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与权欲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美丽与权欲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802140158
作者:大仲马
页数:626页

内容概要

大仲马,法国最引以为傲的两大文豪之一大仲马。
  大仲马,19世纪最受欢迎与最多产的法国作家之一,30岁时便以剧本创作而名声大噪,开启了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的序幕,与雨果被誉为戏剧界的双杰。
  1844年起陆续发表通俗小说《三剑客》与《基督山恩仇记》等,几乎已被译成世界上所有的语言而广为流传,备受欢迎。一生著有150多部小说,90多个剧本,文集250卷,以历史小说闻名于世。他的小说情节紧凑、人物鲜活、舞台感丰富,风靡全世界的读者,一生创作量惊人,多达270余种,地法国文坛的魅力历久不衰。
  一本大仲马的传记这么说:
  “如果您只要读一本大仲马的小说,请读《三剑客》,如果您有时间读三本,那么请加上《基督山恩仇记》和《玛尔戈王后》,如果您要读五本,再加上《二十年后》(《续侠隐记》)和《蒙梭罗夫人》;如果您选择十册大仲马的作品,那么便再加《大野心家》,《四十五卫士》,《我的回忆录》,《安东尼》和《波治伦子爵》。如果您选择十册大仲马的作品,那么便再加上《在野心家》、《四十五卫士》、《我的回忆录》、《安东尼》和《波治伦子爵》。如果这十本书您都看过了,那么您铁定已经上了瘾,毋需我们推荐您阅读其他的作品了……”

书籍目录

上 一 吉兹先生的拉丁文 二 纳瓦乐王后的卧室 三 诗人国王 四 1572年8月24日晚上 五 从个别的卢浮宫谈到一般的美德 六 清债 七 1572年8月24日夜间 八 大屠杀 九 凶手们 一○ 死亡、弥撒或巴士底狱 一一 圣婴墓前的山楂树 一二 知心话 一三 万能钥匙 一四 新婚第二夜 一五 女人要的也正是上帝要的 一六 敌人的尸体总是好闻的 一七 昂布鲁瓦兹·帕雷医生的同行 一八 死而复生的人 一九 太后的香料商勒内师傅的住宅 二○ 黑鸡 二一 索弗夫人的那套房间 二二 陛下,你将是国王 二三 又一个改宗者 二四 蒂从街和破钟街 二五 穿桃红色斗篷的人 二六 玛格丽特 二七 上帝的手 二八 罗马来信 二九 出发 三○ 莫勒韦尔下 三一 围猎 三二 兄弟之情 三三 查理九世的答案 三四 上帝的安排 三五 国王们的夜游 三六 拆字 三七 回到卢浮宫 三八 太后的腰带 三九 复仇计划 四○ 阿特柔斯家族 四一 占卜 四二 知心话 四三 波兰使节 四四 俄瑞斯忒斯和皮拉得斯 四五 奥尔通 四六 丽星旅店 ……

作者简介

《玛尔戈王后》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杰作之一,取材于法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宗教战争。可以说它是大仲马为圣巴托缪节惨案撰写的一部精彩无比的史诗,为读者提供的法国宫廷的政治风俗画同样是罕见的佳作。而玛尔戈王后和拉莫尔的恋爱故事尤其被后世传为趣谈。 
  读过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的读者都记得,书中的拉莫尔侯爵小姐颇以死在断头台上的祖先拉莫尔伯爵而骄傲,那位伯爵死后,他的情妇玛尔戈竟然将他的头颅珍藏起来作为纪念。而拉莫尔小姐就是仿效玛尔戈,保存了于连的首级。
  《玛尔戈王后》自从出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多次再版,并被搬上银幕,在著名的国际影星伊莎贝拉?阿加妮的演绎下,增强了该作品的受读者喜爱程度。该部电影还获得第20届凯撒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47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图书封面


 美丽与权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事实证明,纵然是一部以宗教纷争为背景,皇室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的书,在大仲马的笔下写出来,也依旧引人入胜,想要一口气读到结局的。在大仲马的笔下,玛尔戈实在是把一名皇室贵族女子的绝代风华演绎到极处。她美丽,聪明,极具才华,有情有义,但是爱情却从来没有把她拉扯到脱离理智的境地,她深知自己的地位所需承担的责任并且勇于承担。从故事的开始,她就明白1572年8月18日在卢浮宫举行的这场婚礼是一场政治演出,但是玛尔戈绝不是为爱情而心碎的普通女子,她没有仇恨这段无爱的婚姻,反而与纳瓦尔国王在第一时间结成同盟,因为她深知如果他在王室的阴谋下丧生,她也将成为无权无势的寡妇,而如果纳瓦尔国王顺利继承了她王兄的王冠,她则将成为法兰西的王后。享利·纳瓦尔的生与死,就成了这则故事里主要冲突。大仲马为这个故事织了一张厚厚的网,人物的爱恨情仇就在这张网中苦苦挣扎,阴谋像潮水一样不肯停歇的涌过来,高潮迭起,看得人心惊肉跳。来自佛罗伦萨的凯瑟琳·德·美第奇,法兰西的王太后,阴狠冷酷,直到最后毒死自己的亲子;在世的法国国查理九世生性软弱,但是在故事的末梢却做了最激烈地挣扎;享利·德·波旁,纳瓦尔国王,却是极其的擅于把握时势,深知如何见机行事,几次逃过鬼门关,终于笑到最后成为历史最著名的“亨利四世”,法国波旁王朝的首任国王。不过若是没有玛尔戈,只怕这个亨利四世早就死在了王太后的手上。生于王室,玛尔戈天生就学会了非同一般的政治思维能力。她在乎的倒不是天主教和新教徒谁胜谁输,她只是不甘于成为瓦卢瓦王朝为了确保王座永世不变而献上的祭品,母兄手中操纵的政治傀儡。对于纳瓦尔的亨利来说,孤立无援地被软禁在卢浮宫的那段时间,如果没有熟知家族品性阴谋套路的玛尔戈如明灯般在侧指引,恐怕在获得王冠之前就化做了一屡冤魂。这对夫妻,虽然在感情上无法共鸣,但是在政治途上倒是携手共进。他们可以对对方的情夫和情妇孰视无睹,甚至乐于玉成其美事而互相包庇,同时又能够为了不给政治敌人以陷害的机会,共同假装情投意合。玛尔戈对于拉莫尔的爱情的确是刻骨铭心,但是任何花前月下的时刻,她对自己的政治抱负都没有过片刻松懈。即使如何沉浸于情爱的欢娱,都不忘睁着一只眼警惕守候在周围的阴谋。拉莫尔和亨利的情妇索弗夫人,都被卷进了这场政治纷争,当历史的马车在迷茫的森林中左冲右突寻找前进方向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爱情而不幸被辗在了车轮下面。玛尔戈也并不是冷血如凯瑟琳可以坐视爱人的牺牲。她说,“爱一个人就要爱到底,哪怕他死了。”她坐在临终的查理九世面前苦苦哀求,她为了挽救拉莫尔的生命情愿倾家荡产;只是查理九世说,妹妹,他不得不死——只有拉莫尔做了替死鬼,才可以成为遮掩住“母亲亲手毒杀儿子”这桩肮脏的丑闻,擦拭掉所有可能会玷污皇室光辉的污渍,如此才可以继续让那顶王冠明亮耀眼,为万众景仰。最让我感慨的是故事行至尾声,拉莫尔死后,玛尔戈把他的头颅装进了“饰有珍珠、散发出香味的口袋”里,然后回去参加盛大的宫廷舞会,查理九世说“你胳膊有一点血迹”,玛尔戈说,“没有关系,只要我嘴角上挂着笑容”。因为位置太高,因为是法兰西的公主,纳瓦尔的王后,所以连如凡人一般悲伤的权利都没有。所以她那么羡慕同时失去情人的昂利埃特:“她是幸福的,她可以流在这儿,她可以流泪,她可以随心所欲地去痛苦。”对她,政治与爱情,如同水火般无法共存。 留不住情人的生命,就只能留住他的头颅。在政治面前,她的爱情到底还是输了。————————————————————————————故事里没有说过玛尔戈的结局。但是这个瓦卢瓦王朝最后的公主,并没有给新王朝留下前王朝的血脉。她与亨利四世一无所出,并在亨利继位法国国王之后不久与之离婚。他们或许曾共同历经困难,却没有一同共享荣华。玛丽·德·美第奇成为亨利四世的第二个妻子,生下了路易十三,成为了法国另一个摄政王太后。又开始新一轮的谋杀,叛变,权力的倾轧一如前朝。而1615年,玛尔戈死去,并葬在了瓦卢瓦的教堂。

精彩短评 (总计35条)

  •     上初中的时候就看过了,从这本书开始喜爱大仲马。
  •     没有看过其他版本无从比较,不过编辑算挺用心的(虽说出了将作者名字印错这样让人百思不得解的乌龙错误= =),翻译也明白晓畅,其他版本不好买的话,这版不妨一入。精彩的历史小说。大仲马出品,基情当然/一定/必须/永远是有的=V=
  •     中学的时候就看过.现在终于自己买到了!玛戈是个可怜的女人啊!!!
  •     真佩服你把他们关系搞得这么清楚,
  •     跟电影图片结合很好,看书比看电影看得明白
  •     大仲马的历史剧没有<基督山伯爵>好看...好吧,这是偏心眼.
  •        玛格丽特·德·瓦罗亚,亨利二世的女儿,查理九世的妹妹,法兰西王冠上最明亮的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她命中注定要投身于政治阴谋的旋涡。
       丈夫躲开,情人跑掉的新婚之夜对于美丽的玛戈来说,代表着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玛戈和亨利·德·波旁的婚姻是政治交易,她是这场政治赌博里最美丽的一个筹码,她的嫁妆是婆婆的棺材,新婚贺礼是“圣巴托罗缪之夜”六千多新教徒的鲜血。
       亨利·德·波旁,未来的亨利四世,现在只是罗浮宫的囚徒,虚伪的他周旋于这个奇怪家庭的家庭成员间,唯一的保护是他头上那顶从没戴上的纳瓦拉王冠,罗浮宫里能依靠的是两个女人——他野心勃勃的妻子玛戈和奉王太后命令亲近他的索弗夫人。这两个女人在“圣巴托罗缪之夜”救了他的命,配合他在宫廷里演出一幕又一幕的好戏,让他活着离开巴黎,登上法国王位。
       查理九世,这个狩猎成命的国王,看似漫不经心,其实每时每刻都在提防身边每个人,他有个雄心不老的母亲,两个对王位虎视耽耽的弟弟,还有个手握重兵随时准备谋反的表亲。他的生活一刻不得安宁,他既要平息一个又一个阴谋,又要亲自布置更多的阴谋。他要保护法国的安全和尊严,为了这个目的,他谁都可以出卖,包括他最亲爱的玛戈妹妹。作为国王,他是个出色的国王,但是作为儿子、兄长,他彻底失败。
       拉莫尔和柯柯纳,他们只是巨大政治阴谋里两个小黑点。以爱情的名义投身于政治阴谋,最终被政治吞噬,除了他们爱的两个女人以外再不会有人记得他们。他们是最无辜的两个人,为皇族的体面而死,为爱情而死,为友情而死。
       在政治阴谋里没有输赢、对错,每个人都心怀鬼胎,为各自的利益今天与这个结盟,明天为更大的利益让昨天的盟友横尸街头。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说出口的每个字都要思量再三,每个人都彬彬有礼,每个人都在算计对方什么时候会消失,每个人都有无数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从小在这个环境里耳濡目染的玛戈很明白自己的价值,为了自己她很乐意陪母亲和兄弟们玩这场游戏。她有什么办法,丈夫是母亲和兄弟帮她选的,要她丈夫去死的是他们,要她当公爵情妇的是他们,让她进修道院的也是他们,她要做的是为自己的未来做点小规划,她想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比起终身黑纱,一个活着的丈夫,一个活着的名不副实的国王和丈夫更有利用价值,玛戈选择站在丈夫一边,她乐于利用最小弟弟对自己的迷恋为自己的情人和丈夫编制屏障、传递消息,谁都一样,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管他是不是自己的兄弟。
       在阴谋以外的时间,玛戈也与情人花前月下,享受爱情的甜蜜。拉莫尔是幸福的,先是肉体被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挽救,接着这个女人又拯救了他被爱情折磨的灵魂。玛戈的一个微笑,能让拉莫尔奋不顾身,玛戈的承诺让他献出生命。可怜的拉莫尔,当你为爱情疯狂的时候,思考过为爱情卷进宫廷阴谋的代价吗?在政治旋涡里,爱情不可能保护任何人,更何况爱情的对手是冷酷的王太后,你的沉默不语,让悬在头上的屠刀一点一点靠近。
       柯柯纳,你的错误就是把友情看得太重,看得比爱情还重要,本来你还有机会全身而退,本来你已经这样做了,可为什么要回头,为什么明明可以逃跑却还要留下来。当你抱着拉莫尔上斩首台,当你恳请刽子手让朋友少点痛苦的时候,全巴黎都在为你们哭泣。两个无辜的灵魂,你们的鲜血掩盖了一个宫廷阴谋,维护了一个国王的尊严,葬送两个女人的眼泪和青春。
       三颗红宝石和一条人命,没能换回玛戈的情郎的命,但换回丈夫的自由。玛戈朝思慕想的自由和荣耀都手的时候,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望着拉莫尔梦想的家园,玛戈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在这场政治角力里,玛戈和亨利赢得了第一回合,只要他们耐心等待,十四年后法兰西王冠也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王太后得到什么?她的阴谋诡计误杀了自己的儿子,却也把她最爱的儿子送上法国国王的宝座,她不伤心,她可以继续名正言顺的摄政,这次她只用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作代价就几乎把全国的新教徒消灭干净,虽然亨利还活着,这颗毒瘤总让王太后寝食难安,可现在她最爱的儿子是国王了,她有的是时间收拾她的女婿和女儿。
       在政治旋涡里,人民得到了什么,一个新国王。他们的日子还是一样的艰难,“圣巴托罗缪之夜”留下的痛苦仍在继续,战争仍在继续,宗教狂热还在蔓延。女人们还穿着黑纱,哭泣着。
      
       《玛戈王后》整本书非常紧张,阴谋一个接一个,让人喘不过气来,不过中间也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我最喜欢“国王们的黑夜”这章,查理九世为保护亨利,带他到巴黎过夜,不巧半道上遇到偷偷回巴黎找情人的弟弟和堂兄,于是三位国王(查理九世、他弟弟当时是波兰国王、纳瓦拉国王)和一位公爵一起去捉玛戈的奸,结果被玛戈、拉莫尔、内韦尔公爵夫人和柯柯纳用野猪腿和其他食物痛打一顿。
       虽然说这个故事是个阴谋和爱情交织的故事,明知道最后不会有好结果,但是最后柯柯纳不愿意丢下重伤的拉莫尔逃跑,宁可留下来跟他一起上刑场;柯柯纳抱着已经不能走路的拉莫尔走上斩首台,远远望见玛戈和内韦尔公爵夫人穿着黑纱躲在一个阳台里偷偷看他们,他们两个会心一笑……我哭的一塌糊涂,如果说书里每个人都有死千百次的理由,最不该死的人就是他们两个,他们死的太无辜。故事以阴谋开始,也以阴谋结束,双方两败俱伤,王太后虽然把心爱的儿子扶上王位,可战争还在继续。亨利顺利逃脱,可他的冒险行为赔上索弗夫人和他最好朋友的性命,到最后他还是一无所有,血雨腥风还在继续。
       电影版的《玛戈王后》实在是太精彩了!每个演员都很符合角色特点,当然最出色的还是伊莎贝拉·阿佳尼的玛戈,玛戈是个淫荡又不失纯真的女人,阿佳尼的那双眼睛刻画出玛戈的喜怒哀乐,玛戈抱着拉莫尔的头坐马车去纳瓦拉那场里,玛戈含泪眼睛,沉默不语的表情,实在是太经典了,没什么人看了不心动的。电影用完全写实的手法“圣巴托罗缪之夜”,不论是宫廷还是街道上到处都是尸体,让人心惊胆战。整部电影都是冷色调,只有玛戈衣服是暖色,点睛之笔就是玛戈最后穿的那套白色礼服,跟她婚礼上那套高傲的红色礼服比起来,这套衣服让玛戈变成一个圣女,玛戈含泪向濒死的查理九世请求赦免,查理九世的鲜血滴在白色礼服上……看得让人想哭。《玛戈王后》的小说和电影一样出色!看过电影以后,我认定伊莎贝拉·阿佳尼的玛戈就是我心中的玛戈,她实在是太美丽了!
  •     小时候读过好几遍呢~呵呵,那个时候很喜欢阿
  •     一个词,就是“好看”!
  •     红与黑……
  •     大二。王后也是女人啊。
  •     喜欢这本书的字体和排版,注释很清楚。纸厚而轻。但是很不喜欢书中每一页的书角都印有电影里的照片,与书中插图格格不入,不喜欢这样的商业气息
  •     比想象的丑陋残酷
  •     我爱这本书,也爱电影
    喜欢书中的一抹樱桃红,是拉莫尔的披风;喜欢电影中的一抹脏红,是玛格白礼服上的鲜血
    玛戈和内韦尔公爵夫人,拉莫尔和柯柯纳,每每想到都会鼻子发酸
  •     因为喜欢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所以买了这套,但是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作者的原因,感觉波澜不惊,大屠杀也没有很振聋发聩的感觉,故事有很多波澜,但是写的不够动人,没有特别的吸引感觉。看过一边就不想再读了
  •     还不错吧,我一口气看完的
  •     前几天刚收到的书,质量挺好的很喜欢~
  •     我本人是作者的忠实读者,市面上能买到的大仲马写的书我几乎是必买不可,而且只要是他写的我肯定爱看,我相信你如果喜欢看大仲马的书,这本书是不会让你后悔的.
  •     margot晚年跟前夫和解后过得还算好吧,又是资助艺术家又是搞慈善,帮忙组织宫廷活动和带孩子也算发挥特长了~~~~~不过政变成功却被市民推翻这个略囧。。。。。
  •     但爱如死之坚强
  •     我喜欢美丽又勇敢的玛格丽特。法国式的爱。到这里就结尾了么,还是我的书丢页了。
  •     阴谋和爱情,总是交相辉映
  •       今年初,看完《资治通鉴》之后,就开始看王夫之写的《读通鉴论》。其实我个人还是觉得自己古文底子挺不错的,四书五经都学习过,诗词歌赋也背过不少,二十四史读了三四个,一般的古文还真难不倒我。就这样,《读通鉴论》这书对我来说仍然不是一般的难啃。三四个月过去了,只看了不到四分之一,还在讨论汉宣帝。
      难读的原因,有好几点:首先,《资治通鉴》的历史跨度很长,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等到看王夫之的评论的时候,常常不知所谓,需要去翻书。其次,王夫之这老家伙的历史跨度更大,他甚至连明朝的事情都加进去聊聊,常常搞得我还得去翻《宋史》和《明史》。然后,《资治通鉴》这玩意儿只是叙述一下历史,当时是什么样的,那就是什么样的,可是《读通鉴论》那是讲人,前因后果你都得串起来,还要揣测各种局各种人的心理。难怪曾国藩那么推崇王夫之。
      扯了好远~~《读通鉴论》读累了,换换脑筋,所以读的《玛戈皇后》。
      
      《玛戈皇后》的故事情节复杂,人物众多,但是大仲马的故事讲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非常值得一读。
      
      以下是历史背景:
      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全名玛格丽特·德·瓦卢瓦(Marguerite de Valois),她爹亨利二世(1547~1559),法国瓦卢瓦王朝的国王,她妈凯瑟琳王太后(Catherine de Médicis),来自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她的三个哥哥也相继登上了法国王位,依次是弗朗西斯二世(1559~1560)、查理九世(1560~1574)和亨利三世(1574~1589)。 最后,她丈夫亨利四世(1589~1610)开创波旁王朝,于1599年与玛格丽特和平离婚。
      玛戈的婚姻,是为了调和法国新教徒胡格诺派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的政治婚姻,婚书于1572年8月17日在巴黎签订,第二天举行了结婚典礼。作为纳瓦拉国王亨利的随行人员,很多胡格诺派教徒也来到巴黎参加他的婚礼。婚礼之后的狂欢以及庆祝活动一直持续到8月21日。8月22日,凯瑟琳太后指使天主教徒Maurevel,试图刺杀胡格诺派在巴黎的领袖,海军将军科利尼。8月24日,圣巴泰勒米日黎明前的几个小时,科利尼和其他的12个胡格诺派的领袖在巴黎被暗杀。8月24日到9月17日,屠杀雨格诺派教徒的浪潮开始,并从巴黎扩散到其他一些城市。纳瓦拉国王亨利被逮捕,并被迫改信天主教。史称圣巴泰勒米大屠杀(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查理九世于1561年在兰斯加冕为法国国王。他完全受自己野心勃勃的母亲凯瑟琳王太后控制。他在1574年于万塞纳去世。亨利三世在1573年获选为波兰国王(称亨里克三世),但他只在波兰呆了6个月,查理九世去世后,他就回国即位为法国国王。法国贵族们成立的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组成的政治同盟不满分子同盟,他们在查理九世去世的时候,想让弗朗索-赫尔克而非仍逗留在波兰的法国王子亨利成为下一届的法国国王,因为弗朗索在宗教问题上比他的兄长更加宽容。这个阴谋于1574年的2月被揭穿;讽刺的是这是玛格丽特自己向其母亲凯瑟琳告密的结果,而她的动机到现在仍然不为人知。弗朗索-赫尔克和纳瓦拉王储亨利因此被关押于文森城堡。这两位阴谋家的第一次出逃以失败告终,他们的两位支持者约瑟夫·博尼法斯·德·拉莫尔以及汉尼拔·德·科克劳斯伯爵被判处死刑。1584年亨利三世的弟弟和继承人弗朗索瓦去世,使亨利四世成为王位继承人。天主教徒担心形势将对他们不利,于是在首领吉斯公爵亨利领导下反对亨利三世,引发所谓三亨利之战(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亨利四世)。1588年5月12日,吉斯公爵进入巴黎,在街上筑起街垒,这天史称街垒日。亨利三世逃往沙特尔。同年12月23日,吉斯公爵与其兄吉斯红衣主教在一次鸿门宴性质的会晤中被亨利三世的侍从刺杀。1589年8月,亨利三世与亨利四世一同进攻巴黎,在雅各宾修道院被一名修士雅克·克列孟刺死。亨利四世成为国王。
      1552年,当国王亨利二世参加梅斯战役离开法国时,凯瑟琳皇后被任命为摄政,但是权力非常有限。弗朗索瓦二世15岁登基后,依然如此。1560年4月1日,她被命名为宣传安抚政策的Michel de l'Hôpital长官。1560年12月5日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后,凯瑟琳的第一个儿子查理九世成为国王。凯瑟琳继续摄政,而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凯瑟琳成功地将长女伊丽莎白嫁给了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而将第三个女儿玛格丽特嫁给了亨利·德·纳瓦拉,从而缓和了和胡格诺派的矛盾。她也允许胡格诺派领袖科利尼返回宫廷。但是之后,她很快又后悔了,因为科利尼对查理九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使查理九世露出了独立执政的征兆。 凯瑟琳为了恢复自己的控制,策划暗杀科利尼。在第一次行动失败后,引发了恐怖的圣巴泰勒米大屠杀。1574年查理九世逝世,亨利三世继位。凯瑟琳继续她妥协让步的政策,但是她的影响已不能和她儿子相比较了。凯瑟琳在1589年1月5日于皇家布卢瓦城堡离开人世,相隔不久之后亨利三世也遇害身亡,瓦卢瓦家族的血脉由此断绝。游客现在仍可以在布洛瓦城堡看到她的毒药柜子。
      
      终于把故事背景交代完了,该说故事本身了。
      卢佛尔宫的盛大舞会,皇家的狩猎,刀光剑影的厮杀,巴黎城内大街小巷的风光组成了十六世纪的法国,充满了浓郁的历史色彩。故事主线是天主教派和胡格诺派之间的冲突、法兰西宫廷内部的斗争,两者交织,引出了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和紧张曲折的情节。故事进展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玛格丽特是她所生活的那个对法国皇室充满流言蜚语的时代的非同一般的生活作风的一个鲜明写照,对她的流言为整个上流社会所传播。
      圣巴泰勒米大屠杀过程中,加布里·德·列维斯,德·莱朗子爵,一位跟随她丈夫的胡格诺派教徒,因为被她的兄弟查理的卫兵追踪而躲进她的卧室。玛格丽特为他说情,最终保住了他的性命。书中把这件事情安到了拉莫尔的头上,拉莫尔后来成了玛戈的情人。
      约瑟夫·博尼法斯·德·拉莫尔被判处死刑一事,也被安到了拉莫尔的头上,只是书中变成了是查理九世杀的。
  •     玛戈在自我堕落
  •     一贯的结合史实的英雄浪漫主义赞歌。男主角真是痴情,挺傻的。
  •     非常少见地用了两个月才读完这本书(还是说是这2本书) 高潮迭起 可能还是我自己比较对西方名著苦手。总之流芳百世的都是悲剧。
  •     大仲马杰出的作品,本人认为比三个火枪手还要精彩!印刷很不错!
  •     百度百科看得吧~
  •     原来还有电影版本的,有机会一定要看看。
  •     可以一买...和电影出入很大..书含蓄多了
  •     这本书是大仲马的又一力作,一向我都非常喜欢大仲马的书,我也是和朋友力荐这书。很值得看的书,我个人感觉比基督山伯爵还要好看。
  •     一个骑士存在的时代+一个权力倾轧的宫廷+一段血腥的宗教纷争+一个绝代风华的女子+一颗高贵的头颅=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j'adore Dumas
  •     我是看过法国名片《马尔戈皇后》回来追看这本名著的,确实是好作品。爱情的力量也很动人。大仲马写的气势磅礴。不愧是文坛伟人。书中乱世中的真爱让人唏嘘!
  •     怎么我收到的只有这本书的下册啊,买的明明是上下册?请客服给个说法啊
  •       很庆幸大仲马足够仁慈将瓦卢瓦的玛格丽特的故事停留在1574年,让小说在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后就戛然而止。
      于是我们不必看到玛戈在亨利逃回纳瓦拉后被哥哥亨利三世软禁在卢浮宫的两年。
      不必看到玛戈终于来到纳瓦拉和亨利伴随着不间断的争执与各自的情人的四年貌合神离。
      不必看到玛戈既被亨利三世嫌弃声誉糟糕不得不离开王室又受到日渐疏远的纳瓦拉的亨利冷淡的对待无处容身的窘境。
      不必看到玛戈在自己的封地还要通过政变才能拥有权力却失败被关押的经历。
      不必看到玛戈先后被哥哥和丈夫软禁在奥弗涅的三年和十五年。
      不必看到纳瓦拉的亨利在利用玛戈的丈夫这个身份取得国王宝座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与仍在被软禁的玛戈开展了长达七年的“离婚”谈判。
      不必看到玛戈如何和已是受人爱戴的国王亨利四世和他的新王后玛丽取得和解离开牢笼出入宫廷帮助抚养他们的孩子。
      不必看到玛戈怎样随着年龄增长芳华减退身材走样陷入贫困默默的死去却在死后接受哀悼旧王朝彻底逝去的民众的哀嚎。
      不必看到同瓦卢瓦王朝一样脱胎于卡佩王朝的波旁王朝的权力倾轧也一如前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