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全五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武侠 > 鹿鼎记(全五册)

出版社:广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3
ISBN:9787806553404
作者:金庸
页数:1821页

章节摘录

~第一回 纵横钩党清流祸 峭茜风期月旦评  风如刀,满地冰霜。江南近海滨的一条大路上,一队清兵手执刀枪,押着七辆囚车,冲风冒寒,向 而行。前面三辆囚车中分别监禁的是三个男子,都作书生打扮,一个是白发老者,两个是中年人。后面四辆囚车中坐的是女子,最后一辆囚车中是个少妇,怀中抱着个女婴,女婴啼哭不休。她母亲温言相呵,女婴只是大哭。囚车旁一清兵恼了,伸腿在车上踢了一脚,喝道:“再哭,再哭,老子踢死你!”那女婴一惊,哭得更加响了。离开道路数十丈处有座大屋,屋檐下站着一个中年文士,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那文士见到这等情景,不禁长叹一声,眼眶也红了,说道:“可怜,可怜!” 那小孩问道:“爸爸,他们犯了什么罪?”那文士道:“又犯了什么罪?昨日和今朝已逮去了三十几人,都是我们浙江有名的读书人,个个都是无辜株连。”他说到“无辜株连”四子,声音压得甚低,生怕给押囚车的官兵听见了。那小孩道:“哪个小女孩还在吃奶,难道也犯了罪么?真没道理。”那文士道:“你懂得官兵没道理,真是好孩子。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那小孩道:“爸,你前几天教过我。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是给人家斩割屠杀的意思。人家是切菜刀,是铁板,我们就是鱼和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这两句话,意思也差不多么?”那文士道:“正是!”眼见官兵和囚车已经去远,拉着小孩的手道:“外面风大,我们回屋里去。”当下父子二人走进书房。那文士提笔醮上了墨,在纸上写了个“鹿”字,说道:“鹿这种野兽,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 为平和,只吃青草和树叶,从来不伤害别的野兽。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只有给人家吃力。”又写了“逐鹿”两字,说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汉书》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那就是说,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夺,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那文士提笔醮上了墨,在纸上写了个“鹿”字,说道:“鹿这种野兽,虽是庞然大物,性子却 为平和,只吃青草和树叶,从来不伤害别的野兽。凶猛的野兽要伤它吃它,它只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只有给人家吃力。”又写了“逐鹿”两字,说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来比喻天下。世上百姓都温顺善良,只有给人欺压残害的份儿。《汉书》上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那就是说,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夺,最后汉高祖打败了楚霸王,就得了这只又肥又大的鹿。”那小孩点头道:“我明白了。小说书上说“逐鹿中原”,就是大家争着要作皇帝的意思。”那文士甚是喜欢,点了点头,在纸上画了一只鼎的图形,道:“古人煮食,不用灶头锅子,用这样三只脚的鼎,下面烧柴,捉到了鹿,就在鼎里煮来吃。皇帝和大官都很残忍,心里不喜欢谁,就说他犯了罪,把他放在鼎里活活煮熟。《史记》中记载蔺相如对秦王说:“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也,臣请就鼎锅。”就是说:“我该死,将我在鼎里烧死了罢!”那小孩道:“小说书上又常说‘问鼎中原’,这跟‘逐鹿中原’好象意思差不多”。那文士道:“不错。夏禹王收九州之金,铸了九大鼎。当时的所谓“金”其实是铜。每一口鼎上铸了九州的名字和山川图形,后世为天下之主的,便保有九鼎。《左传》上说:“楚子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只是楚国的诸侯,他问鼎的轻重大小,便是心存不轨,想取周王之位而代之。”那小孩道:“所以”问鼎“,”逐鹿“便是想做皇帝。”未知鹿死谁手,就是不知那一个做成了皇帝。”那文士道:“正是。到得后来,问鼎,逐鹿,这四个字,也可借用于别处,但原来的出典,是专指做皇帝而言。“说道这里,叹了口气,道:“咱们做百姓的,总是死路一条。未知鹿死谁手',只不过未知是谁来杀了这头鹿,这头鹿,却是死定了的。”他说着走到窗边,向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沉沉地。似要下雪,叹道:“老天爷何其不仁,数百个无辜之人。在这冰霜遍地的道上行走。下起雪来,可又多受一番折磨了。”忽见南边大道上两个人戴着斗笠,并肩而来,走到近处,认出了面貌。那文士大喜,道:“是你黄伯伯,顾伯伯来了!”快步迎将出去,叫道:“梨洲兄,亭林兄,那一阵好风,吹得二位光临?”右首一人身形微胖,额下一部黑须,姓黄名宗羲,字梨洲,浙江余姚人士。左首一人又高又瘦,面目黝黑,姓顾名炎武,字亭林,江苏昆山人士。黄顾两人都是当世大儒,明亡之后,心伤国变,隐居不仕,这日连袂来到崇德。顾炎武走上几步,说道:“晚村兄,有一件要紧的事,特来和你商议。”这文士辛吕名留良,号晚村,世居浙江府崇德县,也是明末,清初一位 有名的隐士他眼见黄顾二人脸色凝重,又知顾炎武向来 富机变,临事镇定,即说是要紧事,自然非同小可,拱手道:“两位请进去先喝三杯,解解寒气。”当下请二人进屋,吩咐那小孩道:“葆中,去跟娘说,黄伯伯,顾伯伯到了,先切两盘羊膏来下酒。”不多时,那小孩女葆中和兄弟毅中搬出三副杯筷,布在书房桌上。一名老仆奉上酒菜。吕留良待三人退出,关上了书房门,说道:“黄兄,顾兄,先喝三杯!”黄宗羲神色惨淡,摇了摇头。顾炎武却自斟自饮,一口气连干了六七杯。吕留良道:“二位此来,可是和《明史》一案有关吗?”黄宗羲道:“正是。”顾炎武提起酒杯,高声呤道:“'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晚村兄,你这两句诗,真是绝唱!我每逢饮酒,必诵此诗,必浮大白。”吕留良心怀故国,不肯在清朝做官。当地大吏仰慕他声名,保荐他为“山林隐士”,应徵赴朝为官,吕留良誓死相拒,大吏不敢在逼。后来又有一名大官保荐他为“博学鸿儒”,吕留良眼见若再相拒,显是轻辱朝廷,不免有杀身之祸,于是削发为僧,做了假和尚。地方官员见他意坚,从此不再劝他出山。“清风,明月”两句,意在讽刺清廷,怀念前明,虽然不敢刊行,但在志同道合的朋辈之间传诵已遍,此刻顾炎武又读了出来。黄宗羲道:“真是好诗!”举起酒杯,也喝了一杯。吕留良道:“两位谬赞了。”顾炎武一抬头,见到壁上挂着一幅高约五尺,宽约丈许的大画,绘的是一大片山水,笔势纵横,气象雄伟,不禁喝了声采,画上只题了四个大字:“如此江山”,说道:“看这笔路,当是二瞻先生的丹青了。”留良道:“正是。那‘二瞻’先生姓查,名士标,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画家,也和顾黄吕诸人交好。黄宗羲道:“这等好画,如何却无题跋?”吕留良叹道:“二瞻先生此画,颇有深意。只是他为人稳重谨慎,即不落款,亦无题跋。他上个月在舍间盘亘,一时兴到,画送了我,两位便题上几句如何?”顾黄二人站起身来,走到画前仔细观看,只见大江浩浩东流,两岸峰峦无数,点缀着奇树怪石,只是画中云气弥漫,山川虽美,却令人一见之下,胸臆间顿生郁积之气。顾炎武道:“如此江山,沦于夷狄。我辈忍气吞声。偷生其间,实令人悲愤填膺。晚村兄何不便提诗一首。将二瞻先生之意,表而出之?”吕留良道:“好!”当即取下画来,平铺于桌。黄宗羲研起了墨。吕留良提笔沉吟半晌,便在画上振笔直书。顷刻诗成,诗云:“其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耻。其为崖山以后耶?如此江山不忍视。吾今始悟作画意,痛哭流涕有若是。以今视昔昔犹今,吞声不用枚衔嘴。画将皋羽西台泪,研入丹青提笔呲。所以有画无诗文,诗文尽在四字里。尝谓生逢洪武初,如瞽忽瞳跛可履。山川开霁故壁完,何处登临不狂喜?”书完,掷笔于地,不禁泪下。顾炎武道:“痛快淋漓,真是绝妙好辞。”吕留良道:“这诗殊无含蓄,算不得好,也只是将二瞻先生之原意写了出来,好教观画之人得知。”黄宗羲道:“何日故国重光,那时'山川开霁故壁完',纵然穷山恶水,也令人观之大畅胸怀,真所谓'何处登临不狂喜'了!”顾炎武道:“此诗结得甚妙!终有一日驱除胡虏,还我大汉河山,比之徒抒悲愤,更加令人气壮。”黄宗羲慢慢将画卷了起来,说道:“这画是挂不得了,晚村兄得须妥为收藏才是。倘若给吴之荣之类的奸人见到,官府查究起来,晚村兄固然麻烦,还牵连了二瞻先生。”顾炎武拍桌骂道:“吴之荣这狗贼,我真恨不得生食其肉。”吕留良道:“二位枉顾说道有件要紧事。我辈书生积习,作诗题画,却搁下了正事。不知究竟如何?”黄宗羲道:我二人来止,乃是为了二瞻先生的那位本家伊璜先生小弟和顾兄前日得到讯息,原来这场‘明史’大案,竟将伊璜先生也牵连在内。”吕留良道:“伊璜兄也受了牵连?”黄宗羲道:“是啊。我二人前日晚上匆匆赶到海宁袁华镇,伊璜先生并不在家,说是出外访友去了。炎武兄眼见事势紧急,忙瞩伊璜先生家人连夜躲避,想起伊璜先生和晚村兄交好,特来探访。”吕留良道:“他……他却没有来。不知到了何处。”顾炎武道:“他如在府上,这会儿自己出来相见。我已在他的书房的墙壁上提诗一首,他若归家,自然明白,知所趋避,怕的是不知音讯,在外露面,给公人拿了,那可糟了。”黄宗羲道:“这‘明史’一案,令我浙江名士几乎尽遭毒手。清廷之意甚恶,晚村兄名头太大,亭林兄和小弟之意,要劝晚村兄离家远游,避一避风头。”吕留良气愤道:“清廷皇帝倘若将我捉到 京,拼着千刀万剐,好歹也要痛骂他一场,出了胸中这口恶气,才痛痛快快的就死。”顾炎武道:“恶臭兄豪气干云,令人好生敬佩。怕的是见不到清廷皇帝,却死于一般的下贱的奴才手里。再说,清廷皇帝只是个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朝政大权,尽操纵于权臣鳌拜之手。兄弟和梨洲兄推想,这次‘名士’一案所以如此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当是鳌拜意欲挫折我江南士人之气。”吕留良道:“两位所见甚是。清兵入关以来,在江 横行无阻,一到江南,却处处遇到反抗,尤其读书人知道华夷之防,不断根他们捣乱。鳌拜乘此机会,对我江南士子大加镇压。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除非他把咱们江南读书人杀得干干净净。”黄宗羲道:“是啊,因此咱们要留着有用之身,和清廷周旋到底,倘若逞了一时血气之勇,反是堕入他们的算中了。”吕留良登时省悟,黄顾二人冒寒枉顾,一来固是寻觅查伊璜,二来是劝自己一时按奈不住,枉自送了性命,良友苦心,实深感激,说道:“二位金石良言,兄弟那敢不尊?明日一早,兄弟全家便出去避一避。“顾黄二人大喜,齐声道:“自该如此。”吕留良沉呤道:“却不知避向何处才好?“只觉天涯茫茫,到处是敌人的天下,真无一片干净土地,沉呤道:“桃源何处,可避暴秦?桃源何处,可避暴秦?“顾炎武道:“当今之世,便真有桃源乐土,咱们也不能独善其身,去躲了起来……“吕留良不等他辞毕,拍案而起,大声道:“亭林兄此言责备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暂时避祸则可,但若去躲在桃花源里,逍遥自在,忍令亿万百姓在清兵铁蹄下受苦,于心何安?兄弟失言了。”顾炎武微笑道:“兄弟近年浪迹江湖,着实结交了不少好朋友。大江南 ,见闻所及,不但读书人反对清廷,而贩夫走卒,屠沽市井之中,也到处有热血满腔的豪杰。晚村兄要是有意,咱三人结伴同去扬州,兄弟给你引见几位同道中人如何?”吕留良大喜,道:“妙 ~~,妙 !咱们明日便去扬州,二位少坐,兄弟去告知拙荆,让她收拾收拾。”说着匆匆入内。不多时吕留良回到书房,说道:“‘明史’一案,外间虽传说纷纷,但一来传闻未必确实,二来说话之人顾忌甚多,不敢尽言。兄弟独处蜗居,未知其详,到底是何起因?”顾炎武叹了口气,道:“这部明史,咱们大家都是看过的了,其中对清廷不大恭敬,那也是有的。此书本是出于我大明朱国桢相国之手,说到关外建洲卫之事,又如何会对他们客气?”吕留良点头道:“听说湖洲庄家花了几千两银子,从朱相国后人手中将明史原稿买了来,以己名刊行,不想竟然酿此大祸。”浙西杭州,嘉兴,湖洲三府,处于太湖之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稻米蚕丝。湖洲府的首县今日称为吴兴县,清时分为乌程,归安二县。自来文风甚盛,历代才士辈出,梁时将汉字分为平上去入四深的沈约,元代书画皆至 品的赵孟业,都是湖洲人氏。当地又以产笔著名,湖洲之笔,徽洲之墨,宣城之纸,肇怯谒溪之砚,文房四宝,天下驰名。湖洲府有一南浔镇,虽是一个镇,却比寻常州县还大,镇上富负 多,著名的富室大族之中有一家姓庄。其实庄家的富户名叫庄允城,生有数子,长子名叫廷珑,自幼爱好诗书,和江南名士才子多所结交。到得顺治年间,庄廷珑因读书过于勤,忽然眼盲,寻遍名医,无法治愈,自是郁郁不欢。忽有一日,邻里有一朱姓少年携来一部手稿,说是祖父朱相国的遗稿,向庄家抵押,求借数百两银子。庄家素来慷慨,对朱相国的后人一直照顾着,既来求借,当即允若,也不要他用什么遗稿抵押。但那朱姓少年说道借得银子之后,要出门远游,这部祖先的遗稿带在身边,恐有遗失,存在家里又不放心,要寄存在庄家。庄允城便达因了。那朱姓少年去后,庄允城为替儿子解闷,叫家中清客读给他听。朱国桢这部明史稿,大部份已经刊行,流传于世,这次他孙子携来向庄家抵押的,是最后的许多篇列传。庄廷珑听清客读了数日,很感兴味,忽然想起:“昔时左丘明也是盲眼之人,却因一部史书《左传》得享大名于千载之后。我今日眼盲,闲居无聊,何不也撰述一部史书出来,流传后世?”大富之家,办事容易,他即兴了此念,当即聘请了好几位士人,将那部明史稿从头至尾的他认为何处当增,何处当删,便口述出来,由宾客笔录。但想自己眼盲,无法博览群籍,这部明史修撰出来,如内容谬误甚多,不但大名难享,反而被人讥笑,于是又花了大批银两,延请许多通士文儒,再加修订,务求尽美。有些大有学问之人非钱财所能请到,便辗转托人,埤辞相邀。太湖之滨向来文士甚多,受到庄家邀请的,一来怜其眼盲,感其意诚,二来又觉得修撰明史乃是一件美事,大都到庄家来作客十天半月,对稿本或修正其误,或加润饰,或撰写一两篇文字。因此这部明史确是集了不少大手笔之力。书成不久,庄廷珑便去世。庄允城心伤爱子之逝,即行刊书。清代刊印一部书,着实不易,要招请工匠,雕成一块块木版,这才印刷成书。这部明史卷轶浩繁,雕工印工,费用甚巨。好在庄家有的是钱,拨出几件大屋作为工场,多请工匠,数年间便将书刊成了,书名叫作《明书辑略》,撰书人列名为庄廷珑,请名士李令皙作序。所有曾经襄助其事的学者也都列名其上,有茅元铭,吴之铭,吴之蓉,李祁涛,茅次莱,吴楚,唐元楼,严云起,蒋麟徽,韦金佑,韦一园,张契,董二西,吴炎,潘圣章等,共十八人。书中又提到此书是根据朱氏的原稿增删而成,不过朱国桢是明朝相国,名头太大,不便直书其名,因此含含糊糊的只说是“朱氏原稿”。  ……~

前言

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小说写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长篇小说中似乎只有《鲁滨逊飘流记》,才只写一个人,写他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写到后来,终于也出现了一个仆人“星期五”。只写一个人的短篇小说多些,尤其是近代与现代的新小说,写一个人在与环境的接触中表现他外在的世界、内心的世界,尤其是内心世界。有些小说写动物、神仙、鬼怪、妖魔,但也把他们当做人来写。    西洋传统的小说理论分别从环境、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分析一篇作品。由于小说作者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武侠小说与别的小说一样,也是写人,只不过环境是古代的,主要人物是有武功的,情节偏重于激烈的斗争。任何小说都有它所特别侧重的一面。爱情小说写男女之间与性有关的感情,写实小说描绘一个特定时代的环境与人物,《三国演义》与《水浒》一类小说叙述大群人物的斗争经历,现代小说的重点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过程上。    小说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感情和生命,主要形式是美,广义的、美学上的美。在小说,那是语言文笔之美、安排结构之美,关键在于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某种形式而表现出来。什么形式都可以,或者是作者主观的剖析,或者是客观的叙述故事,从人物的行动和言语中客观地表达。    读者阅读一部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同样一部小说,有的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有的人却觉得无聊厌倦。读者的个性与感情,与小说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感情相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武侠小说只是表现人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作曲家或演奏家要表现一种情绪,用钢琴、小提琴、交响乐或歌唱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水彩、水墨或版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不好,能不能和读者、听者、观赏者的心灵相沟通,能不能使他的心产生共鸣。小说是艺术形式之一,有好的艺术,也有不好的艺术。    好或者不好,在艺术上是属于美的范畴,不属于真或善的范畴。判断美的标准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学上的真或不真(武功在生理上或科学上是否可能),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经济上的值钱不值钱,政治上对统治者的有利或有害。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发生社会影响,自也可以用社会影响的价值去估量,不过那是另一种评价。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势力及于一切,所以我们到欧美的博物院去参观,见到所有中世纪的绘画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表现女性的人体之美,也必须通过圣母的形象。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在绘画和文学中表现出来,所谓文艺复兴,是在文艺上复兴希腊、罗马时代对“人”的描写,而不再集中于描写神与圣人。    中国人的文艺观,长期以来是“文以载道”,那和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标准来衡量文艺。《诗经》中的情歌,要牵强附会地解释为讽刺君主或歌颂后妃。陶渊明的“闲情赋”,司马光、欧阳修、晏殊的相思爱恋之词,或者惋惜地评之为白璧之玷,或者好意地解释为另有所指。他们不相信文艺所表现的是感情,认为文字的唯一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    我写武侠小说,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武侠环境(中国古代的、没有法治的、以武力来解决争端的不合理社会)中的遭遇。当时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古代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读者们当然可以觉得表现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够成熟,描写殊不深刻,以美学观点来看是低级的艺术作品。无论如何,我不想载什么.道’。我在写武侠小说的同时,也写政治评论,也写与历史、哲学、宗教有关的文字,那与武侠小说完全不同。涉及思想的文字,是诉诸读者理智的,对这些文字,才有是非、真假的判断,读者或许同意,或许只部分同意,或许完全反对。    对于小说,我希望读者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厌烦。我最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小说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种感情,表示我小说中的人物已和读者的心灵发生联系了。小说作者最大的企求,莫过于创造一些人物,使得他们在读者心中变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艺术是创造,音乐创造美的声音,绘画创造美的视觉形象,小说是想创造人物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假使只求如实反映外在世界,那么有了录音机、照相机,何必再要音乐、绘画?有了报纸、历史书、记录电视片、社会调查统计、医生的病历记录、党部与警察局的人事档案,何必再要小说?    武侠小说虽说是通俗作品,以大众化、娱乐性强为重点,但对广大读者终究是会发生影响的。我希望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尊重自己的国家民族,也尊重别人的国家民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地为了正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武侠小说并不单是让读者在阅读时做“白日梦”而沉缅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读者们在幻想之时,想象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象自己要爱国家、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武侠小说并不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有不少批评家认定,文学上只可肯定现实主义一个流派,除此之外,全应否定。这等于是说:少林派武功好得很,除此之外,什么武当派、崆峒派、太极拳、八卦掌、弹腿、白鹤派、空手道、跆拳道、柔道、西洋拳、泰拳等等全部应当废除取消。我们主张多元主义,既尊重少林武功是武学中的泰山北斗,而觉得别的小门派也不妨并存,它们或许并不比少林派更好,但各有各的想法和创造。爱好广东菜的人,不必主张禁止京菜、川菜、鲁菜、徽菜、湘菜、维扬菜、杭州菜等等派别,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是也。不必把武侠小说提得高过其应有之分,也不必一笔抹杀。什么东西都恰如其分,也就是了。    撰写这套总数三十六册的《作品集》,是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二年,前后约十三四年,包括十二部长篇小说,两篇中篇小说,一篇短篇小说,一篇历史人物评传,以及若干篇历史考据文字。出版的过程很奇怪,不论在香港、台湾、海外地区,还是中国大陆,都是先出各种各样翻版盗印本,然后再出版经我校订、授权的正版本。在中国大陆,在“三联版”出版之前,只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是经我授权而出版了《书剑恩仇录》。他们校印认真,依足合同支付版税。我依足法例缴付所得税,余数捐给了几家文化机构及资助围棋活动。这是一个愉快的经验。除此之外,完全是未经授权的,直到正式授权给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三联版”的版权合同到二○○一年年底期满,以后中国内地的版本由广州出版社出版,主因是地区邻近,业务上便于沟通合作。    翻版本不付版税,还在其次。许多版本粗制滥造,错讹百出。还有人借用“金庸”之名,撰写及出版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我不敢掠美;至于充满无聊打斗、色情描写之作,可不免令人不快了。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港、台湾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笔名出版发行。我收到过无数读者的来信揭露,大表愤慨。也有人未经我授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认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之外,其余的点评大都与作者原意相去甚远。好在现已停止出版,纠纷已告结束。    有些翻版本中,还说我和古龙、倪匡合出了一个上联“冰比冰水冰”征对,真正是大开玩笑了。汉语的对联有一定规律,上联的末一字通常是仄声,以便下联以平声结尾,但“冰”字属蒸韵,是平声。我们不会出这样的上联征对。大陆地区有许许多多读者寄了下联给我,大家浪费时间心力。    为了使得读者易于分辨,我把我十四部长、中篇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凑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短篇《越女剑》不包括在内,偏偏我的围棋老师陈祖德先生说他最喜爱这篇《越女剑》。)我写第一部小说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再写第二部;写第二部时,也完全没有想到第三部小说会用什么题材,更加不知道会用什么书名。所以这副对联当然说不上工整,“飞雪”不能对“笑书”,“连天”不能对“神侠”,“白”与“碧”都是仄声。但如出一个上联征对,用字完全自由,总会选几个比较有意思而合规律的字。    有不少读者来信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你所写的小说之中,你认为哪一部最好?最喜欢哪一部?”这个问题答不了。我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是细节。”限于才能,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然而总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大致来说,这十五部小说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注人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我喜爱每部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惆怅、悲伤,有时会非常悲伤。至于写作技巧,后期比较有些进步。但技巧并非最重要,所重视的是个性和感情。    这些小说在香港、台湾、中国内地、新加坡曾拍摄为电影和电视连续集,有的还拍了三四个不同版本,此外有话剧、京剧、粤剧、音乐剧等。跟着来的是第二个问题:“你认为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改编演出得最成功?剧中的男女主角哪一个最符合原著中的人物?”电影和电视的表现形式和小说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电视的篇幅长,较易发挥;电影则受到更大限制。再者,阅读小说有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过程,许多人读同一部小说,脑中所出现的男女主角却未必相同,因为在书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读者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和喜憎。你会在心中把书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为一,而别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电影和电视却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观众没有自由想象的余地。我不能说哪一部最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最坏,最蔑视作者和读者。    武侠小说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长期传统。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应该是唐人传奇的《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精彩的文学作品。其后是《水浒传》、《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等。现代比较认真的武侠小说,更加重视正义、气节、舍己为人、锄强扶弱、民族精神、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读者不必过分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武功描写,有些事实上不可能,只不过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传统。聂隐娘缩小身体潜入别人的肚肠,然后从他口中跃出,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然而聂隐娘的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我初期所写的小说,汉人皇朝的正统观念很强。到了后期,中华民族各族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历史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这在《天龙八部》、《白马啸西风》、《鹿鼎记》中特别明显。韦小宝的父亲可能是汉、满、蒙、回、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主角陈家洛后来也对回教增加了认识和好感。每一个种族、每一门宗教、某一项职业中都有好人坏人。有坏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坏的大官,也有真正爱护百姓的好官。书中汉人、满人、契丹人、蒙古人、西藏人……都有好人坏人。和尚、道士、喇嘛、书生、武士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品格。有些读者喜欢把人一分为二,好坏分明,同时由个体推论到整个群体,那决不是作者的本意。    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看。宋辽之际、元明之际、明清之际,汉族和契丹、蒙古、满族等民族有激烈斗争;蒙古、满人利用宗教作为政治工具。小说所想描述的,是当时人的观念和心态,不能用后世或现代人的观念去衡量。我写小说,旨在刻划个性,抒写人性中的喜愁悲欢。小说并不影射什么,如果有所斥责,那是人性中卑污阴暗的品质。政治观点、社会上的流行理念时时变迁,人性却变动极少。    在刘再复先生与他千金刘剑梅合写的《父女两地书》(共悟人间)中,剑梅小姐提到她曾和李陀先生的一次谈话,李先生说,写小说也跟弹钢琴一样,没有任何捷径可言,是一级一级往上提高的,要经过每日的苦练和积累,读书不够多就不行。我很同意这个观点。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小时,从不间断,在报社退休后连续在中外大学中努力进修。这些年来,学问、知识、见解虽有长进,才气却长不了,因此,这些小说虽然改了三次,很多人看了还是要叹气。正如一个钢琴家每天练琴二十小时,如果天分不够,永远做不了萧邦、李斯特、拉赫曼尼诺夫、巴德鲁斯基,连鲁宾斯坦、霍洛维兹、阿胥肯那吉、刘诗昆、傅聪也做不成。    这次第三次修改,改正了许多错字讹字以及漏失之处,多数由于得到了读者们的指正。有几段较长的补正改写,是吸收了评论者与研讨会中讨论的结果。仍有许多明显的缺点无法补救,限于作者的才力,那是无可如何的了。读者们对书中仍然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写信告诉我。我把每一位读者都当成是朋友,朋友们的指教和关怀自然永远是欢迎的。    二○○二年四月  于香港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小说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实的。小说反映社会,现实社会中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小说并不是道德教科书。不过读我小说的人有很多是少年少女,那么应当向这些天真的小朋友们提醒一句:韦小宝重视义气,那是好的品德,至于其余的各种行为,千万不要照学。  

内容概要

金庸(1924- ),当代最为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上海东吴法学院毕业。1959年在香港亲手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和图书,1993年退休。先后创作了十五部长篇及短篇的武侠小说,广受欢迎,印量无数。曾获颂多项荣衔,包括2000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授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香港和各国多所大学的荣誉学位、名誉教授、院士。还担任过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书籍目录

第一册
第一回 纵横钩党清流祸 峭茜风期月旦评
第二回 绝世奇事传闻里 最好交情见面初
第三回 符来袖里围方解 椎脱囊中事竟成
……
第二册
第十一回 春辞小院离离影 夜受轻衫漠漠香
第十二回 语带滑稽吾是戏 弊清摘发尔如神
第十三回 翻覆两家天假手 兴衰一劫局更新
……
第三册
第二十一回 金剪无声云委地 宝钗有梦燕依人
第二十二回 老衲山中移漏处 佳人世外改妆时
第二十三回 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与此图皆可传
……
第四册
第三十一回 罗甸一军深壁垒 滇池千顷沸波涛
第三十二回 歌喉欲断从弦续 舞袖能长听客夸
第三十三回 谁无痼疾难相笑 各有风流两不如
……
第五册
第四十一回 渔阳鼓动天方醉 督亢图穷悔已迟
第四十二回 九重城阙微茫外 一气风云吐纳间
第四十三回 身作红云长傍日 心随碧草又迎风
……

编辑推荐

《鹿鼎记》(全5册)(新修版)是金先生最後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倒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密密切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作者简介

《鹿鼎记》是金庸创作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的对白及逆思考的事件。
韦小宝笑称自己“不学无术却处处有术”,他靠着这不学之术在太监、钦命大臣、帮会堂主、和尚、甚至七个美女的共同老公这些角色上游刃有余。这个人物挑战了真实的人性,说明武功和权力不是这世上唯一的可取之道。

图书封面


 鹿鼎记(全五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6条)

  •     金庸的小说我全部都看过,但唯独鹿鼎记我个人并不太喜欢男主角。可能是因为韦小宝和其他金庸著作中的男主角相差太远的原因吧,他没有很高超的武功,没有很英俊的外表,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赖,但却能够拥有7位老婆,而且每一位都不同性格……
  •     这两天用手机看了《鹿鼎记》一部分,缘由是在知乎周刊的一期上看到了关于金庸武侠的讨论。对于《鹿鼎记》这本书,都非常推崇,并认为是金庸先生写作的最高峰。就我个人来说,我更喜欢《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大学时看天龙八部看了两遍。这次看鹿鼎记,看了大概1/4放下了,我已经没法像之前那样被情节吸引着看了。从个人的情感上来说,我不是很喜欢韦小宝这样的人物。这次关注了一下武侠小说的写作。在这本书里,几乎都是按照韦小宝个人的行动来写的,一切都围绕着他来开展。现在的网络小说,基本也是这么个套路,主角的行动带着情节发展。
  •     近日迷恋武侠小说,刚看完《鹿鼎记》,看完之后小说之后,有看了各种版本的影视作品,包括电视剧、电影,《鹿鼎记》可能是我长这么大看过最好看的小说了,我读这部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时常常看到晚上凌晨两三点、常常忍不住独自傻笑和拍案叫绝。当然影视作品更多是抓住小说精彩的情节来吸引观众,不求厚度、高度,但求有趣,吸引观众,但小说不一样,广阔的历史背景,丰富的史料插入,大大提升小说作品的厚度与高度。小说开始用了很长的篇幅作铺垫,以《明史》一案为线索,展示文字狱的的背景,然后出现陈近南救顾炎武和黄宗羲的等人,牵涉出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再引出茅十八扬州丽春院维护天地会名声大战盐枭,韦小宝因仗义出救而出场,接下来就是韦小宝精彩离奇的故事了,那时韦小宝才12岁,其实整部小说作品中韦小宝几乎都是小孩,其实这样设置是合理的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出门远行动辄数月,韦小宝几乎游遍全中国历经种种古时,所以需要的时间较长,但是对韦小宝的成长过程中的改变不是处理得很好。其实《鹿鼎记》是部非常具有后现代主义的悲剧性小说作品,很多多人很难理解,明明这么搞笑,不是喜剧吗?其实要读到后面才越发伤感。有人说,金庸最后一部作品要弥补以前作品所有英雄的遗憾,帮助所有读者实现英雄梦,弥补遗憾是让韦小宝大发其财大揽其权,不用面临以前几乎所有金庸作品英雄面临感情抉择,而是一口气让其占有7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所有读者的英雄梦是既不需要文才又不需要武功就能才成为英雄,而且大把大把的银票,大权在握,江湖上人敬重,名气远播,更难得是同时搞定七个漂亮老婆。而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读者和观众都会习惯性的寻找一种代入感。男生爱看毛片,女生爱看偶像剧都是如此,都是把自己代入里面的主角,当然文艺作品还有一种作用就是给观众以发泄感,自己内心渴望的、压抑的心理都会在文艺作品中得到宣泄,这也是为什么文艺作品最常见元素有性、暴力、金钱、爱情,其实这些都是人们最渴望的东西,但在现实有常常不能满足,所以在代入感的基础上,通过作品中人物、情节、事物获得一种满足进而获得一种压抑的宣泄。金庸老先生是只老狐狸,一直把各种读者喜欢的元素的加入自己的作品中,悬疑,武侠,爱情,恐怖,探险寻宝,战争,情色。我觉得这点事中国当下导演最需要学会的,尽管他们做了很多尝试,但是如何恰到好处的加入就需要技巧了。金庸老先生讲故事的能力不得佩服,但是他作品还是以自我创作为主,照顾读者口味为辅,现在很多导演却是想法,要么有走入另一个极端,完全忽略观众感受和市场操作规则。最近也开始读古龙作品,虽然很多人评价,金庸古龙各有特色,但是我觉得金庸讲故事的能力还是强很多,读金庸小说常常欲罢不能,沉浸其中。但是,尽管古龙小说总是悬念迭起,让人猜不到,就情节和人物塑造已经各种描写还和金庸是差个档次,总是感觉缺乏一定的吸引力,很少拍案叫绝,对感情的描写也远逊于金庸,有关历史、文化就更别提了。各版改变影视作品1998年陈小春版《鹿鼎记》(电视剧)陈小春版《鹿鼎记》可能算是我们这代人最经典的一部,尤其是陈小春对韦小宝角色的塑造,而且影视改变应该说也是比较成功,尽管少了原作的大气(香港剧一般都这样,人力等资源有限)。但是弥补了原著中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曾柔和小宝之间感情进一步深化,对阿珂的描写也好了很多。但是,和原著比还是差太远,一是文化上,典型的文学作品变成娱乐作品,忽略其历史背景和深刻内涵,重在突出情节。不过电视剧本来就是用来娱乐消遣,考虑到观众的口味和水平,这样改变是很成功的。二是情节的省略,可能是基于资源有限和影视作品的特点所以省略了很多情节和人物。1992年周星驰版《鹿鼎记》(电影)周星驰版是改编程度最大的,但是也是最搞的一部,如果不考虑原著的画,这部鹿鼎记还是很成功的,周星驰把韦小宝人物性格加以夸大和喜剧化,里面颠覆的很多,经典台词也层出不穷,很是经典,而且92年拍的,在各方面看起来都远超陈小春版,相比之下,陈小春版太寒碜了,这也许就是电视剧和电影差别吧。Ps;这版的建宁公主和多隆应该是最经典的。2008年张纪中导演黄晓明主演《鹿鼎记》(电视剧)张大胡子这次挑黄教主演韦小宝实在是,实在是,唉,韦小宝就这么被糟蹋得不伦不类。尽管很想尽量尊重原著,尽管挑7个美女来演(尤其是教主夫人很正啊),但是双儿让何琢言给糟蹋得不行(这小贱人貌似是超女出身,而且还糟蹋了另一个金庸笔下我最爱的女生--小昭,不光长相难看,演技也超烂,很怀疑是被潜规则了)。还有沐剑屏挑的演员也不好,那种清纯感一点都没有。唉,张大胡子近年把金庸剧糟蹋得不行。2001年张卫健版《鹿鼎记》(又名小宝与康熙)这部作品最,两大看点,一是韦小宝老婆最美的一部,朱茵、林心如、舒淇等等,二是最想想模仿就是周星驰版的《鹿鼎记》一部,就连演员很所收拾原班人马,吴孟达演的海公公,徐锦江演的鳌拜,剧情也很多雷同之处。但是,尽管让郑伊健演陈近南,但是郑伊健档期不够,结果冒出胡德帝代替了陈近南。而且,张卫健最喜欢挑战或者更确的说应该是模仿周星驰,但是最后还是搞得有点不伦不类。PS:让林心如演建宁公主实在是不合适。1984年梁朝伟(韦小宝)、刘德华(康熙)版《鹿鼎记》杜琪峰导演,梁朝伟、刘德华主演,阵容算得上很牛逼了,但是影片实在太老,比我年纪还大了一把,效果看起来实在难以接受,拍摄之简单,唉,实在是看不下去,听说曾经还是火过一把,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金先生的书十几年以前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全部读过。
    喜欢先生这种把小说和历史结合的文风。除了小说中的人物还能体味一下那个朝代。大家就是大家,又一次让我体会了"侠文化”先生是一个标杆,放在什么时候也不过时。
    这部书除了看过二遍小说外,还看过电视剧,个人喜欢陈小春版。韦小宝身上体现的忠和义,还有他的圆滑,八面玲珑在一个人物身上结合的很好,以至兴起一股“鹿学”。小宝最后选择也很符合现代人的标准,抛开利禄,选择一个自己幸福的生活方式
  •     这是最让人捧腹的金庸小说!闲时翻翻,很开心!
  •     金庸的15本书里最喜欢的一部了
  •     韦小宝真的是很难让人大呼喜爱的角色,看着好气又好笑,爱财,好色,文盲,满口粗话胡言,但又聪明,机警,随机应变能力极强,尤其对人重情重义,在几路人马中间玩得游刃有余。话说金庸先生如果不写武侠,写悬疑推理应该也是一个能人,线索环环相扣,在小宝嘴里黑变白,白变黑,当真神奇的很…
  •     经典
  •     从某种角度来说,韦小宝人生赢家,虽然他出身卑微、没有武功……其他小说的主角武功高强,最后都是“悲剧”
  •     喜欢看金庸的小说,这本书看了两遍。
  •     韦小宝教你处世之道,韦小宝教你如何追女孩,韦小宝教你如何左右逢源,不要七八千,不要一两千,只要九九八,韦氏宝典带回家。
  •     书生气短,英雄梦长。 不如归去,做个流氓。
  •     小学就读完的金庸 读的第一本金庸。没有金庸典型的正人君子派武侠形象反而吸引了我的眼球,荒诞但却又穿插侠义
  •     对传统武侠小说的颠覆和解构,一个流氓的狂欢
  •     堂吉诃德式的解构。杰作。
  •     也是当年考研时看的~
  •     鹿鼎记这个名字是一语双关的:一指最后官拜鹿鼎公的韦小宝的传记,一是按开头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鼎锅,我为麋鹿!”“逐鹿中原”之意,即各政治势力争夺中国政权的记录。前者倾向是武侠小说,主角是韦小宝;后者倾向历史小说(就像笑傲江湖倾向政治小说一样),主角其实是康熙。而我想我们更应从历史角度看这部小说,主角应认定是康熙。
    何以见得主角是康熙?因为韦小宝大多数时间都与康熙有关,其余的也都关系到反清的政治力量。写韦实际上都是侧面写康熙。擒鳌拜,表面上看是写韦小宝的灵活狡猾,实际是突出康熙的过人胆略——当时他是鳌拜的傀儡,如一失败便会立遭横祸被鳌另选听话的年幼皇帝;交桑结、噶尔丹,表面上是由于韦小宝的能说会道舌灿莲花说服他们,实际上是康熙用政策设法稳住他们,使他们认为造反不如归顺清朝有利,权衡而作出的决定;救太上皇顺治表面上看是韦小宝的足智多谋,实际上全是康熙暗派的少林寺十八罗汉的功劳;平神龙岛表面上看是韦小宝熟知地理位置,实际上没他康熙照样能找个知路的神龙岛人攻入;慑吴三桂、擒吴应熊表面上都是韦小宝干的,可是就算没有他,吴应熊焉能逃出他的手掌心?破三番、平台湾,更是直接体现康熙的雄才大略。同样的道理,破敌雅克萨、辱敌尼布楚并不是韦小宝的奇谋,而是康熙苦心战略准备的必然结果。所以此书着实是为了体现康熙的雄才大略,是本《康熙传》。从此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康熙朝的局限,如尊卑分明、贪腐成团等,但全部都是时代局限,没有一个大的个人局限。也就是说,换言之,康熙是一切君王在那个时代局限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
    再说韦小宝。且不说他得到七位如花似玉的美女是多么的幸运———其中大半数是从如狼似虎的情敌手中抢来的;那关系到大清国运的八本四十二章经,每本都有无数人为之毙命而不得,而他却阴差阳错全得了。他得了后知道含义立刻销毁,“一纸兴亡看复鹿,千年灰劫复冥鸿”只有他及心腹双儿知道,知道了清朝的王脉所在——鹿鼎山。鹿鼎山即雅克萨。满人不惜一切代价保龙脉不让汉人发现掘断,但后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雅克萨被俄国割占了,龙脉断于洋人之手。后来清王朝果然在洋人的轰击下被本国的有识之士推翻了,也许真是天意冥冥吧。
    韦小宝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在反清组织天地会,结识了陈近南、玄贞道人、徐天川等。他们武功胆略胜过韦十倍,为反清复明鞠躬尽瘁奔劳不休,然而,他们的结局都不太妙。结尾时,韦小宝说过一句话:“只要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就行了,管他江山是汉人的还是满人的?看明朝哪一代皇帝国泰民安及得上康熙朝,为何还要反清复明?”这一点,鞠躬尽瘁的陈近南没发觉,武功奇高的归辛树没发觉,求索苦思的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没发觉,成千成万的反清复明志士都未发觉。在那时他们可以说“代表了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却都局限在了那狭小的“汉夷之防”里,只有稀里糊涂的浑人韦小宝超越了时代局限。这可能是只有像韦小宝这样的不懂教化的人才能在那个时代悟道吧
  •     第一本看完的金庸小说
  •     金庸top3
  •     我看了前几章后,就喜欢上了这本书,迫不及待想将这本书看完,也因为这本书开始喜欢上了金庸的武侠小说,看完了这本书,又很惆怅,真是意犹未尽啊,力挺
  •     先看电视后看书,所以,看到书时很惊艳,当时就觉得几个版本的电视拍的无功与过,没体现出书的精华。
  •     我相信,金庸所有作品主要作品中,韦小宝是最另类,最可爱也最可恨的标签性人物,他让读者羡慕、牵挂、咬牙,他最有话题性也最具争议性,总之他这人令人难舍难离难忘。就冲着他,我非得再次阅读《鹿鼎记》不可。这次选购的是新修版本,不知有何新内容新意念?
  •     每次看都觉得韦小宝太厉害了
  •     心血来潮想看金庸的鹿鼎记,不错的书挺好,送货也挺快
  •     人的价值在于被人利用。韦小宝之成功幸运在能适时把自己打造为当下最好用的产品,同时不囿于江湖庙堂任何虚名,只在乎当下最真的情绪。这是一种非理性反武侠,却又是感性真武侠。
  •     鹿鼎记是金庸小说的巅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是武侠小说巅峰。
  •     或许世界上不存在过武学,但是金老师却不断的在书中和我们阐述大侠之道,在临末的收山之座中,或是回馈侠迷的支持,留下了这部现世之武学秘籍 鹿鼎记 。我觉得这是部通俗易懂但内里脉络信息极大的小说。韦小宝看似行事风格手段卑劣,但内里的优点加上这些手段才是让他越走越顺的原因,反观康熙爷,陈军师,吴六奇,归家等英豪最后结局均难言完满。财富,权利,女人韦小宝的对待应付手段或者就是无招可胜有招的独孤九剑。
  •     鹿鼎记(全五册)(新修版)
  •     金庸武侠小说巅峰之作,不用多说了。
  •     还好~,看得我头晕眼花
  •     金庸的经典封山之作,做人为官的学问都在里面。

    不过,按照书前几页介绍的防伪表示说明,我买的这套书貌似少东西啊?!并没有贴什么防伪的标,那到底是真书还是盗版啊?
  •     小说虽然是虚构,但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着实体现了他对人生的一番领悟。
    脚踏两条船,但义气二字,使他左右逢源,对康熙的忠,对朋友的义,对下属同僚的利,一个少年能坐到如此高位也绝非偶然了。试问陈近南、沐剑声、吴六奇这样所谓的英雄豪杰,又有几人能做到呢?顾炎武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了”,但那些所谓的武功高手,或者遭人暗算,或者禽兽不如,或者争名逐利,又有什么好下场呢?

    所以,纵观人生,会做人远比做强人要好很多。

    而韦小宝与七位美女的经历,也闪烁着人生的智慧:
    对于亲厚的双儿,要情深意重,化为亲情;
    对于刁蛮的公主,要多设坎坷,不打不成交;
    对于姐姐似的苏荃,要花言巧语,又要尽显孩子气,激发她照顾人的母性;
    对于机巧的方怡,理解万岁,做她的知心人;
    对于天真的沐剑屏,要时时表真心;
    对于温柔的曾柔,要尽显大男人的谋略和胆识;
    对于美貌的阿珂,竞争激烈,既要百折不挠,还要先下手为强生米煮成熟饭...

    天哪,金庸先生的这本书堪称恋爱宝典了。

    全书行文紧凑,笑话连篇,韦小宝流气十足,沉迷赌博女色,但却多了不少亲切之感,一改金庸先生过去对对侠的描写,不愧是集大成的作品。
    只是九难、陈圆圆等人下落没有交代,有些遗憾了。
  •     特别喜欢金庸的这一部书,信赖当当,海红服务也很好了。只是最近雨水比较多,来迟了些,没关系了!
  •     情节很富有悬念,韦小宝总有奇遇!!不过个人不喜欢他的爱情观,说实话,他没资格谈爱情,七个老婆,除了建宁公主比较配他外,其他的六个远远超过了他的匹配范畴,比他优秀得多!!
  •     海公公死时特别难过/书里很多可取之处颇多,但死了也不值得几滴眼泪的人/很少人被善待/丧得看不到任何出路
  •     觉得电视剧很好看后来看原著 感觉没想象中的好看
  •     其实很讨厌小宝的多情花心,但是又很佩服他的口才,多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的一张嘴就好了,走到哪都吃得开,一张嘴就能解决了
  •     金庸传世经典作品,全世办华人中国人的共同语言,买来纯粹收藏,有一种满足感,夜深的时候翻阅。
  •     都说金庸写尽了武侠,我觉得不然,鹿鼎记就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创新,金庸在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中为世人打开了新天地。
  •     初中的时候就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现在是买给女儿看的,希望她和感受能和所有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一样。
  •     武林小说当然首推是金庸先生了,而且书中可以感受到大师知识的渊博和文笔的流畅。
    不好的书,拿到手里,就想看完就完了。大师的书,总怕看完了,这就是好书给我的感觉。
    本人坚决收藏此书!
  •     内容是没得说的,金庸的作品各有各的特色,鹿鼎记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套。就是印刷时要是能选大一些的纸张,集中到一本或者上下册,那就更好了。现在收到的这样5本装也挺好,页面不错。
  •     很多人都说这是金庸最好的作品,但我很喜欢武侠的一点
  •     经典啦,看书看多了,换换口味,城际一下武侠里面的世界,也看看金庸的文采
  •     现代社会还是需要的

    从不在吵闹的地方看书,或许自己太笨,。。。
    金庸小说文字平常简洁,没有暴力,读者能浸染传统美德
  •     金庸迷的,绝对不能错过。里面的历史感太强的。历史不好的有点吃力的。不过就指望看韦小宝的话,还是很有看头的,李小宝的老婆,那是一个比一个漂亮啊,各个都是大美女。。。
  •     金庸先生的巅峰之作,不是武侠的武侠,亲手打破的武侠梦,很有意思。书质也很好。
  •     做人就得学韦小宝,八面玲珑但却有情有义,金大侠的书文笔细腻又胸怀大气,每一部都不愧为经典。
  •     金庸的书就是小说,里面夹杂着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风景爱情传说,呵呵,看着舒服
  •     作为金庸粉丝,只能点32个赞,真的很喜欢他的小说!
  •     我是第一次阅读《鹿鼎记》这部小说感觉很好!很有意思!
  •     初中就读的书,后来看电视看电影,高中还看了不同版本的。这部书还是蛮经典的。
  •     读了第一册的开头,好像没有射雕三部曲好看。
  •     讲真文白夹杂好难读
  •     厚厚的五册,看了我大半个月总算给看完了,一言难尽。。总而言之,“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
  •     你个坏蛋-韦小宝,叫人怎能不 羡 他
  •     不管在哪个时代 韦小宝这样的人物都能混得很好...
  •     房东家的网不好,下班回来没电影看,遂开始了鹿鼎记。竟然每天做着实验就心心念念的想着晚上回去可以看书。稍微缓解了一个人在国外的寂寞吧。
  •     最不喜欢的一部,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     牛逼的韦小宝
  •     金庸把他自己对政治社会的见解,对女人的理想状态都附在了嬉笑怒骂的韦小宝身上了……
  •     这次重读鹿鼎记新思路出乎意料的多而且广,这是金庸先生封笔作,标准的江湖套路伪武侠
  •     金庸的武侠小说零星着快买全了,每部都很精彩,好书不外借,留着自己收藏
  •     金庸先生最后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
  •     11年前初读三联版,再读新修版,其中为官之道才明白了一些。
  •     故事情节等也不多说了,金大侠的经典武侠小说。书的质量还不错,中间有插图,应该是以前出版时的配图。
  •     第一次读武侠小说,金庸先生的文笔非常老到,人物刻画生动、场面宏大
  •     一直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
  •     韦小宝的身上有真实的人性。
  •     个人认为是金庸最有意义的小说
  •     金庸大师的精典小说,一直想读一读,先是下载了电子书在ipad上读,还觉着不过瘾。后来又买了纸载体的书,两种结合着看。再评价一下书的出版和发行,这书还是小了点,如果再大点,印刷用纸再好点就更完美了。目前这部书还是小贵了些。
  •     不得不说,鹿鼎记还是经典中的经典的!
  •     以前没什么感觉,这阵子又看电视剧、又看书,小宝有情有意,另一个就是非常羡慕他太能说会道了。这个书质量挺好的!
  •     故事情节固然精彩,然而更让人值得深思的确是其中的内涵。韦小宝年纪轻轻,却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受尽众人的敬仰,身兼数职。却不是上天的巧合,而是他为人圆滑而又慷慨。无论宫中还是天地会还是神龙教还是其他,他都能处理的妥妥当当。也正是这点,需要我们去领会,去参考,或许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会用到……
  •     曾经梦想中的老婆就在里面
  •     不能说非常喜欢,可能还是不那么武侠吧,没了打就少了一大半趣味。但不得不承认老爷子拿这个当封笔作实在是厉害
  •     金庸先生的小说,非常好!
  •     是正版。金庸先生的书无需多说。只表明当当送货物流速度快,书为正版,折扣力度大即可
  •     看了挺久,有很多会心一笑的时刻,好看
  •     小说当然无可挑剔。最后金庸说本来要对情节做大幅改动却又作罢。我个人颇觉遗憾。另外书中多处有错别字。
  •     个人觉得这是金庸先生最经典的一部著作,虽然结局比较仓促,许多情节也经不起推敲,但他勾画出的人物相比之前的作品更贴近这表面纯洁的世界,像郭靖、令狐冲那种正义凛然、舍己为人的大侠实在过于夸张,倒是韦小宝这种贪财好色又重义气,更惜命的小人物会令人有平视的好感。再看他的几位媳妇,除了双儿真的喜欢他这个人外,其他不过或是因世俗眼光不得已而为之,或是因他的权势给人便利所得的回报。当然,还有他待她们都不错,甜言蜜语说不停的功劳。每个男人都想有韦小宝这样的艳福吧……
  •     韦小宝太滑头 但是做人有底线 有原则
  •     人物丰富,情感真实,韦小宝机智聪明,好看。
  •     这才是武侠的世界!!! 我爱小宝!!
  •     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再次重温,依然爱不释手!
  •     韦小宝,七个老婆,个个貌若天仙
  •     金庸写的都很喜欢
  •     金庸的鹿鼎记的陈小春版我看了很多遍了,书也很经典,值得一读!
  •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不喜欢,甚至想过不看了,金庸的封笔之作又怎样,老子就是不喜欢韦小宝,甚至是讨厌,臭不要脸。幸亏看下去了,越看越喜欢这本小说了,韦小宝也不是那么讨厌了!我觉得韦小宝不是一个狡猾的人,而是一个聪明的人。 非常值得一看!
  •     小学看的……当时我还是个孩子啊啊啊
  •     中国阿甘正传
  •     书很不错,质量很好,金庸的武侠太喜欢了,一定要搜集全套的金庸。
  •     最正面的角色自然是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吧,看到故宫里面各种描写,突然特别特别特别想再去一次北京了,六月底回国的时候去吧
  •     金庸小说里最喜欢的一本,值得收藏。
  •     一本
  •     第一次看鹿鼎记是在中学,惊讶于武侠小说也可以写成这个样子。看过后,觉得痛快、感动,不只是小宝7个老婆的齐人之福,更多的是处世的法门和道理。得到的不仅是读书的愉悦,更多的是一种少年人的梦想,原来当小流氓也可以这样。先后买了几个版本的鹿鼎记,有修订版的,再买上一套。好书哇……
  •     金庸先生的书我儿子已看过大半,我一直没买《鹿鼎记》,纠结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给不给他看这一套,这个暑假买下来了,我会稍加引导他读《鹿鼎记》。
  •     YY的极品。让韦小宝道德利禄得以两全,营造康熙的圣君形象,这就是金庸的局限啊。
  •     金庸先生的武侠经典之作,不必多说,新版的装订也非常棒,推荐购买
  •     非常喜欢金庸,也希望能有机会读完金庸写的小说。
  •     也许 命运 让这么一个闹小子 变得这么不平凡
  •     和外国公主那一段有点扯,而且很话唠,感觉不太像金庸的水准,另外我很讨厌阿珂,和讨厌温青青一样讨厌。
  •     喜欢小宝
  •     我小时候看过这本书,觉得挺有意思的。它和金庸的其他小说风格不一样。很高兴可以再看一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