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忘录》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笑忘录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32752904
作者:米兰·昆德拉
页数:354页

读不懂的《笑忘录》

昆德拉的笔触是“轻淡”的。无浓墨重彩式的人物刻画,小说中人物性格通常呈散点分布状,似新印象派的点彩法,即通过用原色的小点撒在画布上,在光的印照下形成某个物体。我有种强烈的感觉:昆德拉有意在某一“情境”下框架小说。情境是其内在哲思的具象化。一旦他陷入某种情境,于是乎语言形式便演化成一种诗意、散漫式的表达,人物形象散点分布并无鲜明的个性特征,由此弱化小说的情节。在具体的人物或者事件中寄托他哲理性的思考,使抽象的思考在具象式的人物上得以丰盈。这“情境”可以是音乐式的表达。如《笑忘录》,变奏曲是小说的统领。小说不论是在结构、情节还是在人物的塑造中,都不同程度的渗透地着此种元素。而一旦作者陷入此种个人式的情境中,小说便有些难以理解。国家的政治背景是画布,个人的哲思是原色,小说的情节与人物是画布上的点点。整幅图是在“情境”包围下的新印象派绘画的诗意表达。昆德拉小说中的某些句子,有股神奇的力量死死地纠缠我。单独放置并深意,却总感觉饱含能量。“诗把她变成了女王“,唉,我恋恋不忘!

将感觉描述得很细致很真实

书中有两个镜头让我产生共鸣。第一个是某男青年(忘记了书中人物名字)自卑但又极力掩饰的感觉,书中称之为力脱思特。自己平时也常常有这种纠结苦恼的感觉,在书中发现这个星球上另一人竟然也有这种感觉,很惊喜,感觉找到了同类。而且能将这份感觉清晰地描述出来,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感觉。另一个是书中结尾两位人物在说同样名称但其实是不同的事物,其中一位明白对方说的并不是自己想说的,依然认同赞成对方,这种情节在我的生活里也经常发生。这本书描述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让我觉得人很复杂但也很美丽。

第一篇最喜欢,其余的不是很喜欢

也许是我的素养不够吧。这些日子,米兰昆德拉的书也读了不少了,可是除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觉得其余的写得并不是非常好。当然,对于各种奇妙的比喻我依旧是心向往之,但是有些情节实在是理解无能。恰巧前几天刚看完了加缪的《鼠疫》,内心深觉昆德拉比之加缪还是差得太远了些

《笑忘录》

不管高人如何解读,我仍然不承认这是长篇小说,除了塔米娜的故事有前后衔接外,剩下每个部分都是一篇短篇小说,要说这些部分之间有线索的话,那应该是“笑”和“圆圈舞”了。昆德拉从不在乎小说该是什么样子,他的简单情节只为了他即将开始的大段自我陶醉式的解读或者我独醒式的本质分析,这是他最迷人的地方。他的语言非常流畅,流畅到让你从逻辑通道飞起来,需要你在沉下去回到他依然严谨天才的逻辑中。政治的原形或是影子在昆德拉的作品中占据很大比重,总会看到1968年苏联坦克碾进布拉格的一句背景,这是苏联对布拉格之春的镇压,这是《笑忘录》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都能看到的,但是这次又增添了1948年共产党执政,两个时间之间差不多正好是一代人能自我思考和觉醒的时间长度。《笑忘录》里有许多处都在对比1948年之后和1968年之后的共同点,圆圈舞是一样的,他们拉成一个圈,一起先抬起左脚,再抬起右脚,再抬起左脚...非常可怖。我并不能完全看懂昆德拉作品中的所有小说情节和解读的用意,乍看下来,他说的是爱情,说的是性,这也是我无法理解的,因为在昆德拉的小说里,贯穿始终的最重要的内容总是爱情和性,他的小说人物之间的关系几乎都是靠性来联系的。书里唯独让我哀伤的,是昆德拉回到现实描述其自己父亲临死前十年里的样子,父亲开始记忆衰退,忘记语言,父亲一生研究音乐,然而晚年始终牵挂着的一个问题是:贝多芬晚年为什么那样偏爱变奏曲?因为变奏曲是技巧性更多的。昆德拉认为父亲的理解是,不愿音乐回到最原始的简单样子,看着吉他的流行而感到无可奈何。这和昆德拉将苏式共产主义中的人们比作儿童是相仿的(在塔米娜的第二部分故事中)。这本书有一个部分非常有趣和令人难以理解,就是大学生和大诗人们会面的那一部分,一个喜欢写诗的才子大学生和一些大诗人会面,听并且参与他们辩论调侃,有歌德,莱蒙托夫,薄伽丘,彼特拉克等等,也许在以后读唐诺的书可以得到一些理解。力脱思特让我想起《马桥词典》的附录部分是韩少功和崔卫平的对话,提到“定居于加拿大的捷克语小说家约瑟夫·史克沃莱茨基用英语在加拿大或美国的大学里讲福克纳,却始终用捷克语写他的小说”,力脱思特是捷克语,含义明确,但却不能找到确切的词翻译,因而我总觉得,一个人还是应该用母语进行写作。但昆德拉在移居法国后在90年代开始用法语进行创作。想再接再励读完昆德拉。

昆德拉是不是太刻薄了?

以前一直很喜欢昆德拉,他和对人性的精准审视,以及特有的文字方式,都让我着迷,但是看了笑忘录以后,我有点别样的情绪生出来了,这个人,会不会太冷血和残酷了一些?刻薄这个词好像不足以形容,如果说张爱玲是刻薄的话,他的文字,可以用残忍来形容吧,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受得了这样的残忍,,看完心里很难受,非常难受。。。

对苦难的媚俗——力脱思特和基督情结

成功是个极具煽动性的词汇,但与之相比,苦难和失败在被赋予意义之后往往变得更加圣神和令人向往。在人类哲学还处于幼稚时期,悲剧就已经不自觉的被创造出来,有理由认为渴望失败(悲壮)是人的天性。热衷于倾诉自己的苦难,热衷于独自苦旅的人几乎和热衷于追求成功,诉说成功的人一样多。——————————————————————————力脱思特“力脱思特(Litost)是一个很难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捷克词。”什么是力脱思特呢,力脱思特就是人突然发现自身的可悲处境下自我折磨的状态。在《笑忘录》的中,为了具体的说明这个词,举了两个例子。1.一个大学生和他的女友在河里游泳,她是个游泳健将而他游的很差。她不可理喻的爱着他,因此故意放慢了速度。快到终点的时候,她想尽情放纵运动员的本能,甩出几个自由泳动作向对岸游去;他极力想赶上,却呛了几口水。在自己低劣的体质面前,他感受到了贬低和人生毫无意义的沮丧,从而产生了力脱思特。上岸后他给了她一耳光,她哭了起来,看着她的眼泪落到脸颊上,他产生了怜悯,“力脱思特”也随之烟消云散。2.那个大学生童年时曾经被父母送去学谈钢琴。他没有天赋,教师则用冷冰冰的话不断纠正讽刺他。他感受到了侮辱,却非但不检讨自己让每个音弹的更准,反而故意弹的更加糟糕,老师的话更难听更生硬,而他也愈发深陷到自己的”力脱思特"中去了。在力脱思特一词的定义中包含了两个部分“痛苦”(可悲的处境)和秩序被打破(突然发现)“事实上,这个大学生在自我折磨中并没有感到比受辱时更多的不快,甚至产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快感。这种快感也趋势他在“力脱思特”中愈陷愈深,无法自拔,直到“她的眼泪”这样的外界因素使得他心中的双方地位重新归于平等,“力脱思特”才逐渐消退。因此力脱思特的来源并非痛苦而是被打破的秩序。这种自我折磨的状态如何修复被打破的秩序呢。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类似于“天将降大任与斯人,比先苦其心志”的格言。这句格言与其说是催人奋进的良药,不如说是逆境中的一剂心理安慰和自我暗示。在这句格言之下,一切苦难都包含了“我所承受的一切痛苦都会得以回报”的暗示。正是这种暗示给本身毫无意义的苦难赋予了更高的价值,而遭受苦难的人们也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辉。这足以抵消之前受到的侮辱,甚至在地位上不降反升,被打破的和谐秩序得以重建,人们内心感到平静和愉悦(牧歌重建)。罗兰巴特所说的受苦是一种情感欺诈并不妥当,因为陷在力脱思特里的人并不需要旁观者的同情,即便是独处一室折磨自己也能让他得到宽慰。(插两句话,之前一直想说穷游,却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直到我昨天重新翻开《笑忘录》才意识到,“力脱思特”这个词不能更准确的描述穷游者的心理了。这种自我折磨带来的愉悦并不违反道德,却也丝毫不值得炫耀。)基督情结在昆德拉的几本书中都有涉及“牧歌”这一意象。环形的队伍,卡列宁的微笑,塔米娜的儿童岛,诗人的小屋,这些无一例外都指向和谐和秩序。可以说是和谐和秩序构建了牧歌,人们只能在牧歌中得到彻底的解放和快乐也因为可以与秩序共振让人意识到自我被接纳。所以在潜意识层面,人人都向往一个系统一个秩序(如果我们把爱情看做系统,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向往爱情)。在系统和秩序中,人人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意义,为了目的性和意义人们可以放弃思考(为什么军训要踢正步)。而人最惧怕的就是失去意义和目的,灵失去意义之后肉也将不复存在。为了展示苦难情结的另一面,不妨再举个昆在《不能承受》一书中的例子。一群向往”进军“的进步青年包括女明星,医生,学生来到了柬埔寨。前进的路上布满了地雷,队伍只能从狭小的缝隙通过,女明星被安排在了最后。她终于忍受不了这一的侮辱,向前冲去,队伍被打散,人们感到不快。摄影师为了抓拍这一镜头向后退了两步踩到了地雷,献血顿时洒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和旗子上。短暂的恐惧之后,人们渐露微笑,看着被献血染红的旗子,他们感到莫名的骄傲,又继续了进军。那个摄影师的死毫无意义么?不,活着的他才毫无意义,他的鲜血赋予了这次本身极为滑稽的“进军”神圣的意义。让所有参与者意识到自己身处于一场运动中,这场运动将足以改变世界,他们为此感到骄傲。这揭示了人类对苦难的媚俗的另一面——基督情结。如果说力脱思特源于追求收到侮辱之后地位的重归平等,那么基督情结则完全处于一种居高临下的怜悯。维特在意识到自己永远无法拥有绿蒂后做了3件事。就着红酒吃了最后一餐,让仆人去绿蒂家借了一把枪,用长长的心理独白在心底宽恕了绿蒂和阿尔伯特并享受为其献身的快乐。从红酒面包的隐喻到最后一章频繁出现的“圣经引语”再到最后的殉难以及书名中(Leiden)来看,可以说歌德有意识的表现了维特的这种基督情结。出于这一情结,维特不再需要像大学生一样侮辱他人和自我折磨得到内心的平等,而是首先居于高位,如基督般宽恕了给自己带来的不幸。出于这种充分的自爱,本身受到的伤害成为了圣人的印记。之所以说这两种情结是对苦难的媚俗是因为这是两种是典型的“人造情绪”。当我们读到《伟大进军》一章时的笑是发自内心嘲讽,这种笑并非出于善意却极具传染力,足以打破一切秩序,消解一切意义(魔鬼的笑)。而天使的笑(力脱思特,基督情结)则致力于建立本身不存在秩序和意义,令人宽慰,让人感到快乐但是却虚伪。

遗忘不可避免

一直很喜欢米兰昆德拉的书,虽然他的书我并没有完全看懂。但是他的书就像是新年的烟火给我不一样的星空,也像是在夏天的泳池里,它们总是能给我惊喜。最近刚看了《笑忘录》,一如既往,我没有完全看懂,或许唯一的理解也是错的。记得在审美阅读的理论中,接受美学的观点,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么说有点笼统,但也不算错吧。书中,反复书写着自然的遗忘和人为的遗忘,但是由始至终都是不可避免的遗忘。不论是由于政治原因要将人从历史中抹去,像克莱门蒂斯,还是想尽办法不愿忘记曾经相爱过的人,像塔米娜,但是人永远也没办法阻止遗忘的存在。由于克莱门蒂斯贴上叛国的标志,因此他从历史中消失,就连照片中他的位置也只剩雪白的墙,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塔米娜不想忘记丈夫,想尽一切拿回笔记本和情信,因为她开始忘记他们的过去,他们生活的痕迹,但是命运就是残酷的,她最终也没能如愿。记得奶奶去世的时候,除了陪葬品,剩下的遗物中,我得到了一件衣服。刚拿到那件衣服时,还残留了奶奶味道,眼泪不自觉就留下来了。3年过去了,那件衣服似乎不再有她的味道,尽管我没有洗过。那时,耳边回响起奶奶的声音,似乎她的影子还是我身边活动,那么生动!可是现在,我似乎都忘记她的声音了,她脸部的轮廓、身形都变得那么模糊。就像一张张老照片,经过岁月已经发黄陈旧,斑驳不清了。我是那么不想忘记和她一起的日子,不想忘记她的音容笑貌。我害怕过。每年祭拜她的时候,我都要回想那些日子,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就像塔米娜一样,越来越辛苦。我曾经怀疑自己不够爱她,所以忘记。现在,我开始明白,遗忘是上天对我们的惩罚。因为我们太自信,以为只要有爱,就不会忘记;因为我们太懒,以为经历过,就不会忘记;也因为我们太自私,日复一日的生活让我们看不到美,看不到珍贵的财富就在身边。纵然遗忘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不打算不做任何的补救。就算有一天,我会记不起真实的过去,但是我会在我留下的痕迹中,感受我曾经真实的存在过,和那些属于我的珍贵记忆一起回味我的人生。人一生很短暂,所以自古以来所有的哲学家都在探讨“人生”,人活着的意义是永恒的话题。留下自己的生活记忆,就算有一天,会在世界上消失,就连档案也不复存在(人死后,身份证会被销毁,档案也会被清除)。可是你还记得你自己,那就应该满足了。遗忘是不可抗拒的存在 。

笑的备忘录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米兰昆德拉有一句名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即发笑”。对于笑,历来很多哲学家对其曼妙之态产生冥想,并尝试去加以注释。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尼采喜欢让主人公发出狮子一样的欢笑(笑狮)。又如柏格森《笑论》(这里牵涉到一系列生命哲学与直觉主义纠缠不清的理论问题,一笔带过)。昆德拉的这篇小说确是另一种笑的哲学,一种寄居于现象之中能让人共鸣的哲学。如果说“发笑”是高于人类的属——由人类自造出的神的特权,那么此种“笑”便有了一种俯瞰众生的意味。《笑忘录》是一部关于笑的备忘录,记载着少女、儿童、老人、学生、哲学家、政治家、情人之间、葬礼上的等等各式各样的笑。当然,这里的笑是有所承担的。通过笑,另两样人生之命题也得到了诠释与超越:性与死。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是生本能,一是死本能(这位心理学家曾在晚年得出一个荒唐但不无科学的结论,如果男性不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会服从快乐原则不去工作,手淫至死)。关于性,我想昆德拉本人可能正是书中描述的很好的“猎手”,记得在某本书的插图上看过作家的肖像,略带着老男人的沧桑且散发着男性荷尔蒙魅力。因其洞悉男女之奥秘,写情感纠葛、人体器官、生理快感都自然细微,深入化境。不似中国的作家写性,要么用色情狂的眼光,要么羞羞答答仿佛是雄姑娘。如果翻看一本性史,对于性的看法大抵有三个阶段。首先是性的膜拜期。我记得中国有段时期,专家们一谈起生殖崇拜,就激动无比。的确,性曾作为一种神圣的典礼,因其关乎人类生存繁衍之大计。后来性堕落为淫欲,何为“淫”?即过度的,泛滥如洪水般的。性的地位从神坛上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性不再是某种仪式,而是见不得人、必须偷偷摸摸干的事。当然性的仪式性仍然通过婚姻,即以某种契约的形式得以保留,除此之外,婚外之恋差不多接近于犯罪了。到了我们所处在的时期,性又从底层的无产者(某种被社会压抑的无意识)跃变为激昂的革命者,叫嚣着一场盛大的性解放运动。从公正的眼光来看待,三种看法都是有偏颇的。第一种拔高,第二种压低,第三种又流于偏激。性即不处于神坛、亦不居于阴沟,也不折衷地居于其中,而是和吃喝拉撒睡同等的生命状态,它不需要任何的外在评判,这正是《笑忘录》里所要探讨的性。所以书中才会出现情人做爱时男人扭动着的可笑屁股,才会把做爱描述成录像卡带上的重复劳作。一旦主人公觉悟,他会把抚摸女友的头发也当作做爱的另一种形式。对于死亡,这是一个更为可怖的话题。如《挪威的森林》中所讲:“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部分,与生同在”,《笑忘录》把死亡描述成一种“边界”。死亡并非是正常人所认为的某个点,在那个点之后,一切生命机体活动停滞,而外在世界继续在其既定的轨道运行;死是某种潜伏于我们身边的边界,充满着不定性、偶然因素,人的死亡可能是毫无征兆的。把死亡当作某个遥遥无期的点,固然属于乐观主义的看法,但这种看法过于脆弱、禁不起事实的打击。只有把死亡看成身边的存在物,那样或许才能直面死亡,使人摆脱对终点的畏惧。此种死亡的边界,换言之,即是虚无。《笑忘录》里许多主人公的死亡正是这样突如其来而又顺其自然的。很多人角色莫名地死去了,比如塔米娜的丈夫,比如她自己。在书中最富梦幻的第六部“天使们”,塔米娜被一陌生男子引渡到儿童岛上,而这个岛并未充满童真的欢乐,相反却显示世界童真化的可怕,最后塔米娜弃绝了童真的世界,决定溺水身亡。如果性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诱惑或者劳作,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恐惧或者解脱,那么《笑忘录》试图通过“笑”,让人超越有限的此生,超越人为此生设立的“力比斯脱”,就像书中摆弄犀牛角(尤奈库斯)的女学生们,最终在笑的舞蹈中飞升成为天使。在大笑下,对死的悲和惧可以得到化解,在大笑之下,性也不再有其诱惑。书中出现的最后一个主人公杨因友人的死去,在其之后参加的性派对上,一边因滑稽场面而大笑,一边又泪流满面。当然在《笑忘录》里,昆德拉也未放弃对苏联极权主义的控诉。在极权主义控制下,布拉格是一座无名的城市,是一座被遗忘的城市。作家正试图通过艺术之优雅,使布拉格在精神上得到重生。从政治的角度而言,此种笑亦是对极权的蔑视,是不抵抗的反抗。

笔记

12 “阿连德被暗杀很快掩盖了俄国人对波西米亚的入侵,孟加拉的血腥屠杀又让人忘记了阿连德,西奈沙漠战争的喧嚣又盖过了孟加拉的呻吟,柬埔寨的生灵涂炭又让人忘记了西奈,就这样继续,就这样反复,继续反复,反复继续,直到一切都被所有人遗忘。在历史依然缓慢前行的时代,不多的事件很容易铭刻在记之中,编织成一个无人不晓的背景,其前台上演着令人牵肠挂肚的私人生活的诸多传奇。今天,时间在大踏步前进。历史事件一夜之间即被遗忘,晨光降临便如闪烁的朝露般飘逝,因此也就不再是叙事者故事中的背景,而是过于稀松平常的私人生活背景前上演的一幕令人意外的 惊奇 。”人真是擅于遗忘的动物,前几天的昆明恐怖袭击的喧嚣hai wei过去,客机失踪的消息又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乌克兰政变更仿佛已是陈年旧事了。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如此满溢爆炸的年代,每天都在上演着关乎成千上万人生死命运的事件,而我们往往只是在其发生之后付诸以微弱的感慨和廉价的同情,然后几天之后再被其他的更新鲜的新闻所替代,而用过的廉价眼泪和几声怒吼都被丢进时间的垃圾堆,再也没人追问:后来呢?那些人(灾民,受害者,示威群众,死难者,老无所依者,颠沛流离之人)怎样了?米雷克想要舍弃的过去和俄国人想要涂抹的历史。对“错误”(羞耻)的过去之否定,掌握权力是为了改写过去,改写过去才能创造未来。过去塑造现在的我们,过去的记忆和经历像附骨之蛆,噬身之影,挥之不去,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你如何变换姓名改变样貌,只要有一认出你就是XXX,那么你又将重新被戴上沉重的枷锁。。。那些让你面红耳赤的蠢事,意乱情迷之后欠下的风流债,刻骨铭心的创伤,后悔终生的武断决定。。。可是对过去的抛弃和否定,其实是对于自我的拒绝。现在在电视上经常提醒隔壁某国要正视历史,勿忘过去犯下的暴行和受害者的伤痛。可是我们自己又如何呢,6 4事件在如今依然是房间里的大象,成为最敏感,也是最不可提及的话题,大家都自觉的回避和移开目光,好像它从未发生过。假如我们不能回顾和反思自己,把过去留下的污点都当作不该提起的“错误”,自以为这样就可以涂改它,扭曲他。南非政府对过去独裁统治时期所犯下的暴行成立了和解委员会,以非清算非暴力的形式对过去的错误进行全民反思,可我们现在在谈到文革的时候还是要顾及到“政治正确”性和“定论”。历史的丢失必造成未来的迷失。笑忘录里的马尔凯塔和卡莱尔似乎有生命之轻中托马斯和特蕾莎的影子,情妇艾娃——萨比娜的设定也相似。第四部 失落之书P141“当社会的发展实现了下面的三个基本条件后,写作癖(爱写书的癖好)将不可避免的发展成流行病的规模:1 福利水平的普遍提高,使人们有闲暇从事无用的活动2 社会生活高度原子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普遍疏离3 民族内部的生活中大的社会变化的极端匮乏(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法国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在这个什么也不发生的国家,作家的比例是以色列的21倍。当皮皮说,从来面看来,他什么也没经历的时候,他恰好表达了这一点。促使他写作的动机,是生命内容的缺失,是虚无)但是,通过反作用的冲击,结果又对原因产生了影响。普遍疏离生成了写作癖,而普遍化的写作癖又反过来强化并加重了疏离。印刷机的发明从前曾使人们更好的互相理解,而在写作癖泛滥的时代,写书有了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词语所包围,就像置身与重重的镜墙之中,任何外部声音都无法穿透进来."恶童日记里关于人为什么要写书的段落参见。此书读的太粗太快,其实应该每章进行思考,总结,可惜最近生活糜烂,沉溺游戏不可自拔,再加之大多数时间头顶耳机,对阅读时的思考有一定影响。

笑与忘的变奏

昆德拉说:“整个这本书就是变奏的形式的一部小说......其中的真义已迷失在广袤无际之中,不复为我所辨。”我在想,如果不是作者在书中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阐释了这句话,我依旧会在笑声中遗忘,在遗忘中发笑。全数不断在变换场景,不断塑造着人物,“每一个变奏都越来越与原主题(笑与忘)原理,原主题与最后一个变奏的相像之处不比花朵与显微镜下花朵的影像的相像之处更多。”在所有的变奏中,我曾经试图找出一个主角(出于不自觉的代入情结),但昆德拉又说“这是关于塔米娜的一部小说,而当塔米娜不在幕前时,这就是为了塔米娜而写的一部小说......所有的其他故事都是她自己这一故事的变奏。”于是为了更正确地了解这位“音乐家”所写的小说,我还是接受塔米娜为中心人物。鉴于全书呈现给我的是一个有无限可能性的分散的内在世界,为了防止笑着笑着就忘了,我决定从每一个边走中开始与昆德拉进行交谈。一、失落的信这是关于米雷克和他情妇兹德娜的瓜葛。他是迷恋自己命运的爱国者,她是个共党的丑女。但他们还是相爱了,最后的惨淡收场与其说是不爱了,更不如说他们成了命运的仆人。(俄国的坦克开进了布拉格,国家级的动荡总会层层撼动着,直至最底层,这就是命运)这是一段充满政治性的爱情,也是一场有爱情的政治斗争。而那九十封信是这一切的终结,米雷克寻找那些二十年来一直试图去遗忘的信,只是为了更好的遗忘。漂亮的女人只喜欢有过漂亮女人的男人,而兹德娜是个丑女。她有一中对政治狂热的忠诚,但也有多米雷克歇斯底里的爱,但当俄国坦克开进的那一瞬间,她将忠诚放在了宝座上,让所有爱去膜拜。爱臣服了,牧歌响彻田园。胜利者在抹去弱者的痕迹,让他们像克莱门蒂斯一样在历史上只留下皮帽一顶。二、失落的信这章是小说的第四部,是关于昆德拉所说的中心任务——塔米娜的变奏。而这里的信反过来是女人书写下关于爱情的的日子,塔米娜极力想寻找,想重新得到那是一本笔记,只为弥补记忆空缺,拒绝曾经认为永世不忘的东西被遗忘。塔米娜是个活在丈夫死去阴影下的无性欲女人。当更确切的目前,她是个寡言的端咖啡的招待员。而她的寡言只是出于她的无所求,恰恰沉默的女人对一切男人有种无可抗拒的魅力。因为寡言,所以不打断;因为不打断,所以给人以在倾听的错觉;因为错觉,所以塔米娜给我的感觉就像那玫瑰香的隐喻,她在无声地征服着男人。她有个癖好,是她发明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纪念手段——把男人的头部当成一种雕塑材料,通过她的目不转睛,“造”出一个记忆中的情人。此时你会被她的认真,含情的眼眸困住,诉说者总会被这一眼神动摇,坠入她的虚无。皮皮和雨果是这万劫不复者,他们获得过塔米娜的热情,因为他们将有可能是布拉格的造访者;她们最后激不起塔米娜眼中的热情,因为他们不再造访布拉格。最后塔米娜不再努力,让模糊使她的过去更加模糊。一、天使们这一章是关于“笑”主题的变奏,谢了加百利和米迦勒两个美国学生和作者与R,这种从捷克跳到美国,从虚构到真实,是另一种跳跃没另一种变奏。美国学生对《犀牛》另类,滑稽的解毒,给记仇者以报复的机会,最后拉斐尔夫人的笑解放了这一切,开启了局外人的惊恐,缓解了女学生的胃痉挛,最后一幕是三人围成圈,集中于笑给她们带来的快感,旋转上升,最终只剩下来自上方的笑声。“同样的外部显现涵盖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内在态度。有两种笑的存在没可是我们没有什么词能将他们分开来。”夫人与学生的笑融为一体,而夫人笑的她认为是学生的“卓越”和出乎预料;美国学生笑的是尴尬被解除。至于作者和R,委实不太懂,只是政治高压下的爱情罢了。二、天使这一章与上一章天使们写法一样,是一个虚构故事与作者故事的较差变奏,最大限度地挑战了读者的逻辑与遗忘“诅咒”。昆德拉重新叙述了塔米娜。她停止了与遗忘的斗争,但她不会原谅自己在遗忘。从此,塔米娜的目光不再深情,充斥着虚无,生命因记忆和愧疚而沉重。她愈发不能承受,想到一个“凡事都没有重量的地方”。于是她到了一个海岛,里面住着都是小孩,是天使。这里不正是没有重量的地方吗?孩子永远是最干净、澄澈的。她那一副能勾起男人性欲的裸体沉沦到无意义之中,仿佛回到了还没有丈夫的日子,对遗忘的愧疚也消失了。但她在试图融入儿童时,她受到了儿童的集体强奸,集体围捕,集体痛打,并作为礼物相互赠送以示友谊。生活再次如此轻的生命中,塔米娜依旧不适。“塔米娜感到来自没有重量之物的不适......到了极点的轻变成了可怕的轻之重。”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不能承受生命之轻”。妈妈这章是关于卡莱尔、马尔凯塔和爱娃纵情狂欢的故事。但题目“妈妈”也不无理由。卡莱尔的母亲,马尔凯塔的婆婆,出现在故事的始终,这就让这夜的狂欢有了更强烈的情欲,所以“妈妈”是个引子,出于不能尽兴,他们约定了下次,甚至更多次的狂欢。他们乐此不疲,他们从无限,未知的快感中找到身份的寄存,马尔凯塔才能从那不成文的“约定”中解脱,逐渐让桀骜不驯的本性参入婚姻;爱娃才能毫无保留地展出猎手本性;卡莱尔才能从迈尔凯塔的嫉妒和爱娃的放荡潇洒中找到平衡,得到满足。力脱思特一如既往地,昆德拉喜欢解释一些抽象词语,并由此创作,思考人生,进而让一堆人思考人生。昆德拉解释,Litost是突然发现我们自身的可悲境况后产生的自我折磨的状态。接下来的变奏是大学生与诗人的机会和与肉店老板娘克里斯蒂娜的幽会。集会那部分我凌乱了,只读出诗人在交流,内容之一是女性崇拜者——诗人和女性仇视者的讨论。但我觉得昆德拉思考的站点并不在任何一个诗人,而在大学生本身。男人并不是绝对分成两类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角色的转换存在于每时每刻对存在,身份,生活的追问和思考。可以是作为女性仇视者对克里斯蒂娜可笑的打扮感动羞耻;

"力脱思特"

笑忘录里,米兰昆德拉有一章谈论"力脱思特(litost)",十分得到我的注意。他定义它:发现自身的可悲状况后产生的自我折磨状态。事实上是以自我毁灭作为报复的手段。例如:学琴儿童被钢琴教师认为没有天赋而突然大弹起了噪音,甚至快乐的想像以坠楼惩罚老师;被失败席卷的波希米亚人写在墙上的口号,要胜利,不要妥协。我想昆德拉将这一章布置在"失落的信"和"天使们"之间,只是想为塔米娜灰败的走向提供某种心里动机,但他确实找到了一个点:力脱思特无处不在,不是吗?孩子们为了与妈妈的争吵离家出走,丝毫不顾及月黑风高找不到回家的路;黛玉们为宝哥哥要哭干最后一滴眼泪作为无法确证他的真心的唯一报复;信访老户们为了得不到自认的真理宁愿抛弃自己的人生一哭二闹三上吊;恐怖分子们沉默的背负着炸药包,期盼一起毁灭可以证明世界对他们的不公。看看这些例子,他们不是理性逻辑的结果,他们来自人直觉的情感发泄。是谁给了他们权利?在前两个例子,我想他们都是精神撒娇者。表面上他们受到了委屈,事实上他们正受到宠爱。惩罚自己可以报复的前提就是报复对象关心你,更准确的说法是你认为自己受到报复对象的关心或重视,这样你才可以成为一个筹码。到了后来,你可悲的发现这最后的筹码也失了效,其实没有人真正在乎你的感受,事情失去了控制,自暴自弃也抛弃对人的基本的爱,做出可怕的事,造成可怕的社会。其实力脱思特又不是唯一选择。假如好好想一想, 感怀对方的立场, 与他们认真沟通,把自我放在一个较小的位置上,或者接受面对命运的无力之处,在所有悲哀的可能性中执着的寻找最优路径,这不才是生活的勇者吗? 真正最可悲的,并不是人们发现了力脱思特而无法自拔,却是人人都糊涂的活着,盲目追随情绪的洋流,而不做认真的反省(而这在现时代又是多么普遍的活法!),你居然就这样莫名其妙的交出了自己的人生! 我始终觉得, 没有人有理由纵容个人情绪,理性应始终是它的主人。

微笑还是遗忘,当看别人笑、被人忘时?

布拉格是个遗忘的城市,它有许多没有名字的地点、街道、人物,它是个背叛的城市,在我看来,正是这背叛才生出了遗忘......比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笑忘录》要沉重,更辩哲说理,可能它是作者法国流亡的早期作品,刚逝去的“布拉格之春”更容易勾起那个伤痛的岁月。”原本是对的,却生出了错的”。本来不该这么说,不该分得这么清,在作者眼里“美丽与丑恶”、“天使与恶魔”、“伊甸园与粪便”不都再那么明了可辨,更何况“对与错”呢?在书中,这个多名族国家的激情油然可见,“世界大同”光荣而崇高的梦想,给这个国家的人们太多的勇气甚至是疯狂。摒弃一起“不好的”,践踏一切“肮脏的”,冲破一切”束缚的“,嘲笑一切”守旧的“。该给他们掌声,全世界所有反抗中的国家都这么做,都做的这么浓郁十足。只是,在高声歌唱的时候、在欢喜舞蹈的时候、在拉手微笑的时候,人们不曾意识到这个热烈期盼的”未来“,可能是另一个极端,他们信仰的帮助他们反抗强权暴力的,可能会成为另一个强权暴力。而当他们飘入天空,早已弄模糊了眼睛再也分不清,只剩喜悦刺激着大脑、兴奋洋溢着欢笑。”凡是敌人反对的都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都要反对“。不知这句话用在当时的他们身上是否合适。大概正是如此,他们怀疑一切怀疑他们的,否定一切否定他们的,排斥一切排斥他们的,将那些有不同想法的”异类“视为丑恶、恶魔、粪便,将他们摒弃、放逐、遗忘。而”异类“们呢?他们也曾相信、也曾赋热情,只是他们的双眼没有模糊,他们开始怀疑、开始异议,却不曾想到为此带来贬低、流离、遗忘甚至死亡。”同类“觉得被背叛了,被迂腐且狡猾的”异类“背叛。而”异类“同样觉得被背叛了,他们被曾经的亲人、朋友、同事所背叛,被曾经相信的所背叛,被自己所背叛。布拉格聚集着主动与被动的背叛,带来了情愿与强迫的遗忘。看着欢声笑语的”同类“渐渐升空,”异类“呢?背叛他们所背叛的,冲破他们所冲破的,这不是负负得正,而是另一处幽境,找回被摒弃被否定被嘲笑的原始,一种开始之前的纯真的最初。在遗忘中的孤独下寻回真正的安宁,不是死亡,而是重生!

笑。忘。录。

忘我们总是说过去不重要,未来才比较重要。米兰昆德拉用七个故事证明这是个谬误。他在书中写到:“人们高喊着要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不是真情所在。未来只是一个谁都不感兴趣的无关紧要的虚空。过去才是生机盎然的,它的面孔让人愤怒、惹人恼火、给人伤害,以致我们要毁掉它或重新描绘它。人们只是为了能够改变过去,才要成为未来的主人。人们之所以明争暗斗,是为了能进入照相冲洗室,到那里去整修照片,去改写传记和历史。在第一部《失落的信》当中,宣传部门让克莱门蒂斯从照片中消失,以此重写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米雷克为了毁掉自己年轻时爱过一个丑女人的记忆,错过了挽救自己生命的最后时机。在第二部《妈妈》当中,妈妈一心要改写自己并非在中学毕业典礼上背诵诗歌的历史,而卡莱尔通过与相貌相似的女人做爱使得时间得以交融,从而改变自己年幼时无法占据诺拉夫人的记忆。在第三部《天使们》当中,捷克要将作者赶出圆圈,赶出自己的边界,以此改写捷克的历史。在第四部《失落的信》当中,塔米娜想要完整地保存与丈夫的回忆,因此不惜与并不爱的雨果上床,然而厌恶的记忆最终战胜了柔情的记忆,使得她彻底遗忘了丈夫和他的生殖器。在第六部《天使们》当中,塔米娜每日要担心自己是否踩线,从而落到边界之外,于是她再也不会向后看了,再也不会想她的丈夫和布拉格了。以为永远不会变的,被轻易地改变了。以为不容置疑的,被轻易地篡改了。以为永远不会忘的,被轻易地遗忘了。我们总是在遗忘中纪念一个人,在纪念中不断修改着记忆。如果连发生过的事都不可靠,生活当中还有什么是可靠的呢。念念不忘,原来念着念着就忘了。说着我爱你,说到第九十九遍的时候就忽然忘了自己在说什么,为什么会说,说给谁听。人会自动修补、篡改自己的记忆,以期让它更符合自己的希望。国家也会不断篡改历史,以期让它更符合自己的需要。笑“天使不是善的信徒,而是造物的信徒。而魔鬼则是拒绝承认神造的世界是有理性意义的。“世界之善并不意味着天使要高出魔鬼一筹,而不是说双方的权利差不多是均衡的。如果世界上有太多毋庸置疑的意义,我们会被它压垮。如果世界丧失了所有的意义,我们也无法活下去。”“当事物突然失却了它们预定的意义、脱离了既定秩序中应有的位置的时候,就会引起我们发笑。最初,笑属于魔鬼的领域。它有些恶意的成分(事物突然显得与它们平时被认为的样子有所不同),也有些善意解脱的成分(事物显得比原来的样子更为轻松,让我们更自由地活,不在以它们的庄严肃穆来压迫我们)。”“魔鬼的笑指向的是事物的荒谬,而天使为之感到欣悦的,则是世间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出自智慧的设计,尽善尽美且充满意义。”所以,真正的笑,是荒谬之笑,是解除事物的意义和秩序之笑。是高于玩笑、嘲笑和可笑的笑。真正的笑,是葬礼上的笑,是两组男女做爱时的笑,是发自肺腑的笑。然而,这笑一旦发出,就解除了事情的庄重性和意义性,便将你带到了边界的另一边。这一部分没有看懂,但我在隐约中觉得,米兰昆德拉将捷克的***比作天使,比作孩子。孩子和天使用它们的方式伤害了作者,伤害了塔米娜,用一种极端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圆圈不受到破坏,保护在自己边界之内的人。这是一种不理智、也无法沟通的严格。 这时的米兰昆德拉对它的态度已不完全是恨,恨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他带有的情绪是同情,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谁会去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呢?***是天使,它们容不下魔鬼的存在,容不下意义的消失,一切触及它们规则的事物和人都必将落到边界之外。然而当世间没有魔鬼,没有真正的笑时,这个世界也就崩塌了。“她的不幸,不是因为孩子的恶意,而是因为落到了他们的世界的边界之外。人不因屠宰场在宰牛而愤慨,牛对于人来说是在法律保护之外的。同样,对孩子们来说塔米娜也是在法律保护之外的。”录书中的角色全都无法相互理解。我们从米雷克和兹德娜那里得到了故事的两个不同版本。而玛尔凯塔对丈夫卡莱尔和爱娃的真正关系一直蒙在鼓里。学生与老师之间充满误解。塔米娜受人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她从不诉说自己,只听别人说,但实际上她没有倾听任何人。人们都受着力脱思特的困扰。塔米娜一直在孩子们的边界之外。扬和爱德维奇之间总是相互误解。“我们写书,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对我们不感兴趣。我们和不知名的世人交流,是因为我们在和自己的太太说话时,她堵上了自己的耳朵。”“普遍疏离生成了写作癖,而普遍化的写作癖又反过来强化并加重了疏离。印刷机的发明从前曾使人们更好地相互交流,而在写作癖泛滥的时代,写书有了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被自己的词语所包围,就像置身于重重的镜墙之中,任何外部声音都无法穿透过来。”作家全都寂寞,而诗人全都愤怒。

一个属于他自己却如同催眠的陀螺将你抽进那世界的中心

似懂非懂的细节,像是漂浮在空中的雪,一会儿上升,一会儿旋转,一会儿突然急速下降。你追着它,追不到,它却落下来到你的手心;你欣喜若狂,想揣入胸口,它却因你的贪婪化成一汪清泪;于是你心碎,翻转掌心,它落入白雪砸出一道深深的存在。每每读他的书,都让我彷佛读到部分的自己。不确定是什么,但就在书的某个角落。书中的写书癖让我想到今天的微薄控,大家疯狂得写着,只为无尽得述说自己,希望不会想书中的皮皮,被自己的述说的文字包围了,淹没了,断了这看似热闹却着实虚弱的与自己之外的联系。


 笑忘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