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配工》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修配工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9-1
ISBN:9787533932091
作者:(美)伯纳德·马拉默德
页数:339页

《修配工》:属于苦难的文字

朋友让我荐书的时候,常常会说,推荐几本好看的书吧。我打听某本书的情况,也常问,这本书好不好看?最近,我突然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说的“好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好看”或“不好看”有什么标准吗?咨询了几个爱读书的朋友,大家意见不一。但综合一下,大致可分为“大众派”和“文艺派”两类。“大众派”认为,所谓“好看”,是指这本小说情节性强、可读性强,能吸引读者一页页往下翻,而不至于味同嚼蜡,哈欠连天。 “文艺派”则认为,“好看”的小说应该充满内在的张力,能通过人物、语言、思想、地域特征等要素吸引读者去探索、去思考、去想象。当然,如果小说能“大众”、“文艺”兼顾,那就“最好看”了。不过,这样的小说少之又少。二战以后,美国文学十分发达,特别是类型化的通俗小说,放眼全球难寻对手。在纯文学领域,美国同样大师辈出。但在这个图书市场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不管你是什么文学,都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没有销量,没有读者,你的下一部作品就很难出版。美国人甚至缺少尊老爱幼的观念,许多老年作家的创作往往无人问津,晚景凄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纯文学名家也努力向“大众派”所谓的“好看”靠近,重视情节和可读性。这或许也是美国作家多年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读过近年诺奖获奖作的朋友应该都了解,诺奖评委现在特别偏爱缺少完整情节、毫无可读性、像神一样宣讲自己意念的作品。写了这么多废话,我实际上想说的是,《修配工》是一部在“大众”与“文学”间取得平衡的小说。作家的写作手法是文艺的、细腻的、抒情的,但在情节上借鉴了类型文学的方式,谋杀、调查、审讯、枪战、爆炸,即便是拍成电影同样跌宕起伏(的确是拍了电影的)。当然,中国读者可能会觉得阅读有一定难度,因为它较多地涉及犹太历史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这些是我们比较陌生的。不过这些内容也并不沉闷,毕竟作者马拉默德是美国人,而小说全部故事发生在俄国,他必须考虑美国读者的知识结构。“苦难”是这本小说的关键词。主要描写一位贫穷的犹太修配工雅柯夫在沙俄统治下被诬陷下狱,因证据不足难以起诉,在监狱里拖了两年多也不开庭,历经了各种折磨。小说的主要篇幅放在雅柯夫下狱后等待开庭这段时间,展现了作家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雅柯夫在狱中的狂想和幻觉,写得十分动人;他的苦难遭遇,读来感同身受。“苦难”也是我国作家擅长描写的内容,但像《修配工》这样细致地描写受难中所思所想、心理变化的作品,我还没有见过。这样写比单纯讲故事、渲染苦难遭遇要困难得多。本书曾荣获196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这确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但在世界文学的宝库里,它并不是那种闪耀得让人五体投地的作品。我个人看来,它有许多不足。比如啰嗦重复,雅柯夫每天脱衣服检查的内容,前后写了好几遍。诚然,这也许是为了描写苦难之巨,让读者加深印象。但在语言上,太平板了,读的时间稍长就觉得疲倦。特别让人难过的是人物描写,几乎是千人一面,写到犹太人总是老、瘦、黑、枯。对人物的外貌、穿着描写,虽然详尽,但非常写实,缺少特点。文学是遗憾的艺术,尽善尽美、任何人都觉得好的作品恐怕至今尚未问世。这种书写苦难的沉重之作,对于生活在太平盛世的青年,大概是比较隔膜的。当然,文艺青年,读一读,发一通关于苦难的感慨,也是有益身心的。

探究苦难的意义

出生于纽约的犹太作家马拉默德(1914-1986)是第二代沙俄移民。其父母原籍基辅,因遭遇俄罗斯反犹主义者发动的大迫害逃到美国。受迫害的可怕记忆曾被写在短篇小说《停战协议》的开头:“莫里斯•利伯曼小时候曾看见一个身材高大的俄国农民抓起靠在一个铁匠铺门边的车轮子,把它抡起来,然后掷向一个犹太人的教堂司事。车轮击中那个犹太人的后背,砸断了他的脊椎,他吓得连声都没敢出,就躺在他那间被点着了火的房前等死。”这个画面感极强的冲突很准确地描绘出犹太人在俄罗斯排犹分子面前的遭遇。温顺驯服的犹太人(凡事翻经、祈祷、守诫循道)和野性难驯的俄罗斯人(贪杯、好勇、性如烈火)具有强烈的对比,其冲突是古老的文明和更古老的野蛮之间的冲突,既有史诗性又有怪诞的非理性。伊萨卡•巴别尔的那本《红色骑兵军》也这样写犹太人和哥萨克之间的冲突,里面写得更加残酷、荒诞、触目惊心。本书讲述一个可怜的犹太人在十月革命前夕受沙俄“黑色百人团”和基辅官方共同迫害的故事。书里没有什么暴力场面,只是一个漫长的迫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人的残暴和粗鲁,被马拉默德的幽默给渲染成啼笑皆非。主角雅柯夫·鲍克是脱离犹太教会的自由主义分子。但马拉默德还是把故事写得像“约伯受难记”,俄罗斯撒旦们把一件一件苦难加在他的身上,但鲍克始终没有屈服,并像《圣经》里的约伯一样发出反诘:无辜的人为何受罪?或者苦难有何意义?雅可夫•鲍克是一个修配工,自小父母双亡,娶了一个非常想要小孩的妻子。因不能生育,妻子最终跟外乡人跑掉了。好心的岳父认为自己的女儿还会回来,期望他继续等待,但他却实在受够了,就离开家到基辅去,未料想一系列奇遇使他因善良诚实遭到诬陷,被关进了监牢。小说朴实细致,故事里的囚室似乎就是用真材实料建造在书里的,而读者就是看守,书本就是窥视孔。本书的大部分情节发生在雅柯夫和他的两个看守之间。书里其它角色非好既坏,但这两个看守却是按现实主义塑造的,心肠时软时硬,既可爱又可恨,有时是善良的粗鲁人,有时又是愚昧笨拙的的大坏蛋。他们也都有自己的生活之苦。老柯金的儿子莫名其妙的杀了一个老人并死在押送西伯利亚的路途中。季特尼亚克先欺负雅柯夫,后来像读者一样看不下去雅柯夫受的迫害了,他想杀了副典狱长,自己却被打死了。雅柯夫•鲍克是马拉默德最钟爱的角色,几乎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勤勉、节俭、善良、腼腆、执拗;对女性有种奇特的爱慕和敬意,就像面对奢侈品;他们有一技之长但对生活要求不高;只用伦勃朗画中的一束光就可以照亮其全部家当;常常犯错误说错话,时而懦弱时而顽强地回应命运摆布。马拉默德用非常细致的笔来写他们的希望和挣扎,用最微小的事件来表现他们的坚持、受难、得救或毁灭。他写了很多同类短篇小说,这本长篇的小说,可以看作他的写作才能发展的最高阶段。马拉默德在这本书里将想像力局缩在一个小小的囚室中,带着深沉的探究心理描述人在这种状态下基本的生活形式。哪些会长成苦涩的枝干,哪些成长为甜蜜的果实,他务求使其合理地呈现出来。不仅用想像注解了一段历史,而且用苦难的扫把生活的浮华清扫干净,使读者隐约看出生活的原型。而受罪的唯一作用是告诉我们:受罪毫无用处。雅柯夫•鲍克最后的结局没有写,因为他的生死没有资格成为他苦难的轮廓。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终于在周末里把<the Fixer> 看完了。结局是开放式的,不知道修配工雅柯夫在经历了2年的牢狱煎熬后,在最后面临法庭审判时,是终于沉冤昭雪而获释;还是被那些坏人陷害成功而难逃噩运。有些遗憾,因为我希望看到雅柯夫最终获释重得自由,毕竟他吃了那么多苦,用那么不容易的毅力终于等到审判的那一天。不过想来也好,如果结尾交待的很清晰,说他最终还是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而被判刑,那岂不是让人难过?他是一个普通修配工,一个穷苦人,因为犹太人的身份而倍受歧视和欺凌。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依然感激美好的食物,因为可以闻得到花香,听得见风声而欣喜。让我震惊。或许这就是犹太人身上的特质?他喜欢学习。在他那短暂的小康时光里,他节省银子,除了购买食物,便是买书了。他看很多书,斯宾诺莎,对他影响最大吧?在监狱里,他甚至会读基督教的新约全书。虽是一个普通的修配工,可有见识,因为他有知识。让人钦佩。一个人被关在黑漆漆的牢房里,外界的春夏秋冬,只有靠自己的想象。可他依然会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早起打扫牢房,走来走去的锻炼身体,亲吻斑驳的墙上的那屡转瞬即逝的阳光。。。不接受坏人的诱惑,不妥协,因为始终坚持自己的无罪,故而吃尽苦头;也因为始终坚持自己无罪,最终才有新生的希望?这个人身上的很多特质让人钦佩,或许是因为他是犹太人的原因? 不知不知。坚持,忍受到最后的人会得救的。最后一句是书里说的。。像他学习哦。。。这本书看完了,下面好像该轮到诗经财务报表和公司研究了。承认自己在驾驶上的劣势。如果努力,依然不可以,那只有说明自己真的不适合,没必要穷追不舍哈。曾以为,如果真的不行,那可真是一项失败的投资,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银子,弃之可惜。可现在我好像懂了,如果真的不可以,那整个过程也是值得自己感激的。即,不试一试, 怎会知道自己是如此的不擅长呢。

为政治恐怖绑架的犹太性

《修配工》有一个很“契诃夫”的开头:“雅柯夫•鲍克住在砖厂马厩上面的一个房间。那天清早,他从十字形的小窗口往外看……”生活的隐忧与潜在的危机随着一个平凡早晨的来临渐次展开,只是契诃夫笔下缱绻壮阔的俄罗斯乡村与草原风光早已不再,那摇曳多姿的“樱桃园”与活色生香的市景生活终于破落为一个帝国崩溃前的光鲜败絮,他笔下那些喜忧参半的小市民也沦为愁眉苦脸的犹太修配工,底层民众的贫困与落魄似乎在在折射大革命来临前俄国社会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美国当代小说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将犹太人的故事置于1910年代的俄国,使得小说呈现一种复杂和多元的意象:这是伪装成复古的现代小说,还是打着存在主义旗号的历史演义?莫衷一是。我觉得菲利普•罗斯的评价是对该书最好的阐释:“马拉默德注定要写犹太人的平凡生活,一方面是来自相当宏大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严酷的种族记忆,一方面又尽可能地从细处入手,通过描摹他那些极度无助的族人悲惨而又微末的反抗,创造出最无情的哲学家般令人沮丧的隐喻。”罗斯点出了这本小说非常重要的两个特质:犹太性,及其“最无情”的“隐喻”。在我看来,犹太性可以“隐喻”为一种由人的出生带来的无法抹去也无法否认的存在状态。雅柯夫生活在一个反犹情绪日渐高涨的时代,他从沙俄最穷苦的一个犹太小乡村出发到基辅找工作,为的就是摆脱犹太人的身份而追求更为美好的生活,但他不可能像一个世纪后从广大的中国内陆奔向“北上广”的打工者那样,蹩入某个旮旯或者胡同就能迅速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因当时的身份管理及其居住制度从一开始就凸出了他的犹太身份,使他近乎鹤立鸡群般地显形于当局和老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雅柯夫的遭遇向我们提出一个非常诡谲的问题:尽管一个人努力与他的出身割裂开来,但这种割裂真的能使他摆脱那种出身吗?雅柯夫无法容忍本民族的精神自闭而弃绝做一个犹太人,但人们告诉他,他就是犹太人,而身为犹太人便意味着一种“罪”,他之被控“杀害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小孩并抽干他身上的血”完全顺理成章。当雅柯夫质问检察官“你是个受过教育的人,肯定不会相信这种迷信的”,检察官回答道:“我相信你为了宗教仪式的目的而杀死了这个男孩。犹太人就是犹太人。”我们不难看出这种逻辑的荒诞性,法律上认定的身份和事件可以被如此无情地与真相对立起来。如果小说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可以说《修配工》不过又是一本讲述犹太人悲惨生活的现实主义小说(顶多不过有点黑色幽默),犹太性的“隐喻”也会囿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或者种族范畴而失去其有所指向的意义。马拉默德的用心显然并不尽限于此,他把叙事焦点从犹太人吸血杀人的真伪性慢慢推衍到雅柯夫案件对社会各阶层所产生的反响,其中有些是主人公亲历,也有些是他入狱之后的道听途说。我们看到,那些在雅柯夫犹太身份暴露之前与之有过或好或坏交往的人们,是如何不约而同地构陷他的罪名的。雇佣雅柯夫的老板原本就是个极端反犹主义者,老板未嫁出去的大龄女儿主动投怀送抱却遭主人公拒绝,砖厂工头贪污公款偷盗砖头被雅柯夫逮了个人赃俱获,被害少年的母亲掩护的杀人凶手其实是她的情夫,神父从宗教教条中寻找控诉雅柯夫的理论渊源只为获得“贵族院”的赏识,甚至检察官也暗藏着升官发财的私心……他们身份不一、贫富悬殊、动机亦大有不同,却在对雅柯夫落井下石的事情上保持惊人的默契,这场事先共同策划却敛迹无痕的阴谋便在光天化日下公然上演着。更瘆人的是,这场惊心动魄的迫害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平静方式进行,所有的举证、指控和关押都通过书面和问话形式完成,没有公开的控辩双方的交锋,也没有给出最终结论的审判,雅柯夫的申诉每每被顽固的沉默、顾左右而言他的回答和严厉粗暴的恫吓弹回。对雅柯夫而言,这注定是一场无果的诉讼,监狱中惨绝人寰的哀号在越过铁栅栏的那一瞬就被缴了械、消了音:“他们不告诉我们今天出了什么事,所以我们怎能预测明天会怎么样?明天,他们还是对我们隐瞒真相,甚至最基本的事实,他们也隐瞒着……假如你在打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而每个人却装作看不见地问:谁在打仗?这是和平嘛!你还能期望什么?”马拉默德提醒我们,整个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堕落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其背后往往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在作祟。翻翻历史上的种种迫害,我们发现这种相同的对犹太人的控告,也曾被公元1世纪的异教徒用来为对基督徒所进行的压迫和屠杀找到理由,这些基督徒同样被称为“吸血鬼”。可以想见,种族、宗教或是思想迫害往往有一种潜在的又难为人言的政治动机,为此可以将敌人妖魔化,或者在没有敌人的情况下树起“假想敌”。《修配工》中,犹太性只是一个“偶然”、“刚好”派定的角色,它是一大堆诸如革命党、活动家、恐怖主义者、民粹主义者、宗教主义者之类的身份标签中的一个,并且“刚好”由雅柯夫抽到了它。突发事件的偶然性和犹太人命运的必然性在雅柯夫身上交织在一起,而他从未想过他会被牵连进去,这种牵连并非针对他个人,但它的影响所造成的厄运和痛苦却是个人的,其无所不在的随机性则把国家变成一座人人自危的监狱。下毒、利诱、恐吓、威胁,甚至煞有介事地记录“犹太男人的月经”,这些莫须有的指控正是为了转移人们对国家政治腐败和四面楚歌的危境的注意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表于1960年代的《修配工》几乎就是纳粹的种族屠杀、斯大林的大清洗、麦卡锡主义、文化大革命和21世纪初美军虐囚丑闻的漫画式写照——时代并未因人类登月和计算机普及这样的成就而收敛其噬人的嘴脸。马拉默德借书中人之口说,“现在的社会和朦胧的过去相比并没有根本的变化……尽管人标榜自己是文明的,但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我们的社会也是这样。”文明与进步的联姻原是一场一戳就破的幻梦,因为只要有权力的膨胀及其带来的政治恐怖,文明便会沦为前者的工具,而雅柯夫们的“月经”也就将非来不可。

明天

“那是最美好的年代,那是最糟糕的年代”后半句用在雅柯夫身上无疑是可以得到他点头赞同的。厌倦了穷苦生活的修配工雅柯夫,被无法生育的妻子抛弃,出发到大城市基辅这个“俄国的耶路撒冷”,碰运气混得有点人样的时候,却被冠以杀害儿童的罪名被无辜地逮捕。他唯一的罪过就是他是个犹太人。这罪过却给他带来无情而荒谬的漫天指控,漫长得不合情理的牢狱生活,使他一度陷入疯狂和绝望中。而沙俄统治下的社会,对生活工作都被限制着无时无刻被压迫的的犹太人而言与监狱又有什么差别? “那是智慧的年代,那是愚昧的年代” 雅柯夫对于读书接受教育有着近乎迫切的要求。“我想知道的是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换言之,雅柯夫想知道的是这世上的所谓真实。他读斯宾诺莎的书,这位理性主义的犹太人,认为万物的本性之一是努力于保存自我。雅柯夫与好心的比比柯夫在囚室里展开关于自由与哲学的讨论,“自由就在你的思想之中”。雅柯夫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承认所谓的罪行,然而这个自称不信教的犹太修配工,所谓“自由思想”的人,却仍然在自己的论断中提到主,“如果你的思想是属于主的”,仍然受缚于经验认识,仍然对自由没有完全的认识与勇气。而他所向往的真实,又给了他什么呢? “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 犹太人因信仰上的区别在欧洲受到长期的歧视与迫害。许多非犹太人认为,犹太人杀害基督徒并以其血进行宗教仪式。神父依此指控雅柯夫的杀人行为,这说到底,是由于对犹太人的痛恨。“因为我们的耶稣基督给他们钉死在十字架上,上帝要我们为他报仇,这是理所当然的。”犹太教不承认耶稣基督是救世主,看《旧约全书》而不是《新约全书》,这样的差别产生了仇恨、恐惧和迫害。雅柯夫因自己的际遇和知识选择认为“主对人类是没有同情心的”抛弃了宗教信仰,他在独自一人的监牢中阅读《新约》,却无法对主的存在产生理解和相信。“我怪主不存在”。没有宗教和政党,一个“自由思想”的犹太人选择的自由因缺乏信仰而单薄。“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 故事从一开始就无法摆脱黑暗的影子。在黑压压的田野上背井离乡,狂风暴雨之夜的偶遇,清晨忐忑不安的工作,地下室的关押候审,然后是长年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他的青春慢慢地消逝了”。然而不止是这些。监狱里的告密行为,胁迫和虐待,暗算和侮辱,雅柯夫在黑暗中幻想着自杀。人们带给他更多绝望:协助者被害了,有人向他明白地说明了雅柯夫不过是他们的一个棋子,这个案件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绝望,而是一场徒劳无功的悲剧。大屠杀在仇恨中酝酿。而光明,光明是什么?雅柯夫受到比比柯夫的关怀后,隔壁囚室新来的犯人仿佛是一种黑暗中微弱的光亮。交流和关怀,也许可以照亮一张绝望的脸,我开心地读到两个犯人徒劳地猛击墙壁和互相叫喊企图交流,这虽然徒劳无功,但是至少是一种对希望的探求与斗争。怀着欣喜的期待看下去,我以为会出现的温暖的友情故事,却急速地冰冻成残忍的破灭。作者在这一段体现的幽默,这细致的幽默无疑比绝望更无情。黑暗而含蓄,绝望而悲悯,终于伯纳德·马拉默德在最后让修配工看到了光明。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适用于每个年代,就算糟糕,就算黑暗,就算绝望,仍然有光明。“雅柯夫想:历史嘛,是有办法改变的。……你不能坐着不动,看着自己给人家毁掉。……没有斗争就没有自由,斯宾诺莎说的是什么?假如国家的统治违背了人性,把它摧毁也没有什么犯罪可言。”希望之光要靠自己的斗争去争取。雅柯夫终于明白了自由的意义,而他所向往的明天,又会成为怎样的呢?“明天是漫长的。”

写给历史的回答

写给历史的回答——《修配工》的“悲惨世界”作为一个文科生,说自己不知道二战是不可能的,我们学习的世界史的一大半时间都贡献给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但是说我们了解这场战争,我想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这个发言权——我们见到的这场战争,是写在课本里的数字,是一道20分的大题,是老师上课的重中之中,但是却没有真正触动心灵的一刻,尽管伤亡的数字很惨痛,尽管看过《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具有震撼力的文艺作品,我们依旧无法从心底去理解这样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因为经济危机而起,却最终引发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种族大屠杀,对于东方多民族文化来说,似乎真的是难以理解。然而,《修配工》却很好地从底层诠释了这个故事,一个如此特别的故事。一个告诉你虚构的但是却异常真实的故事。故事是从一个名为雅科夫的失败的犹太修配工开始的。他贫穷,却依然有爱心,会救助受伤的老人;是一个犹太人,却是一个自由的思想者;是一个失败的人,却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犹太的血统,因为沙皇的需要,因为凶手的栽赃,成为了被冤枉成为残忍杀害年轻孩子的凶手。他抗争过,他想要借助于看上去会追求真理的检察官,想要求助于同为犹太人的被关押起来的犯人,想要求助于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然而他一次一次失望,他想要找到出口,但是现实总是无情地掰掉了他努力抓在希望井口的求生的手指,他为生存离开家人,然而家人也背叛了他……他承担莫须有罪名,只是因为他是犹太人,不,更因为他是一个有犹太血统的贫穷的无依无靠的老实人。在此之前的很多很多年,达尔文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世界的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实是残酷的,而残酷是现实的。在这场战争中,我们见到的真理,不是因为信仰,不是因为宗教,不是因为血统,仅仅是因为,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如浮萍、漂泊无依的弱小者,被压迫,被欺辱,但是,生命的气节没有丢掉,无论他们曾经被许诺什么样的东西,无论“只要承认了杀人,就可以得到释放”的许诺是多么诱人,但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个世界也许现实,但是真理,总是闪耀着最美的光芒。故事的最后,这个弱小的,有些倒霉的却依然坚持真我的修配工,举起了手中的枪,瞄准了沙皇尼古拉,也许学历史的同学们又要开始说,杀掉尼古拉也没有什么用,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因为小人物而改变轨迹的,但是,纵使这个小人物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压迫和反抗永远会在一起,也许最后的最后,修配工会失去生命,但是,他面对不公,已然用自己的子弹,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伯纳德用这本书,告诉历史,生活很复杂,但是,作为个体,我们要的真的不多,我们寻求的,是存在的温暖,是一处属于我们的位置,如果世界没有给我们尊严,我们必将寻回,这应该是最为有力的回答吧。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这个故事:“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它仍然显得如此黑暗而深邃,悲伤而温暖,孤独而骄傲。”作为同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这本书不负其名。同时,对于我个人的阅读经历而言,普利策奖的作品比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更大的可读性,也许这本书一开始的沉重的话题会让你感到痛苦,但是当你阅读两个章节。相信我,你绝对不会想要放下这本书。今晚有10年来观测效果最好的月全食,写书评的时候,出去观察了一下。其实每一本好书或者一个好的故事就像是一场月全食。一开始月偏食的时候,你会觉得月亮特别亮,就像是一本书的名气或者是作者的噱头,慢慢地,你看下去,月亮终于被黑暗吞噬的时候,你见到的是古铜色的月亮,这个月亮有你不曾见过的美,就像是一开始阅读的时候,你会觉得太尖锐或者太苦涩,但是渐渐的,你见到这本书的独到的美,不论是华丽的文笔也好,还是深刻的内涵,或者是感人的情节,或者是触动心灵的情感,你最终会为之赞叹。现在,月亮正在回归正常,书也读完了,但是,有些东西,已然映刻在我们的心中。By 林怿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PM.23:00写于粮道街165#今天有月全食

“替罪羊”与身份

短篇小说家杰伊•坎特对马拉默德的描写很生动:伯纳德个子矮小,总是戴着顶灰布帽子,石墨色胡子修剪得一丝不苟。他行事低调,显得有些拘谨。他看上去像是背着一本厚重的犹太法典。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伯纳德.马拉默德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与索尔.贝娄一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犹太作家。马拉默德擅长写短篇,其精致程度堪比契诃夫,屡次获奖。然而,马拉默德的长篇也不容忽视,这本《修配工》是他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1966年发表之后,即获得到1967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文学奖。《修配工》,国内在八十年代曾经出版过,书名翻译成《基辅怨》。小说是以二十世纪初发生在帝俄基辅的一件真人真事事为蓝本进行创作。该事件发生在1913年,轰动一时,是帝俄时期迫害犹太民族的真实证据。主人公雅克夫是居住在犹太聚居点的修配工,为人正派,在妻子离家出走后,想过上一种新生活。他来到非犹聚居区基辅后,由于偶然的机会,他得以到一家砖厂工作,怎知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被诬陷杀害一名笃信基督的男孩,被收监入狱,接受审判。小说出版之后,好莱坞还将其拍成电影《我无罪》,并获得1969年的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最佳男主角提名。由此可见,该反犹政治事件为全世界人民所关注的程度。欧茨说,马拉默德是天生写作者,他愿意将全部精力都用于艺术创作,包括放弃爱情。《修配工》堪称再创作艺术作品的典范。小人物一直是马拉默德笔下的焦点,卑微的地位、悲惨的命运,伴随着生活赋予的黑色幽默元素。比如《伙计》中的小贼变情痴。马拉默德精通犹太语,主人公雅克夫的名字“BOK”,意第绪语意为“山羊”,引伸为“替罪羊”的意思。雅克夫这个人物,在创作初始时已被绑缚在民族命运的绞刑架上。马拉默德的作品正如他的性格,低调,沉闷,没有惊心动魄的高潮,可读者却总被他的情节所牵引,想探知结局。《修配工》的开篇节奏奇慢,第一章都在写雅克夫沿着第聂伯河边孤独地行走,他丢了妻子,没有孩子,只有老马为伴。渡船人一边摆渡,一边诅咒犹太人,随着他的《圣经》扑通掉进河里,预示着雅克夫的命运从此将被改变。在人类历史上,好像没有哪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被其它民族所执意扑灭,甚至作为发动世界大战的引由。犹太人的身份一直全世界,乃至他们自身的困惑。雅克在监狱被囚禁折磨的三年中,始终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在成千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偏偏选中了他去承担莫须有的罪名,他去忏悔、去祷告、去原谅,去重新审视社会、去幻想与被害孩子会面、与沙皇对执,结果是徒劳的。症结就在于他的身份,这种迫害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民族的灾难。这个罪人可以是他,也可以是别人,但是一定要是犹太人。小说以大马开篇,仍然以雅克夫坐在囚禁的马车中结尾,他在车中对自己的人生反思:根本没有不问政治的人,特别是一个犹太人。小说发表的六十年代,正值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之即,雅克夫的命运不仅与犹太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也联系着其它少数民族。马拉默德以写作语言作为一种反抗方式,唤醒民众对犹太人以及少数民族给予地位平等与身份认同,抛弃民族文化的民族同化将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苦难带来的意义:怕得少,恨得多。

总体映像:看完后认为是一本着重于描写犹太人苦难的小说,结果却发现好片段都在作者对俄国专制体制对人性摧残和对正义扭曲的思考。有本以为是樱桃,吃到嘴里才发现是草莓,但也好吃,就忘了抱怨的感觉。狱中生活过于冗长,本可以更精炼。文字(可能是翻译的原因)也欠缺提炼。可能这就是犹太作家的写作风格吧,从第八章情节才开始紧凑。主角:犹太人 雅柯夫 一个普通穷苦的犹太人 只因自己的犹太身份 只因想要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 和对一个基督教徒下意识的好心救助 而陷入因谋杀罪被冤枉的圈套。主人公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修配工,却有一定的文化,对社会有不普通的认识,有坚强的斗志,总是引用斯宾诺莎的话语。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一名普通的修配工,感觉作者努力将其描写成一位可歌可敬的英雄这种做法实属刻画过度。另外,加上认为作者对主角在狱中的生活、外表描写和梦境和现实的虚实转化本应该更用心,为此减一星。大篇幅的狱中生活描写:第三章开始就入狱 开始大篇幅的对其狱中生活及所受苦难的描写。因为隐忍和“活着就有希望”的坚强信念而在狱中度日,而所受苦难却一点一点有增无减。希望一次次的泯灭表现了俄国专制的残暴,这并非一件简单的谋杀案,而是政治斗争的大阴谋:在绝望时曾三度出现转机的获救希望 一是比比柯夫的正义相助(自己却因此被害死) 二是岳父斯莫尔的到访(却因病去世,体现了亲人的无力相助)三是最后律师的到访(最后却消失,推测也是因为帮助主角而被谋杀) 三次希望的破灭象征了俄国专制对人性残暴地摧残。关于意外的结局:个人感觉这不算开放式的结局,“大马车左侧后轮晃动了……他们看了雅柯夫一眼,有人就当众扭着手大哭…”应该表示主角受爆炸影响情况非常糟。应该算是隐晦的表达了雅柯夫没有逃脱沙皇旨意下的悲惨结局。关于无政府主义和专制政府:一开始比比柯夫在与雅柯夫的对话中描述的俄国既是“无政府”又为一个“专制政府”领导的状态,根据情节的推进,专制政府还是用黑暗的大手统治着整个国家。p.310-311是整本书铺垫的思想高潮。关于这本书在美国获大奖:如果没得大奖还会觉得是本好书,看是得了奖的就有了更高的期待,因此也就有了些许失落。个人认为描述俄国黑暗统治和对犹太人的迫害的价值超过书本身的文学价值。

写在法律公正边上的问号

我怀疑伯纳德·马拉默德是刻意以一种平实中略带讽刺的口吻描述这样一个悲惨而富戏剧性的故事。故事里讲什么?可以列出许多的词:“坚持”“信念”“顽强”“苦难”“罪恶”“虚荣”“真理”“良心”“自由”“种族歧视””隔阂“等等。而在这部多有涉及的小说里,我想最让人震惊的是”公正“二字,特别是法律的公正。原本是穷苦的修配工雅柯夫在老婆离开他以后,也走出了他一惯居住的村子,希望在更远的地方谋生。因为心地善良雪地里救了俄国人,并受托代为管理他的砖场。一些既得利益的冲突,他不可避免地被砖场里偷鸡摸狗红眼嫉妒的人陷害,投入监狱。如果法律是公正的,那么他蒙受的不白之冤也一定可以得到正确对待,可惜,没有。因为他是居住在俄国的犹太人,他所牵涉进去的已不是普通的一桩谋杀案,而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所有俄国人一致同声的反犹运动,那种根深蒂固的反犹思想真是看得让人心惊肉跳。雅柯夫是一波三折的惊恐中一步步深入刻画的一个平凡普通得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善良的人,却一步步遭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不公正对待。救人者在被救人眼里口里成了骗子,被诅咒者;勾引者勾引未果,却反咬一口,说他是强歼犯;还有那个被害男孩的母亲,一个道德败坏者,却在相关人等的授意下拨撒感情的眼泪,结果被塑造成一位坚贞的母亲;神父,亦是口口声声道貌岸然的说辞;而检察院的上校,书记等人更是直接授意,企图直接诱导雅柯夫低头伏罪,以便处死。从感性的角度来看,这便是战争或者种种运动中,总是被鱼肉的群众的命运。----如果不看《修配工》,没有具体经过这些苦难的我们,又怎么能有这种切肤的感受。说即是错,说得越多越是错。“如果一个人讲老实话,是和不是都不成问题了。”无信仰的善良人被那些高调标榜着信仰的人欺辱,这个世界真是病态着。小说中除了刻画那些高高在上的上校,沙皇之人的伪善,也着力突出一些权薄力微之人的可敬之处。特别是同是政法线上的比比柯夫,他是雅柯夫一案的调查员,他坚信雅柯夫的无罪,并试图营救他。我想他的存在,他的思考,他对雅柯夫的影响,远比最终的结果重要。雅柯夫能在监熬中坚持到重见天日的那一天,他应该感谢比比柯夫。不过是了解到雅柯夫识字而且看过斯宾诺莎,于是在雅柯夫初入囚室,亲自进入囚室与他交谈。而比比柯夫与雅柯夫的这番对话和思考,又埋藏着多少有营养又有用的精神食粮啊。比比柯夫说“要锻炼成一个自由的人”,“人,不论是穷是富,也是一样的”,“自由就在你的思想之中”;“没有政治上的自由,一个人可以是自由的”,“不管发生什么事,你一定要坚忍不拔”等等。事实上,作为一个持社会向善论的比比柯比,他在混乱的时代与社会,法律与公正的夹缝中思索的正是人与国家的命运以及人在国家命运前的平等。在他眼里,俄国是一个复杂愚昧、长期受苦的,孤立无援的国家,人都是这样国度里的囚徒。“如果雅柯夫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那么我的生活也是一样。假如法律不能保护你,它最终也不能保护我。”在故事中,悲观的比比柯夫与雅柯夫的坚持,而两人最终迥异的命运也正是整个事件过程的最佳答案,也是在相信与不相信法律公正的岔路口上抉择的最佳诠释。此外,还有一些夹缝中的小人物:在监狱里履行职责,却也有着点滴人性不灭良善的卫兵们,一直不放弃寻找他的岳父斯莫尔,以及鼓励和帮助雅柯夫的律师奥斯特洛夫斯基等等。他们的举措,或许正是“在一个病态的国家里,走向健康的每一步都是对那些生活在病态里的人的侮辱”,所以,底层沦陷,而上层的腐朽落没,终是大厦倾覆。我想这也是作者抱持的希望,坚持便会有结果。在小说结尾,作者又将这个关于公正与自由的话题,上升到所有人的层面上,修配工雅柯夫已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符号,一个“为别人创造自由”的符号。从修配工到革命英雄,作者虚实之间幻化出恍惚的梦境,与沙皇对话,枪杀以及接受审判路中遇袭等等延伸的事件,并借雅柯夫的思索进一步得出结论:人没有脱离政治的自由,而自由皆是斗争而来-------不能不说,这也是作者对那些被激情昂扬的群众赋予革命英雄符号的某些历史桥段的些微反讽:自由本在自身,却总是符号身上找自由。


 修配工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