悲剧》,再一看作者是美国鬼子,有点纳闷,美国人还懂北京话?

Y的悲剧

呃,没看之前对这个名字百思不得其解,按岛田的套路估计就是一个形状像Y的房子,里面发生了各种悲剧。按爵士的理解,估计就是Y代表了教授手下某个神秘而恐怖的力量,所以发生了一系列悲剧。按乱步的理解,Y可能是某个宝藏的地点,围绕宝藏发生了种种离奇的悲剧。 以上都是鬼扯,Y的悲剧出乎意料却在乎情理,只因他是奎因。奎因系列也陆续看了些,抱着满怀希望兴冲冲看第一本希腊棺材之谜,看完之后不是不失望的,看完国名系列之后,对他的好感降至冰点。后来看王者之逝,好感又找回来了一些,我承认我没品。但是Y的悲剧却不折不扣是本好书,被大家交口称赞确实实至名归。从一个看似没啥疑点的自杀开始(确实没啥疑点,但无形中奠定了悲剧的基调),在一个混乱的大家庭中发生了一系列的谋杀事件。看完之后,会觉得和阿婆的《畸形屋》有相同的地方(对不起,我泄底了),最值得称道的,是本书中的各个环节雷恩都解释得很清楚。无论是物理诡计还是心理诡计基本上没有可挑毛病的地方。案件水落石出之前,环节中那些看似不自然值得推敲的地方,看了后面的凶手和雷恩的解释都会恍然大悟。至于悲剧。恩,病毒遗传所引起的生理心理上的混乱,既产生天才也产生疯子,所以钱老借方鸿渐之口所证明之梅毒与文化的关系是有事实依据的。而最后凶手死于毒药之手,末尾的暗示到底是说雷恩介入形成最后的惩罚(估计是这样,但是情感上不能接受。侦探所作的应该只是解谜,审判这种工作难道不应该交给专门的机构么),还是天网恢恢呢?

疑惑

精彩!但仍有疑惑!雷恩对整个案件中的一起谋杀案和三起毒杀未遂案的调查、取证及推理精彩绝伦,而对最后一起毒杀案却未作详细阐述。而这正是我的疑惑!凶手被毒死了!!!我来试着分析我的疑惑:凶手的死因无外乎三种可能:一、意外死亡。这又有两种可能:1、凶手继续依照祖父留下的小说大纲假意毒杀路易莎,以掩盖谋杀祖母的真相。办法同第一次毒杀未遂案的办法相同,但由于缺乏对药量的准确把握而中毒身亡。困惑:依照雷恩对之前凶案的分析,凶手在第三起毒杀案中的行为已反映出凶手已脱离大纲,执意要杀死路易莎,所以不存在假意的可能性,所以我阐述的这种意外站不住脚。2、凶手执意毒杀路易莎,却阴差阳错的喝了原本属于路易莎的毒奶而死。如果是这样,是否能说服我?!也能,凶手是个13岁的孩子嘛!没有那么缜密的行为策划能力!但作者这么结束案子有虎头蛇尾之嫌。除以上两点,我再想不出意外死亡的可能性。二、自杀这种可能性完全说服不了我!一个疯狂的13岁男孩,正在为自己的疯狂行为而兴奋(这点可以从雷恩在第三起毒杀未遂案中亲身对凶手的观察看出)时,而且在目的还未达到时怎么可能选择自杀?!所以“自杀”的可能性也站不住脚。三、他杀如果是“他杀”,那杀他的动机是什么?很是匪夷所思!而且唯一知道凶手作恶的只有演员雷恩!难道是雷恩为了阻止凶手进一步犯案而毒杀他?!荒谬的推断!或者是;雷恩为了除恶而杀死男孩?!这也全无道理。那么是除了雷恩外的其他人杀了凶手,如果是这样,小说中就要继续展开调查、取证。哎......我能想到的可能性都在这里了。精彩依旧!困惑依旧!

《Y的悲剧》:半开放式的逻辑

“逻辑不同常理,它自成一个世界。”哲瑞·雷恩的这一句话是整部作品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它既代表雷恩先生追求逻辑完美性的严谨态度,又影射出两位创作大师挑战读者的决心与自信。在1932年李同丹奈共同完成的四部作品里,没有哪一步不被称为古典推理小说的经典,这是他们灵感聚集的一年。虽然《Y的悲剧》相较于《X的悲剧》与《希腊棺材之谜》而言可能有些许不足,但也绝对无愧于“最优秀的解谜推理系列作品”这样的称号。故事一开始便展现出戏剧创作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在疯狂绝情的哈特家族内,专制、暴戾的哈特老太太似乎与所有亲人都有着深刻的难以协调的仇恨,当她在第一次婚姻中生下的女儿——又聋又哑又瞎的路易莎两次险些被毒杀时,矛盾发展成了不可妥协的罪恶——哈特老太太被发现死在路易莎的身旁。案件看似简单,但其间却参杂着太多的阴谋与原罪,直到哲瑞·雷恩先生的登场,才逐渐找到矛盾的根源,我们才发现这是一场从开始便无法逆转的悲剧。同《X的悲剧》一样,《Y的悲剧》具备古典解谜推理小说中绝大多数的关键元素,而且运用技巧依然叹为观止。大师们将公平竞争与作品中展现出来逻辑的自信发挥到了极致,无穷尽的线索与疑惑交叉在整个故事进程中,凶手就在那里,可惜绝大多数的读者直到结果摆在眼前也仍然无法相信。在《Y的悲剧》中,谋杀诡计被推到一个灰色的边缘地带,而可疑的凶器、无法猜测的动机和嫌疑人之间的巧妙关系才是哲瑞·雷恩真正为之烦恼的地方。尽管如此,雷恩先生依旧在登场之初便已然锁定了凶手——只要用脑袋思考一下便会发现真相如此简单——但严谨的侦探在没有完全掌握案件的每一个细节之前绝对不会向大家解释他的结论。这就是半开放逻辑的第一个重要含义,雷恩的阶段性总结不会故意误导读者,却也不会一次性述说完整,吊足读者的胃口,并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夸张的嘲笑。第二层含义在于本作的结局的确是一个半开放式的问号。请注意,这里的半开放不同于我们阅读的新本格作品中的含义,奎因的作品一直以唯一和严谨为准则,只是他们刻意隐藏了这难以述说的悲剧,即满足了戏剧创作的需要,又符合悲剧的主题。所幸,这半个问号与案情的全部关系不大,读者诸君只要用心思考,都能自行填补。最后的意义在于作品之外的其他合理性推测,实际上我对此表示强烈的怀疑,只是在这里由于存在泄底的可能性而不便述说个人观点。不过,无论如何这都会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尽管《Y的悲剧》在结构的工整和节奏上无法同前部相较,但依然不会影响它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作品唯一的不足在于凶手展开谋杀的过程中太过于顺利和完整,这几乎在我心里是不可能实现的谋杀,但我却无法提出更多的论据供大家参考。当然,阅读“悲剧系列”的乐趣绝对不止于此,与同时期的“国名系列”相比,雷恩似乎更加具有独特的个性,也更容易被读者们所接受。在《Y的悲剧》中,雷恩的每次行动除了强烈的目的性也似乎有微妙的感情抉择,我们不讨论他是否代表着大萧条时代的绝大多数的行为道德准则,但最起码,我们完全相信在那个时代雷恩先生确实存在过。形象被描写和渲染的如此真实,这是那个时期的奎因所完全不具备的。另外,“悲剧系列”正如其名,戏剧的写作方式和情感的落差是其最大的成功。

猪警察、神外援——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本书看到大半时,顿时有种看“科幻推理剧——卷福”的感觉。书中警方只会搞些看门的工作,连基础的检查都做不好,以此来显得“外援”是何等牛X——会唇语的聋子;60岁的年龄、40岁的外表;身手矫健堪比20来岁年轻人;还有个能把你化妆成任何人的神管家。。。但最反感的还属“神外援”在办案过程中各种装X,和警方分享信息真有这么难吗?不是笑笑,就是沉默,要不就言其他或听听“猪警察”的想法。。。多么地冷艳高贵啊!!逻辑漏洞也不少,列举下。1、曼陀铃琴击打老太,能准确地触发心脏病导致死亡?2、既然有杀老太的勇气,但被“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儿”轻易地摸到面容,不逃脱不反抗?3、根据“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儿”手臂摸到嫌犯面孔的高度判断身高,依据是嫌犯必然站着,因为半蹲着不利于逃跑云云?嫌犯杀完老太后,会直立着并被轻易地摸到脸?不能坐靠在床上,亦或者蹲着或半蹲着——这样更符合逃跑开溜时的状态吧!!4、所谓的“密室”,竟是“猪警察”的基础工作漏洞——没发现两间房的壁炉是相通的。。。5、如果“女诗人”和她同母异父的恋人没嫌疑,那为何对他们着墨这么多(真有玄外音的话,那更不符合逻辑了)?主次不明,故弄玄虚。暂时想到这些,书中还有很多故宫玄虚、装X的情形不一一列举了。刻意推理,脱离实际。比起“嫌疑人X”差距太大,评分虚高严重。PS:美籍作者,流露出美帝无时无刻透露出的强盗文化——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我可以窃听你,但绝不能你窃听我;民权还是主权,我说了算;对我的袭击是“恐怖分子”,对你的袭击是“无意义的暴力行为”。。。回到本书则是:你的信息必须告诉我,我的信息可以不告诉你。呵呵,你说,20年后,会不会出来本“美帝的悲剧”?

读到头痛

在《Y的悲剧》里,很开心我终于有了两个比较重大的进步。一是我注意到了阿巴克尔太太说路易莎对水果的要求很高,只吃新鲜的水果,对于腐烂的、别人碰过的水果一概不吃,并且这是家里人都知道的,于是我猜测到有毒的梨只是障眼法,凶手的真正意图在于杀害艾米丽老太太。第二点是当听取路易莎的口供时,她说的光滑、柔嫩的脸颊,我就猜想到非常有可能是小孩子。但是进到此为止而已,实在没有想下去他是怎么策划并实施的,知道看到雷恩问芭芭拉她的父亲是不是写过侦探故事的部分才有一点明白。但是我从没有想到我的猜测会成真。当看到最后雷恩说真凶就是杰奇是我也吓了一跳,还不合时宜的暗自得意了一下。《X的悲剧》里,当看到雷恩在只是听完事件的经过就知道了答案时,我感到郁闷无比,因为个人不喜欢神人一般的侦探故事(虽然福尔摩斯在我眼中更像神人一般,还是很喜欢(*@ο@*) ~)。而在《Y的悲剧》里,神人雷恩也迷茫了,“一开始我并不比你们任何一个人知道得多”。虽然他还是很快就分析出了凶手,但是作者对他的描写让我感觉亲切了许多。不知道别人读《X的悲剧》的感受如何,我读的时候,对于雷恩一直隐瞒他所知道的事情这种举动就像萨姆巡官一样恼火。而在《Y的悲剧》里,这一点明显有了改善。他主动询问巡官和检察官的看法,并且说要和他们共享信息,多次给他们提供线索。但是从大概第三幕第三场开始,作者对雷恩种种悲痛欲绝的外貌、心理描写又让我好恼火了一阵子,我以为只是在装模作样、虚张声势的,但是读到最后才明白事情确实值得有如雷恩一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担忧,如雷恩所说,“巡官,我不是虐待狂,故意逗你,看着你受折磨”。不过《Y的悲剧》似乎特意营造了一种异常的氛围,不过还好,并没有太过异常。我记得看大名鼎鼎的江户川乱步的时候,刻意的恐怖的气氛让我只看了几页就放弃了。不过纯属个人喜好问题。但是也有两个问题不是很明白,求正解。雷恩曾想要假装佩里呆在哈特公寓里查案,但是因为佩里的反对而放弃。为什么不坚决实施呢?只不过把再一次把佩里送到警局呆几天而已。因为反对而一下子就放弃总让我觉得似乎有些突然。第二是关于路易莎的死。路易莎的逝去是正常死亡吗?在她逝去之前的遗产问题也没有被提及。虽然《Y的悲剧》就锁定凶手范围来很普通,但是在作者营造的奇异的背景下,如果再像《X的悲剧》一样还有几十年前事情的神来一笔,那或许就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了。真的是个奇特的故事,让我小小的脑袋瓜承受不了的头痛啦~

越来越失望

凶手很早就猜到了,一个按照写好的小说进行杀人计划作为玩乐的,其实小孩子的可能性更大,因为首先他年纪小是非观念还不成熟,其次小孩才会因为好玩而做这样的事。而且在提到父母可以通过小孩的卧室爬出,而不能让父母排除嫌疑,其实是故意提出但是弱化了小孩也可以从自己的卧室爬出的可能性。还有最明显的一点,谁喝的蛋奶酒。。。。巡官认为的路易莎显然不可能,不能听看说,如果没有帮手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而且因为她的缺陷她应该时刻都在她母亲或者护士的照顾之下的,没有一个人单独行动的机会。从X开始到现在,一直觉得作者为了留下悬念,硬生生的不然雷恩说出他的推断,为什么不能说出,就算没有证据可以抓人,至少可以让警方有所防范,并且去查相关的证据,行动起来比他快很多,也许可以避免德威特的死亡。那种,我的确知道很多内幕,但是我不能告诉你的论调,真的让人很想揍他,很惊讶那个火爆脾气的巡官能忍住。难道这就是一个舞台演员的特质?啰啰嗦嗦,并且习惯把自己当主角,剧的高潮部分必须让我来?PS:很好奇那种病态的血液是什么病,看到全家的体检有梅毒一项,但是这个病会影响人的性格?

难道说是奎因和阿加莎这两位大师不经意的“巧合”?(半剧透)

《Y的悲剧》看到一半的时候,凶手很明显得就被我猜到了,那时强烈意识到自己以前很有可能看过此书似的,猜出来也没什么可值得骄傲的。但作案的手法以及众多细节却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即便我记忆力再怎么不济,也不可能一点情节都想不起来,尤其是那些令人惊呼的片段,但记忆深处总是依稀有条线索。随着情节进展一点点的深入,越来越觉得眼熟,主要的线索、动机、背景和“大纲”等从另外一本书里一点点的弹出来,如此的相似,但又觉得不可思议,这本书不就是阿加莎《怪屋》的《Y的悲剧》吗?抑或是奎因《Y的悲剧》的《怪屋》版?根据书出版发行的年代来看:艾勒里·昆恩以巴纳比·罗斯名义出版之作* 《X的悲剧》——Tragedy Of X(1932)* 《Y的悲剧》——Tragedy Of Y(1932)* 《Z的悲剧》——Tragedy Of Z(1933)* 《哲瑞.雷恩的最后探案》——Drury Lane's Last Case(1933)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9%BE%E5%8B%92%E9%87%8C%C2%B7%E6%98%86%E6%81%A9&variant=zh-hans阿加莎·克里斯蒂1940年代# 1949 《畸形屋》/《怪屋》/《畸屋》(Crooked House)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8%BF%E5%8A%A0%E8%8E%8E%C2%B7%E5%85%8B%E9%87%8C%E6%96%AF%E8%92%82&variant=zh-hans从维基百科的信息中很明显得看见《Y的悲剧》比《怪屋》早出版了17年,这就让我很质疑阿加莎什么时候看过的《X的悲剧》?看过《X的悲剧》之后有没有再去看《Y的悲剧》?而阿加莎在《X的悲剧》的腰封上,还有“最推崇的作品”的评论。而《怪屋》是阿加莎纯粹是为了消遣,自认为是自己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过我非常确定的相信在那个通信不发达的时代,几乎处于同一时期的两个伟大的作家,是不太可能过多的拜读同类作家的作品,会扰乱自己的思路和灵感的,而《X的悲剧》之类的作品都是在阿加莎不怎么创作的后期,或者有打广告的嫌疑。阿加莎和奎因这两位大师在不经意之间的巧合,正可谓是英雄惺惺相惜,令人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也许这个观点是我的过虑,并有些神经质了,但不能妨碍我改天没事也争取向大师们致敬一把吧!

猜到了凶手却没猜中结局

同时买了X的悲剧和Y的悲剧,看完X的悲剧觉得颇不错。这位作者的写作特点就是公平,他很公平地将所有犯罪细节事无巨细地披露在读者眼前,不会故弄玄虚去用人际关系来干涉案件走向,如果有心有智商,找到凶手绝非难事。友人RORO就轻易做到,以至于她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对我狂抱怨难看,看到一半就已猜到凶手。她说,这本书当中泄露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看到这个线索她立刻就知道凶手是谁。我看到3/4仍然一头雾水于是问她线索是什么,她说就是路易莎摸到光滑脸蛋这点。她的推理依据是:1)剧中人物认为光滑脸蛋意味着女性——那就证明绝对不是女性2)路易莎伸直手臂摸到的五官暗示了凶手的身高——是个矮子。综上所述,就是小孩。当然她应该没有考虑什么跪着蹲着的可能性(这点后面雷恩根据脚印状况否决了),不过我还是要说,さすが护肤达人,对皮肤状况的敏感程度之高易于常人~不过男生也有皮肤非常光滑细腻的吧……譬如H座那个笑起来特别YD的胖子(眺望其实不止这一点,P248页的侦探故事大纲关于第一次罪行的描写已经完全揭示了凶手——再联想一下光滑皮肤和作案蓝本的存在,到此,猜到是杰奇应该已不难。精彩的应该是后面的描写——是说我觉得“悲剧”系列精彩之处就在于此,它是一部真正关于人性悲剧和人间惨剧的描写——杰奇在第三次罪行中试图真正地杀掉路易莎。“Y”——约克的悲剧到这里才是真正开始吧?他成功地启蒙了孙子的邪恶意识并使其最终走向不归路。另外,对我和RORO共同的疑惑——梅毒到底能够毁灭个人到何种地步——做了一下考据:详见此:http://baike.baidu.com/view/1344104.htm(图片较为可怕,慎点根据资料页情报,艾米莉应该是将神经性梅毒传染给了家人,从而导致路易莎视神经萎缩,芭芭拉则是出现“麻痹性痴呆:主要的精神表现为智能障碍,个性改变,痴呆 ,夸大妄想,欣快,部分表现为抑郁"的症状——是说诗人都是疯子吗?儿子康拉德和吉尔也应该适用于这个症状。只不过表现更加负面。最后,对于杰奇·约克这个人物,不知是梅毒的作用还是儿童邪恶的本性促使他走上悲剧之路,不过我并不赞同”人之初性本善“的说法,相反我认为大多数儿童都是邪恶的,教育的理性压抑了残忍的本能长大后才渐渐向善。所以说童年的经历、教育和引导十分重要。啊扯远了,就这样吧。

奎因与博尔赫斯

我觉得这本书似乎是在有意与《X的悲剧》较劲:既然X中是犯人假死隐瞒真相,那么我就在这本书中把一切线索都指向已死的人物,最后再来个大反转——谋划全书布局时,奎因一定是这么想的吧。确实,我相信,在《X的悲剧》后立刻看本书,最后获得的乐趣应该远远大于直接阅读本书。仍然是在地铁上读的书,但比上一本感觉好很多。顺便说一句,小说中有个布局其实很有意思,凶手根据一本小说的大纲在一本小说中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很有点博尔赫斯的味道,特别作者还特别提到,这样的家庭只有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才会出现,其中意味值得玩味。

真的是啰嗦和优柔寡断吗

今天停不下来的看完了这本《Y的悲剧》,手法上不说,但是趣味性上个人觉得比《X的悲剧》要好看,大概是我比较喜欢这种限制在宅邸内的杀人吧

接连读了两部埃勒里·奎因

鼎鼎大名的《X的悲剧》和《Y的悲剧》。前者是用读推理小说的习惯,一口气读下来的。带着挑战大师的心态第一次读埃勒里·奎因,败了下来。推理作品的看点(对于我来说),有一种是在手法,另一种是在推理。我更倾向于喜欢有奇诡手法的,破解手法让我更有成就感,于是读此作的时候也更多把精力放在了第一案的手法上,甚至一再考虑如何把凶器在上车之前就藏入眼镜盒,而在打开的时候自动落入口袋,从而破解“行凶的时机必然是在车上时”这一点。然而似乎埃勒里·奎因不是这一派。他倾向于让读者跟随侦探经历一个个的不起眼线索,最终考量读者是否如侦探一样具有把这些线索串接起来的能力。实话实说,这一战,我败的并不心服口服。继而读《Y》。接受了读前作的教训,开始把重心移向线索。而这部作品里给出的线索又太过明显,让我和侦探陷入了同一种心理:倾向于推翻自己感觉不靠谱的结论。每次看到一个新的线索印证之前的结论的时候我就再一次和侦探陷入同样的迷惘。于是每当这种时候我就合上书重新考虑其他的可能性,结果就是读这本书花了我三天。。。这个结论虽然如此清晰,但是却真的不可思议,实在是缺乏动机——更不要提凶手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直到现在读完,我也无法理解。说实话侦探对于凶手心理的分析让我很难接受,也许我还是无法理解疯子的想法,不知雷恩先生演艺生涯中有否演绎过这种疯子角色从而能深入疯子的内心呢。关于最终对凶手的处理,网上的读者们似乎分为了两派。如前所述,雷恩先生对凶手的心理把握到了哪种程度我心里没谱,于是我只能说我不知道最终雷恩先生有没有动手。不过从理智和感情上都倾向于否吧。总体来说,读罢《X》,我确实对作者钦佩有加。虽然不是很喜欢这种风格的推理小说,但是对作者真的是崇敬得不行,同时又有跃跃欲试的挑战欲,这正是推理小说作家应该带给读者的。而读过《Y》之后,我心里留下的只有深深地迷惘——不仅是对案情和凶手心理,更是对这部作品本身。对于什么样的推理小说才是伟大的推理小说这个问题,看来是需要我这个新人读更多更多的作品才能搞懂的问题了。

Y的悲剧

《Y的悲剧》塑造了疯狂的哈特一家,作者说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病态的基因,让他们暴戾、狂躁、轻浮、放荡。这种病态的遗传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给哈特一家造成了显而易见的伤害。读《Y的悲剧》过半,我陷入了一种烦躁的状态。我不明白为什么雷恩明明已经掌握了关键线索,却一丝一毫都不肯透露给心急如焚的巡官。他拒绝说出自己的推断,宁可承认失败,退回自己遗世独立的哈姆雷特庄园。但越到后来,我越是懂得雷恩在逃避什么。这不是Y的悲剧,而是哲瑞•雷恩的悲剧。我想起了《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从华生口袋里掏出手枪,众目睽睽之下枪击了马格努森。二者给我的震撼突然重叠起来。道德判断凌驾于法律判断之上,显然已经逾越了侦探的根本。哲瑞•雷恩应该更痛苦吧,Y并不像马格努森,是大奸大恶之人,但他那邪恶残暴的血液,也预示着不可知的疯狂变数。虽然不能认同,但这就是雷恩的抉择。《Z的悲剧》和《最后一案》已经读完,再回顾《Y的悲剧》,怎么看,都是哲瑞•雷恩悲剧的预兆,可悲可叹。

泄底

Y的悲剧 不过是 格林杀人事件的加强版正如 犯罪七大奇迹 是啤酒杀人案的加强一样.读推理小说,会因为作家的天才设想而惊叹,但是模式是有限的,因而读多了难免会因为其它作品而泄底。。。

这不是悲剧

    这本书是从一桩死亡开始的,准确说是一桩看似自杀的死亡开始的,看似有千万悬疑和线索,但却都不能被人真正的抓住。      先说不喜欢的地方,  首先,约克先生是否真是死于自杀。从结局来看,约克先生的确是死了无疑,但他为什么要自杀呢?根据小说,他和老太太已经“如无必要,从不交流”,那么他应该已经这样枯燥地生活了很久,而且他也有他自己的小天地,他完全可以沉醉其中,到底是什么使得他要走上自杀这条路,总觉得很难理解。当然推理小说里面,大部分自杀都是伪造的,也许这会给我造成一个惯性的思维。  其次,梅毒性精神病到底能影响到什么程度。老太太是病菌携带者,并且遗传给了儿女,害死了前夫(也许也算是害死了约克),害得儿女聋哑,冷淡,暴躁,浮夸。所以导致小杰奇的暴戾?这全推给遗传,我觉得是不妥的,整个家庭的成长环境以及教育甚是重要,并且我宁愿相信这其中是有人引导的,对于一个13岁的少年,特别是如此乖张的一个,也许很难被引导,但也是不是不能,只要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和途径!  所以这里就衍生出一个我自己更喜欢,也许更和逻辑的故事。那就是芭芭拉杀死了老约克,并利用家教先生(老太太的前继子)对杰奇进行引导,并作出这一切事情。因为芭芭拉在老爸老妈都死后应该就是这个家最大的受益者,而且她也是唯一(应该是)知道老约克写小说这个事情的人,而且很有可能她看过整个脚本。至于引导杰奇看似很难,但一开始也说这位家教似乎找到了和这两个小怪物的相处方法,再加上这家教“潜伏”进入这个家庭必须是有个目的的,也许最开始他的目的就是报复,而后却真正被芭芭拉所吸引,也许最后他们发现爱情和报复都可以一起完成!可能是我自己不喜欢单纯推诿在悲剧的遗传上,我自己觉得人性才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东西,所以我更喜欢阴谋的推动,也许我就是个怀疑一切的人= =  再者,关于“钝器”的解释,个人觉得很牵强,也许是中西方的差异还有翻译的问题,让我觉得很难理解,一个13岁小伙子怎么能不知道什么叫做“钝器”= =|| ,分不清“乐器”和“钝器”,这应该不能成为一个如此显著的凸显的问题。    再说喜欢的地方,  一是作者很公平,把所有的证据都直接摆到了读者眼前,让读者的思维能够很好的跟着主角的推理运动。从最开始几乎已经锁定了凶手,到后来似乎发现了新的线索,误入歧途,再到后来又回到最初的想法,一步一步都算比较顺利。  二是结局很漂亮,就算没有完全说白,但是读者都明白这其中的意义。就像突然干脆利落地一下子解决了这个家庭的悲剧,虽然我自己并不赞成这样的做法,但是这个结局就像突然抽了一鞭一样,甚好甚好。    这本书不是一气呵成看完的,一是篇幅也比较长,二是节奏展开得比较慢,在中间靠后的半部分作者有意愿把读者往另外一条道上引导,但却又太隐晦(当然我更喜欢这条发展线路)。  作为全世界最好看的推理小说系列排名第二的作品,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好,但也高于一般水平。

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不知道是否侦探小说看的较多还是生性多疑,读到凶手的几个可靠特征:脸蛋光滑,身高较矮(根据凳子移动的线索,而非盲人摸出的)之后就认定了结局的真凶,尽管中间曾一度怀疑死而复生的丈夫(故事的开始就一直埋下的伏笔),但基本上所有的线索指向还是很明确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一度让我想起阿婆的《怪屋》,比阿婆高明之处在于奎因合理考虑了凶手年龄与心理成熟度的矛盾,使得在情理上勉强能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但归根结底以这样类型的凶手作为悲剧主角的故事,其对人性讨论的意义大过于推理的意义,也正是因此在悲剧落幕之时,侦探貌似要登场进行慷慨陈词之际,作者让雷恩选择了回避。与X之悲剧相比,这部作品在人性上的探讨似乎仅仅是在讲述一个小男孩在一个不幸的大家族中的成长悲剧,但它证明了“人性是环境的产物”甚至是“基因决定犯罪”这种结论。作者在结局中让雷恩扮演了“上帝”一般的审判者甚至行刑者的角色,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和叹息。最后想说的是,侦探小说或者推理小说往往在设计谜题时,有些时候会为本格而本格,本篇就有这种嫌疑。虽然大多数案件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中,但人性的悲剧始终是犯罪的根本动机。

就叫读后感吧

一年也难得打两个五星,这次X和Y都犹豫了一下,最后严肃的送上两个满分,我觉得水准都足够了。这个案件的凶手是很容易猜的,或者说作者压根没在这个方面作难。真正难的是无法解释凶手目的何在,你觉得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交缠在一起,让人如坠五里云雾。总之奎因展现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案件。无需其他加分,很绝妙的本格。

真的悲剧

午夜一点半,合上书,真的觉得这本书是真正的悲剧,不同于x的那种仅仅是罪犯的悲剧,同时也是雷恩的悲剧。所有的罪犯的动机中其实都有一条,他们想去当审判者,想替天行道,取人性命,决定人的生死,可是当最后,小男孩杰奇喝下那杯毒奶的时候,我们亲爱的雷恩先生,您是不是也充当了审判者的角色?最后还是要佩服大师的功力,书中那么多明显罗列的线索,竟然没能让我将罪犯的身份猜到一二,艾勒里的线索总是那么清楚,简单,明白,从来不设置什么艰深的手法,密室,或者变态的动机,可是逻辑性又是那么的强,这也许就是他从来都不怕挑战读者的信心所在吧?总之,强烈推荐!

情节不错

整本小说当然是在描述雷恩先生身为一名戏剧演员并有着天才般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的顺利解决了案件。也对比了官方警察的无能与普通。本格派地描写确实能让我也融入整个案件与当事人一同观察一同推理,虽然最终也不能猜出谁是凶手。y的悲剧比之x的悲剧,y的悲剧最终结果是侦探雷恩知道了事情的过程,但是不想把事情说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故事的背景,本身哈特家族就是一个疯狂的家族,人物设定给了他们特殊的情况,不仅如此,在最后雷恩知道了真相之后,他更加不能把凶手公之于众。而是自己一个人潜入他们家里偷偷地观察。这就是悲剧。总之y的悲剧比之x的悲剧,逻辑上稍微差了些,更多的是悲剧性加强了。

令人叹息的 案件

仍然延续了 X的悲剧 的神秘感 和错综复杂的悬念不得不说 Y的悲剧的水准 不输给X 的悲剧只不过结局有些残酷

完美惊奇剧情 要是作为短篇就更完美了

对于剧情的构筑确实超出想象但描写上的繁琐若非超过我的欣赏水平就是有些多余或是那年代作者的习惯这是本作者(们)的第一部书 对于我还会再看其他结局···稍显不足没法回味

关于本书不吐不快的一些意见

这本书并没有像它的评论那样让我觉得满足。一些情节上的不足不吐不快。首先看到作者写的序言就觉得挺便扭的,不就是说这两个所谓的作者就是同一个人吗,不就是他们兄弟两个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吗?解释得太累赘了。包括在分析注射毒药和杀人的是一个人时,也显得很累赘。觉得作者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太费解了。还有,其实杰奇,也就是凶手,已经是13岁的少年了。但在分析他的心理和行为的时候就好像他是个7、8岁的小小孩一样。就算他不是很正常吧,那“钝器”是什么意思总该是知道的,哪会当成是乐器了?还有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差强人意,太简单化了。比如那老太婆就塑造得象个巫婆一样,芭芭拉就像是鹤立鸡群的公主,詹姆斯就是一酒鬼,等等。总之,无论对于凶手还是书中的其他人物,都太简单化了。毕竟人性要复杂得多。可能最近读了很多英国小说的原因吧,又抑或跟翻译有关。这本书的语言明显要逊色不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方过于累赘,而有些地方又太简单了吧。还是跟语言功底有关。就因为如此,我觉得这本书配不上那么高的评价。当然,上述的只代表我自己的意见啦,还带有我先入为主的对于福尔摩斯系列的狂爱。并没有对作者和译者不敬的意思~

不凡的雷恩

悲剧系列的第二部依然精彩非凡,雷恩先生的推理依然丝丝入扣,精彩非凡,奎因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只有上帝和奎因知道凶手是谁”这句话。和X的悲剧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不同,Y的悲剧在整体上具有更强的连续性,黑特一家透着的疯狂的气息是整部小说着力渲染的重点,从上一辈暴君似存在的老太太,到中间一代或酗酒无度、或卖弄风骚的几个兄妹,就连原本应该天真无邪小孩,也时时让读者感受到他们所具有的疯狂的基因。这样一个时刻透着怪异的家族的存在,向读者宣示悲剧的无法避免。与X的悲剧中雷恩展现出来的英明睿智不同,在Y中雷恩虽然机智如旧,但是随着案件的深入,雷恩更多地表现为一个总是犹豫不决,对许多事无能为力的垂垂老者的形象。雷恩的一次次叹息在提醒着读者,雷恩终究是一个已过花甲,对许多事情瞻前顾后,犹豫再三的老者而已。在小说的中后期,雷恩越是显得苍老,带给读者的困惑就越重: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真相让原本精力非凡的老者如此唉声叹气?当我翻阅到这里时,已经无法停下阅读,只想一口气看完知道事件的真相。Y的悲剧在很大程度上完整了雷恩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物形象。这位总共才在四部作品中出现的老者之所以能够深深吸引众多的读者,正是由于雷恩显得如此鲜活。他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破案工具。也许有很多读者对雷恩最后采取的措施有所非议,但是他的这种做法更让我感受到他的不凡。他不是一个普通的侦探,他是永远的哲瑞雷恩!

一直看到最后一页、最后一句,升华了。

本作的人物关系还算简单明了。人物刻画详细到位的,每个家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外形个性都呼之欲出。作者给出了很多杀人动机的线索,吸引走了我的注意力。反而没有关注案发现场的很多信息。我自己的推理被作者领着走了弯路。那份遗嘱,家庭教师还有家族里唯一的正常人芭芭拉的一些细节我反复想着。其中梨下毒事件里摸到凶手脸的细节迷惑了我,让我把嫌疑引到芭芭拉身上。和芭芭拉关系密切的家庭教师的神秘身份让我想起了X的悲剧里的Mr.X。让我以为这又是一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仇杀。侦探小说手稿的出炉,又把嫌疑引向约克。约克不会没死吧,他就是本作的Mr.Y吧,我这么想着。事实证明这想法多愚蠢,ORZ。到这里为止,本作还是不错的吸引人的推理小说。直到雷恩说,凶手已经死了,我才恍然大悟。雷恩在衣橱里和实验室里看到的那张脸竟然是。。。这个场景若是拍成电影该有多恐怖啊!简直可以做成电影海报。可是看完结局,我变得非常讨厌雷恩,你以为你是上帝么?一个侦探这样做,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呀。雷恩你错了!但是雷恩你错了么?就这样想着,我想了很多。。。

一个小漏洞

我认为Y的悲剧要远胜于X的悲剧!不过我觉得悲剧系列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就是雷恩先生虽然是个演员,却是一个聋子,他可以惟妙惟肖的模仿一个人的体态、容貌,可是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他又听不见,又如何模仿呢?

三个BUG

在路易莎声称摸到的是女人的脸时我就把小杰奇列为头号嫌疑人了,我想很多读者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事实上他果真是凶手^^但具体作案过程恐怕很难有人自己推理出来。由于解谜时涉及很多心理因素,总觉得比起普通作品来这更难让读者自己有自信可靠的推理过程。书中耳聋的侦探听到声音的场景出现过不止一次,已有人疑惑过是不是翻译的问题,这倒是无伤大雅的小事。主要有三个BUG想说一下:1、既然老夫人不吃梨是众所周知的事,那么警察也不可能会忽视路易莎不吃烂了和熟透了的水果,这一点立刻就能推翻(我一开始以为是凶手后来知道是)约克的迷惑作案动机的构想(这到底是约克的失误还是奎因的失误呢?);2、杰奇穿他老爸康拉德的鞋去作案,在两床中间的鞋印只留下鞋尖印,书中说是因为杰奇踮着脚,但杰奇个子非常矮,而康拉德却身材高大,一双小脚去穿大鞋,很难将“鞋”“踮起脚尖”,只留下鞋尖印吧;3、关于爬壁炉,在警察侦探发现壁炉的秘密时已经有意要排除是女人在爬壁炉了,理由是以女人的身高可能不能顺利通过,而后来对杰奇是如何顺利爬壁炉的却没有任何交代。

没感觉

大家都有好评啊.为什么我读了以后没有感觉?我觉得这本书没有X好,虽然最后的答案出乎意料,但是整个的逻辑性没有想象中的好.最后以疯狂的哈克家族来解释一切还是太牵强了.雷恩先生的推理还是值得肯定的.就是整个逻辑性太少了,高度上升到了人性方面了.难道这就是岛田所说的改变推理史的原因?

神奇的邏輯,排除所有不可能

誰能想到兇手竟然是那個人,誰又能猜到雷恩最後竟然那樣做?其實雷恩那樣早就有端倪,但仍然不敢相信。判斷兇手的時候,雷恩用在X里一樣的強大邏輯,從聾啞盲人那裡清楚指出了兇手是誰。兇手的行為指導,一個不可能犯罪的人去犯罪是因為有一本寶典在手?Y這本書更多其實是討論了人性,討論寬恕和懲罰,討論犯罪是怎樣誕生的,討論一個涉世未深的人會怎樣變壞。說實話,我不太贊成雷恩采取的行動。一直覺得偵探不應該涉及太多,自己代表正義法律。偵探如果代表法律了,那也是一種犯罪了吧?

究竟是谁的悲剧

(照搬博客太长,就留几个关键部分吧)谋杀案虽然没有舌头,仍会用最不可思议的器官说出话来身高推理之中最精彩的是“摸脸推理”,线索是聋哑人路易莎摸到了凶手的脸,并且认定是一张光滑细腻的脸,此外还有地上的鞋尖印以及实验室挪动过的三角凳,此处实际上是想把凶手误导为女性,但其实读到这里我已经猜出凶手是杰奇了,可能是因为初中的时候有一个人老是喜欢捏我的脸,还说我的脸好光滑(好囧的说);由不可能同时踮起脚尖又弯腰推理出凶手当时直立并以此推出身高很矮是一个很精彩而又简易的推理,而且联系到三角凳又佐证了此观点。但是此处我有个疑问:为什么不直接让路易莎挨个摸脸直接摸出犯人呢?目前我只能理解为是雷恩此时已经看出了犯人但是还在煎熬,因此不可能由雷恩提出“捏脸对证”,但是萨姆巡官不应该想不到啊,毕竟都让路易莎捏了一个人了,为什么不捏完呢...(有关这个问题,有位推理迷回答说是法律不予承认摸脸指出的犯人,但是我认为这起码可以决定调查的方向和重点,因此仍然对此存疑)幼稚推理争议比较大,我个人觉得很精彩,但是比较主观。雷恩在对比了大纲里的“犯罪计划”与实际生活中的犯罪实施之后,根据凶手对于大纲的盲从,不能理解大纲之中的部分内容是为暴露凶手而设计的,推断出凶手是一个心智幼稚的人。例如:凶手不能理解“钝器”的意思,因此选取曼陀林琴作为凶器,这个neta可能很多人没看懂,我用英文稍微脑补了一下(个人无权威解析):对于“blunt instrument”这个词,“blunt”我刚刚认识,但是“instrument”这个词很早就认识,而且有“乐器”的意思,这就是所谓不认识“钝”,只认识“器” ,而这个“器”又有“乐器”之意,选取曼陀林琴,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理的。前面说过我个人认为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推理之外,那就是雷恩先生发现凶手之后的行为。本来我读到最后几页之前一直以为是凶手畏罪自杀,但是读到最后萨姆巡官的问题之后恍如凉水泼头一般:雷恩杀了他!止不住的寒意涌上心头,令我毛骨悚然,就好像我们好多人一起玩狼人杀,天黑闭眼,天亮睁眼之后,对面的人真死了一样。从来以为侦探在推理小说之中的地位不过是指出真相,顶多是设下天罗地网把犯人抓个现行,结果竟然还有亲自处决犯人的侦探(本人读过的推理并不太多,希望大大们不要笑我),回翻之前的书页,发现还是以惊人的演技完美化身为一个无辜者,一个不知所措者,太可怕了;然而,我以为,这使得本书的主题深度上升了好多个层次,尽管可能有很多人不认可这种行为,但是我觉得如果设身处地为雷恩先生想一想,他一定是处于灵魂拷问的痛苦深渊。本书的盘末部分以雷恩先生为视点,让读者亲眼目睹了凶手行凶的过程,目睹了凶手从一个只会按照大纲行事的木偶变成了主动杀人的恶魔,而且一次失败还想卷土重来,这对于读者的心灵震撼极大(尤其是在知道真相之后再回顾),可以想见雷恩先生是在极端的失望与痛苦之下下此毒手,这是唯一一个既不揭露真相又避免惨剧的方法;我个人认为不揭露真相是因为不想看到已经七零八落的黑特家族雪上加霜,被舆论彻底摧垮,也不愿意看到杰奇在出狱之后再次行凶,可以说是雷恩先生在最后的最后,以狠心来贯彻悲悯的无奈之举,并且一个人承担了这份道德上的沉重压力。但是,他并没有背负起杀人之后的法律责任,这是很多读者不满的地方,他给予的“天罚”是擅自的,可能结果从功利主义上是好的(以一人的死亡换取未知数的无辜者的生存),但是并不是正当的,侦探在最后竟然也沦为了凶手;我觉得这个指责是对的,但是正是这样的性格成就了雷恩与福尔摩斯的不同、与御手洗的不同,一个人物因有着致命的弱点而显得更为立体和真实,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破案时的算无一失,我们还看到了他的无力、他的挣扎、他的彷徨。Y的悲剧,是黑特家族的悲剧,更是雷恩先生的悲剧!

在和奎因的斗争中我终于赢了一次

丛新星出版社出奎因系列后,我也看了不少奎因的书,这本是我第一次猜出凶手是谁,在和奎因的斗争中我终于赢了一次,哈哈。

怪屋的悲剧

看了一多半的时候,已经发现这是一部像阿加莎的《怪屋》致敬的作品。同样的小板凳,和演绎出的一张女人般光滑的脸。不一样的是我不喜欢这个凶手。因为作者没有让他说一句话。。。。。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一开始就出来那么一大堆疯狂的人黑特家族似乎就是笼罩在阴霾里13岁的小孩怎么会杀人?还是连环地下毒但看完又觉得是情理之中有这样的血统也难以成为正常的人关于人性与教育 让人沉思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位“老巫婆”了吧?一个人的悲剧 一家人的悲剧

“悲剧”的巅峰

如果说之前那部《X的悲剧》成功开启了奎因“悲剧”系列故事,将众多的推理迷们揽入自己的读者群,并给了大家太多期许的理由,那么这部《Y的悲剧》丝毫没让奎迷失望。我认为这是“悲剧”系列的巅峰之作,所以《X的悲剧》我给了四颗星,而给了《Y的悲剧》五颗星。与X相同的地方,是奎迷们熟悉的侦探、检察官,他们一如既往地认真负责但也一如既往地束手无策,幸好他们知道一如既往地请求老演员雷恩的帮助,而雷恩的确不负所托,担当起了那个协同办案的角色,并优雅沉着敏捷准确地依据各种观察和思考进行了“世界波”级别的推理。另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复仇,X中是深爱妻子的丈夫被好友诬陷,终难自拔,越狱后忍受十年逐一杀害当年的仇人;Y中则继续了复仇元素,但却带给读者更深层次的关于这类罪案的思考,而对于人性层面的思考则让我反复阅读结尾处的章节,不禁感叹相对于违背常理的案件侦破难度,真正带给我的是对人性认知的困惑,而后者的难度远超案件本身,毕竟真相只会真实地存在着,无论经过多少环节的查证,真相终会浮现,罪案里的凶手终会落网受到惩罚,而人性却没那么简单,他随时都会因一些因素而改变,最后带给我们的悲喜得失究竟由何而定,这些又因何而生呢?成功或失败又能对人性做出什么样的影响呢?相比X,Y的紧凑性大大提升,可读性也超越了X,雷恩从开始就介入案情的调查追踪,并随着故事的进展恰到好处地随时吐露一些案情真相。整个阅读的过程伴随着案情的发展不知不觉地进行,中途实在放不下书,一气读完。奎因对于故事的描述格外仔细严谨,如果说最后对于真凶的吐露有些故意为之,但后来对此的解释却完全符合逻辑和常理。我一直认为300多页的推理小说块头显得大了些(这是读X时的感觉),但这次完全没有这种感觉,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的赞美我也没觉得肉麻,关键是那种吸引我一气读完的把控力,又有几本这样的推理小说能够做到如此完美?如果说X是一部这些年较为不错的推理小说而不得不看的话,对于Y剧我认为是所有推理迷不可错过的一部经典作品,是奎因的巅峰之作,虽然我没有把奎因的作品都读完,但我仍想这样赞美这部作品,它完全可以作为奎因的代表作,它所展现出作者的推理才能的确独一无二。另外,就是Y的作品中加入的深层次的内涵,它的确是引人自然而发,并无刻意为之。一方面,推理小说独有的魅力带给我的完美享受;另一方面,又通过故事让我思考作者的内心世界,以及关于人性的思考,因果的思考。每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读懂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内在,就读懂了一切。

我给过你机会,但是你没有把握住。

这阵子看了很多推理小说,第一部看的就是占星术杀人魔法看Y到最后,占星术的感觉就涌现了,开始怀疑约克先生并没有死,但是想起占星术里面作者也是这么误导的,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在猜凶手方面,一直是在往不可能的方面猜,凶手首先必须和约克先生非常熟悉,然后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这样才能完成下毒,并且有动机。这是在手稿未出现前的推理,锁定在芭芭拉和玛莎身上,手稿出来之后,芭芭拉答雷恩的问题的时候就觉得应该不是凶手,但她其实动机挺足的,老太太死后,她才能获得遗产,最大受益人其实是芭芭拉的。玛莎是在最后十三岁小孩死的时候排除的,虎毒不食子。但是完全没往最不可能的小孩身上去猜。。。果然还是功力不够,被牵着鼻子走。最后小孩喝牛奶死掉的这一幕,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怎么会是小孩死,我猜路易莎最终会不保的。其实雷恩的这种行为让我想到告白的情节,如果你选择不按下这个按钮,你妈妈就会没事。都是十恶不赦的小孩,都是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我给过你机会,但是你没有把握住。不赞成雷恩的作法。而且是在这种并非警察不给力,非得替天行道的场合。另外,不太懂为什么雷恩要把这类犯罪归结到罪恶的血液,将源头归结到老太太身上,然后那种家族遗传的病也看得不是很懂。还有就是雷恩要办成家庭教师的那一节显得好多余,扮演又没有成功,觉得有些啰嗦。然后雷恩假装心脏病突发闭门修养,警察也都撤走了,其实从这里应该看出凶手是个心智不成熟的人,暴风雨的前夜,明摆着的请君入瓮,至少应该探个虚实,这位侦探是否真的生病了才下手吧。也只有非成年人才会一意孤行吧。但还是动摇不了是非常好的推理小说的地位,除了前面说的那一节略略啰嗦,其余都是节奏紧凑,引人入胜的,如果任何可能性都排除了,剩下的,再不可能也就成了可能,忘了谁说的了。

逻辑完备 人性光辉

首先本书的逻辑上来讲几乎完美,真个案件从发生到解析每一步都是遵循严格的科学推理。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本书的结尾不好,但是一个看似不能接受的犯人背后完整的逻辑演绎总比蹩脚的推理加上一个完美的杀手好。其次本书将人性的弱点发挥到一定水平,一个侦探他的不安、悲悯、甚至胆怯正反衬出哈特一家的悲剧。如果说先天的疾病导致了后天的不足,自我放弃与环境抗争导致人格扭曲更加让人感到悲哀。杰奇是杀手没错,但是除了他,真个哈特家(包括约克、芭芭拉),真个社会(警察、媒体、别忘了还有读者也就是大众)都是凶手。这出人间悲剧看似不可能,其实就活生生地发生了。而且,在今天,以各种各样变异的姿态依然在发生着。有人嫌X悲剧的雷恩太死板,一个那么苦大仇深的人为什么要抓住他。我想说,苦大仇深是可以有地方诉说的。而哈特家的极度扭曲才是无法释放,任其恶化的。所以,我们的侦探也显示出少有的悲悯。与其说他手刃凶手,不如说他将一个悲剧画上了休止符,扯下了剧终的帷幕。

件考慮到

有開頭但卻始終沒有結尾有點牽強,老太太的二任夫離奇自殺,到最後任然朦朦朧朧有開頭但卻始終沒有結尾有點牽強,老太太的二任夫離奇自殺,到最後任然朦朦朧朧有開頭但卻始終沒有結尾有點牽強,老太太的二任夫離奇自殺,到最後任然朦朦朧朧有開頭但卻始終沒有結尾有點牽強,老太太的二任夫離奇自殺,到最後任然朦朦朧朧有開頭但卻始終沒有結尾有點牽強,老太太的二任夫離奇自殺,到最後任然朦朦朧朧

结局很意外

看完这本书的感觉和看完电影《美丽心灵》的感觉很相似——前面很一般,结尾很震撼。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依照一部侦探小说的大纲实施谋杀,并陷在其中无法自拔;退休老演员兼职侦探雷恩,缜密的逻辑推理,高尚的社会道德,使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而又不落入俗套,让我对小说意犹未尽。

看完之后我还是有些疑问

小杰奇最后的谋杀失败,为什么最后会喝下毒牛奶杀死自己?最后对于杰奇的死,我始终不太明白最后故事结束前2人对于后来路易莎死于心脏衰竭的死因都有怀疑,雷恩也确认这一点,可是最后他怎么没有解释路易莎是怎么死的?既然杰奇按照剧本阻止了第一次谋杀,雷恩明显的知道还会有最后一次谋杀为什么第三次的谋杀没有按剧本去阻止呢?或者说正是他将杰奇的杯子调换,让她自己毒死自己呢?当时有牛奶的只有他和他的弟弟和路易莎有牛奶而已

单薄的结局

看后其实不算很喜欢奎因塑造的几个警方人物。巡官脾气太差.. 而且发生火灾他竟然不是首先保护当时看起来将要被谋杀的路易莎,跑出去以后点人头才发现少了两个人?雷恩在我看来有点做作了,始终不透露自己获得的信息,自己来主导后面的事情,所以他和巡官的好多谈话都是废话。。个人认为他并没有任何把自己当作执法者或者上帝的权力,没有权力去给别人机会,没有权力去决定杰奇小朋友的生死。这里与我的观念是冲突的。前面的推理都比较精彩,只是结尾不很令人信服(如果故事背景在日本,倒是。。。)。杰奇为什么要踮着脚走路?他知道认真掩盖脚印、匍匐躲在窗台、在烟囱里挖出藏东西的地方、能有条不紊地按照描述根本不详细的大纲实施计划,却不知道不用炸毁实验室、不需要用香草香味?我想,他如果有前面说的智商,不如说炸毁实验室是恶作剧之举,香草味是故意扰乱视线。。而且同时用两个指向别人的线索不能推出就是孩童的完全对大纲按部就班。因为脚印的线索太明显,警方不会轻易相信(虽然小说里警方挺傻的)。犯人完全有可能假意用脚印陷害康拉德,实际上陷害约克哈特,让警察以为是约克哈特陷害康拉德。因为约克哈特也不一定是真的死了,因为服毒再跳海比较可疑。反正不论约克哈特现在是不是真的死了,如果能陷害给约克哈特,警方就会去追查这个找不到的人,最后案件成为悬案。说明这个可能性不能随便排除。 唯一我觉得比较有力的证据是凶手搬动了凳子并且凳面上灰尘不均匀这一点。其他的雷恩指出的凶案中的证明是孩童作案的矛盾都能有其他的解释。在看的时候我的猜想是芭芭拉诱导了小朋友杀人,老太婆死后接受抚养路易莎,然后故意让雷恩找到约克哈特的手稿,让他以为凶手真的是只要杀老太婆不杀路易莎,让他掉以轻心、只换掉那个毒药想赌一把,然后用别的毒药在他的眼皮底下杀害路易莎 - - (然后看到惊恐不已的他责备自己的自大,肯定很爽,咳咳。。。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觉得结局有很强的悲剧感,总之就是不太满意,对希腊棺材之谜也是这样的感觉。让小朋友来犯罪的目的是什么呢?没有给我那种震惊、兴奋的感觉,也没有让我感到难过、想感叹社会的悲剧——日系社会派在这方面似乎比较好。大概是我不适合这个风格?也许是因为这两部都是很早就锁定了凶手,然后最后揭秘部分很多事情都是围绕着这个人就是凶手来解释的。当然对大部分的推理还是喜欢哒,只是觉得整体的好中有一些遗憾,很可惜。最后补一点,就是,我猜有不少喜欢推理的人会有约克哈特的心理或行为,会对自己很恨的人进行谋杀幻想。话说回来,如果他只是想自杀,为什么他没有处理掉自己的手稿,或者完成自己的作品?换作是我,我可能会:1. 处理掉大纲,假死,杀人; 2. 处理掉大纲,绝望地自杀; 3. 没有勇气真的去杀人,于是把小说写完,让自己心里有复仇的安慰感,刊登后再自杀; 4. 故意让某些特定的人能发现大纲,让他们完成自己的心愿,自杀..... 总之不管怎样,我不会不想杀人却留下手稿,但我也不会忍心故意让小朋友去发现手稿,毕竟是孩子.. 约克哈特先生也不是那么恶毒的人。所以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没有喜欢的展开何不对整个故事无动于衷

断续几个晚上看完,感受到了EQ推理作品的公平性。这是第一本,是拜十角馆所赐,喜欢名为艾勒里和范达因的少年。盛名之下,滋生失望,就我个人来说,相比其他作品来说。没有太奇谲的诡计,没有太偏爱的人物,没有感动讶异悲哀喟叹的手段和出人意料的隐藏过去。对我这种喜猎奇爱热闹的无知群众你能要求我用什么纵观推理发展史的眼光给出公道中肯的评价呢……小孩子出人意料什么的,算了吧,我已经认识白夜行了……故事开始的节奏就奠定失望大于期待值的基调,不管凶手是谁,因何动机,都不会感到惊讶,也没有恍然,果然最后只有无意识地叨念一句,哦,原来是这样啊。系统说,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那真抱歉,我以为我说的太多了。

Y的悲剧真的是个杯具

或许我看了太多推理小说和悬疑电影,我居然在那个小孩喝蛋奶酒时就隐隐地开始怀疑他了。这是为什么呢?第一,他要偷喝蛋奶酒可以选择其他时段,为什么独独选择那个大家都知道的露易莎喝蛋奶酒的时间来偷喝呢?第二,他是在看见老太太和露易莎后,而且是受到老太太训斥后,违反常理的迅速吞下一口奶浆。到后面摸到一张柔软而又细腻的脸这个情节时,我已完全确认自己的猜想,这本书也就没有看下去的必要了。我是个聪明的人么?这本大家评价很高的书,在我看来因为提前猜出了结局,显得格外的乏味。好吧,我不是聪明的人,我只是个突发奇想瞎猫碰到死耗子的人。

感觉不如X的悲剧

可能相对剧情更强,但是推理方面有点弱,书读到化学室的椅子那段就非常确定凶手了,所以接下去的剧情也变成了走马观花,少了1份乐趣。

结局的意外

很好的推理小说结局意外又合乎情理好几次想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看凶手作者的悬念制造的恰到好处、很多人不能接受最后雷恩制裁凶手,我支持雷恩的做法推荐大家去看一看

本格推理之经典之作

这本应该是本格推理迷们最推崇的经典之作。奎恩对于所有的线索并无隐藏闪躲,完全可以说,读者与雷恩是站在同一起点之上的。但是我本人不是很喜欢这本被选为十四大之首的作品。首先奎恩为了凸显雷恩的探案之才,而把其它警察们的智商贬低的不可忍受。例如那个烂梨子,简直太糟糕了,那么明显事情只有雷恩看出来,实在叫人无法忍受……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整本书的气氛,我也不喜欢。整个黑特家族的疯狂堕落残忍,都归结到遗传而来的疯狂血液中,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文中说艾米丽得了一种病?疯狂之病?传染给她两位丈夫,遗传给她的孩子们,第一任丈夫之因疯狂之病而死?这种说法未免有故作惊人之嫌。雷恩杀人与救人都是因为慈悲之心,可能比较感人。但是这样的桥段我始终不喜欢,可能看的太多了吧。

出乎意料的简单

我是冲着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首的名头来拜读的。但是这本推理小说却出乎意料的简单,作者的线索可以说是给的太多了 所以导致我到雷恩阅读那个侦探大纲时就推出了凶手 单单凭借这几点:1.凳子被移动到架子之下, 雷恩曾经估算架子的高度,这是凶手犯下的最大的破绽。2.凶手曾经到实验室的架子上取毒品,这是基本点3.约克 哈特的侦探故事大纲里的一点 y必须自己服下毒药制造有凶手想毒死路易莎的迹象,继而摆脱自己的嫌疑想到这三点我觉得实在太简单 难道真的就是杰奇这个孩子吗?于是我期待作者的解答不是这样 于是我匆匆往下阅读 结果居然与我的推论相符 其实我希望一部推理小说是能困惑住读者的 但如果谜题如果轻易的被读者解开的话,我觉得读者对这部推理小说的评价也不会太高吧 所以这部作品还是比较让我失望的 因为我轻易的解开了这个谜题。于是之前我是打了三星。但是这次我是想打四星,为什么呢?我之前可以说是“诡计”流,所以像《Y的悲剧》这种没什么特别能迷惑人的诡计的作品我不是特别喜欢,但是看到里面的推理,的确是像几何证明一样无懈可击。奎因不愧是奎因,推理的强大无人出其右,so,我要打四星。

故事设定有一个大BUG

路易莎坎皮恩应该是能直接推断出凶手的,而不是雷恩。书里面也写了,作为盲聋哑人,她的触觉,嗅觉是极其灵敏的,这样的残疾人对外界的认知是通过剩余的感官来勾勒的,所以他们的触觉非常的灵敏。既然雷恩都能通过讲述来推理出来凶手的身高是小孩子的,难道触觉灵敏,亲自摸到过凶手的路易莎难道就推测不出来吗,作为一个用触觉和嗅觉和世界打交道的残疾人,连第三方的雷恩都能推断出,她作为和凶手直接接触的第一当事人,怎么可能推断不出来她摸到的人有多高,就像她摸到一个凳子,难道她不知道这个凳子有多高?除非她对高低没有概念,但这非常不可能,路易莎40多岁了,不可能连这种基本概念都没有,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路易莎智商太低,无法推断,但这个理由,就非常牵强,非常不可信。从路易莎的描述推测出凶手的身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很巧妙,但作者眼中忽略了这个线索的双重性,作者为了让雷恩破案,忽略了第一当事人的感受能力,这是全部故事的一个最大的BUG。

最后的谋杀

奎因大师的国名系和悲剧系一直以来在读者群内分庭抗礼,不相伯仲。埃勒里和雷恩的推理魅力,也是众说纷纭,各花入各眼。然而看完《Y的悲剧》,我终于能够对这两个系列做一番一家之说了。若都以最巅峰之作——《希腊棺材之谜》和《Y的悲剧》相比,从推理层来说,《希》更为经典。但从文学性来说《Y》无疑更胜一筹。《希》的精彩之处在于凶手与埃勒里的数次交锋,可谓机关算尽,步步惊心。从卡吉士的“色盲论”到“杯具论”,真可谓情节环环相扣,惊心动魄。我们看到了凶手一次次设计的狡诈圆滑,也看到了埃勒里一次次识破最终设套抓住凶手的睿智妙算。在此书中,只有善恶正邪,是非真伪。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众望所归的正不敌邪的完美句号。而《Y》的经典在于她给整个凶案故事套上了社会家庭和道德的枷锁。故事先是以一个富有的“古怪家族”作引吸引读者,然后是艾米丽.黑林的离奇死亡,可笑的杀人工具(琴)和不可思议的死亡原因(吓死)。然而当一切真相大白时,这些所有的不可思议都完全解释通了。凶手屡次让人抓不着逻辑的行径最终被一个更骇人听闻的真相所解开。为什么?为什么艾米丽会被吓死?因为凶手是她年仅13岁的孙子。为什么路易莎会摸到一张光滑柔嫩的脸?因为凶手是她年仅13岁的侄子。如果杰奇是凶手,那这将是所有任何可能性中最最可怕的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然而是什么样的家庭荼毒出一个13岁的残忍杀人犯?开膛手杰克不是生性就喜欢割人喉咙,汉尼拔也不会从小就爱咬人鼻子。所有的罪孽邪恶都是有土壤的培育。对于黑特一家,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悲剧?剧本——爷爷凶手——孙子死者——奶奶嫁祸者——爸爸这样的人间悲剧,难怪连毕生演绎莎翁四大悲剧的雷恩都震惊不已,甚至不忍去求证揭发。这个家庭中,亲情寡淡,关系紧张。就连最伟大的母爱,也成为一种扭曲变态的纵容袒护。《Y》的经典还体现在整部小说从案发到结案再到最后的陈述,小说的深度依次递增升华。从起初的悬疑探索到凶手暴露身份给读者带来的震骇冲击,再到结尾处雷恩对于杰奇之死的那个沉默,我想这会成为所有读完小说后的读者相同的反应。他破了案,他以最后的谋杀终结了谋杀......终结了这个家族的悲剧,终结了正在这个小恶魔体内日益膨胀的邪恶毒瘤。13岁,应该是跟着小伙伴玩藏宝英雄的游戏,而不是举起凶器砸向奶奶,藏起毒药找机会毒害姑姑。小杰奇的人性已经完全泯灭。他甚至没有动机和理由地单纯贪婪上杀人的乐趣。他的欲望渗满血淋淋的杀戮和夺命的征服感。我不能说雷恩最后的做法是对或错,也许他阻止了一个家庭悲剧的沦陷,也许他扼杀了一个多年后的变态杀手,对于这一点,雷恩不同于埃勒里,他在处理案件时带入了演员骨子里的人性艺术与恻隐心。埃勒里是侦探,是理性的逻辑学家。而雷恩是演员,有感性的细胞。无论如何,这两个人都是我非常喜爱的名侦探。感谢作者为我们创作了这样精彩绝伦的故事,这样性格饱满的侦探。埃勒里.奎因,我会一如既往爱着你的小说。

有一个不知道算不算漏洞

就是路易莎小姐在回忆他妈被杀的时候说“一个光滑、柔软的脸”然后萨姆警官不相信,非得让她摸摸她弟弟的脸,结果不是那么,为什么包括雷恩在内,没有想到让路易莎摸一下家族里所有人的脸呢?我想应该摸的出的吧不管算不算,奎因的推理绝对是一流的

人性的悲剧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猜到凶手是谁,毕竟身材和皮肤是很有指向性的,只是按照人的一般思维,是不会往真正的方向想的。不过看到最终的推理,还是非常的佩服,思路非常的完美。之前也看过希腊棺材之谜,但是Y的悲剧让我迷上了埃勒里·奎因的侦探销售。

无缺点的推理小说

[美] 埃勒里•奎因《Y的悲剧》原案:大宅里一只受气的化学家约克•哈特,自杀前写了一份侦探故事的大纲。孙子杰克发现了大纲,并且按照大纲执行了杀人计划。结构:约克•哈特的死很离奇,是自杀还是他杀?女儿的饮料被下毒,孙子杰克误喝后中毒,但没死。大宅女主人被琴砸死,女儿的水果被下毒。实验室起火。杰克死去。误导读者线索:约克•哈特的尸体无法辨认,让人怀疑他是否真的死了、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家庭教师是女主人前夫的前妻的儿子,爱上了女主人的大女儿。保留线索:1、全家人物都具有疯狂性——梅毒病丑闻。2、儿童不成熟的心智所为。优点:1、侦探大纲的设计2、孩子是凶手3、结尾对孩子的惩罚设计。缺点:无。

凶手太好猜,猜不到的人也许是因为太善良了吧

这个作者喜欢“挑战读者”其实我是一向对猜凶手游戏没啥自信的人,可是这个故事的凶手太好猜乐,那个盲聋哑女的证词简直就是在明说么。也许是因为“人之初性本善 ”这句话太深入人心了吧,不过我一向不太相信这种话,尤其自从小时候看到邻居小孩围观对野猫的折磨后。其实刑警这样的职业也应该不会对人性抱太强的信心才对,既然大家都有嫌疑就不该回避掉任何人阿,所以我看到书里简直是故意在回避对凶手的怀疑,就觉得如骨鲠在喉。唉,凶手年龄其实也不算太小了阿,这样年纪犯罪的人很少么?其实从心理角度来说,这种年纪行动力么已经有了,相对来说对生命没有看得太重,行动也常常较之更不考虑后果,如果生活在一个缺失道德规范的环境里,完全有可能作出更残忍的行为。类似的社会新闻还少么?也许社会太黑暗。有些读者真的太善良了。

69

应该是台版改的简体,翻译的流畅;看书的过程中不断的怀疑推翻,结尾太出乎预料,记得在哪看过一个评论,说故事的结尾只有上帝和埃勒里·奎因知道,真是不假,通篇看的很过瘾,故事绝对严禁;最后还是反复的想着结尾的设计,如果在中国的现实中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么?是不是有人会跳出来说“对不起,我是警察”,但毕竟是美国,对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同的思考方式,这是1941年出版的书啊,那个时候我的祖国在发生着什么??69年后我的祖国的人又在干着什么??真他妈吉祥的69!

推理之首

(本文略有泄底,慎读)就诡计与推理本身来讲,绝对是推理之首。但悲剧系列总给人感觉是为了推理而推理,事态的发展全都是为了最后的推理而铺垫的,不符合实际,也令人不快,读这个系列也只能说是为了一瞻推理之冠。实在是讨厌雷恩那种有屁不放的行事风格。你知道凶手是谁了,还非得看着他继续犯罪,不到最后不说,鬼扯什么抓证据、给机会的理由。告诉警察又怎么了?犯罪就是犯罪,凶手就是凶手,包庇个屁!太丑化警察的形象了。这货,要是福尔摩斯,早给绳之以法了。换句话说雷恩的心思远不及福尔摩斯,雷恩总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而福尔摩斯才是一部完美破案机器。再说,奎恩如此设计也不无道理,最后凶手之死还是大快人心的!凶手必须死,小孩如果不死,书就该撕了。雷恩你悲悯悲悯悲悯个鸟啊?正因为这个系列有如此一个侦探角色,也决定了这个系列不能多,四部足够了。如此技高一筹还是奎恩。

侦探小说的里程碑

确实是经典。结局永远出乎你的意料。埃勒里·奎因的悲剧系列。《X的悲剧》已看。非常不错。《Z的悲剧》还没看,想来也不错。小说情节就不说了。埃勒里·奎因笔下的罪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十恶不赦,他们也很可怜。对人性的丑陋揭示得很到位。

高明的逻辑和薄弱的剧情

有时候感觉如果阿加莎、铁伊二人对剧情的造诣能和奎因、迪克森卡尔对逻辑推理的造诣合并,那就举世无敌了……Y的悲剧文笔不算差,逻辑部分真是令人非常振奋,可是最后的剧情揭露无不显示出了这个理科人才对人性弱点方面的理解不足,让整个核心都脆弱了下来。但是我还是不得不再次强调,本书作为推理小说的表皮——逻辑推理方面,不仅严密而精准,还保持了经典推理小说最大的优点——给读者和侦探同等的破案机会。阿加莎在这方面有点做的过头,经常对环境事无巨细地繁复描写,导致有很多信息最后是完全用不着的,较为简单的故事结构也能写上一大本书,铁伊女人的感性一面在格兰特喜欢“相面”这个细节上体现出来了,她的逻辑线路虽然也非常严谨,但和奎因还是两种风格。奎因在推理方面显然硬度很高,完全不掺水份。所以这本书的阅读乐趣是很大的。推荐。

丫的,悲剧了。

有人说第一眼就看成了丫的悲剧,后来看作者是美国人,以为丫的已经成了世界通用语言。其实在北京奥运会之后,由于福娃丫丫的一炮走红,世界人民大多已经熟知丫这个字的神奇含义和诡异用法,只有郭敬明还不得要领,一直我丫我丫的聒噪着。书里写的永远都是别人的故事,所以用丫的悲剧当书名倒也没什么不好,只不过《Y》里的剧情比较凄惨,令人扼腕,看过之后再想起书名,便知道什么叫彻彻底底的悲剧了。对于剧情我也不想多说,只是有两点颇有感慨。一是那又聋又哑又瞎的路易莎,一个仅靠嗅觉和触觉来生活的人,我对她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无法理解。佛教称人有八识,普通人拥有前五识,圣斗士喜欢尝试第六识,快死了的时候第七识便蠢蠢欲动,化成灰时阿赖耶识便出现了。我怀疑路易莎已经有了第八识,因为她失去了普通人应该拥有的前五识之三,按上帝关门开窗的理论,就有另外三识补缺。无论如何,她的嗅觉和触觉发达,作为被害人之一,特殊的感官系统两度照亮了案情的隐藏线索。生活中如果有一个这样不幸的人,就只好努力用一些小点摆出盲文表示“假如给我一天光明、一天噪音、一天嗓音,我将用第一天写下名叫‘气味的奥妙’的儿童启蒙读物,用第二天倾听小朋友们看过这书后提出的问题,用第三天回答这些问题。”另一个让我匪夷所思的细节是杰奇最后的死亡。这个十三岁的小家伙竟然喝了自己下过毒的牛奶死掉了,搞得我非常震惊,还以为是良心发现了畏罪自杀了。结果看了真相大白部分中雷恩跟两个巡警忧心忡忡欲说还休的样子,才感觉是雷恩这家伙搞的鬼。他对杰奇的行为了如指掌,于是篡改了原来的大纲,因为杰奇是严格遵循大纲来作案的,于是毫不怀疑的杀死了自己。雷恩这样做实在是不妥,说出事情的真相后警方也会抓捕和惩罚杰奇的,为什么要亲手制造这样一出戏呢,为了减轻孩子的痛苦?作者一直在塑造一个近乎完美的雷恩的形象,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雷恩的价值观也许也是作者的价值观的体现,于是我只好在这个细节处理上反感一下了,因为没有人有权利剥夺任何人的生命,即便是再说的通的理由也不行,即便对方已经不想再活了也不应该这样做,何况杰奇还没说想死呢。哎,好好的模仿犯罪剧情,在我心中差一点就成了神作了。2009.6.8

最后的谋杀

奎因大师的国名系和悲剧系一直以来在读者群内分庭抗礼,不相伯仲。埃勒里和雷恩的推理魅力,也是众说纷纭,各花入各眼。然而看完《Y的悲剧》,我终于能够对这两个系列做一番一家之说了。若都以最巅峰之作——《希腊棺材之谜》和《Y的悲剧》相比,从推理层来说,《希》更为经典。但从文学性来说《Y》无疑更胜一筹。《希》的精彩之处在于凶手与埃勒里的数次交锋,可谓机关算尽,步步惊心。从卡吉士的“色盲论”到“杯具论”,真可谓情节环环相扣,惊心动魄。我们看到了凶手一次次设计的狡诈圆滑,也看到了埃勒里一次次识破最终设套抓住凶手的睿智妙算。在此书中,只有善恶正邪,是非真伪。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众望所归的正不敌邪的完美句号。而《Y》的经典在于她给整个凶案故事套上了社会家庭和道德的枷锁。故事先是以一个富有的“古怪家族”作引吸引读者,然后是艾米丽.黑林的离奇死亡,可笑的杀人工具(琴)和不可思议的死亡原因(吓死)。然而当一切真相大白时,这些所有的不可思议都完全解释通了。凶手屡次让人抓不着逻辑的行径最终被一个更骇人听闻的真相所解开。为什么?为什么艾米丽会被吓死?因为凶手是她年仅13岁的孙子。为什么路易莎会摸到一张光滑柔嫩的脸?因为凶手是她年仅13岁的侄子。如果杰奇是凶手,那这将是所有任何可能性中最最可怕的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然而是什么样的家庭荼毒出一个13岁的残忍杀人犯?开膛手杰克不是生性就喜欢割人喉咙,汉尼拔也不会从小就爱咬人鼻子。所有的罪孽邪恶都是有土壤的培育。对于黑特一家,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悲剧?剧本——爷爷凶手——孙子死者——奶奶嫁祸者——爸爸这样的人间悲剧,难怪连毕生演绎莎翁四大悲剧的雷恩都震惊不已,甚至不忍去求证揭发。这个家庭中,亲情寡淡,关系紧张。就连最伟大的母爱,也成为一种扭曲变态的纵容袒护。《Y》的经典还体现在整部小说从案发到结案再到最后的陈述,小说的深度依次递增升华。从起初的悬疑探索到凶手暴露身份给读者带来的震骇冲击,再到结尾处雷恩对于杰奇之死的那个沉默,我想这会成为所有读完小说后的读者相同的反应。他破了案,他以最后的谋杀终结了谋杀......终结了这个家族的悲剧,终结了正在这个小恶魔体内日益膨胀的邪恶毒瘤。13岁,应该是跟着小伙伴玩藏宝英雄的游戏,而不是举起凶器砸向奶奶,藏起毒药找机会毒害姑姑。小杰奇的人性已经完全泯灭。他甚至没有动机和理由地单纯贪婪上杀人的乐趣。他的欲望渗满血淋淋的杀戮和夺命的征服感。我不能说雷恩最后的做法是对或错,也许他阻止了一个家庭悲剧的沦陷,也许他扼杀了一个多年后的变态杀手,对于这一点,雷恩不同于埃勒里,他在处理案件时带入了演员骨子里的人性艺术与恻隐心。埃勒里是侦探,是理性的逻辑学家。而雷恩是演员,有感性的细胞。无论如何,这两个人都是我非常喜爱的名侦探。感谢作者为我们创作了这样精彩绝伦的故事,这样性格饱满的侦探。埃勒里.奎因,我会一如既往爱着你的小说。

一旦侦探吐槽法律,这才是伟大谋杀的序幕

最近一直在读阿婆和奎因的书,顺序如下:《万圣节前的谋杀案》(猜到凶手)——《X的悲剧》(没猜到)——《波洛圣诞探案记》(没猜到) —— 《尼罗河的惨案》(猜到)——《Y的悲剧》(没猜到)——《杀人不难》(阅读中)。比较下阿婆和奎因的作品,区别显而易见。阿婆的叙事方式较为平缓,线索出现时大多采用淡化的方式,而整个推理过程会在最后完全奉上;奎因的书则比较紧凑,一直围绕核心案件,线索出现时会让炮灰先上(萨姆和布鲁诺),试图混淆你的思考,再到最后,雷恩指出凶手,一一纠正。说谁比谁更好,可能会有失公允;单从个人喜好上来说,可能自己会更偏爱阿婆一点。相比福尔摩斯、波洛、马普尔,雷恩的出场无疑是最华丽的。《X的悲剧》中,萨姆和布鲁诺驱车经过层层关卡——抵达中世纪英伦风格的古堡哈姆雷特山庄——谈起雷恩在上一次事件中推理于千里之外的佳绩;甚至包括外型——60岁的心脏40岁的外表、谈吐中时不时来上几句华丽的戏剧句式。《Y的悲剧》中,我曾先后怀疑过三个不同的人。首先是约克黑特,继承《X的悲剧》模式,一具毁容的尸体,加上埃米莉临死前惊恐气氛的表情(她是见过大场面彪悍女子);然后是史密斯,她可以凭借只有自己能与路易莎交流的优势伪造证词(随后被推翻);最后是芭芭拉,在怪异的一家中只有她表现正常,反而显得不那么正常。所以,在带有主观的色彩说,最后的结局并不能说服我(动机),尽管这并不重要。埃米莉是个怪异的老太太,她的行为很值得考究。譬如,她将梅毒传染给第一任丈夫并导致离婚以及死亡——年轻时性生活糜烂;嫁给第二任丈夫约克黑特后,婚姻变成纯粹的控制欲——逼迫他放弃热爱的化学事业,控制着他的行为,两人间如非必要尽量避免谈话,但这样一段分崩离析的婚姻却维持了几十年;诡异的是,埃米莉的第一份遗嘱(在约克死亡前)申明死后他将继承所有遗产;埃米莉对家族成员的不同的感情:极度溺爱路易莎,却因为外孙偷吃路易莎的东西而将他毒打一顿!这其中可能有内疚的原因、对残疾人士有同情心?(参考遗嘱内容)以及对前夫的爱。我曾试想过,作者塑造了受害人埃米莉这样一个矛盾体性格的人,倘若交由阿婆来处理剩下的推理过程,这一定是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奎因在人性上的大胆假设值得肯定,但对我而言,难免有些不信服。再到尾声,最令我矛盾的一幕出现:无论是何种方式,雷恩设计杀死了谋杀者,并理所当然的觉得这是最好的抉择。类似提及私刑者的电影、电视剧、动漫、小说之前也有过,包括《夜叉》、《JOKER》、《死亡笔记》、《东方快车谋杀案》,但这些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当嫌疑犯逃脱掉法律的制裁!夜神月没有,恰恰他是被以反面角色而塑造。BBC出品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洛在最后揭露出凶手后,曾与之辩驳:The rule of law,it must be held high!And if it falls,you pick it up and hold it even higher!For all society all civillized people will have nothing to shelter them if it is destroyed(法律必须高于一切,即便有失公允,也该充实信念,使其历久弥坚,法律信念一旦崩塌,文明社会将无栖息之所)!尽管在原文中,阿婆倒更显得含糊不清:对待私刑者,付诸正义或是法律,她就像小说中的波洛一样推的干干净净:我宣布正式退出这个案子!其实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见仁见智,应该交给读者。遗憾的是,雷恩却因为奎因对现行法律的不满(可能),在法庭裁决之前,自己宣判了凶手的死刑。而身为法务执行人员的萨姆和布鲁诺,则给出了他们自己心中的标尺——什么也不做。如果这不是最好的选择,那么当第二个雷恩来奉命调查凶手之死,一如既往的发现了真相,他又会怎么做呢?相信法律还是相信正义,我曾以为,这是一个名侦探应当会辨识的课题。

《Y的悲剧》与《占星术杀人魔法》

刚刚看完《Y的悲剧》与《占星术杀人魔法》两本书,相似的地方很多,总结列举如下:1. 重量级的作者,埃勒里.奎因和岛田庄司,这两本书同为作者的代表作,在推理小说历史上都被看做里程碑式的作品。2.《Y的悲剧》写于1932年,故事背景也是当时的纽约;《占星术杀人魔法》出版于1980年,但故事背景也就是杀人案件发生是在1936年。所以如果你看到小说结局觉得似曾相识,或者觉得有点老套,请注意这两部小说的出版年代,借鉴它们的作品也许太多了,但能超过这两本小说的几乎没有。3.发生杀人案件的家族都有一位年长的男性,都留下了一份手稿,手稿记录了他杀人的过程以及基本手法,然后在他死去之后,事情真的发生了。4.在案发现场,脚印成了至关重要的线索,而产生这些脚印的鞋子都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证据。5.两部小说里都出现了密室,梅泽平吉的画室和哈特先生的化学实验室。6.两部小说的侦探最终都发现了故事真相,但都对抓捕杀人凶手毫无兴趣。7.我都是在小说接近结尾,快要揭露真相之前猜到了结局,并略微感到失望,原因可能是作案手法似乎有点太平淡无奇了,但毫无疑问这是两部非常优秀的小说,《Y的悲剧》似乎更胜一筹,《占星术杀人魔法》无疑在很多方面都借鉴了它,当然故事的走向和结局截然不同。

细节决定成败!

昨晚花了3个小时看完了y,发现看侦探小说看不快,快了容易忽略一些细节,而侦探小说就是拼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看完后,总体觉得比X差劲,但分析仍旧十分出彩。另外,看完后使我想起了一部电影——《致命ID》。。。

在我心中,Y >X

这本书是紧接在X的悲剧后看完的,我喜欢此书胜过X。这本书几乎就是把真相放在你面前让你看,但是就是无人去相信一般。很多的线索并无伪装,可惜就是人类心中那几个固定的思维挡住了眼睛。那一家疯狂的人,看上去就是很滑稽,最终正因为疯狂的血统,哲瑞雷恩才用自己的手结束这一切。血统有这么神奇么?

它为什么伟大?(完全剧透,没看过的千万别进来!千万千万!!!)

这本小说有奎因小说的老毛病,就是太把小事当大事了,里面的人都像美国动画片里的人一样喜欢把情绪夸张化,显得非常幼稚,这也是我原本不喜欢奎因小说最主要的原因,不过瑕不掩瑜,这本写于1932年的侦探小说完全改变了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我唯一能想到的对应物是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就像所有的类型电影一样,当我们在打开一本侦探小说时,心里总会有一些预设,这些预设是我们融入剧情、玩味剧情的辅助,也是我们能把自己与虚幻世界划清界限的防线。后者在侦探小说这个充满血腥的世界尤为重要。而诸多预设中最重要的就是“这只是一场思维游戏”。解谜是古典的侦探小说(本格派)的核心,当我们在看克里斯蒂时,脑中主要在想的,甚至经常是唯一在想的,就是凶手是谁,当然凶手永远都很明显,就是那个“绝不可能是凶手的人”,如果你在阿婆设置的迷魂阵中永远绷着这根筋,你就赢了。而有道德的作家们为邀请读者加入这场游戏,通常也会把侦探发现的东西原原本本的告诉读者,让读者在最后一刻与侦探知道的一样多,与侦探进行竞赛。这个思维游戏的过程使我们与剧情隔离了开来,处在了一个安全的观看位置。而我们解谜所用的工具就是逻辑推理,这也是侦探小说很难成为严肃文学最重要的原因,侦探小说的世界是完完全全的逻辑世界,一切不合逻辑的事情就是破案的线索,当所有的不合逻辑都有了符合逻辑的解释之后,谜底就解开了,所以古典侦探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这里有什么事情不对劲……”当然不同的作家对逻辑的喜好不同,克里斯蒂喜欢性格逻辑(性格决定命运),奎因喜欢事实逻辑(谁有可能作案)。而在符合逻辑的世界里,人做事是一定有符合逻辑的原因的,所以当我们根据“最不可能是凶手的人”的原则确定下一两个嫌疑人后,后面的事情就是从“动机”的角度出发去筛选凶手,而人类的动机往往只有两个:钱和色,这两点解决了绝大多数侦探小说的动机问题,当然偶尔还有什么世仇之类的动机,那些都会在文中点明。所以死者死了谁能获利就成了我们寻找凶手最大的入手点,其它的都是迷魂阵。但是,我们的现实世界恰恰是不合逻辑的,人们做出的选择经常是很找不出逻辑解释的,而严肃文学通常来讲就是处理这样的世界。如果哪个侦探小说突破了逻辑的防线,它就伟大起来了,《Y的悲剧》就是这样一本小说。本小说的解谜过程同样是走的逻辑推理的老路,有爱伦·坡式的大段大段无聊的逻辑论证过程,但是精彩之处恰恰就是用有逻辑的过程推出了无逻辑的结果。小说中的动机有两个,一个是遗产,一个是反压迫。当然读者首先就会从遗产角度入手来找凶手,但是随着行文继续推进,作家好像没在上面下多少笔墨,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钱的事情不重要(当然不排除在结尾反戈一击的可能性),那么读者自然就转向第二位的动机,就是有人不堪忍受老太太的压迫,如果这样的话所有人都有动机,而且没有谁是有更大的动机,从这个动机出发我怀疑过两个人,根据“最不可能的人“的原则,最大的怀疑对象是那个聋哑瞎女,也许老太太实际上一直在欺辱她,或者不同意她和那个瘸腿船长的婚姻。第二怀疑对象是诗人大女儿,也许老太太知道那个家庭教师是自己的儿子,所以不同意两人的婚姻,但大女儿不知真相(二者都与色有关)。反抗残忍的人性是大家都接受的动机,而坏人死掉也是大家都开心的事情,如果奎因这么写了,大家也还是会认同这是个不错的侦探小说,但是大师有别的想法,凶手杀人真正的动机竟然不是反抗残忍的人性,也不是为了钱,反正不是任何有逻辑的动机,而是更残忍的人性!这真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小说的人物设置与克里斯蒂的《死亡约会》是一样的,但是后者完全无法与这个小说相比,后者走的是“最不可能的人”的老路,最后的凶手是个最不可能的局(家)外人,本小说却是家内人,甚至你都能猜到是谁,但是你肯定不会相信是他,这就是这个小说的第二点伟大之处。当我们处于侦探小说的解密过程中时,我们会对所有人都抱有怀疑,因为任何人都可能有我们暂时不知道的有逻辑的动机来行凶,但我们肯定不会想到孩子,因为孩子是不会有那个逻辑思维能力来行凶的。对于读者的这一想法奎因一清二楚,所以他居然敢明目张胆得在谜底还没有最后揭晓时就把那个小说大纲,也就是凶手的行凶指南告诉了读者,如果你按照这个小说大纲去想,你就知道凶手是谁了,当时我看到了,也想到了,但是我立刻就自我否决了,因为我心里想,这不可能,孩子不可能行凶的,即使是前面有一个铺垫说那个孩子曾经拿着斧头向自己的弟弟砍过去,我们还是只会把那想成是孩子的胡闹。当谜底揭晓,我们就只有恐惧的份了,那个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天真无害的孩子,居然一直都有可能捅你一刀,没有原因,只是因为人类残忍的天性!至此,《Y的悲剧》进入到了一个绝大数侦探小说达不到的层次,它真的使人开始思考了。奎因凭借非逻辑突破了我们做游戏的心理预设,凭借不同凡响的凶手突破了我们对一般凶手的心理预设,他从两道防线上让自己的故事突破了纸张进入了我们的真实世界,这是我第一本看得毛骨悚然的侦探小说,就像是你在玩杀人游戏时忽然发现自己对面的人真的死了一样。《Y的悲剧》使我改变了对奎因的看法,成了我最喜欢的侦探小说。最后提一句,很多人居然会奇怪凶手是怎么死的,当然是雷恩做手脚换了他面前的牛奶把他毒死的,他只是没有白纸黑字地说出来而已,但是再明显不过了(如果你说那孩子死的时候他很惶恐啊,拜托!他是个演员好不好,表演就是他的生活!)。诚然,有人会不喜欢侦探插手案情发展,这也涉及到一个阅读侦探小说的心理预设:侦探永远是最安全的,因为侦探永远是局外人,局外人最安全。侦探其实就是读者的替身,读者在阅读杀人案时必须先保证自己是安全的,所以他就必须要求侦探是安全的,侦探就是读者,所以当我们看到《罗杰疑案》《捕鼠器》这样的小说时都会惊得跳起来,感到自己被骗了。我也对雷恩的插手不是很爽,但这好像是唯一的出路,如果那个孩子继续杀下去,就变成南京大屠杀了。类似的状况也出现在《幕后凶手》中,不过可以看出克里斯蒂很在意这件事,所以她用波罗的死来为这个情节祭祀(或者是用这个情节来祭祀波罗的死?)这也很像是一种隐喻:当侦探插手案情时,他的死期也就到了。你看,雷恩活得也不长不是吗?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侦探其实是侦探小说中最无力的角色,他们只能分析原因,却不能改变世界,多像现实生活中我们自身的境况啊。

奎因称王!大气!牛气!

这是迄今我读过的奎因作品中,最接近完美的一部了。比弱智的《中国橘子》,故弄玄虚的《希腊棺材》好很多,也超过了还不够High的《X的悲剧》。其实在第二起案件发生后不久,我就推出了答案,但是奎因非常狡猾,误导的设置非常到位,好几次我都怀疑是不是自己搞错了。真正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最后雷恩的处理方式,这一鞭子甩得太狠了以至我一整天都没回过神来,却也无话可说,无法可想,不能恨,不能抱怨,也不能赞叹,不能欣赏。就像这几天被折腾坏的胃里老也打不出的嗝,如鲠在喉,好小说的力度就在于此。相比之下,日系推理统统败北:最接近大师的京极堂算是一朵奇葩,但胡搅蛮缠,非常无理,而且不是百分百的本格(仅从推理的角度而言,在其他方面京极堂也几近完美);东野圭吾在罪案设置上太嫩了;岛田庄司匠气太重;至于什么四大推理奇书,还是见鬼去吧!

【严重剧透】最纯正的推理,最严密的逻辑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的推理小说启蒙是范达因的原因,于是在读过几百本各式侦探的故事之后,对于推理的要求依然是远远高于情节。所以把罗列出不分巨细的线索和读者公平竞争做到极致,并且相比较起凶手技法在如今已经略显过时的范达因而常读常新的奎因在我心里,一直是高于与读者互动破案少到几乎没有的柯南道尔和旁支细节太多削弱了推理的阿加莎。而在奎因的作品里,最爱的是悲剧系列。悲剧系列里,最喜欢的又是这部《Y的悲剧》。中学时代第一次读的时候,也是挑灯夜战一气呵成。看到小说大纲那里,明明已经猜出凶手了,然而直到谜底最终揭晓都不敢劝说自己相信。我怀疑过芭芭拉,这个足够聪明足够理性而且很有可能看过大纲的女人。也怀疑过吉尔,足够的神经质足够的疯狂。甚至怀疑过可怜的盲聋哑女人,也许一切是源于她的臆想呢。然而凶手却就是那样明确无误。绝对的难以置信,就算提示已经够多了。绝对的唯一解答,就算极其的合乎逻辑外有一层不合情理的外壳。那种一直担心着然而最可怕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的感觉,没有读其他奎因小说时凶手被揭穿那刻恍然大悟,却有深深地悲哀。若干年后重读,拿到书的时候,那张贴在窗上稚嫩又恐怖的脸便首先进入心里。仔细推敲每个细节,其实每条线索都在指引读者凶手是谁,摸脸,三角凳,怪异的凶器。每个人物在初晓答案时的多余感都不复存在,他们都是这个疯狂故事里的一小块,最后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如果拿到故事大纲的不是杰奇,而是其他人,也许这个故事同样会发生。只是奎因把最大的悲剧给了一个既疯狂又莽撞的儿童。最后雷恩亲自动手解决了这个罪恶的少年——他不是没有给他机会,而也许此处以恶制恶确实是最好的解决。在医生处有一个细节是比利的体检单上和他的姑姑父亲哥哥不同的,结尾是目前状况正常。杰奇的死或许就是这个疯狂家庭罪恶的结束呢?至少最后每个人都有了适合他们的结局。哲瑞雷恩的悲一直贯穿着这本书,他如此早知道了答案,却到一切都已风平浪静之后才告诉两位警官。悯人的情怀——即使面对犯下如此恐怖罪行的凶手——即使他结束了他的生命。许多人说这本书相比起《X的悲剧》来有虎头蛇尾的嫌疑,过程吊足了胃口,真相大白却像是为了让人始料不及而刻意造作敷衍。对此我想说,推理小说,推理的完美无缺要比是不是所有读者都能接受凶手是谁重要。从情节的严密,谜题的解答,对读者智力的考验来说,《Y》都可以算推理小说的巅峰之作。

Y的悲剧。

Y的悲剧 作者:埃勒里·奎因 译者:许琼莹类型:推理小说文摘精选:什么是恶?其实并没有一种恶是纯粹的,甚至魔鬼撒旦都曾经是一名天使。没有真正的恶,有的只是无知或被扭曲的人,或者恶毒命运的牺牲者。故事剧情:9分 文笔功底:7分 形象刻画:8.5分总评:8.2分简评:本来去年自图书馆借来《X的悲剧》之后,是想连着将悲剧系列看完的,然而当时看完《X》,有点累,因为书太厚,所以暂时就搁置了此一想法。后来,当我想去借《Y的悲剧》时,一时间却找不到了……但是后来总算找到了,真让人高兴。这本书与《X》相较,就个人感觉而言,不分上下,各有各的优秀。同时,我都是完全没猜到凶手。其实读了这么久的推理小说,我即使无法用书中现有的线索推理出谁才是凶手,但光凭感觉,一般都能猜出谁是凶手。然而《Y》的凶手,我竟然一点点想法都没有,思考方向彻底错误,完全将其忽略。案件的详细内容,在此自然不宜详细赘述,但它确实很精彩,这样的手法我是第一次看到,也从来不曾想到过。而结尾,我刚开始一时间不曾看明白,后来上网一查,方才明白,原来雷恩……这个结局令我小小的震惊了,读完书后的震惊。

经典

这本书写的VERY VERY VERY VERY精彩当翻译者功夫有所欠缺。。。。。。(怀疑她的语言能力)——遗憾凶手易推,但很多细节难以推理到位显然奎因的解答很完美让人回味无穷看的太爽了有人说,经典就算被泄底了,还是很精彩我读到这本书才真正相信了这句话对人性的关怀也很有看点读到设计观察杰奇时,我还以为会像寻常小说一样把他绳之以法但事实是,雷恩选择了沉默,这种怜悯情怀!令人感叹

有几个点想不通(剧透,慎入)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Y的悲剧》是无比精密的。但比之于《X的悲剧》以小见大式的分析推理,这本书还是略显逊色了。也许本书推理的精密之处在于看似不符合实际的细节,事实上都精准的定位给了最后的凶手。但有几个地方实在还是想不通:1. 家庭教师佩里的出现,虽然揭露了他的真实身份,但与谋杀案无关。2. 芭芭拉和佩里不是同母异父么.......在30年代的美国,应该不会允许他们结婚吧。3. 芭芭拉到最后都没有明确表示是否照顾路易莎。如果按照书中的人物刻画,那她应该是会一口允诺下照顾路易莎,毕竟还有史密斯夫人的照料和帮助,但为什么她一直持不置可否的态度?最后路易莎自然死亡,对芭芭拉也没有非常大的好处,因为100万的遗产会平分,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吉尔。4. 根据X.Y两部,雷恩都不应该是那种会私自毒死杰奇的人,这样的处理实在不是慈悲和悲天悯人的表现。有一种说法是芭芭拉和佩里是放纵杰奇作案的凶手,但书中雷恩对佩里有过性格描述,如果佩里知道杰奇杀人了,那在面对拘捕和审判的时候就会告诉警察了。所以我觉得关键点在芭芭拉,有可能她觉得她的家人让她耻辱,在给杰奇看了小说大纲以后,继续纵容和冷眼旁观杰奇的行为。但其实也有说不通的地方。比如说,如果芭芭拉知道杰奇在做这些,那么芭芭拉就会猜到是雷恩暗中毒死了杰奇。总之,芭芭拉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啊~求大神解。

【大泄底】《Y的悲剧》——大于水准之作,小于神作

《Y的悲剧》,一本传说中被说得神乎其神的推理名著。我给四星半。首先我声明自己的立场——腰封纯属扯淡!斯蒂芬·金同志就先无视一下,即使他常常声称自己是EQ的死忠(少年时代便读完了其所有作品云云),然而金同志本身却是一位不被推理界认可的“惊悚小说作家”……接下去是岛田大神登场,语不惊猫死不休。“改变了推理历史的作品”!!!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恕小辈冒昧而问:Why?仅仅是因为凶手是未成年人?在1932年,这说不定已经不是原创了。要说到岛田大神最重视的trick问题,本书是否有什么惊人创新或意外之处呢?问题是我没发现啊,冤。下面继续剧透。疯狂的哈特家族!(博尔赫斯大师崇拜EQ,当时EQ同学(们)也借BR之名不知是捧还是贬地提了一下博大师)只有在博氏小说中才会出现的那种家族!说实话初期EQ对于人物的描写太过隔靴搔痒轻薄无力了……本作的行文,我以为比起《X的悲剧》说,要来得枯燥!我将《X的悲剧》奉为神作,下面就不客气地打击一下【Y派】吧。(后者请无视本自然段)本书被奉为经典,缘何?大多数Y派恐怕都会说“凶手意外”吧!请问,真是如此吗?我觉得本书的凶手设定比起《X的悲剧》来讲,不仅不意外,而且不合理!请听我说不合理:即便哈特家族有这样那样的畸形血统,但随便把责任推到小孩身上是让本猫无法轻易接受的!于是我们来谈动机问题——该家族几乎(注意用词)所有人都有被老太太压迫的严重心理阴影,你就算硬说杰奇同学(不知道他有没有上过学,一天到晚东玩玩西逛逛)实在是年少气盛气不过也比较牵强,还扯出约克老爷子写的“侦探小说大纲”,让长孙来搞个模仿杀人!实在是匪夷所思,而且浪费读者感情(真正的犯罪只有一次,浪费感情程度不亚于……)。相比之下,《X的悲剧》动机合理许多,深仇大恨令我十分触动。请听我说不意外:一开始蹩脚的掩罪手法其实让很多读者首先开始怀疑杰奇,而后路易莎关于“凶手脸颊光滑”的证词(我只能这么说,虽然她不能说话……)更是让我开始有点失去耐心了,可作者依然就把巡官和检察官写成白痴……而后更是过早泄露天机——在约克老爷子的大纲中是怎么说的来着?咳咳……说了大半天,还是要夸奖一下EQ的,毕竟这点花头都能写出铁板钉钉、如同拨云见日一般的推理段子殊为不易啦……但对读者也微有不公,就是杰奇的具体身高只出现了一次(梅里亚姆医生的资料)——各位别骂我挑刺——呵呵,不过这并非关键。下面总结,本书是颇为不错,但仅仅是大于水准之作而已——神作?小辈不敢苟同。至于对腰封的三句话,还是要声明:我坚决不承认!告退。P.S.:凶手同学(再次对用词存疑)最后为何会死?——是自杀?好像没可能。——雷恩做了手脚?从书中描写他表情那段来看,似乎也不像。——意外?我无语……请高人来赐教一下,十分感谢!

本格或文艺

埃勒里·奎因后期写了许多质量很高的社会派小说,从这本能看出端倪,推理很精彩,而更多震撼来自推理之外,让我想起卡尔的(燃烧的法庭),无愧神作之称。

最后的谋杀

奎因大师的国名系和悲剧系一直以来在读者群内分庭抗礼,不相伯仲。埃勒里和雷恩的推理魅力,也是众说纷纭,各花入各眼。然而看完《Y的悲剧》,我终于能够对这两个系列做一番一家之说了。若都以最巅峰之作——《希腊棺材之谜》和《Y的悲剧》相比,从推理层来说,《希》更为经典。但从文学性来说《Y》无疑更胜一筹。《希》的精彩之处在于凶手与埃勒里的数次交锋,可谓机关算尽,步步惊心。从卡吉士的“色盲论”到“杯具论”,真可谓情节环环相扣,惊心动魄。我们看到了凶手一次次设计的狡诈圆滑,也看到了埃勒里一次次识破最终设套抓住凶手的睿智妙算。在此书中,只有善恶正邪,是非真伪。最终我们看到的是众望所归的正不敌邪的完美句号。而《Y》的经典在于她给整个凶案故事套上了社会家庭和道德的枷锁。故事先是以一个富有的“古怪家族”作引吸引读者,然后是艾米丽.黑林的离奇死亡,可笑的杀人工具(琴)和不可思议的死亡原因(吓死)。然而当一切真相大白时,这些所有的不可思议都完全解释通了。凶手屡次让人抓不着逻辑的行径最终被一个更骇人听闻的真相所解开。为什么?为什么艾米丽会被吓死?因为凶手是她年仅13岁的孙子。为什么路易莎会摸到一张光滑柔嫩的脸?因为凶手是她年仅13岁的侄子。如果杰奇是凶手,那这将是所有任何可能性中最最可怕的一个!人之初性本善,然而是什么样的家庭荼毒出一个13岁的残忍杀人犯?开膛手杰克不是生性就喜欢割人喉咙,汉尼拔也不会从小就爱咬人鼻子。所有的罪孽邪恶都是有土壤的培育。对于黑特一家,这是一个怎么样的悲剧?剧本——爷爷凶手——孙子死者——奶奶嫁祸者——爸爸这样的人间悲剧,难怪连毕生演绎莎翁四大悲剧的雷恩都震惊不已,甚至不忍去求证揭发。这个家庭中,亲情寡淡,关系紧张。就连最伟大的母爱,也成为一种扭曲变态的纵容袒护。《Y》的经典还体现在整部小说从案发到结案再到最后的陈述,小说的深度依次递增升华。从起初的悬疑探索到凶手暴露身份给读者带来的震骇冲击,再到结尾处雷恩对于杰奇之死的那个沉默,我想这会成为所有读完小说后的读者相同的反应。他破了案,他以最后的谋杀终结了谋杀......终结了这个家族的悲剧,终结了正在这个小恶魔体内日益膨胀的邪恶毒瘤。13岁,应该是跟着小伙伴玩藏宝英雄的游戏,而不是举起凶器砸向奶奶,藏起毒药找机会毒害姑姑。小杰奇的人性已经完全泯灭。他甚至没有动机和理由地单纯贪婪上杀人的乐趣。他的欲望渗满血淋淋的杀戮和夺命的征服感。我不能说雷恩最后的做法是对或错,也许他阻止了一个家庭悲剧的沦陷,也许他扼杀了一个多年后的变态杀手,对于这一点,雷恩不同于埃勒里,他在处理案件时带入了演员骨子里的人性艺术与恻隐心。埃勒里是侦探,是理性的逻辑学家。而雷恩是演员,有感性的细胞。无论如何,这两个人都是我非常喜爱的名侦探。感谢作者为我们创作了这样精彩绝伦的故事,这样性格饱满的侦探。埃勒里.奎因,我会一如既往爱着你的小说。

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泄底)

虽然凶手是小孩子这种事是比较出人意料,但总觉得这样挺无聊的,更何况小说里写到大纲的时候我相信就有很多人猜到凶手是谁了吧?这个诡计的设计实在无法让我像看其他小说那样拍案叫绝,当线索全部指向一个死人,而我想这部小说绝对不会烂到让约克起死回生的地步,所以为什么作案者非要这么做啊?原来是因为死者生前的小说大纲被一个小朋友看到了,我恍然了,然后觉得有点扯。没有什么惊奇,就像做一道物理题,你没做出来于是看了答案解析,明白了,仅此而已。而小说最让我反感的是结尾啰里啰嗦的论述,也太小看读者的智商了吧??明明几段就可以说清楚的东西居然要几十页,光一个身高问题就讲了半天!直接把透露他身高的几条线索摆出来不就得了,这样细致入微的分析太让人厌烦,居然还要费那么多笔墨去计算具体身高!包括证明作案是小孩子行为也是,把线索摆出来就很明了了,没必要展开来长篇大论一番。我之前看阿婆的小说,等到最后谜底揭晓,把一个个线索串联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目瞪口呆!可是这部小说知道凶手之后我就没兴趣再看往后的论证了。再提两个令我无语的事,梅毒传不传染这事暂且不提,我还真不知道梅毒会让一家人的精神出这么大问题!真的真的很扯淡。还有就是杰奇之死,应该是雷恩调换牛奶杯的缘故,如此聪明的雷恩难道就想不出别的方法救人了吗?非要搭上凶手的命不可?前面道貌岸然的说什么要宽容小孩子,本来法律就给未成年人保护了不用你再大慈大悲吧,后面看到杰奇恶性不改违背大纲进一步谋害聋盲女,就收起了宽容亲手杀死了人家??如果凶手被他公布,杰奇被抓估计也不会被判死刑,结果这位大侠直接把人毒死了,无视法律法规,还觉得自己站在道德至高点吗?总之,这部小说令我失望。

梅毒可以是先天的

显然,与X的悲剧相比,Y的悲剧的结局几乎不可能猜到,除非你故意去猜不可能的人。埃勒里·奎因显然开始就设定了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结局,并且还诱导读者凶犯是女人,身高的证据无法使用。而给出最直接的线索就是轻描淡写书架上的手印,和下方的凳子印。在X的悲剧中,X有他的含义,犯罪嫌疑人的称号和最后受害人的交错的手指。在Y的悲剧中,埃勒里·奎因没有指明为什么是Y,我理解认为是因为Y一般是第二个未知数,而Y的悲剧显然整个犯罪实施离不开侦探小说的提纲,实际是两个人的犯罪,尽管约克只是写的提纲。不知道电影《孤儿》是不是受了这篇小说的影响。看完小说,知道梅毒可以是先天的,网上查了一下先天性梅毒影响骨骼、软组织、眼、耳和中枢神经系统,露易丝的情况能解释了。为了使每个家族的人都有嫌疑,搬出梅毒,额,够狠的。

对Y的悲剧的疑问

尽管我没有猜对凶手和结局,可是奎因设定的真相和对真相的诠释并不能令我信服和满意。主要疑问有如下几点:1,老哈特为什么要在还没有完成侦探小说的情况下自杀呢?通过他曾找自己的诗人女儿询问出版一事可以看出,他是想要写完那部小说并公之于众的。难道是他不能忍受哈特太太了?可是都已经忍受了几十年,多忍受几个月又有什么困难的呢?对此,作者没有解释。2,凶手最后为什么要杀露易丝,只是像作者所说的那样,是梅毒所导致的疯狂吗?不管怎么想,都有些牵强附会了。奎因为了紧紧牵住读者的心,在书中过于追求对悬疑的扩展了,如同营造了一个庞大到连他自己都无法收住结尾的迷局,以至于对最终真相的解释有些牵强附会。作者和读者的智慧较量的确是推理小说最迷人之处,但作者亦不能为了战胜读者将结局设定的不合乎情理,或者模棱两可,即可以有多种解释。优秀作品的结局应该让读者在读后觉得,尽管在推理和侦破案件的过程中有很多种可能性的存在,但结局却一定有一个最佳诠释,剩余的线索皆能指向和通达这一诠释,其他的诠释都不如这一诠释完整。或许这是推理小说的通病吧,结局永远不像过程那样有趣。但读者仍会再一次捧起它,沉迷于那跌宕起伏、充满无限可能的过程,或许这才是推理小说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关键所在吧。

读了多年,记忆犹新

这个案子讲的是操纵与反操纵,A并不知道自己操纵了B,B利用A的操纵而反操纵了A,C在A,B同时操纵中晕头转向,然而B从没有逃脱A的操纵,因为当它第一次选择不听A的话时,就被C干掉了。其中A是个死人,B是个小孩,C是个侦探。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关系描写,操纵者是被动的,被操纵者是主动的,个人的独立意志成为手法中最大的漏洞。

给你一本纯粹的推理

推理小说作家中,我读的最多的是阿婆和东野大叔,也许是作为一个女孩子,我本身不太粉那些猎奇的冒险故事以及血腥的杀人片段,我倾向的这两位作家,驾驭故事的能力极高,读他们的书,你会忘了自己读的是推理小说,也正是因为此,他们的故事里,推理的地方被竭力的削弱了。相较之下,埃勒里·奎因绝对是爱好纯推理的人最佳选择,他们(当然是他们)重视与读者的公平竞技,毫无保留的把所有线索展示给你,甚至在此书中雷恩亲自确认这个诡异的屋子里不存在暗道。一个真正的推理大师,想要挑战读者的脑力,靠的不应该是刻意布下的“巧合”,而应该是精巧细致的诡计。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切矛盾、匪夷所思,最后都应该归功于诡计——凶手拿来迷惑警察,作者拿来迷惑读者。不能像有的作品那样,凶手的失误,他人的插因,共同的犯意来导致一个个谜团。显然,此书不是后者,但它又不是完全的前者,如同雷恩最结尾处的愈发憔悴,读者的猜测也被那一直存在的矛盾冲撞着,这也正是埃勒里·奎因创新又高超的一点。因为先前读过阿婆的《怪屋》,所以我对这样的结局并不惊讶,我之所给了四星而非五星,就是因为不太喜欢这个结局。第一是相比《X的悲剧》,Y的含义过分单薄。第二是因为,一个侦探,是否真的能越俎代庖到连法官的角色都一并完成。一个侦探,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凶手,都不该惊奇,而是应该交由陪审团、法官来审判。他的任务,解开谜团就该终结,如果他愿意,他也可以试着去感化凶手,而不是推他一把。在青少年犯罪猖獗的今天,任何人都不是上帝,不能主宰他人的命运,哪怕是一个沾满鲜血的凶手,也不能这样被决定生死。

哈特家族的悲剧

很好看的一本推理小说,内容严谨,推理丝丝入缝,所有的线索都在眼前,然而结局还是出乎意料。【以下内容有剧透】之前看过《X的悲剧》,结局很意外,凶手竟是开篇就死掉的人。这次翻开《Y的悲剧》,总觉得凶手或许也是那个开篇死去的老哈特先生,论动机、作案知识、对家人的了解完全符合,结果结局还是意料之外,凶手不在我设想的任何一位嫌疑人中。佩服埃克里奎因先生。感谢埃勒里奎因先生写出如此精彩的小说!小说中的Y只是老哈特先生未完成的小说主人公,还未有个完整的名字。老哈特一生被妻子压制,健康和事业都被妻子摧毁,小说开篇自杀,死前编写小说时把妻子作为凶手的杀害目标。现实发生的一切凶案完全按照老哈特先生的小说大纲来演练,然而凶手杰奇却是个13岁的少儿,本应该无忧无虑享受童年的年龄,这也应该是很多人不喜欢结尾的原因。小说中说哈特一家人的神经质是遗传下来的(老哈特太太梅毒阳性),想起上个星期看的《为何爱会伤人》书中有说,孩子的行为或者性格是跟家人有很大关系的,日以继日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比遗传还要厉害,也许在遗传和教育的双重作用下,13岁的杰奇才会和普通小孩不同。老侦探奎因发现凶手的那一刻是打算替凶手隐瞒下来的,杰奇只是在照搬老哈特的小说大纲,真正说来杰奇有罪吗?有罪的是杰奇,还是哈特家族呢?也许给杰奇一个机会,他会悔悟呢。但是杰奇偏离了大纲,流血和谋杀的欲望已经深植于杰奇的脑袋,犯罪依旧继续。当恶已深入人心,同情变毫无意义。套用书中的一段话:“什么是恶?其实并没有一种恶是纯粹的,甚至魔鬼撒旦都曾经是一名天使。没有真正的恶,有的只是无知或被扭曲的人,或者恶毒命运的牺牲者。”

对一个小家伙来说,上帝并不慈悲

看Ellery Queen的推理小说,真的可以一口气看完。每一次去书店看到不少书的封面标榜着所谓的“一口气看完”。但是只有Ellery Queen的我才有这样的冲动。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角色的性格很清晰分明,甚至不用记住名字,一看说话的方式,行为就可以对应上一个小说里面的人。行云流水的演绎方式,Ellery Queen令我感觉整本书都在一个合乎逻辑的天空下发生的真实故事。时间自然的流逝,场景有序的切换在凶案现场,哈姆雷特大宅,警局之间,人物不多却已令情节十分饱满。这样的作家构建了一个大家族。这个大家族里面每一个人都遗传了他们的母亲的疯狂性格。他们同样的特征是暴躁,冷漠,不羁,充满仇恨。这使得故事里无论怎么发展,悲剧早已定格。很多人都已经知道,Ellery Queen的小说有不少特点,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极少多余线索情节,每一滴笔墨都有线索的闪光,亟待读者的发现,是一个读者与作者的斗志过程。另外,塑造出的哲瑞-雷恩形象极具魅力。在《Y的悲剧》里面,雷恩的细致的观察力,严密逻辑,活跃的思维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最后点睛之笔是雷恩对于人性的关怀,是本书主题升华。当然,至情至性的巡官也是一个本人非常喜欢的角色。粗暴又直率的巡官,往往给读者在紧张的侦查过程中的嘴边添上一丝微笑,即使是黑色幽默。阅读之前,没有真相。我估计,没有人可以斗得过Ellery Queen,别想早于最后一章——揭秘的一章,知道真相。

“注意!给以上所有角色取假名!”

新版《Y的悲剧》第二百四十八页末行:“注意!给以上所有角色取假名!”前天老妈在写博客时回想起无数年少趣事,比较烦恼的是如果想发布出来的话很多事情就不能如实记录,万一哪个当年在家整日上演全武行的疯狂邻居看到杀上门来就会很难办很难办。昨天同事兼兄弟小L君在向我倾吐了一串感情糗事后忽然惊恐的发现他对面这个人面带邪恶的微笑,貌似正在构思全新的小说情节,他当即全面拒绝授予其不靠谱故事的改编权,我心想,到时一定要全用假名,男女调换,结局反置,看他能念出什么咒。所以交友不慎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可是《Y的悲剧》里的每个人似乎都躲无可躲,疯狂哈特家族的血液在体内横流。就像这个有点奇幻色彩的血液因子设置,整个故事的真相揭开之时实在让人有点逃离现实的虚脱感。本来在推理小说结束时应该有的拨云见日恍然大悟感觉统统缺席,代之以更加难以置信的疯狂。其实故事的核心像极了某些武侠小说的主题——完全照着藏宝图走是会掉进井里去的,完全按照葵花宝典练功是会把整个人生变二的。于是我们便很能理解伟大的老雷恩无理又无力的收场方式,也能原谅某些难以回避的硬伤(实在是太硬了,只能用唯物辩证法解释了……),因为,呃,这个事情可以有解,但这个事真没解……(再扯下去真要泄了……)我的思维疯狂地跳跃到了尤金•奥尼尔大神的名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据说他老人家由于尽心竭力地把自己的家庭悲剧写进剧本,结果整的崩溃憔悴不说,还无法发表,因为在世的家人看到后除了气死的都必定提刀来见,结果只得把稿子交“兰登书屋”封存,并言名在自己过世后二十五年才能发表。不知道奥尼尔知道他的遗孀在他死后三年就把这出戏交给瑞典皇家剧院演出时会不会气得重新投胎,他如果提前读过《Y的悲剧》,就应该知道,某些杀伤力太强的手稿不能留啊……

Y的悲剧_一个innocence kid 提前走进成人丑恶世界的悲剧

这是一个让人无法高兴起来的故事,即使最资深的推理迷在queen揭晓答案之前猜出凶手,他也无法为这样的成功而感到丝毫的兴奋。这是一个innocence kid 提前走进成人丑恶世界的悲剧,也许Y的悲剧,原本指的就是yeoman的悲剧..在故事的结尾,雷恩这位崇尚莎翁的戏剧演员也变得悲剧一般,让人说不出的惆怅。在那个时代写出这样的小说,让人实在骇人听闻,也许起震惊程度比当时事实上的刑事案件还要高,不得不感叹queen对人性的洞悉,对故事的发展,安排得像是从上帝而来的礼物。

辩证的痛苦,不朽的传奇

在读完一本书之后(《Y的悲剧》)久久不能自己,深深地震撼于迷局的离奇,脑海中不断重复着书中的一幕幕...以及,更在迷局之上的思索——一个关于人性恶的辩证。打开各种网页,看了很多书评,以求心有戚戚者,所幸非常之多。我试着想找出一个词来形容以上这种快感:欣慰。这种欣慰在不久之前我读《X的悲剧》时也有过,但这次更胜。于是我给朋友发了这样的短信:原以为X是推理小说的最高巅峰了,没想到巅峰之上竟还有Y...然后,细细品味这两种欣慰,希望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自然也是这两本杰作的不同——竟然想到了孙子兵法所说的用兵要讲究一正一奇。无疑,X是正。在哲瑞.雷恩严密的逻辑下一步步地论证、归谬,真相犹如抽丝剥茧般慢慢地浮出水面,直到最后惊呼:原来如此!在无比叹服的同时不禁想说:奎因,这样严密巧妙地局,叫人如何解得开呢?简直是不公平的公平啊!(以下内容稍有透剧:偶在读这本书时也想到了第一件谋杀案中那个特殊的凶器如何妥善地保存的问题,也千方百计地想在书中众多相貌、衣着描写中寻找出一个戴手套的人...但压根儿没有想到售票员这个职业就决定了他是带着手套的——与其牵强地认为没有加入售票员带着手套这一特写是小说“不公平”的表现,不如埋怨偶自己对于常识的漠视——于是从此之后偶就一头栽进了死胡同,越看越迷惑。但即使偶有幸想到了以上那点,也绝对会在第二件谋杀案中钻入同样的死胡同。雷恩在解释第二件谋杀案时用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归谬。 )扯远了,回归本文。X为正的话,显然Y就是奇。与X的线索都深藏纸面“最下层”不同,Y的线索就是跃然纸面之上了,而且是出奇的多,多到处处是矛盾。让人感叹到底是怎样的凶手会做出如此荒谬的事啊。直到雷恩提出凶手“真实目的”这一论断后,算是理清了部分头绪,随着特定气味药品的确定、家族病史、侦探小说的曝光...(这次奎因真是出乎意料的慷慨)迷团似乎越来越明朗——偶甚至做梦都梦到了偶认为最可能的那个人就是凶手...看到这里,偶把嫌疑圈定在了四个人的范围内,其中确实包括真凶——但鉴于他太过特殊的身份,偶不得不把他排在了最后。奎因巧妙而不俗套地用了一个用烂了的定律“最不可能的恰恰是真实的”。虽然最后偶还是没有明确猜出唯一的凶手,但在雷恩说出“案件在两个月前就结束了”时,不用他再说出凶手是谁,就已经把偶认为的前三个“更可能”的可能性排除了。也许相比X,Y的凶手不难猜,但也只能是“猜”,而不是“找出”。难的是用逻辑将整个事件纳入“合理”这一范畴内——因为凶手特殊的身份,使得他不自觉地做出了太多相悖的事。作为读者来说,如何运用严密的逻辑分辨这些线索,找出其中哪些是有意义的,直至找出那个人——这并不容易。而且绝妙的是,其实所有有意义的、无意义的线索,奎因笔下的戏剧皇帝都给出了合乎凶手身份的解释。写到这里,终于要解释偶这篇评论标题的含义了。这时,一位网友的话再次冒出偶的脑海:本书如果以雷恩及时将凶手公布于众并绳之以法,那也已经能够成为推理小说史上绝对的经典了。然而,本书真实的那个结局使这部著作有了本质的升华,但它却是如此地悲哀,不负“悲剧”之名:哲瑞.雷恩以残生永远背负愧疚、痛苦、矛盾为代价做了一件谁也无法判断是对是错的事,也是任何侦探最忌讳的事...这样一个充满了辩证的痛苦的结局升华了贯穿本书的另一个辩证:到底是人性本恶还是恶的环境造就出了恶人?同时,它也使得哲瑞.雷恩——这个有非凡论证推理能力的侦探,这个暮年的戏剧皇帝,这个老人——身上慈悲、无畏的精神作为人性的闪光面而熠熠生辉,远远超过他电脑般精密的论证与推理。即使,这一切,你甚至都无法判断是对是错。哲瑞.雷恩,他是偶所见过最有血有肉的侦探!

评论Y的悲剧

它有一部优秀的侦探小说所应该具备的所有特点,小说的一开始关键人物全员到齐,性格分明一目了然,让读者很容易的进入了状态。从第一的案子开始,就有了能让人到了最后恍然大悟时能够回味的情节。比如……比如……。罪犯身份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从一开始就会被排除在嫌疑犯列表中的理性盲点,最后的结局让人非常的“惊喜”。过破案的过程中,作者会留下一些线索让读者以为自己找到了作者藏着掖着的真相。这很让人振奋。那些冒牌的真相都似曾相识,作者聪明的站在了一些经典案例的肩膀上更进了一步。最终的真相处在合理与不合理的边缘,很有新意,而且作者控制的不错。小说中的侦探是个讨人喜欢的家伙,不过我还是觉得可以话点篇幅使他更加的丰满。有别于其它侦探小说的是,主角身边的助手们没有只吃素,他们会正确并且努力的思考。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局,意外中的意外,让我想起了古龙的孔雀翎。

y的bug大集合

评论都说:这是一本没有bug的推理小说。但我找出几处来:1.纵火案。实验室发生纵火案后,雷恩果断排除了一种纵火可能性:行凶者偷窃实验用品,想烧毁痕迹。雷恩推论如下:警方不可能认出被偷窃的那么一两滴化学药品,所以没必要销毁痕迹。可是,这是间尘封已久的实验室,满是灰尘,假如屋子有来人,很容易辨认,并且也很容易知道他曾经动过哪些物品。雷恩在昨天的实验室推论里,就是用的灰尘法。可在这里,他就简单地把注意力放到别处,忽略的灰尘可能形成的印记,从而得出不可能因为销毁痕迹而纵火的结论。2.盲女摸脸当盲女提供证词的时候,曾指出,她曾摸到凶手的脸,很光滑。这时候,雷恩没有问她是坐着摸到还是站着,以及伸手的高度,这个能直接确定凶手的身高的问题居然被忽略,而绕这么大一圈,到最后才被提到。如果这个问题放到前面,凶手就直接指向几个孩子了。也就没有中间的悬疑。本人认为这是个硬伤。一个智慧过人的业余侦探雷恩,是不会想不到的。3..(寻找中)4.欢迎补充……

有一个bug不知道是不是译本的问题

我看的就是封面这个版本的书在第234页,具体是雷恩找到了故事大纲和毒药,并且准备用牛奶换掉毒药的时候,书上的原文写道:“他站在那里等了很久,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最后他听见楼下有动静,不觉微微一颤,走到楼梯的栏杆旁,从栏杆的缝隙往下看,窥见阿巴克尔太太摇摇摆摆的正往厨房走去”可是我们都知道,雷恩是聋子。。。。不知道英文原文是怎么写的,用的什么词,但是从行文来看,只可能是听到的,不可能是看到或者感觉到的,,,,

史上最出色的推理小说~

最著名的恐怖小说家 斯蒂芬•金说“我不认为有哪部作品的诡计可以和《Y的悲剧》媲美。” 日本推理之神 岛田庄司说“埃勒里•奎因的《Y的悲剧》,我认为是改变推理历史的作品。”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评论家和读者评选的世界100部最受欢迎的推理小说排行榜上《Y的悲剧》排名第二,仅此于《福尔摩斯探案集》,力压第三名的《无人生还》 推理小说史上最有名的“悲剧”,让人阅读越恐慌的作品,其他推理小说会让人想尽快翻到最后一页,明白凶手是谁,怎么样作案。而此作到最后却让读者不敢翻最后一页,因为害怕心中的梦魇成真。

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泄底咯】

读罢全书,我迷惘了,我不明白这是要对哈特一家的变态有病疯狂进行大肆批判,还是要宣扬雷恩大叔的人文关怀道德准则顺便再给他个诺贝尔“人文关怀”奖。还是要大声呼喊:“人心不古,社会伦理颠倒,这帮孩子都会杀人了……”云云。以至于我在写书评题目时真的迷茫了,最后不得已只好写下这样一个自己也觉得很白痴的标题。这家人全都是疯子。疯子老头,疯子老太,疯子儿子,疯子女儿,疯子孙子。总之这一家都是疯子,我看他们家的媳妇而也快要疯了吧,总之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座哈特家族集资建造的“哈特精神病疗养村里”发生的。其实也没死几个人嘛,数数才不过两个,还有一个是自己疯了自杀的,等于这本书从头到尾只是谋杀了一个人……相对于X悲剧来说,这出悲剧算是贵了不少。接下来警察介入调查,蛛丝马迹总是将他们引入了歧途,再一次此调查中,他们也逐渐失去了勇气信心,最后也快变成了疯子警察。哲瑞雷恩这个多管闲事的家伙呢,放着悠闲的哈姆雷特山庄日子不过,跑到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里来跟着两个疯子警察跑来跑去,一会儿陈尸所,一会儿警局,更多的时候则是呆在“哈特精神病疗养村”静观其变,看着一个个疯子上演一出出的疯人院好戏,众叛亲离,相互猜疑,对于财产的争夺,你争我夺,对于已经不知上了天堂精神病医院还是撒旦疗养医院的妖婆诅咒污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怀疑我们敬爱的雷恩先生能否做到这一点,我看到中间的时候雷恩的众多精神并发症就开始发作。在其中,他不知道衰老了多少次……(EQ这里描写的真好……一会儿40岁,一会又老的快不行了……)。雷恩先生就是这么的无聊……蔚蓝一个和他完全不搭界的案子,像匹马一样忙碌不止。最后还那么可怜为了揪出凶手还要装病(装死吧我看),在狭小的空间里潜伏几小时(他到不会的呼吸道疾病啊……)这么的劳累辛苦,怪不得只出场了4部小说就翘了,怎么翘的,累死的吧,我看。衰老了那么多次,不巧才怪。之前看《完全EQ手册》,上面说到,Y悲剧,看到结尾,大家都是惊叹一句,凶手怎么可能是他,然后再开始讨论其中的不足云云。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我不禁为杰奇感到遗憾,如此美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飘逝了,如此一条活力十足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如此一朵祖国的鲜花,就这样凋零了。这说明,推理小说大家还是少看为妙,别哪天被关到少教所去!下次Y的小说再版前,扉页上应该写着,本小说主人公均经过专业训练,非专业人员切勿模仿,以免早杀身之祸。仅供娱乐,开心就好。

读《Y之悲剧》-- 挥之不去的悲伤

陆陆续续把《Y之悲剧》看完,因为对于所有推理部分看得太仔细,所以速度较慢。我觉得对我这种喜好死板的推理,和特别较真逻辑的人而言,看EQ的小说绝对是最寓教于乐的,题外话了。《Y》是一部被多数EQ迷视为有硬伤的作品,但和我今晚本就善感的情绪纠结在了一起,不禁惆怅。艾勒里·奎恩不多说,四部悲剧系列被后世奉为经典。第二部Y之悲剧,将凶人设定为一个13岁的小孩子,仅就结局的震撼效果而言,与阿婆的《罗杰谋杀案》一样,放眼整个侦探小说史罕有匹敌者。也正是这结局广受诟病,认为将一系列残忍的谋杀推给一个未成年孩子过于牵强。可是我就是随同书中的雷恩先生一起,在一开始就陷入了作者所营造的充满悲剧感的戏剧张力中,虽远远滞后雷恩先生,但在他揭底之前,也已猜出了凶人,并最终随着他那段推理面对不愿意面对的悲哀现实。不想去讨论,是否存在罪恶基因这样的东西。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处于一种极度暴戾,非常混乱的家庭环境,那无异于孩子的家人很不负责地给孩子注入了先天不良的基因。这是太可悲的事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毫无反抗能力地就被打上了各种一辈子都很难抹掉的烙印。我忽然想到了许许多多在没有太多自我意识的时候就被大人逼着出来乞讨的儿童。被惨绝人性的人贩子逼迫乞讨的孩子自不待言,而一些因为活在我们社会底层毫无挣扎能力,不得不跟父母靠乞讨艰难度日的孩子,是不是一种双重的无奈和悲惨?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我只希望每个人都能多些悲悯和宽容之心,来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你每天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顺道按照我的理解,解释下《Y》中很多人迷惑不解的两点:一、小孩确实是雷恩先生给除掉的,虽然显得凶残,但是雷恩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社会正义。首先他不希望关于这个家族的疾病以及小孩杀人等一系列事情曝光于大众,所以不想正常司法渠道介入此事,让余下的人还有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结合书中的病历和医生的说法,这种病还是能被治愈和压制的)。另外,雷恩在小孩三次杀人之后,给了他一个机会。如果他仅仅基于惯性去试着谋杀他的姑姑,跟之前一样最后时刻抢救,那他没事,如果他还是放任这种惨剧发生,那么他只有自食苦果,喝下自己配置已经被雷恩掉包的毒药。并且雷恩也说到,司法对于孩子即使不直接予以死亡裁决,也应该让其在精神病院度过余生。二、许多人疑问,仅仅是老太太感染梅毒,整个家族呈现的奇怪性格,雷恩就认为不能怪他们自己,是否太牵强?实际上仔细看的话,其实不是一个性病那么简单,哈特老太太携带的是“神经性梅毒”,百度一下会发现,可能会导致后代失明,耳聋等症状(可怜的路易莎),皮肤病(呼应老爷子的症状),心脏衰竭(呼应老太太的症状),同时出现痴呆,妄想,狂躁等症状。小说就是把后边的几个特性给夸张了。另外,是否有可能这家的老大和小妹知道自己被遗传了这种恶心的疾病,所以开始自暴自弃,玩世不恭呢?

相当经典的作品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座疯狂诡异的大宅,几位性格迥异却又都带有神经质的居住者,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阴森楼宇中?造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也令一连串的谋杀案笼罩了异常诡谲的气息。 案犯的身份,令人大跌眼镜。这个离奇的家族,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要想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标志性的基因在每一位成员中传播,带领他们向不可逆转的结局奔去。 谁也不会想到,谜底揭开之后会是这般局面,更不会有人想到这谜底得以揭开全借助于那位又聋又哑又盲的女子敏锐的触觉与嗅觉。或许这恰恰证明了所谓常人的非正常,而所谓非正常之人却可以用心去静静的体会其他人所不曾注意的感受。案情的真相并不遥远,曾经有几次,我们的警探们就在那门?徘徊了,可仅仅是因为缺乏推开真相之门的勇气就白白放弃了。 故事最终的结局令人扼腕,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结局了。一了百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好的。审判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本书中,令我叹服的推理技巧有三个: 第一个,是密室揭秘:实验室是一个密室,唯一的一把钥匙在怀特夫人身上,但那钥匙上的一切痕迹都证明了它的清白,没被盗用,没被复制。那么究竟是谁,用什么手段进入这个密室,一次又一次的拿走毒药制造谜案呢?最终的答案非常出人意料,这来源于生活的智?。 第二个,是模拟犯罪:犯罪的动机是什么?这是每一次破案都令侦探们想破脑袋的重要事件。可是在本案中,这一动机却始终得不到落实,缉凶当然也就难度重重了。看到结局处,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样的原因这样的动机,当真是怎一个绝妙啊。 第三个,是我最为膜拜的,也就是关于是否有两个凶手的推理过程。面对警察的质疑,我们的侦探先生三言两语言简意赅的将推理过程呈现给大家,令人叹为观止!是否有两个凶手?如果有那么先后顺序如何?为什么这一假设会被无情的驳倒?这一段算是本书的精华部分,读罢由衷的佩服作者慎密的心思,所有细节的设置原来都是有故事的。 总体而言,《Y的悲剧》是一本推理手段高明的好书,在无情的故事中融汇了有情的素材,这种淡淡的悲伤打动人心。

只有一点让我不太爽

大纲上说用钝器打死老太太 结果用的一把琴 然后老太太却很配合的发心脏病死了 这地方感觉很不干脆啊 那我非要说要是老太太没发心脏病 这故事不一下全崩盘了么大纲上说用钝器打死老太太 结果用的一把琴 然后老太太却很配合的发心脏病死了 这地方感觉很不干脆啊 那我非要说要是老太太没发心脏病 这故事不一下全崩盘了么大纲上说用钝器打死老太太 结果用的一把琴 然后老太太却很配合的发心脏病死了 这地方感觉很不干脆啊 那我非要说要是老太太没发心脏病 这故事不一下全崩盘了么


 Y的悲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