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到灯塔去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532746323
作者:(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页数:256页

心底的烛光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灯塔,远远的,不可抵达。有人一生向往灯塔,生命终止,只留下最美的幻像;有人拚力抵达灯塔,却不道虚幻一场;有人只在眺望灯塔,远远地,静静地......如心底的烛光,照亮灵魂温暖生命

算读后感吧——初读《到灯塔去》

视听被肥皂剧,无病呻吟的伪青春文学,哗众取宠的公共知识分子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所充斥。脑子混沌而倦怠。想找一个出口,从这浑浑噩噩的困境中突破。这本书,无疑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座灯塔。一直以来,对意识流的小说是有点畏惧的心态的。觉得自己的思维跟不上作者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字所描述的瞬息万变的世界。但是呢,人总是想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而与这个世界的丰富并驾齐驱的就是人的内心。这是意识流的文学吸引我的地方。所幸的事,这本译著字字服帖,丝毫没有艰涩难懂的地方,让我能更好的了解这本英文著作。感谢译者瞿世镜先生。读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一心想去纠结,它到底写了什么。而是放任自己在伍尔夫用文字编织的意识流的漩涡里沉沦。了解一些自己可以碰到的东西。我想,随着自己的阅历渐长,我可以读到比现在的我更多的东西。这也是这本书的魅力之一。我文笔不太好,就写这么多了。还会再读几遍的,到时候再来贴书评。

短评

其实现在还没有完全读完这本书,但昨晚终于读完略为枯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一气读完,心潮澎湃。第一部分几乎消磨掉了我的全部耐心,意识流的写法使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全面完整细致地展现出来,冗长且耗费脑力。然而,就如书中人物一样,在第二部分拉姆齐夫人去世后,我才理解了前一部分的良苦用心。是不是人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第一部分中对拉姆齐夫人心理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宽容博爱、细腻耐心的女性形象,她是孩子们的母亲,是拉姆齐先生的妻子,是客人和仆人们敬重的女主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是这个家庭的核心,是每个人心中的灯塔之光。第二部分中,她逝世以后,这道光也消殒了,家庭失去了核心,普鲁和安德鲁的死也使这个家垮掉了半边天,此时此刻,那个可爱的黄昏所发生的种种,似已成为遥不可及的童话。短小的第二部分也显出变故之突然,令人不禁长吁短叹。这才显露出作者在前一部分的良苦用心。第三部分还在阅读当中,除了延续第二部分的伤感之情,灯塔之行更添加一分庄重与神圣,莉里的画作进入最后的阶段,他们都在追寻且缅怀着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另,此版开头有译者对于文章的分析,颇有益处,力荐!

瞬间

普鲁斯特有段话很治愈,他坚信人的感觉和体验中有那么一些时刻和瞬间是超乎寻常的,甚至可以说是辉煌的,因为这些瞬间会在一刹那容纳、浓缩现在和过去,把流逝的时间和过去的记忆一下子照亮。 有点类似瞬间永恒的意味。 一种纯粹的时间 。伍尔夫精辟的比喻将每一个瞬间都无限拉长,时间变慢了。在第一部分,也是全书最长的部分,时间缓慢地推进,逐渐被不同视角人物的思绪填充然后膨胀。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却一下子跳到十几年之后。人物的命运和遭遇一笔带过。然而我想这样先快后慢的节奏却使读者更好的能体会人生中一些瞬间的永恒性——人生中纵然有许多悲欢离合,也许会遭遇不幸、意志消沉——保罗和泰敏婚后不欢而散,美丽的普鲁因难产早逝,一战中儿子阵亡。这些年轻的生命,曾经被寄予无限的期待与祝福,幸福却令人惊愕地夭折。作者只轻轻提到,是一声叹息。但是总有那样一些瞬间,我们再度想起的时候会完全沉浸其中,它们是永恒的。相比于不幸的遭遇,永恒的瞬间却在记忆中愈发明晰。在《到灯塔去》中,塔斯特莱先生一直因为事业不成功对生活时常流露不满和刻薄,但是他和拉姆齐夫人上街的那段想帮拉姆夫人拎包的那个瞬间,塔斯特莱倘若回想起,一定还是会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泰敏和保罗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最后不欢而散,但他们一起去海滩、私定终生的那个夜晚也是永恒的,并不会因为生活的不幸而褪色;莉莉突然回想起与塔斯特莱先生一起向河里扔石头,那种意想不到的友谊,同样能在被回忆起时,温暖着人们。而伍尔夫所做的,恰恰是抽离、凝固这些瞬间,让平凡的人物也会有甜蜜或者光辉的时间体验。

意识的流动

记忆中多年前曾经在图书馆借过《尤利西斯》,结果放了很久一页没翻又原样送回(当然记忆可能出错,也许我根本就没借过,那只是我的想象而已);也曾经试图挑战过《追忆似水年华》,但看到书的厚度和故事梗概之后还是放弃了(当然给意识流小说写故事梗概本身就是件很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是我第一次认真读过的意识流作品。这两部小说并不长,但我读得很慢,有时几分钟还读不完一页。因为跟随那些文字,我的意识也不由自主地开始流动,当主人公陷入某种遥远的思绪中,会有一束光突然射入我的内心,惊起那些栖息在某个黑暗角落里的闪念。那些文字有时像漩涡,把人吸进去随之不停旋转;有时又似乎是一张无数羽毛做成的轻盈的大床,将人托至云端,懒洋洋地沉溺于思绪恣意流淌的快感之中;忽而又急速降落向下,一直拉近到那些毫无意义的日常琐事,透过它们看清生活的真相。而从这种“沉醉不知归路”的状态中醒来时,时间已悄然溜走,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哪句话而开始这段思绪的漫游,经常要向前面的文字追溯半天,才能抓住主人公的意识轨迹。直白点说,就如同以下这段拙劣的cosplay——拉姆齐夫人经常觉得,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就像我在没有音乐的房间里独处就会焦躁不安吗?哦见鬼我又在想些什么,刚才看到哪里了?)她的目光离开了手中编织的袜子(“见鬼”?我为什么会用这个词?中译本小说看久了会把人传染得连思考都带上一股翻译腔?算了不要管这么多了),她抬头望见灯塔的闪光,像是她自己的目光和自己的目光相遇(是的,自己的目光——也许自己下次也可以以这种方式写些东西,不过恐怕到时就写不出来了吧?)。通过赞扬那灯光,她毫无虚荣心地赞扬了自己(可是我又有什么可写呢?我这种习惯隐藏自己内心的人是不会把潜意识自曝出来的吧?不然安全感在哪里?)她想,如果一个人孑然独处,这个人多么倾向于无生命的事物:树木、溪流、花朵;感觉到它们了解这个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和这个人化为一体;感觉到一种如此骚动不安的柔情(等一下,就是这里!为什么会有种突如其来的思绪万千?到底是牵动了哪一根神经?可是我抓不住它,就在刚刚那一秒钟的时间里,我完全不知道自己都想了些什么,除了惊呼“就是它”!所以我终究只是一个俗人而已)。她凝视那长长的光柱,就像是在顾影自怜。在心底卷起了一缕轻烟,在她生命之湖的水面上,飘起一层雾霭,化为一位新娘,去迎接她的爱人(好累,我需要休息一会回到现实世界,多么满足又多么不忍啊)。这是一场思维的旅行,每次刚刚回过神,下一站就在未知的不远处等着你。航程时远时近,全凭你自己,却又不由你自己掌握。奇妙的阅读体验。那么究竟读到了什么?很难回答,可以说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碎碎念,也可以说,那些转瞬即逝的浮云背后有着永恒的心灵之光。你相信两个人可以彼此不用任何言语去交流却能感知对方此刻心中所翻滚的千思万绪吗?我相信。但我也更相信,即使如此契合的两个人,一旦开口,这状态便就此终结。语言是壁垒。纵使思想的河流翻滚着相同的波涛,表达出来的那一朵浪花也往往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溅起。能够完全被自己掌控拥有的,只有孤独的灵魂。

女人,最好不要写作和绘画?

伍尔夫在小说中,借朱莉之口将这个问题屡次提出。这是有意义的。我们永远很难去真正体会一个我们不曾经历过的时代,比如说伍尔夫的时代。于是我们也就很难理解,她写作时真正的心情如何。唉,为什么一谈到伍尔夫我就必谈女性,必谈女权?或许是她太耀眼了吧。那么说说意识流。这本书证明了伍尔夫不仅能写,而且还能写得很前卫。虽然没有达到《追忆似水年华》那样的繁复,却也可以令人感到目不暇接。伍尔夫通过这部意识流的作品挖掘人性的可能性。不禁让我忽然联想到《暗恋桃花源》。赖声川说,做暗桃是因为想说,台湾的社会就是这样一个舞台,不断有各种人物和事情来打岔,将一件事情切割得七零八落……此处,我倒是与他暗合。一直以来我便认识到人的思维凌乱无序,不可言说。这并非乖张之论,却是在生活中切实感受到的现实。《到灯塔去》中的拉姆齐夫人正是这样。尽管她是一个受人尊敬,头顶光环的人物,还有一个研究哲学的丈夫,可她在作者笔下的思维依然杂碎。然后从这凌乱的语言当中,再在读者眼中生成一个外化的具体的人物。可现在回想整部作品,当阅读完所有的内心絮语,我们可以说清楚拉姆齐夫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在看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她的行动之间存在这那么多的偏差之后,我们应该根据她的内在还是她的行动来对她做出判断呢?而如果我们跳出读者的身份,设想我们自己就是拉姆齐夫人,我们又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意识流的终极意义之一就是不停地告诉我们,完全认识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观看。

关于女性主义的挣扎与突围

作为意识流文学界公认的代表人物、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主义先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存在仿若一道神谕,其作品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意识的大门,她曾写道:“女人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一笔属于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拥有创作的自由”,伍尔芙女性意识的觉醒于那个时代而言无疑是超前的,而最终她也用她的文学创作践行了这一点,并形成了其独具艺术性的意识流写作风格。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迷恋伍尔芙源自一本《达洛维夫人》,作为被成功改编为奥斯卡最佳电影《时时刻刻》的著作,它的意识流写法极其鲜明,整本小说只讲述了达洛维夫人一天的生活,而这个一天充满了书中人物对过往的回忆及对当下的思考,对意识流动性、无序性的捕捉,对空间的不断切割、组合,这样独特的写作手法着实让我吃惊。直至最近,我将其另一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读完,才更加深了对她作品的理解,我对《到灯塔去》的喜爱完全不亚于《达洛维夫人》,值此想浅谈一下个人感受。整部小说分为三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到灯塔去”这个主题贯穿始终。小说开头,达姆齐夫人的儿子詹姆斯盼望第二天到灯塔去,达姆齐先生毫不留情地告知他天气恶劣、无法成行,而达姆齐夫人却给予儿子希望与安慰,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作者对达姆齐夫妇的对立性格的刻画。达姆齐先生理性谨慎、严肃无趣,终日为他的学术著作倾注心力,源于对自身学术研究本能的怀疑,他不能忍受半点生活的不确定性,因此常常不顾他人感受,沉浸于自我世界,他对八个孩子同样如此,这让孩子们打从心底不喜欢这个父亲。而达姆齐夫人与他正好相反,她拥有女人天性中的那种细腻敏感,美丽善良、优雅智慧,在她看来,她的人生是成功的:拥有宽裕的生活、美满的婚姻家庭,她把自己想成灯塔的第三道光,耀眼而迷幻,却也时常“感到自己只不过是块饱吸了人类各种感情的海绵”。我一直觉得,内心孤独的人,即使走进热闹、美满的婚姻生活,仍容易在那些阳光的缝隙、思维的散落中感到孤独,仿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知道它将终生伴随,没有理由,无可逃遁。拉姆齐夫人未尝不是如此,作者借其说出:人,总是抓着一些零星事物不情愿地把自己从孤独中摆脱出来,如某种声音、某种景象。拉姆齐夫人最后安详平静地在睡梦中死去,没有任何痛苦,但关于她的一切却还在延续:墙上的那幅油画、灯塔的第三道光、织好的红袜子……到底什么才算永恒?什么才是生活真正的意义?莉莉•布里斯柯一直试图用画画来找到答案,与拉姆齐夫人相悖,她不认为婚姻生活是女性必须的,“她会拼死鼓足勇气,力陈自己属于普遍规律之外,她为之辩护;她喜欢单身的生活;她喜欢按本性生活;她不适于婚姻生活;于是便不得不迎接拉姆齐夫人的无比深邃的眼睛严肃的盯视,面对拉姆齐夫人简单的定论”,这一段心理描写与其说是莉莉的信念,不如说是伍尔芙本人的自白,莉莉对女性地位及生活形态的思考,亦是伍尔芙认为的女性必须面临的难题。莉莉•布里斯柯并无意扩大拉姆齐夫妇身上那种尖锐的对立,相反,她始终在他们两者间寻找一种平衡。最开始,她对婚姻持绝对的否定态度,过于强烈的男性气质占据着她的意识,但当她一次次深陷作画的泥淖、人际关系的失落时,她被迫重新思考生活。一战过后莉莉重新回到那座已变得破落不堪的房子, 达姆齐夫人离世、安德鲁战死、明塔难产而死……时间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景象,然而属于这个地方的记忆终究清晰可见,她开始原谅、理解,她开始愿意回应达姆齐先生寻求的慰藉,开始在倒流的意识中重新审视自己。在遥望达姆齐一家前往灯塔的层层迷雾中,莉莉最终看到了生活的本质,从而完成了萦绕心头多年的画作,找到属于内心的那座天平。《到灯塔去》中表现的更多是一种意识的矛盾与对抗,在反复、无序的思考和纠结中找寻出路,用伍尔芙的话结尾: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但也要尽情感受这种没有答案的人生。

《到灯塔去》伍尔夫

《到灯塔去》伍尔夫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一起增长的多是掩饰能力,这能力有时会被发挥成第二天性,在中国越成功的女人掩饰能力越强,以至于很难猜出她们到底在掩饰什么,这可能是低教育程度的产物,中国人谈民国女人谈得最起劲的是林徽因,其实只需比一比伍尔夫姐妹就知她基本上属于——算了,她在中国挺牛的。”这让我不免对这个姓“伍”的外国女人心生好奇。石康在这篇博客文章(《中国民/主的微观面》 2012-02-18)里还说:“这电影子总算让我弄明白中国人为何一直喜欢年轻女人了,中国女人解释说,中国男人有少女情结,或是中国男人比较弱,所以喜欢找更好骗的来骗之类,但事实是,中国女人在知性方面很快就停住了,二十五的与四十五的女人在知识方面没啥区差别,且好奇心的范围也不如年轻时代,中国男就只好图个青春活力了。”(原话如此:电影子?中国人?知识?区差别?中国男?)呵呵,怎么说呢,有些字可能输错了,但这句话,他说对了,我想。前不久,又在陈丹青的老师木心的《最后一课》里看见木老说:“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所以,当我在图书馆书架上再次看见伍尔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猜到,我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一本书。其实,命运一直在安排着你人生的轨迹,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觉察罢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北岛的这句诗我好像明白了,只是下一句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火不能为火作证”?互动百科说: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是的,意识流,在我的观点里和蒙太奇是一个类型。我不记得自己还看过类似风格的书籍没有,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作者的风格——管他川菜粤菜湘菜,捡到碗里都是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就像书的名字——《到灯塔去》,分别说的是:想去、耽搁、去了。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到灯塔去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讲述着这一群人的心路历程。女主人拉姆齐夫人温婉、内敛,是一位圣母一样的女人,是家庭的支柱和精神的源泉,也许女人天性中就有一种神圣的品质,我隐隐约约地这么认为着。意识流,很有意思,好多时候你被那些文字牵引着,从一个念头,走向另一个念头,但后来你发现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对话和事件,你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在描述事情经过,哪些只是一些脑海里的念头。好在译者瞿世镜先生在他的译本序里为大家做出了很好指引和解读,不然,以我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小伍同学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我得承认,尽管我都四十多了,还是看不清也读不懂伍尔芙,只说得上是觉得新奇,连欣赏都不敢自许。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P03拉姆齐夫人意识到,“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P05、P8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P06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P06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P07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P07象征派诗人玛拉美说:“要明白地指出对象来,无异于把诗给予我们的满足削弱了四分之三。”P1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P14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P3她的施舍一半是为了平息自己的愤慨,一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P9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赞叹:...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P49训导和说教是超出人类能力的事情,如果你被人们所推崇;你肯定会不知不觉就栽个跟头。P54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P56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P56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p59当生命沉淀到心灵深处的瞬间,经验的领域似乎是广袤无垠的。P75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P78只要你仔细对着别人瞧,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喜欢他们。P103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谊,也是多么脆弱。朋友们漂泊离散、互相疏远。P108早春就像一个处女,她的童贞凛然不可侵犯,她的纯洁是高傲的,她玉体横陈,躺在田野里,睁大着眼睛警惕地观望着,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观者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P161夏日炎炎,海风又派遣它的密探前来侦察这幢屋子。苍蝇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结了一张网;镜子旁长出了野草,在晚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窗扉。P162也许,这就是她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她是你可以对她推心置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P230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P241归根结蒂,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P242......这本书的封底写到:......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而我认为,作者没有这么多的考虑和设计,这只是阅读者的臆测罢了。伍尔夫本人最后自沉于河底,那么,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本质,以及灵魂的不朽,又是从何说起呢?推荐阅读: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http://www.douban.com/note/185472997/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意识流”概念: “意识流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们是最自然的。 ”

去灯塔吧

徒步的时候,每天开始正常的作息,下午逛完pueblo躺在床上或者在火车上就开始慢慢读这本书,其实只是碎碎的看了一遍,看的是西班牙语的版本,大体上知道这家人要去灯塔,然后唠嗑唠了一整本书,最后到灯塔并没有太长的篇幅。就是很喜欢这种细碎的感觉,最后我也走到了Finisterre的灯塔,与这本书互相对应。

难以编织的琐碎思绪

两年前,在《世界文学名著导读》课程上到一半的时候,这本书和萨特的什么作品一起被临时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简·爱》和《玩偶之家》。于是这本装帧很漂亮的小书就一直作为装饰品立在书架上。今天我突然决定尝试挖掘它的更多价值,就跳过看起来一本正经十分恼人的译本序读上几十页。故事的情节果然十分简单,对只读了部分的我来说甚至没有。文字在出场的众多记不清名字的人物的头脑间跳来跳去,牵出他们许多许多各式各样的念头来。我向来无力理清这些繁琐的东西,就像解不出参数太多的方程,或者是打扫到最后的时候弄不明白剩下的细碎物品。我对类似情形又爱又恨,因为众多杂乱的麻烦东西里可能会有惊喜。本书就是这样,我可以期待在书中邂逅什么,比如一段优美的描述、一个引起共鸣的念头、甚至是万一成功理清了这些之后得出的简洁道理,这种在杂物箱子里翻宝贝的探索令人陶醉。于是,尽管我自知看不懂这书,却还是愿意凑个热闹。

摘记

P056 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P061 那末,她不禁自问,如果每个人都是如此密不透风,你怎么会对别人有所了解呢?你只能像蜜蜂那样,被空气中捉摸不住、难以品味的甜蜜或剧烈的香气所吸引,经常出没于那圆丘形的蜂巢之间;你独自在世界各国空气的荒漠中徘徊,然后出没于那些发出嗡嗡声的骚动的蜂巢之中;而那些蜂巢,就是人们。P075 我们的幻影,这个你们借以认识我们的外表,简直是幼稚可笑的。在这外表之下,是一片黑暗,它蔓延伸展,深不可测;但是,我们经常升浮到表面,正是通过那外表,你们看到了我们。P078 拉姆齐夫人经常觉得,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她又看见了那灯光。她的审视带有某种讽刺的意味,因为,当一个人从沉睡中醒来,他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就改变了。P083 因此,她回过头去瞧那城镇。那些灯火波动奔流,宛若被一阵微风稳稳地托起的一股银光闪烁的水珠。所有的贫穷和苦难,都化为那一片光芒,拉姆齐夫人想道。城镇、港口和船只的灯火,像一个悬浮在那儿的幻影般的网,标出了沉没在茫茫暮色之中的物体。P088 说不清是什么道理,也许就在他们俩刚从地铁走出来或者在拉门铃的时候,某种使人们成为象征、成为代表的意识,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使他们在暮色之中伫立着,观看着,使他们成为婚姻的象征:丈夫和妻子。然后,过了一会儿,那个超越真实人物的象征性的轮廓又隐退了。P088~089 当那类球被抛到高空,他们的目光追随着它,却不见它的影踪,只见那颗星星和悬垂的树枝,在这片刻之间,他们还是有一种什么东西被粉碎了的感觉,一种空虚的感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在逐渐昏暗的暮色之中,他们看上去都显得单薄、飘渺,距离遥远。P100 她感觉到: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一切都应经成了陈迹,她已超脱了这一切。当她给大家分汤的时候,哪儿好像有一股热腾腾的涡流——就在那儿——你可以卷进去,或者不卷进去,而她,是置身于这生活的漩涡之外的。P117 这样突然地映照在烛光之中,那只果盘似乎有着巨大的体积和深度,就像是一个世界,她想,你可以在其中遨游,拿着你的手杖爬上山峰,走下谷底。P128 在一些事物之中,有某种前后一贯的稳定性;她的意思是指某种不会改变的东西,它面对着(她瞅了一眼玻璃窗上反光的涟漪)那流动的、飞逝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像红宝石一般闪闪发光。……她想,那种永恒持久的东西,就是由这种宁静的瞬间构成的。P137 走到门槛上,她逗留了片刻,回首向餐厅望了一眼,当她还在注目凝视之时,刚才的景象正在渐渐消失;当她移动身躯、挽住敏泰的手臂离开餐厅之际,它改变了,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他回过头去瞥了最后一眼,知道刚才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P154 有时,一只手举了起来,好像要抓住或挡开什么东西;或者有人在梦中呻吟;或者有人在高声大笑,好像在与虚无共同欣赏一个笑话。P158 就这样,优美和寂静统治着一切,它们俩共同构成了优美本身的形态——一个生命从中分离出来的形态——像一个黄昏的水池一般寂寞、遥远。……——但几乎没有扰乱那安静、冷漠、纯洁完整的气氛,似乎它所提出的问题几乎不需要回答:我们依然留存。……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它在那空虚的房间里,把鸟儿飘落的悲啼、轮船高亢的汽笛、田野里单调低沉的响声、犬的吠叫和人的呼喊,都编织到它自己体内,并且把它们悄悄地折拢,包裹在屋子四周。P160 造物突然赐予他们一个答案(他们说不出这是什么),才使他们在寒霜中得到一丝温暖,在沙漠里得到一点安慰。但是,历尽沧桑的麦克奈布太太,却依旧继续喝酒聊天。P165 白昼的寂静与光明和夜晚的混沌与骚动同样奇异。P192 一切在想象中似乎很简单的事情,在实践中马上变得复杂起来;当浪涛从悬崖峭壁顶端形态匀称地滚滚而来时,对于在浪涛中游泳的人们说来,他们却被深深的漩涡和泛沫的浪峰所分割。P196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全部问题所在——一个简单的问题;一个随着岁月的流逝免不了会向你逼近过来的问题。那个关于人生意义的伟大启示,从来没有出现。也许这伟大的启示永远也不会到来。P210 她走了进去,站在一个高大而非常阴暗、非常肃穆,像教堂一般的地方,默默地向四周凝视。从一个遥远的世界,传来了喧嚷的声音。几艘轮船化为缕缕轻烟,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消失了。P223 所有这一切,都曾经是死亡的坟场的一部分。但是,往往有某种东西——它可能是一个脸庞,一个声音,一个报童喊着:《旗帜报》,《新闻报》——猛然闪过,刹住了她的幻想,惊醒了她,使她努力集中注意,结果这个幻想就必须不断地加以重新塑造。P235 她逗留了片刻,注视着闪耀着阳光的长玻璃窗,和屋顶上羽毛一般的蓝烟,她想,这是事物有时候特有的一重状态:它们变得虚无飘渺了。P238 就像一个旅行者,即使他是在半睡半醒状态中从火车的窗口望出去,他知道他现在一定要看一眼,因为,他永远不会再看到那个城镇,那辆驴车,或那个在田里干活的女人了。P240 他们喜欢另一种类型的美——深暗的肤色,活泼的性格。P241 她到那儿去是出于她的本能,就像燕子南归和洋蓟向阳一样。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Woolf那種雋永的筆調,細緻入微的體察每一個人的内心活動,意識流像從高山發源的小溪,仔細的經過每一個曲折,品味每一塊山石的情趣,這種樂趣就好像讀者也化作了奔流的意識的一部分,可以自由的體察内心的一點一滴。這無疑爲讀者打開了全新的世界,也無怪乎Woolf會享有崇高的聲譽。致敬,爲To the Lighthouse,爲Woolf,爲Stream consciousness fiction

《到灯塔去》伍尔夫

《到灯塔去》伍尔夫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一起增长的多是掩饰能力,这能力有时会被发挥成第二天性,在中国越成功的女人掩饰能力越强,以至于很难猜出她们到底在掩饰什么,这可能是低教育程度的产物,中国人谈民国女人谈得最起劲的是林徽因,其实只需比一比伍尔夫姐妹就知她基本上属于——算了,她在中国挺牛的。”这让我不免对这个姓“伍”的外国女人心生好奇。石康在这篇博客文章(《中国民主的微观面》 2012-02-18)里还说:“这电影子总算让我弄明白中国人为何一直喜欢年轻女人了,中国女人解释说,中国男人有少女情结,或是中国男人比较弱,所以喜欢找更好骗的来骗之类,但事实是,中国女人在知性方面很快就停住了,二十五的与四十五的女人在知识方面没啥区差别,且好奇心的范围也不如年轻时代,中国男就只好图个青春活力了。”(原话如此:电影子?中国人?知识?区差别?中国男?)呵呵,怎么说呢,有些字可能输错了,但这句话,他说对了,我想。前不久,又在陈丹青的老师木心的《最后一课》里看见木老说:“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所以,当我在图书馆书架上再次看见伍尔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猜到,我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一本书。其实,命运一直在安排着你人生的轨迹,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觉察罢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北岛的这句诗我好像明白了,只是下一句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火不能为火作证”?互动百科说: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是的,意识流,在我的观点里和蒙太奇是一个类型。我不记得自己还看过类似风格的书籍没有,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作者的风格——管他川菜粤菜湘菜,捡到碗里都是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就像书的名字——《到灯塔去》,分别说的是:想去、耽搁、去了。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到灯塔去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讲述着这一群人的心路历程。女主人拉姆齐夫人温婉、内敛,是一位圣母一样的女人,是家庭的支柱和精神的源泉,也许女人天性中就有一种神圣的品质,我隐隐约约地这么认为着。意识流,很有意思,好多时候你被那些文字牵引着,从一个念头,走向另一个念头,但后来你发现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对话和事件,你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在描述事情经过,哪些只是一些脑海里的念头。好在译者瞿世镜先生在他的译本序里为大家做出了很好指引和解读,不然,以我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小伍同学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我得承认,尽管我都四十多了,还是看不清也读不懂伍尔芙,只说得上是觉得新奇,连欣赏都不敢自许。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P03拉姆齐夫人意识到,“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P05、P8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P06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P06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P07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P07象征派诗人玛拉美说:“要明白地指出对象来,无异于把诗给予我们的满足削弱了四分之三。”P1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P14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P3她的施舍一半是为了平息自己的愤慨,一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P9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赞叹:...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P49训导和说教是超出人类能力的事情,如果你被人们所推崇;你肯定会不知不觉就栽个跟头。P54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P56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P56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p59当生命沉淀到心灵深处的瞬间,经验的领域似乎是广袤无垠的。P75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P78只要你仔细对着别人瞧,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喜欢他们。P103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谊,也是多么脆弱。朋友们漂泊离散、互相疏远。P108早春就像一个处女,她的童贞凛然不可侵犯,她的纯洁是高傲的,她玉体横陈,躺在田野里,睁大着眼睛警惕地观望着,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观者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P161夏日炎炎,海风又派遣它的密探前来侦察这幢屋子。苍蝇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结了一张网;镜子旁长出了野草,在晚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窗扉。P162也许,这就是她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她是你可以对她推心置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P230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P241归根结蒂,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P242......这本书的封底写到:......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而我认为,作者没有这么多的考虑和设计,这只是阅读者的臆测罢了。伍尔夫本人最后自沉于河底,那么,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本质,以及灵魂的不朽,又是从何说起呢?推荐阅读: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http://www.douban.com/note/185472997/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意识流”概念: “意识流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们是最自然的。 ”

《到灯塔去》

第一次记住伍尔夫这个名字是因为06年读当时刚刚出版的苏珊·桑塔格《关于他人的痛苦》。在这本书里,桑塔格对伍尔夫是持批判态度的——批判她的对战争的判断过于简单化。过了几年,看《时时刻刻》(《The Hours》)的时候,第二次“发现”了伍尔夫。电影的第一个故事是伍尔夫沉水自杀(兜里装满了石子)前的生活片段,她是女权主义的代表,如果觉得“女权”定义不够清晰,那么换个说法,她是对抗男权主义的代表。这是我第一次读伍尔夫的书。的确是意识流派,所以有人说故事性不强,第一章占了全书三分之一,却只写了某天的下午+晚上。然而,这却是那种最容易读的意识流。故事性虽然不强,但还是有故事的,尤其是第二章开始,像是超快速播放,一战爆发,拉姆齐夫人死了,她的两个孩子也死了;第一章里求婚成功的情侣也结了婚生了孩子吵了架打了架有了外遇。到第三章(最后一章),战争结束了,小说的节奏也慢了下来,像是回到了第一章,只是变换了故事的(主要)叙述者。我本身就喜欢意识流小说。因为它模糊了读者和人物之间的界限,让人不知道是自己慢慢融进了故事,还是故事毫无罅隙得包裹着自己。读着小说,似乎我和书中的人物一样,也闻到海边的风的气息,听见了地板吱吱扭扭的声响,看东西一片模糊需要找眼镜或者直接眯起眼睛甚至让别人给我讲解。译者序很长(18页),看完小说再来看序。惊诧得发现,(抛开那些学术上的内容)原来我和译者对人物的感受那么不同,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截然相反。首先译者对拉姆齐夫人的评价是全部正面的——其正面到了完人的程度,其次他觉得拉姆齐夫妇伉俪情深。而我认为,伍尔夫在这本书里要传达的意思,恰恰和译者感受相反:没有一个人、一段关系是只有一个形象的。不仅仅是拉姆齐夫人或者先生,书里的每一个人、每一段关系,都有着矛盾的存在。关心他人vs把自己意愿强加他人;自信vs自卑;冷静vs难以自抑得呼喊;对父亲的敌视vs收到父亲表扬后的狂喜,诸多种种,又怎么能斩钉截铁的下任何结论呢?小说语言很美很流畅(译者功不可没),英国人表面的克制内敛与内心的思想活动和牢骚写得活灵活现,亦有不少典型的英式幽默——这两年看的另一本反应英国人这种“国民性格”的小说,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写的《长日留痕》(英国人的书我看的实在少)。

The hours

首先不得不佩服Woolf的stream of consciousness的写法,自由自在地描述一个人的想法倒也还好,但是她却可以跳跃在不同人的思维中,而且过渡与衔接都是那么自然。最爱的就是第一部分。很简单的一天,很简单的场景,却可以如此自由自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很多看似毫无意义的地方,都被Woolf一眼看到深处、立马能看出它的意义以及日后的影响,而且事与事之间的连接都那么富有新意。为第三部分的很多地方都埋下了伏笔、前后呼应,很有感觉。最不喜欢的就是第二部分。尽管我也同意那种事情就应该用一种客观的方式加以叙述,一定不要带主观情绪。但是长段的景致描写还是让我觉得很无聊,虽然我知道这些景致的选取都有它的意义,但是真的要很多的耐心才能看完它啊~其实这样的话题,一直是我很想要去述说的点。母亲不在了,然后父亲与孩子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这种伤害对各自性格以及心情的影响。但写法其实很重要。琐事那么多,要选取哪些来写呢?又要以谁的角度来看待这段关系,要怎样才能站在比较旁观的角度来写?太多太多的问题需要被面对,很困惑。遇到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对我急于叙述的渴望多少有点安慰。所有人都需要一种方式的救赎,所有的关系都需要一种适当的纾解。最后他们去到了灯塔,所有人的意识流与心声也趋于平稳、充满希望和正能量。很遗憾,这样的希望与正能量并没有陪伴Woolf好好地走完她自己的一生。在口袋里放满了石头,然后走向河水的中部、决绝的态度和三毛当年一模一样。不过还是要感谢她啊、很感谢她的这部作品,让我更了解我自己,也让我了解到文字的另一种可能、驾驭文字,也许我要努力的还有很多。Thank you, Woolf! May you always rest in peace.

《到灯塔去》伍尔夫

《到灯塔去》伍尔夫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一起增长的多是掩饰能力,这能力有时会被发挥成第二天性,在中国越成功的女人掩饰能力越强,以至于很难猜出她们到底在掩饰什么,这可能是低教育程度的产物,中国人谈民国女人谈得最起劲的是林徽因,其实只需比一比伍尔夫姐妹就知她基本上属于——算了,她在中国挺牛的。”这让我不免对这个姓“伍”的外国女人心生好奇。石康在这篇博客文章(《中国民主的微观面》 2012-02-18)里还说:“这电影子总算让我弄明白中国人为何一直喜欢年轻女人了,中国女人解释说,中国男人有少女情结,或是中国男人比较弱,所以喜欢找更好骗的来骗之类,但事实是,中国女人在知性方面很快就停住了,二十五的与四十五的女人在知识方面没啥区差别,且好奇心的范围也不如年轻时代,中国男就只好图个青春活力了。”(原话如此:电影子?中国人?知识?区差别?中国男?)呵呵,怎么说呢,有些字可能输错了,但这句话,他说对了,我想。前不久,又在陈丹青的老师木心的《最后一课》里看见木老说:“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所以,当我在图书馆书架上再次看见伍尔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猜到,我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一本书。其实,命运一直在安排着你人生的轨迹,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觉察罢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北岛的这句诗我好像明白了,只是下一句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火不能为火作证”?互动百科说: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是的,意识流,在我的观点里和蒙太奇是一个类型。我不记得自己还看过类似风格的书籍没有,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作者的风格——管他川菜粤菜湘菜,捡到碗里都是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就像书的名字——《到灯塔去》,分别说的是:想去、耽搁、去了。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到灯塔去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讲述着这一群人的心路历程。女主人拉姆齐夫人温婉、内敛,是一位圣母一样的女人,是家庭的支柱和精神的源泉,也许女人天性中就有一种神圣的品质,我隐隐约约地这么认为着。意识流,很有意思,好多时候你被那些文字牵引着,从一个念头,走向另一个念头,但后来你发现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对话和事件,你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在描述事情经过,哪些只是一些脑海里的念头。好在译者瞿世镜先生在他的译本序里为大家做出了很好指引和解读,不然,以我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小伍同学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我得承认,尽管我都四十多了,还是看不清也读不懂伍尔芙,只说得上是觉得新奇,连欣赏都不敢自许。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P03拉姆齐夫人意识到,“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P05、P8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P06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P06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P07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P07象征派诗人玛拉美说:“要明白地指出对象来,无异于把诗给予我们的满足削弱了四分之三。”P1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P14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P3她的施舍一半是为了平息自己的愤慨,一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P9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赞叹:...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P49训导和说教是超出人类能力的事情,如果你被人们所推崇;你肯定会不知不觉就栽个跟头。P54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P56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P56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p59当生命沉淀到心灵深处的瞬间,经验的领域似乎是广袤无垠的。P75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P78只要你仔细对着别人瞧,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喜欢他们。P103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谊,也是多么脆弱。朋友们漂泊离散、互相疏远。P108早春就像一个处女,她的童贞凛然不可侵犯,她的纯洁是高傲的,她玉体横陈,躺在田野里,睁大着眼睛警惕地观望着,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观者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P161夏日炎炎,海风又派遣它的密探前来侦察这幢屋子。苍蝇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结了一张网;镜子旁长出了野草,在晚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窗扉。P162也许,这就是她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她是你可以对她推心置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P230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P241归根结蒂,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P242......这本书的封底写到:......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而我认为,作者没有这么多的考虑和设计,这只是阅读者的臆测罢了。伍尔夫本人最后自沉于河底,那么,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本质,以及灵魂的不朽,又是从何说起呢?推荐阅读: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http://www.douban.com/note/185472997/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意识流”概念: “意识流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们是最自然的。 ”

到灯塔去,去哪里

窗外树枝凋零,云在动,是货真价实的冬天。读《到灯塔去》却让人很难感到四季的变迁。它最开始讲的甚至算不上是一个故事,简直是琐碎的生活本身。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客人们在岛屿上的别墅里度假,小儿子拉姆想要去海那边的灯塔去,拉姆齐夫人答应他第二天去,拉姆齐先生说坏天气不适合出行,于是行程取消了。第一部分就这样结束了。读者甚至连这样简单的情节也会遗忘,因为它们就像几根电线杆,零星地散落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当你在其间行走的时候,早已被花的繁复、草的丛杂所吸引。作家大量的笔墨描写拉姆齐夫妇和几个客人相互间的交流,以及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于是,拉姆齐先生兀自朗诵诗句的威严和任性,拉姆齐夫人慈母般的温情,孩子们尚未展开的人生得以一一浮现。除此之外,在一次散步或者一顿晚餐的时间里,我们看到客人中的一位拉姆齐先生几十年的老朋友、一位热爱画画的独身姑娘,一对相爱的年轻人以及一位踌躇满志又出身潦倒的男青年,在他们近乎碎碎念的心理交战中,每个人都显得不安、骄傲,在时间的洪流中无可奈何。作家的眼睛像是显微镜,看见了每一颗尘埃的跌宕起伏。紧接着第二部分,作家的视野并未离开这栋别墅,尽管这里已经空无一人。她不厌其烦地描写岁月是如何悄悄侵入房屋的各个角落,又摧枯拉朽般留下伤痕。描写这栋失去往日繁华,仿佛很快将坠入尘土中的房子,像是在电影屏幕上匆匆打出“二十年后”的字样,无情地逼着时光前行。在大段的景物描写中,伍尔夫淡淡地写出拉姆齐一家的际遇起伏:一些孩子没有等到他们的好时光,谁谁谁在战争中死去,谁谁谁死于难产,拉姆齐夫人也去世了,也许是重病。作家像是静默千年的山河,冷看一代代鲜活的生命在转瞬间萎去。第三部分,拉姆齐先生回来了,带着几个长大成人的孩子和几位昔日的客人。拉姆齐一家终于要到灯塔去了,拉姆齐先生坐在小船的中央,小儿子在船头掌舵,女儿静静地观察这一切。在多年之后,他们终于启航了,不说是为了纪念谁,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非甜蜜,他们还是出发了。七十一岁的拉姆齐先生对老渔夫说,他们不久就会脱离尘世,但是他们的子女还会看到一些新奇的事务。小儿子看到荒凉的灯塔,想,这些年来隔海相望的灯塔,原来只是这番模样。而那位在别墅里遥望他们的画画的姑娘,却像是被完成了多年的夙愿,她对于拉姆齐夫人难以抑制的怀念终于得以安放。读完这本情节寡淡的书,让人很难意识到竟然已经读完了。所谓的意识流,就是在这无数琐碎的念头里,竟然有生活的真相吧。

到灯塔去

生命总是用来叹息的。如果没有这么细碎的言语和情节,到不到灯塔去都无所谓,毕竟,它就仅仅是一个有着黄色眼镜的灰色人。可是,它在瞭望,在黑夜中指明方向,如同拉姆齐夫人人性的光辉在闪耀,让人憧憬和向往。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来得不但不易,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们更得抓紧去学习。文中有一段:拉姆齐夫人经常觉得,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 我猜想,人们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寻找存活下去的意义,在细缝中看见天地,为了活着,却不辜负活着本身。

灯塔照亮永恒

不知道明日是晴空如洗还是暴风横狂,我们能否驾船到灯塔去?等到风清日朗,终于可以启航,又对那个曾经无限渴望的目标失去了兴致。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矛盾,难遂人愿。究竟是人生太残酷,还是我们对生活的要求太苛刻。伍尔芙的笔下,人物心思纤毫毕现,在简单平静的情节下,是人物丰富矛盾的性格,是面对多变世界每个人持有的梦想和无奈。孩提时代的詹姆斯在凝望远方的灯塔,充满憧憬,却让父亲和塔斯莱先生一次次打碎梦想。他们并非无情,他们只是陈述事实,但事实有时就是最无情的利器。拉姆齐夫人愿意用善意的谎言和细腻的关照来安慰那些现实中是受挫的人,在她眼中,丈夫、塔斯莱、莉丽、班克斯,都像孩子一般需要她的呵护。然而,一个人的力量能护佑住多少风雨呢,怎能抵抗善变如时间。时间的转变只是瞬间,像那间海岛上的小屋,伍尔芙在整部小说中间部分用一段极尽华丽的抒情笔触,让海岛小屋成了时间变幻的幕布:“夏季降临,昼长夜短,大地苏醒了,充满了希望”,也是在那个夏天,普鲁•拉姆齐难产而死;盛夏季节,出现了一种不祥的声音,小屋碗橱的玻璃器皿不时叮当作响,在远方, 一颗炸弹爆炸了,参军的安德鲁•拉姆齐和二三十个小伙子一起被炸得血肉横飞。拉姆齐夫人死了,一切都改变了,当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朋友再次回到海岛上,灯塔依旧在召唤,而所有人的心情已不同往日。整部小说情节简单,完全通过人物意识流转推动前进,充分表现伍尔芙写作方式的精髓。故事人物中最接近伍尔芙本人的也许是莉丽,莉丽那幅用了很长时间,直到小说末尾才终于完成的画作是伍尔芙对文学之路的映射。伍尔芙写小说只为了留下心中的幻景,不去关注小说究竟流芳百世还是湮没在阁楼无人知晓的角落,不羼杂太多的杂念,让小说伟大。透过文字,伍尔芙忧郁而庄重的眼神凝注远方灯塔,灯光射来,瞬间照亮永恒。扫描关注我的读书分享微信公众号

读书笔记:到灯塔去

2013年十月再读:所有的书和碟都打包了,书房的灯也收起来了;唯一的阅读灯就是床头灯了。拿过来,暂时当台灯用用。慢慢记我的读书笔记。上次读是一年多前,本来是一本可一读再读的书,须得慢慢读。1. 拉姆齐夫人像书中众多人物的镜子,每个人从拉姆齐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模样—— 或者经过矫正的或者未经过矫正的;每个人又从拉姆齐夫人身上吸取生命的能力,包括拉姆齐先生。 最干瘪的人物恰恰是拉姆齐夫人的丈夫—— 拉姆齐先生。他有一颗最聪明的大脑,却只有最最干瘪的生命。除了思考之外,他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转向拉姆齐夫人寻求抚慰和温暖。书中这样写道:“拉姆齐夫人刚才一直把儿子搂在怀中,全身放松地坐着,这时振作起精神,半转过身体,似乎努力想站起身来,同时猛地向空中喷射出一阵精力的雨露、一股水雾,整个人顿时显得神采奕奕、生气勃勃,好像她全部的精力正在化为力量、燃烧着,发出光芒…那个注定缺乏生命力的男性深深投入到这丰美的生命力的喷泉和水雾中,像一只空虚的,光秃秃的通壶嘴。” 对于拉姆齐先生而言,拉姆齐夫人既是妻子又是母亲。2. 拉姆齐夫人与莉莉。窗,以拉姆齐夫人为中心;而 灯塔 一章以莉莉为主,分写拉姆齐先生、詹姆斯、卡姆等人物。莉莉与拉姆齐夫人都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觉察力,比如她们都能非常锐利地感觉到晚餐桌上的坦斯利是多么需要人与他对话,而与他对话的目的无非是能让自己说说自己。但是莉莉与拉姆齐夫人最大的不同是,莉莉几乎无法给予,而拉姆齐夫人终其一生都在给予。不论拉姆齐夫人是否按照自己的方式和对人生的理解在不断地给予其他人以关怀和照料,她 —— 有能力给予;而莉莉没有。当莉莉体察到拉姆齐先生是多么需要人的关怀和怜悯的时候,她感到恶心:“莉莉只希望这股汹涌的悲哀志超,这种对同情的贪欲,这种要她完全屈服与他的要求…赶快离开她,赶快转移方向,赶快,趁它还没有把她席卷吞没”。我不愿意说莉莉的给予无能是来自于她的不安全感,这样的所谓心理分析实在太陈词滥调;但是莉莉绝没有拉姆齐夫人那样充盈和强大的生命力,她驾驭自己的生命之船尚且费力,更何况向其他的救生艇上的人伸出援手。但是莉莉与拉姆齐夫人以各自的方式与生活这个老对手对话。同为女性,一位是有八个子女的美丽绝伦的夫人(拉姆齐夫人),一位是四十四岁尚未嫁人的老姑娘,她们应对生活的方式自然是各个不同。两人对照写来,对照读来,才有意思。果然在‘灯塔’一章中,以莉莉来衔接,无疑,莉莉是最好的人选。3. 其实莉莉错了。拉姆齐夫人总是叫人“结婚结婚”,还试图撮合莉莉与班克斯先生(一位老鳏夫);当明塔与保罗终于订婚后,拉姆齐夫人感到由衷的欢喜。十年后,拉姆齐夫人早在一个冬夜逝去,漂亮的普鲁因难产耳死,安德鲁在一战中被炸死,明塔与保罗也—— 婚姻并不幸福。莉莉想到这里,不禁暗觉得意:“莉莉怀着一种嘲弄的心情,仿佛看见她站在岁月长廊的浸透,说着许多不合时宜的话:‘结婚结婚’…她不得不告诉她:事情的发展完全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他们是那种幸福;我是这种幸福。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一时间,莉莉站在那里让阳光炙烤着后背,心里总结着雷勒夫妇的生活,感到战胜了拉姆齐夫人,她永远不会知道保罗出入咖啡馆,搞了情妇;不会知道他坐在地上修车,明塔给他递工具的情景;不会知道莉莉站在这里作画,没有嫁人,甚至没有嫁给威廉.班克斯。”其实莉莉错了。即使拉姆齐夫人活到了这一天,知道了这一切,她并不会伤心难过挫败得无法生活。因为她甚至生活本来就是这幅模样,她所做的不过是尽力的为自己和为他人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丰满充盈的生命瞬间。莉莉暗自得意地认为“她侥幸地逃过了婚姻的陷阱”;其实,我们都在生命的陷阱中,而莉莉似乎毫不知情。4. 每个人都是一座深渊,或一道暗流。我们看到的只是那暗流上的一点点浪花。正如拉姆齐夫人想道:“我们的影像,你们借以认识我们的东西,都是肤浅可笑的。在这些影像下面是一片黑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我们只不过偶尔浮到表面,你们就是依靠这个认识了我们。”每个人暗暗地流动,偶尔这些暗流会汇合一回儿,激起一些浪花,浪花又在摔碎在岩石上,暗流又各个流开;即使是夫妻,即使是父子,即使是朋友。书的高潮,我以为并非是十五人的晚餐。我曾经认为是十五人的晚餐,曾经认为拉姆齐夫人的那段内心独白是高潮的定音鼓:“他们还会存在下午,而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继续想到,都会回到这个夜晚,回到这轮明月,回到这海风,回到这幢房子—— 回到她的身旁。想到无论他们存在多久,她都将被牢牢牵记,萦绕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这令她粘粘子的… 她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由感情而产生的交流,好像彼此间的隔膜已经薄如蝉翼,实际上一切都已汇合成一股流水…”而再读‘到灯塔去’,我已不认为这是全书的高潮了;真正的高潮在晚餐结束后,拉姆齐夫人与拉姆齐先生在书房(或者起居室)里的各自阅读。这一段真是写得妙极了,流光溢彩。拉姆齐夫妇二人各自阅读,各自在自己的暗流中忘我的潜泳游动。拉姆齐先生在读司各特的小说,而拉姆齐夫人在读—— 当然是——诗歌,必须是诗歌!她读到:“我们所有的前生,我们所有的来世,都有无数的树叶,枯荣更替“。这首诗来自《伊利亚特》,罗念生的翻译如下:“提丢斯的勇猛的儿子,为什么问我的家世?正如树叶的枯荣,人类的世代也如此。秋风将树叶吹落到地上,春天来临林中又会萌发,长出新的绿叶,人类也是一代出生,一代凋零。“接着,她读到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我离开你的时候正好是春天,   当绚烂的四月,披上新的锦袄,   把活泼的春心给万物灌注遍,   连沉重的土星③也跟着笑和跳。   可是无论小鸟的歌唱,或万紫   千红、芬芳四溢的一簇簇鲜花,   都不能使我诉说夏天的故事,   或从烂熳的山洼把它们采掐:   我也不羡慕那百合花的洁白,   也不赞美玫瑰花的一片红晕;   它们不过是香,是悦目的雕刻,   你才是它们所要摹拟的真身。     因此,于我还是严冬,而你不在,     像逗着你影子,我逗它们开怀。“拉姆齐夫人好像在丛林里沿着植物攀援而上,沿着一条蜿蜒的路线随意触摸着一朵朵鲜花。她并不知道那是什么花儿,只知道花儿的颜色… 书中写道:“也不要赞美那嫣红的玫瑰‘,她读道。读着这句话,她感到正在登上顶峰,达到至高点。多么令人满足!多么安宁恬静!白天的忙碌和操劳都被这块磁铁吸走;她感到心灵经过涤荡,纤尘不染。 它就在这时赫然出现,她把它托在手中,美丽而明智,清晰而完整,从生活里汲取的精华丰满地呈现在——这首十四行诗上。“ 这两首诗如同一个括号,一左一右地轻轻地将整个生活和生命盛住了。人类的枯荣更替正如树木生发凋零,而所有生命之美正如那首十四行诗一样被凝固了。拉姆齐夫人拥有这样的能力:如果生命是一朵花儿,她有能力从花蕊中汲取最甘甜的蜜汁。而此时拉姆齐先生正在阅读司各特,为司各特的力量和睿智折服。夫妇二人至此未有一句对话,一切的交流不过是两条暗流的默默呼应,直至——再次回到‘明天能不能到灯塔去“的问题上。拉姆齐夫人,面带微笑望着窗外,说道:“对,你说得对。明天是阴雨天。你们去不成了。”拉姆齐夫人再次取得了胜利,并非针对拉姆齐先生而言,而是生活这位老对手。5. 到灯塔去拉姆齐先生与詹姆斯和卡姆终于到灯塔去了。卡迈克尔先生站在那里:“摊开双手仿佛要覆盖人类的所有懦弱和痛苦;她想,他是带着宽容和怜悯眺望着他们的终极命运。这是他的手缓缓落下—— 使这一幕圆满结束,她想—— 她仿佛看见他让一个紫罗兰和常春花组成的花环从他伟岸的高度落下,飘飘荡荡,最后落在了地面上。”灯塔象征着什么?我们的终极命运?我以为其实没什么。让我们眺望自己的终极命运,覆盖自己的懦弱和痛苦,并——将那嫣红的玫瑰托在手中吧。

被丢在岸上的莉莉

莉莉,这个人物始终是相对于拉姆齐夫人存在的。但拉姆齐夫人与莉莉的婚姻观并不是对立的,拉姆齐夫人对莉莉的怜爱以及莉莉对拉姆齐夫人的不屑,其实是她们各自内心对自己的同情,抑或说是伍尔夫内心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对无聊生活抗拒的无力,反映出的是如他们内心一样混乱的外部世界,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幸免的一种无秩序的折磨,伍尔夫通过两个女人和那些漫不经心的景物描写,言说出了这个诅咒。关于莉莉的部分也显著的体现出这部小说的另一个的特点,就是伍尔夫的独特的叙述手法,不同于现实主义小说的“全知角度”说故事的方式,伍尔夫带来的是大量的流动的意识。她同时借助莉莉,进而把握住了那些重要的瞬间,比如莉莉想到拉姆齐先生的工作时,干净的厨桌浮现的瞬间,莉莉穿过塔莱斯血肉之躯的迷雾看到了深藏在肋骨后的渴望的瞬间,在晚宴上她拿起盐瓶,提醒自己移动画布上的树的瞬间,她一把抓住毯子如抓住悬崖边的草根而惊醒并意识到“回到这儿来了”的瞬间。通过莉莉,作者自由的进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伍尔夫在不断进行着叙述视角的转换,譬如充斥在小说中的括号们,很多就是在完成视角转换的任务,而小说第三部分,就是莉莉的心灵独白。这样处理或许是因为拉姆齐夫人死了,莉莉和她的对立打破了,而另一角度,拉姆齐家詹姆斯和拉姆齐先生的矛盾也无法得到平衡,随着拉姆齐夫人的死亡,得到平衡的唯一办法就是到灯塔去,真正到达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灯塔上去。而在岸上的孤独的莉莉,相对着渐行渐远的船上的人们,成为了叙述这一过程的最佳人选,这样所谓俄狄浦斯之梦的表现才得以成立。通过莉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拉姆齐夫妇相识的过程,看到了越发渺小的船只,看到了广阔的大海,以及与大海同样广阔的拉姆齐夫人的死亡。而通过莉莉的画笔,我们看到了最初的模糊,对于内在真实的困惑,对于描画充满斗争混乱和毁灭的世界的渴望,对于流逝岁月的把握的野心。这恰恰是对应着伍尔夫对于真实,对于安稳,对于永恒的探讨。莉莉极度疲劳地放下手中的画笔想道:我终于画出了在我心头萦绕多年的幻影,与此同时,伍尔夫也写出了她心头萦绕多年的幻影。但我心中莉莉大声的呼喊着“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夫人!”的样子始终挥之不去,或许《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告诉我们的是,没有人能真正的到达灯塔(Get the lighthouse),在途中,我们受尽我们自己的折磨。只有破碎和死亡才能够成最后的完整画面。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意识流文学代表性作家之一。《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及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伍尔夫曾在日记中写到,这部作品将是相当短的,将写出父亲的全部性格,还有母亲的性格,还有圣艾夫斯群岛还有童年,以及她通常写入书中的一切东西,生与死,等等。《到灯塔去》是一部具有强烈艺术象征和隐喻的小说,通过人物的主观性来描述,不带有任何作者的主观色彩。翟世镜在本书的序言中写到,这部作品自始至终是从主观自省的角度来表达的。伍尔夫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自我感觉和沉思遐想,巧妙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经历,勾勒人物的面貌。她对人物的观察细致入微,甚至能够捕捉意识流之中的一刹那间的情绪波动和思想转折,把它如实的记录下来,从而把每个人错综复杂,变化万端的心理状态描摹的淋漓尽致。《到灯塔去》分为三部分,情节也极为简单。各个标题分别带有不同的含义,所象征的意义也各有不同。第一部的标题窗是一个沟通内外的框架,它象征拉姆齐夫人的心灵之窗。夫人凭借她敏锐的感觉,由内向外直观的洞察人们的思想情绪,各种人物和事件,由内向外投射到夫人的意识屏幕上来。第二部的标题是岁月流逝,象征时间寂静和死亡取得了暂时性的主宰地位。夫人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成了转瞬之间就会消失的彩虹。第三部分的标题是灯塔,象征拉姆齐夫人的内在光芒。夫人在世时,经常意识到,那远远的,稳定的光,就是她的光。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本书的第一部分为窗,为整个故事做好了铺垫,非常巧妙完整的介绍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意识流小说家善于使用主观的思想来介绍人物内心的性格秘密,发掘出人物最真实隐藏最深的一面。第一部分通过所介绍的故事的场景分为两个框架,窗内的人注视着的景象与窗外人的一举一动,而窗外的人也同样以窗内为基调描绘着一幅可爱的画作,简单的描绘就会使读者对他们个性和心理变化印象深刻。意识流并不强调于人物外在的特征,反而专注于人物性格和心理上的微妙变化,这同样也是意识流小说具有强烈带动性的特点之一。伍尔夫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人物个性的巧妙特征,同样也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得主体的各方面的观念,感受他们的思想精神世界。岁月流逝为本书的第二部分。十年的时间看似很长,却也是在恍惚中悄然逝去。在这段时间里,战争让他们失去了亲人,并且在第一部分中出现的那个真是,善良并且乐于助人的拉姆齐夫人也离他们而去,使得看似并没有什么变化的整个家族全改变了。正如莉丽所说的,你我他。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存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她同样也体会到,在一片混乱之中,存在着一定的形态,这永恒的岁月流逝,被铸成了固定的东西。在这一部中,充斥着更多的是恐惧,混乱与死亡,并且拉姆齐夫人的成功也是有限度的。但可爱的是,伍尔夫利用本部结尾处使相同的人物重复了在窗这一部中相同的动作,他们重新开始找寻十年前的愿望,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又重新浮现出来,正如作者所说的“拉姆齐夫人。立即迸发出一阵能量的甘霖,一股喷泉般的水珠,她生气蓬勃,充满着生命力,好像她体内蕴藏的全部能量正在被熔化为力量,在燃烧,在发光。”这部表现出了拉姆齐夫人像灯塔塔尖闪闪发亮的不灭灯光般的高尚人格。是爱包罗了万物,对抗了恐惧,战胜了死亡。第三部分为灯塔,主要是以对拉姆齐夫人的回忆为主,更加的注重了感情和内心活动的描写。通过一家人重返之前的旅行日程,完成之前的约定。拉姆齐先生登上灯塔,莉丽完成了油画,他们在另一条线路上完成了拉姆齐夫人的愿望,同样,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她,纪念她不朽的灵魂与发光的品格。作者企图在到《到灯塔去》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第一,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特征这个前提之下,来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第二,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之中认识和把握真实,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第三,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作者企图在《到灯塔去》这部书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有人这样评价伍尔夫,她那印象主义的细腻笔触,惊人洗炼的描写,在《到灯塔去》这部热情洋溢的小说中,达到了臻于完美的地步。海洋与黑夜浑然一体,时间围绕着一个中心流逝。晶莹的海水,以其涛声和安康,赋予日常生活,岩石结构,布满水洼,流沙和海风的世界以节奏。创造了友善,微妙而又敏感的气氛,表现了永恒的乐趣。伍尔夫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包满了人物之间关系与性格。把主观的内在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相融合,层层细致的分析每个人物的心理活动,然后通过意象和各种所结合到的比喻来达到的比喻来达到所暗示的效果,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绘来突出自己眼中所观察到的世界和自己内心的强烈感受。与其说是伍尔夫用《到灯塔去》来让我们体验意识世界中的美妙与美好,不如说是她用自己的文体语言带领我们进入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回忆的流动,意识的改变使得现在,过去,将来各个人物情节穿插在一起,让我们去探索那三个伍尔夫早已得到答案的问题。“伯格森把人们常识所公认的时间观念称为空间时间,把它看作各个时刻依次延伸的,表现宽度法数量概念。他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他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他认为,我们越是进去意识的深处,空间时间的概念就越不适用。伯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对意识流小说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在写书时可以像是一把扇子似的把时间打开或者折拢,或者把几分钟时间扩展到把好几页篇幅,或者把一段较长的时间加以压缩,或者把眼前所看到,所回忆,所想象的现正,过去,将来的各种情景交织在,穿插,汇集起来,彼此交错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取得一种特殊的戏剧化效果。”书中经典他说的事实,永远是事实。他不会弄虚作假,他从不歪曲事实,他也从来不会把一句刺耳的话说的婉转一点,去敷衍讨好任何人,更不用说他的孩子们,他们是他的亲骨肉,必须从小就认识到人生是艰辛的,事实是不会让步的,要走向那传说中的世界,在那儿,我们最光辉的希望也会熄灭,我们脆弱的孤舟淹没在茫茫黑暗之中,一个人所需要的是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如此惊人的吃惊地丝毫不顾别人的感情而去追求真实,如此任性如此粗暴的扯下薄薄的文明的面纱,对她来说,是对于人类礼仪的可怕的蹂躏。文明的进展是否取决于伟大的人物?现在的普通人的命运,是否要比古埃及法老时代人们的命运好一点?他有思忖,普通人的命运,是否就是我们借以衡量文明程度的标准呢?也许并非如此,或许最伟大美好的文明,有赖于一个奴隶阶级的存在。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在这黑暗的洪荒中幸存,无穷的黑暗从钥匙孔和缝隙中溜进去,蹑手蹑脚地绕过百叶窗,钻进了卧室,吞没了水壶和脸盆,吞噬了红色,黄色的大利花,淹没了五斗橱轮廓分明的边缘与结实的形体。不仅各种家具都形态模糊,混淆不清,几乎没有一个人的躯体或心灵置身于黑暗之外,可以让你来区分,这就是她或那就是她。巨浪落在海滩上单调的响声,在她的心中,多半是一种有规律的,镇定的节拍,好像是在她和孩子们坐在一块儿的时候,令人安心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一古老的催眠曲中的词句,那是大自然在喃喃低语,我在保护你,我在支持你,但是,有时候,特别是当她的心思从她的手中正在干着的活儿稍微转移开去,突然出乎意料地,那浪潮声的含义就不那么仁慈了,它好像是一阵骇人的隆隆鼓声,敲响了生命的节拍,使人想起这个海岛被冲毁了,被巨浪卷走吞没了,并且好像在警告她,她匆匆忙忙干了这样又干那样,可是岁月在悄悄的流逝,一切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彩虹罢了,那原来被别的声音所湮灭,所掩盖的浪潮声,现在突然像雷声一般在她的耳际轰鸣,使她在一阵恐惧的冲动中抬起头来。

而你仍然可以画出那最后一笔

许多作家对于文学史上的标签都是有抵触情绪的。比如,马拉美就很讨厌别人说他是象征主义诗人,马尔克斯不承认自己的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不过尽管如此,这些标签对于读者还是会产生很直接的影响。比如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因为“意识流”和“女权主义”这两个概念而对伍尔夫敬而远之。在读完《到灯塔去》之后,我发现伍尔夫小说的特色是远非这两个标签所能概括的。真正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天然具有一种抵抗任何标签的能力。这本书的故事非常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完:拉姆齐夫妇和他们的八个孩子、两对宾客计划去岛上的灯塔游玩,但因为天气原因未能成行。十几年后,这些人里面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婚姻不和,剩下的几个人再度重逢,最终登上了灯塔。这样的情节令许多读者望而生畏,昏昏入睡,但是伍尔夫通过细腻、丰富而准确的心理描写营造出了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诗意世界,沉浸其中是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审美快感的。有评论家甚至指出:“在阅读了《到灯塔去》之后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自己是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有时候我觉得二十世纪的文学史上,许多看似先锋的写法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在我看来,文学的核心是“原创性”,而面对文学史上已经写出的浩如烟海的著作,谁还有信心能写出一部在情节上完全富有新意的故事?作为读者,“我”为什么还要去读一个已经被无数人讲过的故事?威廉•戈尔丁说:“除非你做的事是连自己都怀疑做不到或是你确信别人从未尝试过的事,否则写小说便毫无意义。写两本相似的书是毫不足取的。”想要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但是种种先锋的写法很容易“主义”先行,让读者难以体会到作者的真诚。与传统写实小说相比,它实际上是一种更难的写法。而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伍尔夫将自己的童年回忆,对父母性格的记忆,自己的内心活动注入小说人物身上,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说成为一种“架空的”的形式之作。也就是说,我的看法比较保守,我相信真实的生命体验才是必备的文学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小说才没有与传统小说完全割裂开来。不过在阅读《到灯塔去》的过程中,我看到的不是文学流派,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我意识到,内心独白的写法非常适合表现人类的孤独——孤独以及对孤独的抵抗是这部小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小说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着充沛的心理活动,为一句话、一个画面、一丝动静忽而情绪高涨,忽而低落盘旋。然而他们实际说出口的却只有只言片语,而且往往词不达意。丈夫和妻子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恋人之间的对话全都如此,似乎大家为了避免伤害,都小心翼翼地躲在盔甲之后,所以传入耳中的只是一片嗡嗡之声,令人捉摸不透。对于这一残酷的真相,小说里有两处较为明显的披露。一处是在晚宴那一节:All of them bending themselves to listen thought,’Pray heaven that the inside of my mind may not be exposed.’(P77)他们所有人一面侧耳倾听,一面暗自思忖:“上帝保佑,可别让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P114)另一处借画家莉丽之口在内心思索并质问道:The urgency of the moment always missed its mark. Words fluttered sideways and struck the object inches too low. The one gave it up; then the idea sunk back again, the one became like most middle-aged people, cautious, furtive, with wrinkles between the eyes and a look of perpetual apprehension. For how could one express in words these emotions of the body? express that emptiness there?(P146)瞬间的紧迫感总是难以击中目标。言语一再跑偏,射在靶子以下好几英寸的地方。于是你就放弃;那未曾说出的念头又重新沉入内心深处。于是,你就像绝大多数中年人一样,谨小慎微,吞吞吐吐,两眼之间布满皱纹,同时带着一种大彻大悟的表情。一个人怎么能用言辞来表达身体的情感,表达那里的一片空虚呢?(P218)这些描写让我想起卡夫卡日记的一段话:“我写作不同于我讲话,我讲话不同于我思考,我思考又不同于我应当思考的方式,这样一直下去直到进入最深处的黑暗之中。”确实,如果我们以“心口如一”作为道德标准来衡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最后得到的只会是一片深不见底黑暗。这也是这部小说里的底色——Night,however,succeeds to night…For our penitence deserves a glimpse only;our toil respite only.(P105)可是,夜复一夜……因为我们的忏悔只能换来匆匆一瞥,我们的辛劳只能得到片刻的喘息。(P156)在小说里,表现孤独的另一个维度是“时间”。拉姆齐先生在陷入自我怀疑之中时说:“你脚下踢到的那颗石子,也会比莎士比亚活得更久。”拉姆齐夫人在宴会之夜不无感慨地想到在座的所有人也许都会在余生的回忆里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当下这个夜晚。小说的第二部分更是用大量凄美的空镜头来描写无人的房屋在漫漫岁月之中的衰败与凋敝,在时光飞逝面前,人类的脆弱与渺小一览无遗。(这个纯粹抒情的段落虽然写得很美,但在我看来似乎有点过度了,其中主要人物命运的插入也显得有些生硬。)这种将“时间”维度贯穿于故事之中的写法造成了一种很好的间离效果,使读者短暂地跳出情节,以一种全知的视角来审视小说人物的存在,从而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荒凉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并没有因此陷入彻底的绝望之中。Some cleavage of the dark there must have been, some channel in the depths of obscurity through which light enough issued to twist her face grinning in the glass…(P107)那黑暗总会有些裂缝,在晦暗的深处,总会有足够的光线照进来,驱使她的脸庞在镜子中露出微笑……(P160)小说中的人物,正如千千万万个真实存在过的个体一样,有着自己抵抗孤独的方法。这一解决之道在拉姆齐夫人那里表现为:Always,Mrs Ramsay felt, one helped oneself out of solitude reluctantly by laying hold of some little odd or end,some sound,some sight.(P54)拉姆齐夫人经常觉得,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一些琐碎之物,一些声音,一些景象。(P78)莉丽的表达更进一步:One wanted…to be on a level with ordinary experience,to feel simply that’s a chair,that’s a table,and yet at the same time,It’s a miracle,it’s an ecstasy.(P164)你必须与日常经验处于同一水平,简简单单地感到这是一把椅子,那是一张桌子,与此同时,你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令人销魂的画面。这是一种从日常生活之中锻炼和提取宝石的能力,也是作者本人的美学主张,整部小说可以说都是这一主张的实践,比如有一处细节写道:Thus brought up suddenly into the light it seemed possessed of great size and depth,was like a world in which one could take one’s staff and climb up hills,she thought,and go down into valleys.(P79)这样突然映照在烛光之中,果盘似乎有了庞大的体积和深度,就像一个世界,她想,人们可以执起手杖,爬上山峰,走入谷底。(P117)在一个小小的果盘,伍尔夫看到了一个沟壑遍布的微型世界……我想许多悲观的作家能够坚持写作大概也因为这个原因:正是由于意识到虚无,才要紧紧抓住眼前的一草一木,瓶瓶罐罐,一门心思地编织、串联、雕琢出一个文学王国。正因为如此,伍尔夫在小说里反复吟咏那首诗:We perished, each aloneBut I beneath a rougher seaWas whelmed in deeper gulfs than he.(P137)我们各自灭亡,孤独地但我曾卷入更加汹涌的海浪被更深的深渊所吞没(P203)虽然我们终将孤独地死去,虽然在这之前我们会一次次地跌入深渊,但是自深深处,我们能得到一丝绝望的快乐。波德莱尔说:“下沉到深渊之底,是地狱还是天堂又有何妨?在陌生的深处,我们将获得重生。”也正因为如此,在多年以后,在莉丽的注视下,拉姆齐一家人最终登上了那座灯塔,而她也终于勇敢地举起画笔,画出了那幅萦绕在她心头的油画的最后一笔。小说的最后一句写道:I have had my own vision.(P170)我终于画出了我自己的幻景。(P256)是的,一切都在流逝,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选取一个角度、一种颜色、一点声音,创造出一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作品。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宣言,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告慰。正如惠特曼所言:“伟大的戏剧仍在上演,而你可以贡献一首诗。”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 注:引文中的页码,英文后标注的是Oxford World’s Classics(2008)版,中文为上海译文版(2009)。其中的中文翻译在瞿世镜的译本上有所改动。

《到灯塔去》伍尔夫

《到灯塔去》伍尔夫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一起增长的多是掩饰能力,这能力有时会被发挥成第二天性,在中国越成功的女人掩饰能力越强,以至于很难猜出她们到底在掩饰什么,这可能是低教育程度的产物,中国人谈民国女人谈得最起劲的是林徽因,其实只需比一比伍尔夫姐妹就知她基本上属于——算了,她在中国挺牛的。”这让我不免对这个姓“伍”的外国女人心生好奇。石康在这篇博客文章(《中国民/主的微观面》 2012-02-18)里还说:“这电影子总算让我弄明白中国人为何一直喜欢年轻女人了,中国女人解释说,中国男人有少女情结,或是中国男人比较弱,所以喜欢找更好骗的来骗之类,但事实是,中国女人在知性方面很快就停住了,二十五的与四十五的女人在知识方面没啥区差别,且好奇心的范围也不如年轻时代,中国男就只好图个青春活力了。”(原话如此:电影子?中国人?知识?区差别?中国男?)呵呵,怎么说呢,有些字可能输错了,但这句话,他说对了,我想。前不久,又在陈丹青的老师木心的《最后一课》里看见木老说:“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所以,当我在图书馆书架上再次看见伍尔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猜到,我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一本书。其实,命运一直在安排着你人生的轨迹,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觉察罢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北岛的这句诗我好像明白了,只是下一句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火不能为火作证”?互动百科说: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是的,意识流,在我的观点里和蒙太奇是一个类型。我不记得自己还看过类似风格的书籍没有,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作者的风格——管他川菜粤菜湘菜,捡到碗里都是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就像书的名字——《到灯塔去》,分别说的是:想去、耽搁、去了。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到灯塔去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讲述着这一群人的心路历程。女主人拉姆齐夫人温婉、内敛,是一位圣母一样的女人,是家庭的支柱和精神的源泉,也许女人天性中就有一种神圣的品质,我隐隐约约地这么认为着。意识流,很有意思,好多时候你被那些文字牵引着,从一个念头,走向另一个念头,但后来你发现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对话和事件,你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在描述事情经过,哪些只是一些脑海里的念头。好在译者瞿世镜先生在他的译本序里为大家做出了很好指引和解读,不然,以我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小伍同学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我得承认,尽管我都四十多了,还是看不清也读不懂伍尔芙,只说得上是觉得新奇,连欣赏都不敢自许。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P03拉姆齐夫人意识到,“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P05、P8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P06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P06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P07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P07象征派诗人玛拉美说:“要明白地指出对象来,无异于把诗给予我们的满足削弱了四分之三。”P1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P14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P3她的施舍一半是为了平息自己的愤慨,一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P9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赞叹:...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P49训导和说教是超出人类能力的事情,如果你被人们所推崇;你肯定会不知不觉就栽个跟头。P54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P56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P56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p59当生命沉淀到心灵深处的瞬间,经验的领域似乎是广袤无垠的。P75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P78只要你仔细对着别人瞧,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喜欢他们。P103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谊,也是多么脆弱。朋友们漂泊离散、互相疏远。P108早春就像一个处女,她的童贞凛然不可侵犯,她的纯洁是高傲的,她玉体横陈,躺在田野里,睁大着眼睛警惕地观望着,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观者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P161夏日炎炎,海风又派遣它的密探前来侦察这幢屋子。苍蝇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结了一张网;镜子旁长出了野草,在晚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窗扉。P162也许,这就是她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她是你可以对她推心置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P230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P241归根结蒂,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P242......这本书的封底写到:......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而我认为,作者没有这么多的考虑和设计,这只是阅读者的臆测罢了。伍尔夫本人最后自沉于河底,那么,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本质,以及灵魂的不朽,又是从何说起呢?推荐阅读: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http://www.douban.com/note/185472997/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意识流”概念: “意识流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们是最自然的。 ”

催眠之外的平和

这本小说分了五六次读完,每次读了几页都会进入无比酣畅的睡眠中……所以,对于那些经常失眠的同志,我强烈推荐这本,百试百灵。这个故事情节相当简单,从一开始想去灯塔,到十年后去成了灯塔。中间灵魂人物拉姆齐夫人逝世。在情节之外,最主要的还是人物内心的刻画。它的刻画绝对遵循现实情况。人的大脑思维一般在没有化成文字之前都是混乱和随性的。这一点就在文中得到了体现。这种叙事方式虽然读上去吃力,但是利用起来用作平时抒发自己的心情倒也不失是一个好的方式手段。由于没有高潮迭起的复杂情节,读全文的时候常常安详到不知该用怎样的心情去读它。唯一的波动就是作者使用寥寥几笔交代几个人物的死。这就像是平静的湖水里突然掉进一块石头,溅起层层涟漪。无论是否对这些人物有喜爱之情。只要是已经渐渐熟悉并将之看成生命中一个习惯性的存在之后,他们的死对自己有一种震撼力,留下惋惜。不过,生命渐趋终结,一切都变得悠然。

推荐书,更推荐序。

中国的译书,译序常常比译文还叫人跌破眼镜。反正在那些前辈的眼里,西方作品大抵都只能是批评的靶子,即便熬出了托尔斯泰那样的一把白胡子,也得戴上顶“唯心主义”的高帽子乖乖改造一番。当然,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从早些年的耿济之,到后来的查良铮,再到今天的黄灿然,这些用心又用功的译者为我们奉上的都是一场场精致的盛宴。只是好几道开胃菜老早就过了期,店家还不给换,着实苦了食客。君不信,随手翻翻人民文学一套“名著名译”,那些译序都还穿着绿油油的中山装吧。这本《到灯塔去》译得干净。一个个精挑细选的文字跟着伍尔夫的思绪服服帖帖地排好了队,读起来像缓缓饮下一杯温热的茶水。尤其难得的是起首一篇序言,深得伍尔夫个中三味,一下就让我记住了瞿世镜这个译者。如序中所说,这是伍尔夫精心设计的一篇小说。灯塔是夫人全副精神的象征,整篇小说“长—短—长”的结构“恰巧合乎灯塔之光在黑夜中茫茫大海上照耀的节奏”,寓意着夫人的内在精神战胜了死亡的吞噬和时间的消磨,像灯塔一般忠实地为周遭人物的未来航程坚定了方向。如果再借用黑格尔的手段,“长—短—长”是结构,“正—反—合”则是内在的意蕴。第一部从正面描摹尽夫人的精神意志;第二部则让死亡这个最绝情的对手向夫人的意志施以反面的冲击;到第三步才让夫人的精神像旭日一样从身边人物的未来中冉冉重升,这是对第一部的变奏,更是基于前者的升华。瞿先生作如是讲,伍尔夫也算知遇解人了。一部翻译小说的序言,谈结构而不谈主义,至少在中国算很不易了。趁着劲头买了上海译文一套推出的《达洛卫夫人》,还刻意留着心先看序言。却不想,这一篇就不是瞿先生的文笔,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读《到灯塔去》,我叹服于英国中产家庭的主妇五十多岁犹能守护着自己的风韵和一家的秩序。我却常常在阅读的间隙想起我的母亲。中国的母亲大概都比西方的苦,自己的风韵早就马马虎虎随手拿橡皮筋扎到了脑后,一家的上上下下老老小小也常常打理得满面尘垢。我印象中的母亲全是厨房里油烟密布中的那个被铲子铲得嘣嘣作响的锅,被菜刀剁得硁硁作响的菜板,或者洗衣房里哗哗不息的流水声,和啪啪拍打着地面还溅起了水的那杆旧拖把。我想,她,也是值得立传的。

谢谢。

这本书读的很慢。。它几乎陪我走完了我的毕业季。 最后几页是独自坐在学校操场的看台把它读完的。 封面被我弄得皱巴巴,背后还沾上了油渍。 说实话我很讨厌油渍。虽然没读过多少意识流。 但这种文体对于我来说就像在阅读身体里的某一种情绪。若你全神贯注去体会他,便能感觉到他真实的存在。像海浪的冲击,你的思绪也被随着涌进某个更深的地方。就像在读自己。也像在启示着某种你所具有但还没被意识到的能力。伍尔夫一定是个强大的女人。

《到灯塔去》书摘

她失声喊道,感到某种恐惧又回来了——不断地欲求,却一无所得。她望着空前的台阶,空无一人这些年来隔海相望的灯塔,原来就是这般模样……它不过如此而已……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归根结底,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她具有某种他所不喜欢的品质。也许就是她颐指气使、过于自信的态度和讲究实际的脾气。她是多么直率。也许她的美也会令人不快。他们只是在楼梯上相遇时,含糊地打个招呼;他们仰望天空,随口谈谈天气的好坏。她想,然而这就是了解人的唯一途径:只了解轮廓,不了解细节。当你旅行归来或久病初愈,在各种习惯尚未织好它们的网络覆盖住事物的外表之前,你会有同样虚无缥缈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多么令人惊异;你会感到有某种东西在浮现出来。这是最为生意盎然的时刻。你可以悠闲自在,了无牵挂。我们都灭亡了,各自孤独地灭亡了。他没有力气动弹,没有力气来轻轻地拂去一颗接一颗落在他心头的这些悲哀的微尘。在晚上,一切都变得更加安静,更加黑暗。但是,那叶瓣一般的纱幕是如此精美纤细……没有任何事物简简单单地就是一件东西。他们在那可怕的寂静中漂泊……停止吧,悲痛,停止吧!她显然还没有丧失理智。没有人看见她跨越足下狭窄的跳板,纵身跃入毁灭的湍流。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长存。思念死者,似乎是很安全的事情。幽灵、空气、虚无,这是一种你在白天或夜晚任何时候都可以轻易地、安全地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东西。一种无限了悟的神态。。。你怎能用言辞来表达肉体的感情,来表达那儿的一片空虚呢?她想,真是千钧一发,她总算侥幸逃脱了爱情的罗网。她又重新感觉到那种轻率的渴望,想从悬崖上纵身一跃,淹没到大海中去,寻找沙滩上的一枚珍珠别针。在这人类相互关系极端朦胧暧昧的状态中休息……我们如此默然相对,不是能够表达更为丰富的内容吗?她轻浮艳丽,满不在乎。为什么过了这些年月之后,这幕景象在记忆中保存了下来,萦回缭绕,闪闪发光,连细枝末节都历历在目,而在它以前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其他景象,都是一片空白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全部问题所在——1个简单的问题;一个随着岁月的流逝免不了会向你逼近的问题。那个关于人生意义的伟大启示,从来没有出现,也许它永远也不会到来。作为它的代替品,在生活中,有一些小小的奇迹和光辉,就像在黑暗中出乎意料地突然擦亮的火柴,使你对于人生的真谛获得一刹那的一支画笔,是这个处处是斗争、毁灭和骚乱的世界上唯一可以信赖的东西。他喜欢那些少女,那些闪耀着青春的光辉、脸上带着红晕的少女,她们神采飞扬,有点儿飘飘然,有点儿任性和轻浮。他们感到迷惑不解:他为什么必须如此矫揉造作地掩饰?为什么他老是需要别人捧他?为什么他在思想的领域中如此勇敢,而在生活中却如此懦弱?他既可敬又可笑,多么令人惊奇!就这样,他站在那片小小的悬崖上,面对着人类的愚昧和黑暗。她感到她想给他人以帮助和安慰的种种愿望,不过是虚荣心罢了。她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多么美中不足、多么卑鄙,多么自私自利。憔悴而疲惫不堪……难道除了外表的忧伤,就没什么别的了吗?她的美貌和丰采后面——有什么东西隐藏着?

到灯塔去:时间

最喜欢的伍尔夫作品。2012年十月写的。 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窗,最长。但是所叙述的实际时间段也就是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不到一天)。第二部分:岁月流逝,较短,所叙述的实际时间段是十年。第三部分:灯塔,实际时长大约是一个上午。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拉姆齐夫人业已去世,但其影响力仍然持续。我们“到灯塔去”,在路途中沿途可以拾起雏菊、铃兰,有花纹的石子,或者有形的浪花无形的阳光;可是即使我们到了灯塔,又不知道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来这里到底为了什么涵义和目的,除了手中大约握着一些有形的或无形的玩意儿。真的,伍尔夫,我觉得她,并非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是你跟着她走了这一路罢了。她将书中几个人物在平常日子中的头脑的每一个瞬间的思考印象意向变作细雨一般袭来,将读者笼住。她自己在“现代小说”中所说:“某些作家仿佛不是出自本愿,而是受制于某个威力强大、蛮不讲理的暴君 ---- 这个暴君把他置于自己的奴役之下,为他提供了情节,提供了喜剧性、悲剧性、爱情事件,还提供了一种貌似真实的气氛,把全部小说润色得无懈可击…我们看着这些按照习惯的方式填写得慢慢的书页,常常感到一阵阵怀疑,一阵阵反感:难道生活真是这个样子吗?难道小说一定要像这样写吗?”于是跟着她走向或者乘着帆船航行向灯塔的过程,真的像人生一样毫无意义;你所能做到的也只是如同拉姆齐夫人一样,将一些瞬间变作似乎是永恒的瞬间。生活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东西,奶瓶、钢针、红棕色袜子、偏西风、祖母的胸针、有皮袋的怀表、诗歌、画布、暖房、五十英镑…它们一起去组合为一只球,球面光滑;但你必须在这个光滑的球面上铸造一个金色的瞬间,也许不止一个。正如拉姆齐夫人经营一次十五人的晚餐那样,用力用心,然后忽的生命在这儿静止不动了:“拉姆齐夫人把这个瞬间铸成了某种永恒的东西(就像在另一个领域中,莉丽自己也试图把这个瞬间塑造成某种永恒的东西)---- 这就具有某种人生启示的性质。…生命在这儿静止不动了。”拉姆齐夫人自己亦明白,所以当她离开餐厅的时候,“她逗留了片刻,回首向餐厅望了一眼,当她还在注目凝视之时,刚才的景象正在渐渐消失;当她移动身躯、挽住敏泰的手臂离开餐厅之际,它改变了,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她回过头去瞥了最后一眼,知道刚才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亦成为了“永恒”。拉姆齐夫人不但为自己,也为其他人铸造这样的永恒瞬间;比如为莉丽。莉丽与塔斯莱在海边用石片儿打水漂,而拉姆齐夫人坐在岩石下写信,不是从眼镜上方举目望他们,周围是飞溅的浪花。毫无疑问,莉丽并不喜欢塔斯莱,但是这个瞬间,所谓永恒的瞬间永远在莉丽脑中飞扬,哦,那飞溅的浪花。莉丽在画布面前不由得呼喊“拉姆齐夫人”“拉姆齐夫人”。虽然拉姆齐夫人为自己和她人试图建筑的生活的光亮球体最终会土崩瓦解,(敏泰和保罗婚姻并不幸福,安德鲁在大战中被炸死,普鲁只过了一年的幸福生活即难产而死,美丽的普鲁;就连海岛上的房子也在瓦解,被苍蝇结网,石竹花长到白菜间,稻草长到瓦片上。而拉姆齐夫人自己业已离开人世。)但是,那些瞬间甚至在她去世之后更为明晰。伍尔夫用自己的文字,描述时间 --- 几乎是世界上最不可能的事儿:她几乎想赋予无形的时间以有形的边界,有时她又会放松手里的墨线,于是时间如同潮水一样涌出边界,无法控制。第一部“窗”的实际时长不过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她却让拉姆齐夫人游走在自己的时间秩序里面。晚餐中,拉姆齐夫人回到二十年前那个幽暗的客厅摩挲客厅的每一样家具,然后乘着自己的时间之船航行者二十年的时光,毫无忧虑悠悠晃晃的航行,因为“你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时间被伍尔夫玩弄,塑造;其实亦是被我们玩弄和塑造,意图塑造自己的时间秩序。于是伍尔夫做到了,正如她自己所说:“小说的恰当素材是不存在的:一切事物、一切感情、一切思想都是小说的恰当素材;头脑和心灵一切特点都值得吸取;一切知觉印象都有用处。”对于译本序中引用的布莱克斯东的那句话: “在阅读了灯塔之后去阅读任何一本普通的小说,会使你觉得值离开了白天的光芒而投身到木偶和纸板做成的世界中去。“ 我表示赞同;或者这么说,是离开了阳光而投身到日光灯下的世界中去。

被延误的朝圣

《到灯塔去》的结构简单而明澈,三个章节就代表了三个时间段。章节的长短排布颇不均匀。第一章与第三章篇幅相当,第二章则相对较短。如此的布局恰巧照应了乌夜啼上阕的句式规则。长,短,长。具有一种特别的美。伍尔夫很擅长隐喻。在《到灯塔去》中隐喻是俯拾皆是的。譬如第一章的题“窗”,便象征了一种守望。拉姆齐夫人、詹姆斯与莉丽,满怀希望地期待着翌日的灯塔之行。但天公不作美,他们被迫放弃原有的计划,只得在海的另一侧遥望着那闪烁的灯塔,透过一面薄薄的窗玻璃。第一章中,拉姆齐一家以及客人聚餐之时,莉丽突然想起应该调整她的画作中一处细微的布局——一棵树的位置。她于是就将盐瓶移至桌布上花纹的正中,以提醒自己。如果单从这个动作来看,它可能只是一个用于丰富人物形象的细节罢了。但倘若联系上文,便会发现每当莉丽对于婚姻的反感情绪涌起时,这个盐瓶便会回到莉丽的视线中(无论如何,她对自己说,(她一眼看到放在桌布图案上的那只盐瓶)她不必结婚,多谢老天爷,她不必去遭受那种有失身份的灾难。)。这只盐瓶因为通过了莉丽的主观思维与绘画联系在了一起,而又因绘画是莉丽意识中与世俗生活(或者婚姻)所对立的,所以具有了一定的隐喻意义,在第三章中还被再次提及了。而书名中的“灯塔”则是涵义最为丰富的意象了。在不同的人物的思维中,在不同的时间背景下,它披上了不同的象征色彩。在幼年詹姆斯的心中,灯塔是一种朦胧的向往;对于拉姆齐夫人,灯塔是她所热衷的慈善活动的延伸;而对于拉姆齐先生,灯塔就象征了妻子一切令他费解的活动,而灯塔也可能仅仅是一个感情的发泄口;青少年的詹姆斯与凯姆所认识的灯塔之行,则是他们父亲强加于旁人身上的行为之一;而此时的拉姆齐先生,则将这次航行看做了对于亡妻的悼念活动。灯塔的多重身份只能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中得以展现,因为只有意识流才能捕捉几乎所有人物心理的末梢,揭开那些隐藏在琐屑的心理波动中的情感与态度。譬如第一章收尾处的聚餐中,意识流手法的优越性便得以最完美的体现。拉姆齐夫人安慰了孩子气地愤怒着的拉姆齐先生;拉姆齐夫人无法维持局面而向莉丽求助,莉丽向塔斯莱提问而巧妙地解了围。等等。这些活动在人物意识的映衬下更显得有趣了。小说第二部“岁月流逝”中所采用的技巧颇值得玩味。大段的景物描写照应了拉姆齐一家的沉浮命运。黑夜中战栗的树叶表现了拉姆齐夫人溘然逝去时的深刻悲哀;俏丽的早春则出现在普鲁出嫁之时;绵绵的阴雨则与普鲁的难产之死相呼应。私以为,这种手法依然可以划入意识流的范畴之内,但这是一种广义的、抽象的、并且以象征为主旋律的意识流。一种“庞大”的意识流。它描写的不再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它描写的是命运的感情,并且以自然的景物为象征。贯穿全书始末的情感,私以为,是一种若有若无的对父系社会的厌恶。不婚主义的莉丽就怀有着这种情感。而拉姆齐先生则被刻画为了一个脾气乖戾、喜怒无常、孩子气的学究。他的行为引起了子女的仇恨,并且设下了一层厚厚的隔膜。(他们(詹姆斯与凯姆)并肩而行,拖拖沓沓地走过来,神态严肃而忧郁。)此书同时表达了伍尔夫对于艺术的纯粹的、赤忱的、不加掩饰的向往。而这就是灯塔的最为本真的内涵了吧。即使这一次朝圣般的旅行被延误了十年,它依然能激起莉丽的艺术灵感。终于,艺术抵御了时光的侵蚀,依旧闪耀。私以为。2014.7.27 傍晚 雨瓢泼

《到灯塔去》伍尔夫

《到灯塔去》伍尔夫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一起增长的多是掩饰能力,这能力有时会被发挥成第二天性,在中国越成功的女人掩饰能力越强,以至于很难猜出她们到底在掩饰什么,这可能是低教育程度的产物,中国人谈民国女人谈得最起劲的是林徽因,其实只需比一比伍尔夫姐妹就知她基本上属于——算了,她在中国挺牛的。”这让我不免对这个姓“伍”的外国女人心生好奇。石康在这篇博客文章(《中国民主的微观面》 2012-02-18)里还说:“这电影子总算让我弄明白中国人为何一直喜欢年轻女人了,中国女人解释说,中国男人有少女情结,或是中国男人比较弱,所以喜欢找更好骗的来骗之类,但事实是,中国女人在知性方面很快就停住了,二十五的与四十五的女人在知识方面没啥区差别,且好奇心的范围也不如年轻时代,中国男就只好图个青春活力了。”(原话如此:电影子?中国人?知识?区差别?中国男?)呵呵,怎么说呢,有些字可能输错了,但这句话,他说对了,我想。前不久,又在陈丹青的老师木心的《最后一课》里看见木老说:“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所以,当我在图书馆书架上再次看见伍尔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猜到,我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一本书。其实,命运一直在安排着你人生的轨迹,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觉察罢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北岛的这句诗我好像明白了,只是下一句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火不能为火作证”?互动百科说: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是的,意识流,在我的观点里和蒙太奇是一个类型。我不记得自己还看过类似风格的书籍没有,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作者的风格——管他川菜粤菜湘菜,捡到碗里都是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就像书的名字——《到灯塔去》,分别说的是:想去、耽搁、去了。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到灯塔去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讲述着这一群人的心路历程。女主人拉姆齐夫人温婉、内敛,是一位圣母一样的女人,是家庭的支柱和精神的源泉,也许女人天性中就有一种神圣的品质,我隐隐约约地这么认为着。意识流,很有意思,好多时候你被那些文字牵引着,从一个念头,走向另一个念头,但后来你发现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对话和事件,你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在描述事情经过,哪些只是一些脑海里的念头。好在译者瞿世镜先生在他的译本序里为大家做出了很好指引和解读,不然,以我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小伍同学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我得承认,尽管我都四十多了,还是看不清也读不懂伍尔芙,只说得上是觉得新奇,连欣赏都不敢自许。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P03拉姆齐夫人意识到,“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P05、P8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P06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P06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P07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P07象征派诗人玛拉美说:“要明白地指出对象来,无异于把诗给予我们的满足削弱了四分之三。”P1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P14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P3她的施舍一半是为了平息自己的愤慨,一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P9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赞叹:...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P49训导和说教是超出人类能力的事情,如果你被人们所推崇;你肯定会不知不觉就栽个跟头。P54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P56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P56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p59当生命沉淀到心灵深处的瞬间,经验的领域似乎是广袤无垠的。P75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P78只要你仔细对着别人瞧,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喜欢他们。P103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谊,也是多么脆弱。朋友们漂泊离散、互相疏远。P108早春就像一个处女,她的童贞凛然不可侵犯,她的纯洁是高傲的,她玉体横陈,躺在田野里,睁大着眼睛警惕地观望着,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观者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P161夏日炎炎,海风又派遣它的密探前来侦察这幢屋子。苍蝇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结了一张网;镜子旁长出了野草,在晚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窗扉。P162也许,这就是她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她是你可以对她推心置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P230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P241归根结蒂,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P242......这本书的封底写到:......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而我认为,作者没有这么多的考虑和设计,这只是阅读者的臆测罢了。伍尔夫本人最后自沉于河底,那么,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本质,以及灵魂的不朽,又是从何说起呢?推荐阅读: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http://www.douban.com/note/185472997/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意识流”概念: “意识流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们是最自然的。 ”

树根——读《到灯塔去》

正在读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刚刚读完第一部分。我想,如果伍尔夫本身不是疯子,那就一定是天才。当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争论由来已久。想象整本书就像是一条线,而在组成这条线的每一个点之下,都壮如老树的根。也许这个比喻一点都不恰当,因为即便是那条线,也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不应该存在的。也许以当下的时间作为线索更为合理,以当下的每一个时间点为基,在底下,逡巡或狂奔着众多个点,但神奇的是,这些点所途径的路途,即便微小到一个水坑或岔路,都像尾巴上沾满了墨水般留下了痕迹。伍尔夫就完整记录下了这所有痕迹,她是墨水。拿远一点看,这些墨迹看着就像树根。也许我是这个意思。读时突然想到了张爱玲,如果还是用个比喻,伍尔夫像是zoom out,张爱玲像是zoom in。读伍尔夫时是没有zoom out的感觉的,总是倾心倾力地顺着曲折庞杂的路一路埋头走。但读完之后,是可以跳出来缩小的,是可以有这种感知的,而且在缩小后,反而更觉详细。这一点,张爱玲做不到。张爱玲只能zoom in,并且是在一开始就处在放大的状态,在毛细血管里走来走去,读完,无法缩小,否则有点残忍。是否可以简单地说,两个人的细致方式是大相径庭的。读时,常常有不耐烦的感觉,一方面是自己的脑子也开始到处游荡,一阵子后,才猛然再回到书上;另一方面,我很怀疑自己有这种耐心和情商,能够认真仔细并心甘情愿地体验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的意识流过程,特别是以伍尔夫的方式。

女性要想独立应该身心皆备

这本《到灯塔去》在近期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想要写点什么读后感作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阅读中,基本上主要关注的就是作者描写的语言,因为要说情节,这本书的故事内容非常简单,开始主要就是围绕拉姆齐先生的幼子詹姆斯想去灯塔,但却由于天气不好而未能如愿。后大战爆发,拉姆齐一家历经沧桑。战后,拉姆齐先生携带一双儿女乘舟出海,终于到达灯塔。吸引我读下去的是这本书优美的文笔,非常多的象征穿插其中,从灯塔,窗口,莉丽的画,到灯塔去的航行,到大海,岩石,篱笆,以及拉姆齐先生吟咏的诗句,都是对作品意义的建立有着重要作用的意象。另外带来美妙阅读感受的就是书中不乏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为什么她整个人像风中的玉米杆般弯成弓形,只有做出了巨大而痛苦的努力才能从这种卑下的状态中重新挺起身来?” “像一只孤独地海鸟站在那里,形影相吊。”等等。作者的描述口吻有时也颇为幽默,这里举一例:“如果你站在山顶上俯视已流逝的漫长岁月,说实在,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你鞋子踢到的那粒石子也会比莎士比亚存在得更为长久。”从较为深层的作品含义来解读这本书,此书作者的女权主义思想隐藏在其中。弗吉尼亚的作品都带着点自传的性质,这本书里拉姆齐先生和太太就带着点她父亲和母亲的影子或者说化身,而莉莉就是伍尔夫自己。当时的社会,由男性主导,而拉姆齐太太或者说她母亲就是她所嘲讽的“每一幢屋子的天使” :一心只为家操劳,没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弗吉尼亚当然是与世人不同的,她反对女性扮演的这种角色,主张女性也加入文学创作、艺术等领域,“让神圣的文学‘私人领地’,成为‘公共土地’。”谈一部作品,不得不结合她的生平来揣摩作者书中的思想内涵。弗吉尼亚因为儿时遭受到异父兄长的性侵犯,致使她对性、对男性都带着点恐惧和防备,这也许也是她后来成年精神崩溃的主要导火线,在《到灯塔去》也时时能透露出莉莉对于婚姻所持的反对态度,以及她对于男性的疏离。这个主张女性在婚后依然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独立的女子,我不知道在其一生中是否如愿,可是看着她生平的介绍,我觉得她还是陷入了婚姻的泥沼而无能为力。“我在性方面总是畏怯的……我对真实生活的恐惧总是把我囚禁在一间女修道院里。”正是她对性的畏惧以及精神方面的原因,她与自己的丈夫伦纳德只能进行一种精神上的爱,我个人认为正是这一点注定两人无法在两性关系中保持一种平等。据说伦纳德是个性欲较强的男人而且也有报道称其有情妇,如果弗吉尼亚能坦然处之,认为自己无法给与的,有其他女子能够替代也未尝不可的话,也许她也不会如此深陷痛苦的境地吧。最主要的一点,伦纳德还是一个十分有大男子主义和专制倾向的人,弗吉尼亚只有欣然地顺从,可是这不正和她所倡导的女性独立人格的思想相违背?我不知道我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并且正确的,总之为她感到惋惜,就那样,最后跳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总结我对女性独立的看法,一个女人要与男人平起平坐、思想独立,应该身心皆备。

回忆的光

葛兄推荐伍尔夫写的这本《到灯塔去》的时候,说:注意语言。对于语言,翻译的人起着非常非常大的作用,此书的译者瞿世镜,我想是属于功力非凡的人,我很喜欢作品如诗般的叙述风格,思想的跳跃性非常的大,语言的美,不是我在这里能说清的,就像葛兄说的,艺术,往往是我们沉默的那一部分,而艺术,在翻译的作品里,肯定又要失去一部分。我们都是爱书的人,由此,我感受到生命里必然幸福的一部分。因为看了这本书,我写了长诗《嗨,拉姆齐先生》,因为诗歌语言上浓度过高,并不能显露太多读后的感觉,故在此,试图再表达一些,以使朋友们,可以有选择性地去买书来看。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抄下了不少的语句以及片段,因为深爱,原想在这里分享一些,但再次阅读自己所抄的片段的时候,我已经丧失了对整体的感觉,所以,朋友们还是需要到书中去找寻那份美丽。对于回忆,我自己在《二里河》中也有所描绘,但总觉得缺乏一种因叙述而产生的迷人魅力,或者说我的语言,并不能赋予我笔下的文字更多的生命力,我没法让它们字字燃烧,我没法让它们成为我的孩子,我在创造的同时,就意识到自己将要失败,但我流不出眼泪。所以,在看《到灯塔去》的时候,我是完全地沉醉于作者意识深处那种近乎魔幻的魅力的。那不只是回忆,那是关于时光的一些片段的整合,像电影一样,她会带领你走向许多地方,首先是海边的房子,其实你会看见一扇窗,以及坐在窗前美丽的妇人,接着是窗外那个沉默的自言自语的男人,他喜欢和诗待在一起,他和人群总像存在着冲突,在这所海边的房子里,他的朋友们五颜六色,他们的举动,他们的那些微小的细节,都在描述里,令人遐想和追忆,仿佛他们是许多的树,栽种在多年以前,那栽种的过程,扑满了海风的盐味,阳光透过树的缝隙落下来,让我们看见,看见诗歌当中,很多的音符,缺少任何一个,他们的生活都不会像书中描写的那样,连成记忆中的那个下午。伍尔夫牵着我的手,走向了红色的栅栏,她还带我去看海边的岩石,也就是在那块岩石上,我看见了拉姆齐夫人,用纸片写着信,而风,又刮走了那些纸片。在回忆里,伍尔夫像海风一样穿过当年的房子,她不放过眼里任何的腐蚀和破碎,也不放过任何的锈迹和花朵,她的双眸闪闪发光,她眼里过去的影子,全落座在原来的地方,她的父亲,拉姆齐先生,依然在想那个想不明白的问题。伍尔夫回忆的双手,伸向了大利花,也伸向了莉丽的画板。莉丽是个终身都未婚的女人,对于拉姆齐夫人,莉丽始终保持着她自己心中的距离,在她眼里,所有的景象都是模糊的,她甚至画不好自己心中的那幅画,她眼中的拉姆齐夫人,并不表示一种绝对的完美,她不知道是否该将眼前的那棵树移向画板中央,只是拉姆齐夫人却了解她,她看见“莉丽那双斜嵌在苍白而有皱纹的小脸蛋上的中国式眼睛挺秀气,不过要一个聪明的男人才会发现”,由此,我肯定了拉姆齐夫人的智慧,以及她心底的那份柔软。在伍尔夫的描述里,我不懂画,但是会爱上画,爱上的同时,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这幅画不是画他们两个,……还存在其他的意义,其中也可以包括她对那母子俩的敬意。譬如说,通过这儿的一道阴影和那片的一片亮色来表达”,在这样的语言环境里,人很容易产生联想,就像突然之间,你推开一扇窗,眼前是大片大片的蔚蓝色海景,你见到的,你拼命呼吸的,有海风,有海鸟,有蓝天,有白云,你一定也注视到了很远很远处的那艘小船。“她想,他们还会继续生活下去,不论他们活多久,他们会回到这个夜晚,这轮明月,这阵清风,这幢房屋中来,也将回到她的身边。”“她像一棵树一般静止了,那棵树刚才还在风中颤动、摇曳,现在风小了,树叶一片一片静止下来。”看一本书,我很少能看出风花雪月来。但是《到灯塔去》给了我太多温暖奇妙的感觉,原来一个人的心,可以延伸得那么远,那么远。落雪的日子,我在窗外;不落雪的日子,我在窗内,阅读的时光,完全改变了一个人的心境,而且,想像,会无休无止。你会突然,想拥抱点什么,告诉她或者他,此刻,你心中是多么的喜悦,你看见了天使的光亮,你看见了天空很不一般的霞光,直到黑夜降临,你又突然,多了一层孤独,你在书中的结局里,陷入了一片迷雾。尽管书中,其象征性的写法,并不想让你生出对命运对人生更多的迷茫,但是那一刻,一本书读完了,你突然就有了一种冲动,你突然就想打开窗推开门,到那一片海景中去,你要去找那艘小船,你要抓住那种使得你的心充满了温暖的东西,你甚至想像拉姆齐先生一样,站在窗前,站在海边的草坪上,一个人,大声地朗读心中的诗歌。太温暖了,伍尔夫给了我们太多的东西了,以致于,离开一本书,我需要拼命地去抓住另外一种东西。我能感觉大利花还没有播下的种子,在我的心底萌动,也能感觉远处的海角,有一些小船仍旧颠簸在风中。在那一刻,我的回忆也充满了我内心的缝隙,我突然很想念树,那个和我一起行走在黄河边上的女子。她叫树,秋天的树。

时光长河里的宝石

如同一位画家,在希望表现的地方浓墨重彩,在无足轻重的地方一笔带过,这就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在这本书中,一个下午的时间可以写150页之多,而十年光阴却用了不到25页,这不是什么奇迹,而是作者的艺术修养。在今天,这种手法已经随处可见。在电影里,人物从高空坠落,这种转瞬即逝的场景可以被拉长到几分钟甚至更多,而几年或者几十年的时空转换也可以只通过一组闪烁的画面在半分钟之内完成,这是电影艺术的魅力,也与伍尔夫的创作手法如出一辙。但我们应该注意到电影是20世纪的艺术,在伍尔夫1941去世时电影仍谈不上普及。从这个方面来说,伍尔夫算是这种艺术手法的先行者。不过,艺术总是相通的,在中国古代人物画上,我们能看到主要人物大而清晰,次要人物和场景则又小又模糊,显然与前面提到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一位艺术家能够掌握另外一种艺术形式,那么对他于本专业的创作是大有裨益的。例如作家同时是一位画家或者音乐家,或者音乐家同时是一位诗人或者舞蹈家等等。就像本书序言中,译者提到了本书结构与西方音乐形式的对比,本书的三部类似交响乐中的A-B-A'曲式,即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对比部)-第一主题的再现,这种对比这人回味无穷,充满想像,让我们对这本书有了全新角度的理解。也许作者在构思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可能她既不懂电影、也不懂绘画和音乐,所有的这些想法只是我们强加到作品里,甚至假如伍尔夫亲临此地也未必谈得出这么多道理和主义来,我们只不过是在画蛇添足而已。就像我们在谈论鲁迅作品中的深刻含义或者毕加索的立体画派,让他们本人来解读肯定不如现在的专家解释得好,道理是一样的。但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作者本人,别以为他们只是一群好运气的白痴,只因为偶然得到了艺术女神的青睐才让他们在懵懵懂懂之间捡到了稀有的宝石。如果我们这样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可以肯定的说,纵使伍尔夫不会画画,至少她具备判断绘画水平优劣的素质;即使鲁迅的作品中没有那么多深刻含义,他也有敏锐的独到的看透世态本质的眼光;就算毕加索在绘画时不知道立体画派的原理,他也同样有一颗对于艺术不断探寻的执着追求的心。所以说,艺术家的水平取决于他(或她)的艺术修养,即使他无法谈出其中的道理,但他必然在内心深处对艺术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来。这种修养通过外表是看不出来的,更是无法用某种考核标准去衡量,而只能也只有用作品去实现。只有在经过时光长河多年的沉淀之后,我们才会知道哪一块是真正的羊脂白玉,哪一块是名不副实的滥石头。

《到灯塔去》伍尔夫

《到灯塔去》伍尔夫我正经书读得少,尤其很少看西方作家的文字,一来觉着看得辛苦,二来担心翻译词不达意。当然,主要还是自己学识学养不够,小学生听大学课,何必装模作样地为难自己呢?没想到这次还是忍不住又装了一次。之前,在石康的博客里看到他说:“中国女人与年龄一起增长的多是掩饰能力,这能力有时会被发挥成第二天性,在中国越成功的女人掩饰能力越强,以至于很难猜出她们到底在掩饰什么,这可能是低教育程度的产物,中国人谈民国女人谈得最起劲的是林徽因,其实只需比一比伍尔夫姐妹就知她基本上属于——算了,她在中国挺牛的。”这让我不免对这个姓“伍”的外国女人心生好奇。石康在这篇博客文章(《中国民/主的微观面》 2012-02-18)里还说:“这电影子总算让我弄明白中国人为何一直喜欢年轻女人了,中国女人解释说,中国男人有少女情结,或是中国男人比较弱,所以喜欢找更好骗的来骗之类,但事实是,中国女人在知性方面很快就停住了,二十五的与四十五的女人在知识方面没啥区差别,且好奇心的范围也不如年轻时代,中国男就只好图个青春活力了。”(原话如此:电影子?中国人?知识?区差别?中国男?)呵呵,怎么说呢,有些字可能输错了,但这句话,他说对了,我想。前不久,又在陈丹青的老师木心的《最后一课》里看见木老说:“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所以,当我在图书馆书架上再次看见伍尔夫这个名字的时候,你可以猜到,我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这一本书。其实,命运一直在安排着你人生的轨迹,只是你自己不知道、不觉察罢了。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煤会遇见必然的矿灯”——北岛的这句诗我好像明白了,只是下一句还不懂是什么意思——“火不能为火作证”?互动百科说: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意识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是的,意识流,在我的观点里和蒙太奇是一个类型。我不记得自己还看过类似风格的书籍没有,也许我从来就没有关心过作者的风格——管他川菜粤菜湘菜,捡到碗里都是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窗”、“岁月流逝”、“灯塔”。就像书的名字——《到灯塔去》,分别说的是:想去、耽搁、去了。与其说是在讲述一个到灯塔去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讲述着这一群人的心路历程。女主人拉姆齐夫人温婉、内敛,是一位圣母一样的女人,是家庭的支柱和精神的源泉,也许女人天性中就有一种神圣的品质,我隐隐约约地这么认为着。意识流,很有意思,好多时候你被那些文字牵引着,从一个念头,走向另一个念头,但后来你发现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对话和事件,你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在描述事情经过,哪些只是一些脑海里的念头。好在译者瞿世镜先生在他的译本序里为大家做出了很好指引和解读,不然,以我的欣赏水平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小伍同学会有那么大的名气。我得承认,尽管我都四十多了,还是看不清也读不懂伍尔芙,只说得上是觉得新奇,连欣赏都不敢自许。还是老老实实的记录:既然灯塔象征夫人的内在精神,那么小说的总标题《到灯塔去》,就是象征人们战胜时间和死亡去获得这种内在精神的内心航程。P03拉姆齐夫人意识到,“争吵、分歧、意见不合、各种偏见交织在人生的每一丝纤维之中”。P05、P8莉丽说,“你”、“我”、“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什么也不会留存,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之中;但是,文字和绘画却不是如此,它们可以永存”。P06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P06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度的,但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真诚地追求探索,人生还是有意义的。P07说明夫人的人格光芒像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蒂,还是爱战胜了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P07象征派诗人玛拉美说:“要明白地指出对象来,无异于把诗给予我们的满足削弱了四分之三。”P11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把时间分为“空间时间”和“心理时间”,认为心理时间才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它是各个时刻互相渗透的、表现强度的质量概念。P14一个人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真实、毅力。P3她的施舍一半是为了平息自己的愤慨,一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P9她如此出于本能地渴望帮助别人,安慰别人,是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是为了使别人对她赞叹:...并且使别人需要她,派人来邀请她,大家都爱慕她。P49训导和说教是超出人类能力的事情,如果你被人们所推崇;你肯定会不知不觉就栽个跟头。P54她想到了生活是如何由彼此相邻而各自独立的小事组合而成,凝聚为一个完整、起伏的波涛,而人就随着这波涛翻腾起伏,在那儿,一下子冲刷到海滩上。P56这就是爱情,她想,这就是经过蒸馏和过滤不含杂质的爱情;一种不企图占有对方的爱情;就像数学家爱他们的符号和诗人爱他们的诗句一样,意味着把它们传遍全世界,使之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一部分。P56一位不结婚的妇女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部分。p59当生命沉淀到心灵深处的瞬间,经验的领域似乎是广袤无垠的。P75一个人为了使自己从孤独寂寞之中解脱出来,总是要勉强抓住某种琐碎的事物,某种声音,某种景象。P78只要你仔细对着别人瞧,你就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喜欢他们。P103即使是最美好的友谊,也是多么脆弱。朋友们漂泊离散、互相疏远。P108早春就像一个处女,她的童贞凛然不可侵犯,她的纯洁是高傲的,她玉体横陈,躺在田野里,睁大着眼睛警惕地观望着,一点儿也不在乎旁观者在干些什么,想些什么。P161夏日炎炎,海风又派遣它的密探前来侦察这幢屋子。苍蝇在充满阳光的房间里结了一张网;镜子旁长出了野草,在晚上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窗扉。P162也许,这就是她对他持久不衰的吸引力的源泉;她是你可以对她推心置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人。P230塔斯莱先生也会干那种与众不同的事情;这是人们不喜欢他的原因之一。他破坏了别人的世界的平衡。P241归根结蒂,一个人对于别人的看法,有一半是荒唐的。这种看法完全出于一个人自己的个人动机。P242......这本书的封底写到:......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夫人的灵魂之光。而我认为,作者没有这么多的考虑和设计,这只是阅读者的臆测罢了。伍尔夫本人最后自沉于河底,那么,人生的意义,自我的本质,以及灵魂的不朽,又是从何说起呢?推荐阅读:伍尔夫《一个人应该怎样读书?》http://www.douban.com/note/185472997/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最先提出“意识流”概念: “意识流并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不断流的。用一条“河”或者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们是最自然的。 ”


 到灯塔去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