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信札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波斯人信札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100070607
作者:(法)孟德斯鸠
页数:372页

章节摘录

  这个民族摆脱了这一新的束缚,便只凭野蛮的天性行事。大家都同意今后再也不服从任何人,每个人只注意自己的利益而不管别人怎样。  这个一致通过的决定使所有人皆大欢喜。他们说:“我干吗去替跟我毫不相关的人拼命干活呢?我只顾我自己好了,我会生活得幸福的。别的人是不是幸福干我屁事?我设法获得一切必需品,只要我应有尽有,我才不管别的特洛格洛迪特人穷得精光哩!”  播种季节到了,每个人都说:“我只耕我的田,长得麦子够我吃就行。我才不自讨苦吃白费力气哩!”  这个小王国的土地肥瘠不一,有在冈坡上的旱地,也有溪流灌溉的低洼田地。这一年大旱,冈坡上的旱地十分缺水,而有水灌溉的水田大大丰收,山区的人几乎全都饿死,因为平原的人铁石心肠,不肯分给他们粮食。  第二年霪雨连绵,地势高的田大获丰收,而地势低的田全被淹了。有一半人也闹饥荒,可是他们发现另一半人跟他们过去一样心狠。  当地一个有头面的人的妻子十分漂亮,他的邻居爱上了她,把她抢走。两人大吵大骂,大打出手。最后他们同意去请另一个人决断,那人在共和国存在时有一点威望。他们一起去找此人,要向他申诉自己的理由。这个人说:“这个女人是你的还是他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有我的田要种。我才不会放下我自己的活,花时间去解决你们的争端,处理你们的纠纷哩。让我安静安静吧,别来吵得我不得安宁了。”  ……

前言

  我在这里不是写献词,我不为此书请求保护。如果书好,人们就会读它;如果不好,人们读不读,我也无所谓。我拿出这头一批信试试是否合乎公众的口味。我文书夹里还有许多别的信,以后可以献给公众。  但是这得有个条件,即人们不知我是何许人。因为,万一人们知道了我的姓名,那么从此我就将缄口藏舌了。我认识一个女人,她走路姿势很好,可是别人一看着她,她走起来就瘸了。这部书的缺点已够多的了,用不着再把我自身的缺点暴露出来供人评论!如果人们知道我是谁,就会说:“他的书跟他的性格太不相称。他该把时间用来做更有益的事才是,一个庄重的人犯不上干这样的事。”评论家们肯定会这么想的,因为这样不必多费脑筋,手到擒来。  书中那些写信的波斯人曾经跟我住在一起,朝夕相处。他们把我视为另一世界的人,所以对我什么也不隐瞒。事实上,从那么远的地方移居来的人是无须再保守秘密的。他们把大部分信给我看,我把这些信抄下来。其中有些甚至使我惊奇,他们本不该让我看的,因为这些信的内容极大伤害了波斯人的虚荣和妒忌心。  因此我只不过代为迻译而已。我的全部辛劳困难就在于使作品适合我们的风俗。我尽可能减轻亚洲语言给读者的负担,使读者不被没完没了、令人厌烦的闳大不经的言辞弄得不知所云。  不过我为读者所做的并非仅此而已。我删掉了冗长的客套话,在这方面,东方人的慷慨大方不亚于我们。我还省掉了无数细枝末节,这些小事难以公之于众,而应自行消亡于两个朋友之间。  如果大部分出版书信集的人都这样做,那他们就会看到他们的作品全都湮灭无闻了。  有一件事往往使我诧异不已:那就是看到这些波斯人对于我国的风俗习惯有时跟我们一样熟悉,甚至了解这些风俗习惯的微妙的情况;能够注意到我敢肯定许多游历过法国的德国人都注意不到的事情。我想是因为他们长时间生活在这里的缘故,何况亚洲人花一年时间了解法国人的风俗,要比法国人花四年时间了解亚洲人的风俗更容易,因为法国人喜欢敞开心扉,倾心吐胆,而亚洲人则很少沥胆披肝,交流思想。  任何译者,乃至最粗鄙不文的评论家,都可以在他的译作或他那无聊的评论前面,将原文吹捧一番,指出它的作用、优点和不凡之处,以此来装点自己的作品,这是惯例所允许的。我可不这样做。读者可以很容易猜测出其故安在。一个最好的理由便是,我不想把这些十分无聊的话,写在一个本身已是极其令人讨厌的地方——我意思是说写在一篇序言中。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序言[法]乔治?居斯多夫
关于《波斯人信札》的版本(1721年)
作者自序
关于《波斯人信札》的几点想法
波斯人信札
第1封信 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说明出国目的在于求知)
第2封信 郁斯贝克寄黑人阉奴总管(嘱咐如何看守后房妇女)
第3封信 扎茜寄郁斯贝克(回忆旧日欢情,诉说别后相思)
第4封信 泽菲丝寄郁斯贝克(诉说阉奴总管的专横)
第5封信 吕斯当寄郁斯贝克(反映伊斯法罕对郁斯贝克出走的议论)
第6封信 郁斯贝克寄友人内西尔(担心后房妻妾不守妇道)
第7封信 法特梅寄郁斯贝克(诉说相思激情和孤衾独眠的凄苦)
第8封信 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说明出国的真正原因在于逃避宫廷倾轧)
第9封信 阉奴总管寄伊毕(阉奴生活悲惨,心理变态)
第10封信 米尔扎寄郁斯贝克(询问何谓幸福)
第11封信 郁斯贝克寄米尔扎(以特洛格洛迪特人的故事说明幸福在于道德)
第12封信 郁斯贝克寄前人(以特洛格洛迪特人的故事说明幸福在于道德)
第13封信 郁斯贝克寄前人(以特洛格洛迪特人的故事说明幸福在于道德)
第14封信 郁斯贝克寄前人(以特洛格洛迪特人的故事说明幸福在于道德)
第15封信 阉奴总管寄黑人阉奴雅龙(说明自己对他的爱护)
第16封信 郁斯贝克寄三墓看守者毛拉穆哈迈德?阿里(表示虔信宗教)
第17封信 郁斯贝克寄前人(询问如何判别物体的洁污)
第18封信 先知的仆人穆哈迈德?阿里寄郁斯贝克(以猪与鼠的典故说明猪肉何以不洁)
第19封信 郁斯贝克寄友人吕斯当(奥斯曼帝国的腐朽衰落)
第20封信 郁斯贝克寄妻子扎茜(责备她与白阉奴狎呢)
第21封信 郁斯贝克寄白人阉奴总管(严责他未尽职守)
第22封信 雅龙寄阉奴总管(奉命返回波斯以加强后房监视)
第23封信 郁斯贝克寄友人伊本(意大利里窝那一瞥)
第24封信 里加寄伊本(初到巴黎的印象:讽刺法王路易十四及教皇)
第25封信 郁斯贝克寄伊本(告诉他其侄雷迪赴意大利修学游历;对受到的款待表示谢忱)
第26封信 郁斯贝克寄罗珊娜(追忆新婚时的情景,对比欧洲妇女的放荡)
……
附录
《波斯人信札》附录
《波斯人信札》评析[法]乔治?居斯多夫
孟德斯鸠生平和著作年表

作者简介

《波斯人信札》内容简介:我在这里不是写献词,我不为此书请求保护。如果书好,人们就会读它;如果不好,人们读不读,我也无所谓。我拿出这头一批信试试是否合乎公众的口味。我文书夹里还有许多别的信,以后可以献给公众。但是这得有个条件,即人们不知我是何许人。因为,万一人们知道了我的姓名,那么从此我就将缄口藏舌了。我认识一个女人,她走路姿势很好,可是别人一看着她,她走起来就瘸了。这部书的缺点已够多的了,用不着再把我自身的缺点暴露出来供人评论!如果人们知道我是谁,就会说:“他的书跟他的性格太不相称。他该把时间用来做更有益的事才是,一个庄重的人犯不上干这样的事。”评论家们肯定会这么想的,因为这样不必多费脑筋,手到擒来。
《波斯人信札》中那些写信的波斯人曾经跟我住在一起,朝夕相处。他们把我视为另一世界的人,所以对我什么也不隐瞒。事实上,从那么远的地方移居来的人是无须再保守秘密的。他们把大部分信给我看,我把这些信抄下来。其中有些甚至使我惊奇,他们本不该让我看的,因为这些信的内容极大伤害了波斯人的虚荣和妒忌心。
因此我只不过代为迻译而已。我的全部辛劳困难就在于使作品适合我们的风俗。我尽可能减轻亚洲语言给读者的负担,使读者不被没完没了、令人厌烦的闳大不经的言辞弄得不知所云。
不过我为读者所做的并非仅此而已。我删掉了冗长的客套话,在这方面,东方人的慷慨大方不亚于我们。我还省掉了无数细枝末节,这些小事难以公之于众,而应自行消亡于两个朋友之间。
如果大部分出版书信集的人都这样做,那他们就会看到他们的作品全都湮灭无闻了。
有一件事往往使我诧异不已:那就是看到这些波斯人对于我国的风俗习惯有时跟我们一样熟悉,甚至了解这些风俗习惯的微妙的情况;能够注意到我敢肯定许多游历过法国的德国人都注意不到的事情。我想是因为他们长时间生活在这里的缘故,何况亚洲人花一年时间了解法国人的风俗,要比法国人花四年时间了解亚洲人的风俗更容易,因为法国人喜欢敞开心扉,倾心吐胆,而亚洲人则很少沥胆披肝,交流思想。
任何译者,乃至最粗鄙不文的评论家,都可以在他的译作或他那无聊的评论前面,将原文吹捧一番,指出它的作用、优点和不凡之处,以此来装点自己的作品,这是惯例所允许的。我可不这样做。读者可以很容易猜测出其故安在。一个最好的理由便是,我不想把这些十分无聊的话,写在一个本身已是极其令人讨厌的地方——我意思是说写在一篇序言中。

图书封面


 波斯人信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现在读来感觉全然不同。
  •     一本培养现代乌合之众的教科书
  •     : I565.44/1124-4
  •     #2012057#
  •     孟德斯鸠看起来也很八卦
  •     很有意思的书,有幽默风趣的小段子借波斯人口调侃法国人;有远见卓识预言了奥斯曼的衰败,俄国的崛起,新教的发展;有自己对法律的见解;
  •     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书~
  •     生吞活剥,不记得是甚么滋味。
  •     商务印书馆的版本还是很不错的
  •     感觉翻译读起来还是有些生涩,这本来应该是本挺有趣的书的,唔,还是我理解力太低不能读懂孟老这么高深的思想?想到还借了一本论法的精神要看,只希望能读得顺畅些。其实用东方人的角度去写法国人的习惯很有趣,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这不是那个波斯主人公的观点,这是孟德斯鸠想说的话……考验脑力!
  •     纤侬精巧游戏之作,颇合当时上流社会口味。如果不是作者后来写了《论法的精神》,这本书怕是早就被人遗忘了。后面部分一些关于民族性格的讨论有此后《论法的精神》的迹象。
  •     用波斯故事隐射法国现实。
  •     以波斯人之名,写出作者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也是其日后著作的雏形。
  •     所读为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1版,纸好字大印刷优良读着舒坦。
  •     孟老您又淘气了
  •     有代沟
  •     如何看待古老的不可思议。
  •     孟德斯鸠的成名作。
  •     奇妙的孟德斯鸠。
  •     人出众,也能站在外头看一个里头的世界。就像孟德斯鸠用“类波斯人”的眼光看待法国,揭露法国的时代样貌。而如相反者井底之蛙,就有柏拉图洞穴里那般囚徒一样,目光短浅,固步自封。(从文学角度讲,我觉得书信体的设计很好,但文笔就不敢恭维,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     很有趣味的书,不失天才。
  •     一夫多妻制的波斯人到了法国,一封封信记录了所见所闻和后宫和太监之间的倾轧和苟且。最后毒血的悲剧。
  •     讀這本書的初衷是因為《我愛我家》這部電視劇,其中的橋段便提到了書中兩位微不足道的人物。讀過後反而覺得沒有當時想像的那麼神聖了,也許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需要那戛然而止地結束才是完美,否則你總是猜不透結局。就像童話故事總是以王子公主過上幸福的生活結束,然而我們並不知道,王子與公主的生活中到底有沒有數不盡的生活瑣事和煩惱。
  •     其实还蛮有意思的
  •     思想性大于文学性,距离提供我们审视事物全面而崭新的视角,这个故事是一个实践。
  •     段子手,高级黑,孟德斯基。
  •     透过虚构的他人视角来审视自我
  •     无需细读,却是可以复读,每每可以找出别样东西
  •     译的传神 写的痛快
  •     有趣。特定时期的各地文化
  •     32岁可以做什么事?绝大多数人还迷迷糊糊,无奈或无助,也就这样迷迷糊糊的活下去。32岁的孟德斯鸠写成了这部《波斯人信札》并一举成名,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史上,都留下了自己永恒的不朽。但真正让孟德斯鸠影响整个人类的,还是59岁时出版的《论法的精神》。后者庄严,前者诙谐,具值得收藏细细品味。
  •     写习俗像希罗多德,写宗教又像黑塞了,总不是东方的人。看到结尾怒翻到前面瞧罗珊娜的信,却是一封都没写过,只有郁斯贝克埋怨她总像被自个儿占了便宜似的不肯亲近,当时便觉得这人并不真正欢喜男主,却因记不住名字而淡忘了。可以复读+1……孟德斯鸠的宗教观和人家好像的嘛_(:з」∠)_
  •     一个强行波斯人并不断夹私货的孟德斯鸠老师
  •     孟德斯鸠这种通过一封封信件叙事的形式还是很新颖的,通过不同文化的人的口来表达自己对本国政治文化宗教的观点和批判,既安全又巧妙~
  •     孟德斯鸠竟然也写过小说,表示带着猎奇的心理看的。孟翁通过虚构的书信形式,从侧面展示了波斯以及别国的文化、社会生活状况。
  •     老是记不住波斯人和俄罗斯人的名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